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新闻眼看美国图书

Journalist Album USA

SSAPID:101-5368-2593-29
ISBN:978-7-5097-1791-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美国人的文化、科技、历史,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还记录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些趣事逸闻,向人们呈现了“一条绚丽多彩的美国科技发展长廊,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自主创新画卷。”范敬宜特为该书作序。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刘亚东
编 辑:李建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网站

 序

 第一章 “20亿支蜡烛”在这里燃起

  明尼苏达农家采风

   玛吉没时间孤独

   杰里的筒仓有妙用

   达尔文“闭门造牛”

   加夫的老板特吝啬

  查尔斯顿海军基地关闭之后

  新泽西“枫”景如画

   枫叶为什么这样红?

  “20亿支蜡烛”在这里燃起

  纽约地铁漫笔

  纽约绷紧了神经

  超速驾驶话美国

  马克·吐温逝世100周年祭

  寻访海明威故居,不远“海角天涯”

  百事可乐总裁减薪助学

  大排场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

  日新月异的美国公共图书馆

  体恤员工:金斯顿的管理之道

  打赢洋官司

   进“局子”

   上法庭

  练摊儿,我在美国当小贩

  逢年过节给小费

  盖茨财富趣话

  学区成为美国人购屋的首要考虑

  夏威夷,阿罗哈!

   在瓦基基海滩邂逅梦中天堂

   草裙舞中的波利尼西亚情怀

   亚利桑那号纪念馆的历史追忆

  美国人的友善观

  电话的困惑

  鸵鸟肉端上美国餐桌

  我从死亡谷归来

  总督岛见闻

   (一)

   (二)

  厕所是个神圣的地方

  亚特兰大:百年奥运倒计时

   矜持而热烈的亚特兰大

   欲与纽约试比高

   “奥运迷”说“奥运圈”

  望尼亚加拉瀑布

  走近拉什莫尔山总统石像

  “就是这个地方!”

   让人刮目相看的“方块儿”

   他们“创造着”企业

   “山里人”的文化宽容精神

  根

   华宜:从房山粮库到纽约上州

   海霞:一个敢“张罗”航空母舰的人

   国加:为中国队加油喊哑了嗓子

  探源伊拉克战争

   黄金马刺,里根向萨达姆赠送大礼

   蜜月期后,美国伊拉克反目成仇

   扑朔迷离,大国外交走到尽头

  政治家科技化

  车库创业的美国传奇

   “反应堆狂人”尝试能源革命

   硅谷工业从这里发祥

   自己动手,乐此不疲

  硅谷,2009

   重负之下的和谐与不和谐

   GDP曲线上的玄机

   一瞥美国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

 第二章 通往人类最后的边疆

  火星陨石上发现预示原始生命存在的物质

  火星上确曾有过生命吗?

  “探路者号”飞船成功着陆火星

  飞船着陆火星,华裔科学家功不可没

  人类车辆首次行驶火星大地

  火星全景照片上的螺钉清晰可见

  火星战神谷水量曾如地中海

  “探路者号”发现火星瞬间温差为22℃

  外星人造访过地球吗?

  通往人类最后的边疆

 第三章 今年最后一分钟有61秒

  第三类星体的存在终获证实

  “哈勃”发现比太阳亮1000万倍的天体

  哈勃望远镜首次观测到天体形成过程

  宇宙星系数量比原估计多五倍

  今年最后一分钟有61秒

  美天文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氦气

  太阳50亿年后或将消亡

  一小行星30年后可能接近地球

  银河系中心有巨型黑洞

  宇宙中伽玛射线困扰天文学家

 第四章 旧鞋子与新地板

  气象预报:“能掐会算”美国佬

  强热浪肆虐美中部东部

  美东地区世纪大雪铺天盖地

  “气候无国界!”

   廖国男:为促进中国的环境与气候研究竭尽心智

   洪钟祥:气候研究的成果是人类共同财富

  关于汽车与环境的“二律背反”

  旧鞋子与新地板

  美科学家利用核潜艇研究北极极冠

  蒙特利尔公约首见成效

  亚利桑那生态研究中心重新启用

  汽车:美国人的自豪与梦魇

 第五章 为人类智慧喝彩

  谁将主宰未来?

  棋王的困惑

  “深蓝”不只是棋手

  “人机大战”:奖金知多少

  “深蓝”击败世界冠军

  为人类智慧喝彩

  IBM超级电脑运速可达每秒3.88万亿次

  在纽约可读当天《科技日报》

  无纸办公:基石的追求

  再刮“王嘉廉旋风”

   “藏在西服口袋里”的兼并清单

   险招儿,也是绝招,并非心血来潮

   铁了心之后不会轻易回头

 第六章 伟哥风靡美国

  伟哥风靡美国

  世界艾滋病日漫笔

  何大一与艾滋病“鸡尾酒”疗法

  夏威夷大学生物学家柳町隆造的一天

  人类尊严不容践踏

  得克萨斯医疗中心掠影

  稀罕的七胞胎

  烟草业面临的困境

  磨牙

  饮食的怪圈

 第七章 咫尺天涯总相宜

  这是一片国际领土

  咫尺天涯总相宜

  中国出任本月安理会主席

  安理会拾趣

   时间停滞

   收到一封“收不到的”信

   节俭篇之一:主席“轻车无从”

   节俭篇之二:清茶尚嫌侈奢

  迟到与“李之铃”

  国际社会仍应共同努力提高妇女地位

  联大批准安南为下任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来了小客人

  宋健在第十九届特别联大发表讲话

  中国签署《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第八章 路易斯二世大厅:萨马兰奇掏出信封

  初到蒙特卡洛

  申办团竞逐新闻中心

  漫游摩纳哥

   结识一位美国“女朋友”

   谁是阿尔伯特王子?

   “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上帝保佑北京”

  我抢到了101全会开幕式镜头

   (一)

   (二)

   (三)

  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悉尼主办2000年奥运会

  北京:通往蒙城的艰难历程

  蒙特卡洛:正是万帆竞发时

  路易斯二世大厅:萨马兰奇掏出信封

  万米高空:关于85与43的思绪

  用中国高新科技武装北京奥运会

 第九章 海纳百川 播种未来

  海纳百川 播种未来

   点兵布阵扬起帅旗

   总理的“十条方针”

   陈至立说:“3个组的交流,我都要听一听!”

   发展战略:部长眼中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两院院长当组长

   胡启恒院士的“上心”事

   “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

   “房间小,空气好,跑不了”

   香山的红叶,前辈的丹心

   虚怀若谷的博大胸襟

   “前哨战”从这里打响

   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总书记的科技情结

   慧眼识珠

   远见卓识

   雪中送炭

  从跟踪到原创:实现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转轨

  西部龙珠

   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并举

   高效服务孵化创业激情

   向“解放区”突围

   关于高新区未来的思考

  地方科委工作的几个亮点

   没吃过企业一顿饭

   从弗吉尼亚到西安,创业者破釜沉舟

   他既出了题,又解了题

   雪中送炭,科委出资四两拨千斤

   他们这样跨入新世纪

   技术产权有了“无板市场”

   融资:科委奖励银行

   不能忘记农民、农村和农业

   后记

  大漠深处有绿洲

   入股:技术资本与金融资本对接

   改革:从三块两毛三起步

  人口大国的人才忧患

   国内种树国外结果

   隐性的人才流失

   构筑人才高地

  人才“资质”:“西译”自己作证

  为了共和国的今天和明天

   向科学进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国之路

   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科学技术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 国兴科教

   中国航船驶往创新型国家

   “两弹一星”的第二种成功

   无形之手,灵与不灵

   新的举国体制,新的重大跨越

   拨款制度改革打响第一枪

   开发类科研机构“下海”了

   布阵国家创新体系

   两家车厂,一种尴尬

   中长期科技规划中的企业亮相

   企业创新,春潮澎湃

   中国不仅能够养活自己

   突破能源约束的瓶颈

   重大工程建设装上科技的引擎

 第十章 走向新时代

  走向新时代

  牵你的手,澳门你好

  杨振宁纵论科技精英下海

  超越黑暗

  兰迪不信邪

  窦山巅铁索行

  探究诺贝尔为何不设数学奖

  难得夕阳无限好

   “出去就是为了回来”

   悲剧:中国化之前西洋化

   要能重新来过,还是想当记者

  让“中国之声”更加嘹亮

   他们在对外广播园地里辛勤耕耘

   他们用电波编织起一个圣洁美好的花环

   他们的工作需要理解 他们的劳动需要承认

  时空新体验

   万重山水转瞬掠过

   开欧洲铁路整合之先河

   列车平台设计面向全球

 后记一

  书里书外刘亚东

   一位志存高远的“外向型”记者

   一种“不讲道理”的报道方式

   一个看似简单的新闻座右铭

 后记二

  一个游刃文理的传媒达人

   天缘“第一”

   血性男儿

   大器渐成

   文如其人

   本真难掩

 文前彩插

世纪交汇前与后,刘亚东分别去了美国又回到中国。任科技日报驻联合国暨纽约首席记者的5年里,他的足迹遍及美国48个州。本书以新闻的视角,引领读者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美国科技、教育、社会、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最后两章里还精选了十多篇关于中国的报道。如果《新闻眼看美国》是一位受人欢迎的导游,那一定因为他热情周到且不失机敏风趣。一条绚丽多彩的美国科技发展长廊,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自主创新画卷。刘亚东是坐在最前排的观众,他见证着历史,也记录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