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69

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模式图书

The Process and Modes of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SSAPID:101-5362-3999-97
ISBN:978-7-5097-2132-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顺应中国教育日益开放、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要求而作,是对教育国际化进行的系统研究,是这一领域的一部重要的学术成果。全书从现代教育演进的宏观进程视角来审视国别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成果,由此寻求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再从这一规律来把握具体国家的教育国际化特定形式和演进发展模式,既揭示了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性的世界教育国际化演进进程及特定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也由此阐明了不同国家或区域教育国际化运行进程与发展模式。全书在对世界教育国际化运动进行系统反思性总结的基础上指出,正是吸取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通过开眼看世界、积极借鉴国际教育经验,才能为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本书对中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战略主题阐述了重要见解,提出中国“和衷共济”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路,颇具创见。本书对于学界及相关部门理解教育国际化并采取适当措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是教育国际化领域中的一本有深度系统的研究力作。本书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教育国际化问题不可多得的好书,研究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学者都应当阅读本书。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杨启光
编 辑:曹义恒;兰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图目录

 后记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1.研究教育国际化进程,探求教育国际化的不同发展模式,是深入研究教育与国际关系互动的一种新视角和新范式

    2.研究教育国际化进程,比较分析教育国际化的不同发展模式,将深化对于教育国际化的理论研究

    3.研究教育国际化进程,探求教育国际化的不同发展模式,将为各个国家(尤其是中国)通过教育的开放与合作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广泛参与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事业,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第二节 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概况

   一 中国研究者视野中的教育国际化

    1.关于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进展

    2.重要的研究成果

    3.中国关于不同国家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二 国外研究者视野中的教育国际化

    1.教育国际化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的研究成果

    2.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特征

    3.国外关于不同国家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1.研究的主要特点

    2.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 不同国家的选择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国际化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教育国际化概念的综述

   一 教育国际化有关的术语

   二 教育国际化概念的不同理解

    1.代表性国家或地区相关学者的教育国际化概念

    2.不同国际组织的教育国际化概念

   三 教育国际化概念多义性的原因

  第二节 教育国际化概念的演进

   一 作为和平与国际理解教育的教育国际化

   二 作为发展教育的教育国际化

   三 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国际化

   四 作为跨国教育的教育国际化

   五 作为全球教育的教育国际化

  第三节 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基本含义

   一 教育国际化的本质特性及其规定

   二 教育国际化概念的界定

    1.“国际化”与教育国际化

    2.教育的“国际性”

    3.“教育国际化”的定义

   三 教育国际化的层次

    1.世界教育国际化

    2.区域教育国际化

    3.国家教育国际化

    4.学校教育国际化

   四 教育国际化概念的主要特征

    1.教育国际化是各国教育不断走向开放的进程

    2.教育国际化是各国间教育交流合作互动发展的进程

    3.教育国际化是教育与国际关系相互作用的进程

    4.教育国际化是民族国家现代教育不断走向世界的进程

    5.教育国际化是不同民族文化不断走向融合的进程

   五 教育国际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教育国际化与教育全球化

    2.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教育

    3.教育国际化与教育本土化

 第三章 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教育国际化动因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 国际政治理论

    1.现实主义理论

    2.理想主义与相互依存理论

    3.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

    4.文化软权力

   二 国际贸易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

    2.比较优势理论

    3.要素禀赋理论

    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三 文化相对主义理论

   四 社会组织管理理论

    1.开放系统理论

    2.资源依赖理论

    3.新制度主义理论

  第二节 教育国际化多元动因理论

   一 国家利益:工具主义的教育国际化

    1.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2.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利益

   二 能力建设:教育主义的教育国际化

   三 国际理解:文化主义的教育国际化

  第三节 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模式: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

   一 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理解

    1.模式的理解

    2.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模式的关系

   二 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模式的分析框架

    1.教育国际化场境

    2.教育国际化动因模型

    3.教育国际化活动要素

    4.政府的教育国际化角色

    5.不同院校机构教育国际化策略

    6.国际组织

 第四章 世界教育国际化进程及其模式的嬗变

  第一节 “游学”、“游教”之风:初期的教育国际交往

   一 早期的“游学”、“游教”之风

   二 初期教育国际交往的特征

  第二节 “世界进入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星群”:教育国际化的现代发展

   一 关于教育国际化发生的不同观点

   二 民族国家的兴起与教育国际化的产生

    1.民族国家的兴起

    2.教育国际化产生的实践基础

   三 教育国际化的现代发展概况

    1.民族国家竞争中现代教育体系的借鉴学习

    2.西方教育模式的全球殖民移植

    3.教育的国际主义的现代发展

   四 教育国际化现代发展模式的特征

    1.教育国际化推动着现代教育的演变

    2.现代教育开始走向自觉的开放与合作

    3.不平等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 抗衡与共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发展特征

    1.冷战政治学

    2.战后国际社会主体性质和数量的变化

    3.战后经济技术的相互依赖加强

   二 二战后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概况

    1.和平与国际理解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2.人员国际流动的发展

    3.国际发展教育援助的发展

    4.国际教育政策的借鉴与移植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特征及面临的困境

    1.以政治上的“冲突、竞争与抗衡”为基本动因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2.以“发展援助”与“国际理解”为主要载体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面临重要挑战

  第四节 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的转型

   一 全球化:一个全球相互依赖体系的形成

    1.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

    2.全球政治多极化与教育国际化

    3.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

   二 跨国教育贸易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跨国教育贸易主义的形成

    2.教育的新跨国主义的发展

   三 国际教育区域合作的发展

    1.教育区域合作的典范:欧洲教育国际化

    2.高等院校国际化走向战略联盟

   四 “将世界置于世界级的教育中”:走向全球教育实践

   五 教育国际化走向全球文化共生共荣阶段

    1.从单一的竞争走向全球教育竞争性的合作

    2.从教育援助走向全面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

    3.从个别的人员流动走向更加关注国际教育质量

    4.从单向的教育流动走向全球教育的双向互动

 第五章 美国教育国际化发展:从政治外交到全球教育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一 教育国际化发展环境

    1.美国政治上的“孤立主义”政策

    2.早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二 学生与学者的国际流动

   三 国际教育体系的输入

   四 课程国际化的发展

   五 国际教育协会与教育的国际交流

  第二节 以政治外交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国际化

   一 教育国际化发展环境

    1.世界的首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的国际地位

    2.美苏两国的冷战对峙

    3.战后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 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活动

    1.学生与学者的国际流动

    2.课程的国际化

    3.跨国教育技术援助

   三 政府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

    1.制定国际教育法案,实行财力资助

    2.政府提供多样化的资助,加强国际教育的管理

   四 各种基金会组织与教育国际化

  第三节 走向全球教育取向的教育国际化发展

   一 教育国际化发展环境

    1.冷战结束与经济全球化

    2.美国新保守主义政治

    3.“9·11”事件

   二 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活动

    1.人员的国际流动

    2.课程的国际化

    3.跨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4.教育的国际区域合作

   三 联邦政府的教育国际化政策

   四 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组织:以美国教育理事会(ACE)为例

  第四节 美国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一 将国际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

   二 重视发挥政府在教育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

   三 以教育单向输出为主的教育国际化

   四 借鉴与创新互动发展的教育国际化

 第六章 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化发展:从教育援助到教育贸易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外教育援助的发展

   一 教育国际化发展环境

    1.冷战期间的地缘政治学的影响

    2.白澳政策的废除

    3.教育扩张与教育平等的政策框架

   二 科伦坡计划与国际学生的流动

    1.科伦坡计划

    2.国际学生的流动

   三 国际学术合作交流

  第二节 贸易导向的教育国际化的初步发展

   一 教育国际化发展环境

    1.“经济理性主义”的教育改革

    2.道金斯报告(Dawkins Report)

   二 以贸易导向的教育国际化的初步发展

    1.澳大利亚教育贸易政策的确立

    2.国际学生的流动

    3.英语短期课程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贸易导向的教育国际化的纵深发展

   一 教育国际化发展环境

    1.经济全球化与澳大利亚亚太教育市场发展战略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政策

   二 以贸易导向的教育国际化的大发展

    1.国际学生的大规模流动

    2.课程国际化的发展框架

    3.跨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纵深发展

   三 国际教育贸易营销的策略

    1.政府主导,设立专职国际教育机构

    2.通过立法来完善跨国教育机制

    3.设置国际奖学金

  第四节 走向追求国际教育品质的教育国际化发展

   一 教育国际化发展环境

    1.澳大利亚地区教育中枢的国家战略

    2.以教育贸易为导向的国际教育的批评

   二 《博洛尼亚进程与澳大利亚:下一步骤》报告书

   三 政府提升跨国教育质量的政策

    1.公布“机构自我评鉴架构”

    2.发表“跨国质量战略”联合公报

  第五节 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一 以贸易导向为核心动因的教育国际化

   二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教育国际化

   三 政府主导的教育国际化发展

   四 立足国情发挥比较优势的教育国际化

 第七章 新加坡教育国际化发展:从教育输入到互动融合

  第一节 殖民时期教育体系的输入

   一 教育国际化发展环境

    1.英国殖民的社会历史背景

    2.四大教育源流并存的教育传统

   二 早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1.课程的国际化

    2.高等教育体系的早期输入

  第二节 国际教育输入的初步发展

   一 教育国际化发展环境

    1.经济国际化的发展

    2.新加坡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 “送出去”的发展战略

   三 “请进来”的发展战略

  第三节 走向国际教育输入与输出双翼发展

   一 教育国际化发展环境

    1.跨世纪战略《新加坡:新的起点》与亚洲金融危机

    2.新加坡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3.新加坡大学的自治改革

   二 教育输入与教育输出的互动发展

    1.新加坡大学卓越计划:建设“东方的波士顿”

    2.国际教育服务的输出:“环球校舍”计划

  第四节 新加坡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一 双翼发展互动融合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

   二 政府主导下的教育国际化发展

   三 营造多元文化融合的教育国际化环境

   四 强化与东南亚的区域教育合作

 第八章 南非与拉美国家教育国际化发展:从路径依赖到转型发展

  第一节 南非教育国际化进程

   一 殖民时期南非教育体系的移植

   二 种族隔离时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三 后种族隔离时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1.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教育概况

    2.发挥南非作为非洲地区超级大国的作用

    3.当代南非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活动

  第二节 拉丁美洲国家教育国际化进程

   一 早期拉美国家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1.拉美高等教育体制的国际移植发展

    2.拉丁美洲早期教育国际化活动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三 全球化与拉美国家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1.拉美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2.拉美国家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动因

    3.拉丁美洲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活动

  第三节 南非与拉美国家教育国际化发展比较

   一 从路径依赖到转型发展的教育国际化发展特征

   二 南非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1.面临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困境

    2.政府在教育国际化中的缺位

    3.院校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 拉丁美洲各国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1.以教育输入式为主的教育国际化发展困境

    2.拉美各国教育国际化进程非常缓慢

    3.拉美各国教育国际化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4.发展迟缓的拉美地区教育一体化

 第九章 不同国家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比较

  第一节 不同国家教育国际化运动的基本特征

   一 各国教育国际化经历着共同的阶段性发展

   二 教育国际化与世界国际关系互动发展

   三 教育国际化与教育现代化相互依存

   四 表现为教育国际化目标的多元化

   五 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不平等与不平衡

   六 展现出教育国际化实践的创新性

  第二节 影响不同国家教育国际化能力的要素分析

   一 国家经济环境

    1.不同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影响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性质与内容

    2.不同国家教育的财政投资,影响着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方向及发展水平

    3.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与贸易政策,将决定国际教育政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

   二 国家地理位置

    1.国家地理位置的差异影响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区域重点

    2.国家地理位置的差异决定国家教育国际化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

    3.国家地理位置的差异影响教育国际化的形式与内容

   三 民族语言

   四 教育体系与学术知识网络

   五 教育与民族文化传统

   六 政府政策与院校策略

  第三节 不同国家教育国际化的一般发展模式

   一 “教育输出—工具主义”一般模式

    1.教育输出为主线的教育国际化路径

    2.工具主义为主线的教育国际化动因

    3.“教育输出—工具主义”一般模式的问题

   二 “教育输入—教育主义”一般模式

    1.基于经济社会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特征

    2.以教育输入为主的国际教育流动

    3.教育主义为主要动因的教育国际化

    4.“教育输入—教育主义”一般模式的问题

   三 走向“教育输入输出—多元价值融合”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

    1.逐步注重教育的输出与输入的平衡

    2.日益体现出多元价值融合的需求

 第十章 和衷共济: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选择

  第一节 教育国际化与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 教育国际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1.内涵目标的共通性

    2.发展进程的依存性

   二 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国际化发展阶段

    1.教育国际化的全盘借鉴与移植阶段

    2.教育国际化的单向学习与依赖阶段

    3.教育国际化的自主引进与创新阶段

   三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特征

    1.逐步走向开放发展的教育国际化进程

    2.艰难探索与曲折发展的教育国际化进程

    3.中华民族现代教育意识不断增强的教育国际化进程

  第二节 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新阶段及其现实挑战

   一 走向全方位的开放: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走向人员的双向国际流动

    2.课程国际化不断发展

    3.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

    4.强化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

    5.教育国际化地方的创新实践

   二 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新阶段的现实挑战

    1.单一的教育国际化思维

    2.单向度的国际化活动

    3.现代教育模式创新不足

    4.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弱化

    5.政府国际教育发展战略的缺失

  第三节 和衷共济: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战略模式

   一 罗伯森的“全球地方化”: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参照

   二 “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现实依据

   三 中国“和衷共济”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

    1.“和衷共济”的思想溯源

    2.“和衷共济”的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

     (1)“和衷共济”的教育国际化要求中国教育参与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2)“和衷共济”的教育国际化要求中国教育更勇敢地走向世界

   四 推进中国“和衷共济”的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策略

    1.坚持教育的开放、开放、再开放的总方针

    2.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

    3.切实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4.发挥中国国际教育比较优势走向世界

 表目录

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相互依赖,世界上不同国家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比以往更加频繁。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发展更加开放。本书主要通过考察、比较当代代表性国家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发展模式,重点分析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基本规律,进而探讨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以全球的视野和宏观的历史思维作为全书研究的构架基础,将教育国际化不同发展模式问题放置在教育国际化的宏观历史发展进程中来考察,从立体的、动态的发展状态中把握当代世界各国教育不断走向开放、合作与融合的演进与中国教育国际化战略模式的选择,是本书的特色。本书对于学界及相关部门理解教育国际化并推动中国教育走向深度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是教育国际化领域中的一本有深度的、系统的研究力作。本书信息量丰富,一些见解富有创新意义。

〔英〕安迪·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朱旭东、徐卫红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英〕安东尼·哈尔、〔美〕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罗敏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英〕安东尼·D. 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英〕巴瑞·布赞等:《新安全论》,朱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美〕保罗·克鲁格曼等:《国际经济学》,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英〕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商务印书馆,2007。

〔美〕伯顿·R. 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蔡拓:《当代全球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扩张史》,东方出版中心,1999。

陈时见:《当代世界教育改革》,重庆出版社,2006。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陈文寿:《华侨华人新论》,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

〔日〕冲原丰:《比较教育学》,刘树范、李永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美〕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英〕戴维·赫尔德等:《驯服全球化》,童新耕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侯定凯、梁爽、陈琼琼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丁钢:《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0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美〕E. 马克·汉森:《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冯大鸣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方勇、李志仁:《高等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美〕菲利普·G. 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冯绍雷、潘世伟、范军:《国际关系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冯增俊、卢晓中:《战后东盟教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冯增俊、潘立、张璇、罗丹:《当代小学课程发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冯增俊、唐海海:《新世纪学校模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冯增俊:《比较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冯增俊:《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当代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荷兰〕弗兰斯·F. 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澳〕戈登·福斯:《当代澳大利亚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美〕庚马杰:《美国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龚思怡:《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关世杰:《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顾建新:《跨国教育发展理念与策略》,学林出版社,2008。

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教育绿皮书》,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台湾编译馆主编,贾馥茗总编纂,教育大辞书编纂委员会编纂《教育大辞书》(一),台北文景书局,2000。

韩延明:《大学教育现代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洪朝辉:《社会经济变迁的主题——美国现代化进程新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胡涵钧:《当代中美贸易(1972~2001)》,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黄新宪:《中国留学教育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姜安:《外交谱系与外交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世界62个国家教育概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英〕杰夫·惠迪、萨莉·鲍尔、大卫·哈尔平:《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马忠虎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

瞿葆奎、钟启泉:《日本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澳〕拉索尔·伍德:《澳大利亚历史》,墨尔本希曼尼教育出版公司,1978。

李爱萍:《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美〕理查德·罗宾逊:《企业国际化导论》,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

李常磊:《澳大利亚文化博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4。

李恒举、王复三:《美国国际化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李现平:《比较教育身份危机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李寅生:《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巴蜀书社,2001。

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刘家强:《人口经济学新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

刘松柏:《国际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刘雅静、孙世明:《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刘中民、左彩金、骆素青:《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法〕路易·多格若:《国际文化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英〕路易丝·莫利:《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权力》,罗慧芳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杨炯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英〕罗金·金:《全球化时代的大学》,赵卫平主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英〕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胡品清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英〕马克·贝磊编《比较教育学:传统、挑战和新范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美〕迈克尔·爱德华兹:《积极的未来》,朱宁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聂崇信、吕德本、熊希龄译《华盛顿选集》,商务印书馆,1983。

〔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戴侃、辛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英〕皮特·斯科特:《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论与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日〕浦野起央:《国际关系理论导论》,刘苏朝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全球大学创新联盟:《2006年世界高等教育报告:大学的财政问题》,汪利兵等译,浙江大学,2007。

阮成发:《WTO与政府改革》,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编《抉择与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美〕史蒂芬·海内曼:《21世纪国际教育合作》,载于《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王晓辉、赵中建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美〕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上册),商务印书馆,1993。

腾大春:《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

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王巍:《相对主义:从典范、语言和理性的观点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王新奎:《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王章耀、牟瀛、杜厚文:《世界经济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吴式颖、褚宏启:《外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澳〕西蒙·马金森:《澳大利亚教育与公共政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澳〕西蒙·马金森:《现代澳大利亚教育史——1960年以来的政府、经济与公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日〕喜多村和之:《大学的国际化》,玉川大学出版社,1984。

郄禄和、黄英妮:《新华万能成语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徐辉:《国际教育初探——比较教育的新进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徐辉、辛治洋:《现代外国教育思潮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徐小洲等:《当代韩国高等教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于富增、江波、朱小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史》,海南出版社,2001。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学林出版社,1999。

余强:《国外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袁仲孚:《今日美国高等教育》,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8。

〔美〕约翰·根室:《澳新内幕》,符良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张贵洪:《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张宏明:《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张泰金:《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现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张亚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结构转换》,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赵旻:《国际化战略——理论、模式与中国的抉择》,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赵中建、顾建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赵中建:《创新引领世界——美国创新和竞争力战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与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国际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中央教科所比较教育研究室:《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研究》,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

钟明华、冯增俊等《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广东教育发展3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周满生:《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南非〕安东尼·梅尔克:《南非大学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第5期。

〔德〕芭芭拉·M. 柯姆:《大学生国际流动对人力发展和全球理解的贡献》,程化琴译,《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1期。

白延雷:《新加坡大学自治改革》,《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第12期。

邴正:《教育国际化与后发展国家的文化》,《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9期。

蔡克勇:《顺应潮流推波助澜分享成果》,《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第4期。

陈佩英、陈舜芬:《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教育资料与研究》2006年第71期。

陈武元:《东盟国家出国留学生教育的研究》,《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年第1期。

陈学飞:《谈谈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要素》,《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若干问题论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期。

戴晓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亚太国家外国学生政策之比较分析》,《教育研究期刊》2004年第2期。

戴晓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外国学生政策之比较分析》(续),《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第6期。

丁邦平:《国外比较教育研究述评》,《外国教育动态》1991年第1期。

丁妍:《国家发展战略框架下我国留学生教育的课题——从美、澳、新(加坡)的视点》,《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第1期。

董秀华:《跨境教育的能力建设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美〕菲利普·G. 阿特巴赫、〔英〕简·莱特:《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与现实》,《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美〕菲利普·G. 阿特巴赫:《高等教育与WTO:全球化横冲直撞》,《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7期。

〔美〕菲利普·G. 阿特巴赫:《跨越国界的高等教育》,郭免成译,《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美〕菲利普·G. 阿特巴赫:《全球化与大学——不平等世界的神话与现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1期。

费显政:《资源依赖学派之组织与环境关系理论评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费显政:《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学派述评与比较》,《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冯杰:《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在科研和教育领域造成的恶果》,《世界研究与发展》1993年第4期。

冯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美〕弗兰克·柯维奇:《美国对外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续),钱存学编译,《编译参考》1991年第8期。

耿会芬:《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出口”政策出现负面影响》,《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龚放、赵曙明:《大学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研究》1987年第4期。

顾建新:《跨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7期。

顾明远:《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5期。

韩骅:《世界留学教育现状简介》,《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韩敏:《德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教研究与实践》2000年第3期。

何天淳:《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哲学思考及对策研究》,《学术界》2003年第2期。

洪邮生:《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一种经久不衰的主流范式》,《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4期。

胡建华:《中国大学课程国际化发展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9期。

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2期。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研讨会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8期。

姜丽娟:《贸易取向的国际化发展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影响:以澳洲为例》,“高等教育治理与发展之各国经验分析与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墨西哥〕卡洛斯·安东尼奥·阿居雷·罗哈斯:《拉丁美洲:全球化镜鉴》,《中国企业家》2006年第7期。

〔澳〕凯特·格里伯尔格、兰特·麦克伯尔尼:《新加坡教育国际化战略进程遭遇挫折》,《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2期。

〔法〕克里斯蒂安·科梅利奥:《全球化的挑战》,《教育展望》1998年第4期。

李国山:《从文化相对主义立场看全球化的限度》,《理论与现代化》2002年第4期。

李家宗:《澳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下一步》,“高等教育治理与发展之各国经验分析与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李联明:《“9·11事件”之后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四个趋向》,《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李其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5期。

李小科:《澄清被混用的新自由主义——兼谈对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的翻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统计数字看世界高等教育》,《教育参考资料》2000年第1期。

廖进球、谭光兴、朱晓刚:《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1期。

凌健:《新加坡的大学国际化改革特点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

刘楚君、王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研究》,《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年第3期。

刘振天、杨雅文:《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江苏高教》2002年第6期。

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1期。

栾凤池:《国际化与民族化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性之反思》,《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相互依赖与全球主义》,门洪华译,《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4期。

〔乌拉圭〕罗德瑞·阿罗策娜、朱迪思·舒特兹:《拉丁美洲大学:从独创性革命到不可预测的变革》,《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罗尧:《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政策探析》,《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第10期。

〔美〕马利杰克、凡·德·温得:《国际化政策:关于新倾向和对照范式》,姚加惠译,《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马迎贤:《组织间关系:资源依赖理论的历史演进》,《社会》2004年第7期。

牛欣欣、洪成文:《入世后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乔兆红:《世界博览会:从帝国角逐到和平友爱之竞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5期。

沈伟烈:《地缘政治关系简析》,《人文地理》1991年第1期。

石邦宏:《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及其解释力》,《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宋利芳:《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措施》,《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孙建党:《科伦坡计划及其对战后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援助》,《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陶军:《18世纪英国大陆游学及其原因和影响》,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田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发展趋势》,《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田正平、肖朗:《世界近现代教育交流散论》,《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

田正平、肖朗:《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2期。

万明钢:《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全球教育与世界公民培养》,《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王冀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科学内涵》,《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1期。

王京生:《文化战略与大国责任——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9期。

王留栓:《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看今日拉美国家高等教育》,《拉丁美洲研究》2005年第6期。

王留栓:《美国教育国际化进程展望》,《上海高教研究》1995年第3期。

王留栓:《南非高等教育发展简况》,《西亚非洲》2001年第3期。

王留栓:《试析拉美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拉丁美洲研究》1998年第3期。

王晓德:《美国对伍德罗·威尔逊外交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2期。

王英杰、高益民:《高等教育国际化——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美〕韦迪·D. 哈达德:《经济全球化:对教育和技能培养的意义》,《教育展望》1998年第4期。

吴言荪:《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第6期。

〔澳〕西蒙·马金森:《全球知识经济中的高等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3期。

夏人青、张民选:《高等教育国际化:从政治影响到服务贸易》,《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2期。

谢作栩:《美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历史演进》,《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

徐继宁:《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薛彦青、杨瑾:《中国与南非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几点比较》,《世界教育信息》2002年第6期。

严波:《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阎光才:《话语霸权、强势语言与大学的国际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姚介厚:《跨文化交往和世界文明共同进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4期。

〔荷兰〕于尔根·安德斯:《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国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余新:《访谈美国全球教育专家肯尼斯-泰博士》,《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俞培果、沈云、王大燕:《高等教育国际维度的发展与术语演变》,《江苏高教》2006年第1期。

元简:《新保守派的外交思想及其在美国的影响》,《国际问题研究》1998年第2期。

袁本涛:《严峻的现实:发展中国家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曾昭耀:《拉美国家的教育改革与社会和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曾昭耀:《教育:跨世纪的希望和挑战——80年代以来拉美教育的新发展》,《拉丁美洲研究》1995年第5期。

张宝蓉:《无边界高等教育: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概念——以美英澳为例》,《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张静:《从奥运会视觉传达作品看民族元素的国际化发展》,《理论观察》2008年第5期。

张红霞:《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文化思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张民选:《经济利益: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一大收获》,《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11期。

张民选:《澳大利亚:迅速崛起的教育出口大国》,《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11期。

张民选:《新加坡案例:拓展国际教育建设世界校园》,《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赵建民:《关于日本“国际化”历程的思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赵蒙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透视》,《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赵晓冬等:《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大学共同体模式》,《学术交流》2008年第4期。

赵叶珠:《试论博洛尼亚进程的政策目标及基本特征》,《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第5期。

赵中建:《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

郑安光:《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源流》,《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6期。

周朝成:《新保守主义与高等教育全球化陷阱》,《江苏高教》2007年第2期。

周满生:《国际竞争视角下中、印、美的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第3期。

周满生、滕珺:《走向全方位开放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

周志伟:《当前拉美一体化现状及陷入困境的原因》,《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教育处:《新加坡欲建成区域教育中心》,《世界教育信息》2003年第1~2期。

朱旭东、黄晓红:《国际(教育)组织的价值取向研究》,《国际观察》2000年第5期。

S. Arum and J. Van de Water,“The Need for a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U. S. Universities”,C. Klasek (ed.),Bridges to the Future: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Carbondale,IL,USA,1992.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Beyond September11: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licy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Center for Institutional Initiatives,Washington,D. C.,2002.

B. L. Backman(ed.),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Education,N. Y.: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4.

David P. Barash,Introduction to Peace Studies,Belmont,Calif.:Wadsworth Publishing Co.,1991.

B. Burn,Exp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Jossey Publishers,San Francisco,1980.

C. G. Bonney,“Address of Welcome by President of World’s Congress Auxiliary and Other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ducation of the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Chicago,July 25-28,1893,New York: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1894.

R. W. Cox,“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R. N. Gardner & M. F. Millikan (eds.),The Global Partnership:International Agencies & Economic Development,1968.

F. Dainton,Higher Education in Singapore,Singapore:Government Printer,1979,1989.

J. L. Davies,“University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sation in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Settings:A Conceptual Framework”,P. Blok (ed.),Policy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I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EAIE Occasional Paper 8),Amsterdam:EAIE,1995.

Hans De Wit,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Europe:A Historical,Comparative,and Conceptual Analysis,Westport,London:Greenwood Press,2002.

Hans. De Wit,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Australia,Canada,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Amsterdam,Sept. 1995.

Hans De Wit,I. C. Jaramillo,J. Gacel-Avila,J. Knight(eds.),Higher Education in Latin America: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Was hington,D. C.:The World Bank,2005.

E. M. Andrews,Australia and China:The Ambiguous Relationship,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1985.

S. H. Fersh,“Adding an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to the Community College:Examples and Implications”,R. Greenfield(ed.),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Programs,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70(67-75),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0.

Fred M.. Hayward,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 S. Higher Education:Preliminary Status Report 2000,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Was hi ngton,2000.

S. Halpern,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 History,Ph. D. 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1969.

Handson & Meyerson,International Challenges to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95.

Jackson Committee,Report of the Committee to Review the Australian Overseas Aid Programme,AGPS,Canbera,1984.

James S. Coleman and David Court,University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Pergamon Press,1993.

John K. Folger,Helen S. Astin Alan,E. Bayer,Staff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Human Resources and Advanced Education,Human Resources and Higher Education,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70.

John E. Findling,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World’s Fairs and Expositions,1851-1988,New York:Green wood Press,1990.

Jun Gui Choi,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Case of Korea Universities,Ph. D. dissertation,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2003.

J. Knight,“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 Education”,OECD(eds.),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Paris:OECD,1999.

J. Knight,“Crossborder Education:Programs and Providers on the Move”,Research Monograph,Canadian Bureau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Ottawa,Canada,2005.

J. Knight and Hans de Wit,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Pacific Countries,EAIE,Amsterdam,1997.

J. Knight,“Progress and Promise”,The 2000 AUCC Report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Canadian Universities,Ottawa:AUCC,2001.

M. H. La Fontaine,“The Work Done by Private Initiative in theOrganization of the World”,Gustav Spiller(ed.),Papers on Inter-racial problems communicated to the First Universal Races Congress 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July 26-29,1911,London:PS King & Son,1911.

Laura Siaya and Fred M. Hayward,Mapp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U. S. Campuses,Washington,D. C.: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2003.

Leo Ferning & James Bowen,Twenty-five Year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heory 1955-1979,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80.

Mark T. Berger,The Battle for Asia:From Decolonization to Globalization,Routledge Curzon,2004.

J. A. Mestenhauser,“Portrait of an International Curriculum:An Uncommon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Reform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Internationalizing the Campus,Opxy Press,1998.

J. M. Mitchell,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London:Allen & Unwin,1986.

T. Moja,“Challe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outh Africa”,R. Kishun,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outh Africa,Durban,South Africa:IEASA,2006.

J. Newson,“Transnational and Sup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Mechanisms”,Universities and Globalization:Critical Perspectives,J. Currie and J. New son(ed.),Sage Publications,1998.

OECD,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rade in Higher Education: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Paris,CERI/OECD,2004.

P. H. Partridge,“Tertiary Education-Society and Future”,John Wilkes(ed.),Tertiary Education in Australia,Sydney:Angus and Robertson,1965.

Philip H. Coombs,The Fourth Dimension of Foreign Policy:Educational and Affairs,New York,1964.

R. I. Miller,Major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1990s,Jessia Kingsley,Publisher,London,1990.

P. Rossello,“The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Forerunn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Marie Butts(trans.),London:Evans Brothers,1944.

Ruth Hayhoe,China’s Universities and The Open Door,M. E. Sharpe,Inc,1992.

P. Scott (ed.),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Buckingham: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1998.

Sheryl L. Bond and Jean-Pierre Lemasson,(eds.),A New World of Knowledge:Canadian Universities and Globalization,Ottawa: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1999.

S. Taylor,F. Rizvi,B. Lingard and M. Henry,“Charpter 4:Globalization,the State and Education Policy Making”,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London & New York:Roudledge,1997.

U. Teichler,“Research on Academic Mo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n Agenda for the Future”,P. Blu-menthal,C. Goodwin,A. Smith and U. Teichler(eds.),Academic Mo bi lity in a Changing World,London:Jessica Kingsley,1996.

A. K. Tye(ed.),“Global Education:From Thought to Action”,1991 Yearbook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 Curriculum Development,ASCD,US:ASCD,1991.

M. Van der Wende,“Missing Link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Policies for Internationalisation and Thos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General”,Kalvermark and M. van de Wende,National Polic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Stockholm:H?gskoleverket,1997.

Van der Wende,Internationalising the Curriculum in Dutch higher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The Hague:NUFFIC,1996.

T. M. Vestal,International Education:Its History and Promise for Today,N. Y. Praeger Publishers,1994.

Viswanathan Selvaratnam,Innov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Singa-pore at the Competitive Edge,Washington D. C.:World Bank,1994.

B. Waldron,The Evolution of Australia’s Overseas Student Policy,Master of Educational Studies Thesis(unpublished),. Monash University,1992.

I. Wallerstein,“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Cold War Area Studies”,Noam Chomsky(et al.),The Cold War and the University:Toward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Postwar Years,New York:New Press,1997.

M. Wight,International Theory:The Three Traditions,New York:Holmes & Meier,1992.

William H. Allaway,Dimensions of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West view Press,1985.

B. Williams(ed.),Overseas Students in Australia:Policy and Prac-tice-A Collection of Invited Papers,Globe Press,Canberra,1989.

Philip G. Altbach,“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Change,May/June,2002.

Barbara M. Kehm,Ulrich Teichler,“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Vol. 11,No. 3/4,Fall/Winter,2007.

M. Bartell,“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ies:A University Cul-ture-based Framework”,Higher Education,45,2003.

E. Beerkens,“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Vol. 7,No. 2,2003.

Brian Dollery,David Murray,Lin Crase,“Knaves or Knights,Pawns or Queens?An Evaluation of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Policy”,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Vol. 44,No. 1,2006.

Britta Baron,“The Politics of Academic Mobility in Western Europe”,Higher Education Policy,Vol. 6,No. 3,1993.

Roger Carrington,V. Meek,Fiona Wood,“The Role of Further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May,Vol. 53,Issue 5,2007.

Chika Sehoole,“Internatioan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outh Africa:A Historical Review”,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Vol. 24,Issue 4,December,2006.

H. De Wit,“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 Research Perspective”,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Vol. 1,No. 1,1997.

I. R. Dobson. and S. Hloltta,“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Australia and Finland Compared”,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7,2001.

M. Dwyer,“Call to Change Approach to Australia Education Exports”,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18 February,1992b.

John Fayerweather,“Canadian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Berkeley:Spring 1975,Vol. 17(3),1969.

G. Harman,“New Directions in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Australia’s Development as an Exporter of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Higher Education Policy,17,2004.

Jan B. Heide,“Inter-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in Marketing Channel”,Journal of Marketing,Vol. 58,January,1994.

C. A. Hood,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Public Administration,69,1991.

F. Huang,“History and Achievements of Research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RIHE,Hiroshima University,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34,2002.

F. Huang,“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a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Case Studies of China,Japan and the Netherlands”,Higher Education 51,2006.

A. Jackson,“Preparing Urban Youths to Succeed in the Interconnected World of the 21st Century”,Phi Delta Kappon,Vol. 86,No. 3,2004.

Jocelyne Gacel Avila,“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Latin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Nov.11,2007.

Jurgen Enders,“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isation,and the Nation-state:Recent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 to Governance Theory”,Higher Education 47,2004.

J. Knight,“Updating the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Vol. 338,fall,2003.

J. Knight,“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ed:Definitions,Approaches,and Rationales”,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Vol. 8,Issue1,2004.

J. Knight,“Internationalization: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Issues”,International Education Magazine,9,1993.

J. Knight,“Internationalization Brings Important Benefits as well as Risks”,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46,2007.

K. Larsen and S. Vincent-Lancrin,“International Trade in Educational Services:Good or Bad”,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Vol. 14,No. 3,2002.

B. Leask,“Bridging the Gap:Internationalizing University Curricula”,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Vol. 5,No. 2,2001.

Lee F. Anderson,“An Exam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Objective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Social Education,Vol. 32,No. 3,November,1968.

Linda Low,“Singapore’s Experience in Higher Education”,RI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Reports,No 11,2000.

K. Lisa,“Childress. Internationalization Plans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Vol. 13,Sep. 2009.

Anneke Luijten-Lub,Marijk Van der Wende,Jeroen Huisman,“On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Policies for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even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Vol. 9,No. 2,2005.

S. Marginson,“The Global Market in Foreign Higher Education:The Case of Australia”,A Paper for 26th Annual Conference,ASHE,Virginia,2001.

S. Marginson,“The Phenomenal Rise of International Degrees down Under”,Change,Volume 34,Issue 3,2002a.

S. Marginson,“Education in the Global Market:Lessons from Australia”,Academe,Vol. 88,No. 38,2002b.

S. Marginson,“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Asia-Pacific Opportunities,Conditions,Prospects”,ISANA 2003 14TH Annual Con ference,October,2003.

S. Marginson,“Dynamics of National and Global Compet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Volume 52,Number 1,2006.

S. Marginson,“Global Position and Position Taking:The Case of Australia”,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11,2007.

C. Mcneely,“Prescribing National Educational Policies: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No. 4,1995.

Antonio Novoa and Tali Yariv-Mashal,“Compar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A Mode of Governance or a History Journey”,Comparative Education,Volume 39,No. 4,2003.

D. Poole,“Strategically Managing Entrepreneurialism:The Australian University Experience”,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Vol. 55,No. 3,2001.

D. Poole,“Moving towards Professionalism:The Strategies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ctivities at Australian University and Their Faculty Business”,Higher Education,Vol. 42,2001.

Robert Sylvester,“Mapp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 Historical Survey 1893-1944”,Journal of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Vol. 1,No. 1,2002.

Rosen Kishun,“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outh Africa:Progress and Challenges”,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Vol. 11,Issue3/4,2007.

Sepideh Rouhani,“Internationalisation of South Africa High Education in the Postapartheid Era”,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Vol. 11,Issue3/4,2007.

L. Siaya,“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Vol. 26,No. 4,2002.

Stephen P. Heyneman,“International Education:A Retrospective”,Peabody Journal Education,Vol. 78,No. 1,1972.

Stéphan Vincent-Lancrin,“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owards an Explicit Policy”,OECD Education & Skills,Vol. 2006,No. 14,2007.

U. Teichler and V. Jahr,“Mobility during the Course of Study and After Gradu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 36,No. 4,2001.

U. Teichler,“The Changing Debate on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Vol. 48,No. 1,2004.

U. Teichler,“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 40,No. 4,2005.

T. Turpin,R. Iredale and P. Crinnion,“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Implication for Australia and Its Education Client”,Minerva,40,2002.

M. Van der Wende,“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in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What Has Changed in Europe in the Last Five Years”,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 36,No. 4,2001.

M. Van der Wende,“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OECD Countrie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Coming Decade”,Journal on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Vol. 11,No. 3-4,2007.

R. Yang,“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Its Meanings,Rationales and Implications”,Intercultural Education,Vol. 13,No. 1,2002.

1995年2月6日《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

《英美法学校联合办学》,1997年7月3日《参考消息》。

王荣华:《和衷共济:中国与世界的共存之道》,2008年9月9日《文汇报》。

赵鼎新:《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兴起》,2008月5月28日《南方周末》。

威廉·西蒙兹、罗谷、乔纳森·富兰克林:《美国最新出口商品——高等教育》,《商业周刊》(中文版)2004年第3期。

黄翠燕:《义安工院75学生将到中国浸濡5个月》,http://www. zaobao. com/edu/pages3/edunews070221. html。

费孝通:《百年北大与“文化自觉”》,http://www. gotopku. cn/。

梅进编译《清华北大毕业生“统治”美博士学位》,http://www. sciencenet. cn/。

《新加坡批准3所公立大学实行自主化管理》,http://news,xinhuanet. com/world/,2005年4月12日。

《新加坡重视中小学华语会话课》,http://www. chinaqw. com. cn/news/200703/15/68170.shtml。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http://www. undp/。

21世纪大学协会(U21)网:http://www. universitas21. com。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HE)“开放门户网”:http://www. opendoorweb. org/。

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网:http://www. nafsa. org/。

英国教育与技能部网:http://www. dfes. gov. u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学国际联合会网:http://www. unesco. org/iau/。

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训练部网:http://www. dest. gov. au/。

加拿大大学院校协会网(AUCC):http://www. aucc. ca/。

新加坡政府统计网:http://www. singstat. gov. 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