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历史艺术与禅韵图书

SSAPID:101-5357-7972-39
ISBN:978-7-5201-0981-9
DOI:
ISSN:
关键词:

艺术 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为骨架,从哲学观念、文学作品以及禅学中去揣摩祖先们思想与感情的发展历程,这其实也是人性在情与理两方面发展与制约的过程。从这种揣摩和回顾中,作者试图找到些有用的东西,希望有助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有助于习禅悟道的人。

相关信息

丛书名:磨镜书札
作 者: 见君
编 辑:颜林柯;樊学梅;郭锡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前言

 编者序 方寸一念度无名

 丛书序 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第一部分 从远古到春秋

  第一章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一 远古与上古史略

    (一)三皇时代

     1.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5000年,为母系氏族时期

     2.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700年,为父系氏族时期

    (二)五帝时代

   二 夏、商、西周史略

    (一)夏王朝,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二)商王朝,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三)周王朝,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

     1.等级制

     2.宗法制

     3.井田制

     4.刑与礼

   三 春秋史略

    (一)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二)晋文公“城濮之战”,践土会盟

    (三)秦穆公称霸西戎

    (四)楚庄王问鼎中原

    (五)吴越争霸与徐州会盟

  第二章 黄土地

   一 原始社会的图腾与巫术

   二 奴隶社会的占卜

   三 封建社会随着诗歌和宗教而诞生

  第三章 宗教的诞生

  第四章 艺术与人性

   一 西方哲学家对艺术和人性的讨论

   二 人性的原本属性与发展的五个特性

   三 人类发展的一个模式

 第二部分 从战国到东汉

  第五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一 战国史略

   二 秦朝史略

   三 西汉史略

    (一)“约法三章”和“刘邦其人”

     1.“约法三章”

     2.“刘邦其人”

    (二)文景之治与无为而治

    (三)刘邦的分封制与“七国之乱”

    (四)“秦皇汉武”的汉武帝

   四 东汉史略

    (一)刘秀与光武中兴

    (二)门阀豪族的兴起

    (三)外戚、宦官与小皇帝

    (四)清议与党锢之祸

  第六章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一 人才的种类和人才的培养

    (一)人才的种类

     1.建设人才

     2.军事人才

     3.改革人才

    (二)产生人才的三个尊重、一个培养

     1.尊重人本身

     2.尊重人的创新

     3.尊重人的流动

     4.人才的培养

   二 儒家略述

    (一)孔子与“四书五经”

    (二)孟子的浩然之气及荀子《周易》之儒

    (三)董仲舒的四时五行

    (四)朱熹与理学

   三 道家略述及儒道模式的建立

   四 法家、墨家与兵家

    (一)法家

    (二)墨家

    (三)兵家

  第七章 灿烂的文化与情感的悲凉

   一 《诗经》与古风

   二 屈原与楚辞

   三 庄子与清轻之游

   四 司马迁与《史记》

   五 生活之音的汉乐府

   六 粉饰太平的汉赋

  第八章 佛教的成长与传入及与西方宗教的比较

   一 佛教在印度

   二 佛教在中国的传入

   三 东西方宗教与艺术的比较

    (一)思辨与冥想之别

    (二)政教合一与封建大一统之别

    (三)两种宗教文化之别

    (四)勇于改革和因循守旧之别

   四 近代西方人对宗教的再探讨

 第三部分 从魏晋到盛唐

  第九章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一 魏晋史略

    (一)门阀制的诞生

    (二)服药与清谈

    (三)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

   二 南北朝史略

   三 隋朝史略

    (一)创科举与灭门阀

    (二)京杭大运河

   四 初唐至盛唐史略

    (一)贞观之治

    (二)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

    (三)开元之治

  第十章 从“建安七子”到“饮中八仙”

   一 建安的慷慨与正始的伤感

    (一)建安文学

    (二)正始文学

   二 “归去来兮”的陶渊明

   三 南北朝文坛的盛况

   四 隋唐(隋至盛唐)的风采

    (一)“初唐四杰”

    (二)陈子昂

    (三)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四)盛唐边塞诗人

    (五)伟大的诗人李白

  第十一章 禅宗的建立到六祖慧能

   一 达摩来华前中土禅法

    (一)安般禅

    (二)五门禅

    (三)念佛禅

    (四)实相禅

   二 如来禅必然要发展的原因

    (一)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二)正道五步

   三 从初祖达摩到五祖弘忍

    (一)初祖达摩与禅宗

     1.理入

     2.行入

    (二)二祖慧可

    (三)三祖僧璨和与之同期的楞伽师及傅居士

     1.僧璨

     2.与三祖同时期的楞伽师

     3.与此同时的傅大士

    (四)四祖道信——东山法门的确立和黄梅禅系的形成

    (五)牛头法融与东山弘忍

     1.法融

     2.东山弘忍

   四 一代大师——六祖慧能

    (一)融会发展了大乘真常系和大乘般若系

    (二)真性本空与《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合一

    (三)定慧不二

    (四)强调顿悟见性

    (五)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1.无念为宗

     2.无相为体

     3.无住为本

    (六)外忍内伸

 第四部分 从中唐到南宋末年

  第十二章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一 中晚唐史略

    (一)中唐与安史之乱

     1.李林甫的教诲——学做马

     2.安史之乱

     3.永贞革新

    (二)晚唐与党争

     1.牛李党争

     2.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宦官专权

   二 五代十国史略

   三 北宋史略

    1.陈桥兵变与杯酒释兵权

    2.高度集权之弊

    3.杨家将

    4.范仲淹的庆历改革

    5.王安石变法

    6.程朱理学

   四 南宋史略

    1.岳飞

    2.南宋的社会发展

    3.繁荣与腐朽

    4.权臣贾似道

    5.文天祥

  第十三章 从杜甫到宋话本

   一 诗圣杜甫

   二 韩愈和他的古文运动

   三 宋词与苏轼

   四 理学与心学

    (一)程朱理学

    (二)陆王心学

    (三)理学、心学与马丁·路德

   五 宋话本

  第十四章 从南北分宗到默照禅

   一 神秀的北宗禅

    (一)成为官禅的种种因素

    (二)神秀禅法的宗教性特点

    (三)北官禅的大致内容

    (四)北宗神秀的弟子

   二 神会与法统之争

    1.理学的建立和理学向心学的发展

    2.狂禅的出现

    3.文人士大夫情趣的转移,言情艳情小说的发展

    4.禅宗最后的完结

    5.禅宗在20世纪的复苏

   三 中晚唐到五代十国时南禅概况

    (一)南禅第七代的大略情况

     1.岭南系

     2.荷泽系

     3.保唐系

     4.永嘉系

    (二)南宗第八代与江西马祖、湖南石头

     1.江西禅系(亦称洪州系)

     2.非心非佛

     3.平常心是道

     2.湖南禅系

    (三)南禅第九代及以下的传承大略

     1.江西系第九代概略

     2.湖南系第九代概略

     3.沩仰宗及其禅法(江西系第十代及以后)

     4.临济宗及其禅法(第十代及以后)

     5.曹洞宗及其禅法(第十代以后)

     6.云门宗及其禅法(第十代以后)

     7.法眼宗及其禅法(第十代及以后)

   四 两宋时南禅的概况

    (一)两宋禅法的大略情况

     1.契嵩和他的“三教融通”

    (二)两宋编著的禅宗书籍

     1.《景德传灯录》

     2.《五灯会元》

     3.公案与颂古

     4.圆悟克勤的《碧岩录》

     5.宏智正觉的《默照铭》

 第五部分 元、明、清(至鸦片战争前)

  第十五章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 元朝史略

   二 明朝史略

    (一)朱元璋办的三件事

    (二)明朝有名的两位太监

    (三)明朝有名的三位英雄

     1.于谦

     2.抗倭名将戚继光

     3.海瑞

    (四)闯王李自成

   三 清朝史略(至鸦片战争前)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二)康熙的功绩

    (三)乾隆和他的南巡

    (四)川楚白莲教起义

  第十六章 禅的僵化与终结

   一 元代禅宗的看话禅和“禅净合一”

    (一)元北方的临济宗

    (二)元北方的曹洞宗

    (三)元代南方的临济宗之一——高峰原妙

    (四)元代南方临济宗之二——中峰明本

   二 明朝,禅的僵化与衰退

    (一)明初的由禅入教

    (二)明中叶的义学

    (三)明末禅宗的回光返照

   三 清朝,禅的终结

  第十七章 从《西厢记》到《红楼梦》

   一 王实甫的《西厢记》

    (一)元杂剧的形成与艺术形式

    (二)《西厢记》的故事梗概

    (三)《西厢记》之魂,情的张扬

     1.从“情理回互发展表”看《西厢记》

     2.以“五点法”看《西厢记》

    (四)《西厢记》对中国人思想和情感的影响

   二 罗贯中和他的《三国演义》

    (一)《三国演义》的里程碑作用

    (二)《三国演义》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成就

    (三)用“一表五法”看《三国演义》

     1.用“情理回互发展表”看《三国演义》

     2.以“五点法”看《三国演义》

   三 施耐庵和他的《水浒传》

    (一)用“情理回互发展表”看《水浒传》

    (二)用“五点法”看《水浒传》

   四 吴承恩和他的《西游记》

    (一)禅门两宗在《西游记》中的体现

    (二)《西游记》的人物

    (三)《西游记》的情节、背景与文学样式

   五 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一)曹雪芹其人和成书略述

    (二)《红楼梦》对人性的张扬之一——宝玉、黛玉与晴雯

     1.贾宝玉其人

     2.林黛玉其人

     3.宝黛二人的爱情

     4.晴雯其人

     5.晴雯,红颜薄命一知己

    (三)《红楼梦》对人性的张扬之二——贾政、宝钗与袭人

     1.贾政其人与寒雪之泪

     2.宝钗其人与活寡之大义

     3.袭人其人与欲死不能

    (四)《红楼梦》对人性的张扬之三——王熙凤与薛蟠

     1.王熙凤其人与临终托巧姐

     2.薛蟠其人与重新做人

    (五)清王朝对人性的全面封杀

    (六)《红楼梦》在中国人思想和情感发展史上的位置

     1.“情感倾向”与心理描写的作用

     2.写生活——对生活琐事描写的作用

     3.对生活与事件的勾勒皴染

 结束语

本书以历史为骨架,从哲学观念、文学作品以及禅学中去揣摩祖先们思想与感情的发展历程,这其实也是人性在情与理两方面发展与制约的过。从这种揣摩和回顾中,我试图找到些有用的东西,希望有助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有助于习禅悟道的人。是否科学是否讨人喜欢我不知道,只是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