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83

现代会展业功能系统研究图书

A Study on Moder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Function System

SSAPID:101-5328-3610-23
ISBN:978-7-5097-8587-4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会展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的功能系统。本书通过对中国现代会展业的形成与发展的梳理,从中外现代会展业的比较研究入手分析,研究会展业的产业联动功能、经济辐射功能、营销功能、政治功能等,揭示会展业拉动城市、国家经济发展的奥秘,并就会展业未来的6个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和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黄玉妹
编 辑:曹长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前言

 后记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理论基础

   (一)会展是一种商品

   (二)会展是一种交换经济

   (三)会展是一种流通经济

  四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四)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五)比较分析法

  五 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现代会展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现代会展业的研究对象

   一 现代会展业的含义

   二 现代会展业的具体构成

    (一)会议

    (二)展览

    (三)协会/团体组织活动

    (四)奖励旅游

   三 现代会展业的本质和特点

    (一)本质

    (二)特点

  第二节 中国现代会展业的形成条件

   一 国外会展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 中国现代会展业形成的外部因素

    (一)宏观层面条件

     1.经济条件

     2.政治、法律条件

     3.社会文化条件

     4.科技条件

     5.国际经济条件

    (二)中观层面条件

     1.城市经济发展与设施建设

     2.城市区位条件和交通状况

     3.城市生态环境条件

     4.城市政策环境条件

     5.城市治安环境条件

   三 中国现代会展业形成的内部条件

    (一)展馆自身的规模及设施

    (二)饭店的接待水平和能力

    (三)专业会展人才

  第三节 中国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变迁

   一 旧中国展览活动(1851~1949年9月)

    (一)1851~1936年的展览

    (二)1937~1949年9月的展览

   二 新中国展览活动(1949年10月至今)

    (一)起步期:计划经济特征明显(1950~1977)

    (二)发展期:迅速发展,走向市场化(1978~1999)

    (三)飞跃期:专业化程度高,外资介入会展业(2000~2005)

    (四)突破期:新理念和新技术交织(2005年至今)

 第二章 中外现代会展业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外现代会展业的特点及规律

   一 国外现代会展业的格局

    (一)欧美地区

    (二)亚洲地区

    (三)拉美地区

    (四)非洲地区

    (五)大洋洲地区

   二 国外现代会展业的特点

    (一)政府支持和协会积极推动,为会展业提供优惠政策和经济援助。同时,尊重经济规律,进行市场化运作

    (二)绕开国内激烈竞争的会展业市场,通过资本运营迅速向海外扩张

    (三)国外现代会展业具有高投入、高收入、高赢利特点

    (四)展馆规模大,设施齐全

    (五)注重培育品牌,知名展会多

    (六)重视网络技术的使用

   三 国外现代会展业的规律

    (一)会展业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二)国际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十分显著

    (三)市场成为经贸类会展业的主要成功因素,产品生产地和销售地的作用正在弱化

    (四)专业展会和综合展会相互转化,向大型化、国际化趋势发展

  第二节 中国现代会展业的现状及不足

   一 中国现代会展业的现状和特点

    (一)中国现代会展业发展速度快,专业展览比重增加

     1.中国现代会展业发展速度快,展馆规模扩大

     2.专业展览企业涌现,品牌展会脱颖而出

     3.国内展览项目数量大幅增加

    (二)中国经济环境改善,会展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

    (三)办展主体多元化,平均利润下降,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加深

    (四)中国会展主办单位和企业积极参加海外展

   二 中国现代会展业的不足

    (一)宏观管理体制不顺,政府干预过多,影响会展企业的市场化运作

    (二)会展业基础性工作比较薄弱

    (三)展览馆盲目建设,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四)会展业市场竞争无序,行业规范诚信缺失,服务水平低

    (五)会展业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

  第三节 发达国家现代会展业的借鉴与启示

   一 美国、新加坡会展业的优势

    (一)美洲:美国会展业的优势

    (三)亚洲:新加坡会展业的成功因素

     1.实施政府主导战略

     2.实施市场化战略

     3.实施专业化战略

     4.实施品牌化战略

     5.实施国际化战略

   二 来自美国和新加坡会展业的借鉴和启示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优化管理体制

    (二)加强会展产业培育

    (三)推进资本市场运营,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展会和会展公司

    (四)建成会展业培养体系,培养会展专业人才

    (五)重视网络技术在会展业中的运用

    (六)推进会展国际化

    (七)完善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

  结语

 第三章 现代会展业的产业联动功能

  第一节 现代会展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效应

   一 现代会展业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效应

   二 现代会展业拉动参展企业发展的效应

   三 现代会展业刺激旅游、餐饮、酒店业的效应

   四 现代会展业带动交通、运输、通信、保险业的发展效应

   五 现代会展业促进广告设计、装修装饰业的发展效应

  第二节 现代会展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一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二 现代会展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一)会展业通过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二)会展业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三)会展业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三 现代会展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一)会展业对相关及其他产业不断提出新的需求

    (二)会展业对相关及其他产业不断提出投资供给

    (三)会展业对相关及其他产业不断拉动创新

   四 现代会展业拉动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一)会展业拉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会展业拉动产业结构优化后,能够抵御经济风险

    (三)会展业拉动产业结构优化,解决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

  第三节 现代会展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一 因地制宜和扬长避短的原则

   二 协调发展、相对动态结构平衡的原则

   三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原则

   四 社会需要及高级化原则

  第四节 现代会展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一 现代会展业的发展能降低产业结构优化的成本

   二 现代会展业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和引进世界高端技术

   三 现代会展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制定战略规划

   四 现代会展业保护和促进本国幼小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 现代会展业的经济辐射功能

  第一节 会展业与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 特色会展经济圈的形成

   一 珠三角会展经济圈

   二 长三角会展经济圈

   三 环渤海会展经济圈

   四 东北亚会展经济圈

   五 中西北会展经济圈

   六 南亚会展经济圈

  第三节 现代会展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性

    (一)地域性和独立性

    (二)开放性和完整性

    (三)差异性

    (四)共享性

   三 会展业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功能

    (一)会展业的集聚功能

    (二)会展业的扩散功能

    (三)会展业的协调功能

    (四)会展业的创新功能

 第五章 现代会展业的营销功能

  第一节 现代会展业的企业营销功能

   一 会展商品的双重含义

   二 会展营销的双重概念

    (一)不可分割性

    (二)难以预料性

    (三)分销性与综合性

   三 会展业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

    (一)参展商(企业)利用会展活动快速进行市场调查,降低交易费用,成交速度快且成本低

    (二)在产品市场细分后,企业通过参加会展活动选择目标市场,赢得主动权

    (三)企业通过参加展会活动增强促销效应,提升影响力

    (四)会展业正日益形成全球化趋势,企业借力会展业开拓海外市场,事半功倍

  第二节 现代会展业的城市营销功能

   一 城市给予会展业的支撑

    (一)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完善的基础设施

    (三)集聚的产业优势

    (四)先进的科技文化

   二 现代会展业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一)现代会展业推动城市品牌的塑造

    (二)现代会展业对城市形象的提升

    (三)现代会展业提升了城市文化效应

   三 会展业与城市良性互动

  第三节 现代会展业的国家营销功能

   一 国家营销的含义

   二 国家营销的必要性

   三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现状

   四 会展业与国家品牌宣传

   五 国家营销有利于企业营销

 第六章 现代会展业的政治功能

  第一节 现代会展业的政治功能类型

   一 单纯的政治性会展

   二 文化公益性会展

   三 由政府参与的经济性会展

  第二节 会展业政治功能变迁与政府服务意识的演化

   一 政治功能强势主导阶段——计划经济特征明显(1949年10月至1977年)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的展会

    2.“文化大革命”前十年(1957~1966)的展会

    3.“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的展会

    4.历史启示

   二 政治功能弱化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977年至20世纪末)

    1.举办促销性质的展销订货会(1977~1982)

    2.贸易性质展览会增加(1983~1991)

    3.出口交易会和投资洽谈会大量涌现(1992~2000)

    4.历史启示

   三 政治功能多元化引导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深化(2001年至今)

  第三节 会展业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思考

   一 政府介入展览业有其必要性

   二 会展业优化管理体制

   三 政府介入办展应体现出实效性

   四 政府应警惕盲目攀比导致会展泡沫

   五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政府应坚决退出完全商业化的展会

   六 政府应以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引导,完善产业链和打造展览业服务体系

   七 中国现代会展业新常态下,政府应以创新思维驱动展览经济发展

   八 政府应借鉴而不照搬国外经验

 第七章 现代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现代会展业的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

   1.现代会展场馆设计、建造生态化

   2.现代会展业推行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理念

   3.现代会展业提倡绿色消费意识

  第二节 现代会展业的“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虚拟展会发展的必要性

   (二)虚拟展会所具备的优势

    1.降低经营风险

    2.随时发布信息

    3.进行网上交易

    4.提供个性化服务

    5.完善的售后服务

   (三)虚拟展会的效益

    1.虚拟展会的经济效益

    2.虚拟展会的社会效益

   (四)现代会展业掌握国内外前沿会展信息

   (五)现代化展馆建设高科技化、信息化

   (六)现代化会展业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

  第三节 现代会展业的运作方式更加规范化、市场化

  第四节 现代会展业的品牌化发展趋势

  第五节 现代会展业的联盟化及国际化发展趋势

   一 现代会展业联盟化发展趋势

   二 全球化背景下会展国际化的必要性

   三 多元化出国展览组织形式是会展国际化的创新

   四 会展国际化中的知识产权

  第六节 现代会展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发展趋势

   一 会展与旅游两种产业的互补性

   二 树立旅游服务会展的大概念

   三 会展与旅游新业态的兴起

 第八章 结论

 序

阿尔诺·勃兰特:《汉诺威世博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保健云、徐梅:《会展经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保罗·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张兆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陈红等:《会展经济:现代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陈来生编著《会展经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陈威如、余卓轩著《平台战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革命》,中信出版社,2013。

陈信康:《上海世博经济研究专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陈征:《陈征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陈征:《资本解说》(第1~3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陈征:《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陈至立:《上海年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陈志平等编著《会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程红、刘扬等:《会展经济:现代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丁烨:《会展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戈德布拉特(Dr.JoeGoldblatt)著《国际性大型活动管理》,陈加丰、王新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龚维刚、杨顺勇主编《上海会展业发展报告2014》,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

谷永芬等:《大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以长三角为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郭牧:《会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郭牧、赵闯主编《2013中国会展产业年度报告》,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

郭牧、赵闯主编《2014中国会展产业年度报告》,中国商务出版社,2014。

过聚荣主编《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过聚荣主编《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过聚荣主编《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胡芬主编、刘海燕、李恒副主编《会展项目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胡培兆:《资本论概说》,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

胡培兆:《资本论研究之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胡平:《会展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会展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2004。

姜雅静:《会展城市经营中的政府行为及对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金暗:《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剧宇宏:《我国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卡林·韦伯、田桂成:《会展旅游管理与案例分析》,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康晓光、马庆斌:《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生态环境》,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克劳德·塞尔旺、竹田一平:《世界级博览会影响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李建平:《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

李静:《北京市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4。

李丽萍:《国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2005。

李永江:《中国展览业发展现状白皮书(摘要)》,《中国会展》2005年第5期。

梁赫:《会展成长的逻辑:文化、创意与预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林毅夫:《论经济发展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刘大可:《会展经济学》,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刘大可:《会展营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刘大可:《中国会展业:理论、现状与政策》,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刘大可等:《会展经济理论与实务》(第三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刘菊:《上海世博会报道与国家形象构建的传播学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刘民坤:《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刘人可:《会展经济学》,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刘思佳、王青亦:《全球媒介事件的重新定义及其作用》,《江汉学术》2013年第2期。

刘松萍:《会展营销》,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刘松萍、方忠权等编著《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双向驱动模式的研究及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刘松萍、梁文:《会展市场营销》,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卢荣善:《走出传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罗昌智、董泽平主编《2015两岸创意经济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勇、王春蕾:《会展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5。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

〔美〕米尔顿·T.阿斯托弗(Milton T.Astroff)、詹姆士·R.阿比(James R.Abbey):《会展管理与服务》第五版,宿荣江主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编《中国农业会展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潘文波:《会展业国际合作的综合效应:关于外资进入中国会展业的综合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美〕乔·戈德布拉特(Joe Goldblatt):《国际性大型活动管理》,陈加丰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权衡、左学金:《科学发展与城市国际竞争力》,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任国岩、骆小欢:《会展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桑德拉·L.莫罗著《会展艺术:展会管理实务》,武邦涛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上海博物馆编《三十二个展览:印象派全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上海金融学院城市财政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编《发展城市会展,促进产业转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沈丹阳主编《中国会展经济前沿理论与政策思考》,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中下),新华网。

石晓峰:《伦敦奥运会与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体育与科学》2012年第3期。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苏海舟:《中国会展业发展状况及产业素质评价》,《中国展览》2005年第15期。

苏文才主编《会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孙明贵:《会展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涂成林、陈仲球等著《会展:现代城市发展的杠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屠启宇、金芳等:《金字塔尖的城市:国际大都市发展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王保伦:《会展经营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王程凯:《会展业评价指标体系与上海会展业前景研究》,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4。

王春雷:《国际城市会展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国内首本全面解析国际城市会展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力作》,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王春雷:《中国会展业发展十讲:站在行业前沿深入分析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权威力作》,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王春雷等著《展览项目管理:从调研到评估》,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

王坤:《大国成长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王起静、高凌江编著:《展览会策划与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王荣华:《构建和谐发展的世界城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王新刚:《中国会展经济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王彦华:《大型专业展览策划与组织》,中国商务出版社,2015。

王重和编著《国际会展实务精讲》,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韦伯(Weber.A):《工业区位论》,李岗剑译,商务印书馆,1997。

邬燕:《会展产业集群研究——基于创新环境体系构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吴信菊:《会展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吴焰:《论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变》,《学习时报》2011年3月7日。

向国敏:《会展实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向洪:《会展资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肖红叶:《中国区域竞争力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许传宏:《会展策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严文斌:《我的财富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阎蓓、贺学良主编《会展策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叶凯:《中国城市会展经济系统建构与城市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应丽娟:《广东国际竞争力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应丽君:《21世纪中国会展经济与会展产业》,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澳〕约翰·艾伦(Johnny Allen)等:《大型活动项目管理》,王增东、杨磊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曾武佳:《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张恒龙、王方华主编《会展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张红:《会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张继良:《中国区域竞争力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张敏主编《中国会展研究30年文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张敏主编《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年度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张万春:《我国会展争议解决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

张小月:《浦东会展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赵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郑向敏编著《会展安全与危机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7卷),人民出版社,1999。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中国展览年鉴2003》,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工作委员会:《2014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中心:《2013年规模以上展览会调研分析报告》,中国会展杂志社,2014。

周彬:《会展旅游管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周常春:《当代社会问题研究文库——政府介入城市会展业的过程与特征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周飞跃:《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5。

邹树梁著《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全球展览业协会,http://www.ufi.org。

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http://www.ieeaworld.com。

国际会展管理协会,http://www.iaem.eom。

德国展览与博览会协会,http://www.auma.de。

展览业研究中心。

上海世博会信息中心,http://www.worldexpoinfo.en。

上海统计网,http://www.stats一sh.gov.cn。

上海市会展业协会,http://www.seeia.eom.en。

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http://www.exhibitions.o.hk。

新加坡统计局,http://www.singstat.gov.sg。

英国官方统计网,www.statisties.gov。

伦敦官网,www.london.gov.uk。

法国国际专业展促进会驻华代表团,http://www.promosalons-ehina.eom。

大巴黎地区专业展览会图像,www.parisregion-tradeshows.com。

慕尼黑官网,www.muenehen.de。

法兰克福官网,www.frankfurt.de。

芝加哥会展与旅游局网站,http://www.chooseehieago.eom。

中国会展网,http://www.expo-China.Com/。

中国国际会议展览网,http://www.eeeinfo.eom。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http://www.cces.org.cn/。

中国会展论坛,http://www.ZO10show.Cn/。

Adele Ladkin,Julie Spiller. The International Mice Industry:Challenges for Research. Cau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nference,2001.

Brander & Speneer. “Tariffs and the Extra Etion of Monopoly Rentunder Potential Entry”.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es,1981.

Briggs. Successful Tourism Marketing:A Praetieal Handbook. London:Kogan Page Limited,1997.

Business Strategies Group Ltd. Economic Impact of HongKong,Exhibitions Industry. 2003.

Braun,B.M.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Conventions”:The Orlando Florida.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2.

Begg,B. Moore & Y.Altunbas,Urban Competitiveness:Policies for Dynamie Cities,Bristol,The Policy Press,2002.

Croueh and Ritehie. “Convention Site Selection Research:A Review,Competual Model and Propositional Frame Work”. Journal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Management,1998.

Christine Christman. The Complete Handbook of Tradeshow Exhibiting. NewJersey:Prentiee-HallIne.

Douglas L Dueate.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A Look to the Future.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Situation Analysis,2002.

Dwyer,L. and Forsyth,P. “Impact Send Benefits of MICE Tourism:A Frame Work for Analysis”. Tourism Eonomics,1997.

Dweyer,L.,Mellor,R,Mistilis,N. and Mules,“A Frame Work for Assessing,Tangible,and Iniangible,Impacts Of Event Sand Conventions”. Event Management,2000.

Dr.Joe Goldblatt. CSEP,Special Events,Third Edition. NewYork:John Wiley & Sons,Ine,2002.

Feser,E.J.,Be man,E.M. “National Industry Eluster Plates:A FrameWork for Plies Regional Eluster Analysis”. Regional Studies,2000.

Gordon1.R.,Me Cannp. “Industrial Elusters:Complexes,Agglomeration And/Or Social Network”. Urban Studies,2000.

Hart & Simmie.Innovation,“Competi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Local Production Networks”. Local Economy,1997.

Hanlon A. Trade Shows in the Marketing Mix. New York:Hawthron Books,1982.

IMD.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 Book. Lausanne. Switzerland. 2003.

Judd,D.R. “Promoting Tourism in the US Cities”. Tourism Management,1995.

Kim Samuel Seongseop,Chon. Kaye,ChungKyu. Yoop,“Convention Industry in South Korea:An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 Tourism Management,2003.

Kingston. “Locale Heroes”. Report on Business Magazine,1995.

Loasby,B.J.,“Running a Business:An Appraisal of Economies,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by Paul Milgrom and John Roberts”.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5.

Lawson F.Congress,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Facilities:Planning,Design and Management. Oxford:Architectural Press,2000.

Lawson. Conference and Convention Enters. London:Rutledge,1982.

Maryland Direct. Meetings and Events. Travel Weekly,2001.

Michael J. Flynn and Linda Kephart Flynn. Predictions for Public Shows. EXPO Magazine,Reader Report.

Porter.“Clusters and the Economie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Prahalad C.K. and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

Robert Christiemill,Alastair.M.Morrison. The Tourism System. Prentiee-Hall Ine,1985.

Snyder,Amy and Ebeling,William H,“Target in Company,5 Real Core Competenc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1992.

Weberk,Chonk 5. Convention Tourism: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Industry Perspectives. NewYork: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2002.

WEF.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5-2006.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简 介:本书总报告主要分析了南宁市2020年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发展亮点及存在问题,提出2021年社会发展形势展望和对策;民生发展篇主要从南宁市教育、科技、民政、就业、文化事业五个方面对社会发展状况展开论述;城市治理篇主要从地上地下一体化管控、地下管廊、公众参与、海绵城市、绿城品质等方面分析论述南宁市城市治理的基本情况;健康南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