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62

中蒙矿产资源合作研究图书

Mineral Resources Cooperation of China-Mongolia

SSAPID:101-5327-7689-01
ISBN:978-7-5097-9569-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分析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中蒙两国各自在矿产资源禀赋、开发利用程度、消费供应现状及资源配置选择等方面的特征;并以中蒙矿产合作为中心,以挖掘双边合作互惠性为宗旨,分析两国矿产资源合作现状、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深入探讨中蒙开展矿产资源合作的重点方向及领域;最后从资源开发的基础性研究、项目投资、政策扶持和强化双边关系等方面,为中蒙矿产资源合作开发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东北亚研究丛书
作 者: 佟新华
编 辑:颜林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研究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研究

    (四)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二 蒙古国研究综述

   三 中国研究综述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资源合作相关理论

  第一节 矿产资源的内涵

   一 矿产资源的内涵

    (一)矿产资源的概念

    (二)矿产资源的分类

    (三)矿产资源的特征

     1.矿产资源的形态

     2.矿产资源的化学构成

     3.矿产资源的物理性质

   二 矿产资源的属性

    (一)矿产资源的地质属性

    (二)矿产资源的经济属性

    (三)矿产资源的环境属性

    (四)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

     1.隐蔽性和不确定性

     2.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

     3.稀缺性和分布不均衡性

     4.多样性和复杂性

     5.动态性和相对性

    (五)矿产资源的社会政治属性

   三 矿产资源的开采方式

    (一)地下开采

    (二)露天开采

  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理论

   一 资源稀缺性理论

   二 矿产资源最优开采顺序理论

   三 矿产资源配置理论

    (一)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含义与特征

    (二)资源配置方式

     1.计划配置方式

     2.市场配置方式

    (三)矿产资源的配置

     1.矿产资源的计划配置

     2.矿产资源的市场配置

     3.矿产资源的混合配置

   四 增长极限理论

   五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3.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六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配置理论

    (二)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价值理论

     1.劳动价值论

     2.效用价值论

     3.双重价值论

    (三)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学理论

     1.资源时代观

     2.资源地位观

     3.资源辩证观

     4.资源系统观

     5.资源层次观

     6.资源发展观

     7.资源开放观

     8.资源价值观

     9.资源伦理观

     10.资源法律观

    (四)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理论

     1.交易费用理论

     2.产权效率分析

     3.产权制度的选择

     4.产权制度的实践

  第三节 国际资源合作相关理论

   一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二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三 现代资源禀赋理论

 第三章 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一节 矿产资源禀赋与区域分布

   一 金属类矿产资源

    (一)金矿

    (二)银矿

    (三)铜矿和钼矿

    (四)铁矿

    (五)铅矿和锌矿

    (六)钨矿

    (七)铀

   二 非金属类矿产资源

    (一)煤炭

    (二)石油

    (三)萤石

    (四)磷矿

    (五)稀土元素

   三 战略性矿藏

  第二节 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 能源矿产的开发利用现状

    (一)煤炭

    (二)石油

   二 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现状

    (一)铁矿

    (二)铜矿和钼矿

    (三)金矿和银矿

    (四)锌矿

    (五)铀矿

   三 区域开发利用现状

   四 蒙古国采矿业发展现状

    (一)采矿业生产情况

    (二)矿产品出口情况

    (三)采矿业行业生产情况

    (四)采矿业行业政策情况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技术水平较低

   二 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三 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运输不发达

    (一)公路运输情况

    (二)铁路运输情况

    (三)航空运输情况

    (四)其他基础设施情况

   四 缺乏战略性规划和有效的区域政策

 第四章 中国矿产资源的供需态势分析

  第一节 矿产资源消费现状及需求趋势

   一 矿产资源消费现状

    (一)能源消费

    (二)金属矿产资源的消费

    (三)中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1.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与利用程度较低

     2.缺乏符合中国资源特点的综合利用技术

     3.尾矿的综合利用状况亟待改善

     4.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低

   二 矿产资源的消费趋势

    (一)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消费的基本规律

     1.工业化的内涵与发展模式

     2.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消费的基本规律

     3.主要发达国家矿产资源消费规律的经验分析

    (二)中国重要矿产资源消费需求预测

     1.能源消费需求趋势

     2.重要金属矿产消费需求趋势

  第二节 中国矿产资源供应现状

   一 中国矿产资源现状

    (一)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

    (二)矿产资源的禀赋

   二 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三 中国矿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对外依存度

    (一)中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

    (二)矿产品对外贸易依存度

     1.部分矿产品对外依存度现状

     2.部分矿产品对外依存度趋势

  第三节 中国矿产资源供应安全问题及配置选择

   一 矿产资源供应安全问题

    (一)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缺口增大

    (二)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资源风险较大

    (三)世界矿业垄断格局日益明显

    (四)部分资源性商品国际定价权的缺失

    (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二 矿产资源配置选择

    (一)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方式选择与发展趋势

     1.矿产资源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2.国际合作方式选择

     3.矿产资源国际合作现状和趋势

    (二)开源节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

 第五章 中蒙矿产资源合作现状

  第一节 中蒙矿产资源合作现状

   一 中国在蒙古国的投资现状

   二 蒙古国对中国矿产资源出口现状

  第二节 中蒙矿产资源合作的有利条件

   一 中蒙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 蒙古国矿业投资环境的改善

    (一)法律环境的改善

    (二)税收环境的改善

   三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三节 中蒙矿产资源合作的制约因素

   一 中蒙两国科技合作进展缓慢

   二 交通运输条件亟须改善

   三 蒙古国矿产富集地区严重缺水

   四 投资风险高

  第四节 中蒙矿产资源合作的重点领域

   一 焦煤贸易

   二 原油贸易

   三 铜贸易

   四 铁矿石贸易

   五 铀贸易

  第五节 中蒙矿产资源合作开发模式

 第六章 中蒙矿产资源合作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对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性研究

   一 掌握有利于资源开发的第一手基础地质信息

   二 深入研究蒙古国矿产资源相关政策法规

   三 注重基础设施和配套人才的建设

  第二节 做好矿产资源合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和项目链接

   一 选准、选好有潜力、有价值的投资项目

   二 项目实施要张弛有度,尽快实现项目当期效益

  第三节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 拓宽融资渠道

    (一)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拓宽筹资渠道

    (二)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

   二 降低投资风险

   三 中蒙双方实现合作共赢

  第四节 加强政府协调和双边关系

   一 政府协调与合作

   二 全面强化双边关系

 摘要

[1]王家枢、张新安、张小枫等:《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评价》,地质出版社,2005。

[2]施俊法、李友枝、金庆花等:《世界矿情亚洲卷》,地质出版社,2006。

[3]娜琳:《中蒙合作开发蒙古国矿产资源的重要意义》,《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4]娜琳:《中蒙经贸关系现状及双方在矿产领域的合作》,《当代亚太》2004年第10期。

[5]李靖宇、雷杨:《蒙古国矿产资源分布与中蒙两国合作开发前景论证》,《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第1期。

[6]布仁吉日嘎拉:《国内对蒙古国经济的相关研究综述》,《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于潇:《蒙古国经济发展现状评析》,《亚太经济》2008年第6期。

[8]张广翠、于潇:《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中蒙合作》,《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5期。

[9]保建云:《中蒙国际贸易依存度比较分析》,《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5期。

[10]张士鑫:《简述中蒙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1]胡格吉勒图、毅敏:《自由贸易区对中蒙经济合作的影响》,《武警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2]张秀杰:《蒙古国经济发展对中蒙经贸合作的影响》,《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第11期。

[13]王楠、张本明:《中俄蒙跨边界次区域矿产资源合作开发机制与模式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第3期。

[14]宋国明、姜贵善:《蒙古矿业与投资前景展望》,《国土资源情报》2003年第3期。

[15]唐辉亮:《中蒙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商业时代》2006年第34期。

[16]任雪娇:《中蒙经贸合作中的蒙方因素实证分析》,《经济论坛》2009年第7期。

[17]沈镭、何贤杰、张新安:《中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研究团》,《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5期。

[18]王礼茂:《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第4期。

[19]孙永波、汪云甲:《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明》,《中国矿业》2003年第5期。

[20]谢雄标、严良:《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资源产业经济》2009年第7期。

[21]杨昌明、付传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文献综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年第3期。

[22]李学全、李松仁、尹蒂:《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的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度方法》,《矿产综合利用》1996年第2期。

[23]关凤峻:《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评价方法》,《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年第3期。

[24]宋光兴、钱鑫、刘怀:《基于熵技术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中国矿业》2000年第3期。

[25]陈林、曹树刚:《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的博弈及最优化分析》,《矿业快报》2005年第11期。

[26]李毅等:《矿业地区REES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年第3期。

[27]李燕群、贾瑞强:《循环经济在矿业中的运用》,《矿业快报》2006年第11期。

[28]董武斌、白俊等:《峨口铁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实践》,《露天采矿技术》2007年第2期。

[29]魏晓平等:《能源资源开采次序理论研究综述》,《煤炭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30]王震声:《资源型矿区产业链延伸与矿区可持续发展》,《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31]杨昌明、洪水峰:《焦点问题法——建立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方法探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32]余敬、姚书振:《矿产资源可持续力及其系统构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3]赵银兵、何政伟、倪忠云:《基于生态地质环境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1期。

[34]朱训:《论矿业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矿业》2000年第1期。

[35]张复明、景普秋:《资源型经济的形成:自强机制与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36]钱勇、赵静:《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税收政策》,《辽宁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7]方敏、刘玉霞:《中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分析与对策建议》,《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年第7期。

[38]都沁军:《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系统学思考》,《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年第3期。

[39]夏青等:《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复杂性及协调发展研究》,《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3年第5期。

[40]李国蓉等:《资源矿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性分析》,《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第6期。

[41]刘伯恩、鲁晓琨:《矿产资源整合中的经济关系研究》,《矿产保护与利用》2010年第4期。

[42]陈春林:《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世纪行》2010年第3期。

[43]宋光齐:《关于科学开发矿产资源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矿产保护与利用》2009年第5期。

[44]张福良、胡郅虹、尹终年:《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理论和模式初探》,《金属矿山》2009年第9期。

[45]〔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陈小白译,华夏出版社,2012。

[46]〔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

[47]〔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金镝、金熠译,华夏出版社,2009。

[48]闫军印:《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9]〔美〕丹尼斯·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李涛、王智勇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0]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译林出版社,2011。

[51]F. W. Wellmer & J.D. Becker,“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and Energy Resources: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91(5),2002,pp.723-745.

[52]Raymond F.Mikesell Viewpoi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Mineral Resources,”Resources Policy 20(2),1994,pp.83-86.

[53]Gavin M. Hilson,“Introduction to this Special Issue,‘Improving Environmental,Economic and Ethical Performance in the Mining Industry’:Part1: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4(3-4),2006,pp.225-226.

[54]Damjan Krajnc,Peter Glavic,“A Model for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43(2),2005,pp.189-208.

[55]M. A. von Below,“Sustainable Mining Development Hampered by Low Mineral Prices,”Resources Policy 19(3),1993,pp.177-181.

[56]Teodoro M. Santos,May L.Zaratan,“Mineral Resources Accounting:A Technique for Monitoring the Philippine Mining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non Earth Sciences 15(2),1997,pp.155-160.

[57]Arno Behrens,Stefan Giljum,JanKovanda,SamuelNiza,“The Material Basis of the Global Economy:Worldwide Paterns of Natural Resource Extraction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Resource Use Policies,” Ecological Economics 64(7),2007,pp.444-453.

[58]R.K.Amankwah,C.Anim-Sackey,“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scale Gold and Diamond Mining Industry of Ghana,” Resources Policy(29),2003,pp.131-138.

[59]Ahmed Ahnert,Christian Borowski,“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y in the Deep-sea,” Journal of Aquatic Ecosystem Stress and Recovery 4(7),2000,pp.299-315.

[60]P.Rosenstein Rodan,Notes on the Theory of the “Big-Push”(New York:St.Martin’ Press,1961).

[61]Richard M.Auty,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London:Routledge,1993),p.208.

[62]Harold Hotelling,“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39(2),193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