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31

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4图书

REPORT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NO.4: THE 90 YEA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OAD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GOVERNANCE OF GREAT POWER(1921-2011)

SSAPID:101-5298-0967-12
ISBN:978-7-5097-2532-0
DOI:
ISSN:

[内容简介] 对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探讨不能局限于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也不能止于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的研究,应该放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涵义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经济发展之道和民族振兴之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探索解放生产力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主要是探索发展生产力的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相关信息

丛书名: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作 者: 邹东涛 欧阳日辉
编 辑:王莉莉;王玉山;赵学秀;高雁;刘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中国共产党在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就面临着运用什么理论选择中国经济发展前途、方向、道路的问题。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积累了一些经济建设和治理国家的经验;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共借鉴苏联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汲取新中国成立之后30年的经验和教训,中共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探索了既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又保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中国式道路,走向了中国式的国家治理道路。客观、公允地评价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之策,需要有全球观和大历史观,充分认识国际背景对中共的影响,理性分析中共的决策和措施。90年经济建设和治理国家的经验,成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富强文明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经济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对中国实施了有效的治理。为了追求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各民族共同繁荣,中国共产党将土地革命与现代化路径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土地政策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起点,积极探索把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长期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强国,妥善处理资产阶级问题和非公经济问题,合理利用财政政策和手段,采取措施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始终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并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有效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的重托,成功地实现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住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执政能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党自身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治理能力”,逐步转变执政方式,形成一种独特的国家治理模式。

[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

[2]《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网易新闻中心,http://news.163.com/09/0825/22/5HJIH9SO00013LJ5.html,2009年8月25日。

[3]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模式》,2010年12月30日《光明日报》。

[4]蔡定剑:《民主政治与社会经济发展》,2008年3月8日《南方都市报》。

[5]陈雪薇:《当代中国经济建设若干经验教训》,《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2期。

[6]楚苏:《“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20030821/3089681.shtml。

[7]傅美林、李绍芳:《孙中山经济思想体系简论》,《“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8]高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历史经验和光明前景》,《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9]顾龙生:《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10]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11]黄凯南:《认知理性和演化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3]雷鸣、邓宏图:《宋、元、明、清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演进——一个比较经济史的视角》,《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14]李稻葵:《大国发展战略:探寻中国经济崛起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5]刘玉峰:《唐代均田农户经济的规划形成及其经济形态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3期。

[16]〔美〕罗伯特·赖克著《超级资本主义》,石冠兰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17]钱昊平:《第144期:“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008年11月13日《新京报》。

[18]裘斌、齐陈骏:《试论中国古代“治世”的经济成因及其当代价值——以“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为例》,《学术交流》2007年第2期。

[19]全林远、赵周贤:《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是实现“两个转变”》,《前线》2010年第4期。

[20]〔日〕金森久雄 著《论苏联的经济改革——苏联经济的实力被低估了》,李玉新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1年第3期。

[21]石川人:《中国又到“转折关头”》,2010年3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22]施蓉:《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挑战——访标普首席经济学家维斯》,2010年11月29日《中华工商时报》。

[23]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

[24]田居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共始终不渝的治国方略》,《北京党史》2009年第5期。

[25]王功安:《论孙中山经济思想》,《经济研究》1982年第4期。

[26]吴春霞:《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中国大学生在线,http://www.univs.cn/univs/nankai/info_display.php?id=100024,2004年5月15日。

[27]武力:《从两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5期。

[28]武力、肜新春:《中国共产党治国经济方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9]徐卫国:《论清末新政时期的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30]宣兴章:《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当代世界》2010年第8期。

[31]阎万英:《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中国农史》1986年第1期。

[32]杨广玺:《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经济思想》,《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33]〔英〕杰弗里·M.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高伟、马霄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4]〔英〕里奥·霍恩:《中国模式背后的真相》,2008年7月29日《金融时报》。

[35]张昊:《戊戌变法始末》,《中国档案》2008年第9期。

[36]张泰城、刘家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37]赵效民:《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38]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求是》2009年第19期。

[39]周波、袁卉姝:《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研究》,《今日财富》2010年第2期。

[40]周德中:《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和结束》,中国网,http://www.china.com. cn/aboutchina/txt/2009-08/22/content_18381548.htm,2009年8月22日。

[41]邹东涛、欧阳日辉等:《新中国经济发展60年(1949~2009)》,人民出版社,2009。

[1]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全三册)》,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第14页。

[2]薛暮桥:《中国农村经济常识》,大众书店出版,1946,第26页。

[3]刘佛丁:《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的工业化》,《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4]胡胜强:《民国时期的农业问题与近代化探析》,《商业时代》2007年第27期。

[5]谢敏道:《江苏省邳县、启东、常熟、盐城四县农民耕种成本计算》,《中国经济》1933年11月第1卷第8期。

[6]《巡视莆田的报告》,1929年1月9日,《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册,中央档案馆、福建档案馆存,1986年编印,第35页。

[7]唐正芒:《“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考析》,《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8]张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体系建设模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9]张琦:《当前我国产权制度体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太平洋学报》2006年第2期。

[10]张琦:《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模式探索》,《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主义经济理论》2006年第12期全文转摘。

[11]张琦:《论土地制度建设中的政策、制度、法律的协调统一》,《农经理论研究》1992年第2期。

[12]郑志廷、焦亚葳:《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历史地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3]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前后》,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14]康健:《浅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的演进与发展》,《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15]刘继曾:《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发展史(研究大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16]许海生:《试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大转变》,《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17]姜爱林:《土地承包政策的发展演变》,《唐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8]郑景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财经科学》1988年第12期。

[1]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巴拉萨:《半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战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

[5]陈冬:《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陈淮:《工业化: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7]陈佳贵、黄群慧:《中国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8]陈晓律:《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南京出版社,1998。

[9]陈云:《陈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

[10]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

[11]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2]冯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43期。

[13]高伯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15]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电子版。

[16]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17]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8]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9]金碚:《世界工业化历史中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财贸经济》2008年第11期。

[20]李继文:《工业化与信息化:中国的历史选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21]刘少奇:《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2]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

[2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

[2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

[2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

[26]欧阳峣、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27]彭南生:《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7。

[28]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9]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0]苏星:《新中国经济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31]王积业、王建主编《我国二元结构矛盾与工业化战略选择》,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32]王金照:《典型国家工业化历程比较与启示》,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33]王俊:《毛泽东与中国工业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34]王敏正:《中国内生性工业化道路研究:兼论大国工业化模式》,人民出版社,2009。

[35]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5。

[36]武力:《1949~1978年中国“剪刀差”差额辨正》,《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

[37]徐瑞娥:《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66期。

[38]张闻天:《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

[39]赵国鸿:《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人民出版社,2005。

[4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4。

[41]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全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54。

[42]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4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45]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6]周叔莲等:《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7]朱镕基:《当代中国的经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8]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改革》2010年第3期。

[49]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发展研究》2009年第5期。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邹东涛、欧阳日辉:《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洪银兴:《转型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贺水金:《1927~1952年中国金融与财政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5]吕益民、张宇:《通货膨胀概览》,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

[6]陈云:《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

[7]薛暮桥:《中国物价的回顾与前瞻》,《前线》1988年第7期。

[8]贺力平:《货币政策新方向:反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理论依据》,《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9]谢平:《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金融研究》2000年第1期。

[10]于松晶、薛微:《抗日根据地的物价管理》,《历史档案》1999年第1期。

[11]张秀芬:《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物价斗争》,《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2]赵晓、陈光磊:《通胀经济来了》,凤凰出版社,2010。

[13]陈东琪、宋立:《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经验和启示》,《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11期。

[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2]黄正林:《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人民出版社,2006。

[3]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5]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7]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8]王国军:《保险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10]魏宏运主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稿》,档案出版社,1990。

[11]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9)》,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2]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

[13]徐学初:《中华苏维埃经济建设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

[14]杨光斌、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5]〔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6]〔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7]〔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18]〔美〕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9]〔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0]〔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1]〔英〕尼古拉斯·巴尔:《福利国家经济学》,郑秉文、穆怀中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2]Lindahl.E,Die Gerechtigkeit der Besteuerung(translated as Just Taxation:A positive solution),1919.

[23]Paul A.Samuelson,“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36 (4):pp.387-389.

[24]Richard A.Musgrave,“A Multiple Theory of Budget Determination”, FinanzArchiv,New Series,1957,25(1):pp.33-43.

[25]James M.Buchanan,“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Economica,1965(32):pp.1-1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

[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

[7]《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

[8]《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

[9]《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1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2]《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主要文献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3]《共同富裕与寡均之患》,乌有之乡,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810/53690.html。

[14]《最后一个人民公社的求富实践:农民享10项福利》,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c/2006-09-19/001510049520s.shtml。

[15]《中国的城市与农村——人民公社解体后的大衰退》,乌有之乡,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007/168906.html。

[16]《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讯新闻,http://news.hexun.com/2011-01-26/127041980.html。

[17]《2010年贵州GDP 4593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4142元》,贵州要闻,http://www.cnr.cn/guizhou/gzyw/201102/t20110212_507666155.html。

[18]《人社部称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为4.7倍而非15倍》,环球网,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1-02/1496570.html。

[19]《调查称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行政成本过高》,和讯新闻,http://news.hexun.com/2009-09-21/121159186.html。

[20]《十二五财政规划资料专辑》,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3f8f2709581b6bd97f19ea63.html,2010年11月1日。

[21]康有为:《大同书》,古籍出版社,2005。

[22]赵建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土地改革思想的历史考察》,《才智》2008年第10期。

[23]王群勇:《中国古代贫富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启示》,《石油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24]马军红:《民主革命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思想及现实意义》,《党史博彩》2010年第8期。

[25]张瑞敏:《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解读》,《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

[26]《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7]米祖旭:《论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重庆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8]孙业礼:《共同富裕:六十年来几代领导人的探索和追寻》,《党的文献》2010年第1期。

[29]方夕旺:《中国共产党实行供给制的原因探析》,《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30]陈涛:《供给制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1]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决策》,华夏出版社,1987。

[32]马国川:《“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回顾与思考——〈学习时报〉总编辑周为民教授访谈录》,《中国改革》2006年第9期。

[33]王英:《对“效率与公平”的再认识》,《经济问题》2004年第2期。

[34]方盛举:《关于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创造》2003年第6期。

[35]张宇:《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6]卫兴华:《理性理解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提法的演变》,卫兴华、张宇主编《公平与效率的新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7]程恩富:《公平与效率交互同向论》,《经济纵横》2005年第12期。

[38]王明彦、彭升:《“更加注重公平”的提出与当下公平观问题》,《东岳论丛》2009年第5期。

[39]樊彩跃:《“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

[40]陈金明:《从和谐视阈论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1]郑德荣、朱阳:《中国革命史教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42]罗必良:《产权制度、“柠檬市场”与人民公社失败——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实证分析之四》,《南方农村》1999年第6期。

[43]孙殿明、韩金华:《建国60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演变》,《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44]田秋生:《扩大居民消费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第12期。

[45]马伯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转变消费发展方式》,《消费经济》2010年第6期。

[46]文宗瑜:《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突破口与政策着力点》,《中国财政》2010年第15期。

[47]陈剑波:《人民公社的产权制度——对排它性受到严格限制的产权体系所进行的制度分析》,《经济研究》1994年第7期。

[1]陈立旭:《周恩来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理论》,《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正确的道路 光辉的实践——新中国民族工作60年》,民族出版社,2010。

[3]黄万纶:《论中国少数民族从前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几个问题》,《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4]金炳镐、王铁志:《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金炳镐:《新中国民族政策发展60年》,《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6]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温军:《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的演变与启示》,《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8]温军:《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多远》,《开发研究》2005年第3期。

[9]温起秀、温军:《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0]先福军:《对新疆实施油气资源税改革与可持续增加地方财力的思考》,《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1]徐博:《民族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的一般分析》,《经济论坛》2010年第3期。

[12]朱伦:《浅议当代资本主义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建设》,《世界民族》1996年第2期。

[1]曹春荣:《中央苏区的对外贸易工作》,《党史文汇》2010年第11期。

[2]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冈山》,《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3]程恩富:《“五个提升”促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第11期。

[4]对外贸易部编写组:《对外贸易三十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

[5]傅自应:《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6]顾卫平:《中国对外贸易战略性进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

[8]贾根良:《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呼唤经济发展战略的变革》,《经济纵横》2010年第9期。

[9]蓝春汛、周升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特征及趋势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期。

[10]蓝振露:《中央苏区的对外贸易》,《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第6期。

[11]李康华、王寿椿:《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

[12]陕甘宁边区金融史编辑委员会:《陕甘宁边区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13]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中国经济60年: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4]舒龙、谢一彪:《中央苏区贸易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5]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16]谭克绳、马建离、周学濂:《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7]唐海燕:《金融危机后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中国商贸》2010年第10期。

[18]王梁雨生、刘阳:《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探析》,《中国商贸》2010年第29期。

[19]王寿春、李康华:《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发展》,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6。

[20]王子先:《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经贸30年》,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1]魏红运:《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商业贸易》,《历史教学》2007年第12期。

[22]吴善群:《略论中央苏区的商业贸易建设》,《龙岩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23]星光、张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稿》,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

[24]熊启泉、邓家琼:《中国对外经济失衡的时态表现及其化解》,《改革》2008年第8期。

[25]易清华、李立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税收管理》,《财经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2期。

[26]尹忠明:《中国经济改革30年:外经贸卷》,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7]余伯流:《中央苏区经济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28]战勇:《60年对外贸易的历史回顾及发展对策》,《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09年第2期。

[29]张雷声:《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30]张秀英:《党在延安时期的经济开放思想及其实践》,《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

[31]赵士刚:《陈云延安时期的经济思想及其意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2]赵效民:《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史(1927~1937)》,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33]赵秀山:《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34]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形势与对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前言问题探讨论文集2008》,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编委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1999)》,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2004)》,中信出版社,2005。

[1]武力:《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宏观计划管理》,《中国经济史》1991年第4期。

[2]余伯流:《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的经济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4期。

[3]霍志宏:《陕甘宁边区的计划管理工作》,《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林志友:《论中央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中州学刊》2008年第6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论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道路》,《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

[6]张静:《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反思》,《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12期。

[7]周丕启:《论战略布局》,《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6期。

[8]厉无畏:《当前经济形势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1期。

[9]武力:《新中国实施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经验》,《前线》2010年第4期。

[10]胡鞍钢:《中国特色的公共决策民主化》,《财经国家周刊》2010年第22期。

[11]王梦奎:《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管理世界》2010年第12期。

[12]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2011年展望》,《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期。

[13]刘伟:《经济失衡的变化与宏观政策的调控》,2011年1月21日《光明日报》。

[14]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

[15]李稻葵:《大国发展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6]武力:《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17]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8]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19]武力、新春:《中国共产党治国经济方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10。

[21]李安增、孙文亮、孙迪亮、商爱玲:《历史与经验——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2]张剑雄:《论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发展》,《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3]汪雷:《转型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建构的路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8期。

[24]石康:《关于五年计划(规划)期的思考》,《北方经济》2008年第12期。

[1]阿瑟·恩·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陈泽宪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芭芭拉·沃德等:《只有一个地球》,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5]方樟顺主编《周恩来与防震减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6]康沛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防灾救灾的思想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刘仰东、夏明方:《灾荒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刘云山:《2008年不平凡经历的启示与思考》,《求是》2008年第19期。

[9]孟昭华、彭传华:《中国灾荒史(现代部分)》,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10]田纪云:《田纪云副总理在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灾害学》1989年第3期。

[11]新华时事丛刊社编《生产救灾》,新华书店,1950。

[12]杨剑虹主编《民政管理发展史》,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农村福利司编《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法律出版社,1958。

[14]竺可桢、刘治华:《长江流域三十年未有之大雨量及其影响》,《时事月报》1931年第3期。

[1]《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5]《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

[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8]曾峻:《从自律、制约到制衡:反腐思路的转变与深化》,2010年4月2日《学习时报》。

[9]冯成平、袁莉:《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修订版)》,东方出版社,2008。

[10]高民政、姜崇辉:《大党兴衰与大党治理》,《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11]高民政、姜崇辉:《“政党再造”:政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8期。

[12]姜崇辉:《“大党”与“大党治理”问题探析》,《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

[13]姜崇辉:《政党治理与政党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

[14]李永忠:《走出反腐困境亟需党内权力约束制衡》,《南风窗》2011年第14期。

[15]吕增奎:《变革、合法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3期。

[16]梁妍慧:《党内选举制度改革:从“确认型”到“竞争性”》,2010年11月12日《学习时报》。

[17]任仲平:《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6月27日第1版《人民日报》。

[18]邵景均:《中国共产党90年反腐败的基本经验》,《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19]宋黎明:《党章与政党治理》,《党的建设》2006年第5期。

[20]宋清渭:《始终坚持和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2011年6月30日《解放军报》。

[21]孙力、果辉:《学习型政党承载的历史使命》,《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13期。

[22]田力为:《扁平化管理(毛氏管理法)与毛氏三大定律》,见毛泽东旗帜网。

[23]田力为:《扁平化管理——毛时代先进劳模制度内涵》,《绿叶》2009年第2期。

[24]王健、李佳:《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内动力》,《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25]王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的历史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26]吴辉:《党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有四个着力点》,2009年11月9日《北京日报》。

[27]吴家庆、彭正德:《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2011年7月4日《湖南日报》。

[28]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2009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29]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0]雨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先锋队》2008年第9期。

[31]张志明:《提高制度管党治党水平的重要举措》,2010年3月30日《学习时报》。

[32]周金堂:《如何认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2010年4月6日《人民日报》。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六、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

[4]崔兆艾:《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发展和贡献》,《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2期。

[5]戴木才、田海舰:《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探索历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6]戴木才、田海舰:《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以德治国”方略的探索历程》,《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7]郭德宏:《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特点和历史经验》,《历史教学》2005年第9期。

[8]郭亚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研究》,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0]贺敏:《法治与德治结合:和谐社会之国家治理的基本形式》,《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3期。

[11]胡熙华:《英国地方政府治理的变迁及启示》,《产业与科技》2008年第7卷第5期。

[12]金冲之:《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3]李金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政权行政制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4]李锐:《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5]李文东:《权益重置——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1卷第6期。

[16]李智发:《试论善治模式与党的角色定位》,《新西部》2008年第4期。

[17]梁宏坤:《毛泽东关于延安时期法制思想研究》,《四川党史》1999年第5期。

[18]梁莹、王飞:《善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理念》,《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9]刘军:《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年第6期。

[20]柳新元:《国家治理方式、治理成本与治理绩效》,《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

[21]刘亚琼:《治理、善治与当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变革》,《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28卷第1期。

[22]卢毅林:《善治与节制——国家治理视野中的公法》,《福建法学》2006年第4期。

[23]米丽艳、吴云:《论毛泽东的治国方略》,《克山师专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4]潘小玉:《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2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6]唐皇凤:《大国治理与政治建设——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战略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7]田居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共始终不渝的治国方略》,《北京党史》2009年第5期。

[28]田湘波:《我国党政关系演变发展的五个阶段》,《南方论丛》2003年第3期。

[29]夏晓丽:《政府善治与公民参与——基于治理的视角》,《济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8卷第3期。

[30]徐彤宇、肖林:《江泽民对毛泽东治国方略的继承与发展》,《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31]杨青:《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政权体制的比较》,《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1期。

[3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3]赵迅:《毛泽东与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1期。

[34]张炜达:《陕甘宁边区法制创新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5]张新光:《中国乡镇改革的历史阶段划分与现实问题研究》,《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6]周红云:《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基于治理与善治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

[37]祝彦:《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历史考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38]卓泽渊:《中国法治的过去与未来》,《法学》1997年第8期。

[1]张忠军:《国有公司治理与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9期。

[2]陈长治:《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

[3]张蔚萍:《关于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权问题》,《理论前沿》1999年第18期。

[4]李荣融:《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5]李荣融:《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成效与经验》,《党建研究》2009年第11期。

[6]李源潮:《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优势》,《求是》2009年第17期。

[7]郑权:《国有企业体制创新与党的领导方式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2。

[8]张泰城、李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及现实启示》,《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9]郑锦华:《关于中央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及其历史经验——纪念中央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

[10]汪海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国营工业》,《江西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11]刘义程:《论中共早期工业化实践的特点——以江西苏区为中心的考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2]马泉山:《建国前企业领导体制的沿革》,《中国经贸导刊》1986年第16期。

[13]陈秀梅:《两难选择中的探析——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党建工作的思考》,《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1期。

[14]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1。

[15]肖勇、郑文杰:《政党与企业关系新探》,《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16]林尚立:《阶级、所有制与政党:国有企业党建的政治学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7]高翠英:《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建议》,《企业党建》2009年第9期。

[18]陈群哲:《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公营工业》,《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7期。

[19]王丽娜:《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改革方向的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0]安增军:《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第2版。

[3]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6]蔡定剑:《为民主辩护》,2008年11月3日《经济观察报》。

[7]蔡逸儒:《民主改革不可不慎》,2007年1月18日《联合早报》。

[8]蔡逸儒:《民主改革有其过程》,2007年9月25日《联合早报》。

[9]陈东林:《实事求是地评价“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0]陈东林:《研究“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几点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1]陈有为:《民主好东西 民主不容易——从一场研讨会看中国政治走向》,2007年4月21日《联合早报》。

[12]董志凯:《1949~1952年中国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3]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1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15]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平衡统计司:《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

[16]何蜀:《“文化大革命”中的民主党派》,《二十一世纪》1998年10月号。

[17]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18]吉力:《中国发展民主的三大着力点 须防止两种倾向》,2007年9月12日《学习时报》。

[19]江良高:《建国后民主党派存废的三次考验与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

[20]靳铭、曾鹿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21]雷云峰:《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22]李成瑞:《十年内乱期间我国经济情况分析——兼论这一期间统计数字的可靠性》,《经济研究》1984年第1期。

[23]李玲:《建国初期民主党派政治参与探析》,《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25]李祥营:《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的关系研究(1949~1956)》,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9。

[26]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

[27]秦晖:《问题与主义:秦晖文选》,长春出版社,1999。

[28]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9]许耀桐:《中国未来五年应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与社会观察》2006年第2期。

[30]闫庆生、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经济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31]赵灵敏:《民主决定品质——对话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2007年6月5日《南风窗》。

[32]〔新〕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3]〔新〕郑永年:《中国改革的两条政策思路》,2010年2月2日《联合早报》。

[34]〔新〕郑永年:《中国改革的中间路线和中间力量》,2010年10月19日《联合早报》。

[35]〔新〕郑永年:《中国政治改革要从县政开始》,2009年6月3日《联合早报》。

[36]〔新〕郑永年:《中共党内民主与党政关系》,2008年8月5日《联合早报》。

[37]中共延安地委统战部、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所:《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和三三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38]周勤、黄亦然:《经济增长与政治民主关系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2期。

[39]朱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40]〔印〕阿玛蒂亚·森著《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

[41]〔印〕阿玛蒂亚·森:《民主的价值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999年在印度新德里“建设世界民主运动”讨论会上的主调演讲。

[42]〔美〕李侃如著《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3]Acemoglu,D.& Robinson,J.,2000. “Why did the West Extend the Franchise?Democracy,Inequality,and Growth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5(4). pp.1167-1199.

[44]Apter,David E.,1965. The Politics of Modernizat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5]Barro,R.J.,1996. “Democracy and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1). pp.1-27.

[46]David A.Leblang.,1996. “Property Rights,Democracy and Economic Growth”,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Vol.49. No.1. pp.5-26.

[47]Doucouliagos & Ulubasoglu,2008. “Democracy and Economic Growth”,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2. pp.61-83.

[48]Fidrmuc J.,2003. “Economic Reform,Democracy and Growth during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 pp.583-604.

[49]Goodell & Powelson,1982. “The Democratic Prerequisites of Development”,In Freedom in the World:Political Rights and Civil Liberties. pp.167-176.

[50]Goodin,Robert E.,1979. “The Development-rights Tradeoff:Some Unwarranted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ssumptions”,Universal Human Rights. Vol.1. pp.31-42.

[51]Hasan,Wachtel & Zhou,2009.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Financial Deepening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3. pp.157-170.

[52]Hristos Doucouliagos,Mehmet Ulubasoglu.,2008. “Democracy and Economic Growth:A meta-analysi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52. No.1. pp.61-83.

[53]Huntington,Samuel P.,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54]Jakob de Haan.,2007.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Reconsidered”,Public Choice. 131. pp.281-292.

[55]Krieckhaus,Jonathan.,2006. “Democracy and Economic Growth:How Regional Context Influences Regime Effects”,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6(2). pp.317-340.

[56]Mohtadi & Roe,2003. “Democracy,Rent Seeking,Public Spending and Growth”,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7. pp.445-466.

[57]Olson,M.,1993. “Dictatorship,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7. pp.567-576.

[58]Persson,T.& Tabellini,G.,1994. “Is Inequality Harmful for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3). pp.600-621.

[59]Sala-i-Martin,X.,1997. “I Just Ran Two Millions Regress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7. pp.178-183.

[60]Sturm,Jan-Egbert,De Haan,Jakob.,2005. “Determinants of Long-term Growth:New Results Applying Robust Estimation and Extreme Bounds Analysis”,Empirical Economics. Vol.30. pp.1-22.

[61]Tavares,Wacziarg.,2001. “How Democracy Affects Growth”,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5. pp.1341-1378.

[62]Yasheng Huang.,2010. “The Next Asian Miracle”,Foreign Policy.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