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6

合法性与民营企业主的社会责任图书

Legitimacy an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ivate Entrepreneurs

SSAPID:101-5292-1575-01
ISBN:978-7-5097-4592-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民营企业主的社会责任从何而来?一些民营企业主为什么要从事与企业生产效率没有直接关系的公益活动?本书从新制度主义的合法性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提炼出一个分析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和行为的分析模型。结合问卷抽样调查和深入访谈资料,分别从经济合法性、社会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的层面,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民营企业主的社会责任何以可为,以及民营企业主何以可能在背离效率机制的情况下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中国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行为和绩效有一个较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丛书·淮扬文化研究文库
作 者: 王晓燕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3 科学、科学研究

 后记

 第一章 合法性与民营企业主的社会责任:研究的意义

  一 合法性的概念

  二 民营企业主社会责任的界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

   (二)企业主社会责任的界定

  三 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的逻辑前提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民营经济的合法性逐渐丧失

   (二)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的合法性获得重生

    1.执政党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主的宽容和经济地位的确认

    2.执政党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主意识形态上的认可和政治地位的确认

    3.执政党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主的保护与规范

   (三)民营企业主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使其合法性不断受到挑战

   (四)民营企业主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其合法性下降

  四 基于合法性追求的民营企业主社会责任

  五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经济合法性的驱动机制

  一 内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一)与企业财务绩效紧密关联的社会绩效因素

    1.企业生存

    2.企业的绩效和规模

    3.产品定位和技术创新

   (二)与权利义务相关的契约因素

    1.满足员工生存需要,关心员工福利

    2.满足员工求发展的需要,稳定员工队伍

    3.打造企业文化,与员工共享价值观

    4.协调内部员工的角色分工,打造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

  二 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一)政府规制

   (二)客户的需要和认可

  三 企业主的价值观和个性特征

 第三章 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社会合法性的驱动机制

  一 内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一)面向社会效益的企业战略定位

   (二)增加企业财富,造福社会

   (三)提高员工收入,壮大社会中产

  二 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一)政府规制

   (二)国际市场的规则

   (三)非营利组织的介入

   (四)消费者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增强

   (五)企业的声誉

   (六)组织间模仿

   (七)企业公民的责任

  三 企业主的价值观和伦理因素

   (一)企业主内在的价值需求

   (二)宗教信仰

   (三)道德觉悟

   (四)个性特征

   (五)印象整饰

 第四章 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追求政治合法性的驱动机制

  一 内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一)拓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保护私有财产

  二 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一)意识形态

   (二)国家发展目标和政策

   (三)政府体制

   (四)地方治理

   (五)社会公平

   (六)政治安排

  三 民营企业主的理想和信念

 第五章 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追求合法性的困境

  一 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追求合法性的外在困境

   (一)制度未健全,政策不到位

   (二)政府部门管理错位

   (三)经营环境欠佳,公共资源匮乏

   (四)生存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受到冲击

   (五)捐赠机制不完善,集体行动“搭便车”

   (六)对参政议政有效性的无奈

  二 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追求合法性的内在困境

   (一)信仰错位,创新乏力

   (二)认知偏差,共享缺位

   (三)集权情结重,企业传承难

   (四)疏于沟通合作,缺乏共同意识

 第六章 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获取合法性的目的

  一 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一)提升企业经营的竞争力

   (二)获得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本

   (三)获得企业发展的政治空间

  二 推动社会进步

   (一)解决社会问题

   (二)推动体制改革

   (三)为公民社会建设创造条件

 总序

 序

 《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民营企业的合法性从何而来?一些民营企业主为什么要从事与企业生产效率没有直接关系的公益活动?本书从新制度主义的合法性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提炼出一个分析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和行为的分析模型。结合问卷抽样调査和深入访谈资料,分别从经济合法性、社会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的层面,由表及里、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民营企业主的社会责任何以可为,以及何以可能在背离效率机制的情况下履行社会责任。透过本书,读者能真切地触摸和感受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的成就与梦想、挫折与迷失,更可以从合法性的特定视角对其进行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法〕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学与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陈健民:《走向公民社会——中港的经验与挑战》,香港:上书局,2010。

陈健民、蔡子强:《民主的小故事与大道理》,香港:上书局,2009。

陈迅、韩亚琴:《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及其应用》《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9期。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美〕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美〕大卫·理斯曼:《孤独的人群》,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美〕菲利普·科特勒、南希·李:《企业的社会责任》,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新华出版社,2003。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2002。

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

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黄泽民:《基于总和生产力观点的企业家社会责任——实质与基本属性》,《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6期。

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公民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5期。

〔美〕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商务印书馆,1983。

〔英〕洛克:《政府论》(上篇),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美〕理查德·康尼夫:《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新世界出版社,2004。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03。

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学明:《邓小平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龙文凤、王克稳:《基于社会责任和合法性视角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商务印书馆,1982。

〔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马睿:《话说老子》,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潘天群:《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香港:泰山出版社,1983。

史曲平、高伟:《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及其效应研究》,《商业研究》2011年第9期。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6。

〔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德〕托马斯·海贝勒:《作为战略群体的企业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陶文昭:《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

〔美〕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主编《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王保蘅:《乔布斯传》,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王铭铭:《山街的记忆——一个台湾社区的信仰与人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王育琨:《曹德旺的本分与非本分》,《企业观察家》2011年第6期。

徐上峰:《任正非背后看不见的财富》,《时代周刊》2010年4月20日。

〔美〕约翰·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2002。

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叶江、谈谭:《试论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及其缺陷》,《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2期。

姚大志:《哈贝马斯与政治合法性》,《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人民出版社,1988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张铭业:《国家利益至上——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企业研究》2005年第7期。

张玉利、杜国臣:《创业的合法性悖论》,《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10期。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郑若娟:《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Akos Rona-Tas,1994,“The First Shall Be Last: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July.

Aldrich H. E,C. M. Fiol,1994,“Fools Rush in?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of Industry Cre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4).

Brown N,C. Deegan. 1998,“The Pubic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formation—A Dual Test of Media Agenda Setting Theory and Legitimacy Theory”,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29(1).

David L. Wank,1995,“Private Business,Bureaucracy,and Political Alliance in a Chinese City”,The China Journal,Vol.33,Jan.

Dacin M T,Oliver C,Roy J. 2007,“The Legitimacy of Strategic Alliances: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8(2).

Di Maggio P.J,W.W.Powell,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

Feldman,M.S,and J.G.March. 1981,“Information in Organizations as Signal and Symbol”,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6).

Haunschild P,1993,“Interorganizational Imitation:The Impact of Interlocks on Corporate Acquisi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8).

Kahneman D,Tversky.A,1981,Judgem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laus,E.M,2001,“Institutions,Transaction Costs and Entry Mode Choice in Eastern Europ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32.

Meyer J W,Rowen B. 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3(2).

Meyer J W,Scott W R. 1983,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Ritual and Rationality,Beverly Hills,CA:Sage.

Maurer J.G,1971,Readings in Organizational Theory:Open System Approaches,New York:Random House.

M.A.Zimmerman and G.J.Zeitz. 2002,“Beyond Survival:Achieving New Venture Growth by Building Legitimac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7).

Matten D,Crane A,Chapple W. 2003,“Behind the Mask:Revealing the True Face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45(1-2).

North D C. 1990,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liver C,1997,“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Combining Institutional and Resource-Based View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8(9).

P.J.DiMaggio,W.W.Powell,1983,“The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

Pearson,Margeret 1997,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td. London,England.

Perrow C. 1970,Organizational Analysis:A Sociological View,Belmont,CA:Wordsworth.

Parsons T. 1960,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ies,Glencoe,IL:Free Press.

R.E.Freeman,1984,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Pitman Press.

Scott W R. 1987,“The Adolescence of Institutional Theor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2(4).

Scott W.R,1995,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s,CA:Sage.

Suchman M.C,1995,“Managing Legitimacy: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3).

Singh J V,Tucker D J,House R J. 1986,“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and the Liability of New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1:171-193.

Zucker L.G,1987,“Institutional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 Annual Review Sociology(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