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36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Industry (2020)

SSAPID:101-5288-5170-83
ISBN:978-7-5201-7466-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总报告、技术篇、产业篇、专题篇、附录五部分组成,全面论述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认为为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我国需要发挥优势产业的协同带动效应,在符合中国基础设施标准、联网运营标准、新体系架构汽车产品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融合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特征,以计算基础平台、云控基础平台、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信息安全基础平台和智能终端基础平台为载体,最终实现“人—车—路—云”一体化协同的创新发展。

相关信息

丛书名: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
作 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 辑:吴敏;吴云苓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主要编撰者简介

 序言

 摘要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编委会

 基本子库

 Abstract

 法律声明

 Ⅰ 总报告

  B.1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及产业化进程的挑战与对策

   一 国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最新进展

    (一)政策法规制定加速,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1.美国

     2.欧盟

     3.日本

     4.其他地区

    (二)网联化成为国际共识,车路协同路线备受关注

    (三)车企加速转型,提升软件能力推动智能化发展

    (四)商业模式探索进入深水区,聚焦市场化应用

   二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最新进展

    (一)顶层规划升级,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凝聚行业共识

    (三)C-V2X加速发展,产业体系全球领先

    (四)L3级量产与L4级商业应用步伐加速

    (五)智能网联汽车推动产业生态体系重构

    (六)测试示范统筹发展,完善精细化运营

   三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挑战

    (一)产业链尚不完整,核心技术积累欠缺

    (二)标准法规仍待健全,部分条款形成制约

    (三)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探索不足

    (四)商业模式不清晰,限制产业化推广应用

    (五)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备

    (六)社会认知度与接受度还需进一步检验

   四 未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建议

    (一)贯彻顶层设计,凝聚行业共识与战略协同

    (二)夯实基础研发,推进五大基础平台技术突破

    (三)加快5G应用,推动智能化与网联化深度融合

    (四)围绕“新基建”,提升端、云基础设施水平

    (五)加速法规修订,支持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应用

    (六)扩大应用示范,实现城市级大规模示范应用

    (七)探索商业模式,培育多类型创新市场主体

    (八)杜绝监管空白,提升产品监管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九)加速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发展

 Ⅱ 技术篇

  B.2 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展及趋势

   一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概况

    (一)国外智能网联汽车总体技术进展

    (二)国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预期进程

   二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技术进展

    (一)车辆关键技术层面

    (二)信息交互关键技术层面

    (三)基础支撑关键技术层面

    (四)整车集成技术层面

   三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四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战略发展方向

 Ⅲ 产业篇

  B.3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力指数评价

   一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界定

    (二)研究主体和范围

    (三)时间跨度界定

    (四)参照对象选择

   二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思路

    (一)评价原则

     1.目标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4.动态与发展的原则

    (二)评估思路

    (三)评估指标选择

     1.环境竞争力H

      (1)国家顶层战略H1

      (2)具体产业政策H2

      (3)相关法律法规H3

      (4)共性及产业化平台服务能力H4

     2.基础辅助产业竞争力F

      (1)传统零部件开发制造水平F1

      (2)智能零部件开发制造水平F2

      (3)通信、运算、定位、系统平台水平F3

      (4)信息安全平台水平F4

     3.产业支撑力Z

      (1)行业整体专利水平Z1

      (2)科研创新及基础研究水平Z2

      (3)跨领域产学研用合作转化能力Z3

      (4)科技人才教育培养水平Z4

      (5)财政金融体系支持力度Z5

      (6)实验、测试、示范区及落地场景水平Z6

     4.企业竞争力Q

      (1)传统整车制造企业竞争力Q1

      (2)新兴整车制造企业竞争力Q2

      (3)软件、系统、出行方案提供企业竞争力Q3

     5.消费和使用支撑力X

      (1)市场需求和使用发展潜力X1

      (2)消费者和使用者接受认可程度X2

      (3)共享等新型商业模式普及度X3

      (4)新型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程度X4

     6.社会需求支撑力E

      (1)智慧城市发展需求E1

      (2)环境能源改善需求E2

      (3)交通安全效率提升需求E3

   三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

    (一)数据收集

    (二)权重计算

    (三)结果计算

     1.权重、分数计算

     2.分数标准化处理

   四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

    (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础辅助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业支撑力综合评价指数

    (五)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消费和使用支撑力综合评价指数

    (七)智能网联汽车社会需求支撑力综合评价指数

   小结

 Ⅳ 专题篇

  B.4 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基础平台

   一 计算平台发展情况

    (一)计算平台现状与发展历程

     1.国外车企

     2.国内车企

     3.国外科技公司

     4.国内科技公司

     5.标准法规

    (二)计算平台发展趋势

     1.高集成度的处理平台

     2.高速数据传输与处理

     3.标准化软硬件平台

     4.系统软硬件分离

     5.具备可重构性

     6.支持外部环境互联特性

     7.更高级别的安全策略

    (三)计算基础平台创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分析

      (1)应对国际竞争与践行国家战略

      (2)跨行业集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的需要

      (3)集中力量在自动驾驶核心竞争领域形成原始创新能力

     2.可行性分析

      (1)市场优势

      (2)政策优势

      (3)产业优势

   二 计算基础平台内涵

    (一)计算基础平台定义

    (二)计算基础平台角色定位

   三 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

    (一)参考架构总体框架

    (二)参考架构技术特点

     1.平台性

     2.兼容性、标准化、定制化

     3.异构性

     4.安全性

     5.中国方案特色

    (三)参考架构的核心内容

     1.异构分布硬件架构

      (1)高速紧耦合互联接口

      (2)高数据安全

      (3)功能安全要求

     2.自动驾驶操作系统

      (1)功能软件

      (2)系统软件

     3.工具链

      (1)开发工具

      (2)集成工具

      (3)仿真工具

      (4)调试工具

      (5)测试工具

   四 计算基础平台技术路线

    (一)2025年技术路线

    (二)2030年技术路线

    (三)2035年技术路线

    (四)实现路径

    (五)创新需求

   五 计算基础平台生态体系

    (一)应用生态

     1.上游产业

      (1)异构分布硬件

      (2)自动驾驶操作系统

      (3)计算平台工具链

     2.中游产业

     3.下游产业

     4.周边产业

      (1)5G应用

      (2)大数据

    (二)开发生态

     1.功能软件

     2.中间件

     3.内核

     4.芯片

   六 计算基础平台发展建议

    (一)聚焦发展方向,布局前瞻规划

    (二)创新平台支撑,加强产业融合

    (三)深化架构研究,加快标准研制

    (四)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交流宣传

  B.5 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基础平台

   一 云控平台发展情况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云控平台现状与发展历程

     1.云控平台发展历程

     2.云控平台相关政策规划

     3.云控平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产业发展问题及挑战

      (2)相关法规和标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云控平台发展趋势

     1.行业需求发展趋势

     2.技术发展趋势

     3.示范应用趋势

     4.标准法规趋势

    (四)云控基础平台创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

     2.可行性

   二 云控基础平台内涵

    (一)云控基础平台定义

    (二)云控基础平台角色定位

   三 云控基础平台参考架构

    (一)参考架构总体框架

    (二)参考架构技术特点

     1.关键技术

      (1)边缘云架构技术

      (2)动态资源调度技术

      (3)感知与时空定位技术

     2.云控功能类别及技术要求

    (三)参考架构的核心内容

     1.边缘云

      (1)轻量级基础设施和虚拟化管理平台

      (2)边缘云接入网关

      (3)高速缓存和计算引擎

      (4)边缘云领域特定标准件

      (5)标准化分级共享接口

     2.区域云

      (1)基础设施和虚拟化管理平台

      (2)区域云接入网关

      (3)区域云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和计算引擎

      (4)区域云领域特定标准件

      (5)标准化分级共享接口

     3.中心云

      (1)基础设施和虚拟化管理平台

      (2)中心云接入网关

      (3)数据仓库、计算引擎与大数据分析

      (4)领域大数据分析标准件

      (5)标准化分级共享接口

   四 云控基础平台技术路线

    (一)2025年技术路线

    (二)2030年技术路线

    (三)2035年技术路线

    (四)实现路径

    (五)创新需求

   五 云控基础平台生态体系

    (一)云控基础平台数据体系

     1.数据种类及特点

      (1)交通参与者相关数据

      (2)交通参与者车辆相关数据

      (3)道路相关数据

      (4)地图数据

      (5)边缘云及MEC数据

      (6)云控基础平台数据

     2.数据交互与安全保护

      (1)网联数据交互需求

      (2)网联数据的安全分析

      (3)网联数据安全保护

     3.数据应用场景

      (1)数据实时应用

      (2)数据后处理应用

    (二)云控基础平台标准体系

     1.互联互通标准

     2.数据质量检验标准

     3.边缘计算标准

     4.对共性支撑技术的标准做适用性修订

    (三)云控基础平台上下游产业链

    (四)云控基础平台建设和运营

     1.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1)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相关法规和认证体系

      (2)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相关方

     2.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3.云控应用生态建设及运营

    (五)云控基础平台典型应用

   六 云控基础平台发展建议

  B.6 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

   一 高精动态地图平台发展情况

    (一)高精动态地图平台现状与发展历程

     1.高精动态地图平台发展现状

     2.高精动态地图平台相关法规标准发展现状

    (二)高精动态地图平台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高精地图数据涉及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备受关注

      (1)数据传输安全

      (2)数据存储安全

      (3)地理信息监管

     2.政策法规:多方合作协同解决共性问题,推动行业发展

      (1)高精地图测绘资质逐步开放

      (2)基于试点推动建设

     3.标准规范:与产业需求对接协同,与技术发展相互支撑,建立新型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4.技术发展:高精地图技术路线与一体化生产运营模式逐步形成

      (1)高精地图产业需求推动技术发展

      (2)核心技术发展与平台建设将加快推进高精地图生产运营的一体化闭环模式

     5.行业发展:高精动态地图跨行业协作更加紧密,运营主体逐渐明确

     6.示范应用:高精动态地图城市级大规模、综合性应用试点将逐步建设,并在全国扩展

     7.应用场景:高精地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创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通过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占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

      (2)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必要基础

      (3)国家统一监管的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是保障我国地理信息安全的必要措施

     2.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1)政策支撑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行业协同

      (2)基于“新基建”的路侧基础智能设施建设爆发式增长

      (3)基于人工智能的传感器环境感知技术快速发展

      (4)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是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基础平台之一

   二 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内涵

    (一)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定义

     1.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是车路云动态数据汇聚平台

     2.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是数据信息的安全平台

     3.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是面向车、路地图应用的智能数据推送平台

     4.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是支撑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监管平台

    (二)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角色定位

   三 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参考架构

    (一)参考架构总体框架

     1.硬件平台

     2.系统软件

     3.功能软件

     4.安全体系

     5.工具链

    (二)参考架构技术特点

     1.平台性

     2.兼容性,标准化、定制化

     3.多源异构融合

     4.安全性

     5.中国方案特色

    (三)参考架构的核心内容

     1.动态数据汇聚

     2.数据推送

     3.服务监管支撑

     4.数据合规处理

   四 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技术路线

    (一)2025年技术路线

    (二)2030年技术路线

    (三)2035年技术路线

    (四)实现路径

     1.推动示范项目建设

     2.推动高精地图理论研究

     3.推动建立高精地图相关标准

    (五)创新需求

   五 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生态体系

    (一)产业分工变革

    (二)行业高精动态地图平台的支撑关系

    (三)产业链协同发展

   六 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发展建议

    (一)加强标准建设,推动技术创新

    (二)深化产业协同,共建基础平台

    (三)深化国际合作,推动中国方案

    (四)推动示范应用,建立产业生态

  B.7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基础平台

   一 信息安全相关平台发展情况

    (一)信息安全相关平台现状与发展历程

     1.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与社会安全

     2.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

      (1)车载终端安全风险(零部件)

      (2)车载通信安全风险(通信)

      (3)整车架构安全风险(整车)

     3.国内外相关标准法规发展现状

      (1)世界主要经济体出台多项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政策法规

      (2)世界各标准化组织加紧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规范

      (3)政策及标准尚不完备,企业无法建立有效保障体系

     4.国内外智能网联汽信息安全相关平台现状

      (1)美国Auto-ISAC

      (2)日本J-Auto-ISAC

      (3)中国国家车联网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IoV)

      (4)中国车辆安全漏洞预警与分析平台(CVVD)

    (二)信息安全相关平台发展趋势

     1.生态建设:联合协作方,推出一体化服务体系

     2.技术发展:利用大数据,形成自动化解决方案

     3.产业促进:打通各环节,推动行业间协同发展

    (三)信息安全基础平台创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分析

      (1)信息安全基础平台是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2)行业需定义信息安全流程以达到标准规范要求

      (3)企业产品研发亟须信息安全相关技术与方法的支撑

     2.可行性分析

      (1)国家政策高度支持

      (2)市场需求形成规模

      (3)技术积累基本成熟

   二 信息安全基础平台内涵

    (一)信息安全基础平台定义

    (二)信息安全基础平台角色定位

     1.政府监管角度

     2.供应商服务角度

     3.整车企业应用角度

     4.与其他平台协同角度

   三 信息安全基础平台参考架构

    (一)参考架构总体框架

     1.汽车信息安全基础数据库

     2.横向流程建设能力

     3.纵向安全技术支撑能力

    (二)参考架构技术特点

     1.以安全数据为依托

     2.以安全管理为主线

     3.以“纵深”“实时”为焦点

    (三)参考架构的核心内容

     1.汽车信息安全基础数据库

      (1)车辆资产库

      (2)车辆漏洞库

      (3)威胁情报库

      (4)规则及用例库

     2.横向流程建设能力

      (1)信息安全实施流程概述

      (2)流程各阶段工作输出物

      (3)流程节点评价指标体系

     3.纵向安全技术支撑能力

      (1)安全分析方法

      (2)安全架构设计

      (3)安全防护能力

      (4)检测评价能力

      (5)态势感知及应急响应能力

   四 信息安全基础平台技术路线

    (一)2025年技术路线

    (二)2030年技术路线

    (三)2035年技术路线

    (四)实现路径

     1.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建立基础数据库

     2.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发展,建立检测认证规范

     3.根据中国基础设施条件,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技术框架

    (五)创新需求

   五 信息安全基础平台生态体系

    (一)平台在产业生态中的作用

    (二)平台商业模式和产业分工

     1.上游服务接入者

     2.下游服务价值实现者

     3.产业洞见提供者

   六 信息安全基础平台发展建议

    (一)以标准规范推动技术落地

    (二)以多种渠道开展应用推广

    (三)以能力建设支撑政府监管

    (四)以基础数据推动模式创新

  B.8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基础平台

   一 智能终端平台发展情况

    (一)智能终端发展历程

     1.智能化

     2.网联化

    (二)智能终端发展现状

     1.TBOX

     2.智能网关

     3.交互类设备

     4.域控制器

    (三)智能终端基础平台创建的必要性

     1.产业存在问题

      (1)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2)整车集成面临压力

     2.智能终端基础平台建设意义

   二 智能终端基础平台的内涵

    (一)智能终端基础平台的定义

    (二)智能终端基础平台的角色定位

   三 智能终端基础平台参考架构

    (一)参考架构总体框架

    (二)参考架构技术特点

    (三)参考架构核心内容

     1.异构分布硬件架构

     2.车载操作系统

     3.Adaptive AutoSAR

     4.分布式通信技术

     5.车载移动通信技术

     6.面向服务的终端基础框架

   四 智能终端基础平台技术路线

    (一)2025年技术路线

    (二)2030年技术路线

    (三)2035年技术路线

    (四)实现路径

    (五)创新需求

     1.统一标准的需求

     2.跨平台技术融合的需求

     3.产品创新的需求

   五 智能终端基础平台生态体系

   六 智能终端基础平台发展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标准建设

    (二)深化协同合作,共建产业生态

    (三)推广架构设计,促进行业共识

  B.9 五大基础平台的产业化协同发展分析

   一 构建五大基础平台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五大基础平台符合汽车强国的战略目标

    (二)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构建全新技术体系

    (三)践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举措

    (四)建立跨界融合协同的基础平台技术创新体系

   二 五大基础平台的行业定位分析

    (一)五大基础平台是支撑产业顶层设计的协同链

    (二)五大基础平台是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连接载体

    (三)五大基础平台的支撑作用与发展定位

   三 五大基础平台的协同性分析

    (一)五大基础平台的着力点

    (二)五大基础平台协同关系

     1.计算基础平台与云控基础平台协同关联

     2.云控基础平台与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协同关联

     3.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与计算基础平台协同关联

     4.智能终端基础平台发挥车、路、云信息通信枢纽

     5.信息安全基础平台保障车、路、云系统安全运行

    (三)五大基础平台未来演进趋势

   四 发展原则与建议

    (一)凝聚共识、顶层设计

    (二)聚集资源、融合创新

    (三)市场驱动、协同发展

    (四)示范应用、建立生态

    (五)跨界协同、国际合作

 Ⅴ 附录

  B.10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法规

  B.11 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情况

  B.12 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合作情况

 皮书

 皮书数据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0年。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ITS JPO Strategic Plan 2020-2025,2020.

National Science Technology Council,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Ensuring American Leadership in Automated Vehicle Technologies Automated Vehicles 4.0,2020.

ERTRAC,Connected Automated Driving Roadmap,2019.

EDPB,Guidelines Personal Data Connected Vehicles,2020.

ZENZIC,UK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Mobility Road to 2030,2019.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 Systems,D.5.4 Infra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Scheme,2019.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IMT-2020(5G)推进组 C-V2X 工作组、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中国智慧交通管理产业联盟:《C-V2X产业化路径及时间表研究白皮书》,2019。

日本内阁府:《官民ITS构想·路线图2019》,2019年。

自动驾驶商业化研讨会(日本):《〈实现自动驾驶的工作报告与方针〉报告概要》(4.0版),2020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2020年。

李克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需践行中国方案》,《中国汽车报》2020年4月13日。

ERTRAC:Connected Automated Driving Roadmap,2019:12-18.

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4期。

艾民、韩怀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第11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0年。

Porter 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2):73-91.

Boston Consulting Group,Making Autonomous Vehicles a Reality:Lessons from Boston and Beyond,2017.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1.0》,2019年。

邹文超、李仁发、吴武飞:《适应于自动驾驶的计算结构与平台综述》,《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年第3期。

刘伟、孙芳岑:《自动驾驶控制系统芯片技术现状与应用分析》,《汽车电器》2018年第10期。

李克强等:《智能网联汽车(ICV)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7年第1期。

王骏成、郝思淳:《智能汽车关键芯片技术发展研究》,《现代电信科技》2017年第5期。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ITS JPO Strategic Plan 2020-2025,2020.

交通运输部:《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2020年。

杨殿阁、江昆、李庆建、彭伟:《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

自然资源部、国家保密局:《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2020年6月。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加强自动驾驶地图生产测试与应用管理的通知》,2016年。

国家测绘局:《关于加强互联网地图管理工作的通知》,2009年。

刘晓曼、于广琛、陈诗洋:《车联网安全监管策略与标准研究》,《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8年第8期。

杨姗姗:《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年第6期。

杨南、康荣保:《车联网安全威胁分析及防护思路》,《通信技术》2015年第12期。

赵世佳、徐可、薛晓卿、乔英俊:《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对策》,《中国工程科学》2019年第3期。

Upstream Security Global Automotive Cybersecurity Report,2020(1):8-15.

Schmittner C.,Ma Z.,Reyes C.,et al.,Using SAE J3061 for Automotive Security Requirement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afety,Reliability,and Security.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

简 介:本书由总报告、技术篇、产业篇、智能化网联化融合篇、附录五部分组成,全面论述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为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我国需要积极探索适应中国汽车产业变革的发展路线,在符合中国标准体系框架的前提下,以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为指引,融合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特征,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及产业生态重构,推进智能...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