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图书

SSAPID:101-5279-5103-27
ISBN:978-7-5201-2888-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全书围绕《三体》的文化政治、刘慈欣小说的文学文化意识、科幻小说的“写法”、科幻小说的“文学”可能、科幻文学的政治哲学、当代科幻的20世纪传统、科幻文学与当下中国文化状况等主题展开讨论。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石晓岩
编 辑:颜林柯;郭锡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I2 中国文学

 开幕词

 关于《三体》研讨会的访谈(代序)

 文前辅文

 后记

 作为科幻文学的《三体》

  “整体性”的缺失与呼唤

   一

   二

   三

  从《三体》的设定看作为20世纪“战略文学”的科幻小说

  多视角的转换与隐现:《三体》中正义、爱与责任的紧张和政治决断的困境

  评议

 《三体》的文化政治

  中国转向外在: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一

   二

   三

   结语

  生态话语与这个时代想象力的穹顶

  当《三体》遇见“互联网+”

  评议

 科幻小说的“写法”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角色小说化:从《超新星纪元》到《三体Ⅲ》

   一 科幻小说、中国现代小说、角色小说与刘慈欣科幻小说

   二 《三体》三部曲里的美(少)女战士角色

    1.《三体》

    2.《三体Ⅱ》

    3.《三体Ⅲ》

   三 《三体》以前的战士们

    1.《超新星纪元》

    2.《球状闪电》

   四 结论

    1.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空想性美女战士角色的确立

    2.程心的结局意味着什么?——中国现代小说与角色小说的结合

    3.被欲望的阳具少女

  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人性维度

   一 光年尺度下的人性之维

   二 宇宙文明图景的人格化想象

  紧贴“地面”的“史诗性写作”

   一 刘慈欣对科幻文学写法的反思

   二 超越人类文明的天际线

   三 勘破“动机之善”与“手段之恶”的困惑

  评议

 科幻小说的“文学”可能

  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一 文学性:科幻小说的“软肋”?

   二 科幻小说为什么欠缺文学性

   三 “文学性”重要吗?

   四 科幻小说怎样改造“文学性”

  铁笼、破壁与希望的维度

   一 “惊奇感”与“两个世界”

   二 “铁笼”与“希望的维度”

   三 “常人”与“破壁人”

   结语 超越现实

  作为第三世界文学的刘慈欣科幻

   一 “新颖的刘慈欣”:第三世界文学的“普遍性”批判

   二 “落地”的科学:“游击队员”与第三世界

   三 “先锋队”意识与科幻的中国经验

   结语

  评议

 当代科幻的20世纪传统

  “光荣中华”: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中国形象

   一 “雄浑”与“崇高”

   二 空灵思想与沉重肉身

   三 “地球往事”与“光荣中华”

  中国人不只生在世界上,也长在宇宙中

  在“诗云”中律动,在“奇点”中前行

  混杂与“透明”

   一 混杂:文体实验与形式创造

   二 “透明”叙事:特别的想象机制

  评议

 科幻文学的政治哲学

  刘慈欣两论

   一 文明史与师道尊严:从《星际穿越》到《乡村教师》

   二 人类的可能与不可能:读刘慈欣《不能共存的节日》

  刘慈欣小说中的“非等价交换”

   一 非等价交换与耗费模式

   二 科学作为消隐的中介

   三 一种将临的奇迹

  评议

  圆桌会议

  闭幕词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综述

   一 刘慈欣小说的文化政治

   二 科幻小说的20世纪传统

   三 科幻小说的“文学”可能

   四 科幻文学的政治哲学

   五 “科幻”题材与当下中国的文化状况

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全书围绕《三体》的文化政治、刘慈欣小说的文学文化意识、科幻小说的“写法”、科幻小说的“文学”可能、科幻文学的政治哲学、当代科幻的20世纪传统、科幻文学与当下中国文化状况等主题展开讨论。与会者认为,科幻文学对现实与未来的想象力、对历史社会的赋形和叙事能力,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整体的“文学性”,必将对既有文学创作格局产生冲击。以刘慈欣为表的当下中国“科幻文学”创作,促使我们在全新语境下重新思考“纯文学”的现状,从“科幻文学”对“未来”的想象中反思我们对历史和当下的理解—它既与当下“科幻”题材电视、电影的风行有着相当大的关联,又与所谓“技术文化”“赛博格”“后人类”等一系列重大命题密不可分;它固然是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后现代转向”的标本,但又是独具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化状况的体现。在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聚合点”上,刘慈欣创作的意义格外值得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