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图书
Economy of China Analysis and Forecast (2019)
[内容简介] 《经济蓝皮书》根据历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基于复杂前沿的系统分析模型,分析预测中国经济形势,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具有重要价值。本年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打造,面对中美贸易争端几起几落,为广大读者提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和理论解读。
Abstract
摘要
法律声明
基本子库
皮书数据库
Contents
主要编撰者简介
Ⅰ 总报告
B.1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要点提示
一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二 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
(一)经济发展基本平稳,延续健康发展态势
(二)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态势向好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四)消费增速放缓,消费升级态势延续
(五)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国际贸易不确定性陡增
(六)物价基本稳定,就业较为充分
(七)新动能持续发力,经济效益继续提高
三 2019年中国经济预测
四 政策建议
(一)加强稳健货币政策和审慎监管政策的相机抉择性和逆周期作用
1.继续创新并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稳定流动性合理增长,防范流动性风险
2.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和审慎监管政策的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配置精准滴灌和服务实体经济
3.结合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完善金融结构,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
(二)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1.以减税降费为核心,保持财政政策积极性
2.提高财政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四)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1.优化改善制造业发展环境,推动制造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后劲
2.完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引领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3.推动构建靶向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聚焦制造业核心技术攻关
B.2 “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8年秋季座谈会”综述
一 对当前经济形势及2018年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
二 当前经济形势的特点
(一)经济基本维持在合理区间
(二)新增长动能有所提升
(三)经济效益和质量有所提高
三 2018年及2019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
四 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经济效益总体较好
(二)就业与收入稳定增长,民生不断改善
(三)消费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五 2019年经济走势与政策建议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二)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三)推进税制改革,降低宏观税负
(四)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Ⅱ 经济增长与经济预测篇
B.3 2018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和2019年展望
一 2018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测
(一)2018年经济总体平稳
(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2.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
3.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三)增长动能加快转换
1.改革向纵深推进
2.开放范围和层次不断拓展
3.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强化
(四)质量效益总体较好
1.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社会保障水平提升
3.经济效益总体较好
二 2019年国民经济展望及政策建议
(一)从需求看,消费增长总体平稳,投资增长有望缓中趋稳,进出口增速可能有所回落
1.消费方面
2.投资方面
3.外贸方面
(二)从供给看,农业生产有望稳定发展,工业增速可能有所回落,服务业增长可能略有放缓
1.农业方面
2.工业方面
3.服务业方面
B.4 积极应对短期下行压力,促进经济稳中向好
一 经济短期下行态势明显
二 支持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已经确立
(一)世界经济复苏态势趋于明朗,出口形势明显好转
(二)城镇化取得积极进展,投资内生动力增强
(三)多项因素支撑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成效不断显现,供给对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明显提高
三 要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四 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B.5 2018年前三季度工业运行情况及全年预测分析
一 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
(一)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二)世界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二 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工业结构持续优化
(二)重点行业增长分化,汽车行业增速持续下滑
(三)重点工业产品生产总体向好
(四)工业企业效益改善,供给侧改革成效继续显现
(五)消费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六)制造业投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七)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三 影响工业运行的因素分析及全年预测
(一)有利于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1.主要先行指标表现稳中向好
2.制造业投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投资结构持续改善
3.新动能增长较快
4.财政和金融体系继续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二)不利于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1.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大
2.消费保持稳定增长的动力不足
3.企业成本上涨压力较大
4.部分省市增长速度回落较大
(三)模型预测结果
四 政策建议
(一)继续做好中美经贸摩擦的应对工作
(二)多举措挖掘内需潜力
(三)加大推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落实力度
(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B.6 2018~2019年经济景气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利用景气分析法对经济周期态势的分析和预测
(一)基于景气合成指数对经济周期态势的分析
(二)利用先行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对经济运行走势的预测
二 基于监测预警信号系统对经济景气状况的监测和分析
(一)工业生产增速在“趋冷”区上界附近稳中趋缓
(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下滑到“趋冷”区间,投资低迷,但内生动力有所增强
(三)消费增长出现下滑趋势,发出“趋冷”信号,应高度关注
(四)外贸景气回暖到“趋热”区间后走势趋稳
(五)2018年财政收入景气前高后低,回到“过冷”区间
(六)2018年货币供应增速在“偏冷”区下界附近趋稳
三 物价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物价波动特征分析
(二)物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 2018~2019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一)2018年和201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分别达到6.6%和6.4%左右
(二)物价走势保持平稳,预计CPI 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上涨2.2%和2.5%左右
(三)工业生产增速或在6%附近的“趋冷”区小幅波动,走势大体平稳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在“过冷”区止跌回升
(五)消费增长有望在“趋冷”区间止降回稳
(六)进出口景气将从“趋热”回到“正常”,外贸顺差继续缩减
(七)货币供应量继续在“趋冷”区下界徘徊,贷款保持平稳增长
五 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一)货币政策应稳健偏宽松,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避免投资和消费增速下滑过快
(二)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稳定居民杠杆率
(三)促进实物消费,鼓励服务消费
(四)扩大对外开放,稳定外汇市场
(五)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创新活力
Ⅲ 宏观政策与供给侧改革篇
B.7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2019年展望
一 2018年经济形势基本稳定
二 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三 2019年经济会有所放缓
四 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严控房价上涨
(四)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B.8 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 稳中求进需谋划
二 防范金融风险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一)政府的债务风险
(二)企业的债务风险
三 深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四 高质量发展与战略提升
五 重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六 发挥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作用
B.9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18~2019年
一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二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一)潜在国民收入与经济周期相位
(二)经济循环过程与经济均衡机制
(三)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和升值态势
三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一)积极需求管理及其投资政策取向
(二)反危机方案的类型化事实
B.10 2018~2019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测度与分析
一 引言
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
1.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
2.以有效但有限的测算为基础
3.以淡化经济增长速度为导向
三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算方法
四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测算结果与分析
(一)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算结果
(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排名分析
(三)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特征分析
五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增长数量的关系探讨
六 结论
Ⅳ 财政与金融篇
B.11 稳健中性取向下的货币金融运行
一 金融运行的实体经济环境
(一)工业生产增速放缓,服务业增长较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二)需求稳中趋缓
(三)CPI涨幅扩大,PPI涨幅回落
二 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及实施效果
(一)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少增,人民币贷款增长较快
(二)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三)结构性去杠杆有序推进
1.宏观杠杆率总体趋稳
2.杠杆结构呈现优化态势
(四)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移,人民币汇率有所贬值
三 金融运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海外需求整体走弱增加我国出口压力
(二)国内去产能成效显著,但需关注企业盈利两极分化和工业投资增速低迷
(三)我国居民储蓄率趋势性下降,“储蓄率下降”与“储蓄不足”不完全画等号
(四)民营企业融资感受变差,贷款和股权融资增长缓慢
四 关于2019年经济金融运行的政策思考
(一)客观评估经济增长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兼顾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稳健中性货币政策要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强监管的关系,提高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
B.12 中国金融状况分析与展望(2018~2019)
一 引言
二 中国金融状况分析及其前景预测分析
三 经济冲击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强度分析
四 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期限效应分析
五 结论
B.13 2018年中国税收形势分析预测及2019年初步展望
一 2018年前三个季度全国税收形势分析
(一)2018年1~9月分季度累计税收收入走势分析
(二)2018年前三季度分月度税收收入运行分析
(三)2018年前三季度税收收入结构分析
(四)2018年前三季度主要税源大省税收收入运行分析
二 2018年前三季度税收收入运行特点及原因
(一)2018年前三季度税收运行主要特点
(二)影响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税种分析
三 2018年全年税收收入预测及2019年初步展望
(一)2018年全年税收收入预测
(二)2019年中国税收形势初步展望
四 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对经济和税收形势的几点看法
(二)建议
1.进一步调低生产环节的增值税
2.研究制定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税费政策
3.完善我国税收制度,使税制结构趋于合理
B.14 2018年中国股票市场回顾与2019年展望
一 2018年中国股票市场回顾
(一)“监管稳中有进”:金融监管稳字当头,积极进取应对变化
(二)“市场有序开放”:正式纳入MSCI,外资门槛大幅降低
(三)“全面调整出清”:行业指数全面调整,市场出清寻找底部
二 2018年中国股票市场运行的宏观经济逻辑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二)货币政策正常化一如预期,中美贸易摩擦令市场承压
(三)整体流动性合理稳定,货币与信用出现分化
三 2019年中国股票市场展望
Ⅴ 消费市场与进出口篇
B.15 2018年外贸形势分析及2019年展望
一 当前外贸形势分析
(一)从国际市场布局看,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对新兴和发展中市场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二)从国内区域布局看,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三)从经营主体看,各类企业进出口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四)从商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微增
(五)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快速增长且比重提升
(六)进口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 当前全球经济总体形势
(一)美国
(二)欧洲
(三)日本
(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三 当前全球贸易总体形势
(一)美国
(二)欧盟
(三)日本
四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五 展望与建议
B.16 中美贸易摩擦政策模拟分析及相关建议
一 模拟设定三种情景
二 中美贸易摩擦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强协商与谈判,尽量避免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和激化
(二)加强创新,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三)推进税制改革,进一步降低宏观税负
B.17 PMI与经济质量提升:看消费服务与供应链效率
一 PMI质量指标改善,我国经济效益提升至新平台
(一)供给效率指数不断上升,同时就业保持稳定
(二)库存边际指数实现新平衡,订单支配库存,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供给模式有望更快创新
(三)供需均衡指数明显好转,增长更有质量
(四)新品投产指数显示新技术供给放量并不断融入传统制造业
(五)出口结构优化,技术型出口增加
二 分产业PMI显示经济结构优化,新动能加快成长
(一)消费服务类产业出现赶超势头
(二)新兴产业、非制造业、制造业三个领域的对比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加速
(三)从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来看,新动能加快成长
三 2019年增长主题:消费服务与供应链效率
B.18 2018~2019年的就业形势及其对策
一 2018年就业形势
(一)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二)服务业吸纳能力增强,“双创”拉动就业增长
(三)就业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进展
(四)就业市场景气指数略有回落,地区差异较为明显
(五)潜在劳动供给与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企业遭遇技术性“用工荒”
二 新经济形势下的就业新挑战
(一)理性看待“机器换人”
(二)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长期动态过程
(三)贸易摩擦引发的就业再思考
(四)生育政策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 全面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就业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就业质量和劳动力素质
(二)强化政府就业责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三)多角度全方位加大“双创”扶持力度
(四)精心呵护网络经济平台上的就业形式
B.19 2018年我国价格总水平分析及2019年展望
一 2018年前三季度价格形势及特点
(一)部分服务类价格上涨加快
(二)突发事件短期影响显著
(三)国际油价输入性通胀影响明显
(四)上游主要工业品价格涨幅收窄
二 2018年全年价格预测
(一)预计全年CPI保持平稳运行
(二)预计全年PPI涨幅明显回落
三 2019年价格运行展望
(一)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货币金融环境保持松紧适度
(二)输入性通胀压力将减弱
(三)工业品整体价格上涨压力不大
(四)猪周期上行阶段有望提前到来
(五)房地产调控政策延续,居住类价格或存上涨压力
Ⅵ 附录
B.20 统计资料
经济蓝皮书编委会
必须高度重视债务问题(代前言)
陈磊、孔宪丽:《转折点判别与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陈磊、孟勇刚、孙晨童:《2017~2018年经济景气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邓郁松、刘涛、张晨:《物价指数的监测预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运行与财政政策研究基地:《预测专报》,载《2018年4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18年9月28日。
高铁梅、陈磊、王金明、张同斌:《经济周期波动分析与预测方法(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2018年第4季度“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18年9月28日。
刘达禹、刘金全、张菀庭:《财政、货币与世界经济冲击的时变特征检验——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
谭小芬、张峻晓:《基于TVP-FAVAR模型的国际油价驱动因素研究:2000~2015》,《投资研究》2015年第8期。
Chib S.,Nardari F.,Shephard N.,“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ethods for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s”,
Thomas,V. etc.,
Barro,R.J.,“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郝颖、辛清泉、刘星:《地区差异、企业投资与经济增长质量》,《经济研究》2014年第3期。
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4期。
任保平:《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学术月刊》2018年第3期。
蔡昉:《转向高质量发展“三谈”》,《经济日报》2018年2月8日。
胡敏:《高质量发展要有高质量考评》,《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1月18日。
Montfort Mlachila,René Tapsoba,Sampawende J. A.,“Tapsoba.,A Quality of Growth Index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A Proposal”,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巴曙松、韩明睿:《基于SVAR模型的金融形势指数》,《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陈守东、刘洋:《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测度与经验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陈守东、孙彦林:《关键性因素视角下经济增长与金融风险新特征》,《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38期。
陈守东、王妍、唐亚晖:《我国金融不稳定性及其对宏观经济非对称影响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第6期。
陈雨露、马勇、阮卓阳:《金融周期和金融波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金融研究》2016年第2期。
戴金平、刘东坡:《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区制关联性:2002~2014》,《经济评论》2016年第3期。
丁乙:《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和经济增长周期的关系研究——基于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方意:《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冲击下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世界经济》2015年第38期。
刘金全:《宏观经济冲击的作用机制与传导机制研究》,《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4期。
马勇、冯心悦、田拓:《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6年第10期。
庞晓波、贺光宇、王超:《信贷行为与金融稳定关联性研究》,《金融论坛》2013年第18期。
王国静、田国强:《金融冲击和中国经济波动》,《经济研究》2014年第49期。
徐良平、黄俊青、覃展辉:《金融与经济关系研究的功能范式:一个初步分析框架》,《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
印重、刘金全、张都:《我国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联机制检验》,《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9期。
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第3期。
朱孟楠、陈欣铭:《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分析——经济结构、经济冲击与政治偏好》,《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5期。
Berger A. N.,Roman R. A.,“Finance and the Real Economy:Evidence from the US”,Handbook of Finance and Development,2018.
Blanchard,O.,Akerlof,G. A.,Romer,D.,Stiglitz,J. E. (Eds.),
Frisch R.,
Goodhart C.,Hofmann B.,“Asset Prices,Financial Conditions,and the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
Henzel S.,Hülsewig O.,Mayer E.,et al.,“The Price Puzzle Revisited:Can the Cost Channel Explain a Rise in Inflation after a Monetary Policy Shock?”,
Istiak K.,Serletis A.,“A Note on Leverage and the Macroeconomy”,
Kano M.,Hasebe S.,Hashimoto I.,et al.,“A New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Process Monitoring Metho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ilian L.,Vigfusson R. J.,“Do Oil Prices Help Forecast U.S. Real GDP?The Role of Nonlinearities and Asymmetries”,
Minsky,H. P.,
Sadorsky P.,“Oil Price Shocks and Stock Market Activity”,
简 介:本书全面、客观反映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加快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展开研究,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精准预判江西发展态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思路,既对省市层面的决策者有所裨益,也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帮助,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