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2

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图书

Research on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System

SSAPID:101-5258-3228-85
ISBN:978-7-5097-6197-7
DOI:
ISSN:

[内容简介] 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基础性问题。基于全球化视角,笔者分析了我国粮食的供需现状,提出了新型粮食安全观,针对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本书的研究结果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化解国家粮食风险,并对有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缓解粮食结构矛盾、提高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稳定粮食价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孟刚 郑新立
编 辑:王莉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 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 关于粮食安全概念界定的研究

   二 关于粮食安全供需的研究

   三 关于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 关于粮食安全评价与预警的研究

   五 关于粮食安全保障的研究

    (一)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三)提高粮食生产抗灾、防灾能力的研究

    (四)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研究

    (五)完善粮食市场体系的研究

    (六)粮食市场稳定政策的研究

  第四节 粮食安全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科学发展观

   二 经济安全理论

   三 产业安全理论

   四 公共经济学理论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二)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三)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五)系统分析方法

 第二章 粮食安全内涵与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战略目标

  第一节 粮食及粮食产业界定

   一 粮食

   二 粮食产业

  第二节 粮食安全的内涵

   一 粮食安全观的演进

    (一)国外粮食安全观的演进

     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早提出“世界食物安全”的概念

     2.“粮食安全”的内涵不断丰富延伸

    (二)国内粮食安全观的演进

     1.古代粮食安全观

     2.当代粮食安全观

   二 新粮食安全观

    (一)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粮食安全观

     1.互利合作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

     2.多元化发展是粮食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协同发展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保障

    (二)以谷物为中心、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观

     1.综合化食物安全观是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的多元化的内在要求

     2.我国食物资源丰富,粮食安全观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3.综合化的食物安全是提升我国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地位的有效举措

   三 新粮食安全观的本质

    (一)内部粮食安全与外部粮食安全相统一

    (二)生产安全与流通安全相统一

    (三)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相统一

    (四)当前安全与长远安全相统一

    (五)事前预警与事后评估相统一

  第三节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战略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二 基本原则

    (一)“以民为本”原则

    (二)“自主创新”原则

    (三)“固本强基”原则

    (四)“广辟资源”原则

    (五)“完善机制”原则

    (六)“加强调控”原则

    (七)“协调发展”原则

    (八)“科学开放”原则

    (九)“倡导节约”原则

    (十)“加强责任”原则

   三 主要目标

    (一)确保粮食总产量持续稳步上升

    (二)确保我国大宗谷物基本自给,小宗谷物扩大出口

    (三)确保国家粮食储备进一步合理化和科学化

    (四)确保健全和完善现代粮食物流系统

    (五)确保150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第三章 我国粮食供需形势预测分析*

  第一节 我国粮食供需现状分析

   一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一)粮食生产总量分析

    (二)粮食生产品种结构

    (三)粮食生产区域结构

   二 我国粮食消费现状

    (一)粮食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

    (二)我国粮食消费结构

     1.口粮需求

     2.饲料粮消费

     3.工业用粮消费

   三 我国粮食进出口现状

    (一)我国粮食进出口总量分析

    (二)我国粮食进出口结构分析

  第二节 我国粮食生产形势预测

   一 我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一)耕地面积

    (二)粮食复种指数

    (三)化肥要素的投入

    (四)有效灌溉面积

    (五)农业机械总动力

    (六)自然灾害

   二 粮食生产C-D函数模型

   三 我国粮食产量预测分析

    (一)灰色预测模型

    (二)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三)组合预测模型

  第三节 我国粮食消费形势预测

   一 我国粮食消费因素分析

    (一)人口增长

    (二)居民收入水平

    (三)饮食结构

    (四)城镇化进程

   二 粮食消费战略需求分析

    (一)人均粮食消费量预测分析

    (二)粮食需求情景分析

   三 粮食消费结构预测分析

    (一)口粮消费趋势

    (二)饲料用粮趋势

    (三)工业用粮趋势

  第四节 我国粮食供需矛盾分析

 第四章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策研究

  第一节 我国粮食生产的隐忧

   一 非粮化导致粮食种植动力不足

   二 农村老龄化制约粮食生产动力

   三 资源匮乏且利用不合理

    (一)耕地资源匮乏且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二)水资源短缺且农田灌溉效率低

   四 科技发展尚未完全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一)农业科技水平低,高技术到位率不足

    (二)机械化水平不高,平均劳动生产率较低

   五 自然灾害和病虫鼠害影响明显

  第二节 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 完善粮食生产保障与促进政策

    (一)严格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耕地保护

    (二)完善粮食产业补贴政策,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三)推行“产粮产业县”制度,提升粮食生产产业化水平

   二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农田设施

    (二)完善良种繁育,提高复种指数

    (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生态保护

   三 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化水平

    (一)加大粮食产业科技投入,提升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完善粮食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

    (三)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加快粮食产业信息化建设

   四 提升粮食产业现代化水平

    (一)积极对接国际市场,鼓励引进资金技术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五章 增强粮食生产抗灾、防灾能力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及特点

   一 自然灾害历史演变情况

   二 主要灾害类型及特点

   三 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一)华北地区

    (二)东北地区

    (三)华东地区

    (四)华南地区

    (五)西北地区

    (六)华中地区

    (七)西南地区

  第二节 我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危机意识淡薄

   二 生态环境破坏

   三 资金投入不合理

   四 科技应用水平低

    (一)科研投入不足

    (二)专业技术人员少

    (三)技术与实践的结合存在瓶颈,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五 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二)缺乏统一的应急管理协调综合部门

    (三)灾前预报、灾后应急处置和修复能力有限

  第三节 提高我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成效的对策

   一 完善灾害立法,建立专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

    (一)完善粮食生产防灾减灾长效法律机制

    (二)建立专门的灾害管理机构,构筑完善的防灾减灾质量管理体系

   二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科学的防灾减灾理念

   三 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

    (一)改善生态环境

    (二)加强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

   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抗御灾害能力

   五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完善财政救助体系

    (一)建立农业保险制度

    (二)完善财政救助体系

   六 健全农业灾害预警机制

    (一)强化预警理论研究与技术能力建设

    (二)完善灾害危机预警管理体系

    (三)保障监控预警经费

    (四)改进灾害监控布局

    (五)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实现高效的灾后重建

   七 因灾制宜,开发抗灾农作物品种

 第六章 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第一节 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一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我国工业化发展现状及格局变化

     1.沿海省份仍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主力军

     2.工业化发展区域在北移

     3.工业化增长引擎在北移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面临的困难

     1.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3.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形势

   二 工业化、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一)工业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沿海工业化推动粮食生产重心北移

     2.工业化格局变化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3.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加剧我国水资源供需结构矛盾

    (二)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城镇化增加对粮食需求量

     2.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威胁粮食安全

     3.种粮劳动力整体素质趋弱

   三 “三化”协同演化的机理剖析

    (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三化”协调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经济生态化视角下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

   一 农业经济生态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一)农业经济生态化的内涵

    (二)农业经济生态化的基本要求

   二 经济生态化视角下粮食安全问题识别

    (一)从系统均衡性角度识别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1.在总量上粮食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2.在结构上粮食供需处于失衡状态

    (二)从系统适应性角度识别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1.农业资源承载能力有限

     2.农业面源污染削弱粮食生产能力

     3.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不合理阻碍粮食发展

    (三)从系统稳定性角度识别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1.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足影响粮食安全基础

     2.粮食市场风险加大了粮食安全不稳定因素

    (四)从系统流畅性角度识别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1.粮食流通成本高增加了粮食产销对接难度

     2.信息不对称导致粮食产业的动力机制无法协同演化

  第三节 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对策

   一 基于政策安排的国家粮食安全对策

    (一)建立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分担机制

    (二)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

    (三)完善粮食产销区利益联结机制

    (四)以城乡一体化思路提升粮食安全水平

    (五)培育发展种粮大户

   二 经济生态化视角下的粮食安全对策

    (一)强化国家资源安全观,巩固粮食安全基础

    (二)推动系统间动力机制协同,提高粮食安全的可持续能力

    (三)健全粮食发展综合决策体系,提高粮食安全管理水平

 第七章 改善粮食品种结构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结构基本情况

   一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现状

    (一)水稻

    (二)小麦

    (三)玉米

   二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需求现状

   三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现状

    (一)水稻

    (二)小麦

    (三)玉米

   四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现状

    (一)水稻

    (二)小麦

    (三)玉米

   五 我国种质资源及主要粮食作物品种选育的成就

    (一)水稻

    (二)小麦

    (三)玉米

   六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结构变化及其特点

    (一)水稻品种结构变化及其特点

    (二)小麦品种结构变化及其特点

    (三)玉米品种结构变化及其特点

  第二节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结构面临的问题

   一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需品种不平衡

    (一)谷物供求品种结构矛盾进一步显现

    (二)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品种结构矛盾加剧

   二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需品质不平衡

   三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品种杂而散

   四 粮食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平衡

   五 现行购销体制和市场机制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结构的影响

   六 转基因技术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结构的影响

    (一)转基因技术对我国大豆行业的冲击

    (二)大豆行业沦陷对我国水稻、小麦、玉米行业的警示

  第三节 对策建议

   一 按照口粮和饲料粮需要调整种植结构

   二 压缩一般品种,扩大优质品种

   三 重视作为口粮的稻米和小麦的供给问题

   四 采取综合措施稳定玉米供求平衡

   五 科学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和成分

   六 加强对种粮农民的引导和帮扶

 第八章 优化我国粮食区域布局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与成效

   一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

    (一)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生产变化

    (二)我国南北方粮食生产变化

    (三)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粮食生产变化

    (四)粮食产能向优势产业带、粮食核心产区和产粮大县集中

   二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取得的成效

    (一)优势粮食产业带初步形成,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二)优势粮食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粮食产能向主产区集中,优势区域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四)各粮食产区生产集约化水平提高,储运设施明显改善

    (五)粮食区域发展观念保障了粮食安全

  第二节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自然资源

    (一)耕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气候条件

   二 经济因素

    (一)区域经济发展

    (二)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

    (三)工业化和城镇化

    (四)市场需求

   三 技术因素

   四 政策环境因素

   五 物流因素

   六 食品消费结构

   七 其他因素

  第三节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一 区域比较优势指标选取

    (一)单产比较优势

    (二)规模比较优势

    (三)综合比较优势

   二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度

    (一)我国水稻区域比较优势度指数

    (二)我国小麦区域比较优势度指数

    (三)我国玉米区域比较优势度指数

   三 区域比较优势结论

  第四节 我国粮食区域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调查问卷

   二 调查结果统计

   三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矛盾

    (二)粮食主要生产区域和产粮大县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的矛盾

    (三)农村土地分散与粮食规模生产和经营的矛盾

    (四)主产区的利益缺失与地方粮食发展的矛盾

    (五)粮食主要生产区域的农业科技投入与粮食生产要求的矛盾

    (六)粮食供求的品种结构矛盾

    (七)农业结构调整与兼顾粮食作物布局的矛盾

    (八)粮食产业布局与粮食生产格局的矛盾

  第五节 我国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原则和目标

   一 我国粮食区域格局优化原则

    (一)保证区域粮食总产量

    (二)提高粮食品质和优化粮食结构

    (三)提高粮食种植效益

    (四)兼顾地方经济与粮食发展

    (五)生态保护与发展粮食生产兼顾

   二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优化目标

    (一)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布局优化目标

    (二)粮食种植与加工产业协调发展

  第六节 政策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政策

   二 不断创新农村经营制度

   三 充分发挥价格对粮食生产的调控作用

   四 完善补贴政策

   五 加大对粮食生产的信贷支持力度

   六 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

   七 强化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保障

   八 完善促进粮食发展的政策法制保障

   九 推进无公害和绿色农业发展

   十 立足于结构优化配置

 第九章 完善政府调控下的粮食市场体系对策研究

  第一节 我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粮食市场体系的含义

    (二)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

   二 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的历史演变与建设进展

    (一)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的历史演变

    (二)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的建设进展

     1.粮食市场结构更具层次性,发展趋于多元化和合理化

     2.粮食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更加明显,粮食供求状况趋于平衡

     3.粮食市场组织更加合理,运作趋于信息化

     4.粮食市场主体趋向多元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成效明显

     5.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政策支持体系日臻健全

   三 我国政府调控下的粮食市场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粮食市场价格传导不畅,加剧粮食供给失衡状况

    (二)粮食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缺乏活力

    (三)粮食市场运行不规范,粮食市场规则和法律体系尚待健全

    (四)粮食省长负责制难奏效,区域分割和逆向调节问题普遍存在

    (五)粮食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调运能力有待加强

    (六)储备补贴分配不合理,加剧了粮食供求不平衡

  第二节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

   一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粮食宏观调控长效机制

   二 加强粮食安全监管和法制建设

   三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

  第三节 稳定粮食价格并完善农业补贴

   一 切实加强粮油市场调控,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合理稳定

   二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调整农业补贴方式

   三 创新对贫困地区、特别是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补贴机制

  第四节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构成和构建连锁营销网络

   一 培育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

    (一)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1.继续研究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方案

     2.大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3.转换经营机制,改进企业经营方式

     4.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5.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改善企业经营环境

    (二)鼓励其他所有制粮食企业的发展

    (三)借鉴国际经验,发挥专业合作社优势

     1.转换合作社的经营机制,增强其加工增值能力

     2.加强政府对粮农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

     3.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空间

     4.宏观调控上立足大局,发挥整合效应

   二 完善多层次粮食市场体系

    (一)规范粮食集贸市场,加大管理力度

    (二)整顿粮食批发市场,搞好规划布局

    (三)发展粮食期货市场,完善市场功能

     1.增加粮食期货交易品种

     2.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的监管机制和自律机制

     3.继续优化粮食期货市场的运行体系

     4.加快粮食期货人才培养

    (四)推进粮食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新型交易模式

   三 构建连锁营销网络

    (一)减企增点,实现网络化

    (二)发掘内部潜力,搞好配送中心

    (三)转换经营机制,突出经营特色

  第五节 加强粮食加工体系和物流体系建设

   一 加强粮食加工体系建设,增加粮食附加值

    (一)粮食加工业在粮食市场中的作用及其现状

    (二)提升粮食加工能力的对策建议

     1.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促进粮食加工业快速发展

     2.加快粮食加工企业资产重组和制度创新

     3.改建现有粮食加工企业,延伸粮食加工产业链条

     4.整合粮食加工企业资源,构建产业集群

   二 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搞活粮食流通

    (一)建设粮食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及其现状

     1.相关概念

     2.建设粮食物流体系的必要性

     3.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现状

    (二)粮食物流案例分析

    (三)提升粮食物流水平的对策建议

     1.加快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物流效率

     2.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提高粮食流通信息化水平

     3.发展第三方物流,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4.建设规范化的粮食物流中心,确定合理的粮食流向

     5.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促进粮食物流进一步发展

     6.培养粮食物流人才,提高物流人员业务水平

 第十章 建立开放型粮食市场体系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国外建立的开放型粮食市场体系

   一 美国的完全开放型粮食市场

    (一)美国小麦的国内贸易过程和交易方式

    (二)美国小麦的出口贸易

   二 日本的开放型粮食市场的危机处理

    (一)打破国内粮食自给率低的局限,降低对外粮食需求依存度

    (二)实施“海外屯田”政策的发展思路

   三 澳大利亚的国营贸易制度

  第二节 建立面向国际市场的开放型粮食市场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 发展多元化贸易,丰富粮食国际供应链

   二 加强农业国际合作,推动区域性国际粮食市场的衔接

   三 发挥国际粮商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粮食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 鼓励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粮食供应基地

   五 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增加中长期粮食贸易合同的比例

 第十一章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现行粮食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主导目标错位

   二 规模过大,布局不合理

   三 质量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 粮食储备与进出口经营事权分割

   五 粮食储备轮换与市场脱节

  第二节 明确目标定位,合理控制储备粮规模

  第三节 优化粮食储备主体结构

   一 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

   二 改革地方粮食储备结构,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制度保障

   三 主动引导农户储备行为,鼓励扩大民间储备

    (一)进一步增加直接补贴

    (二)大力扶持科学储粮

    (三)着重帮扶粮食银行

     1.以粮食企业为主导的运作模式

     2.以政府粮食部门为主导的运作模式

     3.以农民小业主为主导的运作模式

     4.鼓励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第四节 完善粮食储备品种结构

   一 优化储备粮品质结构

   二 建立应急成品粮储备

  第五节 合理调整粮食储备布局

   一 调整中央储备布局

   二 整合地方储备库点

   三 完善跨省份粮食购储体制

   四 建立健全贫困县粮食储备体系

    (一)多渠道解决储备粮费用和合理确定储备规模

    (二)由中央投资为每个贫困缺粮县建设一座中心粮食储备供应库

  第六节 有效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一 通过“绿色订单”从源头确保粮食安全

   二 研究开发和推广绿色储粮技术

    (一)低温储粮技术

    (二)气调储粮技术

    (三)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虫害技术

    (四)地下储粮技术

   三 改善粮食储备基础设施

   四 由储备原粮向加工产业链延伸

   五 加快建设储备粮信息化体系

  第七节 改革粮食储备轮换制度

   一 改革储备粮补贴制度

    (一)完善储备粮油轮换补贴办法

    (二)改变现行地方贷款利息补贴操作方式

    (三)成立储备粮轮换风险基金

   二 完善储备粮轮换方式

   三 在储备粮计划安排中引入市场竞争制度

   四 适当运用期货市场

 第十二章 建立粮食评价与预警体系研究

  第一节 粮食安全指标体系构建

   一 粮食安全指标设定

   二 指标说明与数据预处理

    (一)宏观指标

     1.趋势产量增长率

     2.粮食储备量

     3.粮食价格波动率

     4.粮食自给率

    (二)微观指标

     1.人均粮食播种面积

     2.人均粮食占有量

     3.恩格尔系数

    (三)自然因素

  第二节 预警方法与模型介绍

   一 熵权法

    (一)熵权法概述

    (二)熵权法的基本原理

    (三)权重计算方法

   二 信息融合法

    (一)DS证据理论与信息融合

    (二)DS证据理论的基本原理

    (三)对于信息融合方法的改进

  第三节 粮食安全预警实证分析

   一 警限的划分

   二 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指标归一化处理

    (二)计算指标权重

   三 指标融合

    (一)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二)融合方法

   四 结果分析

  第四节 完善粮食预警体系对策建议

   一 完善粮食预警指标体系

   二 建立粮食预警管理系统

    (一)建立粮食预警管理信息系统

    (二)建立多部门协调的粮食预警管理机制

    (三)重视后续管理的作用

   三 发挥期货市场预警功能

   四 加强粮食安全预警法制建设

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基础问题,党和政府一直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我国粮食保持了高自给率,不仅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大支撑,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步伐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内粮食供求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供应日益短缺,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区域性、结构性矛盾加剧,粮食持续增产的基础不牢固,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明显;跨国公司开始以迅猛势头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并逐渐向粮食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等。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诸如干旱、洪涝、冰冻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强度增加,对粮食安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已是刻不容缓。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基于全球化视角,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首先提出了新型粮食安全观,并结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战略目标;然后,分析了我国粮食供需现状,预测2015年、2020年、2030年三个阶段我国粮食的供需情况;最后,针对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问题,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途径,增强粮食生产抗灾和防灾能力的途径,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完善粮食品种结构,优化粮食区域布局,完善政府调控下的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开放式的粮食市场体系,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构建我国粮食安全评价与预警体系方面,提出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对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化解国家粮食风险,对于驳斥“中国威胁论”,有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缓解粮食结构矛盾,提高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稳定粮食价格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自然条件、城镇化进程、农业现代化等系统综合考虑及研究,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问题、“三农”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以及三者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参考。

白玉兴、李彪、刘朝伟、王保祥、金锐、徐晓娟:《关于我国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的研究》,《粮食流通技术》2009年第1期。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十二五”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2009。

陈静彬:《基于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粮食安全预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求索》2009年第8期。

成福云:《干旱灾害对21世纪初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探讨》,《水利发展研究》2002年第10期。

程亨华、肖春阳:《中国粮食安全及其主要指标研究》,《财贸经济》2002年第12期。

迟灵芝:《指数平滑法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邓大才:《粮食宏观调控的运行机制研究》,《经济问题》2005年第5期。

邓大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约束条件与设计思路》,《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邓大才:《论政府与市场在粮食经济中的分工和协调》,《南方经济》2002年第5期。

丁声俊、朱玉辰:《健全和完善中国粮食市场体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丁文恩:《调整农业产业布局 增强农业产品竞争力》,《甘肃农业》2003年第9期。

杜顺义、王志伟、郭慕萍、李栋:《气候变暖对山西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的影响》,《中国农业气象》2009年第S1期。

范建刚:《新型国家粮食供给调控体系的构建——基于供给系统运行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高茂盛、范建忠、吴清丽:《旱涝灾害对陕西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顾海兵、刘明:《我国粮食生产预警系统的探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4年第1期。

顾焕章、王曾金、许朗:《建立粮食供求预警系统稳定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市场》,《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2期。

国家粮食局课题组:《粮食支持政策与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何蒲明:《建设以期货市场为先导的粮食市场体系问题研究》,《农业经济》2011年第1期。

何忠伟:《中国粮食供求模型及其预测研究》,《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贺涛:《国外粮食流通体制评价及其启示(一)》,《粮食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1期。

洪涛:《确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念》,《粮食科技与经济》2010年第1期。

侯立军:《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9期。

侯立军:《加强我国粮食物流宏观调控的举措构思》,《经济问题》2006年第8期。

侯立军:《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对策选择》,《现代经济探讨》1999年第1期。

候立军:《确立中国粮食市场模式的构思》,《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9年第6期。

候立军:《我国粮食物流科学化运作研究》,《财贸经济》2002年第11期。

胡非凡、施国庆、吴志华:《试析我国粮食物流中心发展现状及趋势》,《经济问题》2007年第2期。

黄季焜:《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黄季焜:《必需的代价——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国际贸易》1998年第11期。

黄珺:《我国粮食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9期。

黄延信:《中国—澳大利亚粮食市场制度比较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1期。

冀名峰:《日本粮食流通体制变革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改革》2000年第3期。

冀名峰:《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同步性问题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江丽、安萍莉:《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及其粮食风险评估》,《灾害学》2011年第1期。

柯炳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市场体系建设》,《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12期。

柯炳生:《美国的粮食政策》,《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第5期。

雷勋平、吴杨、叶松、陈兆荣、王亮:基于熵权可拓决策模型的区域粮食安全预警》,《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第6期。

雷玉桃、谢建春:《论退耕还林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粮食安全研究》2003年第6期。

李波、张俊飚、李海鹏:《我国中长期粮食需求分析及预测》,《中国稻米》2008年第3期。

李成贵:《粮食直接补贴不能代替价格支持——欧盟、美国的经验及中国的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8期。

李经谋:《2009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李靖、孙晓明:《省域粮食单产水平与波动状况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4期。

李茂松、李章成、王道龙、杨修、钟秀丽、李正、李育慧:《5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自然灾害学报》2005年第2期。

李梦觉、洪小峰:《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经济纵横》2009年第8期。

李先德、王士海:《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及政策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9期。

李玉平、蔡运龙:《浙江省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分析及预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4期。

李玉珠、王济民:《市场经济下粮食供给波动与宏观管理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第6期。

李岳云、朱晶:《中国粮食市场前景》,《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第9期。

李志强、吴建寨、王东杰:《我国粮食消费变化特征及未来需求预测》,《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年第3期。

李志强、赵忠萍、吴玉华:《中国粮食安全预警分析》,《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1期。

梁仕莹、孙东升、杨秀平、刘合光:《2008~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预测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梁子谦、李小军:《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因子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1期。

段兴武、谢云、刘刚、蔺涛:《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分析》,《中国农业气象》2008年第1期。

蔺涛、谢云、刘刚、陈德亮、段兴武:《黑龙江省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自然资源学报》2008年第2期。

刘凌:《基于AHP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5期。

刘明亮、陈百明:《我国近期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灾害学》2000年第4期。

刘晓梅:《关于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财贸经济》2004年第9期。

刘颖:《国外粮食流通体制比较与启示》,《世界农业》2008年第1期。

刘雨田、李全根:《粮食商业连锁经营问题》,《南方经济》1996年第7期。

刘玉海、武鹏:《转型时期中国农业全要素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金融研究》2011年第7期。

龙方:《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的模式选择》,《粮食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2期。

娄源功:《中国粮食安全的宏观分析与比较研究》,《农场经济管理》2003年第3期。

鲁靖、许成安:《构建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8期。

吕新业、王济民、吕向东:《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及预警系统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S1期。

吕耀:《中国食物保障可持续性及其评价》,《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8期。

马建勇、许吟隆、潘婕:《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趋势变化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中国农业气象》2012年第2期。

马九杰、崔卫杰、朱信凯:《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4期。

马九杰、张象枢:《粮食安全衡量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1期。

马九杰、张象枢、顾海兵:《粮食安全衡量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1期。

马有祥:《树立科学发展观构筑我国粮食安全长效机制》,《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0期。

毛德智:《WTO框架下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目标体系构建》,《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2期。

门可佩、魏百军、唐沙沙、周丽、蒋梁瑜:《基于AHP-GRA集成的中国粮食安全预警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0期。

闵耀良:《构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几个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9期。

聂振邦:《2009中国粮食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聂振邦:《2010中国粮食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聂振邦:《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彭克强:《旱涝灾害视野下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12期。

彭克强:《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的关联及其对策选择》,《改革》2008年第8期。

起晓星、刘黎明、刘亚彬、王莉:《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区域粮食安全风险因子识别和分类》,《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第12期。

秦剑:《气候变化与昆明粮食生产的研究》,《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任育锋:《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19期。

尚斌义:《政府干预粮食市场行为的模型分析——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例》,《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史培军、王静爱、谢云、王平、周武光:《最近15年来中国气候变化、农业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的初步研究》,《自然资源学报》1997年第3期。

苏晓燕、张蕙杰、李志强、邓勇:《基于多因素信息融合的中国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第5期。

孙东升、梁仕莹:《我国粮食产量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与应用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3期。

汤美莲:《构筑中国粮食安全体系》,《粮食科技与经济》2002年第5期。

唐华俊:《基于比较优势的种植业区域结构调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年第5期。

王道龙、钟秀丽、李茂松、杨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气象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与减灾对策》,《灾害学》2006年第1期。

王国丰:《“京粮”腾飞的翅膀》,《中外企业文化》2009年第3期。

王姣、肖海峰:《我国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减免农业税政策效果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2期。

王玲、王燕:《美国的粮食政策及对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启示》,《财政研究》2000年第7期。

王舜卿:《专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4年第1期。

王雅鹏:《对我国粮食安全路径选择的思考——基于农民增收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3期。

王亚伟、韩珂、苏克勤、梁保松:《自然灾害对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王玉斌:《我国粮食调运格局演化及粮食生产战略选择》,《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魏剑锋:《中国粮食产量增长的潜力及实现机制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4期。

吴殿廷:《农作物布局优化模型的初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4期。

吴文斌、唐华俊、杨鹏、周清波、陈仲新、Ryosuke Shibasaki:《基于空间模型的全球粮食安全评价》,《地理学报》2010年第8期。

肖国安:《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求预测》,《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

肖国安、刘友金、向国成、仇怡、谷洪波、龚日朝、王文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论纲》,《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肖国安、王文涛:《粮食安全预警研究综述及一种新的预警模型》,《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肖国安、王文涛:《中国粮食安全报告》,红旗出版社,2009。

徐小平、李桂荣:《提升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策略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徐振宇:《从博弈的角度看新一轮粮改》,《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2期。

许朗、李梅艳、刘爱军:《我国今年旱情演变及其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7期。

许世卫、李志强、李哲敏、王启现、李干琼:《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预警类别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1期。

颜晓飞、邵源春:《干旱和洪涝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现代经济》2009年第5期。

杨菊生:《“粮食流通主渠道”与“国家粮食主导”辨析》,《现代经济探讨》1994年第11期。

杨世义:《农业区域化布局的几个问题》,《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5年第5期。

殷培红、方修琦:《中国粮食安全脆弱区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地理学报》2008年第10期。

游建章:《粮食安全预警与评价的评价》,《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2期。

于静洁、任鸿遵:《华北地区粮食生产与水供应情势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第4期。

张丽丽、王建军:《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南方农村》2010年第3期。

张永生:《构造粮食市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北京商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赵龙跃:《粮食产销政策的科学选择:构建社会主义粮食市场》,《经济科学》1994年第6期。

赵素丽:《发达国家管理粮食生产和流通的主要经验、做法及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赵修卫:《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0期。

郑鹏、徐家鹏:《基于价格扰动与市场风险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22期。

郑有贵、欧维中、焦红坡:《关于缓解南北方粮食远距离大量流动矛盾的对策探讨》,《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5期。

周明健、叶文琴:《发达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6期。

周旭英:《调整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的基本思路与措施》,《中国农业信息》2003年第12期。

朱大威、金之庆:《气候及其变化率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物学报》2008年第9期。

朱晶:《农业公共投资、竞争力与粮食安全》,《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朱琴华:《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主题建设研究》,《财贸经济》2003年第8期。

朱希刚:《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12期。

朱泽:《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5期。

祝业辉、朱显平、刘笑然:《关于新形势下建立健全中国粮食市场体系研究》,《经济纵横》2004年第9期。

庄道元、陈超、赵建东:《不同阶段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的分析——基于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软科学》2010年第9期。

邹凤羽:《我国粮食流通期货市场发展研究》,《财贸研究》2003年第3期。

邹凤羽:《优化粮食生产布局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经济》2004年第10期。

Doocy Shannon,TeferraShimeles,Norell Dan,Burnham Gilbert,“Credit Program Outcomes:Coping Capacity and Nutritional Status in the Food Insecure Context of Ethiopia”,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5,Vol.60(10).

Jennifer L. Walker,David H. Holben,Mary L. Kropf,John P. Holcomb,Heidi Anderson,“Household Food Insecurity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in Females from Special Supplemental Nutrition Program for Women,Infants,and Children Households in Appalachian Ohio”,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2007,Vol.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