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3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294

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O.1(201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Human Rights No.1(2011)

SSAPID:101-5251-3362-60
ISBN:978-7-5097-2440-8
DOI:
ISSN:
关键词:

人权

[内容简介] 这是有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一本蓝皮书。本书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基本状况,特别是近年来的最新进展,概括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善人权保障状况的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人权蓝皮书
作 者: 李君如 常健
编 辑:赵建波;关晶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法律

 Abstract

 摘要

 中国皮书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人权蓝皮书编辑委员会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主要编撰者简介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人权的历史成就和发展进步

   一 中国在人权事业上的历史性进步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追求人权实现的基本历程

    (一)1949~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的中国人权事业

    (二)1956~1978年: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人权事业

     1.1956~1966年

     2.1966~1976年

    (三)1978~1989年: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人权事业

    (四)1989~2002年:改革开放新阶段的中国人权事业

    (五)2002年至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中国人权事业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实现的突破

    (一)在人权理论上的突破

     1.人权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

     2.人权普遍性的原则必须同各国国情相结合

     3.人权应当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权利

     4.人权是一个权利体系,是各类权利的有机统一

     5.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6.人权的实现离不开稳定、发展与法治

     7.国际人权保护与尊重国家主权不相矛盾;国际人权保护经过主权国家立法机构批准,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得到有效实施

     8.对话与合作是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正确途径

    (二)法律上的突破

     1.宪法

     2.具体的法律法规

     3.国际人权公约

    (三)实践上的突破

     1.国家的人权行动计划

     2.人权保障的专项行动和专项工程

     3.开展国际人权对话、交流与合作

   四 人权研究工作的队伍、机构、特点

    (一)人权研究机构

    (二)人权研究的形式与成果

     1.网站

     2.定期出版物

     3.研究项目

     4.学术成果

     5.研讨会

     6.人权教育

    (三)人权研究的特点

 BⅡ 专题报告

  B.2 减缓农村贫困,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

   一 贫困与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 中国减缓农村贫困的历程

    1.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量减少

    2.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3.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

    4.贫困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三 中国减缓农村贫困的主要做法

    (一)政府全面主导农村扶贫事业

     1.政府统筹制订扶贫规划

     2.建立扶贫开发领导机构

     3.政府安排扶贫开发专项资金

    (二)实行开发式扶贫

     1.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

     2.发展贫困地区产业

     3.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

     4.促进水土保持

    (三)以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突破口和主战场

     1.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攻坚

     2.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3.贫困村整村推进

    (四)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务工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五)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户实施移民搬迁

   四 中国减缓农村贫困面临的挑战

    1.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大,返贫压力增大

    2.全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问题日益严重

    3.西部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困难

    4.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威胁严重

   五 减缓农村贫困、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政策建议

    1.提高贫困线,增加贫困人口比例

    2.制定《反贫困法》,实现由政策扶贫向侧重制度扶贫的转变

    3.完善扶贫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和扶贫对象参与减缓贫困工作

    4.改进贫困识别和扶持机制,实现扶贫到户、扶贫到人

    5.改变投入方式,从物质资本投资为主转向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并重

    6.加大移民搬迁力度

  B.3 中国公民的工作权利保障

   一 中国公民工作权利保障的基本特点

    (一)对工作权利基本认识的差异性

    (二)公民的工作权利保障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三)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激增和类型复杂化

    (四)以个体工作权利保障为核心的保障模式的形成

    (五)调解在解决工作权利保障争议中的重要意义

     1.强化调解组织解决工作权利争议的独立地位

     2.将“着重调解原则”贯穿于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始终

     3.近年来劳动纠纷调解结案率下降

   二 中国公民的工作权利保障现状

    (一)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劳动合同签订率不断提高

    (二)全面落实最低工资制度,职工工资水平稳步增长

    (三)工会组织建设加快,集体协商的作用增强

    (四)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

   三 中国公民的工作权利保障面临的挑战

    (一)就业歧视现象仍比较严重

     1.户籍歧视

     2.性别歧视

     3.身体健康歧视

    (二)拖欠劳动报酬等损害劳动者权益问题比较突出

     1.拖欠工资等劳动报酬现象严重,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多

     2.一线职工的基本工资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3.部分行业、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三)劳务派遣用工有待规范

     1.不规范的派遣用工行为大量存在

     2.同工不同酬,保险福利待遇低

    (四)工会组织及其维权职能难以满足劳动关系发展需要

    (五)劳动争议解决机制面临很大挑战

    (六)劳动监察和行政执法无法满足需要

   四 加强中国公民的工作权利保障展望

    (一)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

    (二)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三)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

    (四)加强工会建设,创新维权理念与方法

    (五)推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科学化、合理化

     1.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

     2.加快多层次、多元化的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建设

     3.完善劳动争议诉讼制度

  B.4 通过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保障和促进公民住房权

   一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的城镇住房制度

    (二)改革开放后,以公有住房为对象的改革阶段(1980~1998年)

     1.以出售公有住房为改革突破口

     2.调整公有房屋租金

     3.探索住房商品化的改革之路

    (三)以住房商品化为目标的改革阶段(1998年至今)

     1.商品住房市场的发展

     2.对房地产投资和商品房价格的调控

   二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性住房体系

    (一)现代住房供应体系的探索

    (二)现代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探索和建立

     1.廉租房制度

     2.经济适用房制度

     3.公共租赁住房制度

   三 成就、问题和展望

    (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成就

     1.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性住房体系

     2.改善了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

     3.建立和发展了房地产业,房地产市场日渐成熟

    (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商品房价格持续高涨

     2.商品房结构单一

     3.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三)住房制度改革展望

     1.妥善处理好自有住房和租赁住房的关系

     2.不断总结经验,使住房保障的对象越来越精准化

     3.进一步调控住房市场

     4.加快制定“住房保障法”和“住宅法”

  B.5 中国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的发展

   一 社会保障权与社会权利

   二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三 中国保护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的基本制度框架

    (一)养老保险制度

     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1.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4.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三)失业保险制度

    (四)就业安全与工伤保险制度

     1.加强劳动者职业安全的制度体系

     2.工伤保险政策

    (五)生育保险政策

    (六)我国针对各类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及行动

     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针对贫困人群的住房保障

     3.针对特殊儿童的社会保障制度与行动体系

     4.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与行动体系

   四 中国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的发展前景

    (一)有关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的政策方向

     1.重视民生,促进社保体系城乡一体化,扩大社保覆盖范围

     2.合理收入分配关系,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3.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保障人民健康生活

     4.优先加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5.整合各类社保制度资源,完善衔接转续政策,适应人口流动性增强的现状

    (二)对于维护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的若干建议

     1.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2.提高收入水平,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

     3.稳定社会保障基金,确保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

     4.社会保障政策应更加注重稳定性和风险防御性

  B.6 《物权法》实施与公民财产权保障

   一 公民财产权的确认与物权的发展

    (一)我国公民财产权立法的回顾

     1.宪法

     2.民商法

    (二)公民的财产拥有状态

     1.城镇的总体变化

     2.农村的总体变化

     3. 2009年公民的财产状况

    (三)《物权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

     1.确认了权利人可以享有的物权类型和具体内容

     2.明确规定了物权的保护方法

     3.明确不动产登记机构权责的界限

     4.明确集体所有权的权利主体

     5.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自动续期

   二 《物权法》的核心是对公民财产权的平等保护

    (一)财产权平等保护的内涵

    (二)《物权法》对公民财产权的平等保护

   三 《物权法》实施后公民的财产权意识考察

    (一)《物权法》实施后部分省市的第一案

    (二)《物权法》实施后物权的纠纷类型

   四 征收、征用与《物权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障

    (一)征收、征用与财产权保障的历史进程

    (二)《物权法》对征收、征用的规定

    (三)征收、征用与国家保障财产权的最新发展

     1.《物权法》引导房屋拆迁的理性化

     2.强制拆迁行为时有发生

     3.政府在行动——保障被拆迁人财产权

   五 公民财产权保障的最新进展

   六 《物权法》的实施展望

    (一)现存的问题

     1.法规之间存在矛盾,相互冲突

     2.对商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不足

     3.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障仍有待加强

     4.对公权力的行使仍缺少必要的程序性和实体性限制

     5.缺乏充分的救济性规定

    (二)展望与建议

     1.修订法律,保证法律的一致性

     2.积极确认商事财产权,制定商事规则

     3.加大法律宣传,落实纸面上的物权法

     4.限制公权,保障公民财产权

  B.7 食品药品安全发展状况

   一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人权保障

    (一)食品药品安全与人权保障

     1.食品安全中的人权

     2.药品安全中的人权

    (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1.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

     2.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

    (三)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挑战

     1.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屡禁不止,侵犯公民健康权利

     2.食品药品行业信誉受到损害

     3.引发相关管理部门信任危机

     4.威胁社会和谐稳定

   二 国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努力

    (一)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的态度

    (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体制

     1.调整管理体制

     2.调整相关各部门职责

    (三)落实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政策措施

     1.完善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2.改革食品安全运行及监管体制

     3.食品安全监测能力显著提高

     4.食品安全标准和认证体系逐步完善

     5.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和预警机制

     6.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四)实施药品安全方面的政策措施

     1.重视药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2.建立药品市场准入制度

     3.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4.加强了基本药物质量监管

   三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任重道远

    1.进一步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2.努力构建食品药品监管责任体系

    3.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4.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模式

    5.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

  B.8 义务教育的推进与完善

   一 义务教育的发展沿革及其阶段性特征

    1.艰难起步: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

    2.历史性的突破:“两基”目标的确立与基本实现

    3.任重道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 实施义务教育的措施和经验

    1.缩小区域差距,全面提高和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2.保障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

    3.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聚集全民力量,保障弱势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5.推进依法治教,建立健全“两基”督导检查评估验收制度

   三 义务教育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依法治教观念薄弱制约义务教育法制化进程

    2.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

    3.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素质提升和结构失衡的双重困境

    4.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5.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

   四 发展义务教育的思考

    1.强化依法治教观念,提高教育执法水平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3.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育质量

    4.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保障义务教育经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B.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公民文化权保障

   一 公民文化权利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二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历程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二)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逐步加大

    (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重大发展

    (四)服务方式不断改善和创新

    (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立法建设加快

   三 公民文化权实现的障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机制的主体定位不明确

    (二)公共文化投融资机制乏力

     1.公共文化投融资体制未实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

     2.公共参与不足

    (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机制落后

     1.建设环节

     2.管理运行环节

    (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流通机制滞后

    (五)文化权利的法制保障滞后

    (六)农村和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问题尤为突出

   四 构建保障公民文化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公共文化主体结构

     1.政府

     2.文化事业单位

     3.社会组织

     4.企业

    (二)利用文化产业及其金融支持补充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机制

  B.10 互联网的发展与中国公民信息权利的实现

   一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二 中国公民信息权利的发展

    (一)公众知情范围不断扩大

    (二)公众表达空间不断拓展

     1.新闻跟帖普遍设置

     2.网络论坛持续活跃

     3.博客数量快速增长

     4.SNS、微博客作用初显

    (三)公众监督权利不断加强

    (四)公众社会参与机会不断增多

    (五)公众协商机制不断完善

   三 中国公民信息权利实现的困难及前景

    (一)存在的困难

     1.不同利益板块形成的复杂钳制

     2.政府运行机制缺陷和官员素质所形成的制约

     3.公民自身的素质形成的制约

     4.从业者专业修养的局限造成的阻碍

     5.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整体水平的限制

    (二)前景展望

  B.1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与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

   一 政务公开政策和知情权理念在中国的确立与展开

   二 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简要进程与特点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状况

   四 继续发展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促进知情权保护的策略与途径

    (一)存在问题

     1.法律落后于制度,知情权作为基本人权的属性还未得到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认定

     2.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规则体系和执行机制还有待继续发展和完善

     3.知情权救济机制的实效性不强

    (二)政策建议

     1.尽快制定相关立法

     2.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机制

     3.加强对知情权的救济机制建设

     4.发展以社会评议为重点的公众参与机制

  B.12 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与公民参与权

   一 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一)基层民主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

     1.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2.城市基层民主建设

     3.企事业单位基层民主建设

    (二)2010年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新突破

     1.修订村委会组织法

     2.规范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

     3.明确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建设方向

   二 基层民主建设为公民参与权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1.通过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扩大了公民选举权的行使范围

    2.通过基层民主决策制度的推行,使公民的民主决策权落到实处

    3.通过基层民主管理模式的探索,创新公民的民主管理权的行使载体

    4.通过基层民主监督机制的建立,搭建公民民主监督权的实施平台

   三 公民参与权利在基层的广泛实现

    1.象山全县推行“村民说事”制度

    2.南京市探索村委会无候选人一次性直接选举

    3.南宁市试行在社区建立立法联系点

    4.四川在省内企业全面推动建立职工代表大会

   四 基层民主政治与公民参与权的协调推进

    (一)公民参与权通过人大制度实现与基层民主建设的体制内融合

    (二)基层的公民参与将逐步走向“去行政化”

     1.明确基层组织的职能定位

     2.把政府服务统筹到基层

     3.实现政府与基层组织的协同治理

    (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助推公民参与的规范发展

     1.加强对村民和候选人的思想教育

     2.完善村委会选举程序

     3.加大对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基层民主建设中公民参与权的实现形式和技术手段不断创新

     1.选举过程直观化

     2.选举资格明确化

     3.选举程序简易化

     4.选举结果公正化

  B.13 中国的司法改革与司法中的人权

   一 历史回顾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一)司法理念与人权

    (二)刑事司法改革与人权保障

     1.完善刑事侦查制度,增强人权保障意识

     2.改革刑事审判制度,加强人权保障

     3.推进刑罚执行制度改革,强化人权保障

     4.加强刑事诉讼监督,确保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

     5.改革和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全面加强人权保障

    (三)民事司法改革与人权保障

     1.民事司法领域不断扩大,权利保障更加全面

     2.规范民事司法规则,确保法律准确统一适用

     3.建立民事审判体系,完善审判组织和审判管理制度

     4.重视民事调解,把人权保障落实在结案过程中

     5.深化民事执行体制机制改革,在执行中保障人权

    (四)行政司法改革与人权保障

     1.不断拓展受案范围,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2.重视国家赔偿制度,加大司法领域人权保障

    (五)律师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与人权保障

     1.发展律师制度,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三 问题与展望

    (一)问题

     1.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问题

     2.刑讯逼供的问题

     3.监管场所的管理问题

     4.司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问题

     5.民事案件执行难问题

     6.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问题

     7.对律师履行职权行为的保障问题

    (二)展望

     1.防止滥用羁押措施

     2.防止刑讯逼供

     3.进一步加强监所管理

     4.进一步提高司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5.努力解决民事案件执行难的问题

     6.拓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7.进一步保障律师依法行使职权

  B.14 农民享有权利的逐步实现

   一 历史形成的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

   二 中国政府为全面实现农民权利而进行的改革

    1.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费

    2.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建立健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三 中国农民在全面实现权利方面面临的障碍和困难

    1.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较大

    2.公共资源城乡分布仍然不均

   四 全面实现农民权利的未来展望

    1.彻底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全面实现城乡居民权利平等

    2.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公共资源均等化

  B.15 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状况

   一 中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变化

   二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保障状况

    (一)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参政议政权

    (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四)民族区域自治权

   三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状况

    (一)经济发展权

    (二)受教育权

    (三)文化权利

    (四)健康权

   四 简要评价

    1.保障目标的确定性与实践操作的灵活性相结合

    2.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保障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障并重

    3.制定了一套系统的优惠政策

    4.在国家结构形式上设计了一种独特的保障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16 中国妇女人权的法律保障

   一 新中国妇女人权法律保障的历史进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体系

    (三)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保障妇女人权国家机制已经形成并取得显著效果

   二 2010年中国妇女人权法律保障的新进展

    (一)《社会保险法》专章规定了生育保险,妇女的生育权得到了更切实的保障

    (二)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保障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

     1.加强了对农村妇女政治权利的保护

     2.强调了村民委员会促进男女平等的义务

     3.强化监督,防止借口村民自治侵犯妇女权益

    (三)通过《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保障涉外婚姻等关系中弱势女性的权益

    (四)一些地方性法规的出台,为保障本地区妇女权益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依据

     1.强化了政府保障妇女权益的责任和工作保障

     2.明确妇女参政议政比例,推进基层妇女参政议政

     3.加强对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和相关权益的保障

     4.强调依法保障妇女的特殊劳动权益

     5.突出保护妇女人身及婚姻家庭权益

    (五)开展执法检查,促进保障妇女人权法律规定的落实

     1.强化组织建设,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2.完善政策法规,为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提供制度保障

     3.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保障妇女的政治权利

     4.采取多种措施,着力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5.加强管理化解纠纷,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

     6.加强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监管

    (六)妇联组织的维权工作在领域、理念、方法等方面有了新突破

     1.妇联维权工作领域有了新拓展、新突破

     2.妇联维权工作体现了依法维权、尊重人权、妇女为本等理念

     3.妇联维权工作方法走向了专业化、综合化、机制化

     4.面向妇女群众提供的维权服务更加便捷

   三 当前中国妇女人权法律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我国保障妇女人权法的法律法规本身还存在很多不足

    (二)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侵害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妇女参政比例总体仍然偏低

     1.女性人大代表所占比例总体偏低

     2.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领导干部所占比例较低

     3.农村妇女进村委会的比例过低

    (四)侵害妇女劳动权益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五)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四 完善我国妇女人权法律保障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障妇女人权的各项机制

    (三)进一步发挥妇联等妇女组织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作用

  B.17 老年人权利保障

   一 老年人权利的定义和内涵

    1.受养权

    2.就医权

    3.参与权

    4.受教育权

    5.娱乐权

   二 中国老年人权利保障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对老年人权利保障的发展历程

     1.我国宪法扩大了老年人权利的内涵

     2.中国制定了专门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保护老年人权利

     3.中国制定老龄事业发展纲要促进老年人权利发展

     4.建立专门的老年人权利保护国家机构

     5.大力发展养老保障制度

     6.建立和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7.加快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8.大力发展老年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

    (二)中国保障老年人权利的主要方式

     1.国家保护老年人权利的方式

     2.社会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方式

     3.家庭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方式

     4.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方式

    (三)中国在老年人权利保障方面的最新进展

     1.在发展老年福利事业方面取得新进展

     2.在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新进展

     3.高龄津贴制度进一步发展

     4.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服务

     5.全国各地在保障老年人权益方面的新举措

   三 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

    1.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2.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同时发生,养老“主要依靠家庭论”受到挑战

    3.老年人权利保障的法律不完善

   四 中国老年人权利保障的展望

    (一)完善中国老年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

     1.转变观念

     2.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二)关于完善中国老年人权利保障的建议

     1.加强老年人权利保障立法

     2.设立保障老年人权利的合议庭

     3.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

     4.加强社会养老体系建设

     5.家庭和社会要共同努力

  B.18 中国残疾人权利的保障状况

   一 残疾人权利保障的历史与现状概览

    (一)残疾人状况及其权利发展

     1.初步创立和推广残疾人权利保障制度的阶段(1949~1968年)

     2.残疾人事业缓慢发展的阶段(1968~1978年)

     3.残疾人事业的恢复与高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二)残疾人权利的制度保障与实现

     1.法律制度

     2.执行机构

   二 残疾人权利的保障状况分述

    (一)平等参与公共管理与社会生活

    (二)无障碍环境

    (三)教育

    (四)康复

    (五)婚姻、家庭

    (六)劳动就业

    (七)社会保障与脱贫

    (八)文化、体育、娱乐

   三 残疾人权利的救济体系

    (一)行政救济

    (二)司法救济

    (三)其他救济

   四 残疾人权利保障的未来发展

   五 结语

  B.19 中国与国际人权合作

   一 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历史回顾

    (一)第一阶段

     1.1949~1978年

     2.1978~1989年

     3.1989~1991年

    (二)第二阶段

     1.1991~2004年3月

     2.2004年3月至今

   二 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最新进展

    (一)中国与国际人权条约机制的合作

     1.参加国际人权条约

     2.参与人权领域国际规则的制定

     3.参与人权条约机构的工作

     4.履行国际条约义务

    (二)中国与联合国人权机构的合作

     1.中国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中国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

     3.中国与联合国人权特别机制

    (三)中国与国际人权对话

     1.中欧人权对话

     2.中英人权对话

     3.中美人权对话

     4.中挪人权与司法圆桌会议

     5.中德人权对话

    (四)中国与国际人权交流

     1.“北京人权论坛”

     2.出访欧洲

     3.双边和专业领域人权研讨会

   三 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过程中存在分歧与斗争

    (一)分歧的原因

     1.中国和西方国家在人权理念方面的差异

     2.西方社会对中国情况缺乏了解并存在偏见

     3.中国和西方一些国家对民族问题性质的不同认识

     4.中国民族分裂势力和西方反华势力相互利用,试图借所谓“人权问题”分裂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

    (二)前景展望和政策建议

     1.前景展望

     2.政策建议

 BⅢ 专题调研报告

  B.20 人权立法分析报告

   一 前言

   二 我国人权立法的发展历程

    (一)与人权有关的宪法规定的变化和发展

    (二)与人权有关的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废除

    (三)与人权有关的行政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废除

   三 我国人权立法的经验与不足

    (一)我国人权立法的经验

    (二)我国人权立法的不足

   四 我国人权立法的发展趋势与完善措施

    (一)我国人权立法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人权立法的改善措施

   五 结论

  B.2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人权保护状况报告

   一 生命权、健康权与生存权

    (一)生命权、健康权

    (二)生存权

     1.生活救助

     2.恢复重建住宅

   二 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一)公民权利、政治权利

    (二)财产权利

     1.灾中财产处理

     2.土地使用权损失补助

     3.债务处理及保险理赔

    (三)就业权利

    (四)受教育权

     1.校园重建与复学复课

     2.高考、中考录取

     3.对灾区困难学生的资助

   三 妇女、儿童和少数民族权利

    (一)妇女权利

    (二)儿童权利

    (三)少数民族权利

   四 重建中的思考

    1.残疾人的权利

    2.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文化保护

    3.心理干预与精神恢复

 BⅣ 附录

  B.22 中国人权大事记(1949~2010)

   1949年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50年

    1月

    2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51年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952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1月

   1953年

    1月

    3月

    5月

    7月

    10月

    12月

   1954年

    2月

    3月

    5月

    8月

    9月

    11月

    12月

   1955年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56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6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57年

    1月

    2月

    3月

    4月

    6月

    7月

    8月

    10月

    11月

   1958年

    2月

    3月

    4月

    7月

    10月

   1959年

    3月

    4月

    9月

    10月

   1960年

    2月

    4月

    11月

   1961年

    4月

    7月

   1962年

    1月

    6月

    9月

    10月

    12月

   1963年

    3月

    10月

    11月

   1964年

    3月

   1965年

    4月

    9月

   1966年

    5月

    8月

   1968年

    12月

   1970年

    3月

   1971年

    10月

   1972年

    2月

    6月

   1973年

    3月

   1974年

    1月

    2月

   1975年

    1月

    3月

    5月

   1976年

    1月

    4月

    5月

    7月

    9月

    10月

   1977年

    7月

    8月

   1978年

    2月

    5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79年

    1月

    2月

    3月

    7月

    11月

   198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2月

   1981年

    1月

    10月

   1982年

    1月

    2月

    3月

    7月

    8月

    9月

    12月

   1983年

    1月

    4月

    5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2月

   1984年

    2月

    3月

    4月

    5月

    9月

    12月

   1985年

    3月

    4月

    6月

    7月

    9月

    11月

    12月

   1986年

    3月

    4月

    7月

    9月

    12月

   1987年

    1月

    4月

    5月

    7月

    9月

    10月

    11月

   1988年

    1月

    2月

    3月

    6月

    7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89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99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6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91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92年

    1月

    3月

    4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2月

   1993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0月

    12月

   1994年

    1月

    2月

    3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0月

    12月

   1995年

    1月

    2月

    3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96年

    2月

    3月

    4月

    5月

    8月

    12月

   1997年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98年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99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2000年

    2月

    3月

    4月

    6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2001年

    2月

    3月

    4月

    5月

    7月

    9月

    10月

    11月

   2002年

    1月

    2月

    3月

    4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2月

   2003年

    1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4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5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6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7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8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9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B.24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人权著作

 编委会名单

这是有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一本蓝皮书。本书通过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基本状况,特别是近年来的最新进展,概括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人权保障状况的政策建议。全书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专题调研报告和附录四个部分。总报告从总体上总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追求人权实现的基本历程,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在理论上、法律上和实践上实现的突破,分析人权研究工作的队伍、机构和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专题报告部分,共有18篇专题报告,分别涉及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工作权、住房权、社会保障权、健康权、教育权、文化权、信息权、选举权、参与权和财产权的保障,妇女、老人、少数民族、残疾人的权利保障,司法中的人权保障,以及国际人权合作等内容。在专题调研报告部分,共有2篇调研报告,分别是“人权立法分析报告”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人权保护状况报告”。最后有三个附录:附录一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人权大事记;附录二是中国人权的法律法规汇编;附录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人权著作。本书的作者是来自全国各地人权研究机构的学者和专家。在研究风格上力求在充分占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具体的、有理有据的分析,既要总结取得的成就,也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可以预见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2001年10月。

[2]国务院:《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

[3]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2001。

[4]郭雪剑:《三条保障线——中国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1]汪习根:《法治社会的基本人权——发展权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修订第4版。

[3]常凯:《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4]徐显明主编《国际人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

[5]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当代法学》2004年第2期。

[6]朱应平:《论我国公民平等工作权的宪法保护》,《法学》2002年第8期。

[7]周业安、赵坚毅、宋紫峰:《中国转型时期的劳动权评价》,《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

[8]胡芬:《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对劳动权的保护》,《法学评论》2009年第3期。

[9]杨炼:《论工作权的国际标准及在中国的实现》,《求索》2009年第3期。

[10]王旭:《劳动、政治承认与国家伦理——对我国<宪法>劳动权规范的一种阐释》,《中国法学》2010年第3期。

[1]姚玲珍:《中国公共住房政策模式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第1版。

[2]吴立范、罗党论:《中国的住房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第1版。

[3]郭建波:《世界住房干预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第1版。

[4]王宏哲:《住房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第1版。

[5]张群:《居有其屋:中国住房权历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1版。

[6]陈伯庚:《住房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中国房地产》2008年第6期。

[7]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第1版。

[8]张东伟:《我国建立多层次住房制度体系:专访中国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主任倪鹏飞》,2009年1月16日第5版《人民日报(海外版)》。

[9]武可:《我国公共住房政策历史及现状》,《商业经济》2010年第3期。

[10]汪利娜:《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变及思考》,《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第12期。

[11]李东卫:《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思考》,《改革与开放》2010年第1期。

[12]沈卫平:《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6期。

[13]夏波光:《住房保障:高房价带来新命题》,《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第4期。

[14]刘维新:《论房改中的问题与建立特色社会主义房地产住房供给体系》,《中国房地产金融》2010年第1期。

[15]周望:《世界各国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模式和经验归纳》,《当代世界》2010年第9期。

[16]张毅、李放:《我国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9期(下)。

[17]全晓书、阿斯钢:《联合国官员高度评价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搜狐网:http://news.sohu.com/1/0100/66/subject143746653.shtml。

[18]常健、郭薇:《中国住房保障制度与公民住房权保障》,中国人权网:http://www.humanrights-china.org/cn/zt/qita/zgrqyjh/yjhzywz/t20080526_364064.htm。

[19]谢浩然:《中国住房商品化20年(1):从邓小平讲话谈起》,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new_hgjj/jzzl/haoran/jicui/200407/21/t20040721_1289171. shtml。

[20]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政府公务员住房制度研究》,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站:http://www.ggj.gov.cn/wxzl/llyd/200406/t20040623_1779.htm。

[21]尹中立:《国六条之后的房地产政策走势分析(1)》,中国网:http://news. china.com/zh_cn/finance/11009723/20070116/13882132.html。

[22]原建设部等:《建设部通报2006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情况》,新华网:http://news. xinhuanet.com/house/2006-11/30/content_5412729.htm。

[2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网站:http://www.mohurd.gov.cn/zfbz。

[24]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1]中宣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2009。

[2]郭曰君:《社会保障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2009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保障网:http://www. cnlss.com/LssReference/PlanStatistics/201006/LssReference_20100619001955_7988.html。

[4]《我国去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 cn/GB/1040/59941/11853711.html。

[5]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09-09/04/content_1409216.htm。

[6]《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09-04/07/content_1279256.htm。

[7]《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4/content_20256.htm。

[8]郭健:《2009:居民医保坚实的一步》,《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第3期。

[9]财政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有关情况、成效及新举措》,网易财经:http://money.163.com/10/0325/16/62KRM8KI00253CAA.html。

[10]《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95%》,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012/23/t20101223_22081276.shtml。

[11]孙光德、董克用主编《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3版。

[12]唐钧等:《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华夏出版社,2003。

[13]财政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有关情况、成效及新举措》,网易财经:http://money.163.com/10/0325/16/62KRM8KI00253CAA.html。

[14]《民政部发布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民政部门户网站:http://www. 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006/20100600080798.shtml。

[15]唐钧:《中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回顾与评析》,价值中国网:http://www. 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10/2/6/190404.html。

[16]《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央财政今年投入330亿建廉租房》,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2009lh/content_1256647.htm。

[17]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2版。

[18]《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40/59941/136878/146668/8820787.html。

[19]《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各地春风行动初见成效》,社会保障网:http://www. cnss.cn/new/gdsy/201003/t20100324_247061.htm。

[20]白天亮等:《走进“十二五”,国强民更富》,2010年10月25日第17版《人民日报》。

[1]王锴:《新中国宪法保障财产权的历史变迁(1949~2004)》,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28532。

[2]金超:《关注:沈阳“物权法第一案”》,东北新闻网:http://www.nen.com.cn/76297310874632192/20071018/2329889.shtml。

[3]袁裕来:《<物权法>颁布使老百姓权利意识得到空前提高》,法律博客:http://yuanyulai.fyfz.cn/art/185567.htm。

[4]《<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十大解读“官商一体”拆迁模式将寿终正寝,野蛮暴力强制搬迁者可追刑责》,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fzdt/newshtml/20/20100129085446.htm。

[5]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fzdt/newshtml/20/20101215223631.htm。

[6]宋志红:《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1644。

[7]吕苑鹃:《国土资源部:切实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中证网:http://cs. xinhuanet.com/cqzk/201003/t20100312_2364099.htm。

[8]毕舸:《只有落实土地财产权才能保障农民权益》,中国改革论坛:http://www.chinareform.org.cn/Economy/Agriculture/Practice/201009/t20100919_43959.htm。

[9]迟福林:《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工网:http://news. workercn.cn/c/2010/12/05/101205085939656350377.html。

[10]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2010年9月,中央政府门户网:http://www.gov. cn/zwgk/2010-09/26/content_1709942.htm。

[1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中央政府门户网:http://www.gov.cn/test/2009-04/14/content_1284725.htm。

[1]唐民皓主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政策研究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1版。

[2]唐民皓主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政策研究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1版。

[3]王学政:《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释义及热点案例分析》,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第1版。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常用法律法规汇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第2版。

[5]魏益民等:《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第1版。

[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白皮书,2008。

[7]韩俊主编《中国食品安全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1版。

[8]张景勇:《从“基层民声”到“国家大法”——回溯<食品安全法>的诞生历程》,《中国食品》2010年第12期。

[9]邵明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 努力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中国食品》2010年第12期。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9年2月28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2001年12月1日。

[1]《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作政治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8-06/03/content_1004301_5.htm,2008年6月3日。

[2]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3]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实施<世界全民教育宣言>的指导方针》(序言),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世界教育论坛起草委员会:《全民教育:实现我们的集体承诺——对达喀尔行动纲领的详细说明》,UNESDOC Database,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02/120240c.pdf,2000年5月23日。

[5]《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国高等教育》1994年第10期。

[6]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党建》1997年第10期。

[7]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等合作项目研究组:《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8]徐运平:《为了明天——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10周年之际》,2001年12月3日第1版《人民日报》。

[9]《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好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综述》,2010年7月8日第1版《中国教育报》。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2006):扫盲至关重要》,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2005。

[11]田正平、肖朗:《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2]教育部:《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6月23日第2版《中国教育报》。

[1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4]《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国研网:http://misc. drcnet.com.cn/temp/subject/bjzl_3855.htm,2004年2月26日。

[15]温红彦:《众志成城度关山——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述评》,2005年9月27日第1版《人民日报》。

[16]《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攻坚目标如期实现》,2007年11月16日第4版《人民日报》。

[17]《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7.htm,2007年10月24日。

[18]《优化资源 促进公平 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2009年12月1日第1版《中国教育报》。

[19]《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中国农村科技》2006年第2期。

[20]于春生、王茜、吴晶:《三年四大步——我国城乡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免费》,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8/03/content_8931254. htm,2008年8月3日。

[2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年7月29日。

[22]周逸梅、张灵:《教改纲要: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重点学校和班级》,2010年3月1日第6版《京华时报》。

[23]《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0-09/26/content_1709942.htm,2010年9月26日。

[24]《关于“缩小教育差距、加大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支持力度”建议的答复(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tianbanli/2006tabl/rdjydf/200805/t20080519_25692.html,2008年5月19日。

[25]陈小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人民教育》2008年增刊第2期。

[26]于月萍:《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3期。

[27]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07年6月28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2007年7月6日第3版《中国教育报》。

[28]朴永馨:《体现人权的残疾人特殊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人民出版社,2008。

[29]《用教育托起残疾孩子的梦——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侧记》,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5/17/content_11390333.htm,2009年5月17日。

[30]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网站:http://www.cydf.org. cn/about.asp,2009年10月19日。

[31]李菲、査云帆:《全国妇联:“春蕾计划”爱心捐助20年成果累累》,《老区建设》2010年第5期。

[32]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摘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8期。

[33]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关注义务教育教师》,《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34]翟博:《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35]陈敬朴:《教育政策城市偏向的要害及其特点》,《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20期。

[36]杨小微:《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路径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5期。

[37]马和民:《论当前中国社会化资源的亏空——关于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生存状况的深重忧思》,《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李军鹏:《文化权利同经济、社会权利一样重要》,《人民论坛》2007年第15期。

[2]〔波〕雅努兹·西摩尼迪斯:《文化权利:一种被忽视的人权》,《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第4期。

[3]〔挪〕艾德等:《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艺衡、任珺、杨立青:《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赵宴群:《文化权利:一般认知与实现条件》,《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9期。

[6]赵宴群:《文化权利的确立与实现》,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

[7]孙岳兵、张冰侠:《浅析我国宪法语境下的公民文化权利》,《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8]陈佑武:《文化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学术界》2007年第5期。

[9]万鄂湘、毛俊响:《文化权利内涵刍议》,《法学杂志》2009年第8期。

[10]李军鹏:《论文化权利与文化公平》,《中国公共文化发展服务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苏峰:《略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文化发展论坛:http://www.ccmedu. com/bbs4_4573.html。

[12]《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管理到服务:一次新的长征》,中国文明网:http://hxd.wenming.cn/whtz/2010-05/13/content_116571.htm。

[13]任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综述》,《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4]巫志南:《现代服务型公共文化体制创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5]巫志南:《美国演艺业考察报告》,《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2006)——创意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6]丁元竹、江汛清:《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原因分析》,《经济管理文摘》2006年第12期。

[17]《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共文化服务部分,2006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18]〔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9]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公共责任》,《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1]《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udhr. htm。

[2]《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esc.htm。

[3]《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ccpr.htm。

[4]《发展权利宣言》,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chinese/esa/social/youth/development.htm。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5-06/14/content_6310.htm。

[6]《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 cn/jrzg/2009-04/13/content_1283983_5.htm。

[7]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3/09/22/0358.htm。

[8]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tp://xtlv.cn/index/0E/00/11/index.htm。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zxbd/wz/201006/t660625.htm。

[10]李君如:《人权实现及其评估方法研究》,中国人权网:http://www. humanrights-china.org/cn/zt/tbbd/bjtl/06/t20091030_506278.htm。

[11]李君如:《中国在人权事业上的历史性进步》,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 com.cn/GB/49150/49152/7180083.html。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授权发布:中国首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

[3]曹康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

[4]姜明安主编《行政许可法条文精释与案例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5]赵正群:《得知权理念及其在我国的初步实践》,《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6]赵正群、朱冬玲:《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制度在中国的生成与发展》,《南开学报》2010年第2期。

[7]赵正群、董妍:《中国大陆首批信息公开诉讼案件论析(2002~2008)》,《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6期。

[8]赵正群、董妍:《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实践状况的评价与监督——美国“奈特开放政府系列调查报告”论析》,《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胡锦涛于2006年11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讲话。

[2]张英、唐忠义:《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路径和基本经验》,《理论月刊》2010年第4期。

[3]《民政部关于切实加强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的意见》。

[4]杨琳:《温岭:民主恳谈之花》,《瞭望》2009年第38期。

[5]陈力予、郑美玲:《试论“村治”新廉政监督机制:户代表会议制度》,《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6]杜宇新:《参与式预算: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探索》,《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9期。

[1]罗玉中、万其刚、刘松山:《人权与法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445页。

[2]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第3~5页。

[3]张进德、何勤华:《中国检察制度六十年》,《人民检察》2009年第19期。

[4]肖扬:《我们的理想: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人民司法》2002年第1期。

[5]严励:《司法权威初论》,《中国司法》2004年第6期。

[6]姜明安:《行政诉讼与法治环境》,《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第4期。

[7]张军:《中国司法审判中的人权保障》,《人权》2006年第1期。

[8]王公义:《律师是什么——新中国律师业60年五个发展阶段的理性思考》,《中国司法》2009年第12期。

[9]《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1年第1期。

[10]江必新:《机遇与挑战——论加入WTO与我国的行政审判工作》,2000年11月16日《人民法院报》。

[1]蔡洪滨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前景、管理体制及社会效果》,《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年第4期。

[2]蔡志海:《农民进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常健:《效率、公平、稳定与政府责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陈锡文主编《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陈锡文等:《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

[6]陈昌盛:《优化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团结》2010年第4期。

[7]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8]郭书田等:《失衡的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9]蒋太岩等主编《从歧视走向公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

[10]李华:《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财政制度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1]李和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2]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13]万川编著《户口迁移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4]温铁军:《我们是怎样失去迁徙自由的》,《中国改革》2002年第4期。

[15]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6]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7]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城市与乡村》,科学出版社,1994。

[18]周作翰、张英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9),民族出版社,2010。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9。

[1]冯林主编《中国公民人权读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第1版。

[2]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编《中国人权法律文献》,新世界出版社,2003,第1版。

[3]韩贺南:《平等与差异的双重建构》,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第1版。

[4]顾秀莲主编《妇女权益保障法学习读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第1版。

[5]李明舜:《妇女权益法律保障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3,第1版。

[6]黄列主编《性别平等与法律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版。

[7]李明舜、林建军主编《妇女人权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1版。

[8]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权知识干部读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第1版。

[9]谭琳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1版。

[10]谭琳主编《2006~2007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1版。

[11]莫文秀主编《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1版。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2006。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

[3]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06。

[4]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权知识干部读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5]李超:《老年维权之利剑:老年人法律保障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曾庆敏:《老年人权益保障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2008年中国批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注释本)》,法律出版社,2008,第1版。

[3]《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2009)》,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9,第1版。

[4]Stone,Deborah A.,The Disabled State.,Temple 1984.

[5]Silverst,Anita & Stein,Michael Ashley,“Disability and the Social Contract”,2007.74 U.Chi.L.Rev.1615.

[6]Nussbaum,Martha C.,Frontiers of Justice:Disability,Nationality,Species Membership,Harvard,2006.

[7]相自成:《中国残疾人保护法律问题史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第1版。

[8]董云虎、常健主编《中国人权建设6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第1版。

[9]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节选之二)》,2008年1月15日第4版《北京大学校报》。

[10]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华夏出版社,2007,第1版。

[1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0-03/12/content_1554425.htm。

[12]胡仲明、李丹芳:《残疾人应均享基本公共服务》,中国人权网:http://www. humanrights.cn/cn/rqlt/rdpl/xzgd/t20091207_519359.htm。

[1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中国人权网:http://www.humanrights.cn/cn/zt/xwgzrd/2010/60/t20100926_653758.htm。

[14]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残联发[2010]10号),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http://www.cdpf.org.cn/sytj/content/2010-04/01/content_30272746.htm。

[15]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走向世界,不断融合——写在中国政府首次递交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报告之际》,2010年9月1日第11版《人民日报》。

[16]经社文权利委员会:《第5号一般性意见》,1994,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网站:http://www2.ohchr.org/english/bodies/cescr/comments.htm。

[17]马洪路主编《残疾人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第1版。

[18]蔡禾等:《关注弱势:城市残疾人群体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1版。

[19]《缔约国根据<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三十五条第一款提交的条约专要文件准则》,GE.09-46381(C),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网站:http://www.ohchr.org/EN/HRBodies/CRPD/Pages/CRPDIndex.aspx。

[20]张家年等:《构建无障碍信息环境的法律基础与标准实施的研究》,《理论与探索》2009年第5期。

[21]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信息终端设备信息无障碍辅助技术要求及评测方法》,《通信技术与标准》2009年第14期。

[22]徐风:《我国已完成无障碍设计国家标准体系构建》,中国质量新闻网:http://www.cqn.com.cn/news/zgzlb/dier/348597.html。

[23]吴淞豫等:《中国实施经社文公约现状管窥——中国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建设调研报告》,《公益法评论》2011年第1卷,待刊稿。

[24]经社文权利委员会:《第13号一般性意见》,1999,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网站:http://www2.ohchr.org/english/bodies/cescr/comments.htm。

[25]甘昭良等:《全纳教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26]郑雄飞:《残疾人全纳教育的理性分析》,《中国残疾人》2008年第4期。

[27]陈琛:《新旧义务教育法中残疾人教育相关规定之比较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5期。

[28]霍阳:《我国残疾人口的就业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29]马红英、谭和平:《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1期。

[30]赵向东:《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残疾学生——北京13所高等学校残疾学生现状调查》,《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7期。

[31]金锦萍、李敬等:《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发展状况报告》,《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5期。

[32]《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http://www.cdpf.org.cn/sytj/content/2008-04/07/content_84239.htm。

[33]周运清、张雪:《残疾人保障的制度构建与社会和谐》,《中国残疾人》2006年第10期。

[34]陈涛:《残疾人婚姻家庭研究和发展的现状分析》,《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4期。

[35]郭未、解韬:《中国听力残疾人口的婚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3期。

[36]夏吟兰:《我国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法商研究》2006年第6期。

[37]谢晖:《平等机会视角下的残疾人权益保障》,《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4期。

[38]杨立雄:《从“居养”到“参与”:中国残疾人社会保护政策的演变》,《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第4期。

[39]郑功成:《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0]薄绍晔、贾午光主编《中国残疾人维权案例选编》,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第1版。

[41]郑钰飞:《银行没无障碍通道,残疾人状告重庆规划局》,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s/2009-10-11/024216416134s.shtml。

[42]吴楚:《信守承诺 文明进步》,2010年9月1日第11版《人民日报》。

[43]余晓洁:《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期评估显示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中国人权网:http://www.humanrights.cn/cn/zt/tbbd/zt009/04/t20091203_519923.htm。

[44]崔丽、王亦君:《“民生立法”驶上快车道》,2010年11月25日第1版《中国青年报》。

[45]周红云:《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基于治理与善治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

[46]甘肃省民政厅课题组:《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模式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47]Chesler,M.A.and Chesney,B.K.,“Self-help Groups:Empowerment Attitude and Behaviors of Disabled or Chronically Ill Persons”,Attitudes Towards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New York:Springer,1988,pp.230-245.

[48]Katsui,Hisayo & Kumpuvuori,Jukka,“Human Rights Based Approach to Disability in Development in Uganda:A Way to Fill the Gap Between Political and Social Space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Disability Research,2008.vol.10,No.4,pp.227-236.

[49]Boesen and Martin,Applying a Rights-based Approach:An inspirational guide for civil society,DIHR,2007.

[50]Landman,Todd.,“Social Science Methods and Human Rights”,Studying Human Rights,Routledge 2006.

[51]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WHO/ESCAP):《残疾资料培训手册》(Training Manual on Disability Statistics),2008,联合国官方网站:www.unescap. org/stat/disability/manual/index.asp。

[52]Stein,Michael,& Quinn,Gerard et al,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A commenta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2010年9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外文出版社,2009,第1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人权状况》(1991年11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中国政府白皮书》(1),外文出版社,2000,第1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9年9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2009年3月。

[6]罗艳华:《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历程与特征》,中国人权研究会编《中国改革开放与人权发展30年》,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第1版。

[7]罗艳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人权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1期。

[8]沈为荣:《也谈东方主义和“西藏问题”》,《观察与交流》(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办)第63期,2010年9月15日。

[9]韩云川:《中美人权之争》,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第1版。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人权状况》,1991年11月1日。

[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人权发展50年》,2000年2月17日。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法治建设》,2008年2月28日。

[10]李建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2010年8月31日《人民日报》。

[11]班文战:《人权法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人权的立法保障》,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治30年”课题组编《中国法治30年:回顾与展望》,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12]班文战:《国际人权法在中国人权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法论坛》2005年第23卷。

[13]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官方网站(中国人大网):“文献资料”,http://search. npc.gov.cn:7000/was40/search?channelid=31127&templet=outline_cms_flwj1.jsp。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政府网):“法律法规”,http://www.gov.cn/flfg/index.htm。

[15]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现行行政法规分类实时目录和全文链接》,http://www.zhengxiang.gov.cn/main/zfxxgk/xxgkml/fggw/fg/6a287b42-3853-43ba-ae9f-e1d3877e4031.shtml。

[16]北大英华公司、北京大学法制信息中心网站(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国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全库,http://vip.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chl/index.asp。

[1]《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2008年6月24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

[2]《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2009年5月11日发布。

[3]《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居民住房重建的指导意见》,2008年8月29日印发。

[4]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2008年9月19日印发。

[5]《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2008年6月8日公布。

[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2008年6月11日印发。

[7]《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年7月3日印发。

[8]《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2008年6月29日印发。

[9]《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生活类物资分配办法》,2008年6月1日印发。

简 介:这是由来自全国各地人权研究机构的学者和专家共同撰写的有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二本蓝皮书。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2011年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新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改善人权保障的具体建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简 介:这是由来自全国各地人权研究机构的学者和专家共同撰写的有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二本蓝皮书。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2011年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新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改善人权保障的具体建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