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76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1-201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BEIJING(2011-2012)

SSAPID:101-5236-0931-36
ISBN:978-7-5097-3197-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报告围绕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主题,立足“十二五”时期的文化规划,以2011年度北京的文化战略、发展、建设和管理为基本内容,从文化政策与文化战略、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交流传播等方面,总结分析首都文化发展的现状、原因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总论”以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建设先进文化之都为主线,阐述首都文化发展的“双轮驱动”战略、首都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措施。以首都文化发展战略、文化政策、文化管理为基本内容,以“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为背景,概述2011年首都文化发展的新动态,新问题、新发展。以北京文化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基本内容,探讨和论述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各领域的现实状况与发展态势,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交流为基本内容,考察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动态,概述和探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蓝皮书
作 者: 赵弘 李建盛
编 辑:周映希;张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Abstract

 皮书数据库

 北京蓝皮书编委会

 中国皮书网

 BⅠ 总报告

  B.1 创新驱动首都文化发展,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建设先进文化之都

   一 首都全国文化中心要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 以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首都文化发展

    1.以创新驱动战略推动首都文化创新

    2.以双轮驱动、融合战略推动首都文化创新发展

   三 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战略高度推动首都文化建设

    1.立足国家首都文化战略,推动国家首都文化的繁荣发展

    2.立足城市文化资本战略,推动北京城市文化的发展繁荣

    3.立足首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首都文化的创新发展

    4.立足文化融合发展战略,推动首都城市的协调发展

   四 发挥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建设先进文化之都

    1.建设文化价值导向之都,发挥国家首都文化的率先垂范作用

    2.建设文化创意之都,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创新引领作用

    3.建设文化传播之都,增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4.建设文化魅力之都,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在文化传承中的示范作用

    5.建设文化服务之都,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服务职能

    6.建设文化宜居之都,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在宜居之都建设中的作用

   五 推动首都文化发展繁荣的战略措施

    1.增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战略研究,加强北京文化发展繁荣的战略规划和战略思考

    2.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转变首都文化发展方式

    3.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的高度,保护和弘扬历史名城的优秀传统文化

    4.完善和提升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

    5.创新和优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品质和创意水平,推动文化资本、科技资本、智慧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

    6.增强和拓展文化交流与传播,建设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辐射力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平台

    7.建构和完善文化市场服务体系,构建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具有吸引、辐射作用的中国文化市场中心和文化交易平台

    8.会聚和培育复合型高端文化创新人才,建设宏大的首都文化人才队伍

 BⅡ 文化政策与首都文化战略

  B.2 从更高起点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一 中央要求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

   二 立足“大文化”理念,谋划“十二五”时期北京文化发展

   三 提高文化自觉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先进文化之都

   四 结语

  B.3 “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文化建设新发展

   一 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发展 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受到高度重视

     1.北京市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大力度

     2.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的实施

     3.中关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先行先试

    (二)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1.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再次被提上日程

     2.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调研工作的推进

     3.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任务依然艰巨

   二 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

    (一)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1.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成绩显著

     2.重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

    (二)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公共文化服务

     1.在方法上另辟蹊径寻求社会资源

     2.从城市到乡村“城乡演艺服务体系”的覆盖

    (三)实践创新管理和创新文化服务

   三 深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创意城市建设

    (一)文化创意产业正成长为首都支柱性产业

     1.文化创意产业再创新高

     2.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

     3.文化市场繁荣,艺术品交易火爆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增强

     1.新增7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2.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引领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3.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提高

    (三)努力建设创意城市

     1.更加重视城市的文化品质

     2.“北京精神”的发布与实践

     3.发展设计产业,建设“设计之都”

   四 加大首都历史文化保护,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一)加大首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2.首都历史文化资源配置与整合

    (二)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

     1.坚持文化走出去战略

     2.出台扶植文化产品出口的政策和措施

     3.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组织领导和资金扶持

  B.4 北京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研究

   城市品牌与城市文化品牌

   城市精神:北京城市文化品牌的抽象表现

   城市文化品格:塑造北京城市文化品牌的时空坐标

   市民的城市认知:定位北京城市文化品牌的具象载体

   文化发展:传播北京城市文化品牌的媒介

   结论

  B.5 首都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

   一 首都创意人才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 基于北京创意人才现状的战略思考

  B.6 以教育现代化推进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促进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1.实现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未来十年首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

    2.提高市民素质、引领文明风尚、建设充满活力的学习型城市,成为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的关键所在

    3.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落实《纲要》

   二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从文化发展的视角审视

    1.经济社会不平等传导的教育不公平

    2.公共教育服务机构面临的困境

    3.教育如何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势头

    4.普世价值与文化多样性

   三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首都文化发展的思考

    1.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2.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3.大力推进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4.积极推进先进的学习型城市建设

    5.努力推进全国文化人才集聚教育中心建设

 BⅢ 公共文化服务与首都文化软实力

  B.7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一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政策背景和实施路径

   二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城市文化氛围和文化土壤的营造

    (二)城市文化形象和城市个性的塑造

    (三)城市文化资源的积淀与提升

    (四)城市文化人才资源的培育和吸引

    (五)城市文化生产力的激发和支撑

   三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优势

    (一)基本实现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

    (二)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力度不断加大

    (三)重要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不断加强

    (四)文化惠民工程与公共文化活动持续深入发展

    (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现代传播方式的结合日益紧密和多样

    (六)公共文化品牌资源和特色资源的建设显现成效

   四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重要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效果不足,在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改善城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尚需改善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质量、形态存在低层次与单一化现象,城市公共文化品质需要继续提升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布局和结构存在不均衡与不合理,城市文化区位分布和文化服务便利性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社会群体、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仍然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衡性和均等性需要继续提高

    (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存在不足,文化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激活和完善

   五 加强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一)提供符合群众实际文化特点和文化需求、具有良好利用效率和社会效果的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增强北京城市文化的服务能力

    (二)切实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内容、文化质量、文化层次,增强北京城市文化环境、文化品质的吸引力

    (三)提高服务的均等性、均衡性,缩小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社会差异、城乡差异和文化鸿沟,有力保障文化权益与文化民生

    (四)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的积极作用,创新北京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软环境

    (五)进一步打造特色与品牌公共文化资源,凸显北京文化的优势领域与核心竞争力

    (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统筹与资源整合,提高北京文化在国内和国际的引领性与影响力

  B.8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众参与度与满意度调查报告

   一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参与度和满意度的数据分析

    (一)市民的基本信息数据分析

     1.性别分析

     2.年龄分析

     3.文化程度分析

     4.所住区域分析

     5.月收入(元)分析

     6.职业状况分析

    (二)北京市公共文化设施参与度与满意度数据分析

     1.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陈列馆年均光顾频次

     2.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陈列馆的满意度数据

     3.图书馆年均光顾频次

     4.图书馆的满意度数据

     5.文化馆、群艺馆年均光顾频次

     6.文化馆、群艺馆的满意度数据

     7.文化广场、文化公园年均光顾频次

     8.文化广场、文化公园的满意度数据

     9.档案馆年均光顾频次

     10.档案馆的满意度数据

     11.社区阅览室、农家书屋、基层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年均光顾频次

     12.社区阅览室、农家书屋、基层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的满意度数据

    (三)免费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度与满意度

     1.免费文化艺术演出年度人均现场观看和参与频次

     2.免费文化艺术演出的满意度数据

     3.文化艺术展览、博览会年度人均现场观看和参与次数

     4.文化艺术展览、博览会的满意度数据

     5.大型文化节庆和文化仪式、典礼年度人均现场观看和参与次数

     6.大型文化节庆和文化仪式、典礼的满意度数据

     7.文化艺术免费培训、普及活动年度人均现场观看和参与次数

     8.文化艺术免费培训、普及活动的满意度数据

     9.文化艺术赛事与交流活动年度人均现场观看和参与次数

     10.文化艺术赛事与交流活动的满意度数据

    (四)公共文化场所的参与度

     1.纵向比较

     2.横向比较

    (五)北京今后应着重加强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数据

    (六)阻碍公共文化设施参与度的原因

    (七)促使公共文化活动市民参与的原因

   二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参与度和满意度的问题分析

    (一)公共文化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公共文化活动需要进一步丰富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参与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公共文化服务需要进一步优化

   三 提高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参与度和满意度的主要建议

    (一)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增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内涵,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三)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增强公共服务的基本性和便利性

    (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B.9 关于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与路径举措的调研报告

   一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与路径举措的相关政策

    (一)提出了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新思路和新政策

    (二)全面推进公共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公共服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三)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机制

    (四)健全覆盖城乡的演出服务体系、电影服务体系和文化活动体系

    (五)注重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

   二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与路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仍需深化,文化宏观管理体制仍不适用当前的需求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三)公共文化活动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仍显不足、普及性不够

    (五)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队伍亟待加强

   三 完善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与路径举措的建议和对策

    (一)继续推进公共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二)加大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力度

    (三)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大力加强重点媒体传播能力建设

    (五)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

    (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B.10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调研报告

   一 中央与北京市的有关政策和实施路径、背景

   二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现状、特点和优势

    (一)门类与形态分析

     1.图书馆

     2.博物馆

     3.文化馆(文化站、活动室、群艺馆)

     4.档案馆

     5.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农家书屋

     7.流动性设施和电影服务体系

    (二)区县分布与特点分析

     1.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西城

     2.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丰台、海淀、石景山

     3.城市发展新区: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

     4.生态涵养发展区:平谷、怀柔、密云、延庆、门头沟

    (三)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及服务状况分析

    (四)北京公共文化设施的结构层次和主要优势

     1.普惠型的公共文化设施与高端文化设施合理配置

     2.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优势、品牌和重点工程

   三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2.设施分布不均,区域发展不平衡

    3.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

    4.设施的管理、运营水平有待提高

   四 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在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经验和不足

   五 建设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对策和建议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理顺政府部门与文化单位的关系

    2.构建多主体投资格局,扩大社会力量的参与

    3.统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

    4.扩大服务的层次、内容,重视地方性与社区性的文化价值

  B.11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内一线城市的比较分析

   一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观念更新和机制改革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创建

   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建构

    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系统

    2.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系统

    3.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系统

   四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系统

    1.相关法律法规保障

    2.公共财政制度保障

    3.人才保障

   五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考核与评估

    1.都市发展的坐标与定位尚不清晰准确

    2.首都都市文化建设缺乏全局构想与规划

    3.缺乏拥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艺术精品

 BⅣ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

  B.12 基于北京实践的文化创意产业战略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与要素分析

    1.文化特征

    2.创造性特征

    3.智能化特征

    4.高附加值特征

    5.就业潜力大

   三 决定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结构因素

    1.文化创意产业内竞争性质和程度

    2.进入壁垒

    3.对客户的依赖

    4.人才市场的发展机制

    5.替代品的威胁

   四 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选择

    1.一体化战略

    2.专业化战略

    3.集中化战略

   五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1.内部发展

    2.并购

    3.战略联盟

   六 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及对策

    1.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分析

    2.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措施

   七 结论

  B.13 2011年北京舞台演出的结构布局与文化分析

   一 国有院团“主题先行”——构筑演出市场的主体

   二 纪念演出强化时代主旋律

   三 演出季艺术节培育常态环境

   四 民间生态激活演出市场

   结语

  B.14 2011年北京古玩艺术品拍卖市场调研报告

   一 拍卖市场的品类结构:书画独占鳌头、其他品类强劲发展

    1.中国书画拍卖独占鳌头

    2.瓷器杂项:略显疲弱

    3.油画及当代艺术:市场波动较大

    4.邮品钱币看涨

    5.新兴艺术品门类的兴起

   二 从春拍到秋拍:先扬后抑

   三 诚信危机与市场前景

   附录1:2011年拍卖公司成交额总排名TOP10

   附录2:2011年度拍品成交价格总排名TOP10

  B.15 “中华文化旅游年”中北京旅游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 2011年北京文化旅游发展基础和背景

    1.旅游产业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2.“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及旅游“十二五”规划

    3.首都经济圈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

    5.第四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突出旅游主题

   二 2011年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举措

    1.“中国旅游日”设立

    2.旅游管理体制创新

    3.旅游产业综合配套改革

    4.大型旅游休闲项目推进

    5.开展多种市场促进工作

   三 2011年北京文化旅游发展特点

    1.文化旅游产品多层次化

    2.文化旅游资源多样化

    3.文化旅游服务标准化

    4.旅游业态多元化

    5.旅游城市品牌化

   三 2011年文化旅游重点建设成果

    1.影视、演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2.建筑文化、餐饮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

    3.商业文化、创意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

    4.民俗文化、节庆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

    5.养生文化、中医药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

   四 北京文化旅游未来发展走向及建议

    1.打造文化旅游协同创新平台

    2.完善文化旅游法律保护制度

    3.探索文化旅游投资融资平台

   结语

  B.16 北京市体育竞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 北京体育竞赛表演业现状

    (一)北京是中国举办体育赛事最多的城市

    (二)北京已经形成多项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传统赛事

    (三)建设了一大批体育竞赛表演场地

    (四)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二 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落后,阻碍产业化发展

    (二)赛事运作能力不足,商业价值不高

     1.过路赛多,品牌赛少

     2.奥运会项目赛事多,非奥运会项目赛事少

     3.青少年赛事多,职业赛事少

     4.票价低,上座率也低

    (三)市场发育不良,观赏性消费群体尚未建立

    (四)体育经纪业务发展滞后,经营人才缺乏

    (五)部分项目存在瓶颈,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赛事

   三 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政府职能,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二)增强赛事运作能力,提高商业化水平

    (三)培育消费市场,扩大消费群体

    (四)发展体育经纪业务,培养经营人才

    (五)扩大开放,积极申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

  B.17 北京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社会影响分析*

   一 北京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1.背景

    2.促进政策措施

    3.产业园区发展

    4.赛事活动

    5.产业论坛

   二 北京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1.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2.政策措施落实得力,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3.空间布局合理,资源利用率高

    4.以承办国内外大型赛事为重点,创建了若干北京体育品牌赛事

    5.交流活动活跃,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

   三 北京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和思考

    1.社会效益明显

    2.精神价值彰显

    3.经济效益显著

    4.北京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BⅤ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交流传播

  B.18 北京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调研

   一 在活态传承中有效地延续发展

   二 在生产性保护中合理地开发创新

   三 运用多种传承保护方式,扩大项目的影响力

    1.建立工作室和展馆展厅

    2.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

    3.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民俗文化

  B.19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动态

   一 极力推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二 继续狠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

   三 首都历史文化名城新规划的发布与实施

  B.20 北京市会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B.21 北京“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一 北京“文化走出去”的现状

   二 北京“文化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三 北京“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对策

  B.22 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状况与对策*

   一 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新发展

    (一)对外文化交流呈现规模化多样化发展

     1.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规模化特征明显

     2.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内容形式广泛

     3.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多样化发展

    (二)文化贸易稳步发展

     1.网游、动漫等新兴文化服务成为文化出口重要增长点

     2.艺术院团国外演出趋于基本稳定

     3.电影、音像业对外贸易总额增加

     4.广告、宣传业贸易呈现顺差态势

    (三)文化贸易实体逐渐壮大

     1.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得到良好培育

     2.文化企业实力壮大,文化出口稳步增加

     3.文化企业加强创新,经营机制形成新模式

    (四)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政策环境明显改善

     1.出台扶植文化产品出口的政策和措施

     2.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组织领导和资金扶持

   二 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新形势与新要求

    (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提出了新要求

    (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目标,为改进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提供了新机遇

    (三)北京建设先进文化之都新战略,为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条件

   三 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对策建议

    (一)加强战略构建,提升北京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加强内容建设,增强文化产品的广泛感召力

    (三)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文化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四)加强渠道建设,强化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推广能力

    (五)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的制度环境

    (六)加强队伍建设,巩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人才基础

 BⅥ 附录

  B.23 2011年北京文化发展纪事

  B.24 后记

 摘要

 法律声明

 社会科学出版社皮书系列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中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奋斗目标的一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要求。2011年,也是北京提出发挥文化中心作用、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战略任务的一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1~2012)》围绕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主题,立足“十二五”时期的文化规划,以2011年度北京的文化战略、发展、建设和管理为基本内容,从文化政策与文化战略、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交流传播等方面,总结分析首都文化发展的现状、原因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第一部分“总报告”,围绕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主题,从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首都文化发展、四大文化发展战略推动首都文化建设、六大文化发展目标促进首都文化繁荣、八大措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等方面,对如何加快推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作用做出理论思考,并提出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措施。第二部分“文化政策与首都文化战略”,以首都文化发展战略、文化政策、文化管理为基本内容,以“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为背景,概述2011年首都文化发展的新动态,阐述首都文化体制改革与城市发展转型等方面的新问题。第三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与首都文化软实力”,以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惠民工程为基本内容,分析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路径措施、基础设施状况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等。第四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以北京文化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基本内容,探讨文化旅游、动漫、网游、演艺、会展、设计、艺术品交易等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各领域的现实状况与发展态势,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交流传播”,以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走出去为基本内容,考察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分析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态和新发展,概述和探讨文化交流的战略问题。

程金福:《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论大众传媒在现代城市文化构建中的功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刘士林:《中国都市文化研究三题议》,2006年4月12日《中华读书报》,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7153,2006年6月29日。

易中天:《城市的文化品格》,《编辑学刊》2006年第2期。

邱沛篁、石立:《城市文化与传媒研究的开拓之作——读蔡尚伟〈“百年”双城记——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传媒〉》,人民网,2005年6月20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47/40651/3482774.html,2006年6月29日。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美〕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德〕齐美尔著《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田农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

蔡尚伟:《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2003年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程金福:《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论大众传媒在现代城市文化构建中的功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吴海民:《中国报业的未来走势和战略选择》。

詹晓南:《城市需要文化品格》,2004年5月25日《人民日报》,http://www.zuowenw.com/Article/Print.asp?ArticleID=54326,2006年6月29日。

刘勇:《“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从老舍创作的文化品格说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李甦:《北京的城市文化精神》,http://www.c2008.org/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981,2006年6月29日。

金忠明、李本友:《市民社会与上海近代“海派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2期。

鲁迅:《“京派”与“海派”》,1934年2月3日《申报》。

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王杰、张冰:《论孙中山的广州地域文化情结》,《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胡波:《岭南文化与孙中山》,《思想人物与历史文化——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文集》,湖北辞书出版社,2000。

赵东华:《广州的性格——中国最具活力城市精彩解读》,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高旭正、龚伯洪:《广州美食》,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

杜青龙、袁光才:《城市品牌定位理论与实证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6月。

张焱、张锐:《城市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互动关系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3月。

黄振平:《创建国家级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江海纵横》2008年第4期。

曾望军:《论城市文化品牌及其战略管理》,《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马聪玲、倪鹏飞:《城市旅游品牌:概念界定及评价体系》,《财贸经济》2008年第9期。

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中原文物》2011年第1期。

周龙、李慧:《文化唤醒了城市》,2010年5月14日《光明日报》。

苏萱:《城市文化品牌理论研究进展述评》,《城市问题》2009年第12期。

苏萱、李锦华:《城市文化品牌概念模型及分析》,《城市问题》2010年第6期。

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旅游学刊》2007年第22期。

Kevin Lane Keller,“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Building”,Measuring & Managing Brand Equity,ed.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98.

Graeme Evans,“Hard-Branding the Cultural City:From Prado to Prad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3(27):2,417-440.

Ole B.Jensen,“Culture Stories:Understanding Cultural Urban Branding”,Vol 6(3):211-236,DOI:10.1177/1473095207082032,http://plt.sagepub.com.

Prohansky H.M.,Fabian A.K.,Kaminoff R.,Place-identit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83(3):57-83.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体改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体制改革规划新闻宣传参考资料》,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汇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经验》,2009。

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张彦博:《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跨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研究论文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大纲》,2010。

《人文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前线》2010年第5期。

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化局关于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2011。

柳斌杰主编《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民出版社,2010。

张耘主编《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李建盛主编《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大纲》,2010。

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经验》,2009。

李建盛:《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李建盛:《北京文化60年(1949~2009)》,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张耘:《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巫志南:《现代服务型公共文化体制创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孙惠柱:《大都市的公共文化布局:纽约与上海的比较》,《都市文化与都市生活——上海、纽约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沈望舒:《北京莫将纽约当“偶像”》,《瞭望新闻周刊》2010年10月19日。

吴唯佳、李婷:《城市竞争背景下北京文化设施发展战略浅析》,《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第1期。

顾江:《美国的公共文化事业》,资料来自第三届长江三角洲城市图书馆论坛,2007年12月。

万安伦:《首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人文北京”建设》,2010。

王一川:《北京文化符号与世界城市软实力建设》,《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陈威主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李景源、陈威主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刘小敏主编《广州区域文化中心建设研究》,广州出版社,2008。

李景源、陈威主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王晓玲主编《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王晓玲主编《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徐俊忠、顾涧清主编《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叶辛、蒯大申主编《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叶辛、蒯大申主编《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发布的2009、2010年艺术品拍卖调研报告、2011年春拍调研报告。

《北京拍卖季成交177亿元》,2011年12月31日《京华时报》。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www.bjta.gov.cn/。

北京市统计局:《2011年前三季度我市旅游总收入和总人数快速增长》,首都之窗网站,http://zhengwu.beijing.gov.cn/tjxx/tjsj/t1200450.htm,2011年10月25日。

丁向阳:《着力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和重要的支柱产业,推动“十二五”时期北京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在2011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