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6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图书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Normal

SSAPID:101-5225-3011-56
ISBN:978-7-5097-9518-7
DOI:
ISSN:

[内容简介]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云南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的主题为“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20多名博士后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交流与讨论,本书是从本次论坛中遴选出的优秀研究成果的汇编。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文集(第10卷)
编 辑:胡庆英;谢蕊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陈立周,2009,《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的行动逻辑》,《学习与实践》第8期。

康晓光、韩恒,2005,《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康宇,2007,《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历程及现实困境》,《贵州社会科学》第2期。

曼瑟·奥尔森,2005,《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曼瑟·奥尔森,2007,《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阮邦新,2005,《迈向崭新的社会知识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2005,《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思斌,2014,《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种基础-服务型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第1期。

王思斌,2014,《社会治理结构的进化与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北京大学学报》第6期。

詹姆斯·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周飞舟,2009,《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雪光,2005,《“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朱健刚,1997,《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战略与管理》第4期。

朱健刚,2010,《论基层治理中政社分离的趋势、挑战与方向》,《中国行政管理》第4期。

朱志强,2000,《社会工作的本质: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载何国良《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香港: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陈宁,2010,《国家-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区建设:走向内卷化的权力秩序——基于对长春市J社区的研究》,《兰州学刊》第7期。

邓正来,2008,《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杜赞奇,2010,《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冯玲,2003,《治理理论视角中的我国城市社区自治》,《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桂勇,2008,《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何艳玲,2007,《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何艳玲,2013,《“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与国家治理结构调适》,《开放时代》第3期。

黄建军,2014,《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多维困境》,《探索》第2期。

黄晓星,2011,《社区运动的“社区性”——对现行社区运动理论的回应与补充》,《社会学研究》第1期。

卡尔·波兰尼,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怀印,2008,《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岁有生、王士皓译,北京:中华书局。

李泉,2014,《治理思想的中国表达:政策、结构与话语演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林尚立,2002,《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第2期。

刘晔,2003,《公共参与、社区自治与协商民主——对一个城市社区公共交往行为的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麻宝斌、任晓春,2011,《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挑战与变革》,《学习与探索》第3期。

戚学祥、钟红,2014,《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探索》第2期。

乔尔·S.米格代尔,2013,《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李杨、郭一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王绍光,2007,《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中国公共政策格局的历史性转变》,岳经纶、郭巍青主编《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诗宗,2009,《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王思斌,2000,《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王巍,2009,《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在社区治理结构变迁研究中的应用》,《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项飚、宋秀卿,1997,《社区建设和我国城市社会的重构》,《战略与管理》第6期。

肖林,2011,《“‘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第4期。

肖林,2013,《国家渗透能力建设:社区治理挑战下的国家应对策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徐选国、戚玉、周小燕,2014,《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生计发展的理论创新与经验反思——以社会治理创新为分析视角》,《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徐永祥,2001,《论居民委员会的社会角色和组织职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徐勇,2001,《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杨敏,2007,《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郁建兴、王诗宗,2010,《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哲学研究》第11期。

张鹂,2014,《城市里的陌生人: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权力与社会网络的重构》,袁长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朱健刚,1997,《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战略与管理》第4期。

朱健刚,2010,《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与社区运动的民族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Foster,Kenneth W.,2001,“Associations in the Embrace of an Authoritarian State:State Domination of Society?”,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35(4).

Burawoy,Michael.,2010,“From Polanyi to Pollyanna:The False Optimism of Global Labor Studies”,Global Labour Journal,1(2).

White,Gordon.,1993,“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33(29).

Dong Xiao-Yuan. & Paul,Bowles. & Chang Hongqin.,2010,“Managing Liber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Rural China:Trends in Rural Labour Allocation,Income and Inequality”,Global Labour Journal,(1).

蔡禾、贺霞旭,2014,《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丁元竹,2013,《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关于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探索》,《中国治理评论》第2期。

渡边秀树,2009,《被遗弃的孩子们》(「置き去りにされる子どもたち」),载岩上真珠等《现在,这个日本的家庭——羁绊的走向》(「いま、この日本の家族―絆のゆくえ」),东京:弘文堂。

费孝通,2013,《乡土中国》(修订本),刘豪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于华、沈原,2012,《居住的政治——B市业主维权与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强、葛天任,2013,《社区的碎片化——Y市社区建设与城市治理的实证研究》,《学术界》第12期。

王颖,2013,《基层社会的重塑——以新社区为基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肖林,2013,《业主社区的兴起及其自主治理》,《中国治理评论》第2期。

洪大用,2004,《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救助》,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王增文,2010,《农村低保救助水平的评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期。

Ravallion,M. & Chen Shaohua. & Sangraula,P.,2009,Dollar a Day Revisited,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Spearman,C E.,1907,Demonstration of Formul? for True Measurement of Correla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8(2).

陈振峰、张立杰,2009,《土地流转改革后农村金融需求研究》,《黑龙江金融》第3期。

崔慧霞,2009,《土地流转中的农村金融效应分析》,《上海金融》第5期。

黄向庆,2009,《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及金融支持:几个案例比较》,《金融发展研究》第7期。

肩红英、白炳琴,2008,《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农业经济》第5期。

康永亮,2014,《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专业。

刘锁贵、李勇,2015,《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银行家》第1期。

梅琳,2011,《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谢文,2010,《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岳意定、谢文,200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模式探讨》,《求索》第9期。

张军,2007,《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农业经济》第8期。

张瑞怀,2009,《对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及金融需求情况的调查》,《中国金融》第15期。

张振中、张璐,2009,《农村土地流转亟须加强金融服务》,《西部金融》第2期。

智研咨询集团,2014,《2014~2018年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朱玉林、李佳、何冰妮,2008,《农地土地证券化经济可行性研究》,《生产力研究》第9期。

陈卓,2014,《教育场域中的惩罚与欺辱:一个比较的视角》,《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2,《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研究》、《中国教育政策分析报告(201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松,2013,《那些局促的小城镇——小城镇“地荒”压力调查》,《半月谈》第6期。

欧世平,2013,《基于善治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探析》,《江淮论坛》第3期。

王希文,2013,《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江淮论坛》第2期。

杨东,2014,《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参与主体的近代嬗变》,《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殷志静、郁奇虹,1996,《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尹德挺、黄匡时,2008,《改革开放30年我国流动人口政策变迁与展望》,《新疆社会科学》第5期。

尹德挺、苏杨,2009,《建国六十年流动人口演进轨迹与若干政策建议》,《改革》第9期。

龚维斌、赵秋雁,2015,《社会体制蓝皮书: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2015)No.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吉青,2014,《善治视域下多元合作乡村治理模式》,《山东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欧阳静,2015,《县级政府研究的路径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吴扬,2012,《中国乡村治理的现实定位与发展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第6期。

袁金辉,2008,《冲突与参与:中国乡村治理改革30年》,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迪庆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迪庆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迪庆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迪庆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郭济,2005,《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改革》,重庆:重庆出版社。

霍映宝,2010,《顾客满意度测评理论与应用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姜雨峰,2009,《政府服务的公众满意度指数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刘娟、黄惠、郝冉,2007,《北京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调查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5期。

刘艺、刘晓舟,2008,《基层政府服务职能构建》,《前沿》第6期。

刘宇,2003,《顾客满意度测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吕维霞,2010,《论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感知与评价》,《华东经济管理》第9期。

盛明科、刘贵忠,2006,《政府服务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与方法研究》,《湖南社会科学》第6期。

帅宝丽,2008,《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王佃利、宋学增,2009,《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实证研究——以济南市市政公用行业的调查为例》,《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

王谦、李锦红,2006,《政府部门公众满意度评价的一种有效实现途径》,《中国行政管理》第1期。

吴建南、庄秋爽,2005,《测量公众心中的绩效:顾客满意度指数在公共部门的分析应用》,《管理评论》第5期。

吴明隆,2003,《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北京:科学出版社。

薛薇,2004,《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燕继荣主编,2009,《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再造七项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尤建新、邵鲁宁、杨淼,2004,《公众满意理念及公众满意度评价》,《上海管理科学》第2期。

原素芬,2006,《满意度分析方法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张晨,2007,《服务型政府建设视角下顾客满意度提高的策略》,《经济研究导刊》第11期。

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2004,《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方辉、吴秩,2007,《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的公众满意度调查》,《市场研究》第3期。

朱国玮、黄珺、汪浩,2004,《公共部门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理论与改革》第6期。

朱国玮、郑培,2010,《服务型政府公众满意度:测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杜赞奇,2003,《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郭于华,2002,《“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读书》第5期。

黄宗智,1992,《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克利福德·格尔茨,2014,《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梁其姿,2013,《施善与教化:明清时期的慈善组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罗红光、王甘、鲍江,2010,《16位志愿者的180天》,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马凌诺斯基,2002,《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王俊秋,2008,《中国慈善与救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团,2014,《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Bourdieu,Pierre.,1984,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London:Routledge.

Chayanov,Alexander V.,1996,“On the Theory of Non-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s”,in Daniel Thorner,Basile Kerblay,and R.E.F.Smith,eds.,A.V.Chayanov on the Theory of Peasent Economy,Homewood,Ⅲ:Richard D.Irwin,Inc.

Maslow,Abraham H.,1943,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vol.50,No.4.

Popkin,Samuel L.,1979,“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Californi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chultz,Theodore W.,1964,“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Scott,James C.,1976,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 in Southeast Asia,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Scott,JamesC.,1990,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Hidden Transcript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陈金罗、刘培峰主编,2010,《转型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监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基金会中心网编,2013,《基金会绿皮书:中国基金会发展独立研究报告(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江国华,2012,《中国行政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康晓光等,2011,《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莉,2010,《中国公益基金会治理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吕鑫,2014,《我国慈善募捐监督立法的反思与重构——全程监督机制的引入》,《浙江社会科学》第2期。

马驰骋,2015,《论慈善法治构建中的最佳行政》,《山东社会科学》第3期。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2011,《社会组织登记指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庞承伟主编,2011,《社会组织行政执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税兵,2007,《非营利法人解释》,《法学研究》第5期。

苏力、葛云松、张守文等,1999,《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覃青必,2015,《慈善绑架问题及其防治》,《中州学刊》第5期。

王名,2013,《社会组织论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徐永光,2011,《走出困境 回归民间——关于中国慈善体制改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12期。

杨道波,2011,《公益性社会组织约束机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邓大松、孟颖颖,2008,《困境与选择——对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构建》,《学术交流》第6期。

邓大松等,2009,《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回顾、评估与展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付钢,2010,《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第2期。

柯木兴、林建成,2005,《浅谈世界银行多层次“老年经济保障模式”》,《国政分析》(台北)第3期。

龙玉其,2012,《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汤兆云,2013,《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基于福建省的数据》,《西北人口》第2期。

王延中主编,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2)No.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许凌,2012,《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研究——基于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轨制的视角》,《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8期。

郑功成,2008,《社会保障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邹东涛、李欣欣等,2011,《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制度创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Reynaud,E.,1996,The World Bank and Old Age Security System:A Three-Pillar System,La Lettre de L’Observatoire des Retraites.

The World Bank,1994,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Holzmann,R. & R.Hinz,2005,Old-Age Income Support in the 21 Century: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Pension Systems and Reform,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包智明,2014,《社会学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1期。

包智明、孟琳琳,2005,《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内蒙古正蓝旗敖力克嘎查为例》,《西北民族研究》第6期。

贝阿德·斯蒂尔编,1988,《美国西部开发纪实:1607~1890》,张禹九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陈阿江,2008,《水污染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浙江学刊》第4期。

陈涛、杨悦,2015,《国家介入背景下的底层环境抗争研究》,《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月。

陈占江,2015,《制度紧张、乡村分化与农民环境抗争——基于湘中农民“大行动”的个案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月。

崔凤、唐国建,2010,《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行为的社会学阐释》,《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

方明、王颖,1991,《观察社会的视角——社区新论》,北京:知识出版社。

韩全芳、钱家先、葛绍林,2008,《矿山社区人口与社会变迁的动力分析——以美国“鬼镇”为例》,《南方人口》第3期。

洪长安,2011,《水污染问题经验研究的社会学视角》,《安徽农业科学》第9期。

洪大用,2013,《关于中国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考》,《探索与争鸣》第10期。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东川区环境保护局,2010,《昆明市东川区生态建设与环流保护“十二五”规划》。

麻国庆,2001,《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1期。

汪伟全,2015,《风险放大、集体行动和政策博弈——环境类群体事件暴力抗争的演化路径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第1期。

王书明,2006,《海洋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第8期。

王晓毅,2009,《环境压力下的草原社区:内蒙古六个嘎查村的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徐康宁、韩剑,2005,《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经济学家》第6期。

叶方兴,2011,《水污染的社会学想象力》,《中国图书评论》第3期。

于显洋主编,2006,《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社区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云南地区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昆明市东川区地质灾害防治中心,2011,《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2011-2020)。

曾辉、高凌云、李书娟,2002,《云南省东川地区生态综合整治的策略》,《中国环境科学》第1期。

张以诚,2005,《矿业城市概论》,《中国矿业》第7期。

郑杭生,2007,《“环境-社会”关系与社会运行论》,《甘肃社会科学》第1期。

朱训,2012,《中国矿业城市在转型中前进》,http://www.chinamining.com.cn,5月8日。

F.H.Buttel and D.R. Field,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ociology:Introducinga Debate and Dialogue,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15(3),2002.

Gylfason,Thorvalolw.,2001,Natural Resources,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No.5.

Hall,S.,1998,“Old heart of Nevada:ghost towns and mining camps of Elko County”,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achs,Jeffrey D. & Warner,Andrew M.,2001,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No.5.

杨继东、杨其静,2013,《工会、政治关联与工资决定——基于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文汇》第2期,第36~49页。

姚洋、钟宁桦,2008,《工会是否提高了工人的福利?——来自12个城市的证据》,《世界经济文汇》第5期。

姚先国、李敏、韩军,2009,《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1期。

张原、陈建奇,2010,《工会与行业劳动报酬的剪刀差悖论: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评论》第5期。

Bloch,Farrell E. & Kuskin,Mark S.,1978,“Wage Determination in the Union and Non-union Sectors”,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

Bryson,A.,2006,“The union membership wage premium:an analysis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LSE Centre for Economic Performance Discussion Paper 0530.

Card,David.,1996,“The Effects of Unions on the Structure of Wages:A Longitudinal Analysis”,Econometrica.

Duncan,Gregory M. & Leigh,Duane E.,1980,“Wage Determination in the Union and Nonunion Sectors:a Sample Selectivity Approach”,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

Duncan,Gregory M. & Leigh,Duane E.,1985,“The Endogeneity of Union Status:An Empirical Test”,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Heckman,James J. & Ichimura,Hidehiko. & Todd,Petra.,1998,“Matching as an econometric evaluation estimator”,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Hildreth,Andrew.,1999,“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Union Wage Differential in Britain in the 1990s”,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Lemieux,Thomas.,1998,“Estimating the Effects of Unions on Wage Inequality in a Panel Data Model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Non–Random Selection”,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Lemieux,Thomas,1993,“Unions and Wage Inequality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This PDF is a selection from an out-of-print volume from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Volume ISBN:0-226-09283-6,Publication Date:January,Volume URL:http://www.nber.org/books/card 93-1.

Lee Lung-Fei,Unionism and Wage Rates: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With Qualitative and Limited Dependent Variable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8,19,(02)J:415-434.

Robinson,Chris. & Tomes,Nigel.,1984,“Union Wage Differentials i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Specification”,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Rosenbaum,Paul R. & Donald B.Rubin.,1983,“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sual Effects”,Biometrika.

LuYi & Tao Zhigang & Wang Yijiang.,2010,“Union Effects on Performance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Evidence from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