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融发展报告(2017)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e in Tianjin (2017)
[内容简介] 本书总报告主要度量了2016年天津金融发展状况和景气程度;指数篇对2016年天津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人才、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改革创新等指数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与展望篇对天津金融发展状况、金融发展环境进行了整体分析,并对天津金融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专题篇研究了天津自贸区服务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情况、雄安新区建立后天津的定位发展思路,以及金融双向开放背景下滨海新区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情况。
《天津金融发展报告(2017)》编委会
Abstract
《天津金融发展报告(2017)》学术指导委员会
摘要
前言 高标准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以更高视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主编简介
Ⅰ 总报告
B.1 2016年天津金融发展指数报告
一 编制天津金融发展指数的目的及意义
(一)编制天津金融发展指数的背景
(二)编制天津金融发展指数的目标
(三)天津金融发展指数编制的意义
二 天津金融发展指数核心观点和整体分析
(一)核心观点
(二)金融业整体状况
(三)分项分析金融业走势
1.金融市场发展指数
2.金融机构发展指数
3.金融人才发展指数
4.金融创新发展指数
5.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指数
(四)金融业发展信号预警
三 天津金融发展指数分项分析
(一)金融整体发展程度分析
(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分析
1.金融市场整体
2.金融市场总量和金融开放
3.金融市场子市场
(三)金融机构发展程度分析
1.金融机构整体
2.金融机构总量
3.金融机构子行业
(四)金融人才发展度分析
1.金融人才整体
2.金融人才各方面
3.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五)金融创新发展度分析
1.整体金融创新情况
2.金融创新多个方面情况
(六)金融生态发展度分析
1.金融生态环境整体
2.金融生态环境各方面
Ⅱ 指数篇
B.2 2016年天津金融机构发展报告
一 天津银行业机构发展
1.资产和负债的规模增速加快,收入和利润负增长
2.存款余额增长幅度较上年低
3.贷款余额实现稳步增长
4.表外融资规模下降,承兑汇票下降尤为明显
5.人民币存款和贷款利率均维持较低水平
6.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长态势良好
二 天津证券业机构发展
1.2016年天津证券业运营状况
2.基金管理公司经营业绩显著提升,基金规模不断扩大
3.期货公司资产规模稳增,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4.上市公司数量有所增长,总市值下降幅度较高
5.新三板挂牌企业快速增长
三 天津保险业机构发展
1.天津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
2.保险保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承担的责任持续加强
3.天津全民意外伤害保险运行五年成效显著
四 天津租赁业机构发展
1.天津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融资租赁聚集区
2.天津融资租赁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3.天津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4.聚集航运市场主体,积极发展新型航运金融业务
5.借助“一带一路”,天津航空租赁业取得突出成就
6.天津自贸试验区成为全国融资租赁政策实验基地
五 天津其他机构发展
1.信托机构运行情况
2.商业保理机构运行情况
3.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情况
4.互联网产业运行情况
B.3 2016年天津金融市场发展报告
一 货币信贷市场发展
(一)信贷市场发展
(二)货币市场发展
(三)票据市场发展
二 证券期货市场发展
(一)股票市场发展
(二)基金市场发展
(三)期货市场发展
三 天津保险市场发展
四 外汇市场发展
(一)市场对外开放度日益提高
1.进一步引入境外机构入市
2.延长银行间市场外汇交易时间
3.持续发展人民币外汇直接交易业务
(二)C-Forward发展情况
(三)外汇期权市场创新情况
1.推出期权组合交易
2.上线期权定价模块
3.进一步完善现有期权交易功能
(四)外汇市场交易后业务发展情况
1.交易确认规模稳中有升
2.交易确认接口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3.开展交易冲销业务
五 新型交易市场发展
(一)天津股权交易所
(二)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
(三)渤海商品交易所
(四)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
(五)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六)天津贵金属交易所
六 天津金融市场展望
(一)京津冀三地保监局协同推进保险市场一体化建设
(二)资本市场法治基础得到有效巩固
(三)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做强融资租赁产业
1.重构融资租赁交易规则
2.建立健全融资租赁税收政策
3.统一融资租赁行业监管
(四)天津加速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
B.4 2016年天津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报告
一 天津银行产品创新
(一)信贷市场产品创新
1.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加强产品创新,助力“三农”经济发展
2.天津工商联与浙商银行天津分行共同打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金融平台
3.工商银行天津分行推行“零碳”服务
4.建设银行天津分行“税务贷”渐成规模
5.建行天津分行与天津物产集团携手推出“e单通”网络信贷模式
6.天津银行荣获2016年“十佳金融产品创新奖”
(二)理财产品发展创新
二 天津证券产品创新
1.天弘基金推出“天弘信利债券型股票投资基金”
2.天津金城银行斩获2016年度企业资产证券化优秀产品奖
三 天津保险产品创新
四 其他产品创新
1.2016年天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成交量增长两倍
2.天津融资租赁居全国优势地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3.天津推出九条措施,推动融资租赁创新发展
五 金融产品创新展望
(一)天津金融创新和科技创业推进实验空间
1.金融要素复合式创新空间
2.创新创业集群式助力空间
3.融资需求拓扑式采集空间
4.信息数据汇集式共享空间
5.金融政策箱体式研究空间
6.金融监管封闭式探索空间
(二)天津金融发展创新思路
1.结合改革创新积极促进自贸区发展建设
2.巩固融资租赁优势地位
3.发展几大类新兴金融
B.5 2016年天津金融人才发展报告
一 天津金融人才基本概况
(一)天津金融人才总量提升
(二)天津金融人才需求特征
1.全面发展金融人才
2.多样化金融人才需求
3.扩大顶尖金融人才储备
(三)金融人才国内城市分布情况
二 天津金融人才发展桎梏
(一)金融人才综合质量尚需提高
(二)金融教育环境尚需改善
(三)对金融人才的聚集能力尚需增强
(四)金融人才服务体系尚需完善
三 天津金融人才发展重点方向
1.加强金融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2.完善机构内部的激励机制
3.营造人才聚集的优良环境
B.6 2016年天津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报告
一 天津金融生态环境概况
(一)金融生态环境定义
(二)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二 天津金融生态环境完善进度
(一)金融法治体系不断完善
(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1.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支付体系稳健发展
(三)中介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完善
1.传统金融服务机构
2.证券基金机构
3.保险业机构
4.融资租赁机构
(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1.社会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2.货币市场交易平稳增长
3.票据融资大幅下降
三 天津金融生态环境未来方向
(一)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1.大力挖掘区位价值
2.产业结构全面优化
3.协调区域之间经济状况
(二)促进金融行业稳定持续发展
1.优化配置金融资源
2.促进金融的法治建设
3.优化金融的信用环境
(三)建立完善的金融生态保障体系
1.建立健全的舆论导向机制
2.优化政策扶植机制
3.完善法律惩处机制
4.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入流出,开创经济与金融相协调的良好局面
B.7 2016年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报告
一 天津金融改革创新总体成就
(一)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完善
(二)设立金融创新改革基地
(三)改革创新不断拓展
(四)投融资额稳步提升
(五)外汇改革继续前进
二 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分项成果
(一)银行业
1.坚定创新思路,优化城市定位
2.促进协调发展,提供金融聚力
3.切换动能供给,发展绿色金融
4.坚持开放发展,促进协作共赢
5.坚持共享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6.银行间融资业务逐渐完善
(二)证券业
1.天津股权交易所
2.天津证券期货市场
(三)保险业
1.天津探索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2.天津保险业发展正大力引用新技术
3.天津保险业服务国家战略取得积极成效
4.天津保险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四)融资租赁业
1.天津租赁市场飞速发展
2.有力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五)外汇市场
1.外汇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
2.支持金融租赁公司的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支持
3.大力支持天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六)金融创新基地
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天津自贸区
3.东疆保税港区
4.于家堡金融区
三 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前景展望
(一)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二)大力支持特色金融运营
(三)建设完善股权投资基金中心,为直接融资提供便利的先决条件
(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更多的外汇改革试点
(五)加快建设于家堡金融区
Ⅲ 分析与展望篇
B.8 2016年天津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一 2016年天津金融运行状况
(一)2016年天津经济运行状况
1.经济运行总体稳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2.改革开放积极有为,发展活力动力增强
3.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改革转型初见成效
4.重点行业发展
(二)2016天津金融运行状况
1.金融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提升
2.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3.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充分显现
4.金融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三)天津金融发展存在的不足
二 天津金融产业集聚状况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1.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
2.天津对金融业发展的统一布局和科学规划需要加强
(三)滨海新区金融中心的定位与发展模式
(四)政策建议
三 天津金融改革创新
(一)天津自贸区取得的成绩
1.多业态金融服务体系获得显著成效
2.产业金融不断推进
3.创新型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二)天津金融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
B.9 2016年天津金融发展环境分析
一 天津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分析
1.天津产业结构
3.天津金融集聚测度
二 “十三五”时期金融的监管与发展
(一)“十三五”期间经济环境变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1.金融风险更加聚集
2.利率水平、货币信贷增速降低
3.核心改革内容是金融市场化
4.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来转移金融机构服务的关注点
5.共享经济的发展引领普惠金融
(二)对规范天津金融监督与管理的建议
1.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集聚秩序提供保障
2.将金融体系平衡并统一
3.加强金融创新,加大金融聚集力度
三 天津自贸区的金融创新
(一)自贸区金融创新成果
1.金融市场取得丰硕成果
2.相关支持政策有所突破
(二)天津自贸区的优势
(三)天津自贸区的发展重点
1.建立合适的法律机制,为金融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为发展金融创新服务业奠定基础
3.大力发展融资业务和金融创新,为开展资本项目开放试验提供平台
4.注重人才的发展,为金融创新的发展提供高技术人才
(四)自贸区金融的创新路径及方向
1.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2.利用已有的优势,带动整体发展
3.加大培训和政策宣传力度,增强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B.10 2017年天津金融发展对策分析
一 融资租赁业兴起,促进金融产业发展
(一)天津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现状
1.融资租赁公司数量不断扩张
2.融资租赁公司业务快速发展
(二)天津融资租赁业存在的问题
1.融资渠道缺乏,市政府缺乏相关鼓励措施
2.缺乏融资租赁保险体系的支持
3.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4.融资租赁业人才相对缺乏
5.融资难易程度不同
(三)天津为发展融资租赁业所做出的努力
1.完善融资租赁相关法律法规
2.充分运用政策导向优势
3.大力加强银租合作
4.借力新三板市场
5.丰富优化债券种类
6.鼓励融资租赁企业境外融资
7.借道互联网金融
8.积极探索租赁资产证券化创新
二 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地位分工明确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情况
(二)关于河北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
1.雄安新区承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任务
2.雄安新区是北京、天津两个大都市的“反磁力中心”
3.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城市群发展的“有力支点”
三 “互联网+普惠金融”下天津金融创新发展启示
(一)天津创新驱动的发展空间与约束条件
1.拓展创新布局,聚焦中小企业创新
2.与创新相关的网络和氛围尚未形成
3.创新型人才缺失严重
4.缺乏强大创新资源的投入,建设技术交易市场不先进
(二)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存在契合性
1.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效率
2.促进内需,扩大服务覆盖
3.助推利率改革,促进直接融资
4.信用制度缺失,权益保护不足
(三)天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
1.依靠信息技术和云计算建设普惠金融发展服务机制
2.有效防范并化解互联网金融发展各类风险
3.完善互联网普惠金融信用征信体系
4.规范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普惠金融
Ⅳ 专题篇
B.11 天津自贸区建设服务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研究
一 天津自贸区服务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功能解析
(一)天津自贸区的金融功能定位
1.航运金融中心
2.融资租赁中心
3.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二)天津自贸园区金融改革重点领域
1.航运金融
2.金融租赁
3.离岸金融
4.科技金融
5.金融监管
(三)天津自贸区的金融支持战略发展目标
1.政策的法制化
2.投资的市场化
3.贸易的便捷化
4.金融的国际化
(四)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条件下天津自贸区的功能分析
1.承接区域金融资源疏解
2.探索京津冀深层金融协同机制改革
3.促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
二 天津自贸区成为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新动力
(一)天津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二)天津自贸区的优势条件分析
1.门户枢纽优势
2.产业基础优势
3.软、硬环境优势
4.体制创新优势
(三)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差距与瓶颈
1.金融结构的差异化导致区域互动关系难度加剧
2.内部发展的巨大缺口引致金融资源的单向流动
3.协同治理机制的缺失成为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掣肘
(四)天津自贸区发展契合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战略
三 天津自贸区服务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一)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的主要举措
1.以航运金融为依托,打造天津航运中心品牌效应
2.以金融租赁为核心,扩展金融服务功能,繁荣金融业态
3.以离岸金融为平台,加大金融对外开放力度,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4.以科技金融为突破口,形成一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高效路径
5.以金融监管为手段,把控金融促进与抑制的边界,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模式
(二)京津冀金融协同框架下天津自贸区战略发展路径
1.发挥京津冀区域金融服务联运枢纽作用
2.实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自由的引领作用
3.发挥以航运金融为基础的集聚效应
4.探索简明的行政权力及高效的运营方式
(三)天津自贸区服务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政策建议
1.积极吸引京津冀区域的优质金融资源,提升自贸区金融服务体系的集聚与辐射效应
2.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将天津自贸区打造成中国金融服务又一个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
3.强调金融体系在运营服务方面的协同创新功能,优化天津自贸区金融运行环境
B.12 天津“一基地三区”定位的思路调整及发展对策分析
一 雄安新区建设背景及其地位
(一)雄安新区建设背景
(二)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分析
1.雄安新区为京冀各添一翼
2.雄安新区建设的三大突破口
3.地质与科技并行发展
二 雄安背景下天津建设“一基地三区”定位分析
(一)天津“三基地一区”的发展现状分析
1.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发展现状
2.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发展现状
3.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4.改革开放先行区
1.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存在的问题
2.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存在的问题
3.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存在的问题
三 雄安新区成立对天津京津冀协同定位的影响
(一)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
1.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解决“大城市病”的必由之路
3.带动河北发展、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二)定位影响
1.北京定位
2.天津定位
3.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
4.小结
四 天津实现定位目标的具体对策
(一)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内在要求
1.协调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2.加强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3.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北京的合作
4.天津港应加强港口合作
(二)政策举措
1.加强金融生态建设
2.鼓励金融创新发展
3.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基本建成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B.13 金融双向开放背景下滨海新区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
一 金融双向开放的战略背景和重要意义
(一)战略背景
(二)重要意义
二 滨海金融开放创新
(一)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开放创新的主要成就
1.经济总量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自贸区建设加速
3.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迅速
(二)滨海金融开放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
1.科技金融
2.航运金融
3.消费金融
4.农村金融
5.贸易金融
6.微型金融
7.文化金融
(三)存在问题
1.高级金融机构相对缺乏
2.特色金融发展缓慢
3.金融文化有待加强
4.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存在欠缺
三 金融开放与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
(一)金融开放与内部合作并举
(二)适当强化金融监管
(三)强化对等性在金融开放中的体现
(四)保护金融领域之外的其他产业
四 滨海新区金融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健全跨境资本流动机制
(二)以离岸金融为平台,强化金融对外开放力度,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三)巩固区域金融发展优势,打造国际金融市场品牌
(四)开展租赁率先创新,支持制造产业开放
(五)以科技金融为突破口,形成一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高效路径
(六)强化区域金融合作,促进地区协同发展
B.14 后记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