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31

中国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大数据报告(2021)图书

Big Data Report on China's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2021)

SSAPID:101-5180-5005-02
ISBN:978-7-5201-8944-6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专家、高校学者以及政府研究人员撰写。本书基于多维多源大数据对全国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剖析,构建多层级的指标体系,对各城市、各地区的文旅产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和展望。书中指出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主态势,同时,也指出在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方面,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文旅大数据蓝皮书
编 辑:徐崇阳;张丽丽;王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肖洁、师小坤:《文旅融合对社会福祉的影响——以扬州为例》,《旅游学刊》2019年第7期。

李丽、徐佳:《中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其驱动因素分析》,《统计与决策》2020年第20期。

丁未、张弈:《文化统计与中国城市文化指标体系建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张永红、王吉平、陈云清:《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6期。

黄昌勇、解学芳:《中国城市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学术月刊》2017年第5期。

黎洁:《加拿大国家旅游指标体系的分析与借鉴》,《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8期。

王旭科、刘文静、李华:《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统计与决策》2019年第24期。

刘佳、张洪香:《中国沿海地区旅游消费潜力测度与评价》,《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8年第2期。

明翠琴、钟书华:《中国旅游业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第2期。

陈文捷、阳国亮、凌连新:《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广西北部湾为例》,《经济管理》2011年第6期。

王良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旅游学刊》2001年第1期。

崔凤军、许峰、何佳梅:《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旅游学刊》1999年第4期。

李妍:《基于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区划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年第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旅游报》2020年6月22日,第3版。

张婧、罗群:《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降幅收窄》,《中国文化报》2020年8月3日,第1版。

郭晓东、侯可、李强:《后疫情时代山西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戏友》2020年第4期。

邱海峰:《文化企业生产经营逐步好转》,《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8月3日,第3版。

李志刚:《城市休闲复苏,周边旅游活跃》,《中国旅游报》2020年4月8日,第1版。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下降6.2%》,《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0年8月14日,第1版。

郑海鸥:《去年我国国内游超60亿人次》,《人民日报》2020年6月21日,第1版。

曾诗阳:《旅游经济恢复仍需时日》,《经济日报》2020年7月6日,第7版。

王洋、沈啸:《五一假日旅游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为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中国旅游报》2020年5月1日,第1版。

安然:《防控有力复苏有劲 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五一”期间交通、消费、旅游和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食品》2020年第10期。

蒋梦惟:《端午出游恢复过半,旅游业U形复苏可期》,《北京商报》2020年6月29日,第4版。

《信息·数字·观点》,《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年第10期。

《文化资讯》,《人文天下》2020年第11期。

毛建国:《景区主动降价,是向转型要未来》,《济南日报》2020年7月27日,第2版。

孔德晨:《市场活力释放,展现内需潜力》,《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5月9日,第3版。

王瑜:《“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恢复至同期50%——80%以上的5A级景区推行门票预约》,《工人日报》2020年5月10日,第2版。

高江虹:《出行消费“压力测试”交答卷 传统模式蜕变适应新常态》,《21世纪经济报道》2020年5月9日,第2版。

郭为、许珂:《旅游政策、产业发展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刘金祥:《新冠疫情下推动我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深圳特区报》2020年5月12日,第B04版。

傅苏颖:《“五一”期间消费旅游双回升》,《中国证券报》2020年5月9日,第A03版。

訾谦:《“五一”假期成为市场回暖“推进器”》,《光明日报》2020年5月9日,第3版。

马玲:《内需潜力逐步释放 我国消费市场加速回暖》,《金融时报》2020年5月12日,第4版。

宋兹鹏:《复苏中的旅游业场景服务升级是关键》,《中国商界》2020年第10期。

张思楠:《“五一”消费加快复苏展现我国市场强大韧性与活力》,《中国财经报》2020年5月9日,第3版。

刘瑞明、毛宇、亢延锟:《制度松绑、市场活力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来自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证据》,《经济研究》2020年第1期。

王慧敏:《强化战略软设计,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团结》2019年第6期。

郭为、朱选功、何媛媛:《近三十年来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和变化趋势》,《旅游科学》2008年第4期。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地理学报》2009年第4期。

梁爽:《湖北省城镇集聚水平的综合评价》,《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期。

高超等:《新疆绿洲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脆弱性分析》,《中国沙漠》2012年第4期。

贵立德:《兰州市城镇化水平与其生态用地的供求关系》,《水土保持通报》2012年第4期。

王小鹏、雒占福、贵立德:《兰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异化特征及其机理分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年第5期。

苏芮、朱光辉、王国刚:《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及协调性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第4期。

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第9期。

张明亮、沈鹏:《基于路面使用功能分类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评价方法》,《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年第12期。

曹国钧:《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及应用》,《化工技术经济》2001年第4期。

王元伦、袁连升:《中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一个理论述评》,《管理现代化》2020年第4期。

金元浦:《全球竞争下5G技术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新变》,《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沈丽丹、李本乾:《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政策路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范玉刚:《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健全中回归“文化”本位》,《理论视野》2020年第8期。

花建:《长三角文化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使命、优势资源、实施重点》,《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德〕托马斯·布特纳、孔洞一:《文化景观作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认知、方法与实践》,《国际城市规划》2020年第5期。

傅辉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ELES模型的实证分析》,《消费经济》2020年第4期。

杜志明:《CEO个人特征对研发投入、企业绩效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19。

王楷淇:《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特征对商业信用的影响——基于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2017年3月17日。

赵丹丹、万冰彬、陶应虎:《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分析:基于要素禀赋视角》,《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7期。

景辛辛:《中国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与溢出效应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车四方:《社会资本与农户多维贫困——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9。

徐全红:《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年第2期。

范静波、孟令东、杨晓平:《家庭因素影响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趋势差异比较研究》,《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3期。

沈华福:《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财经大学,2019。

厉才茂等:《2019年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报告》,《残疾人研究》2020年第2期。

刘骏、薛伟、刘峰:《税负刚性——计划型税收征管模式下的中国企业税负特征》,《当代会计评论》2019年第1期。

郭广军、陈拥贤、赵雄辉:《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征分析与启示》,《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1期。

夏雯雯、杜志雄、郜亮亮:《土地经营规模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观察》,《中国土地科学》2019年第11期。

王晓红:《经济转型期成人继续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20年第12期。

毛建青、吴君玲:《我国一流大学经费支出规模与结构的特征及优化研究——基于36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数据的分析》,《高校教育管理》2020年第3期。

李丹丹:《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与区域劳动生产率收敛》,《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陈勋宇:《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以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为例》,《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1期。

任立宏等:《省与市(县)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数量经济分析》,《焦作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孙学涛:《讲好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故事——许昌晨报社〈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报道分析》,《中国地市报人》2020年第8期。

王晔君:《基于DEA-Tobit分析法的上海文化产业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华大学,2015。

冉净斐:《会展经济与区域发展——基于重庆的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18期。

《金融赋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速》,《中外企业文化》2018年第10期。

王新越、芦雪静:《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基于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视角》,《地理科学》2020年第7期。

魏敏:《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的动力机制研究》,《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11期。

谢爱良、陆相林:《旅游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影响因素分析》,《统计与决策》2020年第18期。

潘越等:《长江经济带“旅游+”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9期。

卢飞、宫红平:《中国旅游生态效率测度、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统计与决策》2020年第16期。

陈荣:《疫情背景下旅游业何去何从?》,《旅游学刊》2020年第8期。

陈勇:《“大事件”、需求波动与旅游业经济周期:新冠疫情的影响及其他》,《旅游学刊》2020年第8期。

白凯、王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更新审视与研究展望》,《自然资源学报》2020年第7期。

宋瑞:《“十四五”时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与核心命题》,《旅游学刊》2020年第6期。

冉东凡、王志标:《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文化产业就业贡献度测算》,《统计与决策》2020年第7期。

景辛辛:《中国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与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赵丹丹、万冰彬、陶应虎:《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分析:基于要素禀赋视角》,《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7期。

徐全红:《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年第2期。

车四方:《社会资本与农户多维贫困——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9。

傅辉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ELES模型的实证分析》,《消费经济》2020年第4期。

刘骏、薛伟、刘峰:《税负刚性——计划型税收征管模式下的中国企业税负特征》,《当代会计评论》2019年第1期。

陈怡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区域经济影响研究——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上海管理科学》2020年第4期。

郭广军、陈拥贤、赵雄辉:《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征分析与启示》,《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1期。

夏雯雯、杜志雄、郜亮亮:《土地经营规模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观察》,《中国土地科学》2019年第11期。

王旭东等:《秸秆还田条件下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8期。

王宏伟:《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实证研究——以中国裁判文书网2010—2018年间1010个判例为对象》,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殷剑峰、王蒋姜、麦丽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区域不平衡问题研究》,《金融评论》2020年第1期。

杨光飞、李思茵、李文丽:《中国城市二氧化氮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S2期。

李朝军等:《基于制定中国血管超声检查专家共识若干问题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第6期。

杜江、夏誉芸:《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和产业转移的趋势与特征》,《财经理论研究》2020年第5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旅游报》2020年6月22日,第3版。

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经济地理》2016年第1期。

赵书虹、陈婷婷:《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动力解析及机理研究》,《旅游学刊》2020年第8期。

范建华、秦会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探索》,《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刘安乐等:《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调态势及其驱动力》,《经济地理》2020年第6期。

党宁、楼瑾瑾、许鑫:《颂红色华章:文旅融合对上海红色文化品牌的提升》,《图书馆论坛》2020年第10期。

戴斌:《数字时代文旅融合新格局的塑造与建构》,《人民论坛》2020年第Z1期。

李先跃:《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趋势——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经济地理》2019年第12期。

刘治彦:《文旅融合发展:理论、实践与未来方向》,《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16期。

赵丹丹、万冰彬、陶应虎:《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分析:基于要素禀赋视角》,《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7期。

刘骏、薛伟、刘峰:《税负刚性——计划型税收征管模式下的中国企业税负特征》,《当代会计评论》2019年第1期。

傅辉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ELES模型的实证分析》,《消费经济》2020年第4期。

车四方:《社会资本与农户多维贫困——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9。

高月娥等:《我国货运行业综合指数模型研究》,《交通运输研究》2020年第3期。

徐全红:《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年第2期。

陈怡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区域经济影响研究——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上海管理科学》2020年第4期。

夏雯雯、杜志雄、郜亮亮:《土地经营规模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观察》,《中国土地科学》2019年第11期。

王宏伟:《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郭广军、陈拥贤、赵雄辉:《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征分析与启示》,《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1期。

王旭东等:《秸秆还田条件下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8期。

杨光飞、李思茵、李文丽:《中国城市二氧化氮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S2期。

李朝军等:《基于制定中国血管超声检查专家共识若干问题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第6期。

杜江、夏誉芸:《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和产业转移的趋势与特征》,《财经理论研究》2020年第5期。

魏小安:《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另一种眼光看城市》,《旅游学刊》2001年第6期。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2017。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8。

《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

孙九霞:《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导向下的旅游伦理多元化》,《旅游学刊》2014年第12期。

张祝平:《乡村旅游如何激活地域文化密码》,《人民论坛》2020年第25期。

马鑫:《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产权界定的困境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刘嘉毅:《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演化:规律、动力与机制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8期。

吴兴帜:《文化旅游与遗产保护的平衡点探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

张惠丽、王成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实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9期。

高东新:《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与路径研究——以西安市“十一五”时期为例》,《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魏小安:《杭州旅游:新城市新模式新发展》,《旅游学刊》2012年第4期。

林存文:《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研究——基于69个样本城市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华侨大学,2019。

史玉丁:《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互动关系研究——以渝东南区域为例》,《四川戏剧》2016年第11期。

樊杰、王亚飞、梁博:《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过程与调控》,《地理学报》2019年第12期。

赵传松、任建兰:《全域旅游视角下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及预测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8年第3期。

谢里、樊君欢、吴诗丽:《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效果动态评估》,《地理研究》2014年第11期。

覃成林、张华、张技辉:《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新趋势及成因——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测度及其空间和产业二重分解》,《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10期。

杨友宝等:《东北地区旅游资源赋存演化特征与旅游业空间重构》,《经济地理》2015年第10期。

吕君丽、陈恩虎:《华东地区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时空特征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第7期。

张文建:《区域文化差异性及其对旅游的影响——以华东和西南地区为例》,《学术月刊》2001年第10期。

马国强、汪慧玲、许倩:《西北地区旅游经济与交通业共生发展》,《经济地理》2019年第10期。

把多勋、温倩:《“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入境旅游趋势与发展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7年第8期。

张琰飞、朱海英:《西南地区文化演艺与旅游流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14年第7期。

张朝枝、朱敏敏:《文化和旅游融合:多层次关系内涵、挑战与践行路径》,《旅游学刊》2020年第3期。

戴斌:《文旅融合时代:大数据、商业化与美好生活》,《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11期。

李国新、李阳:《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思考》,《图书馆杂志》2019年第10期。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4年第4期。

冉斌:《我国休闲旅游发展趋势及制度创新思考》,《经济纵横》2004年第2期。

郭旭、郭恩章、陈旸:《论休闲经济与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城市规划》2008年第12期。

孙九霞:《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导向下的旅游伦理多元化》,《旅游学刊》2014年第12期。

张祝平:《乡村旅游如何激活地域文化密码》,《人民论坛》2020年第25期。

马鑫:《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产权界定的困境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郑垣嘉、王清荣:《整合配置文化资源,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2期。

刘嘉毅:《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演化:规律、动力与机制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8期。

刘莲香:《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激活文旅消费》,《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14期。

马睿琪:《“新基建”强势布局,助力文旅产业升级》,《中国产经新闻》2020年7月15日,第8版。

刘萍萍:《新基建背景下黑龙江省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究》,《现代审计与会计》2020年第4期。

刘霞:《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初探——以泰州市为例》,《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胡念望:《文化生态保护如何与旅游产业发展共融共生》,《中国商报》2019年1月25日,第A03版。

王曼:《新时代徐州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淮海文汇》2020年第4期。

程芳:《康养、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与展望》,《经济》2020年第Z1期。

吴菲菲:《从央视广告投放看文旅产业创新发展》,《中国广告》2020年第1期。

张明柳:《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推进绿色消费》,《中国政府采购报》2020年3月17日,第8版。

王洋:《旅游“新基建”:激发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中国旅游报》2020年6月12日,第1版。

王德刚:《旅游是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中国旅游报》2018年6月18日,第3版。

高颖、戴林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情怀》,《城市学刊》2020年第1期。

韩喜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保障》,《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第2期。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年第28号。

罗伟、禹俊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9年第5期。

师吉金、李长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经验与启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姜晓萍、董家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认知与实现途径》,《社会政策研究》2019年第4期。

刘继同:《健康中国建设与重构现代健康照顾服务制度》,《人民论坛》2020年第8期。

胡立法、陈珊:《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的经济伦理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0年第1期。

段光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突出表现与优化思路》,《理论导刊》2020年第4期。

张远新:《习近平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创新要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2期。

邢伟星:《论水工程移民法制理念变迁》,《法治社会》2020年第2期。

王欣雨、向阶阶:《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时代依据》,《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王洋、李志刚、郭子腾:《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和合共生》,《中国旅游报》2019年1月17日,第1版。

宗禾、马金:《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兴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淄博日报》2019年10月8日,第1版。

李明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伦理意蕴》,《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2019年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十件大事》,《中国生态文明》2020年第1期。

宗禾:《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淄博日报》2020年2月23日,第1版。

刘际平:《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析》,《焦作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2019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搜狐网,2019年1月14日,https://www.sohu.com/a/289014914_825181。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广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办法》,江门市新会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网站,2020年11月11日,http://www.xinhui.gov.cn/jmxhqwgj/gkmlpt/content/2/2180/post_2180199.html#1542。

张朝枝、朱敏敏:《文化和旅游融合:多层次关系内涵、挑战与践行路径》,《旅游学刊》2020年第3期。

戴斌:《文旅融合时代:大数据、商业化与美好生活》,《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11期。

李国新、李阳:《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思考》,《图书馆杂志》2019年第10期。

刘嘉毅:《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演化:规律、动力与机制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8期。

冯健:《“文旅融合”该从何处着手》,《人民论坛》2018年第32期。

魏小安:《杭州旅游:新城市新模式新发展》,《旅游学刊》2012年第4期。

张清荣:《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文化产业》2019年第24期。

郑垣嘉、王清荣:《整合配置文化资源,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2期。

付蓓:《苏州市吴中区乡村智慧旅游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19。

王玉鹏:《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经济日报》2020年5月13日,第11版。

武健、王翠:《力争三年建成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邢台日报》2020年7月24日,第5版。

桂文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广西政协报》2020年10月20日,第2版。

丁赛:《民族地区县域文旅产业发展指标发布》,《中国民族报》2019年11月5日,第6版。

吴巧红、苏晓波:《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新冠肺炎疫情与全球旅游停滞》,《旅游学刊》2020年第8期。

申军波等:《疫情冲击下旅游业应对策略与后疫情时期发展趋势》,《宏观经济管理》2020年第8期。

赵瑾:《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格局与新特点》,《国际贸易》2015年第4期。

马勇、刘军:《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全球发展战略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14年第2期。

许峰等:《全球视野下优秀旅游目的地评价系统的发展与检验》,《旅游科学》2013年第6期。

张惠丽、王成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实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9期。

高东新:《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与路径研究——以西安市“十一五”时期为例》,《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魏小安:《杭州旅游:新城市新模式新发展》,《旅游学刊》2012年第4期。

郑自立:《疫后文旅消费新趋势及对策建议》,《湖南日报》2020年4月4日,第6版。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10期。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新闻战线》2018年第18期。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人民日报》2018年9月2日,第4版。

秦强:《深刻领会和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领导科学论坛》2018年第20期。

龙小农:《如何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党课参考》2018年第18期。

刘俊生:《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科技大学,2019。

《2020世界旅游经济:在不确定中增长》,《社会科学报》2020年1月23日,第1版。

范建平:《提炼文化讲故事,精准施策展形象》,《网络传播》2018年第10期。

徐金玉:《2019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23.1亿人次》,《人民政协报》2020年1月10日,第9版。

冯雪红、张文文:《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现状及展望》,《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3期。

范瑞娟:《巩固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4期。

张平:《在自省自觉与自信自强中实现文化传承》,《群言》2020年第1期。

陈琳、王涵、张劼:《文化精神标识语翻译的文化模因性》,《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周群:《把徽州家风融入企业文化管理》,《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2期。

杨伊静:《共促全球服务贸易发展 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侧记》,《中国科技产业》2020年第9期。

余江南、林保西:《立足英语课堂教学,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中学生英语》2020年第4期。

黄高原:《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支持旅游业复苏转型》,《中国旅游报》2020年8月26日,第1版。

陈珂:《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助力世界旅游业再创繁荣》,《中国会展(中国会议)》2020年第18期。

简 介:本书为第9本文化建设蓝皮书,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组织编撰。本书着眼于我国文化发展现状,从文化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国内和国际传播与影响等方面,对2021-2022年我国文化的新发展、新成就以及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总体上和指数上的描述和分析,构建了以文化投入、文化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