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33

求知乡土图书

Learning from the Field:The Theses Collection on CBNRM Studies

SSAPID:101-5175-2601-62
ISBN:978-7-5097-1722-6
DOI:
ISSN:

[内容简介] 国际上,当传统的以政府和市场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逐渐难以解决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与当地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参与式发展日益进入政界和学界的视野,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新的研究与管理模式中,当地人和当地社区的动态变化、本质和含义、他们在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视角、及其与外部干预者之间的互动和关系都成为审视和解决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复杂发展问题的关键。本书所收集的八篇论文分别从社区层次的农户合作、社区视角的农业发展、草场资源管理、信息传播网络、金融资本的运作和管理,以及涉及农村行政管理体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治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学术文库
作 者: 齐顾波 徐秀丽
编 辑:陈桂筠;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第一编 生计发展应对策略

  为了发展的农业?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深描

    2.1 牛阿营村的自然环境概况

    2.2 牛阿营村的社会经济背景

    2.3 当地的农业生态系统

     2.3.1 本文所研究的农业生态系统边界与组成

     2.3.2 牛阿营村农业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

     2.3.3 牛阿营村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

      现在的农业生态系统

    2.4 农业生态系统的阶段划分

   第三章 农户生计的物质支撑

    3.1 农业生态系统对农户生计的物质支撑

     3.1.1 农业生态系统可供农户直接消费的农产品

      3.1.1.1 农业产品的产量

      3.1.1.2 农业产品类型的变化

     3.1.2 源自农业生态系统的收入

      3.1.2.1 种植业收入

      3.1.2.2 养殖业收入

    3.2 物质支撑变化的原因分析

     3.2.1 农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

     3.2.2 土地资源的利用

     3.2.3 农业用水资源的管理利用

     3.2.4 肥料的投入使用情况

     3.2.5 从牲畜力转向机械力的依赖

     3.2.6 种植品种更替带来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交往空间的形成

    4.1 农业生产中的农户间互助

     4.1.1 农户生产技术、信息间的互助

     4.1.2 劳动力和生产工具方面的互助

     4.1.3 小结

    4.2 基于农业的节庆仪式活动

     4.2.1 源于农业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

     4.2.2 传统节日文化的变迁

    4.3 传统的寨老召集的议论制度及其延续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民知识的形成和人力资本发育

    5.1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民知识体系

    5.2 政府推广的科学技术与农民知识的冲突

     5.2.1 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5.2.2 项目推行过程中对农户知识的忽视

     5.2.3 农民在外来知识霸权下的选择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牧民过度放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

    2.1 对基本概念的定义

    2.2 草地退化程度

    2.3 草地退化原因分析

     2.3.1 生态学:人为因素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

     2.3.2 经济学:共有地悲剧

     2.3.3 社会学:体制改革、人口迁移、社区生活与草原生态变迁

     2.3.4 管理学:政策下的管理缺失

     2.3.5 人类学: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研究架构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社区介绍

   第四章 牧民过度放牧现状

    4.1 嘎查自有羊只数量

    4.2 嘎查揽入羊只数量

    4.3 小结

   第五章 牧民对过度放牧生态影响的认知和态度

    5.1 草场退化的程度、时间和表现——“近四五年严重退化,草矮了、稀了、草种少了”

     5.1.1 草场退化程度

     5.1.2 草场退化时间

     5.1.3 草场退化的表现

      5.1.3.1 “草矮了”

      5.1.3.2 “草稀了”

      5.1.3.3 “草种少了”

     5.1.4 小结

    5.2 草场退化的原因——“干旱、过度放牧”

     5.2.1 干旱

     5.2.2 过度放牧

     5.2.3 羊只的踩踏

     5.2.4 风蚀

     5.2.5 草场退化和降雨少的恶性循环

    5.3 对草场退化的态度——“考虑不了那么多”

    5.4 小结

   第六章 牧民过度放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制度因素*——“双权一制”实施后劳动积极性的调动

     6.1.1 “双权一制”实施后牧民放牧行为回顾

      6.1.1.1 1988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牲畜自有、草场使用权名义自有

      6.1.1.2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牲畜、草场使用权自有

     6.1.2 “双权一制”实施对牧民过牧行为的影响

      6.1.2.1 充分调动了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6.1.2.2 草场使用权的明晰,促使“共有地悲剧”的终止

      6.1.2.3 草场使用权的明晰,强化了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场的行为

      6.1.2.4 牧民分散经营后,社区管理的缺失

      6.1.2.5 草场分配不合理加剧了过牧程度

    6.2 经济因素——生计压力、致富愿望和市场利益的驱动

     6.2.1 生计压力迫使牧民过牧行为发生

     6.2.2 致富愿望促使牧民过牧行为发生

     6.2.3 市场利益驱使牧民过度放牧行为的发生

     6.2.4 牧民调整养殖规模背后的理性

     6.2.5 草场使用权的流转——“租草坡”热

    6.3 社会因素——转型期缺乏对社区的认可

    6.4 文化因素——蒙古族与汉族养殖方式的趋同

    6.5 科技因素——“科技养畜好,几乎不死羊”

    6.6 政策因素——“交了罚款一样养”

     6.6.1 以草定畜政策的失效

     6.6.2 “退牧还草”项目——“禁牧不好”、“啥时候我们这儿也禁”

    6.7 心理因素——“别人家多养,我家也不能少”

     6.7.1 攀比、从众心理下的集体违规

     6.7.2 生态保护方面牧民对国家存在一定依赖心理

    6.8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附录

  社区层次上农业生产中农户间合作的研究

   绪论

   第一章 研究现状

    1.1 对合作行为的研究

    1.2 对农户间合作行为的研究

    1.3 对目前农户合作的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地研究情况介绍

    2.1 研究设计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 研究相关概念

    2.3 实地研究情况介绍

     2.3.1 研究地点介绍

     2.3.2 调查情况介绍

   第三章 农业生产中农户在劳动力和生产工具上的非正式合作

    3.1 劳动力上的非正式合作

     3.1.1 农户农业生产劳动力需求与农业生产结构变迁

     3.1.2 农户间在劳动力上的合作与种植业生产方式变化

    3.2 生产工具上的非正式合作

    3.3 农户在劳动力和生产工具上的非正式合作关系与亲属关系对比

     3.3.1 W村C组农户在劳动力和生产工具上的非正式合作关系与亲属关系对比

     3.3.2 W村问卷调查农户在劳动力和生产工具上的非正式合作关系与亲属关系对比

    3.4 小结

   第四章 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传播中的农户间非正式合作

    4.1 木薯、甘蔗品种变迁中的农户间非正式合作

     4.1.1 木薯品种变迁中的农户间的非正式合作

     4.1.2 甘蔗品种变迁中的农户间非正式合作

    4.2 水稻、玉米品种变迁中的农户间非正式合作

    4.3 小结

   第五章 农村社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中的合作

    5.1 分田到户前后,W村及C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情况对比

     5.1.1 分田到户前,W村及C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情况

     5.1.2 分田到户后,W村及C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情况

    5.2 W村及C组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方式及问题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附录

 第二编 生计发展中的资本流动与运营

  农村社区信息传播网络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传播学与社区发展研究相结合,丰富和完善发展传播学的理论体系

     1.2.2 实践意义一:有助于识别与激发社区的内源式发展动力

     1.2.3 实践意义二:提高外部干预的有效性

     1.2.4 政策意义:为农村信息传播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农业推广与农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问题

      1.4.2.1 主要研究问题

      1.4.2.2 次级研究问题

     1.4.3 研究方法

      1.4.3.1 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相结合,这样的论述是否可行

      1.4.3.2 抽样方法

      1.4.3.3 资料收集方法

      1.4.3.4 资料分析方法与工具

    1.5 社区概况

    1.6 研究特色、难点与不足

   第二章 内部网络:社区内部传播网络的结构与功能

    2.1 社区内部人际关系与传播网络

     2.1.1 农村社区的人际关系

     2.1.2 社区内部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

     2.1.3 社区内部人际传播网络分析

      2.1.3.1 网络规模

      2.1.3.2 网络密度

      2.1.3.3 关系强弱

    2.2 社区内部传播网络中的圈子与组织

     2.2.1 农户间的互助与合作圈子的形成

     2.2.2 圈子:社区内部传播网络中的子网络

    2.3 社区内部传播网络的功能分析

    2.4 社区内部传播网络运行的效率分析

     2.4.1 社区内部传播网络运行效率较低

      2.4.1.1 社区内部整体传播网络不完全可达

      2.4.1.2 社区内部整体传播网络密度低

      2.4.1.3 社区内部整体传播网络的凝聚力低

     2.4.2 社区内部传播网络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4.2.1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间的分化导致社区内部信息传播不均衡

      2.4.2.2 现代传媒的介入影响了社区内部人际关系与公共空间

    2.5 本章小结: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农村人际关系与传播网络

     第一,农户间的人际关系与交往形成社区内部传播网络

     第二,农户间的互助与合作行为形成传播网络中的圈子

     第三,社区内部传播网络是农户间学习与模仿的渠道

     第四,社区内部传播网络运行效率低

   第三章 外部网络:农村社区传播的外部联系

    3.1 社会功能性外部联系

     3.1.1 自上而下的政府体系

      3.1.1.1 政府体系与社区的传播方式

      3.1.1.2 村集体经济与村委会职能

     3.1.2 建立在市场关系之上的外部联系

     3.1.3 科研机构

     3.1.4 大众传媒

    3.2 社会建构性外部联系

     3.2.1 社会建构性外部联系的构成

      3.2.1.1 亲属关系

      3.2.1.2 业务关系与朋友关系

      3.2.1.3 雇佣关系与同事关系

     3.2.2 社会建构性外部联系的沟通机制

    3.3 不同信任关系下的社区外部联系

     3.3.1 制度信任不健全下的社会功能性外部联系

      3.3.1.1 村民对村委会的低期望与弱信任

      3.3.1.2 对不同市场关系的信任与不信任

      3.3.1.3 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的复线式关联下对科研机构的信任

      3.3.1.4 对大众媒介的信任度较低

     3.3.2 人际信任关系下的社会建构性外部联系

    3.4 本章小结:不同外部联系的传播机制与影响

     第一,政府与社区在生产发展方面的传播路径较远,作用日趋弱化

     第二,市场关系与社区的联系逐渐增多,影响日益加强,却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

     第三,科研机构与社区发展的联系具有借鉴性,但影响面过小

     第四,当前大众传媒的功能以娱乐为主,与农户生计发展相关的传播内容不足

     第五,基于强信任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建构性外部联系带来生计发展信息

   第四章 传播网络:内外网络的交互运行

    4.1 从大众传播到人际传播的多级传播路径

     4.1.1 新品种三元肉食猪的传播过程

     4.1.2 新品种三元肉食猪的信息传播网络分析

    4.2 市场推广与组织传播的互动效应

     4.2.1 一埯多株新技术的传播过程

      4.2.1.1 信息来源

      4.2.1.2 进城培训

      4.2.1.3 初步掌握技术

      4.2.1.4 被重点关注的试验户

      4.2.1.5 一埯多株的收成

      4.2.1.6 全村的技术培训

      4.2.1.7 技术信息传播效果

     4.2.2 一埯多株新技术的传播网络分析

      4.2.2.1 市场与政府的互动

      4.2.2.2 市场与农户的互动

    4.3 内外部传播网络的交互运行

     4.3.1 基于社区内外部传播网络的信息传播关系分析

      4.3.1.1 同质性与异质性

      4.3.1.2 信任关系

     4.3.2 社区内外部传播网络的交互运行机制

      4.3.2.1 信任关系的强化

      4.3.2.2 信息的适用性确认

     4.3.3 内外网络交互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4.4 内外交互网络的传播效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发展的内外交互网络

     第一,内外部传播网络的交互运行依赖于信息传播关系的转化。

     第二,传播效果的实现依赖于内外部传播网络的有效运行。

   第五章 意见领袖:社区传播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5.1 社区意见领袖的重要性

     5.1.1 在信息与技术的引进中发挥核心作用

     5.1.2 帮助其他农户建立市场联系

     5.1.3 引导农村社区消费

    5.2 识别农村社区意见领袖

     5.2.1 意见领袖的影响范围不同,单个意见领袖的影响范围有限

     5.2.2 意见领袖具有层次性,社区层次的意见领袖对社区发展影响较大

     5.2.3 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不同,但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具有一定的重合性

    5.3 社区意见领袖速描与特征分析

     5.3.1 社区意见领袖速描

      5.3.1.1 多重社会角色的意见领袖

      5.3.1.2 “屯大爷”(农户65)

      5.3.1.3 养殖户意见领袖(农户61)

     5.3.2 社区意见领袖的特征

      5.3.2.1 社区意见领袖的一般特征

      5.3.2.2 生计框架下的农村意见领袖特征

      5.3.2.3 传播网络分析视角下的意见领袖特征

    5.4 利用意见领袖促进农村发展的策略

     5.4.1 与意见领袖相关的农业科技政策实践与现状

     5.4.2 对进步农民策略的批判

     5.4.3 传播网络分析视角下进步农民策略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5.4.3.1 任何意见领袖的影响力都是有限的,应选择一定数量的意见领袖

      5.4.3.2 意见领袖具有层次性,应重视并发挥不同层次意见领袖的作用

      5.4.3.3 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不同,不应只依赖于村干部等群体

    5.5 本章小结:农村发展中的意见领袖分析

     第一,意见领袖在农村社区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

     第二,意见领袖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较高。

     第三,发挥意见领袖作用需要有针对性地识别并运用好其在传播网络内外的位置。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发现:农村社区信息传播网络的构成与功能

    6.2 研究结论:农村社区信息传播网络运行效率低

     第一,农村社区内部整体传播网络运行效率较低。

     第二,社区外部传播网络效率受信任关系影响。

     第三,社区内外部传播网络交互运行不畅。

    6.3 相关建议:完善和利用农村社区信息传播网络

  西北贫困地区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变迁研究

   第一章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发展干预介入前后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变迁研究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宁夏盐池县库团村概况

     2.1.2 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介绍

    2.2 发展干预介入之前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研究

     2.2.1 发展干预介入之前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的产生与运作

      2.2.1.1 发展干预介入之前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产生的原因分析

      2.2.1.2 发展干预介入之前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

     2.2.2 发展干预介入之前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2.3 发展干预介入之后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变迁

     2.3.1 关于发展干预介入之后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2.3.2 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

      2.3.2.1 预期成本分析

      2.3.2.2 预期收益分析

     2.3.3 库团村村民

      2.3.3.1 预期成本分析

      2.3.3.2 预期收益分析

     2.3.4 乡政府

      2.3.4.1 预期成本分析

      2.3.4.2 预期收益分析

    2.4 发展干预介入之后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

    2.5 发展干预介入前后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运作机制的对比研究

   第三章 目前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3.1 判断“目前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是否实现了良好的运作效率”的指标筛选

    3.2 目前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运作机制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针对目前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第五章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编 社区治理中的多方互动

  国家主导型发展下的农村行政管理体系分析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三章 农村行政体系结构功能分析

    3.1 县级结构与功能

    3.2 乡镇结构与功能

    3.3 村级结构与功能

   第四章 农村行政管理体系中的官僚转换

    4.1 农村行政管理体系中的干部构成

     4.1.1 枫县干部构成

     4.1.2 乡镇干部

     4.1.3 村干部

    4.2 制度逻辑与人格化交错的行政官僚

     4.2.1 传统官僚制与现代官僚制下的中国行政组织

     4.2.2 中国行政组织中的行政官僚:人格化行为与制度化逻辑交错

   第五章 农村行政管理体系中的权力运作

    5.1 农村行政管理体系中的行政权力

    5.2 农村行政体系中的权力交叉

     5.2.1 结构性权力交叉

     5.2.2 功能性权力交叉

   第六章 有关结论

    6.1 中国农村行政管理体系从计划意识形态为中心正在逐步转变为计划理性为中心

    6.2 中国农村行政管理体系打乱了乡村原有的社会结构,重新塑造了乡村精英

    6.3 中国农村行政管理体系在完成国家目标的同时有限度地促进了地方社区发展

  西北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济绩效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设计

     研究问题

     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及思路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概况

    2.1 YCH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整体发展情况的所有数据来源

    2.2 选点

     2.2.1 GFZ种养协会

     2.2.2 SBZ养猪协会

     2.2.3 YCH养猪协会

     2.2.4 小结

   第三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济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3.1 文献资料中对经济绩效评价指标的归纳总结

    3.2 实地情况对经济绩效评价指标的检验

     3.2.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立的目标

     3.2.2 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3.2.3 具体指标选择

   第四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济绩效分析

    4.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效益分析

     4.1.1 规模效应的发挥

     4.1.2 经营风险的降低

     4.1.3 养殖收入的增加

    4.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效率分析

     4.2.1 生猪出栏率

     4.2.2 养殖周期

     4.2.3 参与者行为努力的结果

      4.2.3.1 农户的参与意愿

      4.2.3.2 农户对各种服务的满意程度

      4.2.3.3 农民素质的提高

     4.2.4 小结

    4.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性分析

     4.3.1 交易成本的节省

     4.3.2 协会的合作成本和收益比较

      4.3.2.1 合作成本的概念和内容

      4.3.2.2 合作收益概念与内容

      4.3.2.3 合作成本收益的比较(见表4-21)

      4.3.2.4 成本支付模式分析

      4.3.2.5 合作成本支付意愿分析

      4.3.2.6 合作成本承担模式的优劣性分析

     4.3.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研究结论

     (1)从效益性上来看

     (2)从效率上来看

     (3)从经济性上来看

    5.2 研究建议

     (1)加强不同层次的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信息,提高以村为单位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能力

     (2)增强政府和外界对合作经济组织支持的持续性与合理性

     (3)加速实现YCH县养猪产业的产业化,为合作经济组织绩效的提高铺路

     (4)尽快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工作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村级扶贫规划过程的比较研究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扶贫的效率越来越低,扶贫难度不断加大

     1.1.2 NGO与政府共同参与村级扶贫项目试点启动

    1.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关于我国农村扶贫的研究

     2.1.1 我国扶贫的历史过程

     2.1.2 我国当前农村贫困的特点

     2.1.3 我国扶贫现状的研究

    2.2 关于NGO的研究

     2.2.1 NGO的概念

     2.2.2 中国NGO的研究

      2.2.2.1 中国NGO特点

      2.2.2.2 中国NGO面临的问题以及限制因素

      2.2.2.3 NGO在扶贫中的比较优势的研究

    2.3 政府方面的研究

     2.3.1 对于政府职能的研究

     2.3.2 对政府扶贫主体的界定

     2.3.3 政府扶贫的优势与劣势

    2.4 政府与非政府合作的研究

    2.5 相关研究工具——NGO行为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标、内容及框架

     3.1.1 研究目标

     3.1.2 研究内容

     3.1.3 研究框架

    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2.1 研究方法

     3.2.2 技术路线

     3.2.3 调查区域抽样原则

      3.2.3.1 问卷调查

      3.2.3.2 个案调查

    3.3 调查时间

   第四章 研究背景

    4.1 NGO和政府合作进行村级扶贫规划项目简述*

    4.2 调查区域及扶贫主体概况

     4.2.1 调查区域概况

      4.2.1.1 A县概况

      4.2.1.2 B乡概况

      4.2.1.3 试点村P村概况

      4.2.1.4 对照村C村概况

     4.2.2 扶贫主体介绍及对比

      4.2.2.1 P村扶贫主体——某NGO

      4.2.2.2 对照村C村扶贫主体

   第五章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村级扶贫规划过程的对比分析

    5.1 获得其他部门资源的能力

    5.2 村级动员能力方面

    5.3 收集村子基本信息能力方面

    5.4 参与性方面

    5.5 建设村民组织能力方面

    5.6 确定项目的方法方面

    5.7 村级规划透明性方面

    5.8 村级规划编制能力对比方面

    5.9 最终确定的项目方面

    5.10 其他对比指标

     5.10.1 扶贫成本

     5.10.2 扶贫资金有效到达率方面

   第六章 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6.1 政府行为对于NGO扶贫的影响

    6.2 非政府扶贫行为对于政府扶贫规划的影响

    6.3 项目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分析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编委会

 前言

国际上,当传统的以政府和市场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逐渐难以解决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与当地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参与式发展日益进入政界和学界的视野,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新的研究与管理模式中,当地人和当地社区的动态变化、本质和含义、他们在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视角,及其与外部干预者之间的互动和关系都成为审视和解决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发展问题的关键。本书所收集的八篇论文分别对社区层次的农户合作、社区视角的农业发展、草场资源管理、信息传播网络、金融资本的运作和管理,以及涉及农村行政管理体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Lewis 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 22(2),1954.

[2]Jikun Huang,Keijiro Otsuka,Scott Rozelle. The Role of Agriculture in China’s Development. Draft I,Brandt and Rawski Paper. 2004.

[3]Timmer,Food price policy:The rationale fo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Food Policy,1989,14(1).

[4]董海荣:《社会学视角的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

[5]高晓巍、左停:《农村社区互助与农户生计安全》,《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6]《布依族稻作文化及其起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7]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2。

[8]贵州山区社区自然资源管理课题组:《贵州山区社区资源可持续利用行为管理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年第4期。

[9]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参与性在贵州山区社区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实证评析》,《贵州农业科学》2001年第4期。

[10]何蕊丹:《陆稻、小红米、水酒——佤族传统农作物取舍的文化透视》,见尹绍亭、秋道智弥主编《人类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1]贺雪峰:《慎思农村水利投资方向》,贺雪峰博客专栏,博客中国网,2006-03-30. http://www.vip.bokee.com/20060330131863.html。

[12]黄季焜、罗泽尔:《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3]黄季焜:《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

[14]黄季焜:《中国农业发展与展望》,《经济预测》2003年第1期;原文出处:FAO,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02。

[15]黄延楠、郭海霞、王晓莉等:《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调研报告——访贵州省C县K乡牛安云村民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Cbnrm课程论文,未公开发表,2007。

[16]简小鹰:《论农业的社会环境——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关系的演进》,《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第5期。

[17]口藏幸雄:《能量与营养——生态系统中人类集团的基础研究》,转引自秋道智弥、市川光雄、大塚柳太郎编著《生态人类学》,范广融、尹绍亭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8]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9]李季:《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人类学分析模式探讨》,《生态学杂志》1993年第2期。

[20]李小云:《KAP研究法在农业技术采用研究与推广实践中的运用》,《农业技术经济》2001年第3期。

[21]李小云:《关于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讨论》,《农业技术经济》1996年第1期。

[22]李小云:《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战略》,《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11期。

[23]李小云:《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推广发展的若干问题》,《科技导报》1994年第1期。

[24]李小云:《我国农村科技发展的方向与战略》,《中国妇运》2003年第8期。

[25]卢敏、李小云:《论农事生产系统研究范式》,《农业技术经济》2001年第4期。

[26]鲁礼新:《贵州沙坡农户行为与环境变迁——人地关系的微观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27]罗康隆、黄贻修:《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

[28]罗康隆:《生态人类学述略》,《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9]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民族出版社,2007。

[30]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以农业促发展概要》,胡光宇、赵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1]孙丽:《农村社区公共空间与农民社会资本的研究——以江西省H村为例》,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32]孙秋、周丕东、袁涓文等:《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CBNRM)方法的制度化——基于贵州省长顺县凯佐乡的实践》,《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第5期。

[33]孙秋、周丕东:《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实践与认识》,《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34]唐纳·L.哈迪斯蒂著《生态人类学》,郭凡、邹和译,文物出版社,2002。

[35]王鸣明:《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6]闻大中:《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和能量分析研究的某些新进展》,《农业生态环境》1995年第2期。

[37]闻大中:《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研究方法(I)》,《农村生态环境》1985年第4期。

[38]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

[39]徐秀丽、李小云、左停等:《农业科技政策应以支持农民生计改善为导向》,《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2期。

[40]徐秀丽:《面向穷人的农业科技政策》,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4。

[41]许建初:《从社区林业的观点探讨西双版纳刀耕火种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化》,《生态学杂志》2000年第6期。

[42]许建初:《云南保山西庄河山地流域人与资源动态关系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1。

[43]颜宁:《勐海山区哈尼族土地管理及利用方式的变迁(1950~2005)》,见秋道智弥等编著《生态人类学》。

[44]尹绍亭主编《生态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45]张劲峰、耿云芬、周鸿:《乡土知识及其传承与保护》,《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6]长顺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长顺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47]长顺县农业局、长顺县畜牧事业管理局:《长顺县农业志(1950~2005)》,2006。

[48]长顺县统计局编《长顺县领导干部手册》,2007。

[49]庄孔韶:《可以找到第三种生活方式吗?——关于中国四种生计类型的自然保护与文化生存》,《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50]左停、苟天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CBNRM)的国际进展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1]左停:《山地农业与自然资源管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项目报告,2007。

[1]李博:《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中国农业科学》1997年第6期。

[2]董光荣、吴波、慈龙骏等:《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中国沙漠》1999年第4期。

[3]张敦福:《公共资源灾难理论与内蒙古牧区的体制变迁》,《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4]马戎:《牧区体制改革与草场使用、人口迁移、社区生活及草原生态系统的变迁》,《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5]杨理、侯向阳:《以草定畜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第3期。

[6]王晓毅:《政策下的管理缺失——一个半农半牧区草场管理的案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李亦园:《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8]阿拉腾:《半农半牧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内蒙古察右后旗阿达日嘎嘎查的人类学田野考察》,《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9]陈安国:《从“公地的悲剧”看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8期。

[10]杨理、侯向阳:《对草畜平衡管理模式的反思》,《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9期。

[11]麻国庆:《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社会学》2001年第5期。

[12]宋蜀华:《人类学与研究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3]庄孔韶:《乡土社会的自然保护与文化保护——关于中国四种生计类型的人类学分析》,《乡土中国研究的新视野——国际社会学论坛暨社会学系十年论文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未经正式出版,2005。

[14]麻国庆:《环境研究的社会文化观》,《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15]敖登托娅、乌斯:《内蒙古草原所有制和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6期。

[16]敖仁其:《草场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第4期。

[17]马戎、李鸥:《草原资源的利用与牧区社会发展:从一个社区看体制改革对畜牧业、人口迁移和劳动力组合形式的影响》,《多民族地区:资源、贫困与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18]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9]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0]恩和:《蒙古高原草原荒漠化的文化学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第3期。

[1]刘庆昊:《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及其评价》,《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2]董国强:《试论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若干失误》,《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3]齐玮:《必须提高我国农民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4]谭向勇、谷树忠编著《农业经济学教程》,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5]刘奇、刘见君:《农村发展亟须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科技致富向导》2005年第6期。

[6]苑鹏:《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7]程同顺:《如何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党建研究》2003年第10期。

[8]吴理财:《对农民“合作理性”的一种解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9]王君颖、雷念曾:《合作论初探》,《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10]谢维营:《社会合作实践论纲》,《上饶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11]罗兴佐:《农民合作的类型与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2]刘启明、张立华:《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业经济》2005年第6期。

[13]仝雪、熊会、张艳玲:《当前农民互助行为探析——以四川省阆中市江南镇前锋村为例》,《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4]李全生:《农村中社会互助现象初探》,《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5]蒋英菊:《苏村的互助——乡村互惠交换体系的人类学分析》,《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16]张鸣:《漫议乡间合作发生的文化条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17]管爱华:《从血缘互助到现代合作——对当代中国农民合作伦理的经验分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8]贺雪峰:《村庄的生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9]赵立新:《社会资本与当今农村社会信任——基于一项调查的社会学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0]胡宣:《解读合作困境的四个维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21]姚洋:《以市场替代农民的公共合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2]Robert A.Hanneman. 2001.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Methods. http://www.faculty.ucr.edu/~hanneman/SOC157/NETTEXT.PDF.

[23]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4]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5]刘一皋、王晓毅、姚洋:《村庄内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26]刘兆发:《农村非正式结构的经济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7]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28]董前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博弈及制度选择》,载段应碧主编《农村发展与制度创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9]谭向勇:《中国农业微观经济组织体系研究》,载段应碧主编《农村发展与制度创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0]蔡桦:《农民科技信息获得的渠道》,农业网络信息,2005年第7期。

[31]周瑞超、汪涛、邝雨:《广西农村居民获取信息渠道状况调查》,《改革与战略》2005年第8期。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2]〔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4版),辛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美〕埃里克·M.艾森伯格、小H.L.古多尔:《组织传播——平衡创造性与约束》(第3版),白春生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6]〔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7]〔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美〕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9]〔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

[11]〔美〕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

[12]Cees Leeuwis C.(2004),Communication for Rural Innovation. Rethinking Agricultural Extension(third edition). Blackwell Science Ltd,UK.

[13]CGIAR(a center of the Consultative Group o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repor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for Rural Innovation. A Guide to Strengthening Local Capacity.

[14]Everett M.,Rogers and D.,Lawrence Kincai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oward a new paradigm for research,the free press,1981.

[15]Gary Coldevin,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A key to rural learning systems,FAO document,Rome,2003.

[16]Guy Bessette. Involving the community—A Guide to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Southbound.

[17]Iia Virginia C.,Ongkiko,Alexander G.Flor,Introduction to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Open University,2006.

[18]Jan Servaes & Patchanee Malikhao,Communic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Paper,FAO document,Rome,2004.

[19]Janelle Allison,Scott Gorringe,Justine Lacey,Building Learning Communities-Partnerships,Social Capital and VET Performance,Published by NCVER,2006.

[20]José Luis Flores Luna,Communi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The Experience in Mexico,FAO document,Rome,2002.

[21]Obadiah Tohomde,Community Based Communication,http.//www.comminit.com/strategicthinking/st2006/thinking-1579.html,January 24,2006.

[22]Robert A.Hanneman,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Methods,Department of Sociology.

[23]Saudiel Ramirez-Sanchez,A Social Relational Approach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isheries. The Rural Communities of the Loreto Baynational Marine Park,BCS,Mexico,Simon Fraser University Ph.D paper,Summer 2007.

[24]Wu Bin and Pretty J. 2004,Social Connectedness in Marginal Rural China. The case of farmer innovation circles in Zhidan,north Shaanxi.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21. pp.81-92.

[25]曹忠仁:《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观念的转变》,《北方经济》2007年第2期。

[26]陈崇山:《谁为农民说话——农村受众地位分析》,《现代传播》2003年第3期。

[27]陈军:《农民工求职的信息短缺问题研究——一个信息不平等视角》,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8]陈力丹:《试论人际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期。

[29]陈素娥:《中麻地村社会关系网络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30]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1]程贵铭编著《农村社会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2]仇学英、赵宇飞:《创造发展变化的空间——区域发展传播动力机制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

[34]高春凤、朱启臻:《对农村科技核心户社会功能的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5]苟天来、左停:《农村社会关系研究述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

[36]苟天来:《村落邻里关系构成与分布的网络分析——对皖西山村社区的实证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37]顾炜程、朱娇娇:《社会转型中农村的传播媒介与观念变迁、交往格局的关系研究——以青浦农村家庭调查为例》,《新闻大学》2007年第2期。

[38]郭建斌:《传媒与乡村社会》,《中国大陆20年研究的回顾、评价与思考》,《现代传播》2003年第3期。

[39]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40]胡荣:《中国农村居民的社会信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41]姜磊:《中国农村的乡土信任——东北某农村社区个案分析》,《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5期。

[42]蒋涛:《我国社会网络研究简评》,《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6期。

[43]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4]李洁瑾等:《村民异质性与农村社区的信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45]李林艳:《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想象——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野》,《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46]李南田、王磊、周伟强:《意见领袖和农业技术传播》,《农业科技管理》2002年第6期。

[47]李小云编著《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48]林海:《农民模仿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理论学刊》2003年第11期。

[49]林珊:《“国际传播发展计划”的来龙去脉》,《国际新闻界》1986年第3期。

[50]刘道荣:《论农村干部与群众的信任缺失》,《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51]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2]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3]刘荣勤:《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培育问题》,《山东经济》1994年第5期。

[54]刘一皋、王晓毅、姚洋:《村庄内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55]陆学艺主编《内发的村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6]侣传振:《半熟人社会与人际信任——兼论社会信任结构变迁的路径选择》,《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

[57]侣传振:《农村社会信任结构及其变迁——一种复线史观的解读》,《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第4期。

[58]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9]梅琼林:《走向传播哲学———提供一个传播学的学科反思视角》,《人文杂志》2005年第2期。

[60]闵阳:《陕南农村大众传播状况调查》,《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61]彭光芒:《农村社区意见领袖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7期。

[62]彭国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信息素养现状及规划》,《求索》2006年第6期。

[63]乔俊杰、买忆媛:《社会资本的科学测量方法》,《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64]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5]谭华:《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建构——对现代媒介影响下的村落变迁的反思》,《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6]谭英:《欠发达地区不同类型农户科技信息需求与服务策略研究》,中国农业大学推广硕士论文,2004。

[67]田强、覃美英:《社会资本理论与农村经济发展述评》,《农业经济》2004年第12期。

[68]童志锋:《试析影响乡村社区人际信任程度的因素——以旧沟赵家沟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69]童志锋:《信任的差序格局》,《对乡村社会人际信任的一种解释》,《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5期。

[70]王建民:《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关系维持——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71]王硕:《农村传播的边缘化现状与对策》,《传媒观察》2007年第7期。

[72]吴飞:《社会传播网络分析——传播学研究的新进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73]吴海兵、林婷:《特殊信任主义条件下的中国农村信用研究》,《金融与经济》2006年第1期。

[74]吴云、周厚胜:《鄂西南山区农村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途径探讨》,《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第12期。

[75]谢俊贵:《信息的富有与贫乏》,《当代中国信息分化问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

[76]谢咏才、李红艳主编《中国乡村传播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77]徐晖明:《我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状况》,《当代传播》2003年第2期。

[78]闫金山:《农村社会中的信任危机及信任重建》,《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79]闫文秀:《流动民工的边缘化问题综述》,《求实》2005年第2期。

[80]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刘瑜译《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1]杨保军:《论新闻传播环境的构成与特征》,《阴山学刊》2005年第2期。

[82]杨嬛:《社区层次上农业生产中农户间合作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83]姚君喜:《大众传播媒介与反贫困——大众传播与贫困地区甘肃的社会发展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后论文。

[84]叶敬忠、王伊欢:《对农村发展的几点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10期。

[85]叶敬忠:《农民发展创新中的社会网络》,《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9期。

[86]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87]张楠:《全球化技术对农村社区及农民生活世界的影响研究——以手机对许村的影响为例》,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88]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89]张文宏:《从农村微观社会网的变化看宏观社会结构的变迁》,《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90]赵瑞政:《农村干群信任关系发展机制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91]赵延东、罗家德:《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92]周建国:《紧缩圈层结构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

[93]朱力等:《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4]祝建华整理:《上海郊区农村传播网络的调查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6期。

[95]李伊梅、刘永功《社会网络与农村社区技术创新的扩散效率》,《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3期。

[1]R.科斯等:《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4。

[2]毕方方:《与李昌平谈“农村信用体制改革”——从石门坎“社区发展基金”说起》,《检察风云》2005年第3期。

[3]陈峰燕:《农村金融服务失效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桂海论丛》2006年第2期。

[4]董海荣:《社会学视角的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8期。

[6]杜晓山、孙若梅:《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财贸经济》2000年第7期。

[7]段然、李悦:《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理论学习》2007年第1期。

[8]郭沛:《中国贫困农户小额信贷研究》,《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2001年第1期。

[9]何广文:《农村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及其绩效诠释》,《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12期。

[10]李昌平:《石门坎的“社区发展基金”》,《银行家》2005年第9期。

[11]李伟毅、藏萌:《西部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研究》,《贵州农业科学》2003年第1期。

[12]梁欣然:《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的运行机制》,《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第5期。

[13]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刘雪强、李兴文:《我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分析》,《科技创业》2006年第4期。

[15]刘青、胡玲:《贫困地区农村小额信贷扶贫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16]欧阳金和:《美国怎样筹措社区发展基金》,《社区》2002年第1期。

[17]彭希哲、于红莲、韩勇:《社区基金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9期。

[18]彭以祺、蒋庄德、张书玲:《美国基金管理和运作给我们的启示》,《中国基础科学·国外基础研究》2001年第9期。

[19]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宋媛:《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绿色中国》2004年第20期。

[21]孙倩:《美国的社区基金会介绍》,《社区》2003年第4期。

[22]孙秋、〔加〕罗尼·魏努力、许建初原编著《变革之声——参与式监测与评估在中国的实践》,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23]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4]王伊欢、叶敬忠:《农村发展干预的非线性过程》,《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5年第7期。

[25]徐家琦:《社区基金——让穷人自主管理扶贫资金模式的研究》,《林业与社会》2005年第2期。

[26]杨家伟:《社区林业评估在云南“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设计中的应用》,《云南林业科技》1999年第3期。

[27]叶敬忠、王伊欢编著《发展项目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8]尤庆国、林万龙:《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分析与政策影响评价》,《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9期。

[29]鱼小强:《国际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农业经济》2005年第3期。

〔30〕张曙光:《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1]张体伟:《以社区为基础的资源管理研究综述》,《林业与社会》2005年第1期。

[1]〔美〕禹贞恩:《发展型国家》,吉林出版集团,2008。

[2]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1:the Challenge of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Moore M.,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A New Look at the Statistics.Democratisation,1995,2(2).

[4]Healey J.,M.Robinson:Democracy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Policy:Sub-Saharan Afric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1992.

[5]Paul Krugman,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Foreign Affairs,1994,(73).

[6]〔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治道与发展》,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7]Stuart Corbridge,Development Studies. Edward Arnold. London,1995,(3),转引自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8]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9]Peter Evans,Embedded Autonomy: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10]T.J.潘佩尔:《变化世界经济中的发展型体制》,转引自〔美〕禹贞恩《发展型国家》,吉林出版集团,2008。

[11]X.L.Ding,Institutional Amphibiousness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Communism:The Case of China,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4,1994,3(7).

[12]周庆智:《中国县级行政结构及其运行——对W县的社会学考察》,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3]朱宇:《中国乡域治理结构:回顾与前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4]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

[15]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6]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7]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8]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9]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0]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1]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22]黄卫平、汪永成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IV》,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3]孙远东:《组织管理方式的历史生成与现代重构——知识经济下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管理现代化》1998年第4期。

[24]Weitzman,Martin,Xu,Chenggang,Chinese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as Vaguely Defined Cooperativ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4,18.转引自王强《全球行政改革浪潮与中国行政现代化——从官僚制的角度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5]熊继宁:《差异、变化与耦合——香港、澳门公务员系统与国家公务员系统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6]陈云松:《转型期的中国公共行政:路径依赖、双重目标与行政发展》,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2700。

[27]T. Parsons,E. Shils,Toward a Geneneral Theory of Ac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0,82.

[28]转自丁学良《现代化和不同社会的结构》,《读书》1985年第8期。

[29]翟学伟:《“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从普遍主义到特殊主义》,《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30]〔美〕阿图尔·科利:《国家引导的发展——全球边缘地区的政治权力和工业化》,吉林出版集团,2007。

[31]〔美〕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李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转引自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2]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3]李景鹏:《试论行政系统的权力配置和利益结构的调整》,《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3期。

[34]T.J.潘佩尔:《变化世界经济中的发展型体制》,转引自〔美〕禹贞恩《发展型国家》,吉林出版集团,2008。

[35]〔美〕阿图尔·科利:《高速增长的政治经济体系从何而来?韩国“发展型国家”的日本谱系》,转引自〔美〕禹贞恩《发展型国家》,吉林出版集团,2008。

[36]张静:《历史:地方权威授权来源的变化》,《开放时代》1999年第3期。

[37]〔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38]孙津:《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9]〔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0]〔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前言”,韩倞等译,北京出版社,1980。

[41]郑谦:《被革命的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蔡秀玲:《农户小规模经营交易与成本初探》,《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2]蔡永红、林崇德:《绩效评估研究的现状及其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陈学军、王重鸣:《绩效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1年第6期。

[4]傅晨:《“新一代合作社”:合作社制度创新的源泉》,《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6期。

[5]冯道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动力研究——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分析》,《山东经济》2007年第3期。

[6]段宝法、陆钦民:《生猪出栏率估算方法的探讨》,《养猪》1998年第2期。

[7]高万里:《农村专业合作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8]郭红东、钱崔红:《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对浙江省164个农户的调查与分析》,《农业经济》2004年第3期。

[9]郝小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机制与治理结构分析》,《理论导刊》2005年第4期。

[10]贺雪峰:《经济合作组织:高合作成本低合作收益如何解决》,《人民论坛》2006年第17期。

[11]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3期。

[12]黄立军:《不发达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运行机制探讨》,《农业经济》2004年第3期。

[13]黄丽萍:《成本收益视角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困境》,《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14]刘姝蕙:《农民专业合作社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6期。

[15]李湘蓉:《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信用困境及破解途径探讨》,《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12期。

[16]罗必良:《农业产业化组织:一个解释模型及其实证分析》,黄少安主编《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7]吕政宝、马超:《绩效评估的研究取向概述》,《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8]么振辉:《从交易费用角度探讨农民合作经营制度的绩效》,《农业经济》2000年第3期。

[19]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5期。

[20]潘劲:《农村专业协会经济运行的内部制约因素》,《社会科学家》1996年第5期。

[21]陶伟军:《农业资产专用性与农民合作组织的效率》,《南方经济》2004年第1期。

[22]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课题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立法专题研究报告》,《农村经营管理》2004年第9期。

[23]王习明:《近年来中国农民组织建设问题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1期。

[24]王礼力、赵晓峰、王来讲:《论农户选择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成本决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5]杨杰、方俐洛、凌文辁:《对绩效评价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中国管理科学》2000年第12期。

[26]于法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开发研究》2003年第6期。

[27]余茂辉:《贫困地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霍山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为案例》,《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28]徐旭初、黄祖辉:《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现实走向:制度、立法和国际比较——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建设和立法安排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9]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的新动向及相关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第1期。

[30]岳佐华:《制度创新与制度环境应协同演进——汉中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与思考》,《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3期。

[31]张晓山:《有关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几个问题》,《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32]张晓红、杨继平:《绩效因果模型研究进展》,《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11期。

[33]赵佳荣:《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绩效的制度性影响因子及其改进》,《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第3期。

[34]郑远红、王越子:《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农业经济》2004年第2期。

[35]周立:《谁来支付合作成本?——对乡村建设合作收益与合作成本问题的一般分析》,《经济经纬》2006年第6期。

[36]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编《农村社区合作组织理论与实践探讨》2007年5月。

[37]Charles Lusthaus,Marie-Helene Adrien,Gary Anderson and Fred Garden. Ehhanc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1999.

[38]Jim Bingen,Alex Serrano and Julie Howard,Linking Farmers to Markets:Different Approaches to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Food Policy,Volume 28,Issue 4,August 2003,pp.405-419.

[39]World Bank,Making State Institutions More Responsive to Poor People.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2001. 2000. The World Bank,Washington,DC,pp.99-115.

[40]Campbell D.F.J.,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Netherlands,Germany and Austria〔A〕.Shapira P;Kuhlmann S. Learning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Evaluation. EdwardElgar,2003,pp.98-131.

[41]Lyall C.,Bruce A.,Firn J.,Firn M.,Tait J.,Assessing End-use Relevance of Public Sector Research Organizations. Research Policy,2004,33(1):pp.73-87.

[1]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扶贫开发的伟大历史进程》,2000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2]蔡昉等:《中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政策与资金使用效率研究》,《博士论坛》2000年第1期。

[3]李小云:《扶贫资金要瞄准贫困》,《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38期,第38页。

[4]何道峰:《中国NGO扶贫的历史使命》,2001。

[5]韩辉:《政府公共资源大门向民间组织开启》,2006年1月10日《人民政协报》。

[6]汪三贵、李周等:《中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家的战略及其影响》,《上海扶贫大会——大规模减贫》,2004年3月11日,http://web.cenet.org.cn/upfile/79036.pdf。

[7]刘志文:《21世纪扶贫战略新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8期。

[8]李小云等:《我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9]杜珂:《中国扶贫项目首度引入非政府组织》,《中国改革》2006年第4期。

[10]卢兴杰等:《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一个公共部门的视角》,《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1]李军鹏:《国外政府公共服务的启示》,《人民论坛》2006年第6期。

[12]李周:《社会扶贫中的政府行为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3]洪大用等:《NGO扶贫行为研究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4]李小云等:《中国农村贫困状况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5]张晓辉等:《中国农村贫困人群人口状况分析》,《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S1期。

[16]王国良、李小云:《参与式扶贫培训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7]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8]康晓光:《NGO扶贫行为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9]赵黎青:《中国扶贫论文精选》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0]王利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成功尝试——华夏银行定点扶贫调查报告》,《社会扶贫中的政府行为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1]李诗杨:《案例13: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NGO扶贫行为研究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2]郑乐平:《重构政府——NGO关系的新模式》,《社会观察》2005年第7期。

[23]高鸿宾:《扶贫开发规划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