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18

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6)图书

Frontiers of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Financial Services

SSAPID:101-5173-8090-60
ISBN:978-7-5097-1803-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主编,汇集全国金融业30多位专家的文章,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金融监管领域的问题及各国的应对措施,指出中国金融监管领域改革的若干建议及思考。书中所论及的重大前沿理论问题, 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中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显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引导和启发国内学术界对这些重大课题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经济科学前沿丛书
编 辑:赵学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总序

 金融危机篇

  美国经常账户失衡:表现、理论与政策

   一 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表现

    (一)全球失衡之重:美国经常账户失衡

    (二)1971年:逆差的起点

    (三)变化与不变的对手方

   二 失衡的解释:不同的立场与观点

   三 “世界储蓄过剩”论及其论证中的错误

    (一)“世界储蓄过剩”论

    (二)伯南克论证中的问题

   四 储蓄缺口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凯恩斯—熊彼特模型:从主流回到传统

    (一)储蓄缺口模型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

    (三)凯恩斯—熊彼特模型

   五 结论

  危机管理中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及退出机制*

   一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分类和阶段分布

    (一)什么是非常规货币政策

    (二)信用宽松与量化宽松

   二 美联储危机管理中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

    (一)操作工具多元化

    (二)操作力度空前放大

    (三)政策工具定价和退出的市场化

    (四)操作对象广泛化

    (五)货币政策操作的资金来源多样化

    (六)提高政策透明度

    (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对救助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三 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评估

    (一)金融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二)货币市场逐步企稳

    (三)美国商业票据融资逐步恢复正常

    (四)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

     1.美联储已经采用的退出措施

     2.下阶段美联储非常规政策退出的可能路径

     3.美联储退出过程中的主要考虑指标

   四 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一)多元化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有利于危机时期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二)在灵活使用非常规政策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条件和原则

    (三)要把握好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时机、方式和节奏

    (四)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流动性监测在金融危机救助过程中意义重大

    (五)退出过程中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

    (六)退出过程中注意消除危机救助过程中的“副产品”

    (七)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金融危机管理的三维立体框架

  宏观经济扰动与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

   引言

   一 中国银行体系(1978~2009)的稳定:一个基本判断

    (一)银行体系稳定:界定与衡量

    (二)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的判断

   二 宏观经济扰动与银行体系稳定:作用路径与研究设计

    (一)影响银行体系稳定的宏观经济要素:文献回顾与变量选择

     1.经济增长率

     2.实际利率

     3.汇率变动

     4.通货膨胀

     5.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

     6.外汇储备与M2的比率

     7.资本产出比

     8.储蓄增长率

    (二)模型设定

    (三)数据来源

   三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一)研究结论与分析

    (二)政策启示

  论政府救市的必要性和最优边界*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政府救市的必要性:基于结构突变方法

   四 政府救市的最优边界

   五 当前美国政府救市具体的最优边界

   六 结论

 国际金融篇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地位*

   一 国际货币体系固有缺陷与世界经济失衡

   二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方向

   三 国际经济金融治理架构存在的缺陷和改革

   四 人民币国际地位与区域货币合作

    (一)推进人民币国际业务发展

    (二)中华区域货币联盟的构想

    (三)亚洲区域货币与金融合作机制

  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必要性、现状及展望

   一 区域金融合作理论概述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

    (二)国际金融政策协调理论

    (三)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相关研究

     1.关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

     2.关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可行性

     3.关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内容及模式、步骤

   二 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

    (一)避免东亚金融危机的再次爆发

    (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金融危机传染性增强

    (三)金融市场多元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较弱

    (四)东亚地区资本流动加速,区域金融风险加大

    (五)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需要加强区域金融合作

   三 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现状

    (一)东亚区域金融合作主要进展

     1.金融合作机制不断健全

     2.地区监督机制框架初步构建

     3.地区性金融危机救助机制取得实质性进展

     4.区域债券市场合作取得一定成效

    (二)东亚金融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有地区金融合作机制功能重叠,效率有待提高

     2.地区监督机制功能相对薄弱,有效性较差

     3.区域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规模仍然较小

   四 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展望

    (一)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有利因素

     1.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为推动区域金融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东亚经济金融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

     3.东亚之间政治互信的增强为推动区域金融合作营造了良好制度环境

    (二)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

     1.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2.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性低

     3.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和分歧

    (三)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主要内容

     1.近期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重点

     2.中长期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重点

  “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中国”是个伪论

   一 “国际热钱”概念扩展引致逻辑混乱

   二 “国际热钱”流入的路径不清引致胡乱猜疑

   三 国际收支项目不清引致估算严重失真

   四 缺乏实践常识引致收益估算失实

   五 简要的结束语

  人民币升值争论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一 美国当局施压人民币升值

    1.政党竞选时寻找替罪羊,推脱经济衰退责任

    2.利用人民币升值来缓解美国的贸易失衡

    3.利用人民币升值来解决失业问题

    4.利用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政府手中的美国国债贬值

    5.中国发展威胁美国的世界地位

   二 中国政府表示人民币没有被低估

    (一)中国政府明确表示,人民币没有被低估,坚决拒绝汇率问题政治化

    (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自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转向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后,人民币没有大幅升值的动力

    (三)人民币被低估的理由站不住脚

   三 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一)中美贸易失衡是结构性和政策性的,人民币汇率不是其主要原因

    (二)中美贸易顺差在中国,利益在美国

    (三)人民币升值不能有效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四)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五)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是在推卸责任,应该取消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

   四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人民币过快升值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2.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陷入热钱不断流入的恶性循环

     3.人民币升值使得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缩水

     4.人民币升值会影响我国的金融稳定

    (二)人民币适当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1.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推动贸易结构调整

     2.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3.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促进消费;降低进口原材料的企业生产成本

     4.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五 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一)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亟须改革

     1.汇率的维持成本过高

     2.外汇市场的作用受限

    (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

    (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措施

     1.做实一篮子货币

     2.扩大汇率的浮动幅度

     3.完善外汇市场的作用

     4.建立外汇市场平准基金,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金融监管篇

  中国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研究

   一 不同商业银行评级的比较研究

   二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的演化发展

    (一)国际银行业监管评级的演化

    (二)中国商业银行监管评级体系的变迁

   三 次贷危机下中国商业银行监管评级体系的构建及评级过程

    (一)监管评级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收集

    (二)熵值法的原理

    (三)评级分析的过程

     1.数据预处理

     2.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方案指标值的比重pij

     3.计算第i项指标的熵值

     4.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

     5.定义权数

     6.计算综合评价值

   四 评级结果的比较分析

   五 结论与建议

    (一)次贷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整体表现积极

    (二)从监管的指标来看,权重高低依次为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流动性控制能力

    (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优势相对明显

    (四)一级资本规模并非影响评级的主要因素

    (五)监管评级内容应限制性定期公布,以加强市场约束和提高监管透明度

  机构投资者的治理和监管研究*

   一 中国的机构投资者

    (一)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分类

     1.社会保障基金

     2.保险公司

     3.投资基金

    (二)我国机构投资者存在的问题

     1.总体规模偏小

     2.未能较好地发挥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

     3.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有限

   二 机构投资者的治理

    (一)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保护投资者利益

    (二)完善内控制度,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三)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内部风险控制,促使其稳健经营

   三 对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监管

    (一)机构投资者监管的国际经验

     1.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设

     2.加强对系统风险的监管

     3.协调多部门监管

    (二)对中国的启示

     1.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监管的前提

     2.控制系统风险防止风险传播

     3.协调多部门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三)中国监管模式的选择

     1.完善机构投资者监管法律体系

     2.理顺协调沟通机制,加强联合监管

     3.建立防火墙,控制系统性风险

     4.平衡监管与效率的关系

  金融统一监管框架下的监管当局内部组织结构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文献和理论综述

   二 金融风险分类新方法及金融监管新理念

   三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不足

   四 国外金融统一监管当局内部组织结构模式

    (一)垂直型组织结构:按业务功能划分

    (二)组合型组织结构:按监管理念划分

     1.日本

     2.韩国

     3.新加坡

    (三)扁平型组织结构:按业务特征划分

   五 我国金融统一监管框架下的内部组织结构设想

    (一)组织结构设想一:功能垂直监管型

    (二)组织结构设想二:理念组合监管型

    (三)组织结构最优设想三:风险扁平监管型

   六 风险扁平监管型组织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法规

    (二)改革金融教育体系

    (三)做好人力资源整合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

    (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六)采取非僵化管理

    (七)规范运行保障

  银行业监管当局的金融危机应对与风险防范策略*

   一 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监管改革

    1.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

    2.扩大金融监管范围

    3.加强对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

    4.强调国际监管协作与协调

   二 中国应对危机的主要监管措施

    1.逆周期监管措施

    2.防风险监管措施

   三 政策建议

    1.成立全国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2.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促进宏、微观监管的有机结合

    3.有效落实新的贷款管理制度,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4.鼓励金融创新简单实用,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金融专题篇

  中国农村金融:核心问题与发展的选择

   一 引言

   二 中国农户的经济行为和金融需求

    (一)中国农户的行为是否具有经济理性

    (二)中国农户的金融需求究竟是否“有效”

   三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机制和供求关系

    (一)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结构与利率决定机制:“高定价”背后的逻辑

     1.高利率驱逐低利率导致“挤出效应”

     2.寻租性的套利活动

    (二)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一些基本的实证发现

   四 中国农村金融中的金融机构发展

    (一)关于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的问题

     1.关于农信社的经营困境问题

     2.关于地方政府的管理困境问题

     3.关于国家“埋单”的注资困境问题

    (二)关于地方政府的不当介入问题

    (三)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问题

   五 中国农村金融中的政府定位与介入路径

    (一)关于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定位

    (二)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看政府介入的基本路径选择

     1.介入路径Ⅰ:提供“第二类金融合约”

     2.介入路径Ⅱ:基础平台服务

     3.介入路径Ⅲ:监管供给与风险控制

   六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未来布局

    (一)合作性金融:激发农村金融“内生性”的基本路径

    (二)商业性金融:市场趋势下的自然选择

    (三)政策性金融:重要的是明确作用“边界”

   七 金融是唯一重要的吗

  资产价格波动与实体经济稳定*

   一 引言

   二 相关文献回顾及述评

    (一)资产价格波动与实体经济稳定的相关性

    (二)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实体经济稳定的机制

     1.资产价格波动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

     2.资产价格波动通过投资效应影响投资

   三 样本说明、模型设定与实证方法

    (一)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二)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模型的设定

     1.局部均衡分析模型:引入资产价格的消费与投资函数

     2.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引入资产价格的IS-LM扩展模型

    (三)实证方法

   四 实证模型检验与分析

    (一)时间序列的ADF和Granger检验

     1.时间序列的ADF检验

     2.资产价格与消费、投资和实体经济的Granger检验

    (二)局部均衡分析: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1.长期影响程度的确认:协整检验

     2.影响关系的稳定性分析:VECM检验

     3.动态化的影响过程:脉冲响应分析

     4.短期影响程度的确认:方差分解分析

    (三)一般均衡分析:对实体经济总体的影响

     1.资产价格波动对商品市场总需求的影响程度

     2.资产价格波动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影响程度

     3.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稳定的影响

   五 结论、启示与建议

  金融资产价格隐含信息:提取与应用*

   一 引言

   二 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

    1.从股票价格中提取违约概率的信息

    2.从股票价格中提取不流动资产的溢价信息

   三 债券价格的信息含量

    1.从债券价格中提取利率期限结构等信息

    2.从债券价格中可以估计风险中性违约概率

    3.从新旧国债收益率差异可以提取流动性溢酬的信息

    4.从LIBOR和国库券收益率之差可以提取金融机构信用和流动性状况信息

   四 远期和期货价格的信息含量

    1.从远期和期货价格中可以提取风险溢酬和市场预期的信息

    2.利率期货价格可以补充LIBOR利率期限结构

   五 期权价格的信息含量

    1.从期权价格中可以提取隐含波动率的信息

    2.从期权价格中可以提取标的资产风险中性概率密度的信息

    3.从期权价格中可以推导出风险中性违约概率和公司价值的风险中性概率分布

    4.从期权价格中可以提取相关性风险的信息

   六 互换的信息含量

    1.从利率互换中提取其他利率的信息

    2.从互换利率与国债收益率之差中提取信息

    3.从LIBOR与隔夜拆借利率指数互换(OIS)之差中提取信息

    4.从信用违约互换(CDS)价格(Spread)中可以估计出风险中性违约概率

   七 不同信息的对比和综合

    1.不同信息的对比

    2.不同信息的综合

   八 结论与政策建议

  股东积极主义:经验借鉴及发展前景*

   一 股东积极主义:兴起与发展

   二 股东积极主义:动因分析

    (一)从内在机制来看,股东积极主义是所有权的体现

    (二)从市场环境看,股东积极主义是在机构投资者大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股东积极主义是投资机构化和持股机构化派生的结果

     2.股东积极主义是机构投资者指数化投资策略的需要

     3.养老基金的发展对股东积极主义的兴起尤为重要

    (三)从制度环境看,相关法规的修订促进了股东积极主义的发展

   三 股东积极主义:实施及效果评估

    (一)股东积极主义的实施

     1.选择目标公司

     2.股东积极主义的程序

    (二)股东积极主义的效果

     1.有关效果评价的研究差异

     2.效果评估的主要内容

   四 股东积极主义:中国的发展和前景

    (一)积极股东主义在中国:需要且可行

     1.从投资者角度,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规模

     2.从公司角度,公司治理结构仍存在较多问题

     3.从监管部门角度,通过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行动促进公司改善治理,是一个重要的监管思路

    (二)我国关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

     1.对参与治理的机制、动因进行分析

     2.对我国机构投资者是否参与治理、参与治理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

    (三)我国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实践

     1.在公司控制权争夺中发表意见

     2.对公司再融资提出反对意见

     3.在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施加影响

    (四)我国实行股东积极主义面临的障碍

     1.我国公司治理缺陷,特别是股权结构的缺陷

     2.机构自身治理机制尚不完善

    (五)对我国实行股东积极主义的建议

     1.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的宏观环境

     2.大力推动社保基金等养老金机构的发展

     3.建立专业机构,加强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合作,并提供股东积极主义方面的建议

     4.股东积极主义的当前重点

  发展市政债券与规范地方政府融资的若干思考*

   一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有其必然性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巨大资金缺口

    (二)金融危机后地方发展面临更重的任务

    (三)地方政府现有融资途径和及其局限性

   二 发展中国市政债券的现实基础和客观困难

    (一)我国关于市政债券的规定和新进展

    (二)当前我国“准市政债券”的模式及问题

    (三)现有“准市政债券”转变为市政债券的困难

   三 发展中国市政债券的步骤及方案设想

    (一)发展中国市政债券的基本步骤

    (二)推出中国市政债券的流程及方案

     1.发行主体

     2.发行规模

     3.发行方式

     4.债券期限

     5.债券利率

     6.投资者群体

     7.二级交易市场

     8.监管机构

   四 发展中国市政债券的保障措施

    (一)做好技术准备

    (二)加强制度建设

     1.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市政债券的法律制度框架

     2.建立和完善市政债券管理体制

     3.硬化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约束,谨防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造成其财政支出的无度和失控

    (三)注重市场配合

     1.加快地方债券市场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建设

     2.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

     3.强化信息披露机制

《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理论前沿丛书的第六本,汇集全国金融业30多位专家的文章,分为金融危机篇、国际金融篇、金融监管篇、金融专题篇四部分。全书内容广泛,数据翔实,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金融领域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深化改革的建议。书中论及的重大前沿理论问题,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引导和启发国内学术界对这些重大课题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1]卞亚军:《试论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及其调整问题》,《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2]李石凯:《美国贸易逆差:增长惯性与可持续性》,《当代财经》2004年第10期。

[3]李扬:《全球经济失衡:起因、可维持性与应对之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内部文稿,2006。

[4]李扬、余维彬:《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储备管理》,《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8期。

[5]彭福永:《美国贸易逆差原因探析》,《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6]王晓雷:《基于贸易收支数据的美国贸易逆差与美元汇率相互关系研究》,《当代财经》2007年第12期。

[7]肖文、陈超:《全球经济失衡原因及其调整方式——基于美国贸易逆差与长期利率的因果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8]张平:《中国是外向经济,不是外部依赖经济》,2009年3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9]〔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2002。

[10]〔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

[11]〔美〕熊彼特:《财富增长论:经济发展理论》,李默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Altman,“The Great Crash,2008:A Geopolitical Setback for the West”,Fo-reign Affair,Jan & Feb,2009.

[13]Bernanke B,“The global saving glut and the United State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Remarks at the Sandrige Lecture,Virginia Association of Economics,14 April,2005.

[14]Cass D,“Optimum growth in an aggregate model of capital accumula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32:233-240,July 1965.

[15]Catherine L.Mann and Katharina Plück,“Understanding the U.S.Trade Deficit:A Disaggregated Perspective”,A chapter in G7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Sustainability and Adjustment,Richard H.Clarid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7,pp.247-282.

[16]Curcuru,S.,C.Thomas,and F.Warnock,“Current Account Sustainability and Relative Reliability”,NBER Working Paper No.14295,September 2008.

[17]Domar E D,Essays i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18]Donald L Kohn,“Imbalances in the US economy”,BIS Review,28/2005.

[19]ECB,“US Imbalances:the Role of Technology and Policy”,by Rudolfs Bems,Luca Dedola and Frank Smets,working paper series,No 719/January 2007.

[20]Gourinchas P O and Jeanne O,“Capital flow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allocation puzzle”,NBER Working Paper No.13602,November 2007.

[21]G7,Statement by G7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Annex:Global Imbalance-Washington,April 21,2006.

[22]Hamid Faruqee,Douglas Laxton,Dirk Muir and Paolo Pesenti,“Smooth Lan-ding or Crash?Model-Based Scenarios of Global Current Account Rebalancing”,NBER Working Paper No.11583,August 2005.

[23]Harrod R F,“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Economic Journal,49:14-33,1939.

[24]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September 2005 and April 2006.

[25]Koopmans T C,“On the concept of optimal economic growth”,In: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Planning,Amsterdam,North-Holland,1965.

[26]Lorenzo Bini Smaghi,Speech at the Asia Europe Economic Forum conference,“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Policy Choices in Asia and Europe”,Beijing,9 December 2008.

[27]Lucas R E Jr,“Why doesn’t capital flow from rich to poor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0(2):92-96,1990.

[28]OCED,OECD Economic Outlook No.79.

[29]Rajan,“Global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Hard Landing or Soft Landing”,Talk at the Crédit Suisse First Boston Conference,Hong Kong,March 15,2005.

[30]Rato,“Correcting Global Imbalances-Avoiding the Blame Game”,Remark in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Financial Services Dinner,New York City,February 23,2005.

[31]Sachs J D et al,“Ending Africa’s Poverty Trap”,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Issue 1,2004.

[32]Solow R,“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70(1):65-94,1956.

[33]Swan T,“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Economic Record,32(2):334-61,1956.

[34]UNCTAD,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2008 .

[1]刘锡良等:《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刘锡良:《财政货币政策与金融风险的防范》,《经济体制改革》1999年第4期。

[3]刘锡良:《论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经济学家》1997年第2期。

[4]货币政策委员会课题组:《零利率下的货币政策研究》,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2009。

[5]张雪春:《货币政策的危机管理》,《金融研究》2009年第6期。

[6]王磊、彭兴韵:《中国危机管理货币政策的退出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年1期。

[7]张健华、张雪春:《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制度重构》,《金融研究》2008年12期。

[8]本·伯南克:《美联储的信贷放松政策及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中国金融》2009年第7期。

[9]约翰·泰勒:《美联储准备金膨胀威胁》,2009年3月26日《金融时报》。

[10]伊森·哈里斯:《伯南克的美联储》,郭宁、汪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1]罗伯特·希勒:《终结次贷危机》,何正云译,中信出版社,2008。

[12]克恩:《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2009年4月18日美联储网站。

[13]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在保持金融和货币稳定中的角色——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联合声明》,美联储网站。

[14]伯南克:《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2009年4月3日美联储网站。

[15]盖特纳:《我的银行不良资产解决计划》,2009年3月23日《华尔街日报》。

[16]FED:Credit and Liquidity Programs and the Balance Sheet,June 2009.

[17]Taylor,John:“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Policy Response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What Went Wrong”,November.,2008

[18]IMF: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October 2008.

[19]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08.

[20]Ben S.Bernanke,The Federal Reserve’s Balance Sheet,Speech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2009 Credit Markets Symposium,Charlotte,North Carolina,April 3,2009.

[21]Ben S.Bernanke,Testimony by Chairman Bernanke on the economic outlook,www.federalreserve.gov,May 5,2009.

[22]Ben S.Bernanke,“The Fed’s Exit Strategy”,The Wall Street Journal,July 21,2009.

[1]陈希孺、王松桂:《近代回归分析——原理、方法及应用》,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2]高洪星、杨大勇:《经济转型期不良贷款与政策性贷款研究》,《财贸经济》2000年第10期。

[3]耿同劲:《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郭萍:《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韩国、印尼、墨西哥的实证分析》,《消费导刊》2009年第3期。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6]韩俊:《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7]李麟、索彦峰:《经济波动、不良贷款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6期。

[8]李文华:《商业银行制度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9]李志辉:《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与变迁》,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0]刘仁伍:《金融稳定:机理与评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1]罗建:《银行体系不稳定性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1期。

[12]唐双宁:《关于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几个问题》,《中国金融》2002年第6期。

[13]袁德磊、赵定涛:《试论行业竞争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10期。

[14]张杰:《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5]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16]张荔:《论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助推作用》,《经济评论》2001年第1期。

[17]张筱峰、王健康、陶金:《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与实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期。

[18]赵旭:《从信贷市场结构看金融脆弱性与银行竞争关系》,《经济科学》2002年第9期。

[19]周立:《国家能力与金融功能财政化研究》,《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第3期。

[20]周兆生:《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研究》,《世界经济》2004年第7期。

[21]Asian Development Bank:“A Regional Early Warning System Prototype for East Asia”,Reports of Kobe Research Project,Regional Economic Monitoring Unit,ADB Mimeo,2002.

[22]Barth,J.,G..Caprio,and R.Levine:“Bank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what works and what doesn’t”,World Bank,Washington DC(December)2002.

[23]Bell,J.,and D.Pain:“Leading indicator models of banking crises-a critical review”,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issue 9.The Bank of England 2000(12).

[24]Berg,A.,and C.Pattillo:“Predicting currency crises:the indicators approach and an alternativ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999(18).

[25]Calomiris,C.W.,and G.Gorton:“The Origins of Banking Panics:Models,Facts,and Bank Regulation”,NBER Chapters,in:Financial Markets and Financial Crises 1991.

[26]Caprio,G.,and D.Klingebiel:“Episodes of Systemic and Borderline Financial Crises”,World Bank Research Dataset,2003.

[27]Davis,E.P.and Karim,D.:“Comparing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banking crises”,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08.

[28]De Grauwe,P.,and G.Schnabl:“Exchange Rate Stability,Inflation,and Growth in(South)Eastern and Central Europe”,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8(12).

[29]Demirgü?-Kunt,A.,and E.Detragiache:“The determinants of banking crises: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IMF Working Paper,1997.

[30]Demirgü?-Kunt,A.,and E.Detragiache:“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IMF Working Paper,1998(6).

[31]Demirgü?-Kunt,A.,and E.Detragiache(2002):“Does deposit insurance increase banking system stability: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2(7).

[32]Diamond,D.,and P.Dybvig:“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ly”,Jou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3(19).

[33]Galbis,V.:“High Real Interest rates under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is there a problem”,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king Paper,1993(1).

[34]Glick,R.,and M.Hutchison:“Banking and currency crises:how common are twins”,Pacific Basin Working Paper,1999.

[35]Goldstein,M.,and P.Turner:“Banking crises in emerging economies:origins and policy options”,BIS Economic Papers 46,BIS,Basle,1996(10).

[36]Günsel,N.:“The North Cyprus Bankin g Sector:the Effect of a speculative attack on the Turkish Lira”,The Journal of Risk Finance,2007(8).

[37]Hardy,D.C.and ,C.:“Leading Indicators of Banking Crises:was Asia Different?”,IMF Working Paper,1998.

[38]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Annex III,Leading Indicators of Currency and Banking Crises”,1998(9).

[39]Kaminsky,Graciela L.:“Currency and Banking Crises:The Early Warnings of Distress”,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No.629,Washington: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1998.

[40]Krugman,P.:“A model of balance-of-payments crisi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79(11).

[41]Laeven Luc,and Fabian Valencia:“Systemic Banking Crises:A New Database,”IMF Working Paper,2008.

[42]Mendis,C.:“External shocks and banking cri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does the exchange rate regime matter”,Venic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2001.

[43]Reinhart,Carmen M.,and Kenneth S.Rogoff:“The Aftermath of Financial Crises,”NBER Working Paper,2009.

[44]Saxena,S.C.:“The changing nature of currency crises”,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04(18).

[45]Wagster,J.D.:“Canadian-Bank Stability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The Role of Banking Consolidation and Safety-Net Support.”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 European Conference,Turin,Italy,2009(6).

[1]韩冰:《凤凰涅槃——问题银行救助机制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何德旭、郑联盛:《金融危机:演进、冲击与政府应对》,《世界经济》2009年第9期。

[3]朱民、边卫红:《危机挑战政府——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措施批判》,《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2期。

[4]Ales Bulir and Andrew Swiston.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Don’t Believe in Fiscal Stimuli:Should We Blame Ricardo? [J].Czech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9.59(2),pp.153-164.

[5]Bernanke,B.S.Nonmonetary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73(3),pp.257-276.

[6]Bernanke,B.S and Mark Gertler.Financial Fragilit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105(1),pp.87-114.

[7]Bernanke,B.S.The Macroeconomic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A Comparative Approach[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95,27(1),pp.1-28 .

[8]Elias Karakitsos.An Assessment of the Credit Crisis Solutions[J].Economics Policy Note Archive,2009,3.

[9]Goodhart,C.Myths about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J].International Finance,1999,2,pp.339-60.

[10]Hillinger and Claude.How to deal with the US financial crisis at no cost to the taxpayer[R].Discussion Papers in Economics,no.6929,2008.

[11]Jose Manuel Gonzalez Paramo.Financial market failures and public policies:A central banker’s perspectiv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J].Hacienda Pública Espa?ola/Revista de Economía Pública,2009,190(3),pp.127-156.

[12]Kaufman and George,G. Too big to fail in banking:What remains?[J].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2,42(3),pp.423-436.

[13]Kuttner,K.N and Posen,A.S.The Great Recession:Lessons for Macroeconomic Policy from Japan[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1,2,pp.93-160.

[14]Martin Schneider and Aaron Tornell.Balance Sheet Effects,Bailout Guarantees and Financial Cris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4,71(7),pp.883-913.

[15]Mishkin,F.S.Financial policies and the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R].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no.2683,2001.

[16]Mundaca,B.G.Optimal bailout during currency and financial crises:A sequential game analysis[J].Memorandum,no.27,2002.

[17]Robert E.Lucas.Equilibrium in a Pure Currency Economy[J].Economic Inquiry,1980,18(2),pp.203-20.

[18]Stiglitz,J.E.We Aren’t Done Yet:Comments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Bailout[J].The Economists’ Voice,2008,5(5).

[1]冯郁川:《人民币渐进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郑良芳:《对金融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根源、特点和防治的研究——驳保尔森“中国储蓄率高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论》,《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9期。

[3]郭江玉、陈诚:《积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中国经贸》2009年第5期。

[4]李伏安、林杉:《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现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选择》,《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5]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6]卢锋、刘鎏:《格林斯潘做错了什么?——美联储货币政策与次贷危机关系》,《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第1期。

[7]国家外汇管理课题组:《人民币在对外交往中计价结算问题研究》,《金融研究》2009年第1期。

[8]朱孟楠、陈晞:《进化博弈论视角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第12期。

[9]Axel Dreher and Stefanie Walter,“Does the IMF Help or Hurt?The Effect of IMF programs on the likelihood and outcome of currency crises”,KOF Swiss Economic Institute,ETH Zurich in its series Working papers with number 08-186,2008.

[10]Weisbrot Mark,Jose Cordero,Luis Sandoval,“Empowering the IMF:Should Reform be a Requirement for Increasing the Fund’s Resources?”,CEPR Reports and Issue Briefs,No.2009-15,Center for Economic and Policy Research (CEPR),April 2009.

[1]兰德尔·亨宁:《东亚金融合作》,陈敏强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蒙代尔:《货币区的形成和亚洲货币区的前景》,载《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5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李晓、丁一兵:《论东亚货币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可行性与路径选择》,《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4]余永定、何帆、李婧:《亚洲金融合作:背景、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2期。

[5]施建淮:《东亚金融货币合作:短期、中期和长期》,《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9期。

[6]朱孟楠、傅俊霖:《东亚货币合作的意义、难点和对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7]李富有、于静:《欧洲模式借鉴: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协调》,《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第2期。

[8]R.Mundell,“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crea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9).

[9]R.McKinnon,“Optimum currency area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9).

[10]J.Ingram,Comment:the currency area proble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11]P.Kenen,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an eclectic view,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12]G.Haberler,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discussion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13]M.Fleming,“On exchange rates unification”,Economic Journal,1971(9).

[14]Tower,E.,and T.Willett,The concept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and the choice between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15]Bayoumi Tamim and Mauro Paolo,“The Suitability of ASEAN for a Regional Currency Arrangement”,IMF working papers,No.99/162,1999.

[16]Kawai Masahiro and Takagi Shinji,“Proposed strategy for a regional 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 in post-crisis east Asia”,World Bank working paper,No.2503,2000.

[17]Eichengreen Barry and Bayoumi Tamim,“Is Asia an optimum currency area?can it become one?regional,glob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Asian monetary relations”,Prepared for the CEPII/AMUE/KDI conference on 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s for east Asian countries,1996.

[18]Bayoumi Tamim and Eichengreen Barry,“One money or many?analyzing the prospects for monetary unification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Princeton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1994(9).

[19]Goto Juniehi and Hamada Koiehi,Economic preconditions for Asian regional integra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20]MeKinnon R.,“The east Asian exchange rate dilemma and the world dollar standard”,ADB.February 2001.

[21]Kwan.C.H.Yen bloc:towar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Asia,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1.

[22]Park C.P.,“Prospects for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exchange rate policy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ADB institute research paper 48,2002.

[23]Goto,Juniehi.,“Economic preconditions for monetary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http://www.rieb.kobe-uac.jp/academic/ra/dp/English/dp132.PDF.

[1]李扬:《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王国刚:《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财贸经济》2008年第6期。

[3]张明:《当前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与渠道》,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中心工作报告。

[4]国际货币经济组织:《各国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5]国家外管局:《国际收支平衡表指标说明》。

[1]程英:《以外汇市场的建设促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期。

[2]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当代亚太》2002年第3期。

[3]黄卫平、丁凯:《理性分析人民币汇率之争》,《求是》2010年第9期。

[4]姜璐:《论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关系》,《山东经济》2007年第1期。

[5]雷达、李屹东:《后危机时期中美经济摩擦政治化的性质、原因及发展趋势》,《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5期。

[6]李文龙:《从经济层面看人民币升值的时机》,《中国金融》2010年第10期。

[7]栗书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陷及改革取向》,《现代财经》2010年第1期。

[8]陆前进:《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财经研究》2010年第4期。

[9]陆前进:《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后危机时代汇率市场化改革》,《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0]欧明刚:《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趋势》,《中国货币市场》2009年第1期。

[11]欧阳日晖:《危机的替罪羊与政治的魔术化》,《人民论坛》2010年第4期。

[12]孙立坚:《切勿夸大中美贸易收支失衡的问题》,《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第3期。

[13]王慧:《盯住货币篮子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

[14]王元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3期。

[15]吴念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走向》,《中国金融》2010年第7期。

[16]徐志懿:《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再选择》,《全国商情》2010年第6期。

[17]杨帆、陈明生、董继华、郭玉江:《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9期。

[18]易纲:《汇率制度的选择》,《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

[19]游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索》,《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1期。

[20]张天阵、王贵民:《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与风险》,《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0期。

[1]迟国泰、朱战宇、徐琤:《基于“三性”分析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中国管理科学》1999年第4期。

[2]周玮:《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协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10期。

[3]孙巍、王铮、何彬:《商业银行绩效的演化趋势及其形成机理——基于1996~2002年混合数据的经验研究》,《金融研究》2005年第10期。

[4]黄德龙、吕飞、杨晓光:《中美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风险评级的比较研究》,《金融论坛》2006年第11期。

[5]李杰、孟祥军:《银行监管机构与外部审计师的合作——基于ROCA评级体系的分析》,《上海金融》 2007年第6期。

[6]Graeme Thompson:Risk-Based Supervision of Pension Funds in Australia,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4539,The World Bank,2008.

[1]朱广印:《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作用探析》,《青海金融》2009年第3期。

[2]赵英军:《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2期。

[3]杨墨竹:《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金融研究》2008年第8期。

[4]王金栋:《国外机构投资者监管模式》,《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5]胡滨:《完善我国金融立法与监管的思路》,《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10期。

[6]宣晓影、全先银:《日本金融监管体制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应及原因》,《中国金融》2009年第17期。

[7]张留禄、陈福根:《金融危机背景下德国金融监管体制对我国的启示》,《南方金融》2008年第12期。

[8]张天祀:《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及路径选择》,《中国金融》2009年第18期。

[1]杜恂诚:《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第24页。

[2]王君:《金融监管机构设置问题的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1期。

[3]黎爱华:《混业经营渐进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战略选择研究》,2007年硕士论文。

[4]丁玲华、王仁祥:《基于金融效率角度的金融监管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4期。

[5]尹洪霞:《构建我国功能性金融监管框架的探讨》,《金融论坛》2007年第11期。

[6]李长春:《金融监管一体化模式:德国的经验与启示》,《华北金融》2008年第3期。

[7]刘春航、陈璐:《银行集团的风险并表:风险计量及评估方法》,《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2期。[8] José de Luna Martínez,Thomas A. Rose:“International Survey of Integrated Financial Sector Supervision”,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096,July 2003.

[9]Frank s,J. S. Schaefer,M. Staunton:“The Direct and Comp liance Costs of Financial Regulati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1).

[10]Lomax,D:“London Markets After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ct”,Butterworths,1987.

[11]Michael Taylor、Alex Fleming:“Integrated Financial Supervision:Lessons from northern European experience”,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22-23,Novermber 1999.

[12]Goodhart,C.A.E:“Financial Regulation:Why,How and Where Now?”,London,Rutledge.1998.

[13]Wallman,Steven:“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Its Impact on Regulation and Regulatory Structure”,In Brookings Wharton Papers on Financial Services,1999.

[14]W. Kip Viscusi,John M.Vernon,Joseph E.Harrington:Economics of Regulation and Antitrust,The MIT Press,1995.

[15]Michael Hammer,James Champy: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3.

[16]Raghuram G.Rajan:“The Flattening Firm: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On The Changing Nature Of Corporate Hierarchies”,NBER Working Paper,April 2003.

[17]Scholes,Myron S:“Crisis and risk manage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0,2000.

[18]Persaud,Avinash D:“Sending the herd off the cliff edge:The disturbing interaction between herding and market-sensitive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Journal of Risk Finance 2,2000.

[19]Frederic,S.Mishkin:“Prudential Supervision:Why is it important and What are the Issues?”,NBER Working Paper 7926,2000.

[20]Luc Laeven、Ross Levine:“Bank Governance,Regulation,And Risk Taking”,NBER Working Paper,2008.

[21]Abrarns,Richard,Michael Taylor:“Issues in the Unification of Financial Sector Supervision”IMF Working Paper,2000.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荷兰中央银行行长努特·韦林克:《金融监管安排:危机中的教训》,《中国金融》2009年第5期。

[2]郭春松:《中国银行业监管协调与合作的成本收益和博弈分析》,《金融研究》2008年第7期。

[3]何德旭、郑联盛:《金融危机:演进、冲击与政府应对》,《世界经济》2009年第9期。

[4]劳海燕:《从微观角度看国际金融危机与银行监管》,《中国金融》2009年第5期。

[5]裴长洪:《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出口结构变化分析:2006—2008》,《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西方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国有化措施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7]张健华、张雪春:《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制度重构》,《金融研究》2008年第12期。

[1]陈雨露、马勇:《关于农户信用和风险偏好的几个注释》,《财贸经济》2009年第1期。

[2]陈雨露、马勇:《农户信用与收入的基本框架及其差异化解释》,《改革》2009年第4期。

[3]陈雨露、马勇、杨栋:《中国农贷市场的利率决定:一个经济解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6期。

[4]陈雨露、马勇、杨栋:《农户类型变迁中的资本机制:假说与实证》,《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5]陈雨露、马勇:《地方政府的介入与农信社信贷资源错配》,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9。

[6]陈雨露、马勇:《利益冲突、注资预期与农信社经营困局》,《货币金融评论》2009年第7~8期。

[7]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8]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译本,中华书局,2000。

[9]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经济与乡村发展》,中译本,中华书局,2000。

[10]马勇:《从“拐杖逻辑”到贫困陷阱:农户信用和农贷市场的再解读》,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9。

[11]马勇、陈雨露:《农村金融中的政府角色:理论诠释与中国的选择》,《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4期。

[12]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88。

[13]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7。

[14]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中译本,译林出版社,2001。

[15]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16]徐忠、程恩江:《利率政策、农村金融机构行为与农村信贷短缺》,《金融研究》2004年第12期。

[17]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

[18]张军:《改革后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部门:温州案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秋季)》,1997。

[1]吕江林:《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股价变动做出反应》,《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2]吴晓求:《实体经济与资产价格变动的相关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靳云汇、于存高:《中国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下)》,《金融研究》1998年第4期。

[4]叶青、易丹辉:《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与经济波动》,《预测》1999年第6期。

[5]赵振全、张宇:《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6]刘少波、丁菊红:《我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相关关系的“三阶段演进路径”分析》,《金融研究》2005年第7期。

[7]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金融研究》2002年第4期。

[8]梁琪、滕建州:《股票市场、银行与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5年第10期。

[9]董直庆、王林辉:《我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关联性:基于小波变换和互谱分析的对比检验》,《金融研究》2008年第8期。

[10]吕江林、朱怀镇:《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当代财经》2004年第11期。

[11]卢嘉瑞、朱亚杰:《股市财富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经济评论》2006年第6期。

[12]〔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李扬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3]魏永芬、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的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5期。

[14]唐建伟:《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5]崔光灿:《资产价格、金融加速器与经济稳定》,《世界经济》2006年第11期。

[16]余元全、周孝华、杨秀苔:《资产价格对中国投资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检验》,《经济问题》2007年第7期。

[17]苗巧刚、张际:《资产价格对传统价格指数的挑战》,《经济科学》2005年第5期。

[18]汪红驹:《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中国货币需求函数》,《世界经济》2002年第5期。

[19]高云峰、董邦国:《中国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6期。[20] Fama,Stock Returns,“Expected Returns,and Real Activity”,Journal of Finance,1990(45).

[21]William Schwert,“Stock Returns and Real Activity:A Century of Evidence”,Journal of Finance,1990,45(4).

[22]Levine,Zervo,“Stock Markets,Banks,and Economic Growth”,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88,No.3,Jun.,1998.

[23]Rigobon,R,B.P.Sack,“Measuring the Reaction of Monetary Policy to the Stock Marke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118(2).

[24]Friedman,B.,“The Role of Interest Rates in Federal Reserve Policymaking”,in Kopcke,and Browne (eds),The Evolution of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over the Past Thirty Years:A Conference in Honor of Frank E.Morris,Boston: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2000.

[25]Milton Friedman,“Introduction to ‘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1957.

[26]Ando,Modigliani,“The‘ Life Cycle’ Hypothesis of Saving:Aggregate Implications and Test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53).

[27]Sydney Ludvigson,Charles Steindel,“How Important is the Stock Market Effect on Consumption?”,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Economic Policy Review,1999(5).

[28]Boone,Giorno,“Richardson,Stock Market Fluctuations and Consumption Beha-viour:Some Recent Evidence”,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No.208,OECD Publishing,1998.

[29]Ludwig,Slok,“Impact of Stock Prices and House Prices on Consumption in OECD Countries”,IMF Working Paper,2002(1).

[30]Barry Bosworth,“The Stock Market and the Economy”,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75(2).

[31]Bernanke,Gertler,“Agency Costs,Net Worth,and Business Fluctuation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79).

[32]Fischer,Merton,“Macroeconomics and Finance:The Role of the Stock Market”,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in Public Policy 21,1984.

[33]Doan,T.,R.Letterman and C.Sims,“Forecasting and Conditional Projection Using Realistic Prior Distributions”,NBER Working Paper 1202,September,1983.

[34]Randall Morck,Andrei Shleifer,Robert W.Vishny,Matthew Shapiro and James M. Poterba,“The Stock Market and Investment:Is the Market a Sideshow?”,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0(2).

[1]陈蓉、郑振龙:《 无偏估计、价格发现与期货市场效率——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8期。

[2]冯玲、郑振龙:《不流动性资产的流通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

[3]黄薏舟、郑振龙:《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及其所包含的信息》,《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1期。

[4]郑振龙、林海:《中国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估计》,《武汉金融》2003年第3期。

[5]Black,F.,M. Scholes,“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81).

[6]Breeden,D. T.,R. H. Lizenberger,“prices of State-Contingent Claims Implicit in Option Prices”,Journal of Business,1978(51).

[7]Bystrom,H. N. E.,“Using Credit Derivatives to Compute Marketwide Default Probability Term Structures”,The Journal of Fixed Income,2005.

[8]Capuano,C.,“The Probability of Default Implied by Option Prices Based on Entropy”,IMF Working Paper,2008,No. 194.

[9]Feldhütter,P.,D. Lando,“Decomposing Swap Spread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8).

[10]Hull J.C.,Options,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Prentice Hall,2008.

[11]Merton,R.,“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Journal of Finance,1974(29).

[1]陈仲民:《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论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2005。

[2]李青原:《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角色的定位及政策建议》,《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第2期。

[3]李俊英:《中国机构股东积极股东主义的实践与启示》,《武汉金融》2008年第5期。

[4]李维安、李滨:《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CCGINK的经验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第1期。

[5]娄伟:《基金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6]邵颖红、朱哲晗、陈爱军:《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实证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5期。

[7]孙容、刘殿国:《股东积极主义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及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2期。

[8]吴庆红:《机构股东与公司治理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2006。

[9]吴晓晖、姜彦福:《机构投资者影响下独立董事治理效率变化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5期。

[10]王彩萍:《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1]王芳:《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问题研究》,2006。

[12]续芹:《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作用效力研究》,《前沿》2009年第2期。

[13]仲继银:《积极投资者的崛起——美国机构投资者为何和如何参与公司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第9期。

[14][美]伯利、米恩斯:《现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中译本),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81。

[15]Black,Bernard S.,Shareholder activism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and the Law,Peter Newman,1998.

[16]Biggs,John,“Why TIAA-CREF is activ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Participant magazine,1995(11).

[17]Bizjak,John M. and Marquette,Christopher J.,“Are shareholders all bark and no bite?Evidence from shareholder resolutions to rescind poison pill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8,(33).

[18]Brancato,Carolyn Kay,Institutional Investors & Corporate Governance,IRWIN Professional Publishing,1998.

[19]“California Public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Sacramento,CA. 1998.

[20]Carleton,Willard T.,Nelson,James M. and Weisbach,Michael S.,“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rough private negotiations:Evidence from TIAA-CREF”,Journal of Finance,1998(53).

[21]Del Guercio,Diane and Hawkins,Jennifer,“The motivation and impact of pension fund activism”,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9(52).

[22]Gillan,Stuart L. and Starks,Laura T.,“Corporate governance proposals and shareholder activism: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7).

[23]Karpoff,Jonathan M.,“The Impact of Shareholder Activism on Target Companies:A Survey of Empirical Findings”,http://finance.bi.no/~governance/conference_2001/Karpoff.PDF,2001.

[24]Gillan,Stuart L. and Starks,Laura T.,“Corporate governance proposals and shareholder activism: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7).

[25]Opler,Tim C.,and Jonathan Sokobin,“Does coordinated institutional activism work?An analysis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uncil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Ohio State University,1997.

[26]Peter Drunker,The Unseen Revolution:How Pension Fund Socialism Came to America,New York,Harper & Row,1974.

[27]Smith,Michael P.,“Shareholder activism b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Evidence from CalPERS”,Journal of Finance,1996(51).

[28]Strickland,Deon,Kenneth W. Wiles,and Marc Zenner,“A requiem for the USA:Is small shareholder monitoring effectiv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40).

[1]崔国清:《当前我国发行市政债券融资的策略选择及实施路径》,《财贸经济》2009年第6期。

[2]丁伯康:《城市建设投融资战略、模式及案例分析》,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3]韩立岩、牟晖、王哲兵:《市政债券的风险识别与策略控制》,《管理世界》2005年第3期。

[4]胡维波:《关于发展我国市政债券市场的策略探讨》,《财经政法资讯》2006年第1期。

[5]李军杰:《从收入类市政债券入手探索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渠道》,《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5期。

[6]刘东汶:《要建立经济重大事项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决策与信息》2006年第11期。

[7]卢家昌、殷晓颖、周慧君:《地方政府市政债券融资的创新机制研究》,《南方金融》2009年第4期。

[8]谭志武:《政府预算软约束的制度分析》,《审计研究》2006年第1期。

[9]叶锋、周琳:《地方政府高负债率尚无“近忧”但应“远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6/27/c_12268475.htm。

[10]张海星:《地方债放行:制度配套与有效监管》,《财贸经济》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