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1

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与政策创新图书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Policy Innovation in Resource-based Cities

SSAPID:101-5162-2761-15
ISBN:978-7-5201-0698-6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为提升资源型城市土地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及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保障能力,本书基于对资源型城市的演进规律、土地利用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受损耕地整治与质量提升、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未利用土地合理开发等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路径及政策创新,以期为资源型城市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增加有效土地供给、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对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原学术文库·青年丛书
作 者: 赵执
编 辑:王玉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前言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土地可持续利用

    1.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2.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3.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

    4.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二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

   三 土体重构与耕地质量

    (一)受损耕地整治的土体重构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二)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三)受损区耕地质量评价

     1.采煤塌陷区受损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2.采煤塌陷区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四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

    1.低效工业用地引发的问题

    2.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模式

    3.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面临的困境

    3.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的对策建议

   五 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

    1.未利用地开发的模式类型

    2.未利用地开发存在的问题

    3.未利用地开发的措施建议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演进规律

   一 资源型城市的内涵界定

   二 资源型城市的典型特征

   三 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

   四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1.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应对危机挑战的重要抉择

     2.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3.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所在

     4.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模式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特征及问题

   1.城市空间布局散乱、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2.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修复问题多

   3.后备土地利用不充分,局部人地矛盾突出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

   1.资源稀缺性理论

   2.可持续发展理论

   3.人地关系的理论

   4.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点难点

   1.受损耕地整治与质量提升

   2.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再开发

   3.未利用地的合理开发

 第三章 基于土体重构的资源型城市耕地整治与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理论概述与研究思路

   一 核心概念

   二 研究思路与重点内容

   三 研究区概况

   四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实地调查、土壤样品采集及室内分析

     (1)塌陷耕地质量调查及样品采集方法

     (2)整治的耕地质量调查及样品采集方法

     (3)研究区耕地质量调查及土壤样品采集

     (4)土壤样品测定方法

    3.土柱模拟种植试验

    4.数据处理

  第二节 典型受损区耕地整治的土体重构

   一 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及变化特征

    (一)区域耕地质量等别的影响因素

     1.耕地的土壤条件

     2.耕地的基础设施条件

    (二)典型受损区耕地质量等别影响因素

     1.地形水文条件

     2.耕地土壤条件

     3.基础设施条件

    (三)研究区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变化特征

     1.研究区耕地质量影响因素的变化

     2.研究区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变化特征

   二 受损耕地土体重构及土壤特性分析

    (一)典型受损区耕地土体重构类型

     1.非充填土体重构

     2.充填土体重构

    (二)典型受损区重构土壤的特性

     1.非充填重构土壤特性

     2.充填重构土壤特性

   三 典型受损区耕地整治的土体重构技术

    1.充填土体重构关键技术

     (1)充填物料的优选

     (2)隔离层的设置

     (3)覆土厚度设计

     (4)充填物料处理技术

    2.充填土体重构流程

     (1)表土剥离与贮存

     (2)地块基层处理

     (3)物料的充填

     (4)表土回填

     (5)田面平整

  第三节 土体重构对典型受损区耕地质量影响评价

   一 典型受损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方法构建

    (一)评价的原则及依据

     1.评价原则

     2.评价依据

    (二)评价单元划分

     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

     2.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

    (三)评价方法及程序

     1.评价的总体思路

     2.评价内容及程序

     3.评价技术要点

    (四)评价结果分析及应用

   二 土体重构对研究区耕地质量影响评价

    (一)评价单元的划分

    (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三)对照样地及其等别的确定

     1.对照样地的设置

     2.对照样地的耕地等别

     3.对照样地特征描述

    (四)自然质量等指数的确定

     1.自然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编制记分规则表

    (五)利用等指数的确定

     1.土地利用水平的确定

     2.利用等指数的计算

    (六)耕地等别的划分

   三 土体重构对耕地质量等别的影响分析

    (一)耕地等别的变化

     1.耕地自然等别的变化

     2.耕地利用等别的变化

     3.耕地等别变化的分析

    (二)结果的应用

     1.典型受损区耕地整治的土体重构优选方案

     2.研究区耕地整治的土体重构设计

  第四节 典型受损区耕地质量等别提升关键技术

   一 表土利用技术

    (一)表土保护技术

     1.前期调查与规划

     2.剥离时机的确定

     3.剥离方法与步骤

     4.表土的存储

    (二)表土再利用技术

     1.表土的回覆

     2.田面平整

   二 土体重构技术

   三 水系修复技术

    (一)地表水修复技术

    (二)地下水修复技术

    (三)土壤水修复技术

   四 重构土壤后期管护技术

    (一)重构土壤的培肥

    (二)重构土壤的植物净化

    (三)重构土壤的动物改良

    (四)重构土壤的微生物改良

 第四章 基于再开发的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概述

   一 低效工业用地内涵界定

   二 低效工业用地成因分析

    (一)受传统发展理念影响,倾向追求经济利益

    (二)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利用管理较粗放

    (三)面临问题复杂多变,抑制再利用积极性

   三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的必要性

    (一)腾挪用地空间,支撑产业转型

    (二)重塑城市形象,激发经济活力

    (三)促进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和谐

   四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的现实困境

    (一)概念界定不清晰,实际操作有困难

    (二)土地权利关系复杂,协调难度较大

    (三)开发成本偏高,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四)棕地修复难度大,生态环境约束强

  第二节 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经验借鉴

   一 国外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实践

    (一)国外城市更新的发展与演变

    (二)国外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实践

   二 国内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实践

    (一)国家层面相关的政策文件

    (二)部分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实践探索

   三 经验借鉴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路径

   一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范围认定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3.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4.评价分值的计算

    5.评价结果分析及再开发范围认定

   二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基本思路

    (一)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的目标

     1.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有效供给

     2.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市品质提升

     3.优化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的原则

     1.规划协调,部门配合

     2.零星退出,整合利用

     3.先易后难,有序开展

     4.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兼顾各方利益

    (三)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的路径

     1.划定再开发范围

     2.编制再开发专项规划

     3.制订再开发实施方案

     4.组织实施退出

     5.组织实施再利用

   三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主要模式

    (一)低效工业用地退出模式

     1.政府收购储备

     2.政府强制收回

     3.企业搬迁置换

     4.企业主动退出

     5.企业自主改造

    (二)再开发土地的获取方式

     1.公开出让

     2.协议出让

     3.划拨供应

    (三)土地再开发的利用模式

     1.退二优二

     2.退二进三

     3.退二补公

 第五章 基于优化土地供给的资源型城市未利用地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未利用地开发概述

   一 资源型城市合理开发未利用地的必要性

    (一)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做好发展用地保障

    (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三)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四)破解“占优补劣”难题,助推耕地“占补平衡”

   二 资源型城市合理开发未利用地的可行性

    (一)未利用地资源较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二)国家及地方政策支持,引导合理开发利用

    (三)各级财政给予支持,融资渠道多元保障

    (四)各地实践经验丰富,开发技术日趋成熟

   三 资源型城市未利用地开发面临的瓶颈制约

    (一)规划衔接存在困难,开发或面临政策约束

    (二)开发建设程序复杂,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

    (三)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四)开发建设行为不规范,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未利用地开发的经验借鉴

   一 资源型城市享有各级政策支持

    (1)石油城市东营市享有的未利用地开发政策

    (2)有色金属城市白银市享有的未利用地开发政策

    (3)矿产资源富集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享有的未利用开发政策

    (4)石油城市克拉玛依市享有的未利用地开发政策

    (5)煤炭城市鄂尔多斯市享有的未利用地开发政策

    (6)有色金属富集的龙岩市享有的未利用地开发政策

   二 资源型城市未利用地开发模式

    (一)农林牧渔业开发模式

    (二)产业园区建设模式

    (三)城市空间拓展模式

    (四)旅游观光开发模式

   三 经验借鉴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二)积极争取各级政策支持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

    (四)强化管理促进持续利用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合理开发未利用地的基本思路

   一 合理开发未利用地的指导思想

   二 合理开发未利用地的目标定位

    (一)优化土地供给方式,减少建设占用耕地

    (二)有效补充耕地数量,拓展建设发展空间

    (三)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绿色转型

   三 合理开发未利用地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耕地保护优先

    (二)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开发

    (三)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综合效益

   四 合理开发未利用地的主要内容

    (一)耕地保护及农田整治

    (二)城镇建设用地开发

    (三)生态建设与保护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合理开发未利用地的重点任务

   一 分析未利用地开发潜力

   二 编制未利用地开发专项规划

   三 健全未利用地开发保障机制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创新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创新思路

   一 树立集约循环利用资源观,协调人地关系

   二 健全集约用地制度、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三 加强土地市场建设,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四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促进土地持续利用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耕地可持续利用政策创新

   一 加大工矿区土地整治力度,提升耕地质量等级

   二 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提高耕地保护积极性

   三 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数质并重保护耕地

    (一)重塑核心发展价值观,激发耕地保护内生动力

    (二)强化落实数质并重保护,补改结合确保耕地质量

    (三)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提升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四)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健全耕地质量管理制度

    (五)优化占补平衡省内统筹,构建合理利益分享机制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可持续利用政策创新

   一 制定实施差别化的产业供地政策

   二 出台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的支持政策

   三 强化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的配套措施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未利用地可持续利用政策创新

   一 科学制定规划,引领未利用地有序开发

   二 强化对未利用地开发的土地政策支持

   三 制定未利用地开发的财税支持政策

   四 建立未利用地开发的投融资机制

   五 加强未利用地开发的科技创新

为提升资源型城市土地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及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保障能力,本书基于对资源型城市的演进规律、土地利用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受损耕地整治与质量提升、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未利用土地合理开发等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路径及政策创新,以期为资源型城市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增加有效土地供给、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对策。

1.Abbey F. Wick,Lachlan J. Ingramb,Peter D. Stahlb. Aggregate and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in reclaimed soils as indicated by stable carbon isotopes.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09,41(2):201-209.

2.Arzu Erener. Remote sensing of vegetation health for reclaimed areas of Seyit?mer open cast coal m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11,(86):20-26.

3.B. Friedli,S. Tobias,M. Fritsch,Quality assessment of restored soils:combination of classical soil science methods with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and near infrared aerial photography. Soil & Tillage Research,1998,(46):103-115.

4.Bullock P.,Gregory P. J. Soils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Oxford:Blackwell,1991.

5.C.A. Seybold,R.B. Grossman,H.R. Sinclair,et al.. Evaluating soil quality on reclaimed coal mine soils in Indiana. The 2004 Nation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ining and Reclamation and The 25th West Virginia Surface Mine Drainage Task Force. Lexington:ASMR,2004:1644-1663.

6.Ebbs S. D,Lasat M.M.,Brady D. J. et al.,Phytoextraction of cadmiumand zinc froma contaminated soil. J. Environ. Qual,1997,26:1424~1430.

7.G. A. Halvorson,S. W. Melsted,S. A. Schroeder,et al.,Topsoil and Subsoil Thickness Requirements for Reclamation of Nonsodic Mined-land.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1986,50(2):419-422.

8.Ganjegunte G. K. Accumul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in reclaimed coal mine land.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09,20(2):156-175.

9.Indorante.Compaction of Restored Soil by Heavy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riz BE: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yrich,2007.

10.Jansen,I.J.,W.S. Dancer. Rowcrop yield response to soil horizon replacement after mining.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on Surface Mining Hydrology,Sedimentation and reclamation. Louisville:Univ. Of Kentucky College of Engineering,1981:357-362.

11.Jastrow J.D.Soil aggregate formation and the accrual of particulate and 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matter.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1996,28(4):665-676.

12.Likhatsevich,A.P.Strakhov,S.E.. Integral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reclaimed lands when planning the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perations. Melioratsiya,2008(2):82-91.

13.Manfred aufmanna,Silvia Tobiasb,Rainer Schulina. Development of the mechanical stability of a restored soil during the first 3 years of re-cultivation. Soil & Tillage Research,2009,(103):127-136.

14.Manfred aufmanna,Silvia Tobiasb,Rainer Schulina. Quality evaluation of restored soils with a fuzzy logic expert system. Geoderma,2009(151):290-302.

15.May,Dickinson N. M.,Wong M. H.Beneficial effects of earthworms and arbuscularmycorrhizal fungi on establishment of leguminous trees on Pb/Znmine tailings.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006,38:1403-1412.

16.Moffat A.S. Plants provingtheirworth in toxic metal cleanup. Science,1995,269:302~303.

17.Philip D. Schroeder. Restoration of Prime Farmland Disturbed by Mineral Sand Mining in the Upper Coastal Plain of Virginia. Blacksburg: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University,1997.

18.R. E. Dunker,C. L. Hooks,S. L. Vance,et al. Deep Tillage Effects on Compacted Surface-Mined Land.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1995,59(1):192-199.

19.Robert E. Dunker,Donald G. Bullock,German A. Bollero,et al. A system to evaluate prime farmland reclamation success based on spatial soil properties. Sustainable Reclamation. Lexington:ASMR,2012:103-132.

20.Schladweiler. Topsoil Depth Effects on Reclaimed Coal Mine and Native Area Vegetation in Northeastern Wyoming. Rangeland Ecology & Management,2005,58(2):167-176.

21.Seybold. Changes i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fter surface mining and reclamation. Geoderma,2011,(161):168-176.

22.Shukla,M. K.,Lal,R.,Ebinger,M.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for Reclaimed Mine soils in Southeastern Ohio. Soil Science,2004,169(2):133-142.

23.Smith S. J. Biological Cycling of 15N-Labeled Fertilizer Nitrogen in Lignite Minesoil Material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1983,47(4):676-682

24.Shukla,M. K.,Lal. R,Underwood. J. Physical and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claimed Minesoils in Southeastern Ohio.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04,68(4):1352-1359.

25.Stephane Boyer,Stephen D. Wratten. The potential of earthworms to restore ecosystem services after opencast mining-A review. Basic and Applied Ecology,2010,(11):196-203.

26.Underwood,J.F.,P. Sutton. Factors influencing corn grain production on Ohio minesoils. Prime farmland reclamation. Proc. National Symposium on Prime Farmland Reclamation. St. Louis: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1992:1-9.

27.Ussiri,David A. N.,Lal,Rattan1,Jacinthe. Pierre-Andre Post-Reclamation Land Use Effects on Propertie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Minesoils of Southeastern Ohio. Soil Science,2006,171(3):261-271.

28.Ussiri,David A. N. Soil Propertie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Afforested Pastures in Reclaimed Minesoilsof Ohio.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06,70(5):1797-1806.

29.Wilson,J.P.,S.P. Sandor,G.A. Nielsin. Productivity Index Model Modified to Estimate Variability of Montana Small Grain Yield.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1991,(55):228-234.

30.W. J. MC Ginnies,P.J.Nichola. Yield and nitrogen content of herbage and roots of 19 species when grown on topsoil and coal mine spoil. Society for Range anagement,33rd Annual Meeting. San Diego,1980:51.

31.傅伯杰、陈利顶、马诚:《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自然资源学报》1997年第12期。

32.陈百明、张凤荣:《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第16期。

33.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4.谭永忠、吴次芳、叶智宣:《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3期。

35.刘彦琴、郝晋珉:《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状态评价研究》,《农业现代化研》2004年第6期。

36.于开芹、边微、常明等:《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与方法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7.李贻学:《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政策研究》,山东农业大学,2004。

38.陈艳梅:《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东北农业大学,2005。

39.王雯:《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江西师范大学,2010。

40.赵艳、濮励杰、张健等:《基于三角模型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经济地理》2011年第5期。

41.王静、郑振源、邵晓梅等:《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42.刘庆、陈利根:《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区》,《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6期。

43.赵兴国、潘玉君、丁生等:《中国省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及时空格局特征》,《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第3期。

44.石水莲、关鹏、贾艳萍:《辽宁沿海经济带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创新机制的思考与建议》,《国土资源》2015年第3期。

45.刘旭晔:《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趋势》,《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9期。

46.王振梅:《山东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济南大学,2015。

47.卢涛、周学武、王占岐等:《基于VW 模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时空特征分析——以安徽省市域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15年第12期。

48.汪洋、代立、周颖:《基于可持续性视角的城市土地利用模糊逻辑评价与诊断——以武汉市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16年第4期。

49.宋戈、张文雅、马和:《森工城市转型期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中国土地科》2008年第10期。

50.王杨、雷国平、宋戈:《煤炭枯竭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研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年第8期。

51.陈思瀚:《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成都理工大学,2011。

52.宋戈、雷国平:《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

53.王中亚、陈卫东、张广平:《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第6期。

54.赵执、吴克宁:《资源型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以陕西省府谷县为例》,《中国矿业》2013年第3期。

55.袁国华、郑娟尔、王世虎:《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差别化政策研究》,《中国发展观察》2015年第7期。

56.张伟东、张琳琳、汪继伟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期间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大庆市为例》,《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第1期。

57.葛天阳:《老工业空间更新演化机制研究——以无锡大运河沿岸老工业为例》,东南大学,2010。

58.阳建强、罗超:《郑州西部老工业基地更新规划的整体思考》,《城市规划》2008年第6期。

59.邹戴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路径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4。

60.唐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分析》,《中国土地》2013年第3期。

61.曾彦:《低效工业用地退出机制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

62.洪惠坤、廖和平、曾彦等:《集约导向的重庆市低效工业用地退出机制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3期。

63.张舟、谭荣等:《走出政府治理下土地二次开发的实践困境——以深圳市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12年第10期。

64.汪勋杰、郭贯成:《产业用地低效退出的理论分析与机制设计》,《财贸研究》2013年第5期。

65.徐勇、张海明、杨仕勇:《山东省闲置低效用地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山东国土资源》2014年第5期。

66.任庆昌、汤燕良、黄开华等:《城市旧厂房改造规划探索——以广州黄埔区旧厂房改造专项规划为例》,《规划师》2015年第8期。

67.张超荣、潘芳、邢琰:《存量规划背景下北京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机制研究——以房山区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为例》,《北京规划建设》2015年第5期。

68.唐燕:《“新常态”与“存量”发展导向下的老旧工业区用地盘活策略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第4期。

69.赖文浩:《城镇低效用地改造的实践与思考——以珠三角地区为例》,《中国土地》2016年第9期。

70.周科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角色研究——以温州为例》,华东政法大学,2016。

71.扬立文:《日本的山地治理与开发》,《世界林业研究》1995年第5期。

72.罗杰、柴红飚、费嘉:《在德国看城镇上山》,《云南日报》2011年11月21日。

73.林茂申、彭美玉、张发贤:《贵州向瑞士学什么?》,《当代贵州》2013年第23期。

74.袁春、姚林君:《中国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年第6期。

75.张婉丽、孔维东、苗强等:《未利用地参与土地调控的实践与思考——宁夏回族自治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中国土地》2011年第12期。

76.旭仁其其格:《浅谈阿拉善盟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对策》,《西部资源》2013年第1期。

77.王丽敏:《东营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

78.王跃进、秦丰亮、赵云雷:《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以山西省阳城县为例》,《中国土地》2013年第11期。

79.张志鹏:《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模式和创新管理研究》,山东农业大学,2014。

80.孙成林、惠静夷、张晟南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政策的研究》,《国土资源》2014年第2期。

81.石水莲、王思琢、关鹏等:《对辽宁省未利用地统筹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经营管理者》2014年第24期。

82.杨汉兵:《我国未利用地合理开发的经济学分析》,《经营管理者》2014年第24期。

83.张敏:《内蒙古西部地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潜力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84.韩杰:《未利用地开发为新能源产业拓展新空间——以宁夏、青海和陕西为例》,《中国土地》2016年第5期。

85.曹俊斌、白中科:《朔州:分类开发利用盐碱土地》,《中国土地》2016年第10期。

86.项国峰、刘珅:《“市场腿”趟出未利用地开发高效路子》,《大众日报》2015年8月6日。

87.陈国栋、孙国瑞、吕洪荣:《希望在山,潜力在山——闽西老区利用低丘缓坡建造工业梯田见闻》,《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7月2日。

88.周怀龙、王锋、武天东:《为金城的绿色崛起拓展新空间——兰州市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纪实》,《甘肃日报》2013年4月26日。

89.徐德明:《推进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国土资源通讯》2012年第6期。

90.刘道兴、田群杰、赵执等:《唤醒那沉睡的荒坡》,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

91.毕银丽、胡振琪、司继涛等:《接种菌根对充填复垦土壤营养吸收的影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92.卞正富:《矿区开采沉陷农用土地质量空间变化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93.卞正富、张国良:《矿区复垦土地生产力的耗散结构模型》,《煤炭学报》1998年第6期。

94.卞正富、张国良:《矿山复垦土壤生产力指数的修正模型》,《土壤学报》2000年第1期。

95.蔡彩霞、林剑辉、孟繁佳等:《EM38探测复垦土壤厚度分布的可行性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第12期。

96.陈龙乾、邓喀中、唐宏等:《矿区泥浆泵复垦土壤化学特性的时空演化规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97.陈龙乾、邓喀中、徐黎华等:《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98.陈星彤、高荣久、王宇亮等:《复垦土壤盐分污染的微波无损探测及定量分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

99.陈星彤、吴长悦、王健等:《多约束条件下复垦土壤水分的微波探测及标定》,《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第5期。

100.陈要平:《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理化性状及耕作适宜性研究》,安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101.董霁红、卞正富、于敏等:《矿区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02.丁美清、陈松岭、郭云开:《基于遥感的土地复垦植被覆盖度评价》,《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11期。

103.冯国宝等:《煤矿废弃地的治理与生态恢复》,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04.付梅臣、陈秋计、谢宏全:《煤矿区生态复垦和预复垦中表土剥离及其工艺》,《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05.付梅臣、谢宏全:《煤矿区生态复垦中表土管理模式研究》,《中国矿业》2004年第4期。

106.樊雯:《基于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地的复垦效应研究》,安徽理工大学,2010。

107.顾和和、胡振琪、刘德辉:《开采沉陷对耕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评价》,《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08.顾和和、胡振琪、秦延春等:《泥浆泵复垦土壤生产力的评价及其土壤重构》,《资源科学》2000年第5期。

109.顾志权:《复垦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综合整治技术》,《土壤》2005年第2期。

110.高丽霞、李森、莫爱琼等:《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对兔眼蓝莓在华南地区生长的影响》,《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82期。

111.郭友红、李树志、鲁叶江:《塌陷区矸石充填复垦耕地覆土厚度的研究》,《矿山测量》2008年第2期。

112.黄静、高良敏、冯娜娜等:《煤矿复垦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质量评价》,《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年第2期。

113.胡振琪:《复垦土壤耕作效果的定量评价》,《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6年第2期。

114.胡振琪、陈宝政、陈星彤:《应用探地雷达检测复垦土壤的分层结构》,《中国矿业》2005年第3期。

115.胡振琪、陈宝政、王树东等:《应用探地雷达测定复垦土壤的水分含量》,《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16.胡振琪、戚家忠、司继涛:《不同复垦时间的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评价》,《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第2期。

117.胡振琪、王萍、张明亮等:《土工布阻隔煤矸石中重金属迁移实验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第4期。

118.胡振琪、张明亮、马保国等:《粉煤灰防治煤矸石酸性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煤炭学报》2009年第1期。

119.胡振琪、魏忠义、秦萍:《塌陷地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的污染性分析》,《中国环境科学》2004年第3期。

120.蒋先军、骆永明、赵其国:《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Ⅲ金属富集植物Brassicajuncea对锌镉的吸收和积累》,《土壤学报》2002年第5期。

121.康惊涛、冯永军、张建国等:《粉煤灰——酒糟混合基质的植物生长试验研究》,《金属矿山》2007年第6期。

122.白由路、李保国:《淮海平原盐渍化土壤的分区与管理》,《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年第12期。

123.刘海滨、齐淑娟:《煤矿塌陷区泥浆泵复垦土地土壤理化特性的时间变异性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9年第3期。

124.刘会平、严家平、樊雯:《不同覆土厚度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区土壤生产力评价》,《能源环境保护》2010年第1期。

125.李芬、冯永军、王兆锋等:《一种新型复垦地再造耕作层材料》,《土壤通报》2005年第4期。

126.李勤锋、张超兰、张鹏等:《红蛋植物对重金属镉、锌的吸收动态研究》,《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6期。

127.鲁叶江:《压实处理对矸石充填复垦土壤水分的影响》,《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第11期。

128.李树志:《矸石农业复垦的土壤特性及剖面结构分析》,《煤矿环境保护》1999年第4期。

129.李树志、鲁叶江、高均海:《开采沉陷耕地损坏机理与评价定级》,《矿山测量》2007年第2期。

130.李晶晶、牟守国、王莉:《基于农户行为的复垦耕地质量研究——以徐州市柳新镇复垦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131.黎炜:《煤矿充填复垦区土壤肥力质量变化与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研究》,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132.李新举、胡振琪、李晶等:《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质量研究进展》,《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第6期。

133.梁登:《基于运筹学存储理论的土地复垦表土优化利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论文,2010。

134.李月洁、吴克宁、白中科:《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复垦地补充耕地质量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http://www.paper.edu.cn/index.php/default/releasepaper/content/2010,04-151。

135.马文明、郭鹏、鲁春阳:《煤矿塌陷地泥浆泵复垦土壤质量评价》,《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36.戚家忠、胡振琪、周锦华:《高潜水位矿区煤矸石充填复垦对环境的影响》,《中国煤炭》2002年第10期。

137.钱奎梅、王丽萍:《煤炭矿区复垦效果评价》,《中国煤炭》2011年第11期。

138.任俊杰:《基于DTM建立矿区数字复垦土壤特性模型》,《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7期。

139.孙泰森、师学义、杨玉敏等:《五阳矿区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的质量变化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第4期。

140.王辉、卞正富、马昌忠:《采煤废弃物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第24期(增刊)。

141.吴家强、陈继东:《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的设计与施工》,《中国建筑防水》2004年第10期。

142.王松良、郑金贵:《芸薹属蔬菜的Cd富集特性及其修复土壤Cd污染的潜力》,《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43.王译萱:《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江苏卷)》,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

144.魏婷婷:《淮南煤矿复垦区土壤肥力空间分析与评价》,安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145.王晓玲、冯永军、康惊涛等:《采煤沉陷地一种复垦基质植物生长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4期。

146.王莹、董霁红:《徐州矿区充填复垦地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煤炭科学》2009年第5期。

147.王云平、师学义、金志南等:《煤矿塌陷区不同复垦方法及年限土壤肥力变化研究》,《山西农业科学》1999年第1期。

148.王兆锋、冯永军、张曹娜等:《新型复垦基质适种作物初选》,《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49.王卓理、耿鹏旭、刘嘉俊:《平顶山市煤矿塌陷区复垦土壤理化性质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50.魏忠义:《煤矿区复垦土壤重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硕士论文,2008。

151.徐良骥、严家平、高永梅等:《煤矿塌陷区覆土造地综合研究——以新庄孜矿为例》,《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年第1期。

152.叶艳妹:《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2。

153.姚悦悦:《优质精细型基本农田整理田块规划设计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0。

154.袁英贤、丁少军、李剑友等:《平顶山市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煤灰充填后土壤的污染性分析》,《能源环境保护》2007年第3期。

155.郧文聚:《农用地分等及其应用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156.邹朝阳、时洪超、孙国庆:《湖泥充填技术在采煤塌陷区复垦中的应用》,《中国煤炭》2009年第12期。

157.张丹凤、白中科、叶宝莹:《矿区复垦土地的评价方法》,《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第8期。

158.张晶、李敏、杨海燕等:《粉煤灰充填复垦下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状况及环境风险评估》,《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第8期。

159.郑九华、冯永军、于开芹等:《复垦基质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第2期。

160.张蕾娜、冯永军:《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地的肥力状况研究》,《福建水土保持》2001年第1期。

161.周生路、李如海、王黎明等:《江苏省农用地资源分等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62.张学礼、胡振琪、初士立:《矿山复垦土壤压实问题分析》,《能源环境保护》2004年第3期。

163.朱先云:《国外表土剥离实践及其特征》,《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年第9期。

164.赵艳玲、王金、贡晓光等:《基于探地雷达的复垦土壤层次无损探测研究》,《科技导报》2009年第17期。

165.袁秀杰:《不同地貌区及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与衔接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

166.刘春雷:《干旱区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重构技术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论文,2011。

167.王乐杰、周锦华:《采煤沉陷地复垦规划设计》,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168.高丽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整合方法及成果应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论文,2011。

169.高向军、马仁会:《中国农用土地等级评价研究进展》,《农业工程学报》2002年第1期。

170.鲁成树、吴次芳:《GIS技术在农田平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71.郭二果、张树礼、蔡煜等:《草原区露天煤矿开发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露天采矿技术》2012年第1期。

172.王先君、王欣:《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模式探讨》,《山西建筑》2015年第41期。

173.赵怡:《存量规划视野下的宁波城市中心区更新策略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5。

174.王缓缓:《济南市工业用地再开发实践与规划策略》,山东建筑大学,2015。

175.蔡玉梅:《挖掘存量土地的潜力》,《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9月7日(04)。

176.曹晟、唐子来:《英国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曼彻斯特的经验》,《国际城市规划》2013年第28期。

177.岳隽:《深圳市存量土地二次开发利用策略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25期。

178.刘新平、严金明、王庆日:《中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中国土地科学》2015年第29期。

179.王红梅等:《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6。

180.奉婷、张凤荣、张小京:《我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问题与建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59期。

181.赵凯:《论“三级三循环”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模式的构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7期。

182.纪昌品、欧名豪:《区域协调的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3期。

183.毋晓蕾、梁流涛、陈常优:《耕地保护主体行为分析及补偿激励机制构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84.宋振江、杨俊、李争:《矿粮复合区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分析——以二元经济结构为视角》,《中国土地》2006年第11期。

185.王军、郭义强:《土地整治科技发展战略》,见《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86.刘晓慧:《矿山生态修复的多维度思考》,《中国矿业报》2014年11月4日。

187.余世鹏、杨劲松、刘广明:《易盐渍区黏土夹层对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特征》,《水科学进展》2011年第4期。

188.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995。

189.TD/T 1004-2003,《农用地分等规程》,2003。

190.TD/T 1031.3-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井工煤矿》,2011。

191.TD/T 1033-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