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7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图书

Soci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SSAPID:101-5157-3110-27
ISBN:978-7-5201-2575-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借助社会融合理论及符号互动理论,审视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所出现的问题;调研随迁子女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各个维度的具体情况及农民工家庭生活方式、工作性质、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等情况;综合分析农民工及其子女与城市社会的互动与融合中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在教育的观照下对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阐释与解释;运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探讨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状况及教育应对。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乔金霞
编 辑:宋超;赵晨;马甜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 理论意义

   二 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国内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研究

    (一)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现状与成因的研究

    (二)对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研究

    (三)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后教育问题的研究

   二 国外移民子女教育的研究现状

   三 国内有关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研究进展

    (一)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表现和原因的研究

    (二)不同教育场域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

    (三)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对策的研究

   四 国外关于移民子女社会融合的研究

   五 已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调查法

    3.访谈法

    4.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综合运用

  第四节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本书的创新之处

   二 本书的不足之处

   三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教育观照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一 农民工与农民工随迁子女

   二 社会融合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

   三 融合教育

  第二节 教育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关系厘定

   一 教育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

   二 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教育观照

    (一)家庭教育:人一生成长的基石

    (二)学校教育:成人成才的关键

    (三)社会教育:濡染终生的人生大学校

  第三节 教育观照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理论基础

   一 社会融合理论

    (一)社会融合理论的内涵

    (二)与本书的契合性及启示

   二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含义

    (二)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

    (三)与本书的契合性及启示

 第三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的现状

  第一节 资料来源和分析工具

   一 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内容

    (二)调查过程

    (三)数据处理

   二 开展访谈

  第二节 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概况

   一 农民工随迁子女基本情况

   二 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状况

    1.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总体状况

    2.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三维度状况

    3.农民工随迁子女基本情况与社会融合的相关性检验

  第三节 家庭背景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

   一 家长基本特征与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相关性

    1.家长的年龄与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状况

    2.家长的收入水平与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状况

    3.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状况

   二 家长的社会融合状况与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

    1.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状况呈中等偏下水平

    2.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状况与其家长社会融合状况相关性明显

   三 家庭内部的亲子交流与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

  第四节 学校行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影响

   一 学校领导者的融合教育理念

    1.对融合教育的认识

    2.活动开展情况

    3.共同的问题

   二 师生交往

   三 同伴关系

   四 随迁子女对学校学习的适应

 第四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难融合的归因分析

  第一节 制度性因素

   一 户籍制度

   二 教育投入制度

   三 升学制度

  第二节 城乡文化教育差异

   一 城乡家庭文化差异

   二 城乡学校文化差异

   三 城乡社会文化差异

  第三节 城乡交往互动的缺憾

   一 城乡教育互动的缺乏

   二 随迁子女与城市教育良性互动的欠缺

 第五章 对教育促进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理解与解释

  第一节 社会融合理念

   一 社会融合与和谐社会

   二 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

   三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

  第二节 公办学校:随迁子女社会融合中的可为与应为

   一 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公办学校职责的应有之义

    1.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对优质教育的渴望

    2.公办学校的本质使然

    3.社会发展的期待

   二 应为研讨:学校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基本依据

    1.充分认识社会融合的特质

    2.准确把握公办学校在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中的角色定位

     (1)联结者:充当随迁子女与城区儿童和谐沟通的使者

     (2)合作者:与农民工子弟学校合作

   三 可为建议:以公办学校为主体多方推进,实施全面融合

    1.以“中心校”为主体,构筑多校共同推进

    2.以公办学校为主体,实行多方协力合作

  第三节 差异教学: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正面应对

   一 求同:随迁子女教育起点公平的追求

    (一)教育权益的渐趋一致

    (二)就学方式由借读到就近入学

    (三)收费标准的逐渐趋同

   二 存异:城乡差异的现实需求

   三 实施差异教学

 第六章 小市民:一个特殊的社会融合群体

  第一节 新市民群体的出现

   一 新市民及小市民的概念界定

   二 小市民:一个特殊的社会融合群体

  第二节 小市民的家庭融合教育探讨

   一 新市民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及对小市民社会融合的影响

    1.家庭教育观念的趋城市化、潮流化与小市民的社会融合

    2.家庭亲子关系的亲密化与小市民的社会融合

    3.家庭教育文化多元化

    4.家庭休闲活动集体化

   二 多方联动,共促新市民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合

    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新市民群体的合法权益

    2.倡导社会融合理念,培育多元文化氛围

    3.提升新市民自身教育素质,改善家庭教育能力

 第七章 随迁子女社会融合教育模式的构建

  第一节 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基石:微观教育环境营建

   一 家庭教育: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起点

   二 学校教育: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关键

   三 社区(城市社会)接纳: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核心

  第二节 互动交往:营建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中介环境

   一 互动交往

   二 家、校、社区合作共育模式的构建

  第三节 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外在环境系统营建

   一 政策支持:来自政府的接纳

   二 企业的支持与接纳

   三 媒介支持: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舆论氛围营造

 附录

本书借助社会融合理论及符号互动理论,审视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所出现的问题;调研随迁子女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各个维度的具体情况及农民工家庭生活方式、工作性质、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等情况;综合分析农民工及其子女与城市社会的互动与融合中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在教育的观照下对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阐释与解释;运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探讨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状况及教育应对措施,即在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基础上建构一种在多部门联合的框架下,促进农民工自身社会融合及其子女教育发展的生态支持网络体系,旨在促进农民工及其子女更有效地融入城市社会及城市社会主动接纳的和谐社会的营建。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鲍传友:《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陈成文:《社会弱者论》,时事出版社,2000。

陈奎熹:《教育社会学》,台北:三民书局,1990。

陈时见、彭泽平主编《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范国睿主编《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方明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冯建军:《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管健:《身份污名与认同融合:城市代际移民的社会表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美〕赫钦斯:《教育现势与前瞻》,姚柏春译,今日世界出版社,1975。

洪小良:《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华桦:《教育公平新解——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公平理论和实践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与参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美〕杰拉尔德·G.马尔腾:《人类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顾朝林等译,商务印书馆,2012。

〔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册),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赖俊明:《新形势下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社会化问题研究》,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雷江华:《融合教育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李春霞:《融入筑城:中国西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九州出版社,2013。

李竞能:《马恩列斯论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7。

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李松林:《控制与自主:课堂场域中的权力逻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全纳教育共享手册》,陈云英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编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商务印书馆,1921。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成斌:《留守与流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刘红、陈小凤:《从社会排挤到社会融合: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女性就业为视角》,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刘淑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刘祖云:《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柳树森:《全纳教育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陆学艺:《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马戎、周星:《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马宇:《教育支持研究的持续探索》,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

〔美〕迈尔斯、〔美〕休伯曼:《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张芬芬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第6版),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苗棣:《电视文化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科学出版社,2012。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英〕皮特·本顿、〔英〕提姆·奥布赖恩:《全纳教育与教师发展》,范晓慧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皮艺军:《大融合: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钱丽霞:《普通学校促进不同学习需要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可持续发展教育视野下的全纳教育实践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沈小革、周国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

史柏年等编著《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田慧生、吴霓主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基于12城市调研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

王晓萍、刘宏主编《欧洲华侨华人与当地社会关系:社会融合·经济发展·政治参与》,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王毅杰、高燕等:《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翁文燕:《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美〕沃纳·赛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研究:兼论教育机会平等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薛烨、朱家雄:《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杨聪敏:《农民工权利平等与社会融合》,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

杨东平:《深入推进教育公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杨晓明主编《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

于述胜、李兴洲、倪烈宗、李涛:《中国教育三十年:1978~2008》,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余秀兰:《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袁振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悦中山、李树茁、〔美〕费尔德曼:《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第5版),谢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张文京主编《融合教育与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

钟启泉、高文、赵中建:《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2006。

周宗奎:《儿童社会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2期。

鲍传友、刘畅:《小学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状况及其改进——以北京市公办小学为例》,《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第3期。

鲍国光、俞彩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生的新融合教育:“和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第9期。

蔡春驰:《融合教育课程:内涵、缘由及策略》,《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10期。

曹俊怀:《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探究:问题、原因及政策建构》,《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20期。

车广吉、丁艳辉、徐明:《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启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陈云龙:《对帮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获得公平教育的非政府组织的考察——以南京市G区爱心助学协会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S1期。

程仙平:《民工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9。

池建宇、杨军雄:《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3期。

代祥、李志友:《教育财政公平与农民工子女教育机会均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丁芳:《一种正在演进着的人类发展观——人的发展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2期。

丁勇:《全纳教育——当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内涵和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

董章琳:《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1032名农民工的调查》,《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杜永红、陈碧梅:《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5期。

范先佐、彭湃:《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构想》,《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3期。

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方巍:《农民工子女的城市社会融合——发展型社会政策视野下的杭州市个案分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冯帮:《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教育与经济》2011年第1期。

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高明华:《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及干预策略——以农民工子女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葛新斌:《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及政策建议——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9期。

葛新斌、胡劲松:《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地方立法与政策探索——一项基于广东东莞市的实地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葛新斌、尹姣容:《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困局的成因与对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龚宝成、胡志琦、殷世东:《农民工子女义务阶段后教育:问题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7期。

巩在暖、刘永功:《农民工进城子女社会融合过程分析》,《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郭星华、李飞:《漂泊与寻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二重性》,《人口研究》2009年第11期。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

韩世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保障及制度完善——以宁波调查为例》,《宁波经济》2011年第8期。

何玲、段秀婷:《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需要去标签化》,《中国社会工作》2013年第12期。

何培忠:《人类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贺武华:《“公立学校”概念考辨》,《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

洪秀敏:《儿童社会性交往的生态学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黄匡时:《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理论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第6期。

黄娉婷:《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变革:异地高考政策执行力的视角》,《高教探索》2014年第6期。

黄兆信、李远煦、万荣根:《“去内卷化”:融合教育的关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黄兆信、潘旦、万荣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8期。

纪德奎:《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的冲突与调适》,《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21期。

金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其出路》,《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2期。

靳小怡、彭希哲、李树茁、郭有德、杨绪松:《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对农村流动妇女初婚的影响——来自上海浦东的调查发现》,《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5期。

景安磊:《多源流理论视域下的异地高考政策议程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3期。

雷万鹏:《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与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李丹、徐鑫锫、官泰然、崔丽莹:《家庭环境与儿童的心理适应:关系与应对》,《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李慧:《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4。

李梅香、王永乐:《外来人口社会融合中文化与制度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李明、史蒂:《成建制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内涵、路径和测量》,《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李森有:《论教育公平与教育立法的权威——以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立法为例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7期。

李小园:《基于社会融合的内生型和谐社会秩序的建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李一龙:《从“边缘人”到“新市民”:传媒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2期。

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96—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刘国权:《城市转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探析》,《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刘海峰:《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1期。

刘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的文化机理初探——基于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活动的田野观察》,《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

刘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感的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刘善槐、邬志辉:《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办校的教育质量困境与应对策略》,《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6期。

刘玉侠、尚晓霞:《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中的社会认同考量》,《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卢小君、王丽丽、赵东霞:《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对其居留意愿的影响分析——以大连市为例》,《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罗英智:《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现状与对策——以沈阳市和鞍山市为例》,《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10期。

孟昉、黄佳豪、齐玉龙:《西方社会排挤理论研究回顾与借鉴》,《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5期。

潘泽泉:《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共有的空间何以可能》,《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齐芳:《流浪儿童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青年探索》2008年第3期。

钱正荣:《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乔金霞:《“新市民”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当代青年研究》2013年第6期。

乔金霞:《互动与融合——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教育》,《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

乔金霞:《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公办学校的应为与可为》,《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邱兴、杨志俊:《论城市新移民子女亚文化跨越的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学报》2006年第5期。

曲正伟、周小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基于公民身份缺失的归因》,《教育科学》2008年第2期。

任远、陶力:《本地化的社会资本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人口研究》2012年第5期。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评述》,《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史亚娟、华国栋:《论差异教学与教育公平》,《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宋月萍:《社会融合中的性别差异:流动人口工作搜寻时间的实证分析》,《人口研究》2010年第6期。

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汪长明、傅菊辉:《从“他者”到“群我”:城市化进程中随迁子女融入问题》,《当代青年研究》2013年第6期。

汪萍:《外来工随迁儿童社区融入问题探讨》,《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王安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新论》,《教育评论》2009年第6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光光、赵鹏程:《关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13年第3期。

王桂新:《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综述》,《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王慧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王守恒、邵秀娟:《农民工子女教育:难题与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王晓慧:《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态势及其引申》,《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王晓宇:《北京市流动儿童异地中考政策执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14。

王毅杰、史浩然:《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理论与现实》,《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魏毅:《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年第6期。

邬志辉:《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束缚与破解》,《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吴开俊:《珠三角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第12期。

吴霓、张宁娟、李楠:《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五大趋势及对策》,《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7期。

吴瑞君:《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思路》,《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吴新慧:《融合教育:流动儿童师生关系及其校园适应》,《教育科学》2012年第5期。

吴新慧、刘成斌:《接纳?排斥?——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社会空间》,《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

吴雪娅、杜永红:《中等职业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重要路径》,《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第11期。

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肖庆华:《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立场》,《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7期。

谢建社、牛喜霞、谢宇:《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珠三角城镇地区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1期。

徐晨莺等:《异地高考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15年第4期。

徐建:《社会排斥视角的城市更新与弱势群体》,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8。

徐丽敏:《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融入研究》,《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

徐学俊:《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论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叶庆娜:《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现状、政策及障碍》,《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9期。

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尤锐锐:《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后教育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3。

余晖:《以普惠性为导向设定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机构准入标准——基于北京市政策与实践的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余运红:《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基于上海的调查分析》,《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1期。

袁娴:《在沪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入学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13。

悦中山:《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2期。

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0期。

张绘、郭菲:《美国流动儿童教育管理和教育财政问题及应对措施》,《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

张健:《多源流模型框架下的异地高考政策议程再分析》,《教育学报》2014年第3期。

张蕾、王桂新:《第二代外来人口教育及社会融合调查研究——以上海为例》,《西北人口》2008年第5期。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张文宏、周思伽:《迁移融合,还是本土融合——农民工社会融合的二重性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5期。

张兴杰、杨正喜:《非政府组织对流动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支持——以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为例》,《西北人口》2010年第2期。

张运红:《教育在社会融合中的作用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第6期。

赵利军:《农民的社区融入与社区支持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郑素侠:《媒介技术与移民儿童的社会融合——欧洲CHICAM项目及其启示》,《新闻大学》2013年第4期。

郑欣:《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基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钟院生:《广东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3期。

周皓:《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12年第3期。

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8期。

周建芳:《发达地区育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与社会融合调查》,《西北人口》2008年第1期。

朱丹:《农民工城市融入与大众传媒报道的管理改进——基于符号资本视角的分析》,《管理现代化》2012年第1期。

朱俊卿:《农村亲子关系模式及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4年第5期。

左其亭、马军霞:《和谐论——一种新的研究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社科纵横》2010年第3期。

左学金:《我国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模式探讨》,《西部论坛》2011年第1期。

Alba,Richard D. & Victor Nee,Remaking the American Mainstream:Assimilation and Contemporary Immigra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Becker,Howard Sowl,Outsiders: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3).

Berger,Peter L. & Thomas Luckmann,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New York:Anchor Books,1966).

Bloom,William,Personal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Brett,Caroline B. & James F.Hollifield,Migration Theory: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New York:Rutledge,2000).

Bronfenbrenner,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ence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Fishman,Joshua A.,Language and Ethnicity in Minority Social-linguistic Perspective(Cleveland-Philadelphia:Multilingual Matters,1989).

Gans,Herbert J.,The War Against the Poor:The Underclass and Antipoverty Policy(New York:Basic Books,1996).

Goodin,Robert E.,Protecting the Vulnerable:A Reanalysis of Ou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Henri,Tajfel,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Jurgen,Kocka,“Family and Class Formation: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and Marriage Patterns in Nineteenth-century Westphalian Towns,”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3(1984).

Lemert,Edwin M.,Social Pathology:Systematic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Sociopathic Behavior(New York:McGowan-Hill,1951).

Park,Robert Ezra,“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3(1928).

Parsons,Carl.,“Social Inclusion and School Improvement,” Support for Learning 14(1999).

Portes,Alejandro E.,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6).

Rothstein,Stanley W.,Identity and Ideology:Sociocultural Theories of Schooling(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91).

Schwarzweller,Harry K.,“Parental Family Ties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Rural to Urban Migra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6(1964).

Waters,Mary C.,Ethnic Options:Choosing Identities in America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