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6

跨界水合作与发展图书

Transboundary Water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SSAPID:101-5153-6170-61
ISBN:978-7-5201-1145-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收集整理了全球主要跨界水合作基本情况,研究了跨界水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机制及其演化过程,分析了全球跨界水合作特点,结合跨界水国际合作实践,展望了跨界水国际合作发展趋势。书中对欧洲、亚洲、非洲及南北美洲的主要跨界水合作——欧洲的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奈斯托斯河、马里查河,亚洲的澜沧江—湄公河、印度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约旦河,非洲的尼罗河、奥兰治河等,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包含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
编 辑:许玉燕;卢敏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5 世界政治

 前言

 文前辅文

 表目录

 第一章 跨界水

  1.1 概念

   1.1.1 强调自由航行的国际河流

   1.1.2 可通航的国际水道

   1.1.3 重视综合利用的国际流域

   1.1.4 中国与周边国家签署条约中国际河流的定义

  1.2 全球分布

  1.3 跨界水问题

   1.3.1 跨界水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1.3.2 跨界水合作开发压力巨大

   1.3.3 跨界问题日益突出

   1.3.4 国际水法对跨界水合作的实践指导作用有限

   1.3.5 跨界水合作开发受地缘政治等多因素影响

   1.3.6 下游国对联合开发跨界河流更具主动性

  1.4 跨界水开发利用方式

   1.4.1 联合开发,参与国家分享收益

   1.4.2 共同开发,共享工程效益

   1.4.3 水量分配后独立开发

   1.4.4 综合开发

  1.5 跨界水的开发模式

   1.5.1 以灌溉和供水为主的开发模式

   1.5.2 以发电与防洪为主的开发模式

   1.5.3 以航运为主的开发模式

   1.5.4 流域整体开发模式

  1.6 跨界水开发利用和管理发展趋势

   1.6.1 开发目标和方式日益多样化

   1.6.2 管理要素、对象和范围逐渐扩大

   1.6.3 新技术和理论的应用日益广泛

   1.6.4 国际河流委员会的职能逐步增强

   1.6.5 国际组织逐渐介入跨界水管理

 第二章 跨界水合作的理论基础

  2.1 合作的基础和前提

  2.2 国际合作

  2.3 国际合作机制

   2.3.1 国际机制

   2.3.2 国际机制分类

  2.4 冲突与合作

   2.4.1 冲突

   2.4.2 冲突与合作

  2.5 跨界河流水权

   2.5.1 绝对领土主权论(Absolute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2.5.2 绝对领土完整论(Absolute Territorial Integrity)

   2.5.3 有限领土主权论(Limited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2.5.4 利益共同体论

   2.5.5 水资源贡献论

   2.5.6 跨界河流水权演化

  2.6 国际水法与国际合作

  2.7 合作内容与范围

   2.7.1 农牧渔、划界和航运合作

   2.7.2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合作

   2.7.3 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2.8 合作方式

   2.8.1 信息交流

   2.8.2 通知

   2.8.3 突发事件合作

   2.8.4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

   2.8.5 联合环境监测

   2.8.6 公众参与

   2.8.7 联合科研

   2.8.8 联合开发

  2.9 合作模式

   2.9.1 对话合作模式

   2.9.2 双多边协调管理合作模式

   2.9.3 全流域综合管理合作模式

  2.10 跨界水合作演进

   2.10.1 合作目标

   2.10.2 合作主体

   2.10.3 合作途径

   2.10.4 合作制度

   2.10.5 跨界水合作演进

 第三章 欧洲跨界水合作

  3.1 多瑙河国际合作

   3.1.1 国际合作历程

    3.1.1.1 航运为主合作阶段

    3.1.1.2 水电开发利用为主的合作阶段

    3.1.1.3 水资源保护为主合作阶段

    3.1.1.4 全面合作阶段

   3.1.2 国际合作特点

    3.1.2.1 多种合作机制并存,相互补充

    3.1.2.2 引入先进理念,促进全面合作

    3.1.2.3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1.2.4 通过协商和司法手段,和平解决国际合作争端

  3.2 莱茵河国际合作

   3.2.1 国际合作历程

    3.2.1.1 1963年前的国际合作

    3.2.1.2 《伯尔尼公约》后的国际合作

   3.2.2 国际合作特点

    3.2.2.1 合作广泛,建立了有效的国际合作框架

    3.2.2.2 协调机制科学高效,确保了莱茵河保护治理效果

    3.2.2.3 目标一致,成员国积极参与

  3.3 易北河、奈斯托斯河和马里查河国际合作

   3.3.1 易北河概况

   3.3.2 易北河国际合作

    3.3.2.1 成立双边合作组织

    3.3.2.2 制定分步实施目标

    3.3.2.3 经费来源

   3.3.3 保加利亚与希腊间的跨界河流

   3.3.4 奈斯托斯河国际合作

   3.3.5 马里查河国际合作

 第四章 亚洲跨界水合作

  4.1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合作

   4.1.1 国际合作进程

    4.1.1.1 湄公河殖民时期航运合作

    4.1.1.2 湄公河流域调查协调委员会合作阶段

    4.1.1.3 湄公河临时委员会时期

    4.1.1.4 湄公河委员会时期

   4.1.2 区域合作机制

    4.1.2.1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机制众多,内容广泛

  4.2 南亚跨界水合作

   4.2.1 南亚跨界水资源争端

    4.2.1.1 印巴印度河水资源争端的缘起与发展

    4.2.1.2 印孟跨界水争端的缘起与发展

    4.2.1.3 尼印水资源合作历程

   4.2.2 合作特点

    4.2.2.1 跨界水合作高度政治化

    4.2.2.2 跨界水合作主要由印度主导

  4.3 中亚跨界水合作

   4.3.1 中亚跨界水合作历程

    4.3.1.1 苏联时期

    4.3.1.2 中亚国家独立后

  4.4 西亚跨界水合作

   4.4.1 两河流域水问题

    4.4.1.1 水资源利用情况

    4.4.1.2 两河流域水问题

   4.4.2 约旦河流域水问题

    4.4.2.1 约旦河水问题起源

    4.4.2.2 阿以水问题

    4.4.2.3 叙约水冲突

    4.4.2.4 约翰斯顿计划以及各方博弈

    4.3.2.5 以色列国家水渠计划和阿方的应对

    4.4.2.6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的约旦河水问题

    4.4.2.7 巴以水问题的和缓

   4.4.3 跨界河流合作特点

    4.4.3.1 两河流域分水分歧大,难以达成协议

    4.3.3.2 叙伊联合阿盟对抗土以结盟,争夺水资源

    4.4.3.3 多方努力,以水换和平

 第五章 非洲跨界水合作

  5.1 尼罗河流域跨界水合作

   5.1.1 尼罗河合作与分歧

    5.1.1.1 尼罗河合作历程

    5.1.1.2 尼罗河水资源矛盾冲突

   5.1.2 尼罗河倡议

    5.1.2.1 尼罗河倡议发展历程

    5.1.2.2 尼罗河倡议组织机构和合作内容

   5.1.3 复兴大坝之争

    5.1.3.1 复兴大坝的提出

    5.1.3.2 复兴大坝争议历程

    5.1.3.3 复兴大坝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5.2 奥兰治河跨界水合作

   5.2.1 莱索托高地水源工程(莱索托—南非调水工程)

   5.2.2 奥兰治河流域合作组织

    5.2.2.1 奥兰治河流域委员会

    5.2.2.2 南非和纳米比亚常设水资源委员会

  5.3 非洲跨界水合作特点

   5.3.1 共同利益有效促进了跨界水合作

   5.3.2 地区政治环境的改善和第三方介入有力推动了跨界水合作

   5.3.3 权利义务对等保障了跨界水的长期合作

 第六章 北美洲跨界水合作

  6.1 美加跨界水合作

   6.1.1 边界水的合作

   6.1.2 五大湖水质保护合作

  6.2 美墨跨界水合作

   6.2.1 分水历程

   6.2.2 1944年条约执行中的纠纷

   6.2.3 界河整治合作

   6.2.4 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6.3 北美洲跨界水合作特点

   6.3.1 权利义务对等的跨界水合作典范

   6.3.2 体现了公平合理和权利义务均衡原则

   6.3.3 超量分配水资源,对河流可利用量考虑不足

   6.3.4 节水合作,利益共享

 第七章 南美洲跨界水合作

  7.1 区域一体化

  7.2 亚马孙河跨界水合作

   7.2.1 水资源概况

   7.2.2 《亚马孙合作条约》

   7.2.3 双边合作

    7.2.3.1 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亚马孙地区合作

    7.2.3.2 《哥伦比亚—秘鲁亚马孙河流域合作条约》

    7.2.3.3 《哥伦比亚—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合作协议》

   7.2.4 水电开发合作

  7.3 拉普拉塔河跨界水合作

   7.3.1 水资源概况

   7.3.2 拉普拉塔河流域协定

   7.3.3 水电开发合作

    7.3.3.1 伊泰普水电站合作

    7.3.3.2 伊泰普电价争议

    7.3.3.3 亚西雷塔水电站合作

   7.3.4 乌拉圭河纸浆厂案

    7.3.4.1 争端的由来

    7.3.4.2 双方辩诉

    7.3.4.3 国际法院的裁决

  7.4 南美跨界水合作特点

   7.4.1 从冲突到合作,开创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模式

   7.4.2 环境保护是跨界水合作的重要内容

 第八章 展望

  8.1 跨界水国际合作面临的形势

   8.1.1 水资源管理不确定性增加

   8.1.2 国际水法日益发展

   8.1.3 国际组织逐渐介入跨界水国际合作

   8.1.4 水资源综合管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8.2 跨界水合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8.3 跨界水合作更注重公平合理

  8.4 跨界水合作更加关注人类基本需求和生态需水

  8.5 水外交、水利益共享理念将在跨界水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6 跨界水合作更加多元化

 序

 编著委员会

本书系统收集整理了全球主要跨界水合作基本情况,研究了跨界水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机制及其演化过程,分析了全球跨界水合作特点,结合跨界水国际合作实践,展望了跨界水国际合作发展趋势。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对欧洲、亚洲、非洲及南北美洲的主要跨界水合作——欧洲的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奈斯托斯河、马里查河,亚洲的澜沧江—湄公河、印度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约旦河,非洲的尼罗河、奧兰治河等,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包含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值得关注。

[1]白明华:《国际水法理论的演进与国际合作》,《外交评论》2013年第5期。

[2]白明华:《跨国水资源的国际合作法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6月。

[3]白明华:《跨国水资源的国际合作法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14年6月。

[4]彼特·达林:《莱索托至南非调水工程》,《人民长江》1993年第12期。

[5]边永民:《国际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6]陈海燕、尹美娥:《保加利亚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利发展研究》2008年2月。

[7]陈建民编著《当代中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陈丽晖、李红、何大明:《国际河流开发和管理趋势》,《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1年第1期。

[9]陈丽晖、曾尊固:《国际河流流域整体开发和管理的实施》,《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第3期。

[10]陈联璧:《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改革》,《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第5期。

[11]陈明忠、孙烨:《多瑙河流域国际水管理简介》,《水利经济》1991年第4期。

[12]陈星:《拉普拉塔流域的开发利用及其环境问题》,《世界农业》1999年第8期。

[13]戴长雷、王佳慧:《国际河流水权初探》,《水利发展研究》2003年第12期。

[14]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内容、前景、制约因素》,粟瑞雪、李燕译,《俄罗斯研究》2014年第2期。

[15]伊迪丝·布朗·韦斯等:《国际环境法律与政策》,中信出版社,2003。

[16]E.莫斯特:《国际合作治理莱茵河水质的历程与经验》,《水利水电快报》2012年。

[17]F.沃尔坎:《土耳其的GAP工程缩小了贫富差距》,《水利水电快报》2001年第12期。

[18]高著华:《从演化博弈论视角探析印孟之间水资源争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外交学院,2010年6月。

[19]宫少朋:《阿以和平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世界民族》2002年第3期。

[20]国际大坝委员会:《国际共享河流开发利用的原则与实践》,贾金生等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1]韩隽:《“安集延事件”后美国中亚政策的调整及影响分析》,《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22]韩再生、王皓:《跨边界含水层研究》,《地学前缘》2006年第1 期。

[23]韩再生、王皓、何静:《亚洲跨界含水层研究》,谈广鸣、孔令杰编《跨界水资源国际法律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4]郝少英:《跨国水资源和谐开发十大关系法律初探》,《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1期。

[25]何艳梅:《国际水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域的法律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7。

[26]胡辉君、陈海燕:《国际河流的开发与管理》,《人民黄河》2000年第12期。

[27]胡文俊:《国际河流管理合作模式的分类及演进规律探讨》,《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12月。

[28]胡文俊、杨建基、黄河清:《尼罗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流域管理合作研究》,《资源科学》2011年第10期。

[29]胡文俊等:《多瑙河流域国际合作实践与启示》,《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

[30]黄锡生、王江:《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立法缺失与补救》,《环境保护》2008年第3期。

[31]孔令杰:《〈联合国跨界含水层法条款草案〉的最终形式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32]孔令杰:《跨界水资源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国际法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第2 期。

[33]兰博:《摩萨德秘史》,海南出版社,2002。

[34]李敏:《尼泊尔—印度水资源争端的缘起及合作前景》,《南亚研究》2011年第4期。

[35]李敏:《尼泊尔—印度水资源争端的缘起及合作前景》,《南亚研究》2011年第4期。

[36]李昕蕾:《冲突抑或合作:跨国河流水治理的路径和机制》,《外交评论》2016年第1期。

[37]李智国:《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中水政治冲突与合作形成的理论基础及其启示》,载杨子生主编《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第四版),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编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3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文版)。

[40]刘登伟、李戈:《国际河流开发和管理发展趋势》,《水利发展研究》2010年第5期。

[41]刘恒、耿雷华等:《关于加快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人民长江》2006年第7期。

[42]刘宏松:《正式与非正式国际机制的概念辨析》,《欧洲研究》2009年第3期。

[43]刘佳奇:《〈莱茵河保护公约〉的协调机制及其展开》,《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年第5期。

[44]〔加〕马克·德维利耶:《水——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严维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5]梅尔卡多:《亚马孙合作条约展望》,《拉丁美洲丛书》1981年第1期。

[46]芈岚:《尼泊尔、印度水资源政治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外交学院,2009年5月。

[47]〔巴勒斯坦〕穆罕默德·萨拉马·那哈勒:《巴勒斯坦地理(自然、经济、政治地理的研究)》,潘定宇译,北京出版社,1978。

[48]那力:《“乌拉圭河纸浆厂案”判决在环境法上的意义》,《法学》2013年第3期。

[49]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0]任世丹、杜群:《国外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环境经济》,2009年11月。

[51]任远喆:《奥巴马政府的湄公河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2期。

[52]盛愉、周岗:《现代国际水法》,法律出版社,1987。

[53]盛愉、周岗:《现代国际水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87。

[54]石青:《拉美的聚宝盆,开发中的拉普拉塔河流域》,《世界知识》1981年第9期。

[55]陶书:《土耳其与伊拉克关系中的一大问题》,《世界知识》1991年第7期。

[56]滕加泉、薛银刚:《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的对比分析与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第12期。

[57]涂华忠、和红梅:《二战后日本南亚政策评析》,《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年第3期。

[58]屠酥:《美国与湄公河计划探研》,《武汉大学学报》2013年3月。

[59]王成梓、伊政伟:《水资源危机与国际争端》,《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第1期。

[60]王家枢:《水资源与国家安全》,地震出版社,2002。

[61]王杰:《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

[62]王联:《论中东的水争夺与地区政治》,《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期。

[63]王文明:《论俄美中亚博弈中俄罗斯形象的变迁》,《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64]王献枢:《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65]王秀梅、王瀚:《跨界含水层法编纂与发展述评——兼论跨界含水层的保护与利用》,《资源科学》2009年第10期。

[66]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7]王正旭:《水资源危机与国际关系》,《水利发展研究》2004年第5期。

[68]王志坚:《从中东两河纠纷看国际河流合作的政治内涵》,《水利经济》2012年1月。

[69]王志坚:《水霸权、安全秩序与制度构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70]王志坚、邢鸿飞:《国际河流法刍议》,《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71]肖宪:《中东国家通史·以色列卷》,商务印书馆,2001。

[72]徐向群、宫少朋:《中东和谈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3]徐亚清:《中亚五国转型研究》,民主出版社,2003年。

[74]严庭国:《试论当代叙土关系》,《阿拉伯世界》2005年第2期。

[75]杨鸿玺:《20年来美国中亚战略的基本路径》,《国际展望》2005年第3期。

[76]杨进:《俄罗斯的中亚政策简析》,中国俄欧亚研究网,2014年9月5日。

[77]杨立信编译《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咸海流域实例分析》,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78]杨曼苏:《土耳其向何处去》,《西亚非洲》1997年第2期。

[79]杨维九、罗国杰:《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4年第4期。

[80]杨兴礼:《简论中东库尔德民族问题》,《世界民族》1997年第2期。

[81]杨舟:《阿以水资源争端分析——以约旦河流域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82]姚海娇、周宏飞:《中亚地区跨界水资源问题研究综述》,《资源科学》2014年6月。

[83]云声:《有关伊泰普水电站的几个小资料》,《水力发电》1985年第3期。

[84]曾彩琳、黄锡生:《国际河流共享性的法律诠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85]曾向红:《遏制、整合与塑造:美国中亚政策战略目标》,《俄罗斯研究》2013年第5期。

[86]张东启:《赴尼泊尔参加欧洲和南亚地区河流水资源管理计划工作组会议和野外考察总结》,《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10年第4期。

[87]张宁:《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间的水资源矛盾》,《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年第11期。

[88]张燕:《阿以约旦河水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9。

[89]张泽:《国际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2009。

[90]张志会、贾金生:《水电开发国际合作的典范——伊泰普水电站》,《中国三峡》2012年第3期。

[91]钟冬:《中东问题八十年》,新华出版社,1984。

[92]周婷、郑航:《科罗拉多河水权分配历程及其启示》,《水科学进展》2015年11月。

[93]朱刚强:《乌拉圭河纸浆厂案简析》,《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第4期。

[94]朱和海:《中东,为水而战》,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95]朱雅宾:《中亚跨境水资源合作——非正式国际机制的视角》,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4。

[96]宗和:《印度总理首次出访日本 日方拟出资净化恒河水》,《新京报》2014年8月31日,第34版。

[97]Aaron T. Wolf,Shira B. Yoffe,and Mark Giordano,“International Waters:Indicators for Identifying Basins at Risk”,Water Policy,Vol.5,No.1,2003.

[98]Aaron T. Wolf,Annika Kramer,Alexander Carius,and Geoffrey D. Dabelko,“Chapter 5:Managing Water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In State of the World 2005:Redefining Global Security,Washington,D.C.:The World Watch Institute,2005.

[99]Aaron T. Wolf,“A Long Term View of Water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Journal of Contemporary Water Research and Education,Issue 142,Aug. 2009.

[100]Agreement between His Majesty Government of Nepal and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Concerning the Kosi Project,Kathmandu,April 25,1954. Quoted from D. N. Dhungel and S. B. Pun,eds.,The Nepal-India Water Resources Relationship:Challenge,Kathmandu: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B.V.,2009.

[101]Amjad,U. Q.,“A System of Innovation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Complemented with Co-evolution:Examples from Palestinian and Israeli Joint Water Management”,World Futures:The Journal of General Evolution,2006,62 (3).

[102]Andreas Hasenclever,Peter Mayer,and Volker Rittberger,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03]Anthony Turton & Roland Henwood,Hydropolitic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A Southern African Perspective,African Water Issues Research Unit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udies,2002.

[104]Aryeh Shalev,The Israel-Syria Armistice Regime,1949-1955,Tel Aviv University,Tel Aviv,Israel,1993.

[105]Authony Turton,Peter Ashton,Eugene Cloete,eds.,Transboundary Rivers,Sovereignty and Development:Hydropolitical Drivers in the Okavango River Basin,Pretoria,South Africa:University of Pretoria,2003.

[106]Avtar Singh Bhasin,ed.,Nepal-India,Nepal-China Relations:Documents,1947-2005 June,New Delhi:Geetika Publishers,2005.

[107]Aysegul Kibaroglu,Annika Kramer,WaltinaScheumann,Turkey's Water Policy,Springer,Germany,Berlin,2011.

[108]Bershorner Natasha,Water and Instability in the Middle East,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1992.

[109]Bershorner N.,Water and Instability in the Middle East,London: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1992.

[110]Burchi S,Mechlem K,Groundwater,International Law:Compilation of Treaties and Other Legal Instruments,FAO Legislative Study,2005.

[111]Charles Lipson,“Why Are Some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Informal”,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Issue 4,September 1991.

[112]Daniel J. Epstein,“Making the Desert Bloom:Competing for Scarc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Jordan River Basin”,Temple Internatia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Journal,Vol.10,1996.

[113]Denis V. Rodin,Offshore Transboundary Petroleum Deposits:Cooperation as a Customary Obligation,Master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Troms?,Fall 2011.

[114]Dinar,S.,“Water,Security,Conflict,and Cooperation”,SAIS Review,2002,22 (2).

[115]Dipak Gyawali and Ajaya Dixit,“The Mahakali Impasse and Indo-Nepal Water Conflict”,Peace Processes and Peace Accords,Samir Kumar Das ed,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 India Pvt Ltd,2005.

[116]Dipak Gyawali,“Nepal-India Water Resource Relation”,Power and Negotiation,I. William Zartman and late Jeffery Z. Rubin,eds.,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

[117]Dona J.stewart,Good Neighbourly Relations:Jordan,Israel and the 1994-2004 Peace Process,London:New York:Tauris Academic Studies,2007.

[118]Donald Puchala and Raymond Hopkins,“International Regimes:Lessons From Inductive Analysi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6,1982.

[119]Dr B. H. Nepal,“Managing Nepalese Waters”,available at http://www.southasianmedia.net/Magazine/Journal/8_nepalese_water.htm.

[120]Dwarika Nath Dhunge,“Historical Eye View”,The Nepal-India Water Relationship:Challenges,Dwarika N. Dhungel and Santa B. Pun eds,Kathmandu: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B.V.,2009.

[121]Dwarika N. Dhungel,“Nepal-India Water Resources Relationship:Looking Ahead”,India-Nepal Relations:Challege Ahead,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New Delhi:Rupa & Co,2004.

[122]Edson Burns,Between Arab and Israeli (London:George G.Harrap,1962).

[123]Eleni Eleftheriadou and Yannis Mylopoulos,“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Supporting Trans-boundary Water Agreements:The Case of the Nestos/Mesta River Basin”,Water Policy10 (2008).

[124]Elhance,A. P.,“Hydropolitics:Grounds for Despair,Reasons for Hope”,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2000,5 (2).

[125]E.B. Mihaly,Foreign Aid and Politics in Nepal,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126]F.J. Berber,Rivers in International Law,R.K. Batstone trans.,London:Stevens Littlefield Pub Inc,1959.

[127]Gleditsch,N. P.,Urdal,H.,“Ecoviolence Links between Population Growth,Environmental Scarcity and Violent Conflict in Thomas Homer-Dixon's Work”,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02,56 (1).

[128]Gregory W. Gleason,The Central Asian States:Discovering Independence,Boulder:Westview Press,1997.

[129]Homer-Dixon,T. F.,“Environmental Scarcities and Violent Conflict:Evidence from Cases”,International Security,1994,19 (1).

[130]H. P. W. Toset,“Shared Rivers and Inter-state Conflict”,Political Geography,No.19,2000.

[131]H.A.Smith,“The Economic Uses of International Rivers”,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 Berlin Conference,Commentary on Article 11 of Berlin Rules,2004.

[132]Indus Water Kishenganga Arbitration (Pakistan v. India),PCA partial award of 18 Feb.2013.

[133]Irna van der Molen & Antoinette Hildering,“Water:Cause for Conflict or Co-operation”,Journal on Science and World Affairs,Vol.1,No.2,2005.

[134]Jean Philippe Venot and Luna Bharati,“Beyond Water,Beyond Boundaries,Spaces of Water Management in the Krishna River Basin,South India”,The Geographical Journal,Vol.177,No.2(June 2011).

[135]Jerome Lipper,“Equitable Utilization”,In A.H.Garretson,R.D.Hayton & C.J.Olmstead,eds.,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Drainage Basins,New York:Oceana Publications,1967.

[136]John Anthony Allan,Water,Peace and the Middle East:Negotiating Resources in the Jordan Basin,London:Tauris Academic Studies,1996.

[137]John G. Ruggie,“Internation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y:Concepts and Trend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29,No.3,1975.

[138]Joseph W.Dellapenna,“The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 of Transboundary Fresh Wa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Vol.1,2001.

[139]J.N.Dixit,India Foreign Service:History and Challenge,Delhi:Konark Publishers Pvt. Ltd.,2005.

[140]Kathryn B.Doherty,Jordan Waters Conflict,New York: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1965.

[141]K.David Hambright and F.Jamil Raep,Water in the Middle East: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in the Jordan Valley,Brighton:Sussex Academic Press,2006.

[142]Laurence Boisson de Chazournes,Freshwater and International Law:The Interplay between Universal,Regional and Basin Perspectives,United Nations World Water Assessment Programme,2009.

[143]Leo E. Rose,“India's Foreign Relations,Reassessing Basic Policies”,Marshall M. Bouton and Philip Oldenburg (ed),India Briefing,Boulder:Westview Press,1990.

[144]Ludwick Teclaff,Albert Utton,International Groundwater Law,London:Oceana Publications,1981.

[145]Mark Zeitoun and Jeroen waener,“Hrdro-Hegemony: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of Transboundary Water Conflicts”,Water Policy,Vol.8,No.5,2006.

[146]M.C. Caffrey S.C.,“The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Adopts Draft Articles on Transboundary Aquifer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09.

[147]Meredith A. Giordano and Aaron T. Wolf,“The World's International Freshwater Agreements:Historical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In Atlas of International Freshwater Agreements,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and Oregon State University,2002.

[148]Meredith Giordano,Mark Giordano and Aaron Wolf,“The Geographical of Water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Internal Pressures and International Manifestations”,The Geographical Journal,Vol. 168,No. 4 (December 2002).

[149]Michelle R. Sergent,“Comment,Comparison of the Helsinki Rules to the 1994 U.N. Draft Articles:Will the Progression of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 Law be Dammed?”,Villanova Environmental Law Journal,Vol. 8,1997.

[150]Muhammad Mizanur Rahaman,“The Ganges Water Conflict: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1977 Agreement and 1996 Treaty”,Asteriskos(2006) 1/2.

[151]Narayan Khadka,Foreign Aid and Foreign Policy:Major Powers and Nepal,New Delhi:Vikas Publishing House Pvt Ltd.,1997.

[152]N.Moutafis,(1991). Possibiliti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ydroelectric Projects in Greece. Conference:“Crisis on the Country's Electrical Energy Production?” Technical Chamber of Greece,June 18-19,1992.Public Power Corporation (PPC/DAYE) of Greece,(1994). 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due to the Nestos River dams complex construction (in Greek).

[153]Ofra Seliktar,“Turning Water into Fire:The Jordan River as the Hidden Factor in Six Day War”,The Middle East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9,No.2,2005.

[154]Pincus N,“Groundwater and International Law:The Need for Specific Regulation”,University of Denver Water Law Review,2008.

[155]Richard Paisley,“Adversaries into Partners:International Water law and the Equitable Sharing of Downstream Benefits”,Melbourn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Vol.10,2002.

[156]Rishikesh Shaha,“Political Culture in India and Nepal:Impact on Bilateral Relations”,Ramakant and B.C. Upreti,eds.,India and Nepal:Aspects of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Delhi:Kalinga Publications,2001.

[157]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Revisite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1,1987.

[158]Shalev Aryeh,Israel and Syria,Peace and Security on the Golan,Jerusalem:Westview press,1994.

[159]Shira B. Yoffe,“Basins at Risk: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over International Freshwater Resources”,Oregon State University,Ph.D. Dissertation. 2001.

[160]Shiva Bahadur Singh,Indo-Nepalese Relations:Discord and Harmony,Varanasi:Ganga Kaveri Publishing House,1994.

[161]Shuval Hillel and Dweik Hassan,Water Resources in the Middle East:Israeli-Palestinian Water Resources Issues:From Conflict to Cooperation(Berlin:New York:Springer,2007.

[162]Stephen C. McCaffrey,“The Harmon Doctrine One Hundred Years Later:Buried,Not Praised”,Natural Resource Journal,Vol. 36,1996.

[163]Stephen Hodgson,“Strategic Water Resources in Central Asia:In Search of a New International Legal Order”,EU-Central Asia Monitoring,No.14,May 2010.

[164]Stephen McCaffrey,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s:Non-navigational Us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65]S. McCaffrey,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2nd e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66]S. McCaffrey,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67]S.D.Muni,Foreign Policies of Nepal,Delhi:Sterling Publishers Pvt,Ltd.,1977.

[168]T. F.Homer-Dixon,J.Blitt,Ecoviolence:Links among Environment,Population and Security,Rowman & Littlefield Pub Inc,London,UK,1998.

[169]T. F.Homer-Dixon,Environment,Scarcity,and Violenc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170]T. F.Homer-Dixon,The Ingenuity Gap,Toronto:Alfred A. Knopf Canada,2000.

[171]Toset,H. P. W.,Gleditsch,N. P.,Hegre,H.,“Shared Rivers and Interstate Conflict”,Political Geography,2000,19 (8).

[172]UNEP,Dams and Development:A Compendium of Relevant Practices for Improved Decision—Making on Dams and Their Alternatives,Nairobi:UNEP,2007.

[173]United Nations,Review of the Impact of Pricing Policy on Water Demand in the ESCWA Region with a Case Study on Jordan,NewYork:United Nations,1997.

[174]Wendt,“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0,1995.

[175]Zainiddin Karaev,“Water Diplomacy in Central Asia”,Middle East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9,No.1,March 2005.

[176]“Case Relating to the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the River Order”,Czechoslovakia,Denmark,France,Germany,Great Britain,Sweden v. Poland,PCIJ Ser. A,No.23,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