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1

当代美国军事(修订版)图书

Contemporary American Military

SSAPID:101-5112-3698-37
ISBN:978-7-5097-3680-7
DOI:
ISSN:
关键词:

现代 美国 军事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主要关注了进入21世纪来,美国军事在各层次、各方面的发生的变化,特别强调了“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军事的显著变化,以及目前美国在战略和军事部署等方面的“东移”态势。本书作者的分析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美关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当代美国丛书
作 者: 朱成虎
编 辑:段其刚;张金勇;房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1 世界军事

 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力量变化轨迹

 附录一 十年对外用兵“清单”

 当代美国丛书编委会

 附录二 2004年版国家军事战略

 第一章 军事战略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小布什政府时期

   一 主要内容

   二 主要特点

    (一)注重本土防御,追求绝对安全

    (二)主动塑造世界,防范大国挑战

    (三)继续坚持联盟战略,主张自愿联盟

    (四)调整反恐策略,灵活应对威胁

    (五)谋求绝对优势,转变建军模式

    (六)退出反导条约,降低核武门槛

   三 主要影响

    (一)“先发制人”战略加剧了国际安全困境

    (二)“先发制人”战略践踏了国际准则

    (三)“先发制人”战略激发了新一轮的国际军备竞赛

    (四)“先发制人”战略增加了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难度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时期

   一 全面评估国际安全环境,重新界定安全利益

   二 改变打赢两场战争战略,强调打赢“混合战争”

   三 调整国家反恐战略策略,推崇“巧实力”理念

   四 高度重视全球公地安全,强化网空作战力量

   五 逐渐调整全球战略重心,凸显亚太地区地位

  第四节 主要特点

   一 坚持利益至上,确保美国霸权

   二 追求绝对安全,进行实力扩张

   三 推行联盟战略,借助盟友力量

   四 推进军事转型,掌握战场主动权

   五 调整战略重点,亚太地位上升

 第二章 国家安全与军队指挥体制

  第一节 国家安全体制

   一 总统领导下的美国行政机构

    (一)总统

    (二)国家安全委员会

    (三)传统行政部门

     1.国务院

     2.财政部

     3.国防部

     4.能源部

     5.司法部

    (四)新成立的行政部门

     1.国土安全部

     2.情报总监办公室

   二 立法机构——国会

    (一)国会有关国家安全决策的组织构成

     1.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和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

     2.参众两院武装部队委员会

     3.参众两院拨款委员会

    (二)国会在国家安全和国防决策中的权力及其分配

  第二节 领导与指挥系统

   一 军令系统

    (一)国防部

    (二)参谋长联席会议

    (三)联合作战司令部

     1.特种作战司令部

     2.战略司令部

     3.运输司令部

     4.联合部队司令部(已撤销)

    (四)军种司令部和地区司令部

   二 军政系统

    (一)陆军部

    (二)海军部

    (三)空军部

  第三节 主要特点

   一 稳中求变,灵活调整

   二 集中领导,统一行动

   三 降低体制风险,谋求转型效益

 第三章 战略部署

  第一节 相关概念

  第二节 基地分布

   一 亚太基地群

   二 欧洲基地群

   三 中东、印度洋和东北非基地群

   四 美国本土基地群

  第三节 战区划分

   一 太平洋战区

   二 欧洲战区

   三 北方战区

   四 南方战区

   五 中央战区

   六 非洲战区

  第四节 主要特点

   一 全球覆盖

   二 前沿存在

   三 要点控制

   四 多维平衡

   五 灵活多变

   六 重心东移

 第四章 编制体制

  第一节 陆军编制体制

   一 战区陆军

   二 集团军群

   三 集团军

   四 军

   五 师(独立旅)

  第二节 空军编制体制

   一 空军各司令部的编成

   二 部队编制

  第三节 海军编制体制

   一 舰艇部队

   二 海军航空兵

   三 海上勤务部队

   四 岸基部队

  第四节 海军陆战队编制体制

 第五章 武器装备

  第一节 战略武器

   一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二 海基弹道导弹

   三 战略轰炸机

   四 战略巡航导弹

  第二节 陆战武器装备

   一 坦克与装甲车辆

    (一)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

    (二)M-2/M-3“布雷德利”系列装甲步/骑兵战车

    (三)M-113系列装甲输送车

    (四)“斯特赖克”LAVⅢ型轮式装甲车

    (五)两栖突击车

   二 直升机

    (一)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

    (二)AH-1S“眼镜蛇”攻击直升机

    (三)UH-60型“黑鹰”运输直升机

    (四)CH-47D型“支奴干”陆军重型运输直升机

    (五)OH-58D型“基奥瓦”观察直升机

   三 导弹和地面火炮

    (一)地对地战术导弹

    (二)防空导弹

    (三)反坦克导弹

    (四)地面火炮

  第三节 空军武器装备

   一 飞机

    (一)轰炸机

    (二)战斗机与攻击机

    (三)侦察机和电子战飞机

    (四)运输机和加油机

    (五)无人驾驶飞机

   二 机载导弹

    (一)空对空导弹

    (二)空对地导弹

  第四节 海军及海军陆战队武器装备

   一 舰艇

    (一)航空母舰

    (二)潜艇

    (三)水面作战舰艇

    (四)两栖舰船

   二 飞机

    (一)固定翼飞机

    (二)直升机

   三 海战兵器

    (一)导弹

    (二)鱼雷

    (三)舰炮

 第六章 作战理论

  第一节 联合作战理论

   一 历史回顾

   二 基本理念

   三 基本原则

  第二节 信息作战理论

   一 历史回顾

   二 基本内容

   三 基本原则

   四 整体特点

  第三节 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

   一 历史回顾

   二 基本内容

   三 主要途径

  第四节 网络中心战理论

   一 历史回顾

   二 基本内容

   三 基本特点

  第五节 混合战争理论

   一 历史回顾

   二 主要内容

   三 作用和意义

  第六节 空海一体战理论

   一 历史回顾

   二 基本内容

   三 主要特点

 第七章 国家战争动员

  第一节 历史回顾

   一 第一阶段

   二 第二阶段

   三 第三阶段

   四 第四阶段

  第二节 基本概况

   一 主要类型

    (一)武装力量动员

    (二)工业动员

    (三)联盟动员

    (四)民防动员

   二 动员等级

    (一)选择性动员

    (二)征召志愿预备役

    (三)总统下令征召20万精选预备役人员服现役

    (四)局部动员

    (五)全面动员

    (六)总动员

   三 组织实施

   四 基本原则

    (一)目标明确原则

    (二)协调一致原则

    (三)灵活多样原则

    (四)及时可靠原则

   五 国防复员

  第三节 主要体制

   一 动员组织机构

    (一)国会的动员机构

    (二)政府的动员机构

    (三)军队的动员机构

   二 动员法规体系

   三 动员计划体系

 第八章 国防预算和军费开支

  第一节 基本程序

   一 PPBE制度的基本框架

    (一)规划阶段

    (二)计划与预算阶段

     1.预算年中的主要工作

     2.非预算年的主要工作

   二 国会审查与批准

   三 国防预算的执行与决算

   四 国防预算的分类方法

    (一)按项目区分

    (二)按任务区分

    (三)按单位区分

  第二节 历史回顾

   一 “遏制”战略时期

   二 “大规模报复”战略时期

   三 “灵活反应”战略时期

   四 “现实威慑”战略时期

   五 新的“灵活反应”战略时期

   六 “地区防务”战略时期

   七 “灵活反应与选择参与”战略时期

   八 “塑造—反应—准备”战略时期

   九 “保护—防止—战胜”战略时期

   十 “巧实力”战略时期

  第三节 发展趋势

   一 开支数额继续增加,增长幅度有所减缓

   二 军费分配继续以海、空军为主,重视三军协调发展

   三 装备购置费和科研费仍将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

   四 保持较高的人事费和活动维持费,提高战备水平

 第九章 军事训练转型与军事教育

  第一节 主要动因

   一 适应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调整的需要

   二 适应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需要

   三 适应全面推进军事转型的需要

   四 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军事训练转型提供了手段

  第二节 主要内容

   一 联合知识培养与分发能力

   二 联合国家训练能力

   三 联合评估与赋能能力

  第三节 主要做法

   一 注重全局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二 更新训练观念,牵引转型方向

   三 加快体制改革,加强组织领导

   四 改善训练环境,创新训练方式

   五 拓展训练内容,重视联合训练

  第四节 军事教育

   一 把“联合”作为职业军事教育的主线

   二 重视军地教育资源的融合

   三 打造高素质的教官队伍

   四 把创新思维作为职业军事教育的灵魂

   五 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十章 军备控制与裁军

  第一节 基本政策

   一 小布什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倾向的政策

    (一)单方面退出《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的条约》

    (二)对多边军控条约采取消极态度,努力摆脱国际军控机制的约束

    (三)更加强调核武器在美国安全战略中的作用

   二 奥巴马政府的军控与裁军新政

    (一)倡导建立“无核世界”

    (二)试图在军控领域重建美国的领导地位

    (三)强调以对话、合作为主导的多边主义军控与裁军政策

  第二节 主要特点

   一 积极推进美俄双边核武器的削减

   二 将“防、反扩散”作为军控与裁军政策的“重中之重”

   三 推进核武现代化

   四 在执行防(反)扩散政策中采取双重或多重标准

  第三节 发展趋势

   一 努力谋求和掌握世界军控与裁军的主导权

   二 力争在核武器和高技术常规武器方面占据战略优势

   三 以“对话、合作和多边主义”作为推行军备控制的主要模式

   四 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为军控重点

   五 强调军控协议的有效核查,增强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第十一章 联盟体系

  第一节 历史回顾

   一 一战前的孤立主义

    (一)革命时期的联盟尝试

    (二)门罗主义

    (三)新殖民主义

   二 一战至二战时期的美国联盟

   三 战后与冷战期间全球联盟的建立

   四 冷战后的联盟调整

  第二节 主要联盟

   一 多边条约联盟

   二 双边条约联盟

    (一)美日联盟

    (二)美韩联盟

    (三)美澳联盟

    (四)美菲联盟

    (五)美泰联盟

   三 准联盟(Quasi-Alliance)

    (一)美新准联盟

    (二)美以准联盟

    (三)其他准联盟

   四 任务联盟

  第三节 基本战略

   一 以双重遏制为目标

   二 以分而治之为手段

   三 以意识形态为幌子

   四 以公共物品为诱饵

   五 以地缘战略为指导

   六 以重心东移为抓手

 第十二章 对外用兵回顾

  第一节 阿富汗战争

   一 战争背景与起因

   二 战争准备

   三 主体行动

    (一)空袭作战行动

    (二)城市进攻作战行动

    (三)山区搜剿作战行动

   四 反恐维稳行动

   五 阿富汗反恐战争的基本分析

    (一)主体作战行动与反恐维稳行动的衔接断层

    (二)非战争行动与作战行动的配合失衡

    (三)作战理论与反恐实践相脱节

    (四)作战保障与作战需求有差距

  第二节 伊拉克战争

   一 战争背景和主因

   二 战争准备

   三 战争经过

   四 伊拉克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第三节 简要分析

   一 出现的问题

    (一)“捍卫哪些利益?完成哪些目标?”递升为战争决策者的最大挑战

    (二)“绕开限制,避开干扰”使得战争决策者能够轻易摆脱理性轨道的束缚

    (三)“掌控舆论导向、强化战争意志”演化为战争决策的重要支撑

   二 政策变化与调整

    (一)回归多边行动,维护美国利益的手段更加灵活

    (二)强化理性,维护制衡体制的权威

    (三)平衡利益结构,坚守战争底线

 相关链接

 附录三 2011年版国家军事战略

《当代美国丛书》自2001年首次出版以来,以其科学性和通俗性,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成为我国各界了解美国的重要参考。为分析和反映近十年以来美国发生的深刻变化,帮助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美国,新修订的这套《当代美国丛书》对丛书中原有各卷进行了内容、数据的更新,甚至对必要处进行了结构的调整。修订后的本套丛书依然以美国知识的普及为出发点,坚持深入浅出的著述风格,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兼顾可读性,在全方面、多角度的前提下深入地剖析美国的方方面面。《当代美国军事》(修订版)主要关注了进入21世纪来美国军事在各层次、各方面发生的变化,特别强调了“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军事的显著变化,以及目前美国在战略和军事部署等方面的“东移"态势。本书的分析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美关系。

[1]朱成虎、赵子聿:《当代美国军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美国军事基本情况(2004年版)》[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3]龚都刚、薛伟:《当代美国海军》[M],海潮出版社,2011。

[4]〔英〕保罗·艾登著《图解现役顶级战机》[M],李胜机、刘星光译,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5]萧石忠:《美国空军》[M],人民出版社,2004。

[6]岳松堂:《美国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简明读本[M],总装备部炮兵防空兵装备技术研究所,2010。

[7]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年鉴》编辑部:《世界军事年鉴2010》[M],解放军出版社,2011。

[8]宋华文、耿艳栋:《信息化武器装备及其运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9]《世界飞机手册》编写组:《世界飞机手册2011(1~5)》[M],航空工业出版社,2011。

[10]樊文龙:《世界王牌武器大全集》[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11]李大光:《世界著名战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12]《空军装备系列丛书》编审委员会:《现代空军装备概论》[M],航空工业出版社,2010。

[13]哀玉春、田小川、房兵:《航空母舰与战争》[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

[14]樊吉社、张帆:《美国军事冷战后的战略调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

[15]马耀邦著《美国批判》[M],李冬梅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7月。

[16]汪维余、蔡守军:《美国军事战略思想与军队信息化建设》[M],新华出版社,2008年12月。

[17]美国陆军军事学院:《军事战略》[M],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

[18]翟晓敏:《冷战后的美国军事战略》[M],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19]周建明:《美国的防务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0]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美军转型指南》[M],2004。

[2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美军作战训练转型文件选编》[M],2006。

[22]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译《美国国防部2006年四年防务审查报告》[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23]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备战2020——美军21世纪构想》[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24]黄柏富:《“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文件选编》[M],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

[25]薛高连:《布什执政时期的美国军事战略调整》[J],《军事历史研究》2008年第3期。

[26]美最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两条路”“三要三不”,[EB]新华网,2006-03-17。

[27]何华:《美军如何进行军事训练》,2009年2月20日《光明日报》,第九版。

[28]刘春阳、陈新毕:《美军军事训练转型浅析》[J],《工程兵学术》,2008年9月。

[29]单红岩、邓可:《美军军事训练转型研究》[J],《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30]邓万学:《美国军事院校教育的特点》[J],《炮兵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1]程丽:《美国军事战略调整变化及对我影响》[J],《周边军情与研究》2011年第2期。

[32]赵景芳:《美国军事战略调整新动向及其影响》[J],《国防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3]焦亮:《美国军事战略调整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J],《军事学术》2006年第6期。

[34]张利英、黄友牛:《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及其特征分析》[J],《海军杂志》2005年第6期。

[35]王寿沛、邓雄鹰:《浅析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J],《航空杂志》2008年第4期。

[36]张军社:《对新版〈美国国家军事战略〉的初步看法》[J],《外国军事学术》2011年第3期。

[37]姜道洪:《美军军事训练转型主要特点研究》[J],《外军研究》,2008年第1期。

[38]邢书成:《解析美军军事训练转型》[J],《军事》2007年第7期。

[39]杨竹青、聂明:《美军推进军事训练转型的特点及启示》[J],《华南军事》2008年第7期。

[40]柯春桥:《美军推进军事训练转型的主要做法》[J],《装备》2005年第7期。

[41]尹跃龙:《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特点及其最新动态分析》[J],《国防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42]顾伟:《奥巴马上任后美国军事战略调整》[J],《军事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

[43]韩旭东:《美国军事战略“巧”调整》[J],《防务观察家》,2009年12月。

[44]赵颖:《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动向》[J],《现代军事》,2002年4月。

[45]李守林:《美国军事战略调整透析》[J],《国防科技》,2005年6月。

[46]倪海宁、姚起:《美国新军事战略解析》[J],《世界军事》,2011年6月。

[47]张建杰、刘小航:《当前美军实行军事训练转型的新特点》[J],《报刊资料》2006年第12期。

[48]蔡昌军、白群、姜云:《透视美军军事训练转型》[J],《装备》2007年第5期。

[49]李洪太:《美军积极推进军事训练转型》[J],《外军炮兵防空兵研究》2007年第5期。

[50]董爱国、唐飞:《美军军事训练转型的主要特点》[J],《现代兵种》2006年第10期。

[51]林向阳:《美军军事训练转型特点探析》[J],《国防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