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0

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图书

A Research of Population Flow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ake Jili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SAPID:101-5082-1652-36
ISBN:978-7-5097-7825-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吉林省流动人口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厘清了吉林省流动人口在人口属性结构、流迁原因、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勾勒出省内流动人口的总体特征,从在心理层面、经济层面上把握流入地各要素(主要是制度因素)对流动人口自身融入与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对省内流动人口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和作用机制的探讨,挖掘流动人口对流入地发展的反作用。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许世存
编 辑:许秀江;陈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人口流动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1 国外研究综述

    1.2.1.2 国内研究综述

   1.2.2 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对相关研究的总体评价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1.5.1 可能实现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口流动的相关概念

   2.1.2 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

   2.1.3 社会融入与社会融入感知

    2.1.3.1 社会融入

    2.1.3.2 社会融入感知

  2.2 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

   2.2.1 “推-拉”理论

   2.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2.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

    2.2.2.2 拉尼斯-费景汉理论

   2.2.3 新经济迁移理论和家庭决策理论

  2.3 社会融入的相关理论

   2.3.1 社会排斥理论

   2.3.2 社会融合理论

    2.3.2.1 同化论、多元文化论与区隔融合理论

    2.3.2.2 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

    2.3.2.3 脆弱群体理论与社会分层理论

  2.4 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2.4.1 古典增长理论

   2.4.2 新古典增长理论

   2.4.3 新经济增长理论

 第3章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现状分析

  3.1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总体状况

   3.1.1 流动人口的数量与类型

   3.1.2 流动人口的滞留时间

   3.1.3 流动人口的流入区域

  3.2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地域与户籍结构分析

   3.2.1 流出地地域结构分布

   3.2.2 流出地城乡结构分布

  3.3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人口属性分析

   3.3.1 民族特点

   3.3.2 性别比

   3.3.3 年龄分布

   3.3.4 婚姻状况

   3.3.5 生育状况

  3.4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教育素质分析

   3.4.1 流动人口学历水平的总体状况

   3.4.2 不同流动类型、户籍属性对流动人口学历水平的影响

   3.4.3 性别与年龄对流动人口学历水平的影响

  3.5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流动原因分析

   3.5.1 流动人口总体流动原因分析

   3.5.2 外省流入人口流动原因分析

  3.6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状况分析

   3.6.1 就业状态与职业情况

   3.6.2 工资保障与劳动强度

   3.6.3 住房状况与消费水平

   3.6.4 生活娱乐与社会参与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知分析

  4.1 理论框架与基本假设

   4.1.1 社会融入感知的理论框架与假设

   4.1.2 制度影响与社会融入感知

   4.1.3 个体行动与社会融入感知

  4.2 吉林省流入人口的社会融入感知结构的因子分析

   4.2.1 样本选取和描述

   4.2.2 社会融入感知的因子分析模型检验

   4.2.3 吉林省流入人口的社会融入感知状况分析

  4.3 吉林省社会融入感知的多元回归分析

   4.3.1 制度设置与社会融入感知的多元回归分析

   4.3.2 个体行动与社会融入感知的多元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1.2.1 多项logit回归模型

    5.1.2.2 累积Logit回归模型

  5.2 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分析

   5.2.1 职业分布与职业角色

   5.2.2 工资水平与医疗保险

  5.3 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变量选取与测度

   5.3.2 变量的独立性检验

   5.3.3 模型参数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

    5.3.3.1 流入人口的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5.3.3.2 流出人口的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5.4 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变量选取与测度

   5.4.2 变量的独立性检验

   5.4.3 模型参数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

    5.4.3.1 流入人口收入影响因素模型

     (1)人口学特征

     (2)流动特点

    5.4.3.2 流出人口收入影响因素模型

     (1)人口学特征

     (2)流动特点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省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引入流动人口的经济增长模型

   6.1.1 流动人口与经济增长要素

   6.1.2 流动人口经济增长模型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6.2.1 变量选取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3 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

   6.3.1 相关性检验

   6.3.2 模型参数检验

   6.3.3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结论与讨论

   7.1.1 吉林省人口流动特点

   7.1.2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融入感知

   7.1.3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职业发展

   7.1.4 吉林省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7.2 促进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7.2.1 构建自由有序的流动机制

   7.2.2 提升流动人口社会参与水平

   7.2.3 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

   7.2.4 规范流动人口的用工制度

   7.2.5 增强流动人口教育培训力度

随着地区之间经济交流日益紧密,人口流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这股浪潮不仅波及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而且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传统地区人口流动也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流动人口与流入地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这至少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的接纳、保障与支持;另一方面是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或阻碍。由此出发,本书尝试综合两方面因素来对吉林省流动人口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进行探讨。研究首先厘清吉林省流动人口在人口属性结构、流动原因、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勾勒出省内流动人口的总体特征;其次从三个方面把握了流动人口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一,通过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把握在心理层面上,流入地各要素(主要是制度因素)对流动人口自身融入与发展的影响。第二,通过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把握在经济层面上,流入地各要素对流动人口融入与发展的影响。第三,对省内流动人口之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从而挖掘流动人口对流入地发展的反作用。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项逻辑回归模型等,主要数据来源于《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吉林省数据库》、全国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吉林省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2》等。研究共包括七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2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主要对研究涉及的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提炼、概括和评述,为本研究主体部分的实证分析提供铺垫和基础。第3章为吉林省流动人口的现状分析。采用六普数据和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等数据,对吉林省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全面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流动人口面临着劳动强度很高、生活娱乐活动单一、消费水平较低、恩格尔系数较高、社会保障严重缺失、潜在风险严峻、婚姻家庭问题凸显等问题。第4章为吉林省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知分析。研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比较了个体行动因素和流入地的制度因素对流入人口心理层面融入感知的影响作用。分析显示,个体的社区参与水平和人际交往状况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与此同时,户籍制度、子女入学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工作时间制度也对其社会融入感知有重要影响。第5章为吉林省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运用多项逻辑回归模型探讨了吉林省内流动人口的基本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一方面,流动人口教育水平等个体因素影响其经济融入和职业成就;另一方面,性别歧视、户籍歧视是影响流动人口实现职业发展和经济融入的重要因素,这显示了当地社会制度文化对流动人口职业发展的影响。第6章为吉林省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采用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流动人口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结论是:在影响路径上,流动人口能够改变当地生产要素配置,其教育水平的提升对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影响效果上,外省流动人口对省内经济发展具有正效应,但不同地区差异显著。第7章为结论与对策建议,对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总结,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1]E.G.Ravenstein,“The Laws of Migration”,Journal of the Statistical Society of London 6,1985.

[2]Lee,O.J.,“Urban-to-rural Return Migration in Karea”,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Seoul,1980.

[3]Glomm.G.,Ravikumar,B.,“Public versus Private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Endogenous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9,1992.

[4]Razin,Assaf,and Chi-Wa Yuen,“Capital Income Taxation and Long-run Growth:New perspective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59(2),1996.

[5]Fan,C.Cindy,“Migration in a Socialist Transitional Economy:Heterogeneity,Socioeconomic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s in China and Guangdong Province”,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3(4),1999.

[6]Lucas,Robert EB,and Oded Stark,“Motivations to Remit:Evidence from Botswana”,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1985.

[7]Williamson,Jeffrey G.,“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1965.

[8]Nelson,Joan M.,“Sojourners Versus New Urbanites: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emporary Versus Permanent Cityward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4,1976.

[9]Puga,Diego,“The Rise and Fall of Regional Inequalitie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3(2),1999.

[10]Song,Shunfeng,George S-F.Chu,and Rongqing Chao,“Intercity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 11(3),2001.

[11]Cai,Fang,Dewen Wang,and Yang Du,“Regional Dispar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The Impact of Labor Market Distortions”,China Economic Review 13(2),2002.

[12]United Nations,“Manual VI.Methods of Measuring Internal Migration”,1970.

[13]Shryock,Henry S.,and Jacob S.Siegel,The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Demography (New York,N.Y.,U.S.:AcademicPress,1976).

[14]Population Associationof America,Migration statis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Report of the Subcommittee on Migration Statistics of the Committee on Population Statistics”,1988.

[15]Alba,Richard and Victor Nee,Remaking the American Mainstream:Assimilation and Contemporary Immigration (Cambridge,M.A.,U.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6]Gordon,Milton M,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NY,U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17]Paul Bernard,“Social Cohesion:A Critique”,Ottawa: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Inc.,1999.

[18]Junger-Tas,Josine,“Ethnic Minorities,Social Integration and Crime”,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 9(1),2001.

[19]Orum,A. and Chen,X.,The World of Cities:Places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3).

[20]Han Entzinger & Renske Biezeveld,“Benchmarking in Immigrant Integration”,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2003.

[21]Ganzeboom,Hermanus Bernardus Gerardus,and Adrianus Rudolphus Cornelis Maria Luijkx,Intergenerational occupational mobility in Hungary between 1930 and 1982:A Loglinear Analysis with Logmultiplicative Scaled Association Models,Tilburg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Sociology,1986.

[22]Alcock,P.,Understanding Poverty (Basingstoke,Hampshire,U.K.:Palgrave Macmillan,2006).

[23]Ades,Alberto F.,and Edward L.Glaeser,“Trade and Circuses:Explaining Urban Giant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0(1),1995.

[24]Atkeson,Andrew,and Patrick J.Kehoe,“Social Insurance and Transition”,Internat. Econ. Rev 37(2),1996.

[25]Chen,Kong-Pin,Shin-Hwan Chiang,and Siu Fai Leung,“Migration,Family,and Risk Diversification”,J. Labor Econ 21,2003.

[26]Eaton,Jonathan,and Zvi Eckstein,“Cities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France and Japan”,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7,1997.

[27]Glaeser,Edward L.,“Learning in Cities”,J. Urban Econ 46,1999,254-77.

[28]Glaeser,Edward L.,and David C.Mare,“Cities and Skills”,J. Labor Econ 19,2001.

[29]Glomm,Gerhard,“A Model of Growth and Migration”,Canadian J. Econ 25,1992.

[30]Hansen,Gary D.,& Edward C.Prescott,“Malthus to Solow”,A. E. R. 92,2002.

[31]Harris,John R.,& Michael P.Todaro,“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A. E. R. 60,1970.

[32]Johnson,D.Gale,“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Income”,J. Farm Econ 30,1948.

[33]Zhiqiang Liu,“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 19,2008.

[34]Matsuyama,Kiminori,“Increasing Returns,Industrialization,and Indeterminacy of Equilibrium”,Q. J. E. 106,1991.

[35]Murphy,Kevin M.,Andrei Shleifer,and Robert W.Vishny,“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Big Push”,J. P. E. 97,1989.

[36]Rosen,Sherwin,“A Theory of Life Earnings”,J. P. E. 84,1976.

[37]Shin,Do-Chull,“Economic Growth,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and Agriculture:The Case of U.S. and S.Korea”,Ph. D. dissertation,Univ. Chicago,1990.

[38]Stokey,Nancy L,“Free Trade,Factor Returns,and Factor Accumulation”,J. Econ. Growth 1,1996.

[39]Todaro,Michael 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 E. R. 59,1969.

[40]Chang,H.G.,& Brada,J.C.,“China’s urbanization lag during the period of reform:A paradox”,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Toledo and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2002.

[41]Corden,W.,& Findlay,R.,“Urban Unemployment,Intersectoral Capital Mobility and Development Policy”,Economica 42,1975.

[42]Hare,D,“Push’Versus‘Pull’Factors in Migration outflows and Returns:Determinants of Migration Status and Spell Duration among China’s Rural Populat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5(3),1999.

[43]De Brauw,Alan,Huang,Jikun,Rozelle,Scott,Zhang,Linxiu,& Zhang,Yigang,“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ural Labor Markets during the Reform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0,2002.

[44]Evans,William N.,Oates,Wallace E.,& Schwab,Robert M,“Measuring peer Group Effects:A Study of Teenage Behavior”,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0(5),1992.

[45]Fleisher,Belton M.,& Wang,Xiaojun,“Returns to Schooling in China under Planning and Reform”,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3(2),2005.

[46]Hare,Denis,“Push’Versus‘Pull’Factors in Migration outflows and returns:Determinants of Migration Status and Spell Duration among China’s Rural Populat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5(3),1999.

[47]顾朝林等:《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地理学报》1999年第3期。

[48]林毅夫:《中国经济研究:1995~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9]〔美〕W.A.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0]〔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印金强、赵荣美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51]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52]陈天惠、刘盛和:《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30期。

[53]胡焕庸、张善余编著《中国人口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54]林友苏:《人口迁移理论简介》,《人口研究》1987年第2期。

[55]陆小伟:《文化变迁的发生与社区间的人口流动》,《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2期。

[56]张庆五:《关于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概念问题》,《人口研究》1988年第3期。

[57]李骏阳:《刘易斯人口流动思想述评——兼论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西北人口》1988年第2期。

[58]田方、张东亮:《中国人口迁移新探》,知识出版社,1989。

[59]郭熙保:《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理论比较分析》,《世界经济》1989年第12期。

[60]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61]王桂新:《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人口研究》1996年第6期。

[62]陈吉元:《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民出版社,1996。

[63]白光润、朱海森:《中国大陆人口移动机制与调控对策》,《人文地理》1999年第14卷第3期。

[64]艾松:《我国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研究的力作——评〈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65]张海鹰:《社会转型时期农业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66]周毅:《人口流动——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利弊谈》,《计划与市场》1998年第2期。

[67]胡援成:《中国的二元经济和人口流动》,《当代财经》1993年第7期。

[68]蔡昉:《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6期。

[69]朱先奇:《从人口流动模型比较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生产力研究》1998年第6期。

[70]段成荣:《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分析——兼论“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性》,《人口研究》2000年第4期。

[71]董栓成:《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5期。

[72]陈仲常、张翠姣、章翔:《中国人口发展监测评价模型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份人口发展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73]刘传江、董延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工流动与市民化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74]石智雷、杨云彦:《家庭禀赋、农民工回流与创业参与——来自湖北恩施州的经验证据》,《经济管理》2012年第3期。

[75]杨文杰:《适应中国人口流动的财政政策优化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76]中国社科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究”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报告》,2006。

[77]王向明:《人口迁移和流动对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人口与经济》1988年第2期。

[78]马晓微、张岩:《城市流动人口的经济贡献量化初探》,《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

[79]段平忠、刘传江:《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影响》,《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2期。

[80]朱镜德:《有效乡—城迁移与经济发展》,《人口学刊》2002年第2期。

[81]邱子邑、谢平、周方亮:《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人口学刊》2004年第1期。

[82]蔡昉:《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6期。

[83]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84]郭星华、姜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期。

[85]付晓东:《中国流动人口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

[86]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87]王德、朱玮、叶晖:《1985~2000年我国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均衡作用研究》,《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6期。

[88]孙峰华、李世泰、杨爱荣、黄丽萍:《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地理》2006年第6期。

[89]李萌:《劳动力市场分割下城乡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与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人口研究》2004年第6期。

[90]侯亚非、洪小良:《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报告》,《新视野》2007年第2期。

[91]高文书:《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石家庄、沈阳、无锡和东莞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92]卢志刚、宋顺锋:《农民工收入微观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现代财经》2006年第10期。

[93]王春兰、丁金宏、杨上广:《大城市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特征及存在的若干问题——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94]李树茁、杨绪松、悦中山、靳小怡:《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95]孙要中、魏剑锋:《农民工单独个体流动及收入分割的经济学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6期。

[96]朱曰强:《威廉·配第的人口价值思想》,《人口与经济》1984年第6期。

[97]翟振武、段成荣:《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98]张庆五:《关于人口迁移与流动概念问题》,《人口研究》1988年第3期。

[99]魏津生:《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概念、状况和问题》,《人口学与计划生育》1999年第6期。

[100]吴瑞君:《关于流动人口涵义的探索》,《人口与经济》1990年第3期。

[101]朱云成:《中国城市人口》,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102]王太元:《户政与人口管理理论研究综述》,群众出版社,1997。

[103]孙福滨、李怀祖:《中国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分类界定》,《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04]詹玲:《农民工概念的理性思考》,《北方经济》2008年第9期。

[105]王孟孟:《“农民工”的身份界定及法律保护》,《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8年第2期。

[106]〔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发现与思考》,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07]〔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

[108]〔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1989。

[109]〔美〕戴维·N.韦尔:《经济增长》,金志农、古和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10]〔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布鲁斯·赫里克:《经济发展》,张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1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高鸿业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112]朱勇:《新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

[113]张德生、傅国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述评》,《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14]陶军锋:《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115]刘国亮:《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产业经济评论》2004年第2期。

[116]孟艳俊:《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状况的比较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7]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118]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119]刘建娥:《中国乡——城移民的城市社会融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20]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社会》2012年第5期。

[121]郭星华:《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22]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性依恋与理性策略》,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23]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124]宋月萍、陶椰:《融入与接纳:互动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实证研究》,《人口研究》2012年第3期。

[125]孙峰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第2期。

[126]盛来云:《国外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发展》,《统计研究》2005年第8期。

[127]杨文选、张晓艳:《国外农村劳动力迁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经济问题》2007年第6期。

[128]张文新:《近十年来美国人口迁移研究》,《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

[129]李家伟、刘贵山:《当代西方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理论、模式和假说评述》,《新学术》2007年第5期。

[130]范二潮:《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入研究——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个案生活史》,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31]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132]赵延东等:《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133]〔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郭虹等译,中信出版社,2007。

[134]高国顺:《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之一》,《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35]程琳:《当代经济增长理论与古典学派增长理论的异同》,《中州学刊》1991年第1期。

[136]〔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丰俊功译,译林出版社,2009。

[137]董正平:《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138]王鹏:《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台湾经济增长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39]高煦照:《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综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40]王业强:《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141]赵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及评论》,《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12期。

[142]朱勇、吴易凤:《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内生增长——新增长理论发展述评》,《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4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辞典》,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44]孟夏:《经济增长的内生技术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45]左大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年第3期。

[146]庄子银:《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五大研究思路》,《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5期。

[147]孟夏:《经济增长的内生技术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48]段成荣、杨舸:《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49]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全国暂住人口统计资料汇编:2009年》,群众出版社,2009。

[150]宋健:《中国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与留守人口的比较研究》,《人口研究》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