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74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十九卷图书

China Nonprofit Review Vol.19 2017 No.1

SSAPID:101-3989-1556-75
ISBN:978-7-5201-0353-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办的集刊,以中国非营利事业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慈善法》颁行之后,仍然有不少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解释。《境外非政府组织法》自法案二审稿向社会公开到颁布出台以来,在国际上和中国民间社会引起的反响多担忧和批评之声,与政府表示的规制不法、保障权利之态度有较大落差。针对上述问题,本卷集中探讨慈善信托的备案制法观念差异问题,对NGO领域的立法与司法难题进行了讨论。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名
编 辑:于晶晶;杨鑫磊;吕颖;崔红霞;关晶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稿约

 来稿体例

 主题文章

  法观念差异下的境外NGO立法效应

   一 《境外NGO法》的法律特点

    (一)调节对象是谁?

    (二)什么行为受到规制?

    (三)如何获得法律合法性?

    (四)何为“非法”?

    (五)监管主体

    (六)法如何制定出台?

    (七)《境外NGO法》的法特征

   二 立法的管理思路

   三 法律的社会反应逻辑

   四 法律解读因何落差?

   五 结论:法观念——张力的弥合

  “后《慈善法》时代”慈善信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一 慈善信托的备案制问题

    (一)采取备案制的现实理由

    (二)备案制存在的问题

    (三)备案是否是慈善信托的设立要件?

    (四)“双轨制”?

   二 慈善信托的公募问题

    (一)术语使用和问题提出

    (二)信托公司不能公募?

    (三)受托人“募集”违背委托人意愿和信托本质?

   三 信托公司以外的慈善信托受托人

    (一)“信托公司”或者“慈善组织”:谁是慈善信托的最优受托人?

    (二)自然人受托人问题

   四 监察人的设置问题

   五 代结语: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不能自我设限

  通过集体组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 导言

   二 《慈善法》的具体条款

    (一)第一章 总则

    (二)第二章 慈善组织

    (三)第三章 慈善募捐

    (四)第四章 慈善捐赠

    (五)第五章 慈善信托

    (六)第七章 慈善服务

    (七)第八章 信息公开

    (八)第九章 促进措施

    (九)第十章 监督管理

    (十)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背景下的《慈善法》

   四 结论

 论文

  社会共治:源于多元主体合法性诉求的一种解决路径*

   一 引言

   二 作为回应合法性危机的治理

    (一)治理理论的兴起

    (二)合法性危机与治理的兴起

   三 社会共治的基本特征

   四 以社会共治回应多元主体合法性诉求

   五 结语

  台湾的宗教格局与宗教慈善:基于多重契约理论框架的解释*

   一 台湾宗教发展轨迹及多元局面的形成

    1.台湾宗教发展阶段的简要回顾

    2.对台湾宗教发展史上两个现象的解释

   二 以信仰为核心的台湾宗教慈善的谱系结构与实践

   三 宗教信仰对于慈善的意义

  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变迁的历史路径*

   一 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开放系统的分析维度

    (一)农村社会组织场域:开放系统的理论视角

    (二)农村社会组织场域开放系统框架:边界开放性、系统重构和系统耦合

     1.农村社会组织场域边界开放性

     2.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系统重构

     3.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系统耦合

   二 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的适应性演变:开放系统的空间再造

    (一)传统农村社会共同体的解构与基层场域治理的制度转换

    (二)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的双重解构

    (三)市场化改革与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的深度调整

   三 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失序与重构:开放系统要素的流变整合

    (一)前税费改革与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失序

    (二)后税费改革与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再建构

     1.挑战方面

     2.机遇方面

   四 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有序耦合:开放系统的均衡建构新趋向

    (一)现代新型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的整合机遇

    (二)农村治理全面深化与社会组织治理场域的整体升级

   五 结语

 案例

  引领与统领:社区共治中的社区领导力

   一 概念界定

    (一)何为社区

    (二)何为社区共治

    (三)何为社区领导力

   二 百步亭社区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企业主导阶段

    (二)政府主导阶段

    (三)志愿者能动阶段

   三 百步亭的社区领导力建构机制

    (一)三大治理主体

    (二)社区个体领导力

    (三)社区组织领导力

   四 社区领导力推动的社区共治转变

    (一)社区主体的结构嬗变

    (二)社区共治的功能呈现

   五 思考与建议

    (一)发挥社区党建的组织领导力

    (二)激活社区领袖的个体领导力

  政社合作:社会企业参与戒毒人员社会融入研究*

   一 研究回顾

   二 个案介绍

    (一)Q企业的成立:民间自发行动与政府的支持

    (二)Q企业员工的接收:多元力量的共同参与

   三 Q企业戒毒人员社会融入的策略分析

    (一)构建特殊的管理体制:将就业与康复管理相结合

    (二)注重组织文化建设:关注戒毒人员心理和行为引导

    (三)借助新闻媒体宣传:推进社会认知转变

   四 政社合作的失败

    (一)社会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生存能力不足

    (二)卓越的社会企业家缺失,使得企业的公益性无法维系

    (三)社会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未能建立,无法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戒毒人员社会融入的困难性,需要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五 结论与讨论

  非营利组织全球文化治理功能的实践*

   一 案例背景

   二 孔子学院全球文化治理功能的产生

    (一)孔子学院的语言和文化属性

    (二)孔子学院的非营利性

    (三)孔子学院的教育属性

   三 孔子学院全球文化治理功能的实现

    (一)提供全球公共产品

     1.汉语教学

     2.资源配置

     3.考试认证

     4.信息咨询

     5.文化活动

     6.合作研究

    (二)组织中外交流活动

    (三)进行跨领域跨组织协调

    (四)影响所在国政策、参与地区治理

   四 孔子学院全球文化治理功能的保障

    (一)孔子学院的治理结构

    (二)孔子学院的治理措施

   五 结论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对政社分开作用的制度比较

   引言

   一 目前相关研究状况与局限

    (一)缘由: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出台脉络与功能辩证

    (二)作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1.政府

     2.社工机构

     3.社区公民

    (三)培育多元主体:政府购买政策对政社分开的主要作用

   二 理论框架与政社分开指标

    (一)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三个比较层次:政策发展路径、政社间社会资本、实施的社会结构

    (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中的政社分开评价指标

   三 数据收集与比较分析结果

    (一)调查点选取与研究方法

    (二)比较分析结果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形成实践悖论之外部环境因素

    (二)形成实践悖论之内部结构因素

    (三)政策建议:落实政府购买有效推进政社分开的逻辑转型

 研究参考

  中国地县级基金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地县级基金会发展现状与特征

    (一)地县级基金会以非公募基金会为主

    (二)地区分布不均,广东一枝独秀

    (三)地县级基金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 我国地县级基金会发展的原因解释

    (一)登记权限下放为地县级基金会发展降低了政策门槛

    (二)提供本地化服务的意愿是地县级基金会成立的内在动因

    (三)以广东省为例的分析

     1.广东省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2.广东省地县级基金会视角的分析

   四 结论

  “结社革命”背后的幽灵:非营利部门的理性化及其成因*

   一 引言

   二 非营利部门理性化:研究传统与概念界定

    (一)早期代表

    (二)理性化的当代背景:全球化、全球社会与文化理性化

    (三)非营利部门理性化

   三 非营利部门理性化进程:一个社会运动视角的解释

    (一)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变迁

    (二)管理专业主义理念形成

    (三)结构性要素的推动与调节

    (四)小结

   四 结语:有何潜在后果?

 书评

  结社组织与政体关系的再思考*

   一 结社组织与法西斯主义

   二 过程分析:结社空间的发展与霸权政治的失败

    (一)结社空间的发展

    (二)霸权政治的失败

    (三)结社组织与政体形式

   三 讨论:贡献与启示

    (一)在结社组织与政体形式之间:“霸权”政治

    (二)结社发展的政治后果:开放性的答案

    (三)对普适性的反思

 随笔

  “慈善立法半月谈”系列沙龙综述

  世界公益慈善论坛小记

   缘起

   花开

   硕果

   期待

 卷首语

高丙中(2000):《社会团体的兴起及其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第104~108页。

子明(2015):《七问〈境外非政府组织法(草案二审稿)〉》,公益慈善论坛,5月7日,http://www.hongzone.com/forum.php。

Carolyn L. Hsu & Jessica C. Teets(2016),“Is China’s New Overseas NGO Management Law Sounding the Death Knell for Civil Society?Maybe Not”,The Asia-Pacific Journal,February 16,Vol. 14,Issue 4,No. 3.

Douglas Rutzen(2015),“Aid Barriers and the Rise of Philanthropic Protectionism”,Int’l J,Not-for-Profit L,Vol.17,No.1,pp.5-44.

Editorial(2015),“Undue burdens”,Nature,Vol.522,Issue 7555,pp. 127-128.

Ira,B. & Jerome,C.(2015),“Will China Close Its Doors?”,New York Times,June 2.

Wong,G.(2015),“U.S. Business,Professional Groups Sign Letter Opposing Draft China NGO Law”,Wall Street Journal,June 4.

顾磊(2016):《慈善信托:成功“抢滩”还是错位“登陆”?》,《人民政协报》,9月20日。

杨卓卿(2016):《厦门信托开创公益信托募资新模式》,《证券时报》,8月31日。

赵廉慧(2016):《慈善信托的误解与未来》,《中国慈善家》,(9)。

朱庆育(2015):《民法总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3~154页。

曹任何(2006):《合法性危机;治理兴起的原因分析》,《理论与改革》,(2)。

陈炳辉(1998):《试析哈贝马斯的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政治学研究》,(2)。

郭晓东(2005):《多元价值反思中的细分合法性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

〔德〕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2009):《合法性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法〕让-马克·夸克(2002):《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尚虎平(2015):《政府绩效评估中的“结果导向”的操作性偏误与矫治》,《政治学研究》,(3)。

王诗宗(2008):《治理理论的内在矛盾及其出路》,《哲学研究》,(2)。

王名(2008):《中国民间组织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名等(2014):《社会共治: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

王春婷、蓝煜昕(2015):《社会共治的要素、类型与层次》,《中国非营利评论》(15)。

王春光(2006):《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5)。

郁建兴(2010):《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哲学研究》,(11)。

俞可平(2002):《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俞可平(2008):《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

张翼(2016):《社会新常态:后工业社会与中产化社会的来临》,《江苏社会科学》,(1)。

O’Brien,R. et al.(2000),Contesting Global Governance:Multilateral Economic Institutions and Global Social Movement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sborne,D. & Gaebler,T.(2000),Reading,Mass:Addison-Wesley.

Rhodes,R. A.W.(1996),“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Political Studies,Vol.44,NO.4.

Rhodes,R. A.W.(2005),“The Tools of Government: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Vol.83,NO.1,pp. 247-248.

Stoker,G.(1998),“Governance As Theory:Five Propositions”,UNESCO.

〔法〕路易·迪蒙(2003):《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谷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E.迪尔凯姆(1995):《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韩俊魁(2015):《超越国家还是被国家驯服?——国际非政府组织生成的人类学研究》(未刊稿)。

江明修,许世雨、刘祥孚(2013):《台湾宗教慈善》,载杨团主编《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清平(2002):《无根的仁爱》,《哲学评论》,第1卷。

瞿海源、姚丽香(1986):《台湾地区宗教变迁之探讨》,载瞿海源、章英华主编《台湾社会与文化变迁》,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转引自郑志明(2006):《台湾全志卷九:社会志·宗教与社会篇》,国史馆台湾文献馆,第41页。

瞿海源(2010):《新兴宗教与社会变迁》,《弘誓》12月108期。

宋光宇编(1994):《试论四十年来台湾宗教的发展》,《台湾经验(二)——社会文化篇》,台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王顺民(2001):《当代台湾地区宗教类非营利组织的转型与发展》,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杨凤岗(2006):《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期。

郑志明(2006):《台湾全志卷九:社会志·宗教与社会篇》,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Berger,P. L. et al.(2008),Religious America,Secular Europe?A Theme and Variations,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Coate,S.(1995),“Altruism,the Samaritan’s Dilemma,and Government Transfer Polic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85,No. 1.

Mcbrien,R. P.(General editor)(1995),The HarperCollins Encyclopedia of Catholicism,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Ribar,D. C. & Wilhelm,M. O.(2002),“Altruistic and Joy-of-Giving Motivations in Charitable Behavior”,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110,No. 2.

Salarzehi,H. et al.(2010),“Waqf as a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Model in Isla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Vol. 5,No. 7.

Yang,Fenggang(2006),“The red,black,and gray markets of religion in China”,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Vol.47,Issue 1.

Yang,C. K.(1961),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美〕小G·宾厄姆·鲍威尔(1987):《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沃尔特·W.鲍威尔、〔美〕保罗·J.迪马吉奥(2008)主编《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一放、潘圣平(1998):《农村社会转型与农民现代化》,《理论学习月刊》,(4),第29~36页。

陈益元(2006):《后公社时期的国家权力与农村社会: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农史》,(2),第125~131页。

陈那波(2010):《国家、市场与农民生活机遇:来自中国广东农村的经验》,北京:中央编译出社。

董磊明(2007):《村将不村——湖北尚武村调查》,《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范柏乃、邵青、徐巍(2013):《后税费时代村级组织功能异化及治理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第177~188页。

高力克(2009):《在善举与权力之间——转型社会中的民间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8),第19~28页。

宫银峰、刘涛(2010):《乡村社会的变动与村民自治的实践—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乡村政治解析》,《长白学刊》,(1),第36~41页。

胡位钧(2003):《中国基层社会的形成与政治整合的现代性变迁——中国社会整合模式的政治沟通》,《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

贺东航、张现洪(2013):《政治系统论视野下的农村公共服务:现状与改革》,《探索》,(3),第67~71页。

黄仁宇(2004):《大历史不会萎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07):《试论20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纪晓岚、朱逸(2013):《经营性治理:新集体时代的村庄治理模式及其自在逻辑》,《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第93~100页。

李志强(2014):《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开放系统研究新解释——以“结构—功能”理论为框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第30~38页。

李春霞、吴长青、陈晓飞(2013):《民间平谷——新时期社会组织在民生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

李远行(2004):《互构与博弈——当代中国农村组织的研究与建构》,《开放时代》,(6),第89~100页。

〔古罗马〕卢克莱茨(1981):《物性论》,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增元(2015):《基础变革与融合治理:转变社会中的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第164~170页。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邱梦华(2014):《农民合作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美〕W.理查德·斯科特、〔美〕杰拉尔德·F.戴维斯(2002):《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等(1994):《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第47~62页。

谭同学(2010):《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沪宁(1999):《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

卫欣、陈威、严详(2015):《网络关系与身份认同:基于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研究》,《新闻界》,(22),第56~62页。

王颖(1996):《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再组织》,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武中哲、韩清怀(2016):《农村社会的公共性变迁与治理模式建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第15~21页。

王旭(1997):《乡村中国的基层民主:国家与社会的权力互强》,《二十一世纪》,(4),第147~158页。

王汉生(1994):《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构成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辑刊》,(11),第43~52页。

王颖(1996):《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再组织》,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许远旺(2011):《规划性变迁:理解中国乡村变革生发机制的一种阐释——从农村社区建设事件初入》,《人文杂志》,(2),第161~171页。

徐勇(2003):《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善华、苏红(2002):《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1),第17~24页。

于建嵘(2010):《后税费时代:基层权力“悬浮”之忧》,《人民论坛》,(1),第18~19页。

杨雪冬(2004):《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4),第61~77页。

朱新山(2004):《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张乐天(1997):《公社制度终结后的农村政治与经济——浙北农村调查引发的思考》,《战略与管理》,(1),第110~120页。

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式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3),第1~38页。

Beck,Ulrich(1992),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translated by Mark Ritter,London:Sage Publications.

Fligstein,Neil(2001),“Social Skill and the Theory of Fields”,SociologicalTheory,Vol.19,NO.2,pp.105-125.

Pierre,J. & Peters,B.G.(2000),Governmence,Politics and the state,Macmillan Press Ltd.

陈小京(2007):《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新探索——浅析武汉市百步亭社区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湖北社会科学》(12)。

樊金娥(2003):《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发展的理性透视——香港考察有感》,《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

何建萍等(2011):《论社区领袖的作用与培育》,《上海党史与党建》(4)。

贺善侃、许妙红(2014):《社区治理创新呼唤柔性领导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8(1)。

李世敏、吴理财(2005):《社区治理的文化转向:一种新的理论视角》,《理论与改革》(1)。

刘会荪等(2003):《对苏南农村社区领袖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2006):《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斐迪南·滕尼斯(1999):《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田志龙等(2014):《企业社区参与过程中的合法性形成与演化:百步亭与万科案例》,《管理世界》(12)。

王艳蕊(2010):《菲律宾的“社区领袖”》,《社区》(2)。

Bellefeuille,G. & Hemingway,D.(2005),“The New Politics of Community-Based Governance Requires A Fundamental Shift in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reaucracy”,27(5),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ShamsulKabir M.,et al.,(2013),“Assessment of Governance of Fisher Communities of Inland Openwater Fisheries in Bangladesh”,80,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蔡禾、周林刚(2004):《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公正》,载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编《残疾人社会保障》,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陈成文、孙嘉悦(2012):《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

陈琦(2009):《边缘与回归: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排斥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邓玲等(2011):《公安机关针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机制探析——动态管理机制对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影响》,《卫生软科学》,(12)。

杜玉华、吴越菲(2016):《从“政社合作”到“互嵌式共治”: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无锡实践及其反思》,《人口与社会》,(1)。

费梅苹(2014):《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基层政社关系研究》,《社会科学》,(6)。

郭小聪、聂勇浩(2013):《服务购买中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分析视角及研究方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郭宏伟(2012):《非营利组织在我国戒毒领域中的介入》,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李利、高鹏(2014):《关于新时期创新吸毒人员管理工作的思考》,《中国司法》,(10)。

李春霞、巩在暖、吴长青(2012):《体制嵌入、组织回应与公共服务的内卷化——对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经验研究》,《贵州社会科学》,(12)。

刘志民、赵成正、葛云(1995):《毒品·成瘾·戒毒》,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吕纳、张佩国(2012):《公共服务购买中政社关系的策略性建构》,《社会科学家》,(6)。

骆群(2012):《弱势的镜像:社区矫正对象社会排斥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莫瑞丽(2010):《刑释人员回归社会中的社会排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唐斌(2010):《禁毒非营利组织及其运作机制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王名、朱晓红(2010):《社会企业论纲》,《中国非营利评论》,(2)。

余传霞(2012):《谈建立戒毒回归人员过渡性帮扶救助制度——以3000例吸毒人员复吸原因解析为基础》,《中国司法》,(6)。

汪锦军(2016):《嵌入与自治:社会治理中的政社关系再平衡》,《中国行政管理》,(2)。

薛皓铭等(2011):《既往吸毒人员对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的态度及评价分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6)。

杨宝(2014):《政社合作与国家能力建设——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考察》,《公共管理学报》,(2)。

杨菊华(2009):《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1)。

杨菊华(2010):《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人口与经济》,(2)。

褚宸舸(2012):《2011年中国毒品成瘾者权利保障研究报告》,《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

张敏发(2014):《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东三水康复苑为考察对象》,《政法学刊》,(3)。

朱耀垠(2012):《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与完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行政管理改革》,(1)。

郑烨(2011):《论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的“无缝衔接”——以上海市宝山区社区康复个案帮教工作为例》,《上海政法学院学报》,(1)。

钟莹、刘传龙(2011):《〈禁毒法〉背景下的社区戒毒工作与社会工作介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钟莹、梁国勋(2008):《个案管理:社区戒毒工作的新模式》,《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朱力(2002):《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6)。

中共中央编写组(20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

〔英〕鲍勃·杰索普等(1990):《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01)。

李军、田小红(2015):《中国大学国际化的一个全球试验——孔子学院十年之路的模式、经验与政策前瞻》,《中国高教研究》,(04)。

连大祥(2012):《孔子学院对中国出口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01)。

〔美〕罗伯特·罗茨(2000):《新的治理》,转引自俞可平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约瑟夫·奈(2016):《美国世纪结束了吗》,〔美〕邵杜罔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宁继鸣(2008):《语言国际推广:全球公共产品和国家公共产品的二重性》,《文史哲》,(03)。

宁继鸣、马晓乐(2010):《传播的视角:国际汉语教育的社会价值探析》,《国际汉语教育》,(02)。

〔澳〕潘成鑫(2016):《国际政治中的知识、欲望与权利:中国崛起的西方叙事》,张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邱东、徐强(2004):《全球公共品视角下的SNA》,《统计研究》,(10)。

〔美〕入江昭(2009):《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1996):《经济学》,代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王彦伟(2013):《孔子学院的利益相关方及其互动关系:一个分析框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04)。

吴瑛(2012):《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对5国16所孔子学院的调查》,《浙江社会科学》,(04)。

徐崇温(2006):《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历史和理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05)。

叶江(2010):《全球治理与中国的大国战略转型》,北京:时事出版社。

赵跃(2014):《孔子学院教育功能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周莹莹、齐文春(2008):《公共产品类科研项目的分类及定价体系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07)。

黄源协(2006):《社会福利民营化——发展脉络、实践省思与新出路》,南投:“内政部”社福研习中心。

胡仙芝等(2014):《论政社分开和构建政社伙伴合作关系》,《新视野》,(5)。

黄海刚、马健生(2012):《“自主培育”还是“依赖引进”——中国人才战略的实践悖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p20~28。

江明修(2001):《非营利组织与公民社会之建构——以社区大学运动为例》,《社会文化学报》,(12)。

简春安、邹平仪(1998):《社会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康晓光、韩恒(2007):《行政吸纳社会——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再研究》,Social Sciences in China,(02)。

梁漱溟(1990):《梁漱溟全集》,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吕普生(2009):《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供给中的合作模式研究——基于北京市宣武区三种合作方式的分析》,《科学决策》,(12)。

蓝煜昕(2012):《农村基层社会培育的实践悖论:基于巫溪案例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林万亿(1994):《福利国家历史比较的分析》,《巨流》。

〔美〕麦克尔·爱德华兹(2008):《公民社会》,陈一梅译,载《中国非营利评论》第2~4 卷。

〔美〕罗伯特·帕特南(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美〕罗伯特·帕特南主编(2014):《流动中的民主政体:当代社会中社会资本的演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邱瑜瑾(2005):《社会服务民营化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影响——以台北市社会福利机构为案例分析》,《社区发展季刊》,(108)。

〔美〕莱丝特·M.萨拉蒙(2008):《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田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法〕托克维尔(2005):《民主在美国》,台北:左岸出版社。

王浦劬(2010):《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绍光(2013):《中国仍然是低福利国家吗?——比较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护新跃进》,《学术前沿》,(22)。

王名(2014):《治理创新重在政社分开》,《人民论坛》,第10期。

王名等(2014):《社会共治: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中国行政管理》,(12)。

杨团(2013):《警惕“公益大跃进”等几个发展中的新问题》,《中国发展简报》,(1)。

余冰(2012):《街坊变迁——城市社区组织的国家性与社会性》,北京:人民出版社。

朱静君(2014):《广州市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与问题》,《中国社会工作》,(11)。

章晓懿(2012):《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基于与民间组织合作的视角》,《中国行政管理》,(12)。

郑琦(2010):《共同体生成与政府培育作用:基于朝阳社区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Clarke,S. E.(2000),“Governace Task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Nonprofits in urban America.

Kretzman,J. P.,& Mcknight,J. L.(1993),Building Communities from the Inside Out:A Path toward Finding and Mobilizing a Community’s Assets,Evanston,IL:Center for Urban Affairs and Policy Research,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ambra,W. A.(1997),“Local Groups Are the Key to America’s Civic Renewal”,The Brookings Review 15,No. 4(Fall).

基金会中心网(2016):《中国基金会发展独立研究报告(2016)》,北京:联合出版社。

王名、徐宇珊(2008):《基金会论纲》,《中国非营利评论》,第1期。

王名(2004):《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谢宝富(2003):《当代中国公益基金会的若干问题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S1期。

徐政(2006):《中国公益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5期。

〔德〕马克斯·韦伯(2010):《马克斯·韦伯社会学论文集》,闫克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田蓉(2013):《新管理主义时代香港社会福利领域 NGO 之发展》,《社会》,第1期。

官有垣等(2015):《台湾社会企业之组织特质与经营管理挑战:2010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第8卷。

秦晖(2006):《变革之道》,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赵鼎新(2012):《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赵鼎新(2016):《国家合法性和国家社会关系》,《学术月刊》,第8期。

赵毅(2015):《公益孵化器的能与不能》,《决策》,第2期。

Alhumaid,S.(2013),“The Nonprofit Sector:Comments on Recent Scholarly Contributions”,73(1),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Andrews,K. T.,Ganz,M.,Baggetta,M.,Han,H.,& Lim,C.(2010),“Leadership,Membership,and Voice:Civic Associations That Work”,115(4),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Anheier H. K. and Lester Salamon M.(2006),“The Nonprofit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in Walter W. Powell,Richard Steinberg(eds.),The Nonprofit Sector:A Research Handbook(2nd),New Haven &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Boli,J. & Thomas,G. M.(1997),“World Culture in the World Polity:A Century of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62(2),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Bromley,P. & Meyer,J. W.(2014),“They Are All Organizations:The Cultural Roots of Blurring Between the Nonprofit,Business,and Government Sectors”,Administration & Society,forthcoming.

Brooks,A.(2003),“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63(4),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Brint,Steven,and Jerome Karabel.(1991),“Institutional Origins and Transformations:The Case of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in DiMaggio P J,Powell W(eds.),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ttilana,J. & Lee,M.(2014),“Advancing Research on Hybrid Organizing:Insights from the Study of Social Enterprises”,8,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Clegg,S.(2014),“Managerialism:Born in the USA”,39(4),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DiMaggio,P. J. & Powell,W. W.(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48(2),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Drori,G.,Meyer,J. & Hwang,H.(2009),“Global Organization:Rationalization and Actorhood as Dominant Scripts”,27,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Drori,G.,Jang,S. Y.,& Meyer,J. W.(2006),“Sources of rationalized governance:cross-national longitudinal analyses,1985-2002”,51(2),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Eikenberry,M. & Kluver,J. D.(2004),“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Nonprofit Sector:Civil Society at Risk”,6(2),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Foster William,and Bradach Jeffrey(2005),“Should ovonprofits Seek Profits?”,Harvard Business Review,February.

Frumkin,P.(2002),On Being Nonprofit:A Conceptual and Policy Primer,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reston,Paul.(2001),Evangelicals and Politics in Asia,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sher,J.(1998),Nongovernment:NGOs and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World,West Hartford,CT:Kumarian.

Frumkin Peter,Margk T. Kim.(2001),“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the Financing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Is Efficiency Rewarded in the Contributions Marketplace?”61(3),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Grohs Stephan,Katrin Schneiders & Rolf G. Heinze.(2013),“Social Entrepreneurship versus Intrapreneurship the German Social Welfare State:A Study of Old-Age Care and Youth Welfare Service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Hwang,H. & Powell,W. W.(2009),“The Rationalization of Charity:The Influences of Professionalism in the Nonprofit Sector”,54,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Hansmann,H.(1980),“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80,Yale Law Journal.

Herman,R. D. & Renz,D. O.(1999),“Theses on Nonprofit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28(2),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Jepperson,R.(2002),“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ociological Neoinstitutionalism”,New Directions in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J. Berger & M. Zelditch(eds.),La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Kitchener,M.(2002),“Mobilizing the Logic of Managerialism in Professional Fields:The Case of Academic Health Centre Mergers”,23(3),Organization Studies.

Kriesi,H.(1996),“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New Social Movements in a Political Context”,Doug McAdam,John D. McCarthy,Mayer N. Zald(ed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lberg Stephen.(1980),“Max Weber’s Types of Rationality:Cornerstones for the Analysis of Rationalization Processes in History”,85(5),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Kara Ali:,et al.(2004),“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Link between Market 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Nonprofit Service Providers”,12(2),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unsbury,M.(2007),“A Tale of Two Cities:Competing Logics and Practice Vari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izing of Mutual Funds”,50,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Meyer,J. W. & Rowan,B.(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83(2),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Meyer,J. W.(2010),“World Society,Institutional Theories,and the Actor”,36,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Meyer,J. W.,Boli,J. Thomas,G. M. & Ramirez,F. O. 1997,“World Society and the Nation-state”,103,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Meyer,J. W.,Drori,G. & Hwang,H.(2006),“World Society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Formal Organization”,In J. W. Meyer,G. Drori & H. Hwang(eds),Globa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World Society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eyer,J. W. & Bromley,P.(2013),“The Worldwide Expansion of Organization”,31,Sociological Theory.

Meyer,J. W.,Boli,J. & Thomas,G.(1987),“Ontology and Rationalization in the Western Cultural Account”,in George M. Thomas,John W. Meyer,Francisco O. Ramirez,John Boli(eds.)Institutional Structure:Constituting State,Society,and the Individual.

Maier,F.,Meyer,M. & Steinbereithner,M.(2014),“Nonprofit Organizations Becoming Business-like:A Systematic Review”,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Online0899764014561796.

Margaret Harris.(2012),“Nonprofits and Business:Toward a Subfield of Nonprofit Studies”,41(5),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Meyer,M.,Buber R. & Aghamanoukjan,A.(2013),“In Search of Legitimacy:Managerialism and Legitimation in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24,Voluntas.

Meyer R. & Hammerschmid,G.(2006),“Changing Institutional Logics and Executive Identities:A Managerial Challenge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ustria”,49(7),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OECD.(2003),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Changing Economy,Paris:OECD Publisher Service.

Pospí?ilová Tereza(2012),“Nonprofit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the Czech Republic:The Struggle for Civil Society versus the Struggle for Survival”,41(2),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Powell,Walter W.(1991),“Expanding the Scope of Institutional Analysis”,in DiMaggio P.J.,Powell W.(eds.),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itzer,G.(2011),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6,LA:Pine Forge Press.

Ritzer George,and Walczak David(1988),“Rationalization and the Deprofessionalization of Physicians”,67(1),Social Forces.

Rao,H.(1998). Caveat emptor:The Construction of Nonprofit Consumer Watchdog Organizations,103(4),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Salamon,L.(1993),“The Marketization of Welfare:Changing Nonprofit and For-Profit Roles in the American Welfare State”,67,Social Service Review.

Salamon,L.(1994),“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73(4),Foreign Affairs.

Shanahan,S. & Khagram,S.(2006),“Dynamics of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In J. W. Meyer,G. Drori & H. Hwang(eds),Globa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World Society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pires,A. J.(2011),“Organizational Homophily in International Grant-making:US-Bases Foundations and their Grantees in China”,7(3),Journal of Civil Society.

Spires,A. J.(2012),“Lessons from Abroad:Foreign Influence on Chinas Emerging Civil Society”,68,China Journal.

Scott,W. R.(2008a),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Ideas and Interests(3rd edition). Los Angeles:Sage Publications.

Scott,W. R.(2008b),“Lords of the Dance:Professionals as Institutional Agents”,29(2),Organization Studies.

Scott,W. R. & Davis,G. F.(2007),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ing:Rational,Natural,and Open System Perspectives,N. J.:Prentice Hall.

Schofer,E. & Longhofer,W.(2011),“The Structural Sources of Association”,117(2),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Smith,S. P.(2014),“Hybridit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The Research Agenda”,58(11),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Skocpol,T.(1999),“Associations without Members”,10(5),The American Prospect.

Skocpol,T. Marshall Ganz & Ziad Munson.(2000),“A Nation of Organizers:The Tnstitutional Origins of Civic Voluntarism in the United States”,94(3),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Schneiberg M.,Lounsbury M.(2008),“Social Movements and Institutional Analysis”,In Greenwood,R.,Oliver,C.,Suddaby,R.,& Sahlin-Andersson,K.(Eds.)The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ism,Thousand Oaks,CA:Sage.

Townley,B. David Cooper J. & Leslie Oakes.(2003),“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s”,24(7),Organization Studies.

Thornton,P. H.,Ocasio,W.,& Lounsbury,M.(2012). The Institutional Logics Perspective:A New Approach to Culture,Structure,and Process,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isbrod Burton.(1991),The Nonprofit Econom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isbrod Burton(1998),“The Nonprofit Mission and Its Financing:Growing Links between Nonprofits and the Rest of the Economy”,In Burton Weisbrod(ed.)To Profit or Not to Profit:The Commer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Watkins,C. S.,Swidler,A. & Hannan,T.(2012),“Outsourc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 NGOs as Organizations”,38,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William Foster,and Jeffrey Bradach(2005),“Should Nonprofits Seek Profits?”,Harvard Business Review,February.

Zhao,Meng.(2012),“The Social Enterprise Emerges in China”,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Available at SSRN:http://ssrn.com/abstract=2006776.

〔美〕汉娜·阿伦特(2014):《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美〕塞缪尔·亨廷顿(1988):《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美〕罗伯特·帕特南(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法〕阿列克西·托克维尔(2009):《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光斌(2014),《公民社会的“民情”与民主政治的质量》,《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张汉(2014):《统合主义与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理论视野、经验观察与政治选择》,《人文杂志》第1期。

Armony,A.(2004),The Dubious Link:Civic Engagement and Democratizati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erman,S.(1997),“Civil society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Weimar Republic”,World Politics,49,pp:401-429.

Femia,J.(1975),“Hegemony and Consciousness in the Thought of Antonio Gramsci”,Political Studies,23(1),pp:29-48.

Kaufman,J.(2002),For the common good?American Civic Life and the Golden Age of Fraterni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ornhauser,W.(1959),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Illinois: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Lakatos,I.(1970),“Falsification and the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mes”,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edited by Imre Lakatos & Alian Musgrav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91-196.

Podestà,L. G.(2011),“Review on The Civic Foundations of Fascism in Europe:Italy,Spain and Romania 1870-1945.”,Contemporary Sociology,40(4).

Riley,D.(2010),The Civic Foundations of Fascism in Europe:Italy,Spain and Romania 1870-1945,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iley,D.(2005),“Civic Associatio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Interwar Europe:Italy and Spai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 70,No.2,pp:288-310.

Riley,D. & Fernandez,J. J.(2014),“Beyond Strong and Weak:Rethinking Postdictatorship Civil Socie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20,No.2,pp:42-503.

Salamon,L.M. & Anheier,H. K.(1997),“The Civil Society Sector”,Society,34(2).

Skocpol et al.(2000),“A Nation of Organizers:The Institutional Origins of Civic Voluntarism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4(3),pp:527-46.

Tarrow,S.(1996),“Making Social Science Work Across Space and Time: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Robert Putnam’s Making Democracy Work”,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0(2),pp:38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