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86

后危机时代:制度与结构的反思图书

Post Crisis Era:Rethinking System and Structure

SSAPID:101-3978-0850-59
ISBN:978-7-5097-2028-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多学科视角出发,针对后危机时代凸显的社会矛盾以及日本核危机造成的全球恐慌问题,从反思、批判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总结与梳理了当前对西方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对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结构关系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社会生产方式决定制度的选择、社会结构决定经济制度存在的形式和性质的理论观点。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董伟
编 辑:杨桂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序

 后记

 自序

 导论 制度与结构关系问题提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一节 制度选择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 研究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二 经济制度的选择性

  第二节 社会结构“维度”的设定对制度研究的意义

   一 社会结构“维度”的设定

   二 对制度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1.总结制度选择的经验教训

    2.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对经济制度的研究

   二 对结构的研究

    (一)结构主义

    (二)解构主义

    (三)结构化理论

    (四)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结构化理论的关系及本书的研究宗旨

 第一章 经济制度与社会结构理论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与理论研究范式

   一 关于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

    (二)后结构主义的主旨

   二 凯尔纳、贝斯特的后现代理论

    (一)如何面对现代性

    (二)多视角的社会理论研究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范式与制度结构研究

  第二节 经济制度及其选择

   一 制度及其内在逻辑

    (一)制度的定义

    (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分析

    (一)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二)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三)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学派的批判

    (四)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

   三 旧制度主义关于制度的分析

    1.凡勃伦的观点

    2.康芒斯的观点

    3.米契尔的观点

   四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基本观点

   五 经济制度的属性

    (一)制度选择的逻辑前提

    (二)制度选择的目的性

    (三)制度的主、客观性

  第三节 结构理论及其维度

   一 结构主义的一维性

   二 解构主义的解维性

    (一)福柯的解构主义思想

    (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

   三 对解构主义的评析

   四 结构化理论的二维性特征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结构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1.消解二元论

     2.构建结构二重性理论

    (三)结构化理论的方法论

     1.从实践的角度出发

     2.强调主体的能动性

   五 社会结构的维度性

    (一)结构主义的一维“客观性”

    (二)解构主义的解维性

    (三)结构化理论的二维性

    (四)主观创造性、客观性及其相互作用的三维性

 第二章 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及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与社会结构

  第一节 自由主义及其经济制度与结构维度

   一 自由主义的思想渊源

   二 自由主义的产生

   三 自由主义经济制度

   四 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与结构维度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选择的结构维度

   一 结构维度的变化与新自由主义的产生

   二 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二)伦敦学派

     1.反对政府干预

     2.崇尚自由主义经济制度

     3.自发秩序观

    (三)公共选择学派

   三 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的走向

   四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与社会结构

   一 经济与社会分析传统的渊源

   二 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

   三 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研究缺失的评价

    (一)理性选择的局限性

    (二)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的缺失

    (三)理论基础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

    (四)制度解释力的不足

   四 经济制度研究与社会结构研究的融合趋势

 第三章 全球化时代社会结构维度变化的特征及理论建构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社会结构维度的变化特征

   一 全球社会结构的形成

    (一)资本扩张方式的变化

    (二)超民族性、超地域性

    (三)全球社会结构的特征

   二 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矛盾的表现

    (一)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二)贫富差距逐步扩大、民族冲突不断升级

     1.贫穷

     2.冲突

   三 经济制度选择的前提——全球性社会结构维度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经济制度选择与结构维度的分析

   一 吉登斯对全球化的结构化理论的解释

    (一)吉登斯的制度—结构理论及评析

     1.制度多重性与结构的关系

     2.制度与结构丛

     3.吉登斯分析全球化的方法

    (二)全球化是现代性的普遍化

    (三)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缺失与研究视角的评析

     1.“西方中心论”的局限性

     2.“民族国家中心论”的局限性

   二 世界体系理论与全球化

   三 对全球化的制度与结构关系的解释

    (一)制度与结构的互动

    (二)积累性的社会结构特征

   四 西方学者对第三条道路的寻求

   五 全球化与制度—结构理论的建构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的日本核危机与制度结构维度

   一 日本核危机与国际社会监督机制的缺失

   二 日本核危机与人类社会矛盾凸显的制度结构层面

    (一)对经济制度模式的审视

    (二)风险社会与时代的新课题

 第四章 马克思的制度—结构理论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经济制度与社会结构的理论

   一 马克思的经济制度理论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

    (二)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二 马克思结构理论的特征

    (一)历史客观性

    (二)体系系统性

   三 马克思制度—结构分析的方法论

   四 马克思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理论

   五 马克思的人本理念与自由主义观

   六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七 扬弃“物的依赖性”,提升人的价值与尊严

  第二节 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结构关系的本质

   一 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制度选择

    (一)社会生产方式与制度选择

    (二)生活方式对制度选择的影响

    (三)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

    (四)人的理想性存在

   二 经济制度的理性取向与社会结构的矛盾

   三 市场经济制度背景下的人本矛盾

    (一)“看不见的手”的矛盾

    (二)比较优势论的矛盾

    (三)经济成长阶段论的矛盾

   四 经济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第五章 俄罗斯转轨和拉美改革的经济制度选择与结构性障碍

  第一节 俄罗斯的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转型

   一 俄罗斯的经济制度选择

    (一)制度选择的失败

    (二)对所选制度的认识与争议

    (三)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的后果

   二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困惑

   三 经济学家对俄罗斯转轨的审视

   四 制度与结构的矛盾

  第二节 拉美的经济制度选择与结构维度

   一 拉美国家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的选择

   二 拉美国家的社会结构维度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经济制度选择的结构维度分析

  第一节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制度选择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模式”的形成及其矛盾

   一 从农村到城市的改革

   二 中国模式——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三 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结构的相容性

   四 微观社会结构表现的社会阶层的矛盾

  第四节 “中国模式”的特点

   一 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

   二 中国渐进式经济制度选择的实践方式

   三 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

  第五节 中国的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转型

   一 社会转型与社会变革

   二 制度选择与社会转型

    (一)中国社会正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二)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转型

  第六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

   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

 第七章 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结构关系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结构的一般关系

   一 主客关系

    (一)主体的主观性

    (二)社会结构的客观性

   二 动态、静态关系

   三 基础制约关系

   四 设计、维护关系

  第二节 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结构的嵌入关系

   一 经济制度与社会系统的关系

   二 制度、结构嵌入的双向性

    (一)制度嵌入结构

    (二)结构嵌入制度

  第三节 行动、制度、结构

   一 经济行动与结构

   二 制度、行动与结构的关系

  第四节 制度化与结构

 第八章 结论:对新自由主义的制度与结构评析

  第一节 制度—结构理论述评

   一 马克思关于制度结构的经典理论

   二 吉登斯、卡尔·波普尔关于制度结构的经典理论

   三 制度与结构关系的动态化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批判的视角

   一 对新自由主义批判的必要性

   二 西方学者的批判视角

   三 制度—结构理论的批判视角

  第三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客观评价及新自由主义的未来

  第四节 制度—结构理论及其发展

本书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多学科视角出发,针对后危机时代凸显的社会矛盾以及日本核危机造成的全球恐慌问题,从反思、批判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总结与梳理了当前对西方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对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结构关系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社会生产方式决定制度的选择、社会结构决定经济制度存在的形式和性质的理论观点。作者所选择的制度—结构分析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走出金融危机后重新审视新自由主义、寻求风险社会背景下评价核危机的视角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

阿兰·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徐节文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埃里克·罗尔:《经济思想史》,陆元诚译,商务印书馆,1981。

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安东尼·德·雅赛:《重申自由主义》,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

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孙相东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田佑中、刘江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1。

奥斯特罗姆、菲尼、皮希特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于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毕向阳:《转型时代社会学的责任与使命——布迪厄〈世界的苦难〉及其启示》,《社会》2005年第4期。

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曹骅:《关于所有制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

《陈岱孙文集》(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陈曼纳:《论近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陈山:《新自由主义的挑战者——社群主义》,《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陈晓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民出版社,2004。

陈治桃:《制度安排与人的本质和发展》,《探求》2002年第4期。

程恩富:《西方产权理论评析——兼论中国企业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程恩富、大卫·科茨:《新自由资本主义、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4期。

程光泉:《全球化理论谱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红旗文稿》2008年第3期。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道格拉斯·诺斯:《论制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1年第6期。

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1989。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邓正来:《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三联书店,2004。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

丁冰:《新自由主义与经济全球化——试析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董金明:《马克思全球化理论与西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理论之比较》,《理论月刊》2006年第1期。

段吉福等:《社会转型时期制度伦理研究及其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55。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3。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人民出版社,1997。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方福前:《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理论经济学》2006年第6期。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l999。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董兴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高柏:《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构性风险》,《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高清海文存》第2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张文宏译,《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2期。

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格里芬等:《超越解构: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的奠基者》,鲍世斌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格泽戈尔兹·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刘晓勇、应春子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顾肃:《评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理论挑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关少棠:《对自由主义的反思》,《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第4期。

关雪凌:《制度变迁中的俄罗斯经济战略转轨》,《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5期。

关雪凌:《俄罗斯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韩德强:《碰撞——全球化陷阱与中国现实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韩琦:《拉丁美洲经济制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何秉孟主编《新自由主义评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何建华:《重构经济学的伦理维度——对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关系的反思》,《伦理学》2005年第5期。

贺卫、伍山林主编《制度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黄新华:《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容探析》,《市场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加尔布雷斯:《不肯定的时代与世界经济》,《世界经济译丛》1980年第5期。

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简斯·贝克尔特:《经济社会学与嵌入性:对“经济行动”的理论抽象》,叶鹏飞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6期。

焦建华:《从马克思主义看世界体系理论》,《理论改革》2003年第3期。

杰西·洛佩兹、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金秦相:《战后日本垄断财团和“独立系企业集团”》,《现代日本经济》1983年第1期。

金小红:《结构化、现代性与全球化——对吉登斯的社会学理论的透视》,《求索》2004年第12期。

景天魁:《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卡尔·波普尔:《无穷的探索》,邱仁宗、段鹃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2。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陈郁译校,上海三联书店,1990。

科斯:《论生产力的制度结构》,盛洪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劳埃德·雷诺兹:《经济学的三个世界》,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李燕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人民出版社,2004。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李大斌等:《后结构主义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李红专:《当代西方社会历史观的重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述评》,《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李红专:《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实践转向——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深度审视》,《哲学动态》2004年第11期。

李宏图:《当代俄罗斯社会转型特征初探》,《俄罗斯研究》2002年第4期。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62。

李景阳:《基本经济制度转变中的社会冲突》,人民出版社,2002。

李景阳:《俄罗斯:社会结构与政治格局》,《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4期。

李培林:《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李强、庄俊举:《历史地、全面地研究新自由主义(一)——专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强教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李晓莉:《福岛隐瞒了什么》,2011年4月17日《羊城晚报》。

李亚洲:《社会主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003年国际学术实践大会简介》,《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3期。

李珍:《“华盛顿共识”与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改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5期。

理查德·布隆克:《质疑自由市场经济》,林季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理查德·威廉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周长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同心出版社,1996。

《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林义:《波兰尼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及其启示》,《财经科学》2001年第3期。

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

刘福森:《论主体的选择性》,《人文杂志》1990年第3期。

刘化军、郭佩惠:《社群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审视》,《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6期。

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刘少杰:《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刘少杰:《经济社会学的新视野——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刘祖云、胡蓉:《论社会转型与二元社会结构——中国特色的二元社会结构研究之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张西平译,重庆出版社,1989。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陆春萍等:《社会实践:能动与结构的中介》,《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2期。

陆学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名著20种》,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吕中楼:《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

罗兰·罗伯森:《论全球化问题》,《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2期。

麻国庆:《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述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马驰:《叛逆的谋杀者——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述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马海良:《后结构主义》,《外国文学》2003年第6期。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人民出版社,1961。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63。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人民出版社,196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人民出版社,197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机会主义》,人民出版社,195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马敏:《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83。

Mark Granovetter:《作为社会结构的经济制度:分析框架》,梁玉兰译,《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梅荣政、张晓红:《论新自由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孟凡东、张平:《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观评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明子夫:《论马克思主义自由对资本主义自由的扬弃》,《理论学刊》2004年第9期。

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新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

南希·伯索尔、弗朗西斯·福山:《后“华盛顿共识”——危机之后的发展》,《外交》2011年3/4月号。

牛彤:《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徐海铭、季海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庞卓恒:《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皮埃尔·布迪厄:《无止境剥削的乌托邦——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外交世界》1998年12月号。

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84。

乔纳森·卡勒:《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陆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册),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

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编著《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魏加宁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肖琛译,华夏出版社,2003。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桑百川:《外商直接投资下的经济制度变迁》,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沈湘平:《理性范式、人的发展阶段与“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盛洪:《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北京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经济学前沿系列讲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思拉恩·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吴经邦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宋林飞:《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苏国勋:《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隋月英:《论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有关问题》,《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孙正聿:《崇高的位置——世纪之交的哲学理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孙正聿:《发展的标准与选择》,《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2期。

汤建龙:《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5期。

唐龙:《再论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2009年第1期。

唐正东:《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翟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7。

田春生:《新自由主义学说及其政策在转型国家的失败》,《世界经济》2004年第5期。

田建尔:《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演变及其影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佟福全等:《西方混合所有制企业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汪和建:《经济生活的新社会学:一个批判性述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6期。

王贵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个性与自由主义的个人优先性》,《哲学研究》2001年第4期。

王宏伟、刘红:《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基本社会结构的重建》,《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3期。

王杰等:《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王南湜:《社会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王双喜:《社群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及现实意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王天龙:《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1期。

王彦峰:《世界动荡之源》,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王蕴秀:《俄罗斯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综述》,《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2期。

威利斯·哈曼:《未来启示录》,徐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威廉·格雷德:《一个世界,是否准备就绪》,张定淮、周新琦、夏家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维斯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蒋琳琦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魏小萍:《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论战的哲学基础》,《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

温俊萍、高子平:《俄罗斯经济转轨与利益分配的制度分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4期。

乌尔里希·贝克:《自由与资本主义》,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吴易风:《当前经济理论界的意见分歧》,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吴易风:《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给俄罗斯带来了一场空前的大灾难》,《中华魂》2005年第4期。

吴易风:《当前经济理论界的几个理论误区》,《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第2期。

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西蒙选集》,黄涛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经济理论和方法史》,杨玉生、张凤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辛鸣:《哲学视野中的制度本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

许传红:《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2期。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8。

杨海峰、朱源:《以结构单元为起点的社会结构分析方法》,《晋阳学刊》2005年第5期。

杨魁森:《当代哲学与社会发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杨龙、戴扬:《论制度的结构、功能与绩效》,《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2期。

杨培雷:《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杨生平:《逻各斯中心的毁灭》,《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杨雁斌:《全球化的争论及其趋势》,《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姚先国:《过渡经济学讨论:东欧国家经济体制转型》,《世界经济文汇》1997年第4期。

叶正茂:《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当代重构——海派经济学家顾钰民访谈》,《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3期。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16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与欧洲世界经济体的起源》,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伊曼努尔·华勒斯坦:《自由主义的终结》,郝名玮、张凡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尹朝安:《拉美发展模式的制度分析》,《拉丁美洲研究》2005年第3期。

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余红:《试析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余嘉强、曾永超:《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理论价值》,《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郁建兴:《自由主义批判与自由主义理论的重建:黑格尔政治哲学及其影响》,学林出版社,2000。

袁东振:《对拉美国家经济与社会不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拉丁美洲研究》2005年第3期。

袁方等:《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约翰·格雷:《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的幻象》,张敦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张宇燕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8。

詹姆斯·E.马宏:《拉丁美洲告别“华盛顿共识”》,李俭国译,《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3期。

张骥、齐长安:《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评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1期。

张建君:《论我国经济学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对刘国光经济学新论的几点看法》,《探索》2006年第4期。

张康琴:《“休克疗法”与俄罗斯经济改革——评萨克斯教授的辩解》,《东欧中亚研究》1995年第5期。

张乃和:《社会结构论纲》,《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

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张曙光:《全球化:现代性的扩张及其界限》,《哲学动态》2006年第4期。

张鑫:《从俄罗斯经济转轨看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

张一兵:《再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4年第1期。

张一兵:《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认识论与历史批判理论》,《哲学研究》1999年第10期。

张宇:《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思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7期。

章国锋:《反思的现代化与风险社会——乌尔里希·贝克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1期。

赵光武主编《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0。

钟金洪:《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周长城:《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周言:《“新中间派”的第三条道路》,2001年4月16日《光明日报》。

周怡:《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周志山、许大平:《基于实践活动的使动性和制约性》,《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朱国宏主编《经济社会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朱国宏、桂勇:《经济社会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邹东涛、刘欣:《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式》,《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Albrow,M. 1987. “Sociology for One World.” International Sociology,2:1-12.

Derrida,Jacques. 1972. “Structure,Sign,and Play in the Discourse of the Human Sciences.” Structuralist Controversy:The Languages of Criticism and the Sciences of Man,Edited by Richard Macksey and Eugenio Donato.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pp.247-248.

Douglas,Mary. 1981. “Good Taste:Review of Pierre Bourdieu,La Distinction.”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London),February 13,p.163.

Giddens,Anthony. 1987. Social Theory and Modern Sociology.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Anthony. 1992.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vol.:Power,Property and the State. London:Macmillan.

Giddens,Anthony. 1993. 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A Positive Critique of Interpretative Sociologies. Cambridge:Polity Press.

Gray,John. 1986. Liberlism. England:Open University Press.

Hajer,Marten A. 1995. The Politics of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Oxford:Clarendon Press.

Hajer,Maarten & Sven Kessehing. 1999. “Democracy in the Risk Society?Learning from the Politics of Mobility in Munich.” Environmental Politics.

Hayek,F.A. 1976. The Road to Serfdom(2nd ed.). London:Routledge.

Leitch,V.B. 1983. Deconstructive Criticism. New York.

Lin,Nan,Cook,K.,& Burt,R.S. 2001. Social Capital: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Mayhew,A. 2000. On Polanyi: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Eh. Net Project.

Polanyi,K. 1957.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In Polanyi,K.,Arensberg,C.M.,and Pearson,H.W.(eds.),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 Glencoe,Illinois:The Free Press.

Putnam,R.D. 2000.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Samuelson,Panl A. & William D.Nordhaus. 2005. Economics(18th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Shefrin,Hersh. 2002. Behavioral Corporate Finance. Santa Clara University,Working Paper.

Wallerstein,Immanuel. 1979. The Capitalist World Econom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