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8 !

参考文献

38

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图书

The Front Analysis of Productivity in China

SSAPID:101-3972-9032-07
ISBN:978-7-80230-386-7
DOI:
ISSN:
关键词:

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内容简介] 本书在研究中吸收了国内外生产率研究的系统成果,对生产率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和方法,对生产率的新概念,力图做到既体现了中国的特色,又具有国际的可比性,使生产率研究对我国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
作 者: 李京文
编 辑:吴连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出版说明

 附录二 鉴定委员会名单

 前言

 各章作者

 附录一 《中国生产率理论、测算与对策研究》鉴定意见

 第一章 生产率分析的新概念

  第一节 生产率新概念——纯要素生产率

  第二节 成本函数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

   2.常规模弹性生产函数(CES)函数

  第三节 利润函数

   1.C-D函数的利润函数

   2.CES函数的利润函数

  第四节 度量方法刍议——结论

 第二章 生产率度量的方法

  第一节 生产函数

   1.C-D生产函数

   2.不变弹性生产函数

   3.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4.生产率的原子论方法以及它与生产函数方法的关系

  第二节 索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

  第三节 丹尼森度量生产率的方法

   1.权数的确定

   2.投入要素的度量

  第四节 乔根森度量生产率的方法

   1.部门生产率的增长率度量

   2.部门产出和中间投入的度量

   3.对劳动投入的度量

   4.资本投入的度量

   5.总量生产率的增长及构成

 第三章 要素使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第一节 前沿生产函数和要素使用效率

   1.一般函数形式的估计前沿函数的数学模型

   2.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前沿生产函数的估计模型

   3.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的前沿生产函数的估计模型

   4.对前捷克斯洛伐克工业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的前沿估计(1960~1985)

   5.数据包络分析法简述

  第二节 关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及其生产率变动的解释

  附录

 第四章 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分析(1953~1995)

   1.全周期分析

   2.五年计划期分析

  第二节 生产率增长的度量(1952~1995)

   1.测度方法、参数选择、数据处理

   2.中国生产率变化(1952~1995)

  第三节 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分析

  第四节 生产率与产业结构分析

   1.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

   2.六种产业的结构变化

  第五节 生产率与进出口分析

   1.生产率与进出口总量的关系

   2.生产率与出口商品的质量变化

  第六节 结论

 第五章 资本投入度量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第一节 资本投入度量的方法论

  第二节 乔根森关于资本投入度量的方法

   1.乔根森的资本度量方法的特点

   2.租赁价格的提出及其测算公式

   3.数据的交叉分类方法

   4.数据来源及其处理步骤

   5.资本的相对利用

   6.乔根森的资本度量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第三节 资本投入度量方法在中国的应用

   1.关于资本度量所需的数据

   2.关于资本存量的涵盖范围

   3.关于折旧的估计

   4.关于资本存量的估计

   5.关于资本投入价格指数、租赁价格及资本投入指数

   6.关于资本相对利用或闲置的问题

 第六章 劳动投入与生产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度量劳动投入的数学方法

  第三节 劳动投入的数据处理

  第四节 劳动投入数据库的建立

   1.建立中国劳动投入数据库的基础工作

   2.劳动投入数据库系统的配置

   3.劳动投入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

  第五节 劳动投入的度量与分析

  第六节 劳动投入质量变动分析

  第七节 劳动投入与人力资源开发

  第八节 若干说明和政策建议

   1.若干说明

   2.政策建议

 第七章 生产率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

  第一节 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

   1.对已有中国工业生产率研究的简要回顾

   2.计算TFP的数据和步骤

   3.中国工业生产率的趋势:1980~1992

   4.关于中国工业生产率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5.小结

  第二节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其对工业生产率贡献的分析

   1.分析框架

   2.数据问题

   3.估计结果及分析

   4.小结

  第三节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与经济效益的下降

   1.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经济效益与利益分配格局的改变

   2.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利益分配格局的改变

   3.国有企业在利益分配格局中的不利地位及其困境

   4.小结

  第四节 结束语

 第八章 生产率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

  第一节 总量经济增长与地区经济增长

  第二节 总量生产率与地区生产率增长

 第九章 提高中国生产率的对策

  第一节 生产率及其相关因素和相关方式

  第二节 提高生产率的对策目标

  第三节 提高生产率的一般方法

  第四节 提高中国生产率的对策

   1.解决好经济运行的主体问题

   2.解决好经济运行的客体问题

   3.解决好经济运行的目的问题

   4.解决好经济运行的条件问题

   5.解决好经济运行的过程问题

   6.解决好经济运行的方式问题

   7.解决好经济运行的动力机制问题

   8.解决好经济运行的传动机制问题

   9.解决好经济运行的空间问题

   10.解决好经济运行的程度问题

Josef C.Brada,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Factor Utilization in 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 Growth,《Economica Journal》,56,pp.433~448,1989,11.

Mieko Nishimizu and John M. Page,Jr.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echnical Efficiecy Change:Dimensions of productivity Ghange in Yugoslavia,1965~1978.《Economica Journal》,92(December1982),pp.920~936.

乔根森等:《生产率与美国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罗伯特·M.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商务印书馆,1991。

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Aigner,D.J. and S.F.Chu,1968,On Estimating the Industry production Fun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8,pp.826~839.

Aigenr,D.J.,Lovell,C.A.K. and P.Schmidt,1977,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Function Models,Journal of Econometrics,6:1 pp.21~37.

Battese,G.B.,and T.J.Coelli,1988,Prediction of Firm-Level Technical Efficiencies with a Generalised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Panel Data,Journal of Econometrics,38,pp.387~398.

Cao Yong,1992,The Impact of Introduction Market Mechnism Partly on Technical,Factor Allocation,and Scale Efficiency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productivity,Hong Kong.

Charnes,A.,Cooper,W.W. and E.Rhodes,1978,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2,pp.429~440.

Chen,Kuan,and Others,1988a,New Estimates of Fixed Investment and Capital Stock for Chinese State Industry,China Quarterly,No.1414:pp.243~266.

Chen,Kuan,and Others,1988b,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ese Industry:1953~1985,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2.4:pp.570~591.

Coelli,Tim,1989,Estimation of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A Guide to the Computer program,Frontier.Working Papers in Econometrics and Applied Statistics.

Coelli,Tim,1991,Maximnm Likelihoo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with Time-Varying Technical Efficieney Using the Computer progrom,Frontier Version2.0.

董辅礽:《双轨制下国有企业的行为》,《财贸经济》1992年第9期。

Farrell,M.J.1957,Teh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120,pp.253~281.

Field,Robert Michael,1992,China’s Industrial Performance Since1978,China Quarterly,No.131:pp.577~607.

Forsund,F.R.et al.1980,A Survey of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Efficiency,Journal of Econometrics,13:1,pp.5~25.

Jefferson,Gary H.Thomas G.Rawski,and Yuxin Zheng,1992,Growth,Efficeney,and Convergency in China’s State and Collective Indurstr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0.2:pp.329~266.

Jefferson,Gary H.Thomas G.Rawski,and Yuxin Zheng,1994,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ese Industry:A Comment,China EcomomicReview,5.2:pp.235~241.

Jondrow,J.,Lovell,C.A.K.,Materov,I.S. and Schmidt,1982,On the Estimation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 in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pp.233~238.

Kalirajan,K.P.,1990,On Measuring Economic Efficiency,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5:,pp.75~85.

Krugman,Paul,1994,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3.73,6:pp.62~78.

Lau.Lawrence J. and Kim,Jong-11,1992,The Sources of Industrial Growth or Newly Industrialzing Countries on the Pacific Rim.Stanfo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Research Publication No.295.

李明哲、曹洪波:《价格因素与中国工业增长率高估的联系》,《价格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5期。

李京文等:《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Meeusen,W. and J.van den Broeck,1977,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 Cobb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with Composed Error,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8:2 pp.435~444.

Sachs,Jeffrey,and Woo,Wing Thye,1994,Structre Reforms in the Economic Reforms of Chian,Eastern Europe,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Economic Policy,April 1994,pp.101~145.

托马斯·韦斯科普夫:《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和美国经济中的利润率》,《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6),商务印书馆,1984。

胡永泰、海闻、金毅彪:《中国企业改革究竟获得了多大成功》,《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

Woo,Wing Thye;Fan,Gang;Hai,Wen;and Jin,Yibiao,1993,The Efficiency and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Chinese Enterprise Reform,China Economic Review,4.2:pp.153~168.

Woo,Wing Thye;Wen;Jin Yibiao;and Fan,Gang,1994,How Successful Has Chinese Enterprise Reform Been?Pitfalls in Oppolsite Biases and Focu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8.3:pp.410~437.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论国营工业生产率》,《经济研究》1994年第10期。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

Young,Alwyn,1994,Lessons from East Asian NISC:A Contrarian View,European Economic Review,38:pp.964~973.

郑玉歆、罗斯基:《体制转换中的中国工业生产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郑玉歆:《正确理解我国工业经济效益变动的总体趋势》,《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

郑玉歆等:《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其对生产率的贡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

简 介:本书依据发展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演化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结构变动影响部门生产率的经济机理。在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识别影响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在结构变动生产率效应中的贡献,说明其原因。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发现不同因素在结构变动生产率效应中发挥作...

作者: 王霄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简 介:本书立足于“一线三点”的基本认识构架,对中国长期增长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一线”即长期增长曲线,包括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生产函数弹性参数变化、要素非线性动态等,“三点”即效率、结构和转型,包括长期增长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产业和人口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增长方式转变等。这种方法把研究着力点直接放在长期增长规律及问题的...

作者: 袁富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

简 介:本书利用方向性环境生产函数,尝试构建一个包含非期望产出和能源投入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分解分析和空间收敛性检验。同时,利用核密度法、动态空间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方法检验了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源泉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效应。最后,在利用线性和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国省区绿色增长源泉影响因素...

作者: 石风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简 介:本书论述了教育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创建了教育生产函数和教育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提出了教育创新与经济增长及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 叶茂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07月

简 介:本书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的就业形势及发展趋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的重点群体就业问题、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的劳动者素质、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的就业政策,并以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与技能人才供求情况协同研究、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的主要情况与发展趋势为例,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最后还分析了以美国、日...

作者: 刘燕斌 袁良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2月

简 介:本书分别分析了我国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和变化特征,对劳动生产率及其来源——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均资本进行了国别比较,同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增长机制进行了跨国比较。通过从劳动生产率到全要素生产率再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的层层深入分析,从比较中找差距、找问题、找原因、找规律,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简 介:效率与生产率的非参数分析,在定量分析方法方面源于运筹学领域的数据包络分析(DEA),在经济学内涵及其建模原理方面源于微观经济理论的集合论描述。本书准确地把握了这一领域的精髓,为读者呈现了一本全新理论方法体系与多领域成功应用的前沿性学术著作。书中理论方法篇的阐述简明严谨,软件与应用篇的实证研究范例富于启发性,因而是广大经...

作者: 孙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简 介:本书通过探讨金融工具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关系,深入解析了银行融资与资本市场融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回答了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银行融资在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对某种类型的技术创新也能发挥积极作用。然后提出了促进技术创新的最优金融结构,揭示了技术后发国家的金融结构变迁过程;引入影响金融结构的重要变量——金融制度,对金融...

作者: 程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