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16

民国社会教育研究图书

A Research on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SSAPID:101-3970-1030-17
ISBN:978-7-5097-2139-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民国社会教育史的研究是近十年来一个学术成长点,以往论述罕有概观。本书力图勾要提玄,搜求各类事业的内在关联,廓清民国社会教育概念之流变,梳理民国社会教育史实,进而做出总体评价。本书研究的是狭义的社会教育,即民国时期家庭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以外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共产党的社会教育和日伪政权的社会教育不在研究之列。本文出现的通俗教育、平民教育、民众教育等史实,得以统合为社会教育的范畴,不是依赖抽象的逻辑规定,而主要是用问题去统摄。这就是“新民”的培养和民众的唤起。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
作 者: 杨才林
编 辑:宋淑洁;梁艳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附录

 编委会

 后记

 绪论

  一 本书的研究目的

  二 民国社会教育史的文献和研究状况

   (一)基本文献

    1.民国时期的期刊

    2.民国时期的著作

    3.资料集

   (二)研究状况

  三 本书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内容

  四 民国社会教育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一)当代社会教育的概念

   (二)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概念*

   (三)民国时期与社会教育相关的概念辨析

    1.通俗教育与社会教育

    2.平民教育与社会教育

    3.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

 第一章 民国社会教育推进的根由

  第一节 “作新民”与“唤起民众”

   一 “作新民”

   二 “唤起民众”

  第二节 革新教育

   一 学校教育的弊病

   二 社会教育的使命

 第二章 民国社会教育发展进程

  第一节 通俗教育运动时期

   一 通俗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

   二 通俗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

   三 通俗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第二节 平民教育运动时期

   一 平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

   二 平民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

   三 平民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第三节 民众教育运动时期

   一 民众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

   二 民众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

   三 民众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第四节 战时社会教育

   一 战时社会教育的兴起

   二 战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 战时社会教育的特点

 第三章 民国社会教育行政

  第一节 社会教育行政机构和制度

   一 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一)1912~1926年的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1.中央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2.省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3.县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二)1927~1928年大学院时期的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1.中央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2.省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3.市教育行政机构

     4.县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三)1928~1949年的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1.中央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2.省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3.市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4.县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二 社会教育制度

  第二节 社会教育目标和中心任务

   一 社会教育目标

   二 社会教育的中心任务

  第三节 社会教育人员

   一 社会教育人员的培养

    (一)长期训练机构*

    (二)短期训练机构*

   二 社会教育人员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社会教育经费

   一 1912~1926年的社会教育经费

   二 1927~1949年的社会教育经费

 第四章 民国社会教育设施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

   一 民众教育馆的沿革

   二 民众教育馆的扩充

    1.江苏省立汤山农民教育馆*

    2.国立中原社会教育馆

    3.国立中央民众教育馆*

   三 民众教育馆的设施和工作

    (一)组织

    (二)设备和经费

    (三)工作

   四 民众教育馆的弊病

  第二节 民众学校

   一 民众学校的沿革

   二 民众学校的规程

    (一)宗旨

    (二)招生对象

    (三)课程

    (四)授业时限

    (五)学费

   三 民众学校的困难

   四 民众学校的弊病

  第三节 图书馆

   一 图书馆事业的两大助力

   二 图书馆事业的管理与规程

   三 图书馆事业的进展

    (一)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前的发展

    (二)五四运动到抗战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抗日战争时期图书馆事业遭劫难

    (四)抗战胜利后图书馆事业的恢复

   四 图书馆事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博物馆

   一 博物馆的设立

   二 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 科学馆

   一 科学馆的设立

   二 科学馆事业的开展

    (一)国立甘肃科学教育馆*

    (二)福建省立科学馆*

  第六节 礼乐馆

   一 礼乐馆的设立

   二 礼乐馆事业的起步*

    (一)北泉议礼录

    (二)民国通礼草案

 第五章 民国社会教育事业

  第一节 通俗演讲

   一 民国元年至五四运动前的通俗演讲

   二 五四运动时期的通俗演讲

   三 北伐战争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通俗演讲

  第二节 通俗读物

   一 通俗读物的编印

    (一)通俗教育运动时期的通俗读物

    (二)平民教育运动时期的通俗读物

    (三)民众教育运动时期的通俗读物

    (四)抗战时期的通俗读物

   二 旧有通俗读物的内容特点及作用

   三 新编通俗读物的内容特点及作用

  第三节 电化教育

   一 电化教育行政

    (一)设立机构和颁布规程

    (二)培训师资

    (三)编制教材

   二 电化教育的开展

    (一)平民教育运动时期的电化教育

    (二)民众教育运动时期的电化教育

    (三)抗战时期的电化教育

   三 电化教育的困境

    (一)制片缺乏

    (二)适合社会教育的较少

    (三)动力、器材不足

    (四)人才缺乏,机构运转不灵,经费短缺

  第四节 识字教育

   一 文盲问题

   二 识字教育运动的开展

    (一)识字教育的提倡和初兴

    (二)识字教育的发展

   三 识字教育运动的绩效

  第五节 生计教育

   一 生计教育的种种主张

    (一)生计教育

    (二)职业教育

    (三)生产教育

    (四)民生教育

   二 生计教育事业

    (一)职业补习教育

    (二)生计教育的种种实验

     1.江苏昆山徐公桥的生计教育

     2.河北定县和重庆华西的生计教育

     3.上海农村的民生教育

     4.江苏黄巷的生计教育

   三 生计教育的困境

    (一)受教者缺乏坚定的信念

    (二)职业界存有种种疑虑*

    (三)施教者面临的困难

  第六节 社会体育

   一 社会体育兴起的原因

    1.受“东亚病夫”称呼的刺激

    2.国民体格状况不容乐观

   二 社会体育的推广

    (一)西洋体育的推广

    (二)国术的推广

   三 社会体育的流弊与成效

 第六章 民国社会教育总评

  第一节 民国社会教育的成效

   一 通俗教育运动时期的成效

   二 平民教育运动时期的成效

   三 民众教育运动时期的成效

   四 战时社会教育的成效

  第二节 民国社会教育的弊病

   一 社会教育理论尚未系统化

   二 社会教育事业“全面开花”

   三 “到农村去”的虚伪

   四 施教方法不当

  第三节 民国社会教育的制约因素

   一 社会经济因素

    (一)经济困难,财政吃紧,举办教育不力

    (二)民众忙于生计,无暇受教

    (三)社会教育注重民生,但收效甚微

   二 社会政治因素

    (一)民众与政府存在隔阂

    (二)社会教育实验的推广需要借助政权

   三 社会心理因素

    (一)社会各界对社会教育的误解和轻视

    (二)社会教育人员的士大夫意识

    (三)民众的怀疑、顾虑和敷衍心理

    (四)民众并未自动的求教育

 结语

  一 民本观、民力观——民国社会教育的思想基础

  二 挽救危亡与解放民众——民国社会教育的重心变奏

  三 从臣民到公民——民国社会教育的高端目标

  四 改良与革命——民国社会教育的双重意义

 总序

民国时期(1912~1949),80%以上的中国人是文盲,“愚、穷、弱、私”是通病,外国人耻笑为“东亚病夫”、“一盘散沙”。当时的新式学校教育又存在四大弊病:制度照搬西方;受教育者大多只为做官;内容不实用,毕业即失业;对乡村增益少。为了培养“新民”,为了“唤起民众”,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政府和社会团体推进社会教育三十多年。其间开创了哪些事业?经历了怎样的曲折?成效如何?本书将为你一一展开。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教育部编《教育部督学视察南京市中小学及社会教育报告》出版项不详。以下凡未注明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的文献,皆属出版项不详。(1933年)。

教育部统计处编《历年度全国社会教育统计简编》(1936~1945)。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全国社会教育概况》(1928~1929年)。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全国公私立图书馆一览表》(1930年)。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全国社会教育概况统计》(1932年)。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全国社会教育概况统计》(1931~1933年)。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社会教育法令汇编》第1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社会教育法令汇编》第2辑,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全国社会教育概况》(1940年)。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民众教育馆》(1940年)。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民众教育馆每月中心工作实施要点表》(1943年)。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各省市民众教育馆一览表》(1947年)。

社会教育办事处编《社会教育星期报》(天津,1915年)。

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编《通俗教育讲稿选录》第1~2辑,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

通俗教育研究会编:《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一次报告书》,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6。

通俗教育研究会编:《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二次报告书》,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7。

通俗教育研究会编:《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三次报告书》,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8。

通俗教育研究会编:《通俗教育研究会第四次报告书》,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9。

河北省教育厅编:《河北省各县十八、十九年度社会教育经费一览表》,河北省教育厅,1931。

河北省教育厅编:《河北省各县社会教育经费比较顺序表·十九年度》,河北省教育厅,1932。

河北省教育厅编:《河北省各县社会教育经费比较顺序表·二十年度》,河北省教育厅,1932。

河北省教育厅编:《河北省各县民众学校概况统计报告表》,河北省教育厅,1932。

曲直生、林宗礼编《河北省社会教育概况》,河北省教育厅,1935。

广西省教育厅教育设计委员会编《广西省社会教育概况:民国二十年度》,广西省政府教育厅,1931。

广西省政府教育厅编《广西省社会教育概况:民国二十一年度》,广西省政府教育厅,1934。

浙江省教育厅第三科编《浙江的社会教育》,浙江省教育厅,1930。

浙江省教育厅编《三年来浙江社会教育概况》,浙江省教育厅,1933。

浙江省杭县县教育局编《杭县三年来初等教育社会教育辅导概况》,杭县县教育局,1933。

浙江省吴兴县教育局编《吴兴社会教育》,吴兴县教育局,1933。

浙江省教育厅第三科编《浙江省社会教育概况》,浙江省教育厅公报室,1936。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务部编《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社会教育暑期学校报告》,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30。

江苏省无锡县教育局社会教育科编《无锡县社会教育概况》,无锡县教育局,1931。

江苏省第六民众教育区社会教育研究会编《江苏省第六民众教育区社会教育研究会第一届大会报告》,江苏省第六民众教育区社会教育研究会,1934。

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编《山东省社会教育概况》,山东省政府教育厅,1933。

绥远省民众教育所编《绥远社会教育所一览》,绥远省民众教育所,1933。

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编《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概况》,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1935。

中华图书馆协会编《全国图书馆及民众教育馆调查表》,北平:中华图书馆协会,1935。

江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编《江西省立民众教育馆设施概况》,江西省立民众教育馆,1937。

四川省政府教育厅编《社会教育实施纲要:中心学校国民学校》,四川省政府教育厅,1940。

袁翰青编《一年来之甘肃科学教育馆》,兰州:甘肃科学教育馆,1941。

教育部第二社会教育工作团编《团务通讯》。

教育部西南公路线社会教育工作队编《社教通讯月刊》。

教育部第一社会教育工作团编《社教通讯》。

中国社会教育社编《社会教育年刊》、《社友通讯》。

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主办《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

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上海)编《中华基督教教育季刊》。

中国民生教育学会(重庆)编《民生教育》。

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教育与职业》。

中华教育界社主办《中华教育界》,上海:中华书局,1912~1950。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编《教育与民众》,1929~1948。

社会教育学院文书组编《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院刊》。

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编《教育与社会》。

甘肃科学教育馆编《甘肃科学教育馆学报》、《国立甘肃科学教育馆专刊》。

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影与播音编刊社编《电影与播音》。

四川省万县县立民众教育总馆编《万县县立民众教育总馆第一周年纪念特刊》、《民众教育月刊》、《万县民众教育汇刊》。

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编辑《云南民众教育》、《昆华民众教育》。

浙江省永嘉县立民众教育馆编《社会教育月刊》。

浙江省立民众教育馆编《浙江民众教育》。

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编《民众教育月刊》、《民众教育季刊》。

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编《民众教育通讯》。

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编《民众教育周报》、《民众教育月刊》、《民众教育季刊》。

江苏省立清江民众教育馆研究辅导部编《民教研究通讯》、《民教半月刊》。

江西省民众教育馆编《江西民众教育季刊》。

安徽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编《安徽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月刊》。

吉林省立民众教育馆编《吉林民众教育讲演月刊》。

北平市市立通俗教育馆编《北平市民众教育馆》。

北平市民众教育馆编《北平市市立通俗教育馆季刊》。

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编《通俗教育丛刊》。

河北省教育厅通俗教育画研究会编《通俗教育画报》。

河北城市民众教育馆编《城市民教月刊》。

湖南省立第二民众教育馆(邵阳)主办《民教之友》。

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山东民众教育月刊》、《民众教育》、《民众教育月刊》。

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编制股编《山西民众教育》。

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出版部编《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月刊》。

广东省立民众教育人员训练所编《民众教育月刊》,《民众教育半月刊》。

广东省立科学馆编《通俗科学》。

汉口市立实验民众教育馆编《民众与教育》。

西康省立西昌民众教育馆编《西康民教季刊》。

章炳炎编《社会教育季刊》,上海大夏大学社会教育研究会。

张光耀主编《生计教育》,上海:生计教育社。

吴培之主编《民众读物》,江苏宜兴民众读物社。

王菲比主编《教育世界》,重庆:教育世界刊社。

谢东平主编《社会教育辅导》。

胡愈之主编《东方杂志》,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04~1948。

陆费逵主编《教育杂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09~1948。

王坚生主编《大众知识》,上海:大众知识社发行,1935。

顾颉刚主编《大众知识》,北平:通俗读物编刊社,1936~1937。

教育部编审处编纂股编《教育公报》,北京:教育部编审处编纂股,1914~1927。

《大公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影印本,此影印本原版系天津《大公报》。

《申报》,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

黄季陆主编《民立报》,中华民国史料丛编,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9年影印本。

《中央日报》,1928~1949,上海书店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版。

伍达译《通俗教育事业设施法》,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2。

谢荫昌著《社会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唐碧编《调查日本社会教育纲要》,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6。

朱元善编纂《公民教育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

余寄著《社会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17。

常道直著《社会教育与个性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孙逸园编《社会教育设施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刘湛恩编《公民与民治》,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26。

孙祖基编《怎样做公民》,上海:上海青年协会书报部,1926。

庄泽宣著《职业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潘文安著《职业教育ABC》,上海:ABC丛书社,1929。

张志澄著《社会教育通论》,上海:启智书局,1929。

廖世承编《中国职业教育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钱聘著《民众教育纲要》,上海:上海法学社,1929。

林天乐著《民众教育辑要》第1辑,开封:河南教育厅编辑处,1929。

范望湖著《民众教育ABC》,上海:ABC丛书社,1929。

汤茂如著《民众教育概论纲目》,北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1929。

金敏甫著《中国现代图书馆概况》,广州:广州图书馆协会,1929。

张旦初著《职业教育纲要》,上海:上海法学社,1930。

傅葆琛著《乡村民众教育概论》,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实验部,1930。

傅葆琛著《乡村平民教育的理论与实际》,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31。

高卓著《现代教育思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陈独醒著《图书馆为什么要劝人读书》,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印行,1931。

庄俞、贺圣鼐编《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仲靖澜编《社会教育指导》,上海:世界书局,1931。

王庚著《公共体育场》,杭州: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

熊子容著《职业教育》,上海:黎明书局,1931。

赵兴涛著《民众教育馆实施纲要》,南京: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1931。

傅葆琛著《民众教育研究与评论》,北平:文化学社,1932。

秦柳方、武葆邨著《民众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

杜定友著《图书馆与成人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33。

朱秉国著《民众教育概论》,上海:大东书局,1933。

孟宪承著《民众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

王庚著《民众体育实施法》,上海:勤奋书局,1933。

熊子容著《公民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高践四著《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商致中著《民众教育》,上海:大华书局,1934年再版。

周德之著《民众教育论丛》第1集,蚌埠:安徽省立第三民众教育馆,1934。

刘芾仙著《农村民众教育》,上海:大华书局,1934。

童暄樵著《民众教育行政》,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4。

张履谦著《民众读物调查》,开封:开封教育实验区出版部,1934。

庄泽宣编著《职业教育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庄泽宣、徐锡龄著《民众教育通论》,上海:中华书局,1934。

陈礼江著《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赵步霞著《民众教育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5。

黄裳著《文盲研究》,广州: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1935。

中国教育学会生产教育委员会编《中国生产教育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俞庆棠著《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6。

朱佐廷编《民众教育研究》,上海:新亚书店,1936。

林宗礼著《民众教育馆实施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陈端志编著《博物馆学通论》,上海市博物馆,1936。

杨佩文编《民众教育实施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邰爽秋等编《民众教育之理论与实际》,上海:教育编译馆,1937。

钮长耀编《钮惕生先生民众教育言论集》,上海:中华书局,1937。

杜元载著《非常时期之社会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37。

任时先著《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陈礼江著《社会教育的意义及其事业》,南京:正中书局,1937。

陈友松著《各国社会教育事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蒋建白、吕海澜编《中国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陈振鹭著《劳工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甘豫源、段蕴刚著《民众学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蒋建白著《识字学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李万育著《特殊学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黄裳著《民众学校概论》(自刊本),1937。

陈友松、刘伍夫著《图书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陈端志编著《博物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吕海澜著《通俗演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潘公展编《青年训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陈端志著《抗战与民众训练》,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

陈友松著《有声的教育电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邵汝幹、江良规编著《体育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杨卫玉著《职业补习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吴剑真编著《公民训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徐公美编著《电影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徐公美编《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7。

李熙谋编著《通俗科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金宝善著《非常时期之公共卫生与救护》,上海:中华书局,1937。

徐卓呆编《民众读物》,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陈友兰编《电影教育论》,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

古楳编《乡村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吴鼎编《小学怎样兼办社会教育》,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

郁祖庆著《社会教育纲要》,四川省政府教育厅,1940。

曾昭燏编著《博物馆》,重庆:正中书局,1943。

古楳著《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

钟灵秀著《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

相菊潭编《公民教育实施法》,南京:正中书局,1947。

石春帆著《中国工业化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彭大铨著《民众教育馆》,重庆:正中书局,1947。

陆廷珏编《国民学校办理社会教育纲要》,上海:正中书局,1947。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苏州)编《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概况》(自刊本),1948。

武可恒著《民众科学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龚启昌著《公民教育学》,重庆:正中书局,1948。

赵光涛著《电化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王泽民著《民众读物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48。

顾岳中著《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董渭川著《旧教育批判》,上海:中华书局,1949。

马宗荣著《社会教育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马宗荣著《现代图书馆序说》,上海:中华学艺社,1928。

马宗荣编《比较社会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

马宗荣著《现代社会教育泛论》,上海:世界书局,1934。

马宗荣编《识字运动民众学校经营的理论与实际》,长沙:商务印书馆,1935。

马宗荣著《社会教育事业十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马宗荣著《社会教育纲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吉田熊次著,马宗荣译《社会教育的设施及理论》,上海:中华书局,1935。

吴学信编《社会教育论丛》,贵阳:文通书局,1938。

吴学信著《社会教育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

吴学信著《中国社会教育概述》,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

吴学信编《比较社会教育》,重庆:正中书局,1942。

王韬著《弢园文录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王韬著《漫游随录》,陈尚凡等校点。长沙:岳麓书社,1985。

张宗麟《张宗麟乡村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董宝良、喻本伐、周洪宇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丁道凡编《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马秋帆编《梁漱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陈侠、傅启群编《傅葆琛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胡适著,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戴逸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杨秀明、安永新等选编《黄质夫教育文选》,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

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7~1988年,

第53辑:《抗战前教育与学术》;

第54辑:《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

第55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

第56辑:《抗战前之高等教育》;

第57辑:《抗战前中等教育》;

第58辑:《抗战时期之教育》;

第59辑:《抗战时期之学术》;

第60辑:《抗战时期之高等教育》;

第61辑:《抗战时期之中等教育》;

第79~80辑:《中国国民党历届历次中全会重要决议案汇编》(1~2)。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1983。

续编第803册:张耀曾、岑德彰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

续编第804册: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

续编第805册:杨纪、戴君旷编《宪政要览·行宪述要》;

续编第806册:刘振铠编《中国宪政史话》;

续编第879册:郭卫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

续编第803册:张溶西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

三编第97册:《教育部行政纪要》,《全国教育行政会议记录》;

三编第98~99册:教育部编《中华民国第三次教育图表》;

三编第100册:《全国教育行政会议各省区报告汇录》,《全国教育行政会议记录》;

三编第101册:教育部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汇编》;

三编第102册: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编《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书》;

三编第379~380册:吴宗慈编《中华民国宪法史前编》。

张允候、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李希泌、张椒华编《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2。

体育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体育史料》第9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罗家伦主编《中华民国史料丛刊》第31册《战时教育方针》,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李桂林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朱有 、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何祥生等编《北京成人教育史志资料选辑》,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3。

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陈元晖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刘寿林、万仁元、王玉文、孔庆泰主编《民国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5。

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刘志琴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陈独秀主编《新青年》,谢俊美主编“醒狮丛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合肥:黄山书社,1999。

张宪文、方庆秋、黄姜其编《中华民国史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宋恩荣、章咸选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相菊潭著《社会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58。

李定义、包遵彭、吴湘湘编《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二辑第六册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61。

孙邦正著《六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74。

龚保善编《昨日今日与明日的教育——教育历程的开拓》,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77。

郭沫若著《少年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郭为藩编《中华民国开国七十年之教育》,台北:广文书局,1981。

郑世兴著《中国现代教育史》,台北:三民书局,1981。

雷国鼎著《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史》,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1983。

张念宏编《教育百科辞典》,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3。

詹栋梁著《社会教育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

李建兴著《社会教育新论》,台北:三民书局,1984。

南国农编《电化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李建兴著《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史》,台北:“国立教育资料馆”,1986。

胡适著《胡适作品集·四十自述》,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

刘起釪编《顾颉刚先生学述》,北京:中华书局,1986。

杨国赐著《社会教育的理念》,台北:师大书苑公司,1987。

詹栋梁著《社会教育理论》,台北:师大书苑公司,1988。

萧树滋编《电化教育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编委会编《中国现代教育家传》,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988。

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

董纯朴编著《中国成人教育史纲》,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

詹栋梁著《现代社会教育思潮》,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

郭为藩著《文化建设与社会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91。

王冬桦、王非著《社会教育学概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陈益兴著《我国社会教育析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

林胜义著《社会教育多元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

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吴在扬编《中国电化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林胜义著《学校办理社会教育:理论与实务》,台北:师大书苑公司,1995。

李珠主编《中国成人教育近现代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董宝良、周洪宇著《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朱宗震、陈伟忠主编《黄炎培研究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美〕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译本。

黄敏兰著《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梁启超》,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孙启林著《社会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李守福著《社会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王雷著《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苗春德著《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谢灼华编《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顾颉刚著《顾颉刚自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