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0

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图书

A Study of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in Chinese

SSAPID:101-3956-7632-99
ISBN:978-7-5097-7495-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理论探讨与事实分析两个部分,对汉语中的预设触发语进行了全面梳理。理论探讨部分明确了预设的定义,阐述了预设的语用性质;界定了预设触发语,并分析了预设触发语的特征;事实分析部分对汉语动词、副词、连词等预设触发语的语义特点和触发预设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后悔”、“还”、“反倒”、“即使”、“何况”、“况且”等预设触发语的语义、语境和表达功能,以期给读者带来一定启发。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文学系列
作 者: 季安锋
编 辑:岳璘;刘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语言学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预设研究概况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1.3 本书内容和框架

  1.4 本书所用的语料

 第2章 预设研究内容综观

  2.1 预设的概念

   2.1.1 “预设”探源

    1.Frege的思想

    2.Rusell的观点

    3.Strawson的观点

    4.Frege、Strawson观点的不足

   2.1.2 预设的定义

  2.2 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2.2.1 语义预设

   2.2.2 语用预设

   2.2.3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差异

  2.3 预设触发语

  2.4 预设的投射

   2.4.1 累积假说

   2.4.2 过滤条件

   2.4.3 取消机制

   2.4.4 Gazdar理论的优势

  2.5 预设与回指

   2.5.1 “预设性回指”理论

   2.5.2 其他类似处理方式

  2.6 预设与焦点

   2.6.1 预设与自然焦点

   2.6.2 预设与对比焦点

  2.7 预设与否定

   2.7.1 否定有歧义

   2.7.2 元语言否定

   2.7.3 预设随语境变化

   2.7.4 局部补充

  2.8 小结

 第3章 预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3.1 预设的性质

   3.1.1 预设与真值空缺

   3.1.2 真值空缺的相对性

   3.1.3 造成真值空缺相对性的原因

   3.1.4 影响真值判断的各种因素

    3.1.4.1 客观情形影响真值判断

    3.1.4.2 常识、经验影响真值判断

    3.1.4.3 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影响真值判断

    3.1.4.4 数量概念影响句子真值判断

    3.1.4.5 重音位置、话题影响句子真假判断

   3.1.5 谓语中的名词所指与真值

   3.1.6 “语义预设”概念的缺陷

    1.无法包纳疑问句、祈使句等的预设

    2.很多陈述句的预设也无法用真值关系来定义

    3.否定检验法的失效

    4.逻辑语义问题无法解决预设消失和复合句的预设关系

   3.1.7 预设是语用现象

  3.2 预设的定义

   3.2.1 预设的判定标准

   3.2.2 预设与断言

   3.2.3 预设与蕴涵

   3.2.4 预设和会话含义

  3.3 预设触发语

   3.3.1 预设触发语的定义

   3.3.2 预设触发语的特征

    1.引导性

    2.游离性

    3.规约性

   3.3.3 触发语引发预设的方式

    1.信息提示

    2.关系推理

    3.背景引入

   3.3.4 本书预设触发语的范围

 第4章 动词预设触发语

  4.1 汉语动词预设触发语的类型

   4.1.1 叙实动词

   4.1.2 状态变化动词

   4.1.3 含义动词

   4.1.4 褒贬评判类动词

   4.1.5 影响类动词

   4.1.6 行为反应类动词

  4.2 动词如何触发预设

  4.3 “后悔”类叙实动词分析

   4.3.1 “后悔”触发事实预设的形式

    4.3.1.1 后悔+VP

    4.3.1.2 为/对……(而)后悔

    4.3.1.3 VP(后),……后悔

    4.3.1.4 后悔,……VP

    4.3.1.5 后悔+NP

    4.3.1.6 后悔地说:“……”

   4.3.2 与“后悔”搭配和照应的词语

    4.3.2.1 后悔+不该

    4.3.2.2 后悔+没/没有

    4.3.2.3 后悔+当初/原来/以前

    4.3.2.4 ……后/以后/之后,后悔

    4.3.2.5 后悔+怎么/为什么

   4.3.3 “后悔”类词的篇章功能

    4.3.3.1 照应前文,承接下文

    4.3.3.2 补充信息内容,使言简意赅

   4.3.4 “后悔”不触发预设的情况

    1.非叙实情态句子

    2.语用否定

 第5章 副词预设触发语

  5.1 可触发预设的副词

   5.1.1 叙实类副词

   5.1.2 重复义副词

   5.1.3 递进义副词

   5.1.4 类同义副词(也)

   5.1.5 否定副词

   5.1.6 “白”类副词

   5.1.7 并、就、好容易、终于、亲自

    1.“并”触发的预设

    2.“就”触发的预设

    3.“好容易”触发的预设

    4.“亲自”触发的预设

  5.2 “还”触发预设与元语用法

   5.2.1 “还”是多功能的预设触发语

    5.2.1.1 “还”修饰动词

    5.2.1.2 “还”修饰形容词

   5.2.2 “还”触发预设与标举主观极值

   5.2.3 元语增量与主观极值

   5.2.4 “还”和“更”触发预设比较

   5.2.5 “还”表语气时也触发预设

  5.3 “还”、“再”触发预设比较

   5.3.1 “还”、“再”修饰肯定形式的VP

   5.3.2 “还”、“再”修饰否定形式的VP

   5.3.3 其他例证

  5.4 从预设看“反倒”类副词

   5.4.1 “反倒”类词的语义特点

   5.4.2 “反倒”类词触发的预设

   5.4.3 “反倒”跟“但是”的区别

  5.5 “只得/只好”的语用分析

   5.5.1 “只得/只好”所触发的预设

   5.5.2 “只得/只好VP”的断言义

   5.5.3 “只得/只好VP”的蕴涵义

 第6章 连词预设触发语

  6.1 可触发预设的连词

   6.1.1 宁可/宁愿……,(也不)

   6.1.2 既然……;之所以……

   6.1.3 虽然……,(但是)

   6.1.4 “即使”类连词

   6.1.5 或者(……或者);一方面……一方面

  6.2 “即使”类预设触发语

   6.2.1 “即使”类词触发的预设

   6.2.2 “即使”与“连”的同和异

   6.2.3 “即使”的不同用法

  6.3 从预设看“何况”和“况且”

 第7章 名词性成分触发预设的条件

  7.1 触发存在预设的名词性成分类型

   7.1.1 专有名词

   7.1.2 同位词组

   7.1.3 指示代词+量词+名词

   7.1.4 复杂修饰限定成分+名词

   7.1.5 某些光杆普通名词(在一定条件下触发存在预设)

   7.1.6 某些数量词+名词(较少触发存在预设)

  7.2 名词性成分触发存在预设的条件

   7.2.1 名词性成分能否触发存在预设与动词的语义类型有关系

   7.2.2 名词性成分能否触发存在预设与其指称性质有关

   7.2.3 名词性成分能否触发存在预设与其在句中所处的句法位置有关

 第8章 其他预设触发语

  8.1 “是……的”强调结构

  8.2 “的”字偏正结构

   8.2.1 “的”字偏正结构的构成方式

   8.2.2 “的”字结构是回指形式

   8.2.3 “的”字结构作时间、地点状语

  8.3 “以来”、“以后”辨析

   8.3.1 “以来”、“以后”是预设触发语

   8.3.2 “以来”、“以后”预设触发功能的异同

   8.3.3 “以来”、“以后”语义、句法功能差异

    8.3.3.1 “以来”、“以后”所表示的时段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不同

    8.3.3.2 “以来”、“以后”句法上的差别

 结语

预设是句子传递的重要信息。对于语言中的某些词语或结构,如果能从它们触发预设的功能方面展开分析,不少句法和语义上的差别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解释。预设的分析可为词义和句子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角度。本书对预设的研究分为理论探讨与事实分析两部分。理论探讨部分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预设的语用性质,给预设设立了判定标准,给出了明确、恰当的预设定义;界定了预设触发语,并分析了触发语的特征。事实分析部分以理论探讨为基础,对汉语动词、副词、连词等预设触发语的语义特点和触发预设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细致比较。本书分为8章。第1章概述了预设研究的背景,指出了国内外预设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不足,分析了本书研究的意义,划定了研究范围。第2章综述了国外预设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前后国外学者对预设性质、预设触发语、预设投射问题的探讨,区分了“语义预设”、“语用预设”两种概念的不同定义方式,并介绍了国外学者对预设与焦点、预设与否定的关系的分析。第3章是对预设理论问题的思索和研究。前人对预设的性质众说纷纭。认为预设是语义现象的学者,从命题的真值方面来定义预设,认为预设表明的是语句中的逻辑语义关系。本书从预设的真值定义法入手,细致探讨了预设失败与真值空缺的关系,发现了语义预设的定义方式存在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语义预设理论上的缺陷,确定了“预设是语用现象”的观点。虽然预设本质上是一种语用现象,但必须要在一定的语义基础上来探讨,只有那些由话语的表层结构中特定的词项引发的命题或信息才可称为真正的预设。本章在明确了预设性质的基础上,设立了预设的几个判定标准,给出了明确、恰当的预设定义,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预设触发语,分析了预设触发语的特征和触发预设的方式。第4章至第8章是对汉语预设触发语的探讨。第4章探讨了汉语动词预设触发语。在比较英汉动词触发语异同的基础上,通过细致考察《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动词,找出了汉语中能触发预设的动词类型,在Levinson列出的几种动词触发语之外,又补充了一些新的类型。第4章还分析了“后悔”类叙实动词的预设触发功能,考察了“后悔”类动词触发预设的句子形式,分析了这类动词的篇章功能。第5章研究汉语副词预设触发语。先列出了汉语副词可触发预设的小类,重点分析了“还”所触发的预设。在触发预设的基础上,“还”字发展出一种标举主观极值的功能,正是这种标举主观极值的功能使得“还”具有了元语增量的用法。“反倒”是汉语特有的副词,“反倒”总是引发一个主观预期,由于客观现实情形不但没有达到主观预期,还背离了主观预期,所以“反倒”的表义在转折中含有递进,这些语义特点使得“反倒”的用法明显区别于“但是”。本章还分析了“只得/只好”触发的预设与其所在句子的蕴涵义。第6章研究汉语连词预设触发语。先列出了汉语连词可触发预设的小类,重点分析了“即使”类连词所触发的预设。“即使”类连词总是引入一种极端性条件,表示在这种极端特殊的条件下,某种事件结果或事物状态不会改变。“即使Ti也VP”预设“在Ti的条件下,VP的可能性最小”。本章还从预设触发的角度分析了“何况”与“况且”的区别。第7章、第8章分析了名词性成分触发预设的条件,以及“是……的”结构、汉语由“的”构成的定中偏正结构触发的事实性预设。另外,“以来”、“以后”都能跟在表示事件的动词性成分后面,触发事实预设,但是前者总是触发事实预设,后者则受到一定限制。第8章从二者的词义出发,分析使得它们预设触发功能不同的语义基础,并细致比较了“以来”、“以后”句法功能的差异。

[1]北大中文系,1982,《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

[2]蔡玮,2003,《“有”字句中的预设》,《修辞学习》第2期。

[3]曹秀玲,2005,《再议“连……也/都……”句式》,《语文研究》第1期。

[4]陈家旭、魏在江,2004,《从心理空间理论看语用预设的理据性》,《外语学刊》第5期。

[5]崔希亮,1990,《试论关联形式“连…也/都…”的多重语言信息》,《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6]崔希亮,1993,《汉语“连”字句的语用分析》,《中国语文》第2期。

[7]崔永华,1984,《“连……也/都……”句式试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8]戴宁淑,2005,《预设、语义蕴涵及其鉴别方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戴耀晶,2001,《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义分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期。

[10]丁爱群,2006,《预设的触发语研究》,《长冶学院学报》第6期。

[11]方立,2000,《逻辑语义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2]方梅,1995,《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中国语文》第4期。

[13]方绪军,2004,《表示转折的“倒”和“却”》,《语言科学》第5期。

[14]富天飞,2006,《“以后”和“以来”》,《文教资料》第23期。

[15]弗雷格,1998,《论含义和所指》,载马帝尼奇编《语言哲学》,牟博等译,商务印书馆。

[16]高增霞,2001,《也谈“还”与“更”》,《汉语学报》第4期。

[17]高增霞,2002,《副词“还”的基本义》,《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18]高书贵,2000,《“毕竟”类语气副词与预设》,《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19]谷亚丽,2007,《“连”字句式预设分析》,《安徽文学》第12期。

[20]郭锐,2006,《衍推和否定》,《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21]郭锐,2008,《语义结构和汉语虚词语义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22]郭继懋,2008,《“因为所以”句和“既然那么”句的差异》,《汉语学习》第3期。

[23]郭志良,1999,《现代汉语转折词语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4]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25]何自然、冉永平,1998,《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现代外语》第3期。

[26]何自然,2003,《Notes on Pragmatics》语用学讲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7]何兆熊,2000,《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8]胡玲,2007,《“X以来,Y”句的成句条件》,《汉语学习》第4期。

[29]胡勇,2006,《论“一直以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30]胡泽洪,1996,《论语用预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31]胡泽洪,2006,《预设研究二题》,《学术研究》第11期。

[32]黄伯荣、廖序东,1991,《现代汉语(增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3]黄华新,1988,《论预设的特征和种类》,《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34]黄华新,2005,《逻辑与自然语言理解》,吉林人民出版社。

[35]黄华新、徐以中,2007,《预设的动态性和动态预设观》,《浙江大学学报》第5期。

[36]贾绪涛,2008,《语用预设及其应用研究》,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7]蒋琪、金立鑫,1997,《“再”与“还”重复义的比较研究》,《中国语文》第3期。

[38]姜望琪,2003,《当代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9]金立鑫,2006,《预设的两大领域及其形式表达系统》,《修辞学习》第5期。

[40]蓝纯,1999,《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外语研究》第3期。

[41]李昌年,2002,《与预设有关的歧义》,《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42]李杰,2007,《现代汉语状位语气副词的预设内容》,《暨南学报》第5期。

[43]李锡胤,1990,《对于预设与推涵的思考》,《外语学刊》第3期。

[44]李妍妍,2005,《论预设与有效交际》,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5]李宗江,2005,《副词“倒”及相关副词的语义功能和历时演变》,《汉语学报》第2期。

[46]刘利华,2003,《预设与蕴含》,《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47]刘锐,2004,《预设的语义和语用分析》,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8]刘振平,2007,《谈“X跟Y一样W”语式的语义预设》,《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49]刘宇红,2003,《预设投射研究的Karttunen模式与Fauconnier模式》,《外语学刊》第2期。

[50]陆俭明,1980,《“还”和“更”》,《语言学论丛》第6期。

[51]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语文出版社。

[52]罗雪梅,1999,《论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湖南大学学报》第1期。

[53]吕叔湘,1944,《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54]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55]吕叔湘主编,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56]马宁,2004,《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7]马庆株,1997,《“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语文研究》第3期。

[58]马庆株,2000,《结合语义表达的语法研究》,《汉语学习》第2期。

[59]马庆株,2006,《现代汉语副词的语义功能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第1期。

[60]马同咏,2004,《副词“倒”的语用前提》,《皖西学院学报》第2期。

[61]毛修敬,1987,《谈“以来”》,《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62]孟琮等,1999,《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

[63]苗兴伟,1997,《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外语学刊》第4期。

[64]潘海华,1996,《篇章表述理论概说》,《国外语言学》第3期。

[65]彭小川,1999,《论副词“倒”的语篇功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66]彭有明,2006,《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语用预设》,《广西大学学报》第6期。

[67]任瑚琏,2002,《“白”类副词是具有特定预设的副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第5期。

[68]杉村博文,1999,《“的”字结构、承指与分类》,载江蓝生、侯精一主编《汉语现状与历史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9]沈红丹,2003,《含有“还”的比字句的语用分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70]沈家煊,1987,《“差不多”和“差点儿”》,《中国语文》第6期。

[71]沈家煊,1990,《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72]沈家煊,1993,《“语用否定”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73]沈家煊译,1994,《预设、晦涩、歧义》,《国外语言学》,1993第4期-1994第1期。

[74]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75]沈家煊,2001,《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中国语文》第6期。

[76]沈家煊,2006,《“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中国语文》第4期。

[77]石安石,1986,《句义的预设》,《语文研究》第2期。

[78]石安石,1993,《语义论》,商务印书馆。

[79]石安石,1994,《语义研究》,语文出版社。

[80]石毓智,2001,《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81]束定芳,2000,《现代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82]束定芳,1989,《关于预设理论的几个问题》,《外语研究》第3期。

[83]索振羽,2000,《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84]唐凤燕,2003,《现代汉语“即使”复句探析》,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5]唐红芳,2008,《论语用预设的话语交际功能》,《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第1期。

[86]王俊毅,2007,《副词“倒”的语义语用分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第2期。

[87]王天佑,2007,《取舍句的预设问题》,《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88]王文博,2003,《预设的认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89]王维贤,1994,《现代汉语复句新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0]王相锋、刘龙根,1995,《预设投射理论初探》,《吉林大学学报》第6期。

[91]王扬,2004,《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92]王小郴,2004,《复句的预设和复句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3]王跃平,2007,《语义预设与规约隐涵》,《扬州大学学报》第1期。

[94]王跃平,2007,《试析虚拟性让步句的规约隐涵和预设》,《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95]王宇明,2007,《语用预设与语篇的语法衔接》,《科技咨询导报》第18期。

[96]魏在江,2003,《预设研究的多维思考》,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第2期。

[97]魏在江,2004,《语用预设的复合空间理据》,《外语教学》第4期。

[98]魏在江,2006,《语用预设的元语用探析》,《外语研究》第1期。

[99]文炼,2002,《蕴涵、预设与句子的理解》,《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100]温洁,2002,《“预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汉语学习》第4期。

[101]吴春仙,2001,《“反而”句的语义逻辑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02]吴新民,2005,《自然语言逻辑预设问题探究》,《北方论丛》第1期。

[103]向明友,1993,《试论话语前提分析》,《外国语》第4期。

[104]邢福义,1991,《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105]熊学亮,1999,《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6]熊学亮,1996,《语用学和认知语境》,《外语学刊》第3期。

[107]徐筠,2003,《预设研究的框架》,《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第1期。

[108]徐烈炯,1995,《语义学》(修订本),语文出版社。

[109]徐盛桓,1993,《“预设”新论》,《外语学刊》第1期。

[110]徐燕青,2008,《现代汉语“况且”句的篇章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111]徐则宇、顾海悦,2000,《缺省预设:话语连贯的心理基础》,《解放军外院学报》第3期。

[112]杨翠,2006,《语言学中的预设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3]杨淑璋,1985,《副词“还”和“再”的区别》,《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114]袁毓林,2000,《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中国语文》第2期。

[115]袁毓林,2003,《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中国语文》第1期。

[116]袁菲,2005,《语用预设的话语交际功能》,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7]殷志平,1995,《“X比Y还W”的两种功能》,《中国语文》第2期。

[118]俞如珍,1996,《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和会话含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1期。

[119]张东华,2004,《评注性副词“差点儿”的蕴含和预设》,《滨州师专学报》第1期。

[120]张洪超,2007,《让步复句的预设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121]张克定,1995,《语用预设与信息中心》,《外语教学》第2期。

[122]张克定,1997,《预设与割裂句的强调》,《外语与外语教学》第4期。

[123]张克定,1999,《预设·调核·焦点》,《外语学刊》第4期。

[124]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5]张燚、任晔,2003,《论语用预设的交际价值》,《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

[126]张谊生,1996,《现代汉语预设否定副词的表义特征》,《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127]张谊生,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

[128]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29]郑国平,2006,《语用预设及其交际功能》,《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期。

[130]郑亚南、黄齐东,2007,《预设的认知语境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10期。

[131]周红,2006,《副词“倒”的预期推断与语法意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132]周静、杨海明,2007,《语言表达的缺位与补位》,《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133]周礼全,1994,《逻辑》,人民出版社,

[134]周铁项,2001,《刍议预设的特征和种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135]周小兵,1990,《汉语“连”字句》,《中国语文》第4期。

[136]周小兵,1995,《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中国语文》第2期。

[137]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138]朱永生、苗兴伟,2000,《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外国语》第3期。

[139]左思民,2000,《汉语语用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4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5,《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41]Atlas,Jay. 1977. “Negation,Ambiguity and Presupposition.”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321-336.

[142]Schoubye,Anders J. 2007. “Presupposition Failure & Truth-Value Intuitions.” For the Degree of Cand. Mag in Philosophy,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143]Beaver,David. 1993a. “Two Birds and One Stone.” In Hans Kamp(ed.),Presupposition,Dyana-2,Deliverable R2.2. A,Part II.

[144]Beaver,David. 1993b. “The Kinematics of Presupposition.” In Hans Kamp (ed.),Presupposition,Dyana-2,Deliverable R2.2. A,Part II.

[145]Beaver,David. 1995. “Presupposition and Assertion in Dynamic Semantics.” Ph.D. thesis,University of Edinburgh.

[146]Chomsky,N. 1970. “Deep Structure,Surface Structure and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Steinberg,D. & L.Jacobovits (eds.) Semantics,an Interdisciplinary Reader in Philosophy,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y,pp.183-21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7]Donnellan,Keith. 1966. “Reference and Definite Descriptions.” Philosophical Review 75:281-304.

[148]Sperber,D. & D.Wilson. 1986.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lackwell Oxford.

[149]Fauconnier,Gilles. 1985. 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0]Frege,Gottlob. 1892. “On Sense and Meaning.” In Brian McGuinness (ed.),Frege:Collected Works,pp.157-177. Basil Blackwell,Oxford.

[151]Fillmore,C.J. 1971. “Verbs of Judging:An Exercise in Semantic Description.” In Studies in Linguistic Semantics,pp.273-290. 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152]Gazdar,G. 1979. Pragmatics:Implicature,Presupposition,and Logical Form.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53]Leech,Geoffrey. 1981. Semantics. Penguin Books,Ltd.

[154]Givón,Talmy. 1979. On Understanding Grammar:Discourse and Syntax.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55]Kamp,Hans. 1981. “A Theory of Truth and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Formal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Mathematical Centre Tracts 135,pp.277-322. Amsterdam.

[156]Halliday,M.A.K. & Hasan,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Longman.

[157]Heim,I. 1983. “On the Projection Problem for Presupposi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West Coast Conference on Formal Linguistics.

[158]Horn,Laurence R. 1985. “Metalinguistic Negation and Pragmatic Ambiguity.” Language 61(1):121-174.

[159]Austin,John L. 1975.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60]Jennifer,Spenade. 2003. “Factive Presuppositions,Accommodation and Information Structure.” Journal of Logic,Language and Information,12:351-368.

[161]Bos,Johan. 1994a. Presupposition and VP-Ellipsis. Claus Report 37. Department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University of the Saarland.

[162]Bos,Johan. 1994b. Presupposition as Anaphora in the Verbmobil Semantic Formalism,Verbmobil Report 25,University of the Saarland.

[163]Allwood,Jens,Andersson,Osten Dahl. 1977. Logic in Linguis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iy Press.

[164]Kamp,H. and A.Rossdeutscher. 1994. “Drs-Construction and Lexically Driven Inference.”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20:165-235.

[165]Karttunen,L. 1971. “Implicative Verbs.” Language 47(2):340-358.

[166]Karttunen,L. 1973. “Presuppositions of Compound Sentences.” Linguistic Inquiry 4:167-193.

[167]Karttunen,L. 1974. “Presupposition and Linguistic Context.”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1:181-194.

[168]Karttunen,L. & Peters,S. 1979.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In C.-K.Oh & D.Dinnee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 11:Presupposition,pp.1-56. Academic Press,New York.

[169]Keenan,E.L. 1971. “Two Kinds of Presupposi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In Studies in Linguistic Semantics,pp.45-54. New York:Holt.

[170]Keenan,Edward. 1992. “Beyond the Frege Boundary.”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5:199-221.

[171]Kiparsky,P. & Kiparsky,C. 1970. “Fact.” In Progress in Linguistics,pp.143-173. The Hague:Mouton.

[172]Kempson,R. 1979. “Presupposition,Opacity and Ambiguity.” In C.-K.Oh & D.Dinnee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 11:Presupposition,pp.283-297. Academic Press,New York.

[173]Langendoen,D. Terence & Savin,H. 1971. “The Projection Problem for Presuppositions.” In C.Fillmore & D.Langendoen (eds.),Studies in Linguistic Semantics,pp.373-388. Holt,Reinhardt & Winston,New York.

[174]Levinson.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5]Lewis,D. 1979. “Scorekeeping in a Language Game.”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8:330-359.

[176]May,J.L. 2001. 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77]McCawley,J. 1979. “Presupposition and Discourse Structure.” In C.-K.Oh & D.Dinnee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 11:Presupposition,pp.371-388. Academic Press,New York.

[178]McCawley,D. 1981. Everything that Linguists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LogicBut Were Too Afraid to Ask).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 & Blackwell,Oxford.

[179]Grice,Paul.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Paul Grice(ed.),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pp.22-41.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80]Grice,Paul. 1981. “Presup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P.Cole(ed.),Radical Pragmatics,pp.183-197.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81]ackendoff,R. 1972.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Mass:The MIT Press.

[182]Kempson,Ruth M. 1975. Presupposition and the Delimitation of Seman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3]Russell,B. 1905. “On Denoting.” Mind 14:479-493.

[184]Saebo,Kjell Johan. 1996. “Anaphoric Presuppositions and Zero Anaphora.”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9:187-209.

[185]Saeed,J.I. 2000. Seman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86]Soames,S. 1982. “How Presuppositions are Inherited:A Solution to the Projection Problem.” Linguistic Inquiry 13:483-454.

[187]Strawson,P. 1950. “On Referring.” Mind 59:320-344.

[188]Strawson,Peter. 1952. Introduction to Logical Theory. Methuen,London.

[189]Strawson,P.F. 1964. “Identifying Reference and Truth-Value.” Theria 30:96-118.

[190]Stalnaker,R. 1970. “I Pragmatics.” Synthese 22:272-289.

[191]Stalnaker,R.C. 1973. “Presuppositions.”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2:447-457.

[192]Stalnaker,R.C. 1974.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In M.K.Munitz & P.K.Unger (eds.),Semantics and Philosophy,pp.197-214.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193]Stalnaker,Robert. 1979. “Assertion.” In Peter Cole (ed.),Syntax and Semantics,Vol.9,Academic Press,London.

[194]Stalnaker,Robert. 1998.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Context.” Journal of Logic,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7:3-19.

[195]Levinson,Stephen C.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Van der Sandt,R.A. 1988. Context and Presupposition. London:Croom Helm.

[197]Van der Sandt. 1992. “Presupposition Projection as Anaphora Resolution.” Journal of Semantics 9:333-377.

[198]Van Dijk,T.A. 1981. Studies in the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The Hague:Mouton.

[199]Wilson,Deirdre. 1975. Presuppositions and Non-truth-conditional Semantics. New York:Academic Press.

[200]Yule,George. 1996. Pragmatic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