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社会信用法律制度体系研究图书

A Study on the Legal System for Social Credit

SSAPID:101-3925-3935-82
ISBN:978-7-5097-4939-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在李晓安教授主持的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李晓安教授多年对这一主题研究成果以及她的团队成员对该主题研究成果汇编成高水平的论文集。该成果的研究以信用的概念、本质、体系的深入分析作为基础,以对征信、个人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政府信用、信用治理、食品安全、环境信用、工程信用、政府公信力、消费者信贷、银行卡等不同角度对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晓安
编 辑:高雁;梁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法律

 第一编 信用理论分析

  第一章 信用的二元性视角

   一 信用内生动因之二元性

    (一)信用内生动因:人格品德定式

    (二)信用不仅是一种人格利益,更是一种特殊的财产利益

   二 信用外推形式之二元性

   三 信用风险与救济的二元性

    (一)信用风险概念

    (二)信用风险构成要素

    (三)信用风险的危害

    (四)合理利用信用风险

    (五)规避信用风险的措施

    (六)信用纠纷的救济途径

     1.司法救济途径

     2.其他救济途径

   结语

  第二章 信用本质:经济要求权的实现

   一 虚拟经济与信用构成要素变化之表现

   二 信用内涵发展之分析

    (一)股权是否纳入信用范围

    (二)知识产权能否纳入信用范围

   三 信用的本质——经济要求权的实现

   四 结论

  第三章 我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结构缺陷及演进路径*

   一 结构虚空与效力软约束

   二 结构模糊与权力(利)分配不确定

   三 结构固有的不平等与利益关系的不平等

   四 构建硬约束的刚性结构

   五 构建制度理性的权力结构

   六 构建以博弈为核心的均衡结构

   结语

 第二编 信用类型研究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制体系的研究

   一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体系的三要素分析

    (一)关系主体

    (二)信息内容

    (三)运作规则

   二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开放征信数据原则

    (二)保护个人隐私原则

    (三)公平竞争原则

   三 国际流行的个人信用征信模式

    (一)市场主导型模式

    (二)政府主导型模式

    (三)会员制模式

    (四)国外征信体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四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制体系的构建

    (一)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相关立法建设的切入点

    (二)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机构法律地位的确立

    (三)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配套体系

     1.关于个人信用数据开放的配套法律

     2.关于我国保护隐私权的立法

     3.关于我国征信监管的立法

     4.关于我国征信奖惩机制的立法

   五 总结

  第五章 我国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立法研究

   一 我国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制度现状分析

    (一)我国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产生

    (二)我国个人消费信贷法律环境的比较分析

   二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立法中的关键问题——个人信用问题分析

    (一)信用证明材料的证明作用问题

     1.征信报告

     2.收入证明

     3.工作证明文件

     4.其他收入/财力/资格证明

     5.其他信用证明文件

    (二)间接信用的影响力分析

     1.借款人就职企业对于借款人信用证明材料证明力的影响

     2.借款人家庭信用对于借款人信用评价的影响

   三 我国个人信用消费法律制度设计

    (一)我国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立法指导原则探讨

    (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合同缔结过程的具体立法规定

     1.结合贷款申请人的综合信用额度对合同缔结进行相关限制

     2.合理确定必须提供的信用材料和可以提供的信用证明材料

     3.合理利用借款人的间接信用

    (三)制定信贷审查员的职业标准

    (四)加强其他个人征信立法

  第六章 一人公司信用规制的法律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一人公司信用规制的必要性

   二 信用的经济性与一人公司信用规制

    (一)以信用的经济性为基础对一人公司进行信用规制的研究

    (二)反映信用经济性的要素:信息和资产

   三 信息所关涉的一人公司信用规制

    (一)信息内容的主体性要求:设立一人公司的主体资格

    (二)信息内容的外观性要求:一人公司的法律类型

    (三)信息内容的外观性要求:一人公司的公示义务

    (四)信息内容的合法性要求:一人公司的“计划生育”制度

   四 资产所关涉的一人公司信用规制

    (一)资产内容的实缴性要求:一人公司的注册资本制度

    (二)资产内容的监管性要求:财务监督和审计制度

    (三)资产内容的独立性要求:更为严格的人格否认制度

  第七章 商业银行信用卡法律风险研究

   一 信用卡与风险

   二 信用卡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信用卡冒用风险及原因分析

    (二)信用卡透支风险及原因分析

    (三)设备故障的法律风险及原因分析

   三 不同类型信用卡风险的责任分析

    (一)信用卡冒用风险的责任分析

    (二)信用卡透支风险的责任分析

     1.持卡人恶意透支但不涉及第三人时的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

     2.持卡人恶意透支且涉及第三人时的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

    (三)设备故障风险的责任分析

     1.发卡机构的风险承担

     2.持卡人的风险承担

   四 完善我国信用卡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我国信用卡法律体系现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简称《民法通则》)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简称《合同法》)的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简称《担保法》)的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简称《刑法》)的规定

     5.银行法律的规定

    (二)我国现有信用卡法律体系的不足

     1.我国信用卡的立法层次较低、立法相对滞后

     2.缺乏调整信用卡法律关系的专门性法律

     3.对持卡人即消费者的法律保护力度不够

    (三)对完善我国信用卡法律体系的立法建议

     1.制定专门的《信用卡法》

     2.制定消费信贷法

     3.完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

     4.制订全国统一的信用卡业务操作规范

     5.完善信用卡的金融监管制度

  第八章 民间金融法律问题研究

   一 民间金融法律地位现状

   二 民间金融的法律属性

   三 民间金融合法化分析

    (一)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必要性

     1.民间金融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2.民间金融促进资源优势互补

     3.民间金融推进现行金融体制改革

    (二)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可行性

    (三)民间金融合法化的意义

   四 民间金融风险法律分析及民间金融法律制度构建

    (一)民间金融法律风险分析

     1.贷款人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2.借款人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3.政府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二)民间金融法律制度构建

   结语

  第九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立法

   一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辩证关系

   二 美国金融监管立法与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现状的对比分析

    (一)美国金融监管立法的发展历程

    (二)美国应对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立法

     1.鼓励金融创新——放松管制的立法

     2.控制创新风险——放松管制与加强管制并举的立法

    (三)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现状

    (四)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问题

     1.有关文件的权威性不高

     2.监管内容和实现监管的方法可操作性不强

     3.对境外金融机构疏于监管

     4.对外资银行监管立法不足

   三 美国金融监管立法的缺陷以及对美国政府应对措施的评价

    (一)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的美国金融监管立法的缺陷

    (二)美国政府针对此次危机所采取的措施

     1.货币政策

     2.财政政策

     3.金融监管大部制改革

     4.2008年《稳定法案》

   四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启示——为支持金融创新而实施监管

    (一)改变立法观念,开拓金融企业实施金融创新的空间

    (二)根据国情,扩大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三)辩证处理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

    (四)加强风险的检测和各项监管措施的落实

    (五)加强国际合作,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六)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立法体系

     1.按照WTO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

     2.规范对内、外资银行的监管

     3.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及再监管制度

     4.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与监管透明度的提高

     5.市场退出机制的完善

  第十章 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研究

   一 公益信托制度的本质属性

   二 公益信托法律关系主体

    (一)公益信托委托人

    (二)公益信托受托人

    (三)公益信托受益人

    (四)公益信托监察人

    (五)公益事业管理机构

   三 我国设立公益信托的法律问题分析

    (一)公益信托设立的模式选择

     1.合同

     2.遗嘱

     3.宣言信托

    (二)我国公益信托设立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四 我国公益信托设立制度完善措施

    (一)认可宣言信托

    (二)转变我国公益信托设立程序模式

    (三)明确公益信托设立主管机关

   五 我国公益信托监管法律问题分析

    (一)公益信托监管的目标

    (二)公益信托监管的对象

     1.信托财产

     2.公益信托受托人

    (三)公益信托监管的主体

     1.公益信托监察人

     2.公益事业管理机构

    (四)缺乏公益信托受托人自律监管

   六 公益信托监管制度设计

    (一)健全公益信托监察人制度

     1.明确公益信托监察人的任职资格

     2.健全公益信托监察人的职权

     3.增加公益信托监察人的变更、解任规定

    (二)建立统一的公益信托监管机构

    (三)发展公益信托受托人自律监督

 第三编 政府信用研究

  第十一章 公信力:政府信誉与声誉制度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政府公信力与社会转型中的制度成本

   二 单一思维的制度模式对政府信誉、声誉的影响

    (一)基于政治理性的制度设计,缺乏维系制度的共同信念

    (二)以政治利益依附关系为中心形成的制度化关联,导致整个社会缺乏对制度的尊重及对法律的信仰

    (三)在政府效率优先的经济思维指导下的功利主义制度设计,最终导致利益失衡、问题不断

    (四)有限理性与代理费用低,导致制度系统性不强,产生制度惰性

   三 政府公信力提升:关于制度体系建构的考量

    (一)体现理性均衡的制度思维

    (二)体现开放透明、具有张力的制度特性

    (三)体现以法律为手段、以防治腐败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结语

  第十二章 论依法治国方略的市场践行

   一 我国经济转型的市场践行:现状与挑战

    (一)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现状

    (二)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时代挑战

   二 我国经济转型的权力演进:公共权力的嬗变*

    (一)公共权力的进化形态

    (二)公共权力的异化形态

   三 全面推进阶段*的依法治国方略:理性反思与协力构建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必要性反思

    (二)依法治国方略的层次性构建

  第十三章 自行与自主: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法律约束分析*

   一 地方政府举债权的法律约束

   二 发债主体信用法律分析

   三 地方债券与项目的法律评价

   四 地方债违约与风险监管法律分析

   结语

  第十四章 法律视野中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信用风险与地方政府信用失序*

   一 问题的提出:投融资平台公司结构性信用风险构成

    (一)平台公司的设立突破了我国法律关于地方政府不允许负债的规定

    (二)平台公司的设立既与《公司法》规定的一般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也有别于《公司法》国有独资公司设立的规定,存在法人治理风险

    (三)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不仅在公司组织结构方面存在风险,更重要的是存在资本金风险

   二 问题的性质:平台公司信用风险或成为信用风险链的推手

   三 问题的根源:法律制度失衡与地方政府信用失序

   四 问题的解决:地方政府信用治理与投融资平台公司信用风险防范

   结语

  第十五章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法律问题研究

   一 问题由来

   二 平台公司法律地位分析

   三 平台公司的偿债能力分析

   四 政府担保的现状分析

   五 主要法律风险

    (一)从平台公司自身的现状看存在的法律风险

     1.公司法人治理不健全

     2.平台公司自身偿债能力不足

     3.相关担保没有法律依据

     4.质抵押权的实现困难

    (二)从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关系看存在的法律风险

     1.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产权不明晰

     3.地方政府还款承诺的法律效力极弱

   六 法律风险成因

    (一)现行法律不能适应地方融资需求

    (二)公司治理结构缺陷

    (三)建设项目收益性差

    (四)融资途径单一

    (五)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

   七 制度建设之完善

    (一)完善《预算法》有关规定

    (二)完善《担保法》有关规定

    (三)制定专门的平台公司管理办法

    (四)加强监督管理

    (五)改进治理结构

    (六)加强内部监管

  第十六章 和谐社会地方政府信用治理的经济法律分析*

   一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与预算法律软约束

   二 地方政府债务构成与法律约束不足分析

   三 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分析与法律规制的定位

   四 政府失信的主要体现与信用治理的法律分析

 第四编 信用治理及其他

  第十七章 对司法裁判确定性认识

  第十八章 环境价值独立视野下“环境信用”的构想

   一 价值、环境价值及其独立

    (一)传统价值定义反思中的环境价值定位

    (二)环境价值独立的渊源——关于“环境价值释放论”的探悉

   二 信用的定义以及现代信用的特征和功能

    (一)信用的定义

    (二)解析现代信用的特征与功能

   三 生态文明指引下的信用路径选择:独立环境价值的信用化——“环境信用”的萌芽

    (一)环境信用萌芽的缘由与定义

    (二)环境信用特征的比较分析

   四 现代环境信用与环境主体行为的交涉——从“绿色”信用规制的角度

    (一)何谓“绿色”信用规制?

    (二)如何构建绿色信用规制体系以应对传统信用经济流弊带来的挑战?

  第十九章 信用综合治理的四大杠杆体系*

   一 信用问题的形成环路

   二 信用综合治理的杠杆体系

    (一)政府信用治理

    (二)金融中介信用治理

    (三)保护知识产权

    (四)完善信用市场

 前言

本书运用系统论的思维与方法,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看成一个大系统,以逻辑相关性为基础,通过对社会信用构成元素、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与社会信用法律制度形式体系的供给分析,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体系的缺陷及信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压力引起的法律制度内在的变迁、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结构由不均衡向均衡状态的转变并最后达到均衡的过程。本书对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化建设提出建议,力求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与良性互动、有效运转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