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0

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图书

BLUE BOOK OF DESTITUTE AREAS:THE DEVELOPMENT REPORT OF CHINA'S DESTITUTE AREAS

SSAPID:101-3918-9860-77
ISBN:978-7-5097-4283-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报告是第一部关注中国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报告。以率先启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先行先试”区域——武陵山片区为样本,以“多维减贫和自我发展能力构建”为主题,本报告全面考察了武陵山片区71县市区近10年来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状况及其时空演变规律,并基于贫困各维度和自我发展能力各子系统的特征和演变趋势,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同时,对武陵山片区内“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经典个案进行解剖,总结了其经验与启示。由于武陵山片区是中国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因而,本报告关于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演变特征与趋势等普遍性、规律性问题的探讨同样适用于其他连片特困区。

相关信息

丛书名:连片特困区蓝皮书
编 辑:郭峰;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武陵山片区简介

 连片特困区蓝皮书编委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主要编撰者简介

 皮书数据库

 BⅠ 总报告

  B.1 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在机遇与挑战中起航

   一 机遇、挑战与起航

    (一)机遇

     1.“四区一屏障”的战略定位为武陵山片区的区域发展指明了方向

     2.国家级“试点”平台为武陵山片区提供了优越的外部发展环境

     3.权威的统一规划和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有利于整合武陵山片区内部发展动力

    (二)挑战

     1.缺乏“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2.“行政区经济”本位主义传统对内部合作与资源整合的阻碍

     3.武陵山片区深陷“贫困陷阱”对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常规政策效应的挑战

    (三)起航

     1.片区内各级政府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相继出台,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国家民委派驻片区的联络员制度得以落实,形成了全覆盖的信息网络平台

     3.多家武陵山片区研究机构挂牌成立,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研究热情高涨

     4.片区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抱团发展的认识渐入人心

     5.片区内各级政府发展积极性明显增强,新一轮区域竞赛被启动

   二 现状、特征与趋势

    (一)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的现状、特征与趋势

     1.经济贫困重心由贵州片区向湖南片区转移

     2.人类贫困由集中分布向分散集聚演变

     3.信息贫困减幅较大,空间分布由相对集中向分散集聚演变

     4.生态贫困在各维度中相对最轻,且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

     5.综合贫困呈“一大三小”的“四足鼎立”分散集聚格局

    (二)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的现状、特征与趋势

     1.产业能力相对最强,较强县市区呈点、线分布,较弱县市区则相对集中

     2.市场能力增幅最快,较强、较弱县市区连片分布特征明显

     3.空间能力受自然地理与交通地位影响较大,总体有较大改善,但空间格局稳定

     4.软实力相对最弱、改善幅度有限,且空间分布相对稳定

     5.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较大,但仍然很低,且较强县市区空间分布较为分散

   三 思路、对策与展望

    (一)思路

     1.政府机构、BOP群体以及NGO机构之间的关系

     2.区域竞赛与区域合作之间的关系

     3.外部援助与内部整合之间的关系

     4.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能力培育之间的关系

     5.多维贫困各维度之间及自我发展能力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对策

     1.以“攻难点”“补短板”的差异化政策提升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效率

     2.以“域际战略产业链”和“共建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

     3.以整合“碎片化”市场、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市场容量和市场化程度

     4.加快“六中心四轴线”+“三圈一带”的快速交通网络状城镇体系建设

     5.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提升片区软实力

    (三)展望

     1.在大规模投资拉动下经济将会出现更快增长

     2.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3.片区内区域之间的合作将呈现新的局面

     4.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BⅡ 综合评价篇

  B.2 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一 引言

   二 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三 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1.经济贫困

    2.人类贫困

    3.信息贫困

    4.生态贫困

   四 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考核办法

   五 结论与展望

  B.3 连片特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引言

   二 连片特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三 连片特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1.产业自我发展能力子系统

    2.市场自我发展能力子系统

    3.空间自我发展能力子系统

    4.自我发展软实力子系统

   四 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考核办法

   五 结论与展望

  B.4 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

   一 引言

   二 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测度

    (一)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

     1.测度方法

     2.数据来源

    (二)测度结果

     1.片区整体层面的多维贫困状况

     2.分片区层面的多维贫困状况

     3.县市区层面的多维贫困状况

   三 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

    (一)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1.评价方法

     2.数据来源

    (二)评价结果

     1.片区整体层面的自我发展能力状况

     2.分片区自我发展能力状况

     3.县市区层面的自我发展能力状况

   四 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时空演变分析

    (一)多维贫困的时空演变分析

     1.经济贫困的时空演变

     2.人类贫困的时空演变

     3.信息贫困的时空演变

     4.生态贫困的时空演变

     5.综合贫困的时空演变

    (二)自我发展能力的时空演变分析

     1.产业自我发展能力的时空演变

     2.市场自我发展能力时空演变

     3.空间自我发展能力时空演变

     4.软实力的时空演变

     5.自我发展能力的时空演变

   五 主要结论

 BⅢ 扶贫攻坚篇

  B.5 武陵山片区的经济贫困与产业扶贫

   一 引言

   二 武陵山片区经济贫困基本调查

   三 武陵山片区经济贫困原因分析

   四 政府扶贫政策的反思

   五 武陵山片区反贫困的思路

   六 武陵山片区产业扶贫的产业选择

  B.6 武陵山片区的人类贫困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 引言

   二 人类贫困构成、度量指标及数据来源

    (一)人类贫困构成

     1.教育贫困

     2.健康贫困

     3.住房贫困

     4.交通贫困

    (二)人类贫困度量指标及数据来源

   三 武陵山片区人类贫困时序演变及对比分析

    (一)教育贫困时序演变及对比分析

     1.教育资源

     2.教育水平

    (二)健康贫困时序演变及对比分析

     1.健康投入

     2.健康水平

    (三)住房贫困时序演变及对比分析

     1.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3.自来水普及率

     4.卫生厕所普及率

     5.城市人均年生活用电量

    (四)交通贫困时序演变及对比分析

     1.每万人公共汽车拥有量

     2.城市人均道路面积

    (五)人类贫困综合对比分析

   四 武陵山片区人类贫困的原因探析

    (一)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视不够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质量较低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措施不完善

   五 武陵山片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措施

    (一)树立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

    (二)完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管理体制

    (三)提升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质量

    (四)健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措施

   六 结论与展望

  B.7 武陵山片区的信息贫困与信息扶贫

   一 信息及信息贫困

   二 武陵山片区信息贫困现状

    (一)武陵山片区信息基础设施状况

     1.电话普及率

     2.互联网入户率*

     3.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

     4.电视综合覆盖率

     5.人均邮电业务量

    (二)武陵山片区信息化程度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1.电话普及率

     2.互联网入户率*

     3.广播覆盖率

     4.电视覆盖率

     5.人均邮电业务量

   三 武陵山片区信息贫困的成因分析

    (一)武陵山片区信息贫困形成的地理因素

    (二)武陵山片区信息贫困形成的经济因素

    (三)武陵山片区信息贫困形成的文化教育因素

    (四)武陵山片区信息贫困形成的体制因素

   四 武陵山片区信息扶贫的对策

  B.8 武陵山片区的生态贫困与生态扶贫

   一 引言

   二 生态贫困相关理论

    (一)生态贫困的内涵

    (二)生态贫困的特征

    (三)生态环境与经济贫困之间的关系

     1.经济贫困直接或间接导致生态环境退化

     2.生态环境退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地区贫困

   三 武陵山片区生态贫困的现状及形成机理

    (一)武陵山片区生态贫困现状

     1.经济发展落后、贫困问题突出

     2.自然生态系统脆弱且承载能力低

     3.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

     4.“三废”对环境污染影响程度各异

    (二)武陵山片区生态贫困形成机理

     1.武陵山片区生态环境脆弱导致当地生存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

     2.武陵山片区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四 武陵山片区治理生态贫困的途径——生态扶贫

    (一)依托生态农业实现武陵山片区生态扶贫

    (二)依托生态工业实现武陵山片区生态扶贫

    (三)依托生态旅游业实现武陵山片区生态扶贫

    (四)在武陵山片区内建立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五)采取多种有效方式缓解片区内人口压力

   五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BⅣ 区域发展篇

  B.9 武陵山片区特色优势产业 自我发展的机理、路径与展望

   一 武陵山片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

    (一)武陵山片区产业结构的演化

    (二)武陵山片区产业结构水平的国际比较

   二 武陵山片区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及发展现状

    (一)优质矿产资源及其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二)旅游及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三)特色农牧产品及其加工业

   三 基于系统动力模型的优势产业自我发展——以张家界旅游产业为例

    (一)模型建立

     1.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的因果关系图

      (1)GDPi—GDP—INV-Ri—Ki—GDPi

      (2)GDPi—GDP—INV-Ri—TECH-Ri—GDPi

      (3)GDPi—GDP—INV-Ri—TECH-R—JOB-Ri—Li—GDPi

      (4)GDPi—GDP—INV-Ri—Resource—GDPi

      (5)GDPi—GDP—Pollution—Resource—GDPi

     2.张家界旅游业自我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3.模型的检验

    (二)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的机理及路径仿真

     1.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的仿真

     2.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的路径仿真

   四 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一)特色优势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先导,并依托地区比较优势

    (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必须注重科技创新

    (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必须加以科学规划

    (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必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10 武陵山片区市场潜力估计与发展前景预测

   一 引言

   二 模型和方法

    (一)市场潜力估计方法

    (二)市场潜力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模型

    (三)市场潜力发展前景预测模型

   三 武陵山片区市场潜力估计

    (一)数据来源

    (二)武陵山片区市场潜力估计

    (三)武陵山片区市场潜力的分组比较

   四 武陵山片区市场潜力的影响因素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

    (二)面板协整检验

    (三)模型的设定

    (四)实证结果分析

   五 武陵山片区市场潜力发展前景预测与提升

    (一)武陵山片区市场潜力发展前景预测

    (二)武陵山片区市场潜力的提升对策

     1.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2.扩大地方财政支出规模

     3.扩大居民消费

     4.大力发展工业

     5.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B.11 武陵山片区经济地理的时空演化与重塑战略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二)研究方法

     1.县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测算

     2.变异系数

     3. ESDA方法

   三 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

    (一)总体特征

     1.武陵山片区经济概况

     2.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二)分县特征

     1.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特征

     2.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四 武陵山片区经济地理的重塑战略

    (一)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行政壁垒的边界效应明显,阻碍经济要素合理流动和统一市场的建立

     2.地域分工不明确,产业同质化强

     3.区域发展普遍落后,缺乏具有明显辐射带动作用的增长极

     4.自然资源丰富,但整体利用率不高

     5.区位劣势造成限制发展因素较多

    (二)武陵山片区经济地理重塑思路与建议

     1.打破行政界线障碍,加强区域合作

     2.培育区域增长极

     3.制定区域交通运输规划,建立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

     4.优化区域空间组织体系

  B.12 武陵山片区的软实力分析

   一 引言

   二 武陵山片区软实力度量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度量指标选择

     1.人口素质

     2.公共服务

     3.区域形象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1.数据来源

     2.数据的处理

   三 武陵山片区软实力的时序演变与对比分析

    (一)人口素质的时序演变及对比分析

     1.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

     2.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二)公共服务的时序演变及比较分析

     1.公共服务潜力的时序演变与比较分析

     2.社会保障水平时序演变与比较分析

    (三)区域形象的空间对比分析

     1.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区域知名度的空间分布

     2.武陵山片区71县市区区域知名度空间分布的特征

   四 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武陵山片区软实力培育的对策建议

     1.人口素质发展方面

     2.公共服务建设方面

     3.区域形象建设方面

 BⅤ 先行先试篇

  B.13 “龙凤融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 龙山、来凤的基本情况

   二 “龙凤融城”发展过程:过去与现在

    (一)龙山、来凤历年经济发展概况

    (二)“龙凤融城”发展阶段

     1.阶段一:联系强化

     2.阶段二:理念提出

     3.阶段三:实施开拓

     4.阶段四:龙凤示范区建立

    (三)“龙凤融城”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1.“龙凤融城”机遇与优势分析

     2.“龙凤融城”的制约因素

     3.“龙凤融城”未来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 “龙凤融城”未来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

    (一)总体思路

    (二)优化空间结构,构建合理的内外部发展格局

     1.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构建圈层格局

     2.打造县城增长极,培育两条优先发展城镇带,统筹城乡发展

     3.加快建设里耶旅游示范镇,培育区域旅游发展增长极

     4.加强“多片”生态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三)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强产业品牌建设

     1.文化旅游产业

     2.特色农业

     3.新型工业

    (四)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

     1.建立以县城增长极为核心的交通组织体系

     2.打通龙山、来凤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大通道

     3.提升现有公路等级,加强特色城镇的公路建设

    (五)深化区域帮扶,促进区域自生能力增长

    (六)增强城镇集聚能力,走特色城镇化之路

    (七)优化设施布局,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水平

    (八)加快信息能力建设,提高信息传播和共享水平

    (九)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融城效率

   四 经验启示

    (一)“龙凤融城”为更大行政单元的区域合作开拓了思路

    (二)“龙凤融城”为毗邻县域加快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范例

    (三)“龙凤融城”为促进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尝试

  B.14 破解跨域治理困局的“锰三角”模式解析

   一 引言

   二 “锰三角”跨域环境污染事件的缘起与发展

    (一)“锰三角”地区情况概述

    (二)“锰三角”地区跨域污染事件的爆发与升级

    (三)“锰三角”跨域环境治理风暴及其显著成效

   三 “锰三角”跨域环境治理模式的内涵剖析

    (一)“锰三角”治理模式中蕴含的核心要素

     1.强大的民间环保力量和正义的地方精英

     2.高效型纵向行政管理

     3.联动型横向政府合作

     4.独立的媒体监督

    (二)“锰三角”跨域环境治理系统的动力机制及其演进

    (三)“锰三角”跨域治理模式的制度性结构

   四 跨域治理困局破解的基本逻辑与制度特征

    (一)多元治理主体

    (二)二维治理网络

    (三)地方性制度资源和民间政治精英的嵌入

    (四)区域性公共论坛

    (五)多层次的制度结构及其变迁

   五 结语

  B.15 贫困村的专业化发展与多维减贫经验

   一 引言

   二 黄金村茶叶产业专业化发展进程

    (一)黄金村茶叶产业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二)农户茶叶产业参与状况比较

   三 黄金村农户多维贫困的时序演变

    (一)经济贫困的时序演变

    (二)人类贫困的时序演变

     1.教育贫困

     2.健康贫困

     3.交通贫困

     4.住房贫困

    (三)信息贫困的时序演变

    (四)生态贫困的时序演变

   四 黄金村不同农户多维贫困的比较分析

    (一)不同家庭规模农户的多维贫困比较

    (二)不同教育程度农户的多维贫困比较

    (三)专业化时间不同农户的多维贫困比较

    (四)不同民族农户的多维贫困比较

    (五)其他划分类型农户的多维贫困比较

   五 结论与建议

  B.16 生态旅游的多维减贫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效应

   一 引言

   二 彭水县的基本概况及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一)彭水县的基本概况

    (二)彭水县旅游产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三 彭水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思路评析

   四 彭水县生态旅游扶贫的多维减贫效应

    (一)彭水县生态旅游扶贫(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规划

    (二)彭水县生态旅游扶贫(乡村旅游)举措的多维减贫效应

   五 彭水县生态旅游开发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效应

    (一)彭水县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发展现状及规划

    (二)彭水县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开发措施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效应

   六 启示与建议

  B.17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扶贫开发的松桃实践

   一 引言

   二 松桃民族团结创建的措施与成绩

   三 松桃县扶贫开发的举措与成效

    1.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2.优化城市空间规划,城乡建设快速发展

    3.争取各项帮扶项目,整合资金改善民生

   四 松桃扶贫开发与民族团结创建相互促进的经典个案

    (一)松桃苗绣: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中团结致富

    (二)苗王城:民族古村寨整治与旅游扶贫

    (三)黔东草海:石漠化民族聚居村镇的扶贫开发创新

   五 松桃实践的启示

 聚焦连片特困区,推进发展成果共享(代前言)

 摘要

 Abstract

 法律声明

2012年是中国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深入推进的一年,也是武陵山片区“先行先试”的开启之年。在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时点,吉首大学“中国连片特困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研究”课题组以“武陵山片区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能力构建”为主题,编撰了首部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本书由总报告、综合评价篇、扶贫攻坚篇、区域发展篇、先行先试篇五部分组成。总报告全面总结了“先行先试”给武陵山片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试点启动一年取得的主要进展,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的现状、特征与趋势,以及加快推进片区多维减贫和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思路、对策及展望。综合评价篇在构建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和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片区整体、分片区和县市区三个空间尺度层面对武陵山片区2003年、2007年和2011年三个时间截面的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时空演变分析,归纳了武陵山片区的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特征及演变趋势。扶贫攻坚篇基于四个维度考察了武陵山片区的经济贫困、人类贫困、生态贫困和信息贫困的时序演变及内部空间分布特征,并分别探讨了相应的减贫思路与对策。区域发展篇则以自我发展能力构建为主线,从特色优势产业自我发展机理与路径、市场潜力测度与发展前景预测、经济地理时空演化与重塑以及软环境对比分析等方面对武陵山片区的产业能力、市场能力、空间能力和软实力培育进行了思考。先行先试篇通过对武陵山片区内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先行先试”实践的个案剖析,归纳总结了跨域环境治理、专业村发展与减贫、跨省县域协作、民族团结创建与扶贫攻坚相互促进、生态旅游扶贫与发展等相关经验与启示。

简 介:本书首先系统梳理了有关人社扶贫的国内外文献研究和实践进展情况;其次,基于十省(市、自治区)实地调研情况,深入分析了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现状、现实困难以及政策需求,同时,全面把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精准扶贫的实施现状,总结了人社扶贫政策措施以及实施成效,分析了人社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后,根据“十三五”时期人社扶贫工作目...

作者: 李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