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年第2辑 总第27辑)图书

SSAPID:101-3915-7801-29
ISBN:978-7-5201-3514-6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主办。本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组编,所收录的论文涵盖文本、思想史、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着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哲学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等作了翔实的阐述,集中展现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的最新研究动态。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编 辑:袁卫华;卫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编辑委员会

 本辑特稿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精髓要义

   三 不断提高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水平和能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论社会基本矛盾转换的内在机制及重要意义

   一 社会基本矛盾转换的内在机制

   二 对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转换的分析

   三 新的社会形态的开启

  十八大以来关于道德治理的研究图谱与学术前景*

   一 十八大以来关于道德治理的研究图谱

    (一)道德治理的本质意涵

    (二)道德治理的现实依据

    (三)道德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价值必然

    (四)道德治理在传统中国的存在方式

    (五)道德治理在西方国家的思想源流

    (六)道德治理的实现路径

   二 进一步深化道德治理研究的前景展望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深化道德治理研究的必然要求

    (二)回应道德治理领域的突出问题是深化道德治理研究的关键所在

    (三)深掘思想资源实现转化再造是深化道德治理研究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唯物辩证法精神

   一 按照唯物辩证法办事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

   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唯物辩证法精神的文本解读

    (一)治国理政要把德治与法治辩证统一起来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系统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正确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要学会“弹钢琴”,不能顾此失彼

    (五)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变”与“不变”的统一

   三 深切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唯物辩证法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人生境界

    (二)有助于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论“四个全面”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价值取向*

   引言

   一 价值目标:以科学发展之路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 价值动力:以自治权充分行使之维助推全面深化改革

   三 价值方略:以自治法体系建设之机助推全面依法治国

   四 价值保障:以坚持党的领导之需助推全面从严治党

   结束语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权的新载体*

   一 微信公众号成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权的优势载体

    (一)微信公众号整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旧媒体的话语资源

    (二)微信公众号满足了受教育者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风格

    (三)微信公众号适应了受教育者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传播方式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微信公众号中面临着话语权被削弱的现实困境

    (一)微信公众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内容缺乏针对性

    (二)微信公众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表达缺乏规范

    (三)微信公众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检测技术缺乏专业性

   三 运用微信公众号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权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话语吸引力:增强微信公众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内容的针对性

    (二)提升话语说服力:加强微信公众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表达的规范性

    (三)提升话语引导力:完善微信公众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的检测技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及启示

   一 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治判断的基本依据

    1.唯物辩证法是科学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理论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治判断及其重大意义

    3.主要矛盾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二 正确认识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展历程的关键

    1.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认识历程

    2.《决议》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界定

    3.改革开放后历届党代会报告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认识

   三 抓住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前提

    1.准确界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涵

    2.主要矛盾转化没有改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奋斗目标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六大领域建设 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 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维护好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不断地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三 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培养与造就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四 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继续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 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始终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

   六 全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更严厉地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

   七 结语

  论习近平战略思维的价值与逻辑

   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追求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的价值指引

   二 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基本逻辑

    (一)实事求是是战略思维的基础原则

    (二)辩证矛盾观是战略思维的分析原则

    (三)统筹布局是战略思维的核心原则

   三 以关键在于抓落实为路径的实践品格

    (一)坚持问题导向

    (二)抓住主要矛盾

    (三)抓出实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不是马克思“自相矛盾”

   一 “马克思要消灭的是何种哲学”

   二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何种唯物主义”

   三 “方法论唯物主义是否有某种本体论意蕴”

  关于信仰信念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上)

   一 理想信仰的内涵及外延

   二 如何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

   三 如何认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四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创造与发展

   一 创造是发展的需要

   二 创造是发展的动力

   三 创造是发展的支撑

   四 创造是发展的方式

   五 创造是发展的进程

   六 创造是发展的旗帜

   七 创造是发展的基石

   八 创造是发展的升华

   九 创造是发展的希望

   十 创造是发展的命运

   结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正义

   一 全球正义与全球性问题

   二 世界主义与全球正义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正义

  难以捉摸的“物自体”

   一

   二

   三

  “生产逻辑”向度中的“实践”概念

   一 “实践”概念的变化与“生产逻辑”的关系

   二 “实践”概念退场中的“生产逻辑”如何建构?

   三 从“实践概念”到“生产逻辑”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

  努力在实践中创新,在矛盾中推进

   一 “两论”的哲学意义

    (一)《实践论》的哲学意义

    (二)《矛盾论》的哲学意义

   二 “两论”的经久不衰

    (一)《实践论》的经久不衰

    (二)《矛盾论》的经久不衰

   三 在实践中创新,在矛盾中推进

    (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

    (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资本论》及手稿的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

   一 《资本论》解读与阐释的反思

   二 《资本论》:作为哲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三 《资本论》著作群:《资本论》与其手稿之间的关系

   四 《资本论》及手稿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劳动力商品批判理论视域下的主体异化*

   一 从斯密到李嘉图: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劳动力商品化现象的理论遮蔽

   二 从劳动到劳动力:《资本论》对主体异化现象的本质揭示

   三 从主体异化到自由解放:马克思劳动力商品批判理论的旨趣追求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国家问题的三个方面

   一 关于行政权与立法权的斗争

   二 国家机器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三 政党与代表制断裂问题

  民主评判与自由个性的彰显

   一 杜威民主观的形成背景

   二 杜威对美国民主的批判

   三 杜威民主观的本质

    1.新个人主义

    2.民主共同体

   四 杜威民主观的两大基石:个性自由和个人平等

   五 从马克思视角解读杜威民主观

   总结

  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感性哲学的继承和超越

   一 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

   二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类本质理论和感性主义理论

   三 感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四 施蒂纳的批评和马克思向黑格尔的靠拢

   五 感性哲学的扬弃——以物质生产活动为人之基础的新学说

 哲学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研究

  透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同意”陷阱与强制性逻辑*

  “哲学就是哲学史”的本义与真义*

   引言 解析对“哲学就是哲学史”的两种反驳

   一 “哲学就是哲学史”的本义

   二 “哲学就是哲学史”的真义

    (一)哲学是“有历史的思想”还是“历史性的思想”?

    (二)哲学史是“思想的历史”还是“思想性的历史”?

    (三)哲学命题是“表述事实”还是“表征意义”?

  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性观点评析*

  历史哲学视野下的资本及其社会形态

   一 动荡与革命——对现代社会的“现象学观察”

   二 理性化与新的依赖性

   三 单一性与无限性的魔法

   结语

  近代哲学思想图景中的思维与存在统一性问题

   一

   二

   三

  对信息社会发展中几对矛盾的反思

   一 发展中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1.数据成为信息活动的核心

    2.网络架构的扁平化与传统社会层级化共存

    3.市场规律仍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

   二 发展中的矛盾统一体

    1.进步与倒退

    2.效率与公平

    3.自由与“异化”

    4.创新与回归

   三 未来社会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