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6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史论图书

history and comment of the cpc's inner-party supervision

SSAPID:101-3907-5688-30
ISBN:978-7-5097-3532-9
DOI:
ISSN:

[内容简介] 纵观党内监督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党内监督体制走过了一个“之”字形的曲线。中国共产党成功构建了五种党内监督模式,我们力求从五种监督模式的比较中,总结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探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规律,推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应朝着党内民主监督体制的方向迈进。组织理论认为:“一个设计完美的机器就是一个完整组织的缩影,也就是说,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手段都是为了达成一个目标。”。而政党组织架构就应像“一个设计完美的机器”,建立在党内民主的基座上,使得自上而下的权力运行机制,自上而下、平行和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都能充分地发挥效用,以保障政党组织的自运行,以适应现代化整体推进对具有高度执政效率的执政党的需求。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
作 者: 黄宇
编 辑:杨春花;于占杰;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2 中国共产党

 后记

 编辑委员会名单

 立足地方实践 高扬中国特色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党内监督研究文献梳理

  三 党内监督研究主要观点

   (一)党内监督的特点

   (二)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

    1.监督意识不强

    2.监督信息不对称

    3.监督机制不健全

    4.监督重点不突出,核心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5.监督渠道不畅

    6.党内监督体制不完善

   (三)强化党内监督的路径

    1.增强党员的监督意识

    2.健全党内的监督制度

    3.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4.改革监督的领导体制

    5.拓宽监督的民主渠道

    6.明确划分党内“三权”,建立党内分权制约监督机制

    7.重视党内监督环境的优化

  四 党内监督研究总体评析

   (一)领会了马克思主义党内监督理论

   (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

   (三)明确了党内监督重点

    1.权力的概念

    2.权力的二重性

    3.党内不正之风的实质就是滥用权力

    4.以权力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普遍法则

   (四)归纳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

    1.以苏联为鉴戒,将苏联党内监督体制机制逐步蜕变和僵化的历史作为反面教训

    2.反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形成关于中国共产党监督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3.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五 党内监督相关定义

   (一)监督

   (二)党的监督

   (三)党内监督

   (四)党的监督资源

   (五)党内监督模式

  六 研究方法、论著结构及研究重点

   (一)研究方法

    1.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2.比较研究的方法

    3.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方法

   (二)本论著结构及研究重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模式的初创

  第一节 厉行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论争

   (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二)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论战

   (三)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战

  第三节 强化意识形态的监督

  第四节 专门性监督机构的初创

  第五节 党的五大构建的监督体制

  第六节 党内监督体制的演化

 第二章 中国化党内监督模式的奠基

  第一节 民主主义基础上的监督

  第二节 党内民主与一元化领导

  第三节 专门监督机构的演进

  第四节 中国化的党内思想监督

  第五节 党的七大形成的成熟的监督模式

  第六节 推进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化建设

 第三章 执政党党内监督模式的建立

  第一节 高度集中的意识形态建构

  第二节 以整风运动方式强化监督

  第三节 垂直领导体制的最初尝试

  第四节 党的八大形成的成功的执政党监督模式

  第五节 高度集权的党内监督

  第六节 党内民主监督的重挫

   一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如何处理领袖与群众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

   二 在现代政党组织中,妥善处理权威与监督的矛盾,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三 推进党内民主进程中,应遵守规则、完善制度,从而维护稳定的内部秩序

   四 党内监督制度不完善,刚直不阿的个性易给人以动机不纯的印象

   五 历史积怨未曾消除,使党内监督双方误解加深

   六 缺乏独立思考,众人“跟风”,将监督问题引向歧途

   七 历史惊人相似,凸显了完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的重要性

  第七节 党内民主监督的短暂恢复与曲折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党内监督模式的重构

  第一节 高度集权监督体制的弊端

  第二节 意识形态变迁下的思想监督

  第三节 重构党内监督体制

  第四节 党的十二大形成的监督模式的特征

   一 吸取历史深刻教训,重构了党内监督体制,强调集体领导和制度建设,强化了对党的领袖的监督

   二 从意识形态变迁入手,推动党内监督制度的变革

   三 不断推动党内专门监督机构领导体制的优化

   四 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实现新老交替,有利于党内监督的改革和完善

  第五节 党内监督的深化

 第五章 党内监督模式的新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监督认识的深化

  第二节 党的十四大奠基的党内监督新模式

   一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权力制约监督

   二 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为党内监督的不断发展指明方向

   三 加强集体领导,强调民主集中制

   四 把握党内监督规律,突出党内监督的重点

  第三节 以权力为监督重点的党内监督

   一 扩大差额选举,推进选举监督

   二 规范地方党委,加强领导班子监督

   三 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

   四 保障党员权利,强化民主监督

   五 党内专门监督机构的变迁

  第四节 党内监督制度体系的完善

   一 党内监督条例的创制

   二 党内监督条例的主要内容

   三 党内监督条例的深远影响与作用

  第五节 依法治国、依法治党与依法监督

  第六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党内监督

   一 对党内监督的认识不断深化

   二 标本兼治、惩防并举,为党内监督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作出了有益探索

   三 以党章为中心、多种条例为依托,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党内监督体系

   四 创新学习教育活动,强化新形势下党内思想监督

 第六章 国外执政党监督的有益借鉴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执政党监督的经验

   一 执政党党内的监督

    (一)在议会内监督党员

    (二)在选举活动中监督党员

    (三)在公共权力运作领域监督党员

   二 执政党党内监督的特点

   三 监督体系中的其他各类监督

    (一)国家对执政党的监督

    (二)权力体制的监督

    (三)反对党对执政党的监督

    (四)利益集团对执政党的监督

    (五)媒体舆论对执政党的监督

    (六)社会公众对执政党的监督

  第二节 社会民主党党内监督的经验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

   (二)北欧社会民主党

  第三节 当代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党内监督的经验

   一 越南共产党党内监督

   二 朝鲜劳动党党内监督

   三 古巴共产党党内监督

 第七章 党内监督新模式的理性思考

  第一节 完善党内监督新模式的总体思路

   一 创新党的意识形态

   二 更新党内监督的理念

   三 推进依法执政与依法监督

   四 做好党内监督工作规划

   五 拓宽党内监督途径

   六 创造党内监督的和谐生态

   七 发挥党内外监督的整体效能

  第二节 大力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创新

  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构建统合党内外监督资源的有效机制

   一 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党内监督的基础和前提

   二 发展党内民主机制统合党内监督资源

   三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统合党外资源,不断强化党内监督

   四 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科学配置党内权力

   一 加强党内监督,科学配置党内权力,必须强化党内选举与监督

   二 加强党内监督,科学配置党内权力,应加速实施党代会常任制

   三 加强党内监督,科学配置党内权力,必须正确理解和实行党内三权的分置

   四 加强党内监督,科学配置党内权力,必须优化党内专门监督机构的体制

 余论

 承继浙学优秀传统 促进当代学术繁荣

综观党内监督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党内监督体制走过了一个“之”字形的曲线。中国共产党成功构建了五种党内监督模式,我们力求从五种监督模式的比较中,总结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探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规律,推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应朝着党内民主监督体制的方向迈进。组织理论认为:“一个设计完美的机器就是一个完整组织的缩影,也就是说,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手段都是为了达成一个目标。”而政党组织架构就应像“一个设计完美的机器”,建立在党内民主的基座上,使得自上而下的权力运行机制,自上而下、平行和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都能充分地发挥效用,以保障政党组织的自运行,以适应现代化整体推进对具有高度执政效率的执政党的需求。

1.《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一至八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9。

3.《建国后毛泽东文稿》(一至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98。

4.《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

5.《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

6.《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7.《论“三个代表”》,人民出版社,2001。

8.《论党的建设》,人民出版社,2001。

9.《江泽民文选》(一至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0.《周恩来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

11.《刘少奇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

12.《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3.《陈云文选》(一至三卷),人民出版社,1984、1986。

14.《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

15.《彭真文选(一九四一——一九九〇年)》,人民出版社,1991。

16.《胡乔木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

17.《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

18.《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人民出版社,1980。

1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20.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21.《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

22.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2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2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5.《“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6.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中共中央办公厅,1956。

27.《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人民出版社,1982。

28.《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人民出版社,1986。

29.《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

30.《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人民出版社,1991。

3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

3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

3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

3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

35.《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

3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

3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

3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4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25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44.国防大学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1~20册),1986。

45.《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78~1996)》,法律出版社,1996。

46.中纪委办公厅编《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文献选编》(1~8),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47.陈至立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8.《星火燎原》,解放军出版社,1980。

49.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50.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51.陈荷夫:《论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52.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53.郑德荣、黄景芳:《毛泽东思想史稿》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54.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5.萧超然等:《毛泽东政治学说发展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6.张国强等:《毛泽东的思想轨迹》,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57.王凤贤主编《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58.李立志:《变迁与重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59.叶永烈:《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0.高菊村、陈峰、唐振南、田余粮:《青年毛泽东》,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61.肖冬连等:《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62.刘秉荣:《魂飘重霄九——苏区肃反大纪实》,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

63.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64.吴官正:《正道直行》,人民出版社,2008。

65.尉健行:《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66.刘书林:《党的领导与民主监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67.蔡定剑:《国家监督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

68.吴丕等:《政治监督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9.李树军:《社会监督》,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

70.徐昕:《执政资源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71.李景田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问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72.荣仕星等:《政坛永恒的话题——民主监督》,法律出版社,1998。

73.毛宏升:《当代中国监督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74.吴美华:《执政党建设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75.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6.王长江、姜跃:《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77.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

78.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79.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80.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1.何力平:《政党法律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82.杨宏山:《当代中国政治关系》,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83.李宗楼:《马克思主义民主与监督理论若干问题研究》,华中师大出版社,2009。

84.陶东明等:《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85.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6.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7.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囯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8.刘宋斌:《中国共产党廉政反腐纪事(1921~2009)》,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89.李成言等主编《廉政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0.黄百炼:《权力裂变——监察、监督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91.舒扬、莫吉武:《权力市场化与制度反腐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2.过勇:《经济转轨、制度与腐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3.王传利:《给腐败号脉》,群众出版社,2004。

94.《人民论坛》编《官场生态》,华文出版社,2009。

95.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6.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4。

97.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

98.高新民、邹国庆:《党内民主研究》,青岛出版社,2007。

99.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00.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01.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2.李景鹏:《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03.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4.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5.黄达强等:《社会主义民主:跨世纪的沉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06.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7.马怀平等主编《监督学概论》,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

108.逸民主编《社会主义监督学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109.雒树刚:《党内监督》,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110.宫杰、于贤成、李熙:《新时期党内监督》,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111.侯少文:《党内民主研究》,春秋出版社,1988。

112.侯少文:《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13.黄百炼:《遏制腐败——民主监督的程序与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

114.李雪勤:《探索与辉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历程与基本经验》,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

115.吴振坤:《二十世纪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16.王关兴、陈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17.许连纯:《新时期干部权力监督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18.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19.尤光付:《中外监督制度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

120.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21.王玉如、于贤成:《民主与监督——我们事业的支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2.曹军:《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关系史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123.胡乔木:《胡乔木回记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至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人民出版社,1984~1990。

4.《列宁选集》(一至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一至十卷),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专题文集》(一至五卷),人民出版社,2009。

7.〔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

8.〔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

9.〔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三联书店,1999。

10.〔英〕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1.〔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8。

12.〔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3.〔英〕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14.〔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1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

16.〔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0。

17.〔美〕W.理查德·斯各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

18.〔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19.〔美〕格林斯坦等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储复耘译,商务印书馆,1996。

20.〔美〕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董云虎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

23.〔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4.〔德〕柯武刚等:《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25.〔美〕詹姆斯·R.汤森等:《中国政治》,顾速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6.〔美〕迈克尔·约翰斯顿:《腐败征候群》,袁建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7.〔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8.〔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9.〔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0.〔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

31.〔英〕威廉·E.佩特森:《西欧社会民主党》,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32.〔德〕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21世纪的社会民主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3.〔英〕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