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4 !

参考文献

222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7图书

Annual report on urban competitiveness

SSAPID:101-3888-3853-76
ISBN:978-7-5097-0695-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一个整体报告;紧接着,以全国51个重点城市为样本,分别对中国城市人才、资本、科技等十二个分项竞争力进行了报告。

相关信息

丛书名: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编 辑:任文武;李长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附录

 编委会

 法律声明

 主要编撰者简介

 第一部分 总体报告

  第一章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2008年度排名

   一 2008年中国294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见表1-1)++,A+,A,A-,A--,如排名1~20为A++,依此类推;B、C类似,最后14个城市为C--,从A++到C--共15个等级。发展成本指数为逆向指标,发展成本越低,指数越高。">*

   二 2008年中国51个城市分项竞争力排名(见表1-2)

  第二章 中国城市竞争力2008年度述评

   一 综合竞争力: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未变,环渤海城市提升速度最快

    (一)东部四区占据竞争力的前10名,环渤海城市竞争力增长强劲

    (二)中国城市竞争力呈金字塔形分布

    (三)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差距较小

    (四)内蒙古综合竞争力表现突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排在中西部第一

    (五)特大城市占据城市体系高端,中等城市最具发展空间

    (六)中国城市分布各个发展阶段都有,超过半数城市处于前工业化和工业化初期阶段

   二 综合增长:95%的城市综合增长率超过10%,内蒙古城市综合增长竞争力全国第一

    (一)内蒙古、辽宁、山东和广东四省18个城市位列20强,中小城市增长势头强劲

    (二)中国城市发展迅速,95%的城市综合增长率超过10%

    (三)环渤海增长全国第一,中部崛起面临巨大挑战

    (四)广东城市间综合增长竞争力差异巨大,江苏城市差异最小

    (五)大城市综合增长竞争力最强

    (六)工业化后期城市综合增长竞争力最强,工业化初、中期的城市增长竞争力指数和后期城市相比,差距不大,体现了中国城市良好的成长性

   三 经济规模:有11个城市GDP总量超过3000亿元,河南城市间经济规模差异最小

    (一)上海GDP规模超过香港,19个城市进入了2000亿元俱乐部

    (二)中国所有城市经济规模都超过20亿元,3000亿元俱乐部拥有11个城市

    (三)中国区域间城市经济规模两极分化,东强西弱

    (四)台湾、江苏和浙江居前三位,河南城市实力较平均,山东城市间经济规模差异较小

    (五)中国特大和大城市间经济规模竞争力差异较小;小城市差异较大,且内部初步出现两极分化趋势

    (六)经济规模竞争力100强中,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城市数量最多,占据42%

   四 经济效率: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地域差异巨大,内地省份江苏经济效率最高

    (一)台北、香港经济效率最高;深圳、东莞和东营是中国内地前三强,表现优异

    (二)中国共有11个城市人均GDP超过10万元/人

    (三)东部地区经济集中度高,中西部集中度低

    (四)江苏和广东省区经济效率竞争力占据内地前2位

    (五)中国小城市的经济效率竞争力差异大

    (六)资源型城市经济效率竞争力差异巨大

   五 发展成本:港澳台竞争力最高,旅游城市表现最突出

    (一)旅游城市在发展成本竞争力中表现优异

    (二)港澳台、东南区域发展成本竞争力最强,东北最弱

    (三)江苏省城市发展优势凸显,山西城市发展劣势呈现

    (四)特大城市的竞争力最强,城市之间的发展成本差异最小

    (五)资源型城市的高发展成本亟待改善

   六 产业层次:北京全国第一,资源型城市较差

    (一)北京名列产业层次竞争力第1名

    (二)城市产业层次水平相差较大

    (三)港澳台、东南和环渤海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名列前茅

    (四)四川产业层次竞争力亟待提升,浙江内地最好

    (五)大城市产业层次比较低,大小城市之间产业层次差别不大

    (六)资源型城市产业层次竞争力较差,区域城市间差异明显

   七 生活质量:小城市差异最大,河北城市差异最小

    (一)发达城市最具优势,资源类城市表现优异

    (二)东南地区水平高,差异小;西北地区水平低,差异大

    (三)四川、甘肃和陕西城市生活质量差异较大,整体水平较低

    (四)特大型城市水平高,差异小;小城市水平低,差异大

    (五)城市生活质量竞争力和发展阶段正向关联度较强

   八 分项竞争力

   九 案例报告

    (一)最佳案例城市报告

     1.苏州:弘扬亲和开创的精神,秉承精细致远的理念

     2.北京:发挥优势打造一流,把握机遇推进创新

     3.宁波:统筹教育资源,打造簇群专业

     4.包头:改善生态环境,营造绿色家园

     5.重庆: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

     6.南昌:优化创业机制,激励全民创业

     7.广州:平台吸引大项目,集群招揽大产业

     8.杭州:塑造优质环境,致力高端跨越

     9.南通:“三强工程”提升执行力,“系统调解”增强凝聚力

     10.佛山:坚持发展实业的理念,营造发展实业的环境

    (二)重要城市双城报告

   十 主题报告

    (一)价值体系:中国城市在全球500个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城市竞争力:纽约第一,美国最强

     2.全球城市竞争力:中国综合处在中下水平,增长居于全球第一

    (二)功能体系:中国城市在全球624个城市中的位置

     1.世界城市分为三级,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居顶

     2.中国城市:香港、北京世界前10,少数城市排名靠前,城市总体位置靠后

    (三)要素体系:中国城市在全球150个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150个城市的要素体系欧美整体居前,亚洲个别居前

     2.中国28个城市的要素体系个别城市出色,整体水平落后

    (四)全球视野下中国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

    (五)中国城市的全球竞争战略

     1.战略目标:多层次、开放性的城市体系

     2.战略路径:十大战略

     3.战略对策: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国家区域政策的中心

 第二部分 研究框架

  第三章 城市竞争力:理论框架

   一 企业运行流程、运行条件和成本收益

    (一)企业生命周期里的运行流程

     1.创立发展

     2.开展业务

     3.履行责任

     4.破产关闭

    (二)企业运营的成本与收益构成

    (三)决定企业运营的内外因素

     1.人力资源

     2.金融资本

     3.科学技术

     4.城市结构

     5.基础设施

     6.综合区位

     7.城市环境

     8.思想文化

     9.正式制度

     10.政府管理

     11.企业管理

     12.对外开放

   二 企业条件的组合,企业的组合(产业体系),价值体系的组合

   三 全球城市间:企业运行因素的分布,产业分布,价值体系分布

   四 城市竞争:企业运行因素、产业体系、价值体系的动态变化

   五 城市竞争力:决定机制与概念框架

    (一)城市竞争力:决定机制

    (二)城市竞争力:解释性概念框架

    (三)城市竞争力:显示性概念框架

  第四章 城市竞争力:研究突破

   一 文献回顾

    (一)单一指标测量

     1.成本取向测量

     2.生产率取向测量

     3.市场份额测量

     4.增长率取向测量

     5.利润率取向测量

    (二)综合指标测量

     1.彼得-克拉索的多指标综合

     2.倪鹏飞的多指标综合

     3.伊万-图克的多指标综合

     4.艾因-贝格(Iain Begg)的多指标

     5.哈金斯(Huggins)的多指标综合

    (三)城市竞争力测度的新假设

     1.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地均GDP及其增长

     2.城市竞争力测度的计量模型

   二 城市竞争力测度:一个新的模型

    (一)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新的经验验证

    (二)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新的计量模型

   三 假设的检验:来自全球与中国的经验

    (一)“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检验法

     1.设计指标评估数据表

     2.将数据表转换成秩次表

     3.计算肯德尔和谐系数

     4.进行显著性检验

    (二)中国城市竞争力指数一致性检验

    (三)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数一致性检验

   四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三部分 区域报告

  第五章 中国(东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一 中国(东南)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总体遥遥领先,省份差异明显

    2.综合增长竞争力:总体全国第二,香港区域最弱

    3.经济规模竞争力:广东江苏经济规模全国较强,福建经济规模区域最弱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香港经济效率区域最强

    5.发展成本竞争力:南部弱于北部,香港区域最强

    6.产业层次竞争力:东南产业层次全国最高,香港产业层次区域最高

    7.生活质量竞争力:总体全国领先,香港东南第一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 中国(粤港澳*)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城市间竞争力差异巨大,香港区内第一

    2.综合增长竞争力:增长速度差异大,清远最强,香港最弱

    3.经济规模竞争力:总体经济规模全国领先,香港经济规模区内最强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处于工业化前期和中后期的城市平分秋色,香港经济效率区域最强

    5.发展成本竞争力:总体表现卓越,香港区内最强

    6.产业层次竞争力:城市间显著,香港区内第一

    7.生活质量竞争力:总体竞争力表现绝佳,香港区内最强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三 中国(福建)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总体位列全国中游,厦门高居省内榜首

    2.综合增长竞争力:总体增长能力位居全国中游,厦门、莆田、泉州省内大幅领先

    3.经济规模竞争力:总体规模较为领先,厦门最强,宁德最弱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中期,省内厦门最强、宁德最弱

    5.发展成本竞争力:总体成本相对均衡,莆田、三明分列首尾

    6.产业层次竞争力:整体结构较为合理,核心城市优势明显

    7.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生活质量较高,厦门宁德差距悬殊

    8.结论与政策建议

   四 中国(江苏)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总体名列前茅,苏州省内最强

    2.综合增长竞争力:总体增长能力显著,宿迁领跑、淮安落后

    3.经济规模竞争力:核心城市优势明显,南京、苏州遥遥领先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中期,省内无锡最强、宿迁最弱

    5.发展成本竞争力:总体领先内部均衡,宿迁、盐城省内最强

    6.产业层次竞争力:总体较强但分化严重,苏州、宿迁分列首尾

    7.生活质量竞争力:中心城市优势明显,苏州领先、宿迁落后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五 中国(浙江)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总体实力全国一流,杭州、宁波省内最强

    2.综合增长竞争力:总体增长差强人意,舟山崛起一枝独秀

    3.经济规模竞争力:总体较强分化显著,杭州、丽水分列首尾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中期,省内杭州最强、衢州最弱

    5.发展成本竞争力:中心城市落后,舟山省内最强

    6.产业层次竞争力:总体结构完善,中心城市突出

    7.生活质量竞争力:总体质量全国占优,宁波、衢州省内首尾

    8.结论与政策建议

   六 中国(台湾*)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总体优势突出,台北独占鳌头

    2.综合增长竞争力:增长面临挑战,新竹全国最低

    3.经济规模竞争力:总体名列前茅,台北省内最强

    4.经济效率竞争力:所有城市均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台北、高雄、新竹、台中列全国前五

    5.发展成本竞争力:总体领先内部均衡,台北、台南分列首尾

    6.产业层次竞争力:总体绝对优势突出,台北第5、台南第11

    7.生活质量竞争力:总体表现优异,内部相对均衡

    8.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中国(环渤海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一 中国(环渤海)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方面:整体优势显著,中心城市突出

    2.综合增长竞争力:整体优势明显,增长势头强劲

    3.经济规模竞争力:优势较明显,仍需再提升

    4.经济效率竞争力: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效率差强人意

    5.发展成本竞争力:整体位列中游,发展空间较大

    6.产业层次竞争力:整体不尽合理,城市分化明显

    7.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较高,发展较为均衡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 中国(河北)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整体具备一定优势,内部城市发展均衡

    2.综合增长竞争力:整体相对较慢,城市差距不大

    3.经济规模竞争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经济规模存在差距

    4.经济效率竞争力: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非常均衡

    5.发展成本竞争力:发展资源依赖性强,内部分化比较突出

    6.产业层次竞争力:整体略占优势,内部差距较小

    7.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竞争力中上水平,城市间发展非常均衡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三 中国(山东)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整体优势明显,中心城市竞争力尤为突出

    2.综合增长竞争力:势头强劲,优势显著

    3.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规模较大,城市发展均衡

    4.经济效率竞争力: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梯队分化明显

    5.发展成本竞争力:整体优势明显,中心城市较突出

    6.产业层次竞争力:整体结构不合理,城市间差异明显

    7.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较高,内部分化较小

    8.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一 中国(东北)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发展差距较为明显

    2.综合增长竞争力:整体发展较快,辽宁、吉林领先

    3.经济规模竞争力:总体水平一般,辽宁优势显著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辽宁经济效率竞争力区域最强

    5.发展成本竞争力:整体水平较低,吉林区域领先

    6.产业层次竞争力:城市间发展均衡,整体水平尚待提高

    7.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较高,城市差距较大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 中国(辽宁)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总体优势显著,城市差距不大

    2.综合增长竞争力:总体发展较快,中小城市领跑

    3.经济规模竞争力:整体水平较高,辽宁半岛表现卓越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初中期,城市间差异较小

    5.发展成本竞争力:总体水平较低,节能减排力度仍需加大

    6.产业层次竞争力:排名居中城市较多,城市之间差异较小

    7.生活质量竞争力:总体水平较高,城市发展均衡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三 中国(吉林)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城市差距较小,长春省内最强

    2.综合增长竞争力:总体发展迅速,城市差距较大

    3.经济规模竞争力:总体实力偏弱,城市差距显著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处于工业化初中期,总体发展较为均衡

    5.发展成本竞争力:总体水平区域第一,城市差距较为明显

    6.产业层次竞争力:总体结构较差,长春、吉林领先

    7.生活质量竞争力:总体水平落后,内部质量均衡

    8.结论与政策建议

   四 中国(黑龙江)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总体竞争力较差,内部差距突出

    2.综合增长竞争力:总体发展速度较慢,资源型城市发展稍快

    3.经济规模竞争力:总体水平较低,哈尔滨大庆领跑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前初期,大庆遥遥领先

    5.发展成本竞争力:总体效益落后,能源利用率低

    6.产业层次竞争力:总体差强人意,城市分化明显

    7.生活质量竞争力:总体质量水平较低,改善民生迫在眉睫

    8.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八章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一 中国(中部)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发展相对均衡,总体较为落后

    2.综合增长竞争力:总体内地最慢,合肥区域第一

    3.经济规模竞争力:省会城市经济规模全国较强,湖北城市经济规模区域最强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前期,湖南经济效率区域最强

    5.发展成本竞争力:南部强于北部,安徽区域领先

    6.产业层次竞争力:中部产业层次全国较低,山西产业层次中部最高

    7.生活质量竞争力:北部高于南部,河南中部第一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 中国(湖北)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鄂西强于鄂东,省会武汉最强

    2.综合增长竞争力:全省增速缓慢,鄂东发展较快

    3.经济规模竞争力:整体水平处于中游,武汉规模中部第一

    4.经济效率竞争力:前工业化阶段城市较多,城市间差距较大

    5.发展成本竞争力:整体偏弱分化显著,新兴旅游城市强于传统工业城市

    6.产业层次竞争力:整体产业层次较低,武汉产业发展均衡

    7.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竞争力较弱,城市间发展均衡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三 中国(湖南)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处于中游,长株潭城市群保持领先

    2.综合增长竞争力:整体发展偏慢,北部快于南部

    3.经济规模竞争力:整体发展均衡,长沙一枝独秀

    4.经济效率竞争力:前工业化阶段城市较多,长株潭经济区效率较高

    5.发展成本竞争力:整体发展成本较低,旅游城市较为领先

    6.产业层次竞争力:总体水平较低,城市发展均衡

    7.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实力偏弱,长沙质量最高

    8.结论与政策建议

   四 中国(江西)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全省竞争力偏弱,昌九工业带较强

    2.综合增长竞争力:城市间发展均衡,增长速度中部第一

    3.经济规模竞争力:整体水平较低,中小城市较弱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前期,南昌经济效率最高

    5.发展成本竞争力:环境污染较大,发展成本较高

    6.产业层次竞争力:城市间差距较大,环鄱阳湖城市群竞争力较强

    7.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较弱,城市差距明显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五 中国(河南)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总体水平中游,北部强于南部

    2.综合增长竞争力:发展速度中等,北部快于南部

    3.经济规模竞争力:城市发展均衡,郑州规模最大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前工业化阶段,整体竞争力偏弱

    5.发展成本竞争力:总体发展成本较高,城市之间差距较小

    6.产业层次竞争力:总体水平较弱,城市差距明显

    7.生活质量竞争力:总体水平区域第一,城市之间差距较小

    8.结论与政策建议

   六 中国(山西)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较弱,城市差距较大

    2.综合增长竞争力:发展速度较慢,小城市领跑

    3.经济规模竞争力:整体水平较低,太原规模最大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初期,大太原城市群效率较高

    5.发展成本竞争力:总体成本较高,城市差距不大

    6.产业层次竞争力:总体水平中部第一,城市产业结构均衡

    7.生活质量竞争力:城市间差距较大,小城市领先大城市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七 中国(安徽)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城市间差距较大,皖江城市群较强

    2.综合增长竞争力:总体发展较慢,合肥、马鞍山领跑

    3.经济规模竞争力:城市之间差异较小,资源城市优势明显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前工业化阶段,城市间差距较大

    5.发展成本竞争力:发展成本中部最低,旅游城市表现俱佳

    6.产业层次竞争力:总体水平较差,合肥优势突出

    7.生活质量竞争力:城市间差距较大,皖江城市带质量较高

    8.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九章 中国(西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一 中国(西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发展空间较大,缩小差距仍需努力

    2.综合增长竞争力:部分城市发展提速,整体发展步入快车道

    3.规模经济竞争力:消费带动发展趋弱,多数城市发展滞后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前工业化阶段,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

    5.发展成本竞争力:能源依赖正在加强,发展循环经济正当其时

    6.产业层次竞争力:结构层次不合理,提高三产困境大

    7.生活质量竞争力:收入分配制约消费增长,公共支出合理性需提高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 中国(四川)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传统格局变化不大,优势城市进步更大

    2.综合增长竞争力:整体提升明显,赶超速度加快

    3.经济规模竞争力:工业化进程滞后,省内差异需缩小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前工业化阶段,竞争力不强

    5.发展成本竞争力:电力能源丰富,控制污染任务紧迫

    6.产业层次竞争力:产业转型的基础落后,转型与增长的矛盾突出

    7.生活质量竞争力:收入分配需调整,省内差异较突出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三 中国(云南)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持续发展优势明显,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2.综合增长竞争力:整体水平需提高,省内发展较均衡

    3.经济规模竞争力:整体水平较落后,省内差异很大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前工业化阶段,玉溪领跑

    5.发展成本竞争力:减排优势明显,节能还需努力

    6.产业层次竞争力:产业发展均衡,省内差异缩小

    7.生活质量竞争力:公共支出规划需要提高,收入再分配制约竞争力

    8.结论及政策建议

   四 中国(广西)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传统城市优势扩大,中等城市发展缓慢

    2.综合增长竞争力:整体增速较快,省内差异较小

    3.经济规模竞争力:总体水平落后,产业聚集效应尚未显现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前工业化阶段,总体水平较低

    5.发展成本竞争力:能源利用存在上升空间,环境保护提升经济实力

    6.产业层次竞争力:中等水平城市发展潜力巨大,产业政策还需调整

    7.生活质量竞争力:总体基础雄厚,缩小收入差异成提升关键

    8.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十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一 中国(西北)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内部差异较大

    2.综合增长竞争力:增长势头较好,城市分化明显

    3.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规模较小,内部差异较大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前期,经济效率低下

    5.发展成本竞争力:资源依赖性强,发展成本较高

    6.产业层次竞争力:产业布局不合理,城市发展落后

    7.生活质量竞争力:生活质量较低,内部分化显著

    8.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 中国(内蒙古)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整体处在中等水平,中心城市竞争力强

    2.综合增长竞争力:整体增长势头良好,潜力较大

    3.经济规模竞争力:整体规模不大,城市分化明显

    4.经济效率竞争力:多数城市处于工业化初期,经济效率有待提高

    5.发展成本竞争力:资源依赖性强,发展成本较高

    6.产业层次竞争力:整体实力差强人意,内部分化较为明显

    7.生活质量竞争力:生活质量落后,内部分化明显

    8.结论与政策建议

   三 中国(陕西)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落后,内部分化显著

    2.综合增长竞争力:整体增长平稳,城市差异较大

    3.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规模较小,西安遥遥领先

    4.经济效率竞争力: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中心城市优势显著

    5.发展成本竞争力:资源依赖性强,内部差异较大

    6.产业层次竞争力:整体产业层次不合理,发展极为不平衡

    7.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处于落后水平,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改善

    8.结论与政策建议

   四 中国(甘肃)城市竞争力报告

    1.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落后,城市分化显著

    2.综合增长竞争力:增长潜力较大,金昌庆阳位列首尾

    3.经济规模竞争力:整体规模较小,城市差异明显

    4.经济效率竞争力:整体处于前工业化阶段,城市发展极不平衡

    5.发展成本竞争力:整体处于下游水平,内部分化显著

    6.产业层次竞争力:整体上不尽合理,结构优化势在必行

    7.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比较落后,改善质量任务艰巨

    8.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部分 分项报告

  第十一章 中国城市(硬件)竞争力报告

   一 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报告

    (一)人才竞争力:香港最好,东部沿海优势明显,特直副、省会城市占优

    (二)人力资源数量指数:北京最佳,大中城市、东部沿海地区优势明显

    (三)人力资源质量指数:北京稳居首位,海口、成都跻身前10

    (四)人力资源配置指数:苏州夺魁,东南地区配置较好

    (五)人力资源需求指数:香港第一,珠三角地区是人力资源磁石

    (六)人力资源教育指数:香港第一,东南地区优势明显

   二 中国城市资本竞争力报告

    (一)资本竞争力:香港、北京和深圳摘三甲,发达城市排名前列

    (二)资本数量:香港稳居首位,与行政级别关联较大

    (三)资本质量:香港第一,泉州、温州紧跟;大未必佳,小未必差

    (四)金融控制力:上海、北京比肩香港,东南环渤海占据两端

    (五)资本获得便利性:东莞、泉州突出;东南区域靠前,大都市稍逊

   三 中国城市科学技术竞争力报告

    (一)科学技术竞争力:北京最强;特直副、省会城市,高校集中的城市最佳

    (二)科技实力指数:北京第一,绍兴和嘉兴进入前10

    (三)科技创新能力指数:上海最好,企业研发效率高的城市占优

    (四)科技转化能力指数:北京最优,东部沿海地区优势明显

   四 中国城市结构竞争力报告

    (一)结构竞争力:香港最强,台州跃居第10位;沿海地区优势明显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香港最好,呼和浩特、西安、海口表现突出

    (三)经济结构转化速度:南昌居首,海口等中小城市异军突起

    (四)经济体系健全度:香港最优,重庆落入后10

    (五)经济体系灵活适应性:香港、深圳、青岛名列前三,武汉领军内陆城市

    (六)产业聚集程度:杭州跃居榜首,台州直逼上海名列第4

   五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竞争力报告

    (一)基础设施竞争力:上海最好,经济越发达基础设施越完善

    (二)市内基本基础设施:北京第一,特直副城市最好

    (三)对外基本基础设施:上海最好,广东城市突出

    (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上海位居榜首,地级城市位置靠后

    (五)基础设施成本:威海成本最低,地级城市表现最佳

   六 中国城市综合区位竞争力

    (一)城市综合区位竞争力:香港雄居首位,东南沿海领先,环渤海次之

    (二)自然区位便利度:香港荣膺城市之冠,东部沿海优势明显,中心城市毫不逊色

    (三)经济区位优势度:上海优势突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足鼎立

    (四)资源优势度:呼和浩特列居榜首,东部沿海的地级市优势显著

    (五)政治文化优势度:北京优势突出,省会城市优势显著,东西地区差异明显

   七 中国城市环境竞争力报告

    (一)城市环境竞争力:苏州最美,东南沿海优势明显,地级城市环境魅力不减

    (二)城市环境质量:海口最好,东南沿海环境质量高,中部、西部全力赶超

    (三)城市环境舒适度:香港最佳,地级城市表现突出

    (四)城市自然环境优美度:深圳、东莞名列前茅,旅游名城各领风骚

    (五)城市人工环境优美度:苏州最优,区位分布特征突出,东南地区最卓著

  第十二章 中国城市(软件)竞争力报告

   一 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报告

    (一)城市文化竞争力:温州雄踞榜首,东部优势明显

    (二)价值取向指数:温州领先,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名列前茅

    (三)创业精神指数:温州第一,地级城市更具创业精神

    (四)创新氛围指数:温州领跑,中部长沙突出

    (五)交往操守指数:温州最具交往操守,中小城市表现更好

   二 中国城市制度竞争力报告

    (一)制度竞争力:香港最好;东部较强,地级城市更具制度竞争优势

    (二)产权保护制度指数:香港第一;东南沿海地区产权保护较强

    (三)个体经济决策自由度指数:香港仍居首位,东南、环渤海地区、大城市占优

    (四)市场发育程度指数:香港最好,东部沿海、中西部沿江地区先发优势明显

    (五)政府审批与管制指数:香港最为出色,东南、环渤海地区较强,中小城市占优

    (六)法制健全程度指数:香港最健全,东、中部地区较好,西部地区有待完善

   三 中国城市政府管理竞争力报告

    (一)城市政府管理竞争力:香港雄踞榜首,地级城市力争上游

    (二)政府规划能力:香港最优秀;地级城市优势明显,东南地区独领风骚

    (三)政府推销能力:香港最强,经济发达城市表现最好

    (四)政府社会凝聚力:扬州高居第一;地级市名列前茅

    (五)政府财政能力:香港最佳,东部最好,西南重庆、成都突出

    (六)政府执法能力:香港、澳门、青岛位居三甲,地级城市表现较佳

    (七)政府服务能力:嘉兴第一,东南地区政府服务能力突出

    (八)政府创新能力:常州、惠州、长沙位居前三,中小城市更有活力

   四 中国城市企业管理竞争力报告

    (一)企业管理竞争力:佛山占据顶峰,东南最强、地级突出

    (二)管理应用水平:无锡排名第一,苏粤最强、差异显著

    (三)管理技术和经验:温州名列榜首,沿海较强,布局分散

    (四)激励和约束绩效:扬州高居首位;江苏突出、地级显著

    (五)产品和服务质量:苏州领先;苏浙最好、步调不一

    (六)企业管理经济效益:南昌、成都、佛山前三,山东、广东更好

   五 中国城市开放竞争力报告

    (一)城市开放竞争力:香港排名首位,深圳、苏州名列前茅,沿海地区更加开放

    (二)经济国际化程度:香港、苏州、珠海分列前三,东部遥遥领先,中西部崛起尚需时日

    (三)经济区域化程度:苏州居首,城市群区域分工显著

    (四)人文国际化指数:香港居首,东部沿海城市国际化程度高

    (五)社会交流指数:特区一枝独秀,嘉兴、绍兴、长沙进入前10

 第五部分 案例报告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竞争力最佳案例报告

   苏州:弘扬亲和开创的精神,秉承精细致远的理念

    一 亲和精神:亲情、热诚、开放、包容

    二 开创精神:吃苦耐劳、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创新创业、奋勇争先

    三 精致理念: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知行合一、追求完美

    四 致远:坚毅执著、清醒内敛、抱负弘毅、憧憬美好

   北京:发挥优势打造一流,把握机遇推进创新

    一 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金融、信息、研发等优势领域

    二 充分发挥集群优势,以集群效应推动特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三 不断发展新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产值持续增长

    四 努力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提升

    五 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步伐

   宁波:统筹教育资源,打造簇群专业

    一 政府统筹,完善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

    二 构建匹配的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当地产业

    三 构建簇群职教专业,服务块状经济

    四 内涵发展,树立品牌

   包头:改善生态环境,营造绿色家园

   重庆: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

    一 推行超时默许,施行两证合一

    二 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创投模式

    三 建设征信系统,打击违约行为

    四 创新处置方式,保障合同执行

   南昌:优化创业机制,激励全民创业

   广州:平台吸引大项目,集群招揽大产业

    (一)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保证

    (二)创新管理体制,搭建引入平台

    (三)营造良好要素环境,吸引大项目进入

    (四)通过产业集群构建,吸引大项目进入

    (五)以大引大,形成增幅效应

    (六)积极运用论坛、会展等形式,吸引大项目进入

   杭州:塑造优质环境,致力高端跨越

   南通:“三强工程”提升执行力,“系统调解”增强凝聚力

   佛山:坚持发展实业的理念,营造发展实业的环境

    一 政府坚持实业立市的发展理念

    二 营造重视实业的氛围,形成共同发展实业的良好局面

    三 提供发展实业的条件,建设发展实业的生态环境

    四 政府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之间的关系

  第十四章 中国重要城市竞争力双城报告

   北京对上海:依山襟海展国都风貌,巨轮扬帆启东西航道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天津对重庆:北方明珠炫渤海之滨,秀丽山城达五湖四海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石家庄对唐山:太行明珠连接峰峦沃土,工业良港引领循环发展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太原对呼和浩特:九边重镇再现山光凝翠,塞外西风不掩青山依旧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沈阳对长春:东方鲁尔依辽水丽景,汽车之城润北国风光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大连对青岛:芬芳满园何处寻,海阔天空城中觅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南京对杭州:六朝古都风华依旧,钱塘丽景月中楼台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无锡对厦门:太湖水墨施粉黛,鼓浪涵翠织松云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徐州对南通:帝王将相疏名城风流,南风北韵筑黄金海岸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常州对扬州:八邑名都书锦绣文化,一路楼台映西湖垂柳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苏州对东莞:姑苏山外韵东方水都,南海之都秀制造新城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温州对绍兴:星光斗转见白鹿,古越秀水韵东方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嘉兴对台州:石桥跨渡坐看潮起潮落,依山傍海细品云卷云舒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郑州对合肥:三国故地承东启西,十省通衢辐射九州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福州对南昌:绿荫满城香万里,人杰地灵映楼台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泉州对威海:海上丝路扬帆进,滨海花园景怡人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济南对烟台:一城山色半城湖,依山临海四季青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武汉对长沙:山水相依大武汉,星罗棋布湘江城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广州对佛山:昔日南粤双城展东方文化,今日经济互动续不了情缘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深圳对香港:经济双星闪耀东方名城,山水相连沟通五洲四海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惠州对中山:罗浮山下荔枝甜,珠江西畔桂花香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澳门对珠海:融贯中西著于世,碧海蓝天散珠帘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南宁对柳州:凤凰栖林水绕城,拔地奇峰画卷开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成都对西安:巴蜀人家而今再造天府,西部重镇继续千年传奇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海口对昆明:绿岛凝碧酿琼浆,滇池引春入彩云

    (一)两个城市基本状况

    (二)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三)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四)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第六部分 主题报告

  第十五章 价值体系:中国城市在全球500个城市中的位置

   一 中国城市竞争力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世界城市名列榜首,科技中心位居前列

    2.中国:总体处于全球中等水平,行政级别高的城市排名靠前

    3.小结

   二 中国城市人口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世界进入城市时代*,世界大都市化趋势明显

    2.中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人口规模大

    3.小结

   三 中国城市GDP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2.中国:个别城市排名靠前,两极分化明显

    3.小结

   四 中国城市人均GDP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分布崎岖不平,差异巨大

    2.中国:总体排名落后,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

    3.小结

   五 中国城市地均GDP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空间分布崎岖不平,区域与层次不分明

    2.中国:港澳台城市排名靠前,大陆城市排名靠后

    3.小结

   六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西欧、北美城市经济增长缓慢,亚洲一些城市成为增长的中心,非洲一些城市继续恶化

    2.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领跑全球

    3.小结

   七 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北美、欧洲和东亚较高,南亚、非洲和拉美地区最低

    2.中国:整体排名落后,沿海城市好于中西部城市

    3.小结

   八 中国城市专利申请数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发达国家主要城市高度垄断,发展中国家城市异军突起

    2.中国:总体创新能力不强,个别城市迅速崛起

    3.小结

   九 中国城市就业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转型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城市最高,发达国家城市稍弱,落后地区较低

    2.中国:就业率总体靠前,个别较为落后

    3.小结

   十 中国城市跨国公司分布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城市经济控制力差异巨大,跨国集中聚集和分散聚集十分明显

    2.中国:五大城市经济控制能力强,其他城市普遍较弱

    3.小结

   十一 中国城市成本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第十六章 功能体系:中国城市在全球624个城市中的位置World City Network Report 2008)即将由中国和英国的出版社同时出版。">*

   前言

   一 城市全球化指数的分析框架与合成方法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数据统计方法

    3.全球化指数的合成

   二 中国城市全球化在世界城市中的位置

    1.全球:新兴市场国家城市的崛起挑战以发达国家城市为主导的传统世界城市分布格局

    2.中国:经济增长助推城市地位,港、京、沪跻身世界城市20强,少数城市地位上升迅速,多数城市位居中等行列

   三 中国城市地点力在全球的位置

    1.全球:发达国家城市占主导,四大顶级城市地位不可撼动;发展中国家整体排名靠后,新兴市场国家城市位置上升

    2.中国:强弱分布态势明显,总体水平中等偏下

   四 中国城市商业决策在全球的位置

    1.全球:强弱态势呈金字塔状,美、日、德城市整体实力最强,其他国家首都城市优势明显

    2.中国:港澳台城市唱主角,少数城市进入世界前列,个别城市地位提升,多数城市排名靠后

   五 中国城市商业市场在全球的位置

    1.全球:世界商业中心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仍然是全球的商业中心,新兴市场国家的少数城市上升为区域商业中心

    2.中国:商业中心由港澳台向内地移动,北京和上海上升为区域商业中心

   六 中国城市商业酒店指数在全球的位置

    1.全球:强弱两极分化态势显著,发达国家城市较发展中国家优势明显,整体均衡

    2.中国:沿海城市排名稍高,整体位置亟待提升

   七 中国城市网络力在全球的位置

    1.全球:新兴市场国家城市的崛起冲击传统世界城市网络格局,发达国家城市之间的地位在竞争中变化

    2.中国:港、京、沪三足鼎立,跻身世界前10;部分城市上升明显,整体位置中等偏上

   八 中国城市服务网络在全球的位置

    1.全球: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分散聚集与集中聚集相互交织

    2.中国:三城市跻身世界前10,城市之间层级分布明显

   九 中国城市金融网络在全球的位置

    1.全球: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正悄然改变世界金融中心的区域分布格局

    2.中国:经济腾飞造就区域金融中心

   十 中国城市媒体网络联系在全球的位置

    1.全球:空间分布高度集中,亚洲城市异军突起

    2.中国:四城市跻身世界次级媒体网络联系中心,其他城市排名靠后差距明显

  第十七章 要素体系:中国城市在全球150个城市中的位置

   一 企业本体竞争力

    1.全球:西雅图最强,发达国家城市实力最强

    2.中国:香港最强,整体实力有待提升

    3.小结:改革开放激活中国城市,市场体制提升企业本体

   二 产业结构竞争力

    1.全球:东京最优,政治经济中心实力最强

    2.中国:香港最优,城市梯队分化明显

    3.小结:中心城市一马当先,产业联系实为必然

   三 人力资源竞争力

    1.全球:巴黎最丰富,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对优势

    2.中国:北京最丰富,中心城市领跑中国

    3.小结:教育树人是根本,人尽其才是关键

   四 硬件环境竞争力

    1.全球:东京最完善,美国、日本处于绝对优势

    2.中国:上海最完善,蓄势待发仍需努力

    3.小结:提升实力,科技为本

   五 软件环境竞争力

    1.全球:新加坡最好,各大洲分布相对均匀

    2.中国:香港最好,落后城市任重道远

    3.小结:坚守市场经济制度,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六 生活环境竞争力

    1.全球:巴黎最宜居,欧洲城市异军突起

    2.中国:高雄最宜居,中国城市优势凸显

    3.小结:文化积淀铸就辉煌,协调发展提升品质

   七 全球联系竞争力

    1.全球:纽约最紧密,发达国家城市分布不均匀

    2.中国:沪港领军,兄弟城市百花待开

    3.小结:区位奠定发展基石,多元成就王者之尊

  第十八章 全球视野下中国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

   一 中国城市的优势与潜力

    1.成本优势,继续保持

    2.制度优势,彰显特色

    3.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4.文化优势,源远流长

    5.人力资源优势,厚积薄发

    6.大国优势,独一无二

    7.后发优势,前车之鉴

    8.集群优势,崭露头角

   二 中国城市的劣势与问题

    1.资源不足,无法回避

    2.技术落后,亟待加强

    3.高端人才,严重匮乏

    4.环境质量,任重道远

    5.要素市场改革需深化,政府管制需放松

    6.社会问题突出,威胁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7.中国城市结构失衡,内部需求不足

    8.产业层次低,服务业发展滞后

    9.城市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三 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希望

    1.全球化和信息化促进中国城市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市场

    2.全球产业转移给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3.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中国城市吸引力

    4.中国城市群规划给中国城市发展带来机遇

    5.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体制的创新

   四 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威胁

    1.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2.要素价格的上升与汇率的波动

    3.国际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4.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新问题

    5.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第十九章 中国城市的全球竞争战略

   一 战略目标:多层次、开放性的城市体系

   二 战略路径:十大战略

    1.非均衡发展

    2.大国战略

    3.成本领先

    4.产业驱动

    5.开放带动

    6.梯度发展

    7.集约发展

    8.以民为本

    9.科技创新

    10.永续发展

   三 战略对策: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国家区域政策的核心

    (一)中央层面:五大方面

     1.将提升城市竞争力作为国家区域政策的核心

     2.制定面向2030年的城市体系发展规划

     3.改善城市发展的制度环境

     4.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5.适应城市化变革的法治建设

    (二)地方层面:八个要点

     1.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3.推动城市科技创新

     4.开发城市人力资源

     5.营造城市生态环境

     6.建设“和谐城市”

     7.建设服务型政府

     8.创建城市品牌

 Abstract

 后记

 中文摘要

与中国的城市同行,与沸腾的时代俱进。《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7》在继续进行理论研究、计量研究、案例研究和主题研究四大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每一部分或扩大了研究视野,或转换了研究视角,或创新了研究理论。在基础理论部分,报告继续沿用投入—产出的思想,首先介绍了两套分析框架和弓弦箭模型;随后,报告提出并检验了一个测度城市竞争力的新的指标和计量模型。计量研究部分主要采取总、分的形式。报告首先利用显示性指标体系及数据,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一个总体报告;之后,又分别对6大区域和22个省区进行了区域报告;紧接着,报告根据解释性指标体系及数据,以全国51个重点城市为样本,分别对中国城市人才、资本、科技等十二个分项竞争力进行了报告。这是本次报告最大的亮点,多数省区不仅可以了解本省区城市竞争力在全国的位置,而且可以了解省区内城市竞争力的格局,各相关部委和城市政府的职能部门可以了解到与己相关的分项竞争力的格局。在案例研究部分,除了继续对全国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出年度十佳案例城市外,报告利用计量数据对全国50个重点城市进行了两两比较研究,同时提出竞合对策。本年的主题报告将中国城市置于全球坐标系上,分别从价值体系、功能体系和要素环境体系,探讨其地位及其成因,分析动态变化;提出中国城市的全球竞争战略,为直面全球激烈混战的中国城市,拨云见日,指点迷津。

Aaker D.A.,Measuring Brand Equity: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The Free Press N.Y.,1991.

Aaker,D.A. and Joachimsthaler,E.,The Brand Relationship Spectrum:Key to the Brand Architecture Challenge,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0,Vol.42,No.4,pp.8-23.

Aaker,D.,Building Strong Brands,Free Press,New York,1996.

Agrawal,J. and Kamakura,W.A.,Country of Origin:A Competitive Advanta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99,Vol.16,No.4,pp.255-267.

Ahmed,S.A. and A. d’Astous,Comparison of Country of Origin Effect on House and Organizational Buyers’ Product Percep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5,29(3),pp.35-51.

Ahmed,S.A. and A. d’Astous,Country-of-origin and Brand Effects:A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Attribute stud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Marketing,1996,9(2),pp.93-115.

Allan,M.S.,Leadership-Key to the Brand of Place,Spirit In Business-Forum 2004 Great Leaders Good Leaders,28 September,2004.

Anette Therkelsen & Henrik Halkier,Umbrella place branding:A study of friendly exoticism and exotic friendliness in coordinated national tourism and investment promotion,Discussion paper,2004.

Anholt,S.,How the world sees the world,in GMI Nation Brands Index 2005.

Anholt,S.,Brand New Justice:The Upside of Global Branding,Butterworth-Heinemann,Oxford,UK,2003.

Anholt,S.,Nation Brands:the Value of“Provenance”in Branding,in Morgan,N.J.,Pritchard,A. and Pride,R.(eds.),Destination Branding:Creating the Unique Destination Proposition,Butterworth-Heinemann,Oxford,UK,2002,pp.42-56.

Anholt,S.,The Anholt-GMI City Brands Index How the World Sees the World’s Cities,Place Branding,2006,Vol.2,No.1.pp.18-31.

Anthony,Foley,John Fahy,Incongruity between expression and experience:the role of imagery in supporting the posi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4,11(3),pp.209-217.

Arto,E.W.,Relative Total Costs—An Approach to Competitiveness Measurement of Industries,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87,27,pp.47-58.

Ashworth,G.J. & Voogd,H.,Selling the City:Marketing Approaches in Public Sector Urban Planning,Belhaven Press,London,1990.

Asmussen,B.,The Brandscape Approach—Developing a Balanced Stakeholder-oriented Approach to Corporate Brand Management,unpublished MA dissertation,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UK,2002.

Begg,I.,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Urban Studies,1999 36,5/6,pp.795-810.

Begg,I.,Urban Competitiveness:Policies for Dynamic Cities,Bristol:Policy Press,2002.

Bennett,R. and Savani,S.,The Rebranding of City Places: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Electronic Journal,2003,Vol.4,No.2,pp.70-87.

Berg,L.Van Den and Braun,E.,Urban competitiveness,Marketing and the need for Organizing capacity,Urban Studies,May,1999.

Boddy Martin and Michael Parkinson,City Matters Competitiveness,Cohesion and Urban Governance,The Policy Press,University of Bristol,2004.

Boddy Martin,Geographical Economics and Urban Competitiveness:A Critique,Urban Studies,1999,Vol.36,Nos 5-6,pp.811-842.

Boyne,S. and Hall,D.,Place Promotion through Food and Tourism:Rural Branding and the Role of Websites,Place Branding,2004,Vol.1,No.1,pp.80-92.

Brown,G.,Chalip,L.,Jago,L. and Mules,T.,The Sydney Olympics and Brand Australia,in Morgan,N.J.,Pritchard,A. and Pride,R.(eds),Destination Branding:Creating the Unique Destination Proposition,Butterworth-Heinemann,Oxford,UK,2002,pp.163-185.

Buck,Nick eds.,Changing Cities:Rethinking Urban Competitiveness,Cohesion,and Governance,Baker & Taylor Books,2005.

Budd,L. and Hirmis,A.,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Regional Studies,2004,Vol.38.9,pp.1015-1028.

Cai,L.A.,Cooperative Branding for Rural Destination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Vol.29,No.3,pp.720-742.

Caldwell,N. and Freire,J.,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anding A Country,A Region and A City:Applying the Brand Box Model,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4,Vol.12,No.1,pp.50-61.

Carnie,J.,Designing the City Centre:the Application of Marketing Theory,Conference paper,5th Biennial of Towns and Planners in Europe,Barcelona 10-12,April,2003.

Cellini,R.and Soci,A.,Pop Competitiveness,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Quarterly Review,LV,2002,220,pp.71-101.

Chussil,M.,Does Market Share Really Matter?,Planning Review 19,September/October 1991,pp.31-7.

Clark,G.,Emerg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ssons from Cities in the Developed World,and their applicability to Cities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ing Countries,World Bank Urban Forum:Tools,Nuts,and Bolts,Washington DC,April 2002.

Clarke.J.,Tourism brand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brands box model,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0,Vol.6,No.4,pp.329-345.

Crockett,S.R. and Wood,L.J.,Brand Western Australia:“Holidays of An Entirely Different Nature”,in Morgan,N.J.,Pritchard,A. and Pride,R.(eds),Destination Branding:Creating the Unique Destination Proposition,Butterworth-Heinemann,Oxford,UK,2002,pp.124-147.

Crockett,S.R. and Wood,L.J.,Brand Western Australia:A Totally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stination Branding,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1999,Vol.5,No.3,pp.276-289.

Damjan,J.,Development of Slovenian Brands:Oldest Are the Best,Place Branding,2005,Vol.1,No.4,pp.363-372.

Devlin,J.,Brand Architecture in Services:The Example of Retail Financial Services,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2003,Vol.19,Nos. 9/10,pp.1043–1065.

Donald,James.,Imagining the Modern City,The Athlone Press,London,1999.

Dooley,G. Bowie,D.,Place Brand Architecture: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he Brand Portfolio,Place Branding,2005,Vol.1,No.4,pp.402-419.

Douglas,S.P. and Craig,S.C.,Executive Insights:Global Portfolio Planning and Market Interconnectednes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996,Vol.4,No.1,pp.93-110.

Douglas,S.P. and Craig,S.C.,Executive Insights:Integrating Branding Strategy across Markets:Building International Brand Architectur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01,Vol.9,No.2,pp.97-114.

Drucker P.F.,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NY:Harper and Row,1974.

Durie,A.,Yeoman,I.S. and McMahon-Beattie,U.,How the History of Scotland Creates A Sense of Place,Place Branding,2006,Vol.2,No.1,pp.43-52.

Dzenovska,D.,Remaking the Nation of Latvia: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Nation Branding,Place Branding,2005,Vol.1,No.2,pp.173-186.

Endzia,I. and Luneva,L.,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Branding Strategy:the Case of Latvia,Place Branding,2004,Vol.1,No.1,pp.94-105.

Erik S.Reinert,Competitiveness and its predecessors—a 500-year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995,(6),pp.23-42.

Erik van Klooster,Frank Go,Peter Van Baalen,Exploring destination brand communities:A business model for collaboration in the extremely fragmented tourism industry,17th Bled ecommerce Conference,2004.

Erm,T. and Arengu,M.,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Brand:the Case of the Estonian Brand Project,Working Paper,2003.

Erna van Duren,Larry Marrtin,and Randall Westgren,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Role of Private Strategy and Public Policy,In:Competi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Food Markets. Edited by M.Bredhal,P.C.Abbott,and M.R.Reed eds.,1994,pp.37-59.

Flagstad,A. and Hope,C.,Scandinavian Winter:Antecedents,Concepts and Empirical Observations Underlying a Destination Umbrella Branding Model,Tourism Review,2001,Vol.56,No.1,pp.5-12.

Freire,J.R.,“Other Tourists”:A Critical Factor for A Geo-brand-building Process,Place Branding,2006,Vol.2,No.1,pp.68-83.

Freire,J.R.,Geo-branding,Are We Talking Nonsense?A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Brands Applied to Places,Place Branding,2005,Vol.1,No.4,pp.347-362.

Freire,J.R.,Geo-branding,Are We Talking Nonsense?A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Brands Applied to Places,Place Branding,2005,Vol.1,No.4.

Friedman,John.,The Prospect of Cities,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Minneapolis,2002.

Gardiner,B.,Martin,R. and Tyler,P.,Competitiveness,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 Across the European Regions,Regional Studies,2004.

Gardner,B. and Levy,S.,The Product and the Brand,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rch/April,1955,No.33,pp.33-39.

Gartner.W.,Image formation process,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1993,2(2/3),pp. 191-215.

Gilmore,F.,A Country-Can It Be Repositioned?Spain—the Success Story of Country Branding,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2,Vol.9,Nos. 4/5,pp.281-293.

Girard,M.,States,Diplomacy and Image Making:What Is New?Reflections on Current British and French Experiences’,1999,cited in Olins,W.,Branding the Nation—The Historical Context’,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2,Vol.9,Nos.4/5,pp.241-248.

GMI Report,The Anholt City Brands Index,December 2005.

Gnoth,J.,Leveraging Export Brands through A 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2,Vol.9,Nos.4/5,pp.262-280.

Gold,J.R. & Gold,M.M.,Imagining Scotland:Tradition,Representation and Promotion in Scottish Tourism since 1750,Scolar,Aldershot,1995.

Gold,R.J. & Ward. V.S.(Eds).Place Promotion,the use of publicity and marketing to sell towns and regions,Wiley & Sons Ltd,Chichester,1994.

Goss,S.,Making Local Governance Work:Networks,Relationship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New York:Palgrave,2001.

Grabow,B.,Stadtmarketing:Eine Kritische Zwischenbilanz,Deutsches Institut für Urbanistik,Difu Berichte,1998,No.1,pp.2-5.

Graham Hankinson,Destination brand images:a business tourism perspective,The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2005,19(1),pp.24-32.

Gudjonsson,H.,Nation Branding,Place Branding,2005,Vol.1,No.3,pp.283-298.

Hall,D.,Brand Development,Tour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The Re-imaging of Former Yugoslavia,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2,Vol.9,Nos.4/5,pp.323-334.

Hall,D.,Destination Branding,Niche Marketing and National Image Projec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1999,No.5,pp.227-237.

Hankinson,G.,Location Branding:A Study of the Branding Practices of 12 English Cities,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1,Vol.9,No.2,pp.127-142.

Hankinson,G.,Relational Network Brands:Towards a Conceptual Model of Place Brands,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4,Vol.10,No.2,pp.109-121.

Harrison,S.,Culture,Tourism and Local Community—the Heritage Identity of the Isle of Man,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2,Vol.9,Nos.4/5,pp.355-371.

Hauben,T.,Vermeulen,M. and Patteeuw,V.,City Branding:Image Building and Building Images,NAI Uitgevers,Rotterdam,2002.

Hunt L.,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anadian Fruit and Vegetable Processing Industries,Food Market Commentary 8.

Janet Hanlan and Stephen Kelly,Image formation,information sources and an iconic Australian tourist destination,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5,11(2),pp.163-176.

Jessop,B.,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 of failure: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998,No.155,pp.29-45.

Johansson,J.K.,Missing a Strategic Opportunity:Managers’ Denial of Country-of-Origin Effects,in Papadopoulos,N. and Heslop,L.(eds)Product-Country Images:Impact and Rol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ess,Binghampton,NY,1993,pp.77-86.

Johansson,J.K. and Nebenzahl,I.D.,Assessing the Impact of Country of origin in Product Evaluations:A New Methodological Perceptive,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Nov. 1986,(22),pp.338-396.

Johansson,J.K.,Determinants and Effects of the Use of “Made in” Labels,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89,6(1),pp.47-58.

Kanter,R.,Thriving Locally in the Global Economy,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Vol. 73,No.5,pp.151-161.

Kapferer,J.N.,(Reinventing the Brand—Can Top Brands Survive the New Market Realities?,Kogan Page,London,UK,2001.

Kavaratzis,M.,From City Marketing to City Branding:Towar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City Brands,Journal of Place Branding,2004,Vol.1,No.1,pp.58-73.

Kavaratzis,M.,Place Branding:A Review of Trends and Conceptual Models,The Marketing Review,Winter 2005,Vol.5,No.4,pp.329-342.

Kearns,G. & Philo,C.(Ed.),Selling Places. The city as cultural capital,past and present,Pergamon Press Ltd,Oxford,1993.

Keller,K.L.,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Building,Measuring & Managing Brand Equity,Prentice Hall Inc.,New Jersey,1998.

Kerr,G. and Johnson,S.,A Review of a Brand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A Small Town—Lessons Learnt!,Place Branding,2005,Vol.1,No.4,pp.373-387.

Killingbeck,A.J. & Trueman,M.M.,Redrawing the Perceptual Map of a City,Working Paper No.02/08,Brad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Bradford,2002.

Kitson,Michael,Ron Martin and Peter Tyler,Th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Debate,2005.

Kotler,P. & Haider D. & Rein,I.,Marketing Places. Attracting investment,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states,and Nations,Maxwell Macmillan Int.,New York,1993.

Kotler,P. and Gertner,D.,Country as a Brand,Product,and Beyond:A Place Marketing and Br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2,Vol.9,Nos.4/5,pp.249-261.

Kotler,P.,Asplund,C.,Rein,I. and Heider,D.,Marketing Places Europe:Attracting Investments,Industries,Residents and Visitors to European Cities,Communities,Regions and Nations,Pearson Education Ltd,London,1999.

Kotler,P.,Haider,D. and Rein,I.,Marketing Places,Attracting Investment,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States,and Nations,Maxwell Macmillan Int.,New York,1993.

Kotler,P.,Jatusripitak,S. and Maesincee,S.,The Marketing of Nations.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Building National Wealth,Free Press,New York,1997.

Krugman,P.,Competitiveness:A Dangerous obsession,Foreign Affairs,1994,73,2,pp. 28-44.

Krugman,P.,Making Sense of the Competitiveness Debate,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6(b),12,pp.17-35.

Krugman,P.,Pop Internationalism,Cambridge,MA:MIT Press,1996(a).

Laforet,S. and Saunders,J.,Managing Brand Portfolios:How the Leaders Do It,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1994,Vol.34,No.5,pp.64-76.

Lantz,G. and Loeb,S.,Country-of-Origin and Ethnocentrism:An Analysis of Canadian and American Preferences Using Social Identity Theory,Advance in Consumer Research,1996,(20),pp.84-89.

Lee,C .W.,Suh,Y. and Moon,B.J.,Product-Country Image:The Roles of Country-of-Original and Country-of-Target in Consumer’s Prototype Product Evaluation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Marketing,2001,13(3),pp.47-62.

Liebenstein H.,Allocation vs ‘X-Efficien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6,pp.382-461.

Martin,L,E.van Duren,R.Westgren,and M.Le Maguer,Competitiveness of Ontario’s Agrifood Sector,Prepared for the Government of Ontario,May 1991.

Martinovic,S.,Branding Hrvatska—A Mixed Blessing That Might Succeed:The Advantage of Being Unrecognisable,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2,Vol.9,Nos.4/5,pp.315-322.

Meer,J.van der,The Role of City-Marketing in Urban Management,European 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Urban Research(EURICUR-Erasmus University),Rotterdam,1990.

Metaxas T.,Place/city Marketing as a tool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ity’s Competitiveness,Paper presented at the EURA Conference Urban and Spatial European Policies:Levels of Territorial Government,2002.

Mihalis Kavaratzis & G.J.Ashworth,City branding:An effective assertion identity or a transitory marketing trick?,2005.

Miller,R.,Sales from the City,Marketing,11 September,1997,pp.31-34.

Morgan,N.J.,and Pritchard,A.,Advertising in Tourism and Leisure,Butterworth-Heinemann,Oxford,UK,2000.

Morgan,N.J.,and Pritchard,A. and Pride,R.(eds.),Destination Branding:Creating the Unique Destination Proposition,Butterworth-Heinemann,Oxford,UK,2002a.

Morgan,N.J.,Pritchard,A. and Piggott,R.,New Zealand,100% Pure,the Creation of A Powerful Niche Destination Brand,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2b,Vol.9,Nos.4/5,pp.335-354.

Nasar,J.L.,The Evaluative Image of the City,Sage Publications,London,1998.

Nickerson,N. and Moisey,R.,Branding A State from Features to Positioning:Making It Simple?,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1999,Vol.5,No.3,pp.217-226.

Nobili,V.,The Role of 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 Events within Genoa’s and Liverpool’s Branding and Positioning Efforts,Place Branding,2005,Vol.1,No.3,pp.316-328.

OECD,Enhancing City Attractiveness for the Future,Nagoya Congress Centre,Japan,2005.

Olins,W.,Branding the Nation—The Historical Context’,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2,Vol.9,Nos.4/5,pp.241-248.

Olins,W.,Corporate Identity,Thames and Hudson,London,UK,1989.

Olins,W.,Trading Identities:Why Countries and Companies are Taking Each Others’Roles,Foreign Policy Centre,London,UK,1999.

Palmer,A.,Destination Branding and the Web,in Morgan,N.J.,Pritchard,A. and Pride,R.(eds),Destination Branding:Creating the Unique Destination Proposition,Butterworth-Heinemann,Oxford,UK,2002,pp.186-197.

Pant,D.R.,A Place Brand Strategy for the Republic of Armenia:“Quality of Context” and “Sustainability” as Competitive Advantage,Place Branding,2005,Vol.1,No.3,pp.273-282.

Papadopoulos,N.,Place Branding:Evolution,Meaning and Implications,Place Branding,2004,Vol.1,No.1,pp.36-49.

Parkerson,B. and Saunders,J.,City Branding:Can Goods and Services Branding Models Be Used to Brand Cities?Place Branding,2005,Vol.1,No.3,pp.242-264.

Parr J.B. and Budd L,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Urban System:an Exploration,Urban Studies,2000,37,pp.593-610.

Parr J.B.,Regional Economic Change and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Some Interrelationship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79,A11,pp.825-837.

Patterson,M.,Re-appraising the Concept of Brand Image,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1999,Vol.6,No.6,pp.409-426.

Petromilli,M.,Morrison,D. and Million,M.,Brand architecture:Building Brand Portfolio Value,Strategy & Leadership,2002,Vol.30,No.5,pp.22-28.

Phillips,E.,From Chaos to Constellation:Creating Better Brand Alignment on the Web,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2003,Vol.14,No.2,pp.42-49.

Pike S.Destination image analysis-a review of 142 papers from 1973 to 2000,Tourism Management,2002,23,pp.541-549.

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Basingstoke:Macmillan,1990.

Pride,R.,Brand Wales:“Natural Revival”,in Morgan,N.J.,Pritchard,A. and Pride,R.(eds),Destination Branding:Creating the Unique Destination Proposition,Butterworth-Heinemann,Oxford,UK,2002,pp.109-123.

Pritchard,A. and Morgan,N.,Mood Marketing—The New Destination Branding Strategy:A Case Study of “Wales,The Brand”,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1998,Vol.4,No.3,pp.215-229.

Quelch,J. and Jocz,K.,Positioning the Nation-state,Place Branding,2005,Vol.1,No.3,pp.229-237.

Rainisto,S.K.,Success Factors of Place Marketing:A Study of Place Marketing Practices in North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Doctoral Dissertation,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stitute of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2003.

Rajagopal and Sanchez,R.,Conceptual Analysis of Brand Architecture and Relationships within Product Categories,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4,Vol.11,No.3,pp.233–247.

Rein,I.,Kotler,P. and Stoller,M.,High Visibility:How Executives,Politicians,Entertainers,Athletes,and Other Professionals Create,Market,and Achieve Successful Images,Dodd,Mead,New York,1987.

Robert Huggins Associates,World Knowledge Competitiveness Index,Ponthpridd:Robert Huggins Associates,2004.

Ryan,C.,The Politics of Branding Cities and Regions:the Case of New Zealand,in Morgan,N.J.,Pritchard,A. and Pride,R.(eds),Destination Branding:Creating the Unique Destination Proposition,Butterworth-Heinemann,Oxford,UK,2002,pp.66-86.

Seppo K Rainisto,Success factors of place marketing:A study of place marketing practices in North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Doctoral Dissertations,2003.

Skinner,H.,Wish You Were Here?Som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Integrating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When Promoting Place Brands,Place Branding,2005,Vol.1,No.3,pp.299-315.

Stephen J.P,Rachel H.,Place marketing and town centre management,Cities,Vol.13,1996,No.3,pp.153-164.

Steven Pike,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ing complexity,The 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2005.14(4/5),pp.258-259.

Supphellen,M. and Nygaardsvik,I.,Testing Country Brand Slogans:Conceptual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Illustration of A Simple Normative Model,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2,Vol.9,Nos.4/5,pp.385-395.

Trueman,M.M.,Klemm,M.,Giroud,A. and Lindley,T.,Bradford in the Premier League?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Branding and Repositioning a City,Paper submitted to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Working Paper No.01/04 Brad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Bradford,2001.

Turok,Ivab,Cities,Regions and Competitiveness,Regional Studies,2004,Vol.38.9,pp.1069-1083.

Tweeten,L,and D.Pai.,Public Policy and the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U.S. Agriculture in World Markets,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World Food Systems Occasional Paper Series,NC-194,March 1990.

Upshaw,L. and Taylor,E.,Building Business by Building a Master Brand,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1,Vol.8,No.6,pp.417-426.

Urry,J.,Consuming Places,Routledge,Cornwall,UK,1995.

Van Gelder,S.,Global Brand Strategy—Unlocking Brand Potential Across Countries,Cultures and Markets,Kogan Page,London,UK,2003.

Van Ham,P.,The Rise of the Brand State:the Postmodern Politics of Image and Reputation,Foreign Affairs,2001,Vol.80,No.5,pp.2-6.

Van Ham,P.,The Rise of the Brand State:the Postmodern Politics of Image and Reputation,Foreign Affairs,2001,Vol.80,No.5.

Van Limburg,B.,City marketing:A multi-attribute approach,Tourism Management,1998,19(5),pp.475-477.

Verlegh,P.W. and Steenkamp,E.M.,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untry-of Original Research,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1999,(20),pp.521-546.

Vermeulen,M.,The Netherlands,Holiday Country,in Hauben,T.,Vermeulen,M. and Patteeuw,V.,City Branding:Image Building and Building Images,NAI Uitgevers,Rotterdam,2002.

Wall,M.,Liefeld,J. and Heslop,L.A.,Impact of Country of Original Cues on Consumer Judgment in Multi-Cue Situation:a Covariance Analysis,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1,9(2),pp.105-113.

Wang,J.,Localising Public Diplomacy:the Role of Sub-national Actors in Nation Branding,Place Branding,2006,Vol.2,No.1,pp.32-42.

Ward,S.V.,Selling Places. The Marketing and Promotion of Towns and Cities,1850-2000,Routledge,New York,1998.

Warnaby,G.,Marketing UK Cities as Shopping Destinations:Problems and Prospects,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1998,Vol.5,No.1,pp.55-58.

West,R.,Slicker Cities,Marketing Business,May,1997,pp.10-14.

West,D.,Productivi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anadian Food and Beverage Processing Sector,Food Market Commentary,1987,9.

William F. Lever and Ivan Turok,Competitive cities:Introduction to the Review,Urban Studies,1999,Vol.36,Nos 5-6,pp.791-793.

World Bank,Investment Climate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World Development,2006,Vol.34,No.9,pp.1498-1516.

Yagic,M.I.,Evaluation the Effects of Country-of-origin and Consumer Ethnocentrism:A Case of a Transplant Produc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Marketing,2001,12(3),pp.63-85.

Young,H.,and A.Lawson.,Exchange Rates and the competitive Price Position of U.S. Exports and Imports,Business Economics,April 1988,pp.13-9.

保罗·尼文:《平衡记分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彼得·德鲁克:《社会的管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出版社,2003。

戴维·A.艾克等:《品牌领导》,曾晶译,新华出版社,2001。

菲利普·科特勒等(2001a):《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第二版)》,梅清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菲利普·科特勒(2001b):《国家营销:创建国家财富的战略方法》,俞利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

菲利普·科特勒等:《科特勒看中国和亚洲》,罗汉等译,海南出版社,2002。

菲利普·科特勒等:《社会营销——变革公共行为的方略》,俞利军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第8版),梅汝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林恩·阿普绍:《塑造品牌特征——市场竞争中通向成功的策略》,戴贤远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迈克尔·波特(1997a):《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

迈克尔·波特(1997b):《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等译,华夏出版社,1998。

迈克尔R.钦科陶、伊尔卡A.隆凯宁、迈克尔H.莫菲特:《国际商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萨瓦斯:《民营化与私人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蔡善柱:《试论旅游品牌开发》,《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

陈翠华:《地域旅游品牌化评价方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陈亮、李一智:《用主成分法评估城市投资环境研究》,《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7期。

陈瑞昌、董明辉、彭保发等:《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范斌、明庆忠等:《旅游地品牌特征塑造初探——以香格里拉旅游品牌为例》,《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年第1期。

管驰明、姚士谋、李昌峰:《从区位功能和投资环境看南京的发展走向》,《人文地理》2001年第4期。

何永:《理解“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11期。

金明吉:《来源国效应、品牌形象认知对产品品质认知影响——以信息科技产品为例》,辅仁大学管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

赖永峰:《推行五个机制 提高政府效率》,2006年4月3日《经济日报》。

李成勋:《关于城市品牌的初步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李成勋:《城市品牌定位初探》,《市场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李莉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城市发展研究13卷》2006年第2期。

李丽:《城市品牌要素指标体系》,《技术与市场》2005年第5期。

李山、王铮:《旅游地品牌化中的旅游形象与旅游口号》,《人文地理》2006年第2期。

李树民、支喻、邵金萍:《论旅游地品牌概念的确立及设计构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刘彦平:《城市营销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鲁明泓、潘镇:《中国各地区投资环境评估与比较:1990~2000》,《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

鲁明泓、潘镇:《中国重要城市投资环境评估与比较——兼论南京投资环境》,《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

马彦琳、刘建平:《现代城市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

马志强:《论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区域形象问题》,《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6期。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任致远:《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4期。

《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06)》,绍兴统计信息网。

施蔷生:《上海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前景诱人》,《上海商业》2003年第9期。

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

世界银行:《中国政府治理、投资环境与和谐社会: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提高》。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第5期。

苏亚芳:《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价模型及应用》,《地理研究》1994年第9期。

唐华:《美国城市管理:以凤凰城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王明浩、李小羽、刘玉娜等:《关于创建宜居中小城市的探讨》,《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王菘、韩振华:《关于旅游品牌的深层思考》,《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6期。

魏小安、厉新建:《旅游目的地发展十二要素及其内涵》,区域与旅游规划空间站(www.plansky.net),2005。

文余源:《中国主要城市投资环境评价》,《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年第4期。

吴志良著《东西交汇看澳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刑久强:《如何建设“宜居北京”》,《前线》2005年第8期。

许峰:《城市产品理论与旅游市场营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姚作为:《我国旅游业品牌化进程初探》,《经济经纬》2001年第5期。

袁锐:《试论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经济科学》2005年第4期。

袁少军等:《宜居城市概念、指标原则及指标刍议》,《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06。

周朝琦、侯龙文:《品牌经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周志南、王海燕、杨多贵:《中国适宜人居城市研究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1期。

诸大健、李耀新:《建立上海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上海环境科学》1999年第9期。

简 介:《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系统分析了2009~2010年中国人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未来走势。推出的系列年度研究成果,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从多视角诠释了近年来我国实行人才强国战略的成就,也剖析了各种错位、缺位现象,既有对过去的评估,又有对未来的预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简 介:本书是中国第一本关于区域人才竞争力的综合研究报告。本书阐述了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构建了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对中国四大板块、八大综合经济区、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32个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的人才综合竞争力、人才分项竞争力进行了测算、评价、聚类分析和排名,并对31个省市区、32个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的...

作者: 桂昭明 王辉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简 介:本书在评述2008~2009年住房及相关市场走势的基础上,预测了2009~2010年住房及相关市场的发展变化;从历史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住房市场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其中的规律与存在的不足;通过构建中国住房指数体系,量化评估了住房市场各关键领域的发展状况;剖析了住房市场及其相关领域协调健康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简 介:《中国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10)》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的“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李江涛研究员、副院长刘江华研究员联袂担任主编,由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广州宏观经济分析预测及相关重要专题研究的权威著作。书中主要论述了2009年,面对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