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5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56

北京农村研究报告(2013)图书

Research Report on Beijing Rural Area(2013)

SSAPID:101-3883-0279-39
ISBN:978-7-5097-6169-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撰的年度研究报告,收录了该中心2013年度完成的主要调查研究成果。全书共分八篇,包括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土地流转、资产经营、农民组织、年度专题分析报告、农村农业信息化和平谷农村改革试验区等内容,基本上反映了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涉及农村经济方方面面的工作情况,总结了北京市农村经济工作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并为决策者提供了进一步开展农村工作的战略决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郭光磊
编 辑:单远举;;关晶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推动“新三起来”,关键在落实

 编辑委员会

 第一篇 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章 北京市二道绿隔地区发展问题研究

   第一节 二道绿隔地区基本情况

    一 空间范围

    二 人口分布

    三 土地利用结构

    四 集体经济发展

   第二节 二道绿隔地区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一 取得成效

     (一)绿化任务基本达标——功能多元化

     (二)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镇体系化

     (三)产业升级趋势不断加强——工业园区化

     (四)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收益资产化

     (五)政策机制不断探索和完善——政策可操作化

    二 存在问题

     (一)空间发展无序,规划落实难度加大

     (二)产业布局缺乏统筹,未与农村旧村改造形成联动

     (三)外来流动人口无序聚集,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四)绿化实施缺乏有效政策支撑,农民权益受到较大影响

     (五)集体经济效益下滑、分化明显,推进综合体制改革要求日益强烈

     (六)开发建设资金平衡压力加大,急需创新城市化模式

     (七)政策机制有待理顺和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推进二道绿隔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 指导思想

    二 基本原则

     (一)统筹发展原则

     (二)分类指导原则

     (三)政策创新原则

     (四)生态底线原则

     (五)保障实施原则

    三 发展目标

     (一)生态发展目标

     (二)产业发展目标

     (三)社会发展目标

    四 实施路径

     (一)农民主体

     (二)政府引导

     (三)土地平权

     (四)镇级统筹

     (五)分类推进

     (六)试点先行

   第四节 推进二道绿隔地区发展的近期政策建议

    一 目标建议

     建议1: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建议2:产业优化升级,带动村庄社区改造

     建议3:农民园区就业,实现转工转居

     建议4:人口分布优化,人口资源矛盾缓解

    二 政策建议

     建议1:建立稳定的土地用益物权产权体系,稳定收益预期,为谋求长期发展奠定稳定的制度基础

     建议2:完善乡镇统筹下的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机制

     建议3:出台专门的“留地安置”政策

     建议4:推广房地分离经验,建立社会资本投资的产权激励机制

     建议5:探索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共享基金

     建议6:稳步探索集体土地身份合法化

     建议7:加大代征代拆力度,把旧村改造纳入开发成本

     建议8:借鉴一道绿隔政策安排集体产业用地,加强产业用地规划管理

    三 规划建议

     建议1:创新规划理念

     建议2:实现多规统筹

     建议3:部门之间协同编制规划

     建议4:建立规划编制的基层广泛参与机制

     建议5:实现规划与政策有机整合

     建议6:依托社区机制落实规划监管

     建议7:增加投融资规划,建立保障规划落实的资金平衡机制

     建议8:立足实际,合理进行规划调整

    四 措施建议

     建议1:推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服务功能体系构建

     建议2:扶持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拓展绿色产业内涵

     建议3:探索“政经分离”,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

     建议4:推进农民就业与整建制转居工作

     建议5:加大财政倾斜力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议6:推进金融工具创新

     建议7:稳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建议8:对绿隔地区发展进行专项地方立法

    五 执行建议

     建议1:明确实施时序,确保执行进度

     建议2: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执行力度

     建议3:强化督察考核,确保执行法度

   第五节 下一步工作重点:乡镇规划调整试点

    一 总体成本概算

     (一)50个重点村模式的资金平衡机制

     (二)西红门镇工业大院改造模式资金平衡机制

    二 区域成本概算

     (一)西红门镇工业大院改造项目

      1.基本情况

      2.资金平衡测算

      3.规划调整建议

     (二)长辛店镇赵辛店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

      1.基本情况

      2.资金平衡方案比较

      3.政策建议

    三 乡镇规划调整试点的选取

  第二章 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研究

   第一节 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研究进程

    (一)北京市农研中心的研究

    (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研究

    (三)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的研究

    (四)北京现代化研究中心的研究

   第二节 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实践进程

    (一)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2年)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与推进时期(2002~2008年)

    (三)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提出与构建时期(2008年以来)

   第三节 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的实际成效进程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三)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成效

     2.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成效

     3.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成效

  第三章 北京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路径研究

   第一节 明确改革定位:我们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

    一 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框架全面建立

     (一)完成了集体资产的确权任务,厘清了农民和集体的关系

     (二)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三)完善了收入分配制度

    二 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尚未根本破除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集体产权权能的残缺

     (二)传统农村集体所有制下的“政经不分”与社区封闭

    三 产权制度改革后出现了新的难题

   第二节 凝聚改革共识:若干争议问题的辨析

    一 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公司”还是“合作社”

    二 集体股的“存与留?”和“多与少?”

    三 股权是否要固化

    四 股东分红是否要缴纳分红税

    五 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是“封闭”还是“开放”

   第三节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真”问题:农户家庭问卷调查

    一 农业户籍农户家庭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一)家庭基本情况

     (二)土地财产收入情况

     (三)拥有的股份情况

     (四)股份分红情况

     (五)参加专业合作社情况

     (六)拥有民主政治权利的情况

    二 农转居家庭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一)农转居人员家庭基本情况

     (二)家庭收入情况

     (三)家庭转居情况

     (四)农村财产权利情况

     (五)获得的土地补偿费情况

     (六)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权利

    三 转居前与转居后的回归分析

     (一)转居后的权益情况

     (二)转居家庭的消费制约因素

     (三)转居后的生活困难

     (四)被访者对转居后的有利群体的判断

     (五)转居后对公共活动场所的满意度

    四 农业户籍家庭与农转居家庭的对比分析

     (一)转居家庭与农户家庭收入情况的对比分析

     (二)各类收入来源的比较

     (三)转居家庭与农户家庭支出情况的对比分析

   第四节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路线图

    一 制定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战略规划,纳入区域总体发展规划

    二 推进政经分开,启动新一轮农村综合体制改革

    三 培育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四 规范农村股权管理

   第五节 北京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一)加大农村居民社保投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

     (二)要强化公共服务投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加大职业培训力度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五)建立健全整建制农转居政策机制

     (六)灵活财政机制,积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

    二 推进集体经济组织功能转型

     (一)推进“政社分开”,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定位

     (二)着力破除村庄封闭体制,推进产权社会化

     (三)把股权管理列入深化农村产权改革的重点工作

     (四)改善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五)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应注意区位差异

    三 加大土地制度创新力度

     (一)要加快确权颁证工作

     (二)培育土地产权交易市场

     (三)创新资产经营形式,跨越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鸿沟

     (四)建立土地增值收益结构基金,实行全国—省市—乡镇多层统筹

     (五)培育城乡一体的土地要素市场体系

  第四章 北京市外来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研究

   第一节 北京市外来农民工公共服务基本情况

    (一)劳动就业政策及成效

     1.促进就业方面

     2.职业培训方面

    (二)社会保障政策及成效

    (三)子女教育政策及成效

    (四)住房保障政策及成效

   第二节 北京市外来农民工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就业服务与本地城镇户籍人口、本地农民工差距较大

    (二)外来农民工参保率低,缴费标准低,缺乏失业保险

    (三)外来农民工被排除在北京市社会救助体系外

    (四)农民工子女实际上没有与北京孩子平等的就学条件

    (五)农民工居住条件差、环境恶劣,缺乏托底保障

   第三节 完善北京市外来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完善外来农民工平等就业政策

    (二)将农民工平等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跨省转移接续

    (三)将外来农民工平等纳入社会救助体系

    (四)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五)将农民工平等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第五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土地产权制度比较研究

   第一节 美国土地产权制度

    一 美国土地所有制

    二 美国土地管理模式

     (一)集中、垂直的土地管理体制

     (二)公私兼有的多元化土地所有制

     (三)形散而神不散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四)分类实施用途管制的农地保护制度

     (五)依法、自由、开放的地产交易市场

     (六)立足存量、完善功能的老市区改造

    三 美国土地流转制度

    四 美国土地征收及补偿政策

    五 美国土地税收政策

   第二节 日本土地产权制度

    一 日本土地所有制

    二 日本土地管理模式

     (一)完善的耕地保护和经营制度

     (二)耕地保护、农地振兴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

     (三)综合协调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四)健全的土地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三 日本土地流转制度

     (一)直接控制交易

     (二)金融紧缩政策

     (三)房地产税制调控

    四 日本土地征收及补偿政策

    五 日本土地税收制度

   第三节 德国土地产权制度

    一 德国土地所有制

    二 德国土地管理模式

    三 德国土地流转制度

     (一)农业用地方面

     (二)土地整理方面

     (三)建设用地方面

     (四)租地造屋权方面

    四 德国土地征收及补偿政策

    五 德国土地税收政策

     (一)单元价值、计税价值的确定

     (二)土地税应纳税额的确定及征

     (三)土地税的优惠政策

   第四节 俄罗斯土地产权制度

    一 俄罗斯土地所有制

    二 俄罗斯土地管理模式

    三 俄罗斯土地流转制度

    四 俄罗斯土地征收及补偿政策

     (一)国家或自治地方需要的目的限制

     (二)合法程序的保障

     (三)充分补偿

     (四)司法程序的救济

    五 俄罗斯土地税收政策

     (一)俄罗斯土地税税率

     (二)俄罗斯土地税的缴纳方法

   第五节 加拿大土地产权制度

    一 加拿大土地所有制

    二 加拿大土地管理模式

     (一)省级规划

     (二)地区级规划

     (三)市级规划

    三 加拿大土地退化防治政策

     (一)制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保护政策

     (二)制定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三)制定矿区土地复垦治理政策

    四 加拿大土地征收及补偿政策

     (一)土地征用的法律依据

     (二)土地征用的主体

     (三)土地征用的目的和范围

     (四)审批机构

     (五)土地征用程序

    五 加拿大土地税收政策

     (一)产权注册登记

     (二)评估资产价值

     (三)税收通知

   第六节 印度土地产权制度

    一 印度土地所有制

    二 印度土地管理模式

    三 印度土地流转制度

     (一)私人土地交易

     (二)土地类型转用

     (三)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措施

    四 印度土地征收及补偿政策

    五 印度土地税收政策

     1.国税中的土地税

     2.地方税中的土地税

   第七节 新加坡土地产权制度

    一 新加坡土地所有制

    二 新加坡土地管理模式

    三 新加坡土地流转制度

    四 新加坡土地征收及补偿政策

    五 新加坡土地税收政策

     (一)土地及不动产年税

     (二)租赁收入税

     (三)土地交易投机收入税

     (四)转让税与遗产税

     (五)租约修订费

     (六)土地拍卖收入

   第八节 我国台湾地区土地产权制度

    一 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所有制

    二 台湾土地管理模式

    三 台湾土地流转制度

    四 台湾土地征收及补偿政策

    五 台湾土地税收政策

     (一)地价税

     (二)田赋

     (三)土地增值税

     (四)其他土地税

  第六章 北京市园林绿化促进农民绿岗就业的调研报告

   第一节 绿岗就业的概念与首都实践

    (一)山区生态林补偿模式

    (二)“一产就业员工化”模式

    (三)山区“沟域经济”带动模式

    (四)近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带动模式

   第二节 绿岗就业取得的成效

    一 推动了生态环境的建设

    二 提升以林为主的绿色产业

    三 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四 增加了就业农民的收入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一 劳动力不适应专业性要求

    二 农民对绿岗就业认识不足

    三 绿岗就业增收政策不完善

     (一)土地流转补偿政策不统一,影响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二)政策补贴标准偏低,而且缺少动态调整机制

     (三)促进绿色就业政策城乡差别明显

     (四)政策可持续性需要加强

    四 相应的体制尚未理顺

     (一)补贴资金落实缺少监督机制

     (二)集体林改健康经营资金实际使用中偏离农民群体

     (三)大型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农民工参与受阻

     (四)现有林地的养护机制不利于农民就业增收

    五 绿岗就业的保障水平较低

   第四节 政策建议

    一 理顺绿岗就业的体制机制

    二 完善绿岗就业的相关政策

    三 探索绿岗就业的产业模式

    四 鼓励绿岗就业的创新模式

    五 成立绿岗就业的农民组织

    六 强化绿岗就业的管理服务

    七 加强绿岗就业的技能培训

    八 加大绿岗就业的宣传力度

  第七章 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新需求调查研究

   前言

    一 项目解释

     (一)验证性调研和追踪调研

     (二)舆情调研

    二 项目目标

    三 项目调研

     (一)北京市居民问卷调查

     (二)经营者新需求调研

    四 项目研究方法

    五 项目不足

     (一)问卷设计

     (二)数据分析

     (三)未展开基本面调研、深度访谈等

   第一节 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回顾

    一 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态势

     (一)区域功能划分

     (二)产业发展规划

     (三)相关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

     (四)经营主体

     (五)产业规模

     (六)竞争环境

     (七)发展特点

    二 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存的问题

     (一)规划层面

     (二)产品层面

      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缺少“农味”和“乡村性”

      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不重质量、服务水平较低,游客体验较差

      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附加值低,赢利能力有待提高

      4.同质化问题仍然突出,横纵向竞争激烈

     (三)基础设施层面

     (四)环境层面

      1.游客数量巨大,容量过载现象突出

      2.经营主体的行为造成的环境问题

     (五)资金层面

     (六)营销层面

      1.缺乏成熟的营销理念,营销效果不佳

      2.缺乏营销专业人才

      3.缺乏与相关行业、产业的互动,单打独斗

     (七)人才层面

      1.高学历年轻人群、专业人才缺乏

      2.普通从业人员培训较少

    三 结论

   第二节 差异性需求分析

    一 问题引出及调研目的

    二 差异性需求对比统计描述与分析

     (一)参加乡村旅游的目的差异性需求

      1.参加乡村旅游目的频数分析

      2.细分市场分析

     (二)影响乡村旅游停留时间相关差异性需求

      1.参加乡村旅游停留时间频数分析

      2.细分市场分析

      3.影响乡村旅游停留时间满意度分析

      4.影响乡村旅游停留时间线性回归分析

     (三)乡村旅游活动差异性需求

      1.乡村旅游活动频数分析

      2.乡村旅游活动聚类分析

      3.乡村旅游活动因子分析

      4.细分市场分析

    三 差异性需求结论

   第三节 潜在性需求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及分析方法

    二 2007年潜在性需求结论验证

    三 2013年潜在性需求分析

     (一)现实性需求中的低频次需求

      1.乡村旅游活动频数分析(见表34)

      2.乡村旅游活动聚类分析

      3.小结

     (二)北京居民期望参与的乡村旅游活动

      1.期望参与乡村旅游活动频数分析

      2.期望参与乡村旅游活动聚类分析

      3.小结

     (三)对于设施档次的未来偏好

     (四)乡村旅游目的地类型偏好分析

     (五)潜在性需求与年龄、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六)不同人群的潜在性需求比较

    四 结论

     (一)“特色”农产品去特色化——实现差异化,提升附加值

     (二)农家活、休闲活动、民俗娱乐活动的时尚感、文化内涵提升

     (三)基础设施经过适当改造且保持安全卫生将会是最主流的档次偏好

   第四节 预测性需求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及分析方法

    二 2013年预测性需求分析

     (一)关于“基础设施如何改造”的频数分析

     (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预测性需求相关及偏相关分析

      1.乡村旅游卫生状况频数分析

      2.收入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相关性分析(见表44)

      3.受教育程度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相关性分析(见表45)

      4.收入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偏相关分析(见表46)

      5.受教育程度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偏相关分析(见表47)

      6.年龄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相关分析

      7.小结

     (三)参与乡村旅游目的分析

     (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开发具有社交性质的产品

      1.产品开发策略制定的参照系选择

      2.社交产品需求强劲

      3.开发社交性质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

      4.小结

     (五)引入“用户体验”理论的预测性需求分析

      1.重视“用户体验”的时代

      2.以“用户体验”理论指导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3.良好的体验对休闲农业和乡村发展的重要性

      4.小结

    三 结论

   第五节 2013年新需求的总结

    一 差异性需求

    二 潜在性需求

    三 预测性需求

    四 与2007年调研结论对比(见表50)

   第六节 政策建议

    一 细化法规,完善标准

    二 公共服务,加大扶持

     (一)基础设施

     (二)资金扶持

     (三)加强培训

     (四)引进专业人才

     (五)促进产业间交流融合

     (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三 积极营销,拓宽市场

     (一)建立品牌,整合营销

     (二)鼓励经营主体开展多样化的营销

     (三)引导与互联网、大数据行业的合作

    四 引导社会,共建产业生态

     (一)引导消费意识,鼓励社会参与构建产业生态

     (二)促进城乡互动,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

     (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 部门协调,合理规划管理

  第八章 北京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战略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开展首都山区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是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 北京山区已经具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三 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是当前北京山区发展的迫切需求

    四 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是沟域经济发展转型的内在需要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

     (一)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二)生态文明建设决定着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将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 生态文明发展的系统论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系统性: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的统一

     (二)生态文明内容的系统性:生态化发展方式、消费方式与生态化人格的统一

     (三)生态文明实现的系统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论

     (一)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

     (二)生态复杂性的研究思维

    四 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框架

     (一)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

     (二)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

     (三)生态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支撑

     (四)生态人居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活品质

     (五)生态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

    一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注重指标的区域性和地域特色原则

     2.指标的定量化原则

     3.指标的时效性和代表性原则

     4.注重公众的理解度和参与度原则

    二 指标体系构建

     1.生态经济层面

     2.生态环境层面

     3.生态人居层面

     4.生态制度层面

     5.生态文化层面

    三 指标解析

     1.资源产出增加率

     2.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

     3.碳排放强度

     4.单位GDP能耗

     5.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6.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和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7.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8.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9.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10.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

     11.林草覆盖率

     12.污染土壤修复率

     1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率

     14.生态恢复治理率

     15.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16.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率

     17.生态用地比例

     18.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

     19.生态环保投资占财政收入比例

     20.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

     21.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

     22.环境影响评价率及环保竣工验收通过率

     23.环境信息*公开率

     24.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比例

     25.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

     26.生态环境教育课时比例

     27.公众节能、节水、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

   第四节 不老屯镇生态文明沟域建设实证研究

    一 镇域概况

     1.地理位置

     2.地形地貌

     3.气候特征

     4.土壤矿藏

     5.水文水系

     6.植被动物

     7.资源综述

    二 环境质量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水环境质量现状与问题分析

      1.水环境污染源与处理现状

      2.水环境质量

      3.存在问题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问题分析

      1.大气污染源

      2.大气环境质量

      3.存在问题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与问题分析

      1.声环境质量现状

      2.存在问题

     (四)固体废物处置现状与问题分析

      1.固废处置现状

      2.存在问题

    三 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分析评价

     (一)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生物丰度指数

      2.植被覆盖指数

      3.水网密度指数

      4.土地退化指数

      5.环境质量指数

      6.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计算

     (二)生境敏感性评价

      1.水库一级保护区

      2.万亩油松次生林自然保护区

      3.其他区域

     (三) 环境承载力评价

      1.水环境承载力

      2.大气环境承载力

     (四)环境与经济协调性评价

    四 养生宜居条件分析评价

     (一)水、土、气质量

     (二)长寿人口、年龄结构

     (三)宜居条件综合评价

    五 生态文明沟域建设

     (一)沟域基本情况

     (二)生态文明沟域指标体系评价

      1.已达标指标分析

      2.易达标指标分析

      3.难达标指标分析

     (三)沟域生态文明建设分区

      1.生态保育区

      2.生态发展区

      3.生态涵养区

     (四)沟域主体功能定位

     (五)生态文明沟域建设路径

      1.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2.耦合主体功能,联动错位发展生态文明沟域

      3.农业与旅游相融合,生态与文化相交融

   第五节 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战略

    一 战略路径

     (一)生态文化引领战略

      1.切实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意识

      2.坚定不移地发展低碳经济

      3.全面普及绿色消费

      4.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二)生态优先发展战略

      1.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

      2.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

     (三)区域和沟域统筹发展战略

      1.区域和沟域一体化发展

      2.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四)幸福导向型战略

    二 战略措施

     (一)强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2.制订实施方案,周密部署

      3.分级负责,落实责任与目标

      4.建章立制,规范行为

     (二)加强政府管理和引导

      1.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2.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三)建立规划体系,强化规划执行

      1.建立完善生态文明沟域规划和标准体系

      2.点面结合,系统推进生态文明沟域建设

     (四)建立投资保障机制

 第二篇 新型城镇化

  第一章 推进首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 首都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

    一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道路框架性认识的初步形成

    二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道路专题性研究的深入展开

    三 首都新型城镇化道路分析框架的建立

    四 首都新型城镇化研究工作的梳理总结与不断推进

   第二节 推进首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 农村社会结构转型是首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题

    二 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是推进首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线

    三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首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动力

    四 “农民主体、市地重划、土地平权、乡镇统筹”是推进首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实现路径

   第三节 推进首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 土地政策建议

     (一)建立稳定的土地用益物权产权体系,稳定收益预期,为谋求长期发展奠定稳定的制度基础

     (二)推进乡镇统筹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试点

     (三)出台专门的“留地安置”政策

     (四)推广房地分离经验,建立社会资本投资的产权激励机制

     (五)探索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共享基金

     (六)加大代征代拆力度,把旧村改造纳入开发成本

    二 规划建议

     (一)创新规划理念

     (二)实现多规统筹

     (三)部门之间协同编制规划

     (四)建立规划编制的基层广泛参与机制

     (五)实现规划与政策有机整合

     (六)依托社区机制落实规划监管

     (七)增加投融资规划,建立保障规划落实的资金平衡机制

     (八)立足实际,合理进行规划调整

    三 措施建议

     (一)推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服务功能体系构建

     (二)扶持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拓展绿色产业内涵

     (三)探索“政经分离”,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

     (四)推进农民就业与整建制转居工作

     (五)加大财政倾斜力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推进金融工具创新

     (七)稳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四 执行建议

     (一)明确实施时序,确保执行进度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执行力度

     (三)强化督察考核,确保执行法度

  第二章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乡镇统筹经验研究

   第一节 乡镇统筹的几种模式

    一 大兴区西红门镇级统筹工业大院改造模式

    二 海淀区东升镇镇级统筹产业用地建设模式

    三 朝阳区崔各庄乡乡级联社模式

    四 丰台区卢沟桥乡产业项目带动C9模式

   第二节 乡镇统筹集体建设用地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 原有规划编制方式不能适应乡镇统筹的需要

    二 乡镇统筹调整利益格局难度较大

    三 乡镇统筹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四 集体建设土地利用的政策限制较多

   第三节 推广乡镇统筹经验,集约节约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建议

    一 乡镇统筹开展需要适当调整规划

    二 应以农民为主体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乡镇统筹集约利用

    三 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乡镇统筹机制

    四 应大力发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

    五 应创新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方式

    六 乡镇统筹可以逐渐向更大范围拓展

  第三章 北京小城镇科学发展实践研究

   第一节 北京小城镇科学发展实践研究

    一 北京小城镇发展中的典型实践

     (一)北京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典型实践

      1.山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典型

      2.平原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典型

     (二)北京郊区小城镇开发与治理的典型实践

      1.小城镇开发与建设方式

      2.小城镇投融资方式

      3.小城镇治理方式

     (三)北京郊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典型实践

      1.小城镇促进就业典型实践

      2.小城镇教育培训典型实践

      3.小城镇完善社会保障典型实践

    二 北京小城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根源

     (一)主要问题

      1.人口集聚水平低

      2.产业发展不足

      3.地域差距过大

     (二)根源探讨

      1.规划的科学性不够

      2.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足

      3.体制与机制障碍

    三 推进北京郊区小城镇科学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北京郊区小城镇实践总结与科学发展的方向

      1.市场导向

      2.规划控制

      3.以人为本

      4.协调发展

     (二)推进北京郊区小城镇科学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1.坚持科学、严谨的规划引导

      2.拓宽投融资渠道,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

      3.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第四章 顺义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节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探讨

    一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二 中央对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

    三 北京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战略

    四 多年来顺义区推进城镇化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顺义区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一 产业带动的初级阶段

    二 以城载业能力明显增强的中级阶段

    三 业城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

   第三节 顺义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 培育临空产业体系,推进业城融合发展

    二 以“见人见物”为导向,推进农民市民化

    三 围绕绿色生态滨水,建设绿色国际港

    四 坚持推进以产引人,合理调节人口规模

    五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较早推进“新三起来”

   第四节 顺义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体会

    一 必须坚持规划引领不动摇

    二 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城镇化

    三 必须以农民为主体,解决好“三农”问题,维护好群众利益

    四 必须始终坚持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五节 顺义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一 农民市民化滞后于高端产业和空港发展

    二 城与业还需要进一步融合

    三 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第六节 推进顺义区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措施

    一 提升全域城镇化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二 推进高端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内部结构

    三 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四 继续改善发展环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 积极争取改革试点,破解农村改革难题

  第五章 东升科技园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案

   第一节 案情介绍

   第二节 案例分析

   第三节 案例启示

  第六章 郑各庄农民自主城市化的成功实践和周边几个村的乱象与困局

   第一节 郑各庄自主城市化的成功实践

    一 郑各庄为什么要主动城市化?

    二 郑各庄主动城市化的基本做法和成果

    三 成效卓著,成本低廉,农民共享,多方受益

     (一)经济发展

     (二)文化进步

     (三)环境改善

     (四)社会转型

    四 制约村庄发展的瓶颈

   第二节 周边几个村的乱象与困局

   第三节 村域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与土地制度改革

    一 从城乡结合部村庄改造的历史看,最近20年已经相继出现了四种村域城市化的路径,各具不同的优势、贡献、难题和前途

     (一)政府征地,开发商操办,农民被动城市化模式

     (二)规划指导,农民自主的城市化模式

     (三)本地农民与流动人口结合互动,成就的自发无序的城市化模式

     (四)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城乡共赢的城市化模式

    二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村域城市化的路径如何选择

     (一)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二)村域城镇化的路径如何选择?

    三 农民在集体土地上实行自主城镇化,受到土地产权制度和规划审批的严格限制,必须有所突破

    四 我们建议:北京市委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就如何推进城乡结合部村域城市化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第三篇 土地流转起来

  第一章 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第一节 北京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概况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二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空间

    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

    四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用途

    五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价格

    六 农民取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形式

   第二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重要作用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已成为北京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保障了农民以土地参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权利

    三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和壮大集体经济力量发挥了主要作用

    四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降低了企业成本,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第三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违法、违规问题比较严重

    二 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大,但产业发展不足

    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分散,不符合节约和集约利用的要求

    四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缺乏规范,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五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四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一 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加快土地制度创新,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

    二 加强规划指导,严格集体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和流转用途,提高集体建设用地效益

    三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模式

    四 规范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关系,切实保护农民合法利益

    五 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政府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监管

  第二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 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 关于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问题

     (一)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权

     (二)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

    二 关于规划管理与用途管制制度

    三 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方面的规定

    四 关于集体建设用地区域统筹和集约利用的政策

   第二节 中央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政策导向

    一 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合理参与城镇化是方向

    二 维护农民的长远利益是目的

    三 不得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是前提

    四 不得改变土地的产权结构是要求

    五 保护耕地资源是原则

   第三节 关于目前几种集体建设用地开发使用模式的探讨

    (一)关于政府主导开发集体建设用地模式

    (二)关于村镇自主开发集体建设用地模式

    (三)关于社会资本参与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模式

   第四节 启示

    一 必须弄清我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二 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

  第三章 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公租房的探索

   第一节 海落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公租房的背景

    一 集体建设用地长期闲置

    二 周边租房需求大

    三 村民迫切要求获得长期、稳定、可持续性的收入

   第二节 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公租房利国利民

    一 农民集体土地收益和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

    二 农民实现有工作、有产业、有资本

    三 有效解决地方政府建设公租房缺土地、缺资金问题,拓宽公租房供应渠道

   第三节 目前面临的问题

    一 与现行《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不符

    二 具体配套政策没有落实

    三 项目投入大、回收期长

    四 收益分配机制有待建立

    五 公租房经营管理面临挑战

   第四节 几点启示

    一 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公租房值得继续探索

    二 《土地管理法》修订中应把“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公租房”纳入考虑范畴

    三 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第四篇 资产经营起来

  第一章 农村集体资产信托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

    四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

     (二)创新之处

    五 研究方法

    六 课题架构

   第二节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一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主体问题

    二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问题

    三 关于享受农村集体资产的成员资格问题

    四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模式问题

    五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的改制运作问题

    六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的撤资村队处置方式问题

    七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体制问题

    八 集体资产信托的提出及其价值取向

     (一)集体资产信托的提出

     (二)集体资产信托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集体资产信托的法律原理透视

    一 从作为工具的信托到作为产业的信托

    二 信托的确定性与基本特征阐述

     (一)信托的三大确定性

      1.信托目的的确定性

      2.信托财产的确定性

      3.信托受益人的确定性

     (二)信托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

    三 集体资产信托的可行性分析

     (一)理论上的可行性论证

     (二)实践上的可行性论证

    四 集体资产信托的基本法理分析

     (一)集体资产信托的制度功能——对集体资产流失的有效防范

     (二)集体资产信托法律关系的概括性分析

      1.集体资产信托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简析

      2.集体资产信托法律关系的类型分析

      3.集体资产信托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过程

    五 集体资产信托与集体资产委托代理的制度比较

     (一)集体资产委托代理制度和集体资产信托制度的比较分析

     (二)集体资产授权经营的实质是集体资产信托

   第四节 集体资产信托的主体制度探讨

    一 集体资产信托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一)集体资产信托当事人的法律性和社会性

     (二)集体资产信托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二 集体资产信托主体的权利义务及其制衡

     (一)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委托人在集体资产信托中的地位及其权利和义务

     (二)集体资产信托中受托人的地位及其权利和义务

     (三)集体资产信托中受益人的地位及其权利和义务

     (四)集体资产信托主体之间的权利制衡

    三 集体资产信托的委托人资格审查制度

     (一)建立集体资产信托委托人资格审查制度的必要性

     (二)我国集体资产信托的委托人资格审查制度的构建

    四 集体资产信托的受托人选任制度

     (一)集体资产信托的受托人选任制度的探讨

     (二)我国集体资产信托的受托人选任制度的构建

    五 集体资产信托的受益人资格限制

     (一)集体资产信托受益人资格的限制

     (二)集体资产受益人欠缺的信托法律后果

   第五节 集体资产信托的信托财产独立性探讨

    一 集体资产信托关系的核心——信托财产

     (一)集体资产信托财产权的法律性质辨析

     (二)集体资产信托财产的范围和种类研究

    二 集体资产信托财产独立性及其经济基础

     (一)集体资产信托财产独立性的表现

     (二)集体资产信托财产独立性的经济基础

    三 集体资产信托财产评估制度

     (一)我国集体资产评估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二)建立集体资产信托财产评估制度的必要性

    四 当前市场条件下的集体资产信托产品创新

     (一)对我国信托市场业务创新的思考

     (二)信托实务中集体资产信托产品的设计原则

   第六节 集体资产信托的法律规制

    一 集体资产信托行为的成立与生效问题

     (一)集体资产信托行为的成立

     (二)集体资产信托行为的生效

    二 集体资产信托的合同制度

     (一)无效集体资产信托合同与集体资产信托合同的法律适用

     (二)集体资产信托合同的登记备案制度

    三 集体资产信托的变更和终止问题

     (一)集体资产信托的变更问题

     (二)集体资产信托的终止问题

    四 集体资产信托与信托税制的构建

     (一)构建我国信托税制的基本原则

     (二)完善我国信托税制的具体对策

    五 我国集体资产信托的监管体制选择

     (一)我国集体资产信托监管主体的体系架构

     (二)我国集体资产信托监管重心的转移

     (三)我国集体资产信托监管体系的配套制度建设

      1.加强信用制度的建设、提高集体资产信托监管效果

      2.健全集体资产信托监管配套制度

   结语

  第二章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

   第一节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一 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 合作社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现状分析

    一 合作社资金需求情况

     (一)资金需求强烈

     (二)以大额资金需求为主

     (三)资金需求以生产性资金需求为主,用于提高合作社市场竞争力

     (四)存在大量的“无信心的非借贷者”

    二 合作社银行贷款情况

     1.贷款额度

     2.贷款期限及用途

     3.贷款利率及贷款方式

    三 合作社融资现状的建议

   第三节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成因分析

    一 合作社资金供给方

    二 合作社资金需求方

   第四节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探索

    一 农业担保公司模式

     (一)运行机制

     (二)优势

     (三)适用条件和范围

     (四)典型案例

    二 合作社联保贷模式

     (一)运行机制

     (二)优势

     (三)适用条件和范围

     (四)典型案例

    三 合作社成员联保贷模式

     (一)运行机制

     (二)优势

     (三)适用条件和范围

     (四)典型案例

    四 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模式

     (一)运行机制

     (二)优势

     (三)适用条件和范围

     (四)典型案例

    五 林权抵押贷款模式

     (一)运行机制

     (二)优势

     (三)适用条件和范围

     (四)典型案例

    六 农村发展基金模式

    七 五种融资模式的比较

   第五节 其他国家(地区)合作社融资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一 日本农协

    二 韩国农协

    三 台湾地区农会

     (一)台湾农业金融体系

      1.台湾农业金库

      2.农业信用保证基金

      3.政策性农业贷款

     (二)农会信用部概况

    四 启示

   第六节 对策建议

    一 加快立法,明确合作金融的法律地位

    二 营造合作社融资的社会环境

    三 完善合作社融资的政策支持体系

    四 建立合作社融资的信用评价体系

    五 加强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提高融资实力

  第三章 北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政策选择研究

   第一节 北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问题

    一 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经济总量快速扩张

      2.经济增长更加稳健

      3.农村集体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实力明显增强

     (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三)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农民生活更加殷实

      1.人口规模快速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2.就业规模不断扩张

      3.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二 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点

     (一)组织机构相对健全

     (二)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得到加强

      1.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打破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形成集体、个人、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改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

      4.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三)集体经济组织实力相对雄厚

      1.集体资源性资产

      2.集体账内资产

      3.集体资产经营现状

     (四)农村劳动力相对较强

    三 农村集体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一)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

     (二)为农民就业和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三)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民增收、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

     (四)承担村级运转费用

     (五)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四 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营效率低

     (二)机制不规范

     (三)部分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无法承担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职能

     (四)集体经济组织承担过多的农村公共服务职能,负担沉重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政策评析

    一 土地管理政策

     (一)政策现状

     (二)存在问题

     (三)政策需求

    二 产业扶持政策

    三 财政支农政策

     (一)政策现状

     (二)存在问题

     (三)政策需求

    四 征地转非政策

     (一)政策现状

     (二)存在问题

     (三)政策建议

   第三节 政策与建议

    一 立法起步

    二 规划引导

    三 土地入手

    四 产业拉动

    五 财政扶持

    六 金融催生

    七 改革驱动

    八 管理上路

  第四章 维护农民土地权益,让市场发现集体资产的价值

   第一节 背景:拆迁村的资金管理难题

   第二节 破题:开展集体资产信托化试点

   第三节 主要做法

   第四节 成效及意义

    1.有利于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方式

    2.有利于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水平

    3.有利于推动农村集体资产配置的市场化

    4.有利于缓解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中的信任危机

    5.有利于解决集体资产经营的市场风险问题

    6.有利于探索集体资产的长效经营机制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1.村镇参与的积极性问题

    2.干部群众对于信托经营认识不足问题

    3.规避风险与追求收益的矛盾

    4.银监部门态度谨慎

    5.信托收益分红面临税收问题

    6.信托资产的范围有待拓宽

    7.高预期收益率难以持续

    8.信托经营机制与集体资产管理机制的协调问题

   第六节 政策建议

    1.由市政府出面与银监部门协调,争取成为全国试点

    2.加大力度继续推进集体资产信托化试点工作

    3.针对农民做好信托化试点的宣传教育工作

    4.逐步推进集体资产信托化经营的市场化进程

 第五篇 农民组织起来

  第一章 北京市“社社对接”安全农产品直供模式试验示范研究

   第一节 2012年项目开展情况简要回顾

   第二节 安全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一 生鲜农产品流通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二 农产品安全问题亟须破除产消信息屏障

    三 北京市农业高成本难题亟待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四 北京市逆城市化趋势带来了农业发展新机遇

   第三节 2013年项目基本思路和主要工作

    一 基本思路

    二 主要工作

     (一)搭建流通组织构架

      1.构建消费组织联盟与生产组织联盟

      2.成立“京合农品”专业委员会,承担平台运营管理

      3.达成生产、消费、服务三方的利益保障约定

     (二)建立运营服务体系

      1.开发建设“京合农品”直供服务平台

      2.采取集中式、一站式的物流配送

      3.推行订单式、预订式的采购方式

      4.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三)加强产消信任关系

      1.提倡关爱理念重于社会规制

      2.以开放生产方式促成信任

      3.产消交流和沟通的频繁互动

     (四)加强横向合作

   第四节 2013年“社社对接”项目的成效分析

    一 消费者队伍不断扩大

    二 销售品种不断丰富

    三 销售数量不断增加

    四 支付方式更加便捷

    五 为更多在京农民合作社提供优质优价的销售渠道

   第五节 2014年项目工作计划

    一 着力推进“三个联盟”建设

    二 继续完善“京合农品”服务功能

    三 完善“京合农品”工作机制

  第二章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概况及对策研究

   第一节 北京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现状

    一 需求方意愿高

    二 供给方跟进快

     (一)政府搭建平台,信息化基础好

     (二)组织自主开发,电子商务初步发展

     (三)农户登录第三方交易平台

   第二节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电子商务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节 示范社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概况

    一 调查结论

    二 主要困难

   第四节 合作社电子商务模式

    一 模式总结及案例

    二 模式特点

   第五节 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需要练好哪些内功

    一 实现内部管理信息化

    二 实现标准化生产

    三 布局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

    四 建立网络营销理念

    五 逐步走向网上联合社

   第六节 合作社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完善基础设施条件

    二 开展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三 引导合作社多渠道参与电子商务

    四 引导电子商务管理人才进入合作社

    五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第三章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集体土地经营管理股份合作模式调研报告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镇村集体土地经营管理股份合作制的基本思路

    一 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二)村级所有、权属不变

     (三)收益不减、保障提高

     (四)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

    二 合理确定股份

    三 建立股份公司管理体制

     (一)成立公司,制定章程

     (二)明确职责,分工合作

     (三)明确公司管理制度

    四 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

   第三节 存在问题

    一 对风险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二 现有经营管理模式存在发展瓶颈

    三 农民主体地位体现不充分

    四 过度依赖高地价存在隐患

   第四节 政策建议

 第六篇 年度分析报告

  第一章 2013~2014年京郊农村经济发展分析与预测报告

   报告说明

   第一节 总体发展情况

    一 郊区经济较快发展

    二 农村经济稳中有进

    三 农民收入增长超过年初计划目标

   第二节 发展特点分析

    一 郊区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功能区特征明显

    二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作用更加显现

    三 “新三起来”推动农村改革深入发展

    四 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继续推进

    五 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进一步加强

    六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

   第三节 发展中的主要困难和矛盾

    一 关于农业生产空间缩小的问题

    二 关于农产品现代产销体制建立问题

    三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内生活力不足的问题

    四 关于加快发育农村产权交易的问题

   第四节 主要发展指标预测

    一 农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一)农村经济总收入增幅预测

     (二)农民收入水平预测

    二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三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预测

    四 农产品供给和农产品价格预测

    五 预测结果比对

   第五节 工作建议

    一 尽快研究制定推进“新三起来”的具体支持政策

    二 加快实施“三规合一”

    三 加大对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政策扶持力度

    四 促进农村产权交易的健康发展

    五 推进郊区综合养老休闲产业发展

  第二章 2013年北京市农民收入分析报告

   第一节 2013年北京市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基本情况

    一 北京市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情况分析

     (一)从全国看,北京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居第二位

     (二)从全市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开始缩小

     (三)从分区县看,海淀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最高,通州区同比增速最快

    二 北京市农村居民纯收入结构性分析

     (一)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例逐渐接近城镇居民

     (二)传统农业生产规模收缩,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产业收入

     (三)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速较快,租金收入所占比重达七成

     (四)退休金、养老金收入增长达33%,拉动农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三 远郊区县中,通州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同比增速最快

     (一)工资增收政策带动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

     (二)样本结构调整导致家庭经营性收入下滑明显

     (三)产权制度改革促进财产性收入增长

     (四)养老金及补贴收入拉动转移性收入增长

   第二节 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一 基尼系数

    二 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呈现倒U型曲线

    三 2013年城乡收入差距突破20000元,绝对额持续拉大

    四 从10个远郊区县收入的绝对值来看,门头沟区城乡收入差距最大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平稳,政策因素拉动作用明显

     (二)家庭经营性收入小幅增长

     (三)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

   第三节 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 继续动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二 农业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大力发展以合作社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

    三 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推动“新三起来”,不断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四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五 健全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第三章 2013年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分析报告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工作思路

    一 加强需求研究

    二 规范市场供给

    三 强化“三农”主导

   第三节 主要措施

    一 培育品牌,争创名牌

    二 整合营销,加强宣传

    三 加强监测,科学决策

    四 开展培训,提升素质

   第四节 发展展望

    一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将持续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形式

    二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将成为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动力

    三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将成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各项政策的受益者

    四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将提高到新的层次

    六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同文化产业的融合将不断地深化

 第七篇 农业农村信息化

  第一章 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绪论

    一 课题背景和意义

    二 主要研究任务

     (一)摸底现状,把握形势

     (二)制定战略,明确目标

     (三)统一思想,研究任务

     (四)提出对策,优化环境

    三 技术路线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调研情况

   第二节 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 发展现状

     (一)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三)信息资源逐渐丰富

     (四)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五)技术应用持续深入

    二 存在问题

     (一)城乡数字鸿沟依然明显,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因素

     (二)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尚未形成以需求和整合驱动的发展战略

     (三)信息化支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新技术应用相对滞后

     (四)大部分农民信息化意识仍较淡薄,缺乏有效利用信息的技能,信息获取成本较高

     (五)资金投入总量小且分散,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不足

   第三节 战略定位、思路和目标

    一 战略定位

    二 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要求

     (三)基本原则

    三 战略目标

   第四节 重点任务

    一 保证基础工作

     (一)夯实基础,推动农村宽带网络全面提升

     (二)整合资源,促进涉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三)锤炼队伍,建立“多员合一”的信息化人才体系

    二 提升常规工作

     (一)立足实际,深化农村电子政务的普及应用

     (二)务求实效,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长效开展

    三 加强重点工作

     (一)积极引导,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系统普及应用

     (二)全面统筹,提升农村公共事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广泛布局,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范围

    四 探索创新工作

     (一)高位起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步伐

     (二)示范引领,加大智慧镇村建设和普及力度

   第五节 政策措施

    一 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

    二 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

    三 完善政策法规,加大宣传力度

    四 鼓励社会参与,保障资金投入

  第二章 创新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第一节 制度建设调研的背景

   第二节 对农村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现状的调查

    一 国内外农村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的现状

    二 北京市农村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的现状和思路

   第三节 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和归纳

    一 农村管理信息化内涵研究

    二 农村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现状的分析

     (一)已发布制度多年未修订,不能适应当前工作要求

     (二)缺乏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和体系建设,总体性不强

     (三)存在体例问题,权威性不强

   第四节 对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 对农村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进行顶层设计

     (一)农村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总体框架

     (二)农村管理信息化管理要素

     (三)农村管理信息化部门分工建议

    二 制定农村管理信息化新制度

     (一)制度建设总体建议

     (二)具体建设实施建议

  第三章 北京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信息化政策研究

   第一节 绪论

    一 课题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一)典型调研

     (二)对比分析

     (三)政策分析

    三 技术路线

   第二节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关系分析

    一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发展条件*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力度大

     (二)“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农业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日渐深入

    二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填平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契机

     (一)提高农民信息化技术使用技能

     (二)催生信息化新技术的内在需求

     (三)发挥平台建设的市场决定作用

   第三节 北京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研究

    一 农产品类型

    二 发展三阶段

     (一)农产品信息展示阶段

     (二)耐储型农产品电子商务阶段

     (三)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阶段

    三 主要方式

    四 发展环境

     (一)有利环境

      1.消费者在线购买农产品意愿高

      2.物流快递网络较为成熟

      3.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较好

      4.资本市场活跃

     (二)制约因素

      1.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高

      2.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待完善

      3.农产品电子商务公众知名度低

      4.本地高品质农产品生产规模不足

      5.“三农”与电商企业缺乏对接平台

   第四节 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化政策研究

    一 重要意义

     (一)北京农业发展的新机遇

      1.有利于都市型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2.有利于首都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

      3.有利于提高农业企业、合作社市场竞争力

      4.有利于促进本地高品质农产品生产

     (二)北京农村发展的新机遇

      1.有利于城乡发展一体化

      2.有利于农村土地集约化

     (三)北京农民发展的新机遇

      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2.有利于降低农民生产和交易风险

      3.有利于促进农民就地创业

    二 政策梳理

     (一)国家政策

      1.早期政策

      2.“十一五”时期政策

      3.“十二五”规划

      4.“十二五”时期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化政策

     (二)地方政策

      1.其他地方层面政策

      2.浙江省政策梳理

     (三)北京市政策

      1.《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农村信息化发展指导意见》

      2.《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意见》

      3.《宽带北京行动计划(2013~2015年)》

    三 政策建议

     (一)政策思路

      1.政策目标

      2.基本原则

      3.政策作用

     (二)扶持重点

      1.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

      2.加大农村信息化技术应用扶持力度

      3.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4.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5.加快涉农信息资源整合步伐

     (三)相关措施

      1.建设北京农产品电子商务导航

      2.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公益宣传

      3.举行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班

      4.搭建电商企业与生产者沟通平台

      5.成立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联盟

      6.研究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第八篇 平谷农村改革试验区

  第一章 平谷区农地委托流转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第一节 平谷区土地委托流转试点情况

    (一)初期进展

    (二)运作流程

   第二节 意义

    (一)有利于发现土地资源的价值,让土地流转起来

    (二)有利于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提高土地流转质量

    (三)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

    (四)有利于促进城乡要素的科学流动

    (五)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六)有利于使农民成为“拥有集体资产的市民”,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三节 平谷区土地委托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不足,限制公司开展业务

    (二)农民流转意愿不强,土地收储面临困境

    (三)基础工作不扎实,试点工作陷入被动

    (四)配套土地政策创新严重滞后,阻碍土地流转

    (五)公司的公益性定位与市场定位存在矛盾

    (六)市场资源、渠道积累不足,企业靠天吃饭

    (七)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阻碍工作的开展

   第四节 对策建议

    (一)抓紧时间做好基础工作,为试点工作打好基础

    (二)规划出台公司市场化路线图,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

    (三)积极推动配套政策创新,逐步完善制度环境

    (四)加强政策宣传及市场推介工作,为试点工作创造有利的群众基础和市场环境

    (五)积极引入市场化力量,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章 平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财务管理规范化问题研究

   第一节 平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情况

   第二节 平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财务管理规范化的主要做法

    一 成立区乡两级管理部门,专门从事合作社指导服务

    二 明确示范社考评标准,指导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三 建立动态管理监督机制,巩固示范社建设成果

    四 加强示范社指导监督,提高示范社财务管理水平

    五 重点检查财政扶持资金,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六 组织财务人员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第三节 平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 平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财务管理基本规范

     (一)会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

     (二)会计核算基本符合要求

     (三)财务管理制度比较健全

     (四)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执行情况良好

     (五)成员账户建立比较规范

     (六)盈余返还基本符合规定

    二 平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合作社财务人员设置不合理

     (二)部分合作社会计核算不规范

     (三)部分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不完善,没有严格执行

     (四)部分合作社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执行不到位

     (五)部分合作社成员账户建立和核算不完整

    三 平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二)客观原因

   第四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相关问题探讨

    一 财务人员配置问题

     (一)专职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强,但工资成本高

     (二)理事长亲属、理事长或村集体会计担任财务人员工资成本低,但内控机制失效

     (三)外聘兼职财务人员费用相对较低,但对财务管理和决策作用不大

     (四)社账托管费用低、效果好,但合作社财务管理自主权受到制约

    二 示范社财务管理规范化标准问题

     (一)农业部对示范社财务管理规范化提出明确标准

     (二)平谷区对示范社财务管理规范化提出具体评分标准

     (三)财务管理规范化标准已经建立,关键是如何执行

     (四)房山区财务管理示范社评选和大兴区财务管理一票否决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三 成员账户核算问题

     (一)成员账户是合作社特有的,没有现成的财务软件可用

     (二)示范社对成员数量有最低标准,核算起来更加困难

    四 合作社财务监管问题

     (一)监事会监管力度太小

     (二)成员(代表)监管太难

     (三)政府管理部门监管太远

     (四)财务人员监管太软

   第五节 平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财务管理规范化对策建议

    一 开展国家级示范社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

    二 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

    三 规范合作社收益分配

    四 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三章 平谷区新型农村信用合作组织试点与研究

   第一节 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概况

    一 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概念

    二 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简介

    三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分类

     (一)官方一手操办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分类

     (二)以农民为主体的信用合作组织分类

    四 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意义

     (一)信用合作是缓解农民贷款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资金互助合作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信用合作活动促进农村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

     (四)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壮大可使非法民间借贷得到抑制

    五 实例分析

     (一)吉林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

     (二)郝堂村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的基本情况

      1.拥有了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社区金融

      2.建立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3.提高了农民收入

      4.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第二节 平谷区挂甲峪村信用合作组织的试点情况

    一 试点概况

    二 试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信用合作组织市场准入门槛过高

     (二)信用合作组织缺少相关政策法规支持

    三 试点结论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 准确定位农村信用合作组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二 探索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资金互助制度

    三 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外部监管

    四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五 进一步完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赋予农民真正的财产权

    六 坚持合作制原则,宣传合作制理念

    七 对接正规金融机构,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第四章 平谷区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

   第一节 平谷区集体建设用地现状

   第二节 平谷区推进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做法

    一 规划引领,推动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化

    二 深化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

    三 多措并举,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四 乡镇统筹,解决农村宅基地供需矛盾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 现行土地政策成为规划落实难的刚性约束

    二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

    三 农宅闲置与宅基地需求旺盛的矛盾尖锐

   第四节 推进平谷区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一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颁证工作

    二 加强城乡发展规划引领

    三 建立乡镇统筹集约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机制

    四 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

    五 推动农民住房财产权的实现

  第五章 山坳上的中国梦

   第一节 挂甲峪村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 工业立村(1987~1996年)

    二 开发兴村(1997~2004年)

    三 旅游富村(2005~2012年)

   第二节 挂甲峪村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 着力打造领导团队

    二 合理布局整体规划

    三 有序推进综合开发

    四 全面引进现代科技

    五 适时推行股份改造

    六 积极创新社区管理

   第三节 挂甲峪村发展的现实成效

    一 村容村貌大大改善

    二 村庄经济快速发展

    三 村民生活迅速改善

    四 民主管理不断增强

    五 乡风文化特色彰显

   第四节 挂甲峪村发展的现实矛盾

    一 旅游经济规模有限,开发能力偏弱

    二 村企管理体制不顺,运作绩效偏低

    三 集体产权界定不清,村庄矛盾丛生

    四 村庄发展资金短缺,增长后续乏力

    五 城乡二元制度歧视,人才引进不畅

   第五节 挂甲峪村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旅游主导,产业协同深度开发

    二 村社分开,厘清经社组织关系

    三 盘活资产,深化集体产权改革

    四 财政扶持,构建多元投入机制

    五 户籍开放,着力促成人才流动

    六 撤村建社,推进社区管理创新

 前言

本书为2013年度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调研成果汇编。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是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正局级事业单位,承担着为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农村改革与发展进行决策研究的重要职能。多年来,该中心围绕北京农村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富有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性的研究成果。

1.袁铖:《国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启示》,西部农研网,2012年5月28日。

2.马跃成:《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搜狐博文,2013年4月27日。

3.孙强、蔡运龙:《日本耕地保护与土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梁书民:《日本的土地制度与农业政策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9期。

5.董裕平、宣晓影:《日本的房地产税收制度与调控效应及其启示(上)》,上海发展改革信息网,2011年9月27日。

1.王维洛:《德国土地使用权和中国土地使用权之比较——中国城市拆迁过程中赔偿问题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2期。

2.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12-12-6/945301.aspx.

3.http://www.jgs.moa.gov.cn/gjjl/201009/t20100914_1656530.htm.

4.http://www.maifangw.net/zhengce/535.html.

5.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60.html.

6.郭洁:《土地资源保护与民事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

7.http://news.9ask.cn/caishui/tds/200903/161600.html.

1.龚兵:《俄罗斯现代土地权利构成及发展走向》,《北方法学》2013年第2期。

2.贾雪池:《俄罗斯联邦土地管理制度的特点》,《林业经济》2006年第7期。

3.冯秋燕:《俄罗斯土地所有权改革初探》,《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4期。

4.王春梅:《俄罗斯土地征用制度与私权保护》,《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5期。

5.http://baike.china.alibaba.com/doc/view-d1554074.html.

1.何芳、肖宗仁、唐龙:《国外土地管理服务理念》,《资源导刊》2008年第11期。

2.曹克录:《加拿大土地税收征管简介》,《中国土地》1999年第7期。

3.崔向慧、卢琦、褚建民:《加拿大土地退化防治政策和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世界林业研究》2012年第1期。

4.http://www.lrn.cn/media/landnews/200604/t20060427_111394.htm.

1.N.S.Randhawa等:《新兴国家土地管理畅谈系列之一——印度的土地管理与保护利用》,《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第8期。

2.陈海滨、唐海萍、黄志凌:《印度征地制度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载《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胡玉婷:《农地制度变迁的国际经验及对完善我国农地产权的启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陈多长:《土地税制的实践:国际比较与中国的借鉴》,《中州学刊》2002年第1期。

5.唐忠:《农村土地制度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1.郑美珍:《其他国家(地区)关于土地征收补偿的规定及借鉴》,《国土资源情报》2011年第10期。

2.李三辉:《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以平顶山市朱砂洞村为个案》,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宋国明:《新加坡:土地征用中的征用赔偿是如何做的?》,《河南国土资源》2006年第3期。

4.曹端海:《从新加坡土地管理经验谈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年第6期。

5.肖振生:《新加坡:在统一的规划下开放土地市场》,《河南国土资源》2006年第10期。

6.张娟锋、贾生华:《新加坡、中国香港城市土地价值获取机制分析与经验借鉴》,《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第11期。

7.王江雨:《新加坡土地和房屋管理制度——私权、民生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行政法论丛》2011年第00期。

8.吕海峰、吕冬娟:《看新加坡如何出让土地》,《中国土地》2009年第11期。

1.李明:《美国土地管理制度考察与借鉴》,《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年第3期。

2.孔德懿:《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思考》,《经济论坛》2006年第8期。

3.孟祥舟:《美国房地产税制》,《国土资源》2002年第2期。

4.熊红芳、邓小红:《美国日本农地流转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农业经济》2004年第11期。

5.《美国的房地产税收体制》,http://www.bjnsr.com/fcsqhwhncl/content.asp?id=21601。

6.《美国土地流转政策及其启示》,http://www.jjykj.com/wenzhang/viewnews.asp?id=13864。

1.http://house.focus.cn/news/2001-07-30/19317.html.

2.台湾“土地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3.陈铭福:《房地产税法实务》,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1。

4.http://news.9ask.cn/caishui/tds/201105/1215067.shtml.

5.http://news.9ask.cn/caishui/tds/200903/161392.html.

6.高永长:《现行税法概要》,三民书局,1981。

7.台湾“土地税法”,第四条、第十六至二十三条。

1.冯赫:《合作制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方向》,《农业经济》2000年第4期。

2.廖继伟:《新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为例》,《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3.杨志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模式探讨——兼析泉州市专业合作社组建资金互助社的必然性》,《福建金融》2011年第4期。

4.李想:《创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路径选择》,《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年第6期。

5.蒋江敏、申兴、邱香:《张曙光猛轰土地政策 现行拆迁制度是部“恶法”》,《新快报》2003年11月12日。

6.宋彦峰:《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研究——以陕西省为例》,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2011。

7.赵振兴、周震:《农村合作基金会经营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8.王桂堂:《信用合作原则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体制的成长》,《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9.韩文:《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主任申瑞涛:“应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第13期。

简 介:本书以农民财产权利这一概念为核心,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财产权利的变化情况,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从赋予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权利、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扩大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权能、扩大集体资产股份的权能等方面梳理了北京市的相关公共服务政策,探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 张英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2月

简 介:本刊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共同主办,是以合作社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际化、学术性专题学刊,旨在为国内外合作经济学界打造一个讨论中国合作经济问题的高水平学术平台。书中设置了“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合作经济热点”、“合作社治理”、“合作社调查”、“合作社联合社”、“合作...

作者: 孔祥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