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6卷·村庄类第15卷·长江区域第7卷)图书

SSAPID:101-3881-1653-59
ISBN:978-7-5201-3933-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的第15卷,调查对象为长江区域的典型农村。书中收录了湖南常德市汉寿县沧港镇东乌珠湖村和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林头镇张保村两个典型的自然村庄,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长江区域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徐勇 邓大才
编 辑:赵慧英;孙智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本卷后记

 村庄类分序 质性研究视角下农村区域性村庄分类

 凡例

 《中国农村调查》编辑委员会

 总序

 分合相依:移民垦荒型村落的产权关系与治理

  第一章 乌珠湖村落的由来与变迁

   第一节 村落的由来与形成

    一 村落的由来

     (一)“筑堤围垸,插旗为标”

     (二)“垸-障-湖-家”四级单元

      1.垸

      2.障

      3.湖

      4.家

    二 村名与村落

     (一)村落之名与村落

     (二)聚落之名与村落

      1.聚落分布与村落的关系

      2.聚落之名的由来

    三 姓氏与村落

     (一)安家湖的姓氏情况

     (二)范家湖的姓氏情况

     (三)周家湖的姓氏情况

    四 村民与村落

     (一)安家湖聚落的村民情况

     (二)范家湖聚落的村民情况

     (三)周家湖聚落的村民情况

     (四)本村人资格

   第二节 村落的建制沿革

    一 1949年之前的村落建制

    二 1949年之后的村落建制

   第三节 村落当下概况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村概况

    三 自然聚落概况

  第二章 乌珠湖村落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形地貌

     (一)滨湖平原与挑堤围垸

      1.垸的形成

      2.管理组织

      3.“按亩出夫、照夫派土”

     (二)湖区地形与生产生活

     (三)湖区地形与村落边界

    二 气候特征

     (一)气温、日照与生产

     (二)降水与生产、生活

    三 土壤特征

    四 资源禀赋

     (一)土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其他资源

    五 自然灾害

     (一)水灾

      1.水灾概况

      2.水灾关系

     (二)旱灾

     (三)讨米

      1.“女的领着小孩讨米”

      2.“讨米也不‘巧伙’,各自讨各自的”

    六 交通状况

     1.交通概况

     2.修路、修桥及其关系

   第二节 水网环境

    一 河流

     (一)河流概况

      1.沧浪河

      2.“八合垸”

     (二)产权与管理

     (三)打鱼

     (四)碈的安装与使用

      1.公碈

      2.私碈

    二 港

     (一)港的概况

      1.私人港

      2.公众港

     (二)港的使用

      1.私港的使用

      2.公港的使用

    三 洞

     (一)洞的产权与管理

      1.私人的洞与公众的洞

      2.“契水的管水,契山的管山”

     (二)洞的使用

      1.私人洞的使用

      2.公众洞的使用

    四 水沟

     (一)出水沟

     (二)引水沟

    五 塘坝

     (一)塘坝的概况

     (二)塘坝的使用

     (三)塘坝用水纠纷

    六 渡口

     (一)渡口概况

     (二)渡船运行

      1.渡船的收入

      2.渡船的使用

   第三节 稻作体系

    一 田土地块

     (一)水田地块

      1.田块等级

      2.田块规模

      3.田块命名

     (二)旱土地块

    二 种谷与育秧

     (一)种谷

      1.留种谷

      2.调种谷、借种谷、买种谷

      3.泡种生秧

     (二)育秧

      1.秧田

      2.育秧

    三 插秧

     (一)以家户为单位插秧

     (二)请工插秧

      1.插秧请工的对象

      2.插秧请工的报酬

      3.插秧请工的吃饭、住宿

    四 灌溉

     (一)车水(踩水)

      2.车水中的兑工与请工

     (二)过水

      1.“水从田里走,每亩克(去)一箩”

      2.过水纠纷

    五 割稻

     (一)以家户为单位割稻

     (二)请“割稻佬”

      1.“割稻佬”与市场

      2.“割稻佬”搭伙

      3.“割稻佬”吃饭

      4.“割稻佬”意外死亡

     (三)脱粒与请“扮客”

   第四节 分散居住

    一 沿堤居住

    二 依田居住

    三 无中心聚落

   第五节 乌珠湖村落自然变迁与实态

    一 水网与灌溉

     (一)挑堤护垸

     (二)水利灌溉

    二 稻作情况

    三 交通状况

    四 居住格局

  第三章 乌珠湖村落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人、土地与生产能力的关系

    一 人与土地的关系

     (一)土地类别

      1.水田

      2.旱土

     (二)人地关系

      1.户均和人均占有情况

      2.聚落之间的土地占有差异

      3.农户之间的土地占有差异

      4.土地与人口承载负担

     (三)生产规模

    二 人与生产能力的关系

     (一)劳动力与劳动分配

      1.劳动力观念

      2.劳动力与稻作

      3.劳动力与兑工

     (二)劳动工具

      1.劳动工具概况

      2.工具的借用

      3.耕牛的伙养

      4.耕牛的借用与租用

   第二节 产权与产权关系

    一 土地产权概况

     (一)产权单位与土地占有

     (二)土地产权边界

      1.田土产权边界

      2.屋场产权边界

     (三)土地产权边界纠纷

      1.土地边界纠纷起因

      2.土地边界纠纷处理

    二 土地买卖关系

     (一)田土买卖

      1.买卖决定

      2.卖田原因和对象

      3.卖田顺序:“先尽凭兄弟叔伯、边近、连界人等”

      4.“放出卖田的话”

      5.看田、看契

      6.讲价钱

      7.“拖篾”,埋矮桩

      8.请中人:“顶中”“散中”

      9.写契

      10.喝中人酒

      11.“同甲长讲一声”

     (二)青苗买卖

      1.卖青苗的原因

      2.卖青苗的方式

     (三)屋场买卖

      1.卖屋的原因和决定权

      2.卖屋顺序:“儿子、兄弟、外甥绝对优先”

      3.卖屋不卖家神

      4.写契:“上买起青天,下买起黄土三尺”

      5.屋场买卖纠纷:“柿树不卖”与“是树不卖”

      6.甲长“上册”

    三 土地租佃关系

     (一)土地租佃概况

     (二)不在村“老板”与插田户

      1.谁插田:“不光是穷的人插田”

      2.找“托付人”

      3.谁能插到田:“讲信用,不讲关系”

      4.“顺租”“倒租”

      5.写“佃纸”

      6.看“标谷”

      7.“佃户佬那时候几得名堂多”

      8.“我吃粥的还怕你吃饭的”

      9.交租谷

      10.租期、退租、续租

      11.“同‘老板’没得什么交往”

     (三)在村“老板”与插田户*

      1.“关系好的,才插得到”

      2.插田找掌作师傅

      3.长工收租

      4.“插他的田,要同他搞好关系”

    四 土地典当关系

     1.谁当田

     2.谁接田

     3.“高当”与“低当”

     4.写“当”

     5.当期、活当与死当

   第三节 经营与经营关系

    一 经营单位

     (一)家庭人口与经营单位

     (二)家庭经营单位的裂变

      1.分家分田土后,独立经营

      2.分家分田土后,联合经营

    二 经营权限

     (一)当家的

     (二)家户经营权的体现

      1.“种与不种,都与旁人不相干”

      2.“田随便插,‘老板’不干涉生产”

    三 经营过程

     (一)经营分工

      1.男女分工

      2.老少分工

      3.儿子分工

      4.媳妇分工

     (二)经营投入

      1.劳力投入

      2.肥料投入

      3.农具、牛工投入

    四 生产合作

     (一)“哪怕讨米,都不‘巧伙’”

     (二)兑工

      1.“同合适的人兑工”

      2.“兑工不对等,就跟借东西不还一样”

      3.兑工吃饭与农具

      4.“兑工不过年”

     (三)帮工

      1.“插田做土是不帮工的”

      2.“做大事主动来帮衬”

    五 市场雇用

     (一)请工

      1.请工概况

      2.长工

      3.月工

      4.短工

      5.看牛娃

     (二)请牛工

    六 家庭副业

     (一)开油榨

     (二)开米坊

     (三)轧棉花

   第四节 交换与交换关系

    一 村内交换

     (一)“金华担子”

     (二)卖牛、卖猪

     (三)卖棉花、红薯

    二 村外交换

     (一)街市概况

     (二)上街及其关系

      1.上街时间、次数

      2.“男的上街”

      3.“卖菜、卖米,都是各去各的”

      4.“谁的便宜就去买谁的”

     (三)米行与代卖

     (四)当衣服、财物

     (五)卖“堂客”

     (六)挑脚

      1.挑货物

      2.挑小生意

    三 借钱与借贷

     (一)借钱(借谷)

      1.借钱、借谷原因

      2.找亲戚、“合适的”借

      3.当家的去借

      4.借钱程序

      5.归还

     (二)借贷

      1.借贷原因

      2.借贷对象

      3.借贷程序

      4.还贷

   第五节 分配与分配关系

    一 分配单位

     (一)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分配

     (二)以大家庭为单位的分配

    二 分配决策

     (一)当家的决策

     (二)女的决策

     (三)长子决策

    三 分配内容

     (一)租

      1.租谷率

      2.“有你吃的,就没我吃的”

     (二)税

      1.税额

      2.交税

      3.交税中的其他关系

     (三)种谷、口粮及其他

     (四)现金分配

    四 分配结果

     (一)插田户:“吃了上顿无下顿”

     (二)半自耕农户:“一年欠了两个月”

     (三)富裕自耕农户:“我们家田多,吃得饱”

   第六节 消费与消费关系

    一 消费决策

     (一)当家的的消费权

     (二)家庭成员的消费权

    二 消费内容

     (一)自产性消费

      1.主粮

      2.小菜

      3.油

      4.肉

      5.棉花

      6.柴火

     (二)支出性消费

      1.盐

      2.灯油

      3.布

      4.丧葬消费:“白喜事,搞得还要隆重”

      5.婚嫁消费:“即使借钱也要办”

     (三)人情消费

      1.“又不是房檐上开门,何个不做人情”

      2.“欠了人家的人情,就好比借了人家的钱”

      3.“至亲背的米比百客多一些”

      4.“我给你送多少,你也给我回多少”

   第七节 继承与继承关系

    一 继承权

     (一)亲生儿子

     (二)过房儿子

     (三)养子

     (四)女儿

     (五)没有继承人

      1.归兄弟、亲房

      2.“吃绝户”

    二 继承物

     (一)田土

     (二)屋场

     (三)现金和物品

     (四)债务

    三 分家与分家关系

     (一)分家原因

      1.“越是穷人,越是要分家”

      2.“儿子们结了婚的,就分家”

      3.“儿子们提出,大人们同意”

     (二)分家方式

     (三)分家参与人

      1.哪些人有份分家

      2.接叔叔、伯伯做见证人

     (四)分家过程

      1.“把儿子、媳妇都叫到屋里”

      2.分田土

      3.分房屋:“长儿不离中堂,幺儿不离恩娘”

      4.分物品

      5.分债务

      6.“摸坨”

      7.写分契(单)

      8.喝分家酒

      9.分家后父母赡养

      10.自耕农分家:一个典型的分家案例

     (五)分家纠纷

   第八节 乌珠湖村落经济变迁

    一 1949年之前传统经济形态概况

    二 1949年之后传统经济形态变迁

     (一)土地改革运动中的经济状况

     (二)集体化时期的经济状况

     (三)家庭承包到户之后的经济状况

   第九节 乌珠湖村落经济实态

    一 产权

    二 生产经营

    三 市场交换

    四 家庭分配

    五 家庭消费

    六 财产继承

  第四章 乌珠湖村落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血缘与血缘关系

    一 家庭及其关系

     (一)家庭结构

      1.家庭类型

      2.家庭成员资格

      3.“一个屋里的”

     (二)家庭关系

      1.“大儿不如幺儿喜”

      2.“长哥长嫂待爷娘”

      3.“老人地位高,上下讲究是有的”

      4.“女的规矩狠些”

    二 亲属及其关系

     (一)亲属结构

      1.近亲

      2.远亲

      3.“内亲”

     (二)亲属关系

      1.走亲戚

      2.“亲戚不接不来”

      3.“近亲才出面”

    三 姻亲及其关系

     (一)姻亲范围

     (二)姻亲关系

     (三)姻亲解除

    四 干亲及其关系

     (一)结干亲

     (二)干亲关系

   第二节 地缘与地缘关系

    一 “边近”及其关系

     (一)“边近”

     (二)“边近”关系

      1.“边近好,不亚于捡到一个宝”

      2.日常往来与“边近”

      3.帮忙与“边近”

      4.借东西与“边近”

      5.人情往来与“边近”

      6.“边近”之间的纠纷及其处理

    二 “本地方的”及其关系

     (一)“本地方的”

     (二)“本地方的”关系

      1.请工与“本地方的”

      2.丧事帮忙与“本地方的”

      3.买卖与“本地方的”

      4.“本地方的”之间的纠纷及其处理

    三 “合适的”及其关系

     (一)“合适的”

     (二)“合适的”关系

      1.“巧伙”与“合适的”

      2.借谷、借农具与“合适的”

      3.讲“白话”与“合适的”

      4.做工、挑脚与“合适的”

   第三节 业缘与业缘关系

    一 塘会及其关系

     (一)塘会概况

     (二)塘会运行

      1.塘会的组织架构

      2.负责人

      3.管水人

      4.如何管水

     (三)塘会关系

      1.塘会与保长、甲长的关系

      2.塘会与“绅士父老”的关系

    二 市场组织及其关系

     (一)牛场

      1.牛场概况

      2.耕牛买卖关系

     (二)猪场

      1.猪场概况

      2.猪买卖关系

   第四节 信缘与信缘关系

    一 信缘概况

     (一)神堂

      1.概况

      2.信仰情况

     (二)土地屋

     (三)娘娘庙

      1.概况

      2.信仰情况

    二 信缘关系与行为

     (一)农户关系与信缘行为

      1.信缘主体行动

      2.信缘主体关系

     (二)农户关系与信缘冲突

    三 信缘组织及其关系

     (一)香会

      1.香会概况

      2.香会运行

      3.香会关系

     (二)灵官会

      1.灵官会概况

      2.灵官会运行

      3.灵官会关系

     (三)牛会

      1.牛会概况

      2.牛会运行

   第五节 组织与组织关系

    一 互助类组织:打会

     (一)打会概况

     (二)打会运行

      1.打会成员

      2.打会邀起

      3.打会轮流

      4.打会的退出与垮台

    二 交往类组织:姊妹会

     (一)姊妹会概况

     (二)姊妹会运行

      1.姊妹会成员

      2.姊妹会邀起

      3.姊妹会关系

   第六节 交往与交往关系

    一 家户内部交往

     (一)婆媳交往

      1.“媳妇是丫鬟使女”

      2.“媳妇都怕婆婆”

     (二)妯娌交往

     (三)翁媳交往

     (四)兄弟交往

      1.“谁有能力,谁地位就高些”

      2.“只帮忙,不帮工”

    二 家户外部交往

     (一)与一般村民的交往

      1.“见面打招呼”

      2.“为人的来往就多些”

      3.“本村落的交往多”

     (二)与富裕村民的交往

      1.“来往不多,少得很”

      2.“有钱的都同有钱的来往”

      3.“我们不和他们玩”

     (三)与“绅士父老”、保长、甲长等的交往

      1.与“绅士父老”的交往

      2.与保长的交往

      3.与甲长的交往

   第七节 分化与群体关系

    一 职业分化

     (一)职业群体概况

     (二)“养儿不学艺,挑断撮箕系”

      1.匠人地位

      2.匠人收入

      3.请匠人关系

     (三)“一流主子二流医”

      1.接大夫

      2.大夫及其关系

    二 财富分化

     (一)“老板”与插田户

      1.“苦死千家,富裕一户”

      2.“老板在屋里打牌,我们天天忙不赢”

     (二)富户与穷户

      1.“跟没有饭吃的差距还是大”

      2.“插田户还是地位低些”

     (三)“真财主,假客人”

    三 权力分化

     (一)“我们讲不起话”

     (二)“保长都是蛮狠的人”

    四 家族分化

   第八节 冲突与冲突关系

    一 家庭内部冲突及其关系

     (一)婆媳矛盾

     (二)妯娌矛盾:“五黄六月的太阳晒人不死,三妯四娌晒死人”

     (三)夫妻矛盾

     (四)父子矛盾

     (五)兄弟矛盾

    二 村落内部冲突及其关系

     (一)用水纠纷

     (二)风水纠纷

     (三)日常纠纷

    三 村落之间冲突及其关系

   第九节 保护与保护关系

    一 家庭保护及其关系

     (一)家庭成员内部的保护

     (二)娘屋里替出嫁女儿“出势”

    二 家族保护及其关系

     (一)族内救济

     (二)保护族人

    三 村落保护及其关系

     (一)孤老丧葬

     (二)灾害保护

     (三)赶走土匪

   第十节 乌珠湖村落社会变迁

    一 1949年之前传统社会形态概况

    二 1949年之后传统社会形态变迁

     (一)土地改革运动时期的村落社会

     (二)集体化时期的村落社会

     (三)土地包产到户之后的村落社会

   第十一节 乌珠湖村落社会实态

    一 血缘关系

    二 地缘关系

    三 信缘关系

    四 社会流动

    五 社会分化

    六 社会冲突

    七 社会保障

  第五章 乌珠湖村落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崇拜与崇拜关系

    一 祠堂与祠堂关系

     (一)姓氏与祠堂

     (二)祠堂与宗族行为

      1.祠堂产权及其关系

      2.公众田土的产权及其经营关系

     (三)祠堂与祭祖关系

    二 族谱与族谱关系

     (一)族谱与家户

     (二)续谱

      1.续谱时间、年限

      2.续谱主持

      3.收“丁口钱”

     (三)上谱

      1.“录丁口”

      2.续“望谱”

     (四)戏谱

      1.戏谱出钱

      2.戏谱过程

      3.戏谱送恭贺

    三 祖坟与祖坟关系

     (一)祖坟概况

     (二)祖坟关系

      1.祖坟来源

      2.祖坟保护

    四 孝与孝道

     (一)孝顺与家族、村落

     (二)不孝与家族、村落

   第二节 信仰与信仰关系

    一 土地屋及其关系

     (一)土地屋概况

      1.“敬土地得谷”

      2.修土地屋出钱

      3.安家湖土地屋

      4.范家湖土地屋

     (二)土地屋祭拜

      1.祭拜时间

      2.祭拜主体

     (三)土地会

      1.土地会的主持

      2.土地会的“公本田”

      3.“吃土地会”

      4.玩草龙灯

    二 鬼怪与鬼怪信仰

     (一)鬼怪信仰概况

     (二)鬼怪信仰关系

      1.接“神医”(道士)

      2.“神医”(道士)招待

   第三节 思维与思维关系

    一 经验思维与思维关系

     (一)生产经验

     (二)生活经验

     (三)经验习得

      1.长辈的言传身教

      2.自己的体验感悟

    二 务实思维与思维关系

     (一)“兴家好比针挑土,败家如同浪推沙”

     (二)“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发”

     (三)“喝了无钱酒,耽误有钱工”

     (四)“认到自个的名就够了”

    三 循环思维与思维关系

     (一)循环思维与生产

     (二)循环思维与生活

    四 中庸思维与思维关系

     (一)“出风头是蠢人干的事”

     (二)中庸思维与生活

    五 平均思维与思维关系

     (一)平均思维与生产

     (二)平均思维与生活

   第四节 态度与态度关系

    一 生育态度与态度关系

     (一)生育概况

     (二)重视男丁

      1.“好生养”

      2.“不生儿子不罢休”

      3.男女的差异

     (三)过房

      1.“啥也没有的,绝不会把儿子过给他”

      2.过房方式

     (四)买卖儿子

     (五)抱养

    二 生活态度与态度关系

     (一)“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调摆一世穷”

     (二)节俭

     (三)“报应儿子”

     (四)面子

      1.“低头砍肉,起眼看人”

      2.不“打”别人的脸

    三 社会态度与态度关系

     (一)“叫花子烘火,各顾各”

     (二)“人还是不能狠过了火,都要一样地对待”

    四 政治态度与态度关系

     (一)“保长还是权力大些”

     (二)“一般人当不得的”

    五 人生态度与态度关系

     (一)“人都是有八字的”

     (二)“有儿穷不久,无儿久久穷”

   第五节 习俗与习俗关系

    一 婚丧习俗与习俗关系

     (一)婚姻习俗及其关系

      1.婚姻条件

      2.看“对台”

      3.下聘礼

      4.“拜节”

      5.发婚贴

      6.做人情

      7.婚礼帮忙

      8.“大接”与“小接”

      9.婚礼

      10.酒席

      11.婚姻等级

      12.婚后规矩

      13.“换腹媳妇”

      14.“入屋”(招郎)

      15.“下了堂”

     (二)丧事习俗及其关系

      1.丧事差异

      2.丧事准备

      3.请道士

      4.报丧

      5.定“丧夫”

      6.取“人杠”

      7.丧事帮忙

      8.吊丧

      9.出殡

      10.丧事后的安排

      11.立碑

      12.丧葬开支

    二 节庆习俗与习俗关系

     (一)春节

      1.春节准备

      2.年三十拜菩萨

      3.叫“老人”,吃团年饭

      4.“送火”

      5.“出信”

     (二)清明节

      1.大清明会、小清明会

      2.清明会安排

      3.清明会开支

      4.清明会参加人员

      5.“挂山”

      6.吃清明会

     (三)端午节

     (四)夏至:夏至会

     (五)七月半:烧包节

     (六)中秋节

    三 日常习俗与习俗关系

     (一)生孩子

     (二)做生日

     (三)做屋

   第六节 文娱与文娱关系

    一 节庆娱乐及其关系

     (一)“山上的喝茶碗,山下的看龙船”

      1.打龙船

      2.龙船比赛的组织

      3.看龙船

     (二)看“六甲戏”

    二 日常娱乐及其关系

     (一)“半年辛苦,半年闲”

     (二)打牌及其关系

   第七节 乌珠湖村落文化变迁

    一 1949年之前传统文化形态概况

    二 1949年之后传统文化形态变迁

     (一)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文化状况

     (二)集体化时期的村落文化状况

     (三)家庭承包到户之后的文化状况

   第八节 乌珠湖村落文化实态

    一 祖先崇拜

    二 生育观念

    三 教育

    四 文化习俗

    五 文化娱乐

  第六章 乌珠湖村落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政权治理与治理关系

    一 基层政权概况:保甲制度

     (一)保、甲实施情况

     (二)保、甲管辖情况

     (三)乡公所、乡长与农户的关系

    二 政权治理主体及其内外主体关系

     (一)保长

      1.保长资格

      2.保长的产生、更换

      3.保长职权

     (二)副保长、文书(经济干事)、保丁

     (三)甲长

      1.甲长资格

      2.甲长的产生、更换

      3.甲长与保长的关系

      4.甲长职权

     (四)保长、甲长与“老板”、“绅士父老”、农户的关系

      1.保长、甲长与“老板”的关系

      2.保长、甲长与“绅士父老”的关系

      3.保长、甲长与族长、农户的关系

    三 政权治理事务

     (一)征兵、抽壮丁

      1.出壮丁

      2.买壮丁

     (二)派粮、派款、派工

      1.派粮、派款

      2.派工

     (三)纠纷调解

    四 政权治理方式

     (一)强制方式

     (二)“吃酒的付钱”

   第二节 村落治理与治理关系

    一 村落治理主体及其内外主体关系

     (一)“绅士父老”

      1.“绅士父老”的资格条件

      2.“绅士父老”的地位与权力

     (二)“扛抬”的人

     (三)土匪

      1.土匪概况

      2.土匪抢夺及其救助

      3.土匪与保长、甲长、“老板”、富户等的关系

    二 村落治理事务

     (一)土地会、收虫子等

      1.“玩草龙灯,收虫子”

      2.“接菩萨,收虫子”

     (二)纠纷调解

     (三)求雨

     (四)其他村落事务

    三 村落治理方式

     (一)“不接不来”

     (二)非强制:讲公道

   第三节 家户治理与治理关系

    一 家户治理主体及其关系

     (一)当家的

      1.父亲是当家的

      2.母亲是当家的

      3.长子是当家的

      4.当家的与门牌

     (二)当家的权威

    二 家户治理内容

     (一)家户内部事务

      1.家庭经营、分配与消费

      2.家丑不外扬:“一块肉不拿别人屋里炒”

      3.婚嫁与分家析产

     (二)家户外部事务

    三 家户治理方式

     (一)家长权威

     (二)家内协商

   第四节 家族治理与治理关系

    一 族长与家族事务治理

     (一)族长资格、产生、任期与更换

     (二)族长权责

     (三)族长地位

    二 家族事务内容

     (一)拜祖

     (二)续谱

     (三)族内、族际纠纷

    三 家族事务治理规则与方式

     (一)族规、族训

     (二)教育与惩罚

   第五节 乌珠湖村落治理变迁

    一 1949年之前传统治理形态概况

    二 1949年之后传统治理形态变迁

     (一)土地改革时期的村庄治理

     (二)集体化时期的村庄治理

     (三)分田到户后的村庄治理

   第六节 乌珠湖村落治理实态

    一 选举与村庄治理

    二 党员与村庄治理

    三 当下村庄“两委”干部概况

  乌珠湖村调查小记

   一 准备与下村

   二 调查过程

   三 调查感悟

  乌珠湖村调查日记(节选)

   2016年7月18日

   2016年7月19日

   2016年7月20日

   2016年7月21日

   2016年7月23日

   2016年7月24日

   2016年7月25日

   2016年7月26日

   2016年7月27日

   2016年7月28日

   2016年7月29日

   2016年7月30日

   2016年7月31日

   2016年8月1日

   2016年8月2日

   2016年8月3日

   2016年8月5日

   2016年8月6日

   2016年8月7日

   2016年8月8日

   2016年8月9日

   2016年8月10日

   2016年8月11日

   2016年8月12日

   2016年8月14日

   2016年8月15日

   2016年8月16日

   2016年8月17日

   2016年8月20日

   2016年8月21日

   2016年8月30日

   2016年9月2日

   2016年9月8日

   2016年9月14日

 以佃为生:边散型村落的关系与治理

  第一章 村落的由来与演变

   第一节 村落由来

    一 李氏家族

    二 夏氏置地

    三 张姓看坟

    四 村落成形

     (一)招佃交租

     (二)多姓入村

     (三)以亲聚村

     (四)地缘扩村

     (五)人随地走

   第二节 村落的建制沿革

    一 1949年之前传统时期的村落建制

     (一)清朝以前的建制

     (二)民国时期的建制

    二 1949年之后的村落建制

     (一)土地改革运动时期的张保村

     (二)集体化时期的村落建制

      1.互助组

      2.合作社

      3.人民公社

     (三)土地承包之后的村落建制

   第三节 村落当下概况

    一 人口概况

     (一)行政村落人口情况

     (二)张保村落人口情况

      1.杂姓聚居,一支独大

    二 经济概况

     (一)山田规模化

     (二)外出务工多

     (三)水利建设差

  第二章 张保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 地形特点

     (一)福山之中

     (二)平原之地

     (三)地形与水田

    二 气候特征

     (一)四季分明

     (二)温度适中

     (三)降水不均

     (四)日照差异大

     (五)自然灾害不多

      1.水灾

      2.旱灾

      3.其他自然灾害

    三 土壤特征

     (一)土壤差异大

     (二)土壤与水稻

    四 农林作物

     (一)粮食作物

     (二)渔业资源

     (三)林业资源

   第二节 稻作体系

    一 水稻种植

     (一)籼糯两稻

     (二)单季种植

    二 水稻加工

    三 稻作单元

   第三节 水网环境

    一 林头河

     (一)林头河的概况

     (二)产权归属及管理

     (三)河流与生产灌溉

     (四)河流与生活用水

    二 水坝

     (一)水坝概况

     (二)产权归属与管理

     (三)水坝与生产生活

    三 沟渠

     (一)水沟概况

     (二)产权归属和管理

      1.天然沟渠

      2.人工沟渠

     (三)水沟与生产生活

    四 水塘

     (一)水塘的概况

     (二)产权归属和管理

     (三)水塘与生产生活

      1.水塘与灌溉

      2.水塘与生活

   第四节 地域格局

    一 村落格局

     (一)围塘而居

     (二)同姓聚居

    二 住房格局

     (一)房屋概况

     (二)房屋布局

    三 村落交通

     (一)村落区位

     (二)村落交通

   第五节 村落自然变迁与实态

    一 水利灌溉

     (一)集体化时期的水利灌溉

      1.水利设施的建与修

      2.水利灌溉关系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水利灌溉

    二 稻作情况

    三 交通状况

    四 居住格局

  第三章 张保村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人与土地及其生产能力

    一 人地关系

     (一)人口

      1.人口数量与家庭规模

      2.人口阶层结构与家庭规模

     (二)土地

     (三)人地关系

      1.土地分布不均

      2.姻亲人地流动

      3.人地矛盾不大

    二 生产能力

     (一)劳动力

      1.劳动力的性别

      2.劳动力的年龄

      3.劳动力的调整

     (二)劳动工具

      1.劳动工具的种类

      2.劳动工具的使用

     (三)劳动分配

      1.人员的分配

      2.劳动时间的分配

   第二节 产权与产权关系

    一 土地性质与土地所有类型

     (一)土地性质

      1.产权所属

      2.产权认定

      3.产权边界

     (二)土地类型

      1.土地的质量等级

      2.土地的产权类型

    二 土地买卖及其关系

     (一)土地交易概况

     (二)土地交易过程

      1.卖田前:“讨上业”

      2.卖田中:“规矩多”

     (三)土地交易中的社会关系

      1.中人与买卖关系

      2.邻里与买卖关系

    三 土地租佃及其关系

     (一)租佃规矩

      1.“主人”招租

      2.佃客找庄头

      3.请人讲租

      4.佃客押租

      5.签订租约

      6.地主定租

      7.秋收交租

      8.其他情况

     (二)租佃关系

      1.租种田地与主佃关系

      2.日常往来与主佃关系

      3.居住房屋与主佃关系

      4.山地资源与主佃关系

      5.国家与租佃关系

    四 土地典当及其关系

     (一)自耕农典当

     (二)典当原因

     (三)出典过程

     (四)典价低卖价

     (五)典当期限至少3年

     (六)超期情况多

     (七)典当的土地可出租

     (八)租来土地可典当

   第三节 经营与经营关系

    一 经营主体

     (一)分家析产与家户经营

     (二)稻作生产与家户经营

    二 经营决策

     (一)独立经营权

      1.经营方式自主

      2.田地处分受限

     (二)独立经营权的行使

    三 经营投入

     (一)劳力投入

      1.插秧的投入

      2.割稻的投入

      3.车水抓鱼的投入

      4.车水灌溉的投入

     (二)农畜投入

      1.农具投入

      2.牲畜投入

     (三)肥料投入

    四 经营借贷

     (一)个人借贷

      1.借粮

      2.借钱

     (二)集体互助:请会

      1.“能讲得来的”为头

      2.大事请会

      3.请会聚餐

      4.约定还款

    五 经营关系

     (一)生产合作

      1.灌溉合作:执锹人

      2.养鱼合作

      3.劳力合作

     (二)市场雇用

      1.临时请工

      2.长期雇工:大师傅

      3.雇工中的关系

   第四节 交换与交换关系

    一 村内交易

     (一)外村人到本村的交换

      1.篾匠做席子

      2.木匠打房子

      3.杀猪匠

      4.杂货担

     (二)本村人在本村的交换

      1.剃头匠包头

      2.养猪

      3.养鸡

      4.泥瓦匠

    二 村外赶集

     (一)三集互补

      1.瓜菜集

      2.林头集

      3.陶厂集

     (二)集市功能

      1.信息交流与传递

      2.寻找“活路”

     (三)赶集中的社会关系

      1.赶集中的男女关系

      2.赶集中的主佃关系

      3.赶集中的邻里关系

      4.赶集中的市场和国家关系

   第五节 分配与分配关系

    一 分配权力

     (一)父亲分配

     (二)母亲分配

     (三)长兄分配

    二 分配内容

     (一)产品分配

      1.地租

      2.田赋与军粮

      3.养“上人”*

      4.自食

      5.粮食积累

     (二)现金分配

      1.生活消费

      2.生产消费

    三 分配关系

     (一)分配中的家庭关系

      1.重男轻女

      2.重农轻文

     (二)分配中的租佃关系

     (三)分配中的国家关系

   第六节 消费与消费关系

    一 消费决策

     (一)生活消费的决策

     (二)生产消费的决策

    二 消费结构

     (一)自给型消费

      1.粮油

      2.肉鱼

      3.果菜

      4.柴火

     (二)市场型消费

      1.扯布

      2.买盐

      3.“上馆子”

      4.娶亲与丧葬

      5.求神:朝亡婆、抬菩萨

    三 消费关系

     (一)消费中的人情关系:“人情大似天,谁也不相欠”

     (二)消费中的房亲关系:“只看重手艺”

   第七节 分家继承与分家继承关系

    一 财产分割与继承

     (一)继承权

      1.血缘与继承权

      2.婚姻与继承权

      3.其他类继承权

     (二)分家继承物

     (三)分家程序

      1.家大难管理

      2.分家无仪式

      3.舅舅来分家

      4.分家秩序

      5.分家单

    二 分家关系

     (一)家户内部关系

      1.父子关系:共养父母

      2.兄弟关系:分家三年好比隔壁邻居

     (二)家户外部关系

      1.财产分割与房亲关系

      2.财产分割与阶级关系

      3.财产分割与国家关系

   第八节 张保村经济变迁

    一 1949年之前传统经济形态

     (一)家户为基本生产单位

     (二)家户为基本生活单位

    二 1949年之后传统经济形态变迁

     (一)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小农经济状况

     (二)集体化时期的村落经济状况

     (三)土地承包到户之后的小农经济状况

   第九节 张保村经济实态

    一 产权

    二 经营

    三 交换

    四 消费

    五 分家与继承

  第四章 张保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血缘与血缘关系

    一 家庭与家庭关系

     (一)家庭姓氏情况

     (二)家庭成员资格

      1.“一个烟囱一家人”

      2.男性直系亲属为“自家人”

      3.“外侄胜似自家侄”

     (三)家庭关系

      1.妯娌关系:兄弟媳妇处不来

      2.兄弟关系:分家三年好比隔壁邻居

    二 亲属与亲属关系

     (一)亲属范畴

      1.房亲

      2.姻亲

     (二)亲属关系

      1.走亲戚:亲戚愈走愈亲

      2.“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都忘了”

   第二节 地缘与地缘关系

    一 亲邻与亲邻关系

     (一)亲邻范畴

     (二)亲邻关系

      1.亲邻可通婚

      2.亲邻互换工

      3.过年大串门

      4.钱粮不相借

      5.亲邻与娱乐

      6.亲邻与纠纷:“衙门八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二 熟人与熟人关系

     (一)熟人范畴:老熟人

     (二)熟人关系

      1.同阶层的老熟人

      2.老熟人与人情往来

      3.老熟人与干亲

      4.老熟人互助

   第三节 业缘与业缘关系

    一 水利组织及其关系

     (一)无名水利组织

      1.无名水利组织概况

      2.无名水利组织的组织架构

      3.无名水利组织的人员资格与职责

     (二)无名水利组织关系

      1.与田邻的关系

      2.与“主人”的关系

      3.与国家的关系

    二 市场组织及其关系

     (一)草行

      1.草行的概况

      2.草行及关系

     (二)牛行

      1.牛行的概况

      2.牛行的关系

   第四节 信缘与信缘关系

    一 信缘层级及其关系

     (一)信缘层级

      1.家户:家神

      2.村神:土地庙

      3.乡神:回龙寺

     (二)信缘关系

      1.农户关系与信缘行为

      2.家庭关系与信缘关系

    二 信缘组织及其关系

     (一)土地会

     (二)观音会

   第五节 交往与交往关系

    一 家户内部的交往

     (一)“上人”与子女间的交往

     (二)兄弟间的交往

     (三)公婆与儿媳的交往

    二 亲戚之间的交往

     (一)房亲间的交往

      1.本家亲戚的交往

      2.与祠长的交往

     (二)姻亲间的交往

    三 亲邻间的交往

     (一)生活交往

     (二)生产交往

    四 其他的交往

     (一)与邻村的交往

     (二)与特殊人的交往

   第六节 流动与流动关系

    一 社会流动

     (一)流动主体

     (二)流动原因

    二 流动关系

     (一)与家户的关系

     (二)与主佃的关系

     (三)与国家的关系

   第七节 分化与群体关系

    一 职业分化

     (一)职业概况

     (二)社会关系

      1.职业与家户关系

      2.职业与国家关系

    二 血缘分化

     (一)血缘概况

     (二)社会关系

   第八节 冲突与冲突关系

    一 村落内部冲突

     (一)家庭冲突

      1.兄弟冲突

      2.夫妻冲突

     (二)亲邻冲突

     (三)主佃冲突

    二 村落外部冲突

     (一)村际冲突

      1.放水冲突

      2.山界纠纷

     (二)村社冲突

      1.抢寡妇

      2.打“杠头”

   第九节 张保村社会变迁

    一 1949年之前传统社会形态状况

     (一)家户自我救济

     (二)家户利益联结

    二 1949年之后传统社会形态变迁

     (一)土地改革运动时期的村落社会

     (二)集体化时期的村落社会

     (三)土地承包到户时期的村落社会

   第十节 张保村社会实态

    一 血缘关系

     (一)房亲关系走向淡漠

     (二)老人赡养问题严重

     (三)兄弟分化严重

    二 地缘关系

     (一)亲邻意识仍在

     (二)不愿送礼

    三 业缘关系

    四 信缘关系

  第五章 张保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崇拜与崇拜关系

    一 公房与公房关系

     (一)姓氏与公房

      1.班氏公房概况

      2.班氏公房管理

     (二)班氏公房关系

      1.公房产权关系

      2.公房的经营关系

      3.公房与祭祖关系

      4.公房及维修关系

      5.祖先观念及关系

    二 支谱与家谱关系

     (一)支谱与姓氏

     (二)修谱与修谱关系

    三 家神崇拜及关系

   第二节 信仰与信仰关系

    一 土地庙及其信仰关系

     (一)土地庙概况

     (二)土地庙关系

    二 山人及其信仰关系

     (一)谁做山人

     (二)山人的地位:“懒汉做和尚,好吃做山人”

     (三)山人与保长、甲长、庄头、“主人”、祠长

    三 朝亡婆及其信仰关系

     (一)朝亡婆概况

     (二)朝亡婆信仰关系

      1.朝亡婆的迷信

      2.朝亡婆的社会地位

      3.朝亡婆与法事

      4.朝亡婆与保长、甲长、庄头、“主人”、祠长

   第三节 思维与思维关系

    一 经验思维及关系

     (一)生活经验

      1.生活经验概况

      2.生活经验的习得与遵守

     (二)生产经验

      1.生产经验概况

      2.生产经验的习得

    二 中庸思维及关系

     (一)“财不外漏”

     (二)“做活不要钱”

     (三)“不坐上席”

     (四)“不愿为头”

    三 平均思维及关系

     (一)生活平均

      1.“人情大似天,送多少还多少”

      2.“分家按份分”

      3.“众子养上人”

     (二)生产平均

      1.“你帮我一天,我帮你一天”

      2.伙养耕牛

   第四节 态度与态度关系

    一 生育态度及关系

     (一)生育与男女之别

     (二)过继与小农理性

    二 生产态度及关系

     (一)生产的个体性

     (二)生产的自主性与自给型

     (三)生产的勤劳性

    三 社会态度及关系

    四 政治态度及关系

     (一)“攀不起的关系”

     (二)当官的渴望

     (三)“出事没人管”

    五 人生态度及关系

     (一)小农的理想人生

     (二)小农的人生观念

   第五节 习俗与习俗关系

    一 婚丧习俗及关系

     (一)婚姻习俗及关系

      1.婚姻圈

      2.婚姻的达成:娃娃亲、童养媳与“说媒”

      3.婚姻过程与仪式

      4.结婚与关系

      5.其他婚姻形式

      6.妻妾关系

     (二)丧葬习俗及关系

      1.报丧与吊丧

      2.抬棺材与抬重人

      3.参加人与酒席

      4.送礼与秩序

      5.出殡与“老茔”

      6.孝服与帮忙

    二 节庆习俗及关系

     (一)春节及关系

      1.节前准备

      2.祭祖与团圆饭

      3.封门、开财门与拜年

     (二)开秧门及关系

      1.开秧门概况

      2.开秧门关系

     (三)烧稻香及关系

      1.烧稻香概况

      2.烧稻香关系

     (四)烧夏节及关系

      1.烧夏节仪式

      2.人过节与牛过节

     (五)六月六:晒霉与晒谱

     (六)团圆节及关系

   第六节 规训与规训关系

    一 家庭教化与规训

    二 私塾教化与规训

     (一)族塾

     (二)流动私塾

   第七节 文娱与文娱关系

    一 日常娱乐

     (一)打牌

     (二)灌斛桶

    二 节庆娱乐

     (一)二月二:玩龙灯

     (二)“三保会:听大戏”

   第八节 张保村文化变迁

    一 1949年之前传统文化形态状况

     (一)习俗文化内容丰富多样

     (二)生产生活中小农理性明显

     (三)习俗文化家户本位显著

    二 1949年之后传统文化形态变迁

     (一)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小农文化状况

     (二)集体化时期的村落文化状况

     (三)家庭承包到户之后的小农文化状况

   第九节 张保村文化实态

    一 信仰

    二 生育

    三 祖先崇拜

    四 习俗

    五 娱乐实态

     (一)庐剧衰落,麻将、纸牌兴盛

     (二)农家书屋无人管

     (三)广场舞的兴起

    六 教育

  第六章 张保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政权治理与治理关系

    一 基层政权概况

    二 政权治理主体

    三 政权治理内容

     (一)为中

     (二)抓丁

     (三)收赋税、军粮、杂税、苛捐

    四 政权治理方式

     (一)无为治理

     (二)强制治理

    五 政权治理关系

     (一)保长、甲长、保丁与“主人”

     (二)保长、甲长和“大先生”

     (三)保长、甲长与庄头、农户

     (四)保长、甲长与茶馆老板

   第二节 村落治理与治理关系

    一 村落治理主体

     (一)“大先生”

      1.“大先生”的资格条件

      2.“大先生”的地位权力

      3.“大先生”与“主人”

      4.“大先生”与农户

     (二)庄头

      1.庄头的任职资格

      2.庄头的地位

    二 村落治理内容

     (一)组织公共活动

     (二)管理公共财产

     (三)定纷止争

     (四)负责田地租佃等事宜

     (五)接管上级行政工作

     (六)管理村内公共事宜

     (七)处理村落的外部事务

    三 村落治理方式

     (一)庄头的治理方式

     (二)“大先生”的治理方式

   第三节 家户治理与治理关系

    一 家户治理主体

    二 家户治理内容

     (一)维护家庭和谐:“一碗水端平”

     (二)保证粮食供给

     (三)维系人情往来

     (四)扩大经济收入

     (五)决定家庭大事

     (六)家庭财产经营

    三 家户治理方式

     (一)家长权威:当家人“说一不二”

     (二)共同协商:“一家子商量”

   第四节 亲族治理与治理关系

    一 亲族治理主体

    二 亲族治理内容

     (一)祠长治理内容

     (二)祠长治理规则

    三 亲族治理关系

     (一)祠长与家户

     (二)祠长与庄头、“大先生”、“主人”

     (三)祠长与国家

   第五节 业缘治理与治理关系

    一 行业治理

     (一)行的治理主体

     (二)行的治理规矩

      1.行内的规矩:师傅管学徒

      2.行与行之间的规矩:互助协作

     (三)行的治理关系

      1.行老板与农户:“不请不去”

      2.行老板与学徒

      3.行老板与国家

    二 集市治理

     (一)集市治理主体

     (二)集市治理规则

     (三)集市治理关系

   第六节 张保村治理变迁

    一 1949年之前传统治理形态状况

     (一)保甲管本乡

     (二)庄头、“大先生”治本村

     (三)祠长治本家

     (四)家户自治

    二 1949年之后传统治理形态变迁

     (一)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村落治理

     (二)集体化时期的村落治理

     (三)土地承包到户后的村落治理

   第七节 张保村治理实态

    一 村落治理概况

     (一)村部概况

     (二)村党支部书记

    二 村落治理关系

     (一)村民与村民小组

     (二)村民与大队

      1.“30多年没开过会”

      2.“挖个塘还能要十万?”

      3.“大水来了有政府啊”

      4.“砍得树数不清”

     (三)村民与村民

      1.“有关系就能进村子”

      2.“别墅与泥巴路”

      3.山场下的锱铢必较

  张保村调查小记

   一 突破不可能

   二 理论是灰色的

   三 铭记于心的恩

  张保村调查日记(节选)

   2016.5.29 找村:运漕一日行

   2016.5.30 初探花苗地

   2016.6.4 继续寻村

    相约林头镇

    偶进古昭关

   2016.6.6 再下村

   2016.6.8 步履维艰的一天

   2016.6.7 进入状态

    关系重于血缘

    “水是田的命脉”

    求助郭书记

   2016.6.8 郝老师进村指导调研

   2016.6.14 闻鸡起舞

   2016.6.20 雨季来了

   2016.6.23 拜会文化老人

   2016.6.29 进城记

    档案查阅与严密控制

    返城与感动

   2016.8.6 调查扫尾

 文前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