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54

乡村活力如何维系与提升图书

How to Maintain and Enhance Rural Vitality

SSAPID:101-3870-8105-55
ISBN:978-7-5201-3445-3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燎原村和东衡村作为“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的研究对象,不仅有意于“发掘承继昨日乡建的旧痕陈迹”,更有心于“上下求索今日乡建的何去何从”,以及在此期间,城镇和乡村、国家和社会,还有乡村土地、产业与人的关系何近十来年,浙江德清县乡村建设可圈可点。从2009年以来的“中国和美家园建设”到2015年成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亮点频现。概而言之,德清县乡村建设,无论是土地制度改革,还是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发展及其之上整体性乡村治理,典型性颇强。而本书两个主角,燎原村、东衡村正是其中模范,其发展经验和历程可以为在乡村振兴新时代“乡村活力如何维系与提升”命题的诠释提供有益借鉴。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百村调查丛书·燎原村、东衡村
作 者: 李敢
编 辑:任晓霞;冯莹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文前彩插

 前言

 附录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调查地点与研究对象简介

   一 德清县简介

   二 东衡村简介

   三 燎原村简介

  第三节 德清县乡村建设历史追溯:民国“莫干乡村改进”(1928—1950)*

   一 黄郛与其夫人沈亦云概介

   二 “莫干乡村改进”脉络(1928—1950)

    (一)黄郛时期(1928—1936):“受诸社会、报诸社会”,尽显男儿英雄本色

    (二)沈亦云时期(1936—1950):沧海横流、苦心经营,方晓巾帼不让须眉

     1.1936年至1945年

     2.1945年至1950年

   三 “莫干乡村改进”实践的学理意义

    (一)民国“乡村建设”与“莫干乡村改进”实践的中心内涵究竟为何物

    (二)“莫干乡村改进”何以存续:也论“多研究些实践,少谈些主义”*

    (三)“莫干乡村改进”的后续理论求索:社会与国家力量如何更好合作

   四 “莫干乡村改进”对于今日乡村建设的启示

    (一)复兴之路:从农村起步,重建乡村社会文化生活

    (二)新思维:“大农业”助推复兴乡村经济活力

    (三)“村镇化”:乡村建设与发展的一条可能新路径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理论框架的构建

  第一节 “地域活化”研究视角概要

   一 “地域活化”研究视角的缘起、构成和发展

   二 “地域活化”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呈现:“北斗七星模型”

  第二节 基于“地域活化”研究视角分析框架的提出

   一 整体性分析框架:“地域活化”视角之下的三类“空间”构建

   二 具体分析框架:“地域活化”视角之下“地方空间”及其三维组合

    (一)土地,“地方空间”存续的先决条件

    (二)土地上的人,“地方空间”存续的核心要素

    (三)土地上的产业,“地方空间”存续的驱动要素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土地要素盘活:乡村产业升级与治理发展的一个微观过程

  第一节 “土地流转”:“新土改”的历史考察(1999—2015)*

   一 “实践空间”之下的实践逻辑和实践过程

    (一)“实践逻辑”与“实践过程”

     1.“实践逻辑”

     2.“实践过程”

    (二)分析思路:基于“实践空间”的实践逻辑与实践过程

   二 个案研究:“新土改之土地流转”的实践探索(1999—2015)

    (一)“新土改之土地流转”的实践逻辑与实践过程

    (二)“新土改之土地流转”的学理价值:一个社会学分析路径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新土改”的现实考察(2015年至今)

   一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改革动因

    (一)历史背景

    (二)改革动因

   二 “农地入市”与县域村镇发展

    (一)文献回顾与综述

    (二)“农地入市”的经济社会效应

   三 “实践空间”的再构建:东衡村“异地调整入市”的实践探索(2015年至今)

    (一)东衡村“农地入市”异地调整项目概介

     1.项目背景

     2.已开工A地块概况

     3.交易结果

     4.开发建设和利用情况

    (二)东衡村异地调整入市项目的复垦操作流程

    (三)东衡村“异地调整入市”的社会效应:“8村异地联建、强村带弱村”

     1.“8村联建项目”生成的渊源和推动力(本书写作时主要为C1区块)

     2.“8村联建项目”的组建

     3.“8村联建项目”的运营规则和预期展望

  第三节 土地要素激活的功能体现:从“新土改”观察乡村活力的振兴

   一 从“新土改”看城乡一体化基础之上的乡村振兴

    (一)“确权赋能”,激发三农发展新活力

    (二)“城乡均衡”,构建居民舒心生活

    (三)“三改一均”,撬动城乡二元体制壁垒的杠杆

   二 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变迁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村庄治理结构变迁:产业转型升级引发的“较量”

  第一节 燎原村产业模式的变迁:从“特色产业村”到“特色产业小镇”*

   一 “乡村带活小镇”:一幅特色产业村镇齐头并进图式的勾勒

   二 背景信息:“洋家乐”群落化及其经济社会的衍生效应

    (一)何谓“洋家乐”

    (二)“洋家乐”多维特质:休闲之外,县域文化产业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引擎

   三 理论诠释:基于舒适物系统理论的一个社会学分析

    (一)舒适物理论及其消费社会学运用

    (二)融合帕森斯功能分析的舒适物系统构建

    (三)案例进一步介绍

    (四)案例进一步分析

   四 结论

  第二节 东衡村产业模式的变迁:从“矿业基地”到“三园一体”

   一 东衡村的矿坑再开发利用

   二 东衡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

   三 从“矿业基地”到“三园一体”:一个准“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实践

  第三节 燎原村治理结构的变迁:从“旧莫干乡村改进”到“新莫干乡建实践”

   一 引言

   二 莫干乡村建设和营造的历史与现实

    (一)历史:“莫干乡村改进实践”

    (二)现实:新莫干乡村建设和营造

     1.1990—2008年

     2.2008年至今

   三 “新莫干乡建实践”的镜鉴与进路

    (一)他山之石:来自台湾的实例

    (二)“新莫干乡建实践”的得失镜鉴

    (三)可能进路:从“三生有幸”到“五生共福”的发展之路

   四 现代乡村活力的维系与提升

  第四节 东衡村治理结构的变迁:*从“农村土地综治委员会”到“乡贤参事会”

   一 何谓“乡贤”:一个历史回眸

   二 东衡村乡贤发展轨迹:从“农村土地综治推进委员会”到“乡贤参事会”*

    (一)东衡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委员会

    (二)东衡村新农村建设推进委员会

    (三)东衡村乡贤参事会

   三 “乡贤参事会”与乡村自治组织的活化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小镇大村”:乡村活力维系与提升的可能路径选择

  第一节 空间重塑与村庄转型互动机制构建:再论莫干山村

   一 引言

   二 “三向空间逻辑”:分析视角的提出

   三 案例研究:莫干山村民宿群落化的多重空间呈现

    (一)莫干山村民宿群落的容器型空间分布

    (二)莫干山村民宿群落的要素资本型空间演变

   四 理论诠释:产业、空间与主体人

    (一)谁之空间,绿色开放空间与私有公共空间

    (二)产业、主体人及其需求

    (三)如何“造人”,关于莫干“地域权型空间”构建的思量

   五 讨论与结论:莫干民宿现象对中国农村村镇经济社会重构的启示

  第二节 村镇建设“双重产业集群化何以成为可能”:再论“钢琴之乡”*

   一 双重产业集群合力化:一个分析概念

    (一)文化产业集群及其在城镇化过程中所造就的社会效应

    (二)“条形块状经济”及其在城镇化过程中所造就的社会效应

   二 “钢琴之乡”的发展路径:一个案例研究(1984—2014)

    (一)“不可思议”与“农民钢琴”:洛舍镇钢琴产业集群的形成历程

     1.1984—1994,农民造钢琴:筚路蓝缕几多艰辛

     2.1994—2002,乡镇企业改革转制:同源异流,钢琴企业群形成

     3.2002年至今,左冲右突,成长之痛:打造别具风格的钢琴产业集群

    (二)“无中生有”与“木尽其才”:从钢琴产业集群到木业条形块状经济

    (三)“钢琴之乡”与“木业重镇”:双重产业集群统合路径下的城镇化建设

     1.钢琴产业和木业产业之间的循环经济效应

     2.两大产业循环经济效应之下的城镇化建设

   三 进一步讨论:双重产业集群统合发展路径及其典型性意义*

   四 结论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变革道路与演变趋势

  第一节 农村土地资源配置逻辑的演变:基于农地产权变革史视角(1978—2018)*

   一 农地产权改革的历史轨迹(1978—2018年)

    (一)1978—1992年,“家庭承包”换新颜

     1.时间段划分依据

     2.理论研究维度和特质

    (二)1992—2005年,“土地流转”应时而生

     1.时间段划分依据

     2.理论研究维度和特质

    (三)2005—2013年,“土地确权”继踵至

     1.时间段划分依据

     2.理论研究维度和特质

    (四)2013年至今,继往开来“新土改”

     1.时间段划分依据

     2.理论研究维度和特质

    (五)40年变革史的一个总结:摇摆于效率与公平之间的“三位一体”路径探索

     1.土地:经营模式的演化——走向市场,摇摆之中的创新

     2.土地上的人:生活水平的演化——公平,体现在与时俱进的需求改变

     3.土地上的产业:组织模式的演化——“种地”与“整合”,齐头并进两不误

   二 农地制度变迁之下的人地关系与城乡关系的再塑造

    (一)40年农地制度改革的脉络在于,“农地权利束的自我分解”

    (二)40年农地制度改革的过程在于,“农民的持续性再解放”

    (三)40年农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效应,“城乡接合部式社会结构”或为可能

   三 农地制度改革的可能趋向与挑战

  第二节 土地、产业、人口特性及其需求特征的变化

   (一)乡村土地的特性

   (二)乡村产业的特性

   (三)乡村人口的特性及其需求特征的变化

  第三节 “地域活化”与“乡村振兴”何以相融合:新时代乡建的一个展望

   一 迈向“乡村振兴”新时代

   二 “地域活化”与“乡村振兴”在理论和实践上何以相融合

  第四节 小结

 总序

 中国百村调查丛书总编辑委员会

 后记

本书选取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燎原村和东衡村作为“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的研究对象,不仅有意于“发掘承继昨日乡建的旧痕陈迹”,更有心于“上下求索今日乡建的何去何从”,以及在此期间,城镇和乡村、国家和社会,还有乡村土地、产业与人的关系何以协调共进的许许多多的思量……

艾少伟、苗长虹,2010,《从“地方空间”、“流动空间”到“行动者网络空间”:ANT视角》,《人文地理》第10期。

白建国、梁红岩,2005,《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经济问题》第2期。

包宗顺、徐志明、高珊、周春芳,2009,《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中国农村经济》第4期。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2010,《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管理世界》第7期。

〔法〕布迪厄,皮埃尔,2003,《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法〕布迪厄,皮埃尔,2012,《所述之言》,陈逸淳译,台北:麦田出版社。

蔡继明,1992,《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构想》,《经济学家》第1期。

蔡立东、姜楠,2017,《农地三权分置的法实现》,《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蔡泉宝,2006,《德清县莫干山镇何村及周边村史文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蔡泉宝、章顺龙,2005,《东衡村史文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蔡翼飞、魏后凯、吴利学,2014,《中国城镇化成本的度量研究》,《发展研究》第1期。

曹锦清,2013,《黄河边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陈达,1934,《人口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

陈光金,2003,《块状民营经济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陈光金,2016,《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农村发展与治理学术研讨会”发言》,光明网5月17日。

陈光金,1996,《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长沙:湖南出版社。

陈翰笙,1985,《中国的农村研究》,载汪熙、杨小佛主编《陈翰笙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陈剑波,2006,《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经济研究》第7期。

陈那波,2006,《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社会学研究》第5期。

陈其南,1998,《社区营造与乡土学习》,载东吴大学历史系主编《方志学与社区乡土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陈锡文,2017,《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人民政协报》6月27日第6版。

陈锡文等,201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陈小君,2012,《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中国法学》第1期。

陈振华、闫琳,2014,《台湾村落社区的营造与永续发展及其启示》,《中国名城》第3期。

仇保兴,2010,《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理性分析及兴利除弊之策》,《城市发展研究》第7期。

仇保兴,2012,《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11期。

仇保兴,2004,《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企业集群》,《现代城市研究》第1期。

戴慕珍,1997,《中国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制度化基础》,载甘阳、崔之元编《中国改革的政府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党国英,2009,《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若干问题》,载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宏观经济研究室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国际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党国英,2005,《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德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5,《德清县志(1986—2005)》,2015终审稿(未刊版)。

邓文钱,2013,《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学习时报》12月13日第7版。

丁琳琳、孟庆国,2015,《农村土地确权羁绊及对策:赣省调查》,《改革》第3期。

董国礼、李里、任纪萍,2009,《产权代理分析下的土地流转模式及经济绩效》,《社会学研究》第1期。

杜润生,1998,《杜润生文集:1980—1998》,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杜润生,2005,《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

杜润生,2005,《关于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几点意见——中国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国际研讨会上讲话》,载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

段义孚,2018,《恋地情结》,商务印书馆。

方可,2002,《黄郛替蒋介石跳火坑》,《炎黄春秋》第5期。

费孝通,2013,《乡土中国》,北京:中华书局。

丰雷、蒋妍、叶剑平,2013,《诱致性制度变迁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及地区差异研究》,《经济研究》第6期。

冯健、刘玉、王永海,2007,《多层次城镇化:城乡发展的综合视角及实证分析》,《地理研究》第6期。

冯奎,2012,《多元复合型县域城镇化战略研究》,《经济纵横》第5期。

冯向东,2012,《教育科学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关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方法论意蕴》,《高等教育研究》第2期。

福柯,米歇尔,1990,《癫狂与文明》,孙淑强、金筑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高丙中,1998,《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第3期。

高飞,2016,《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意蕴》,《法学研究》第3期。

高海,2016,《论农用地“三权分置”中经营权的法律性质》,《法学家》第4期。

高圣平、刘守英,2007,《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管理世界》第3期。

高宣扬,2002,《布尔迪厄》,台北: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戈夫曼,欧文,2008,《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兰诺维特,马克,2007,《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宫崎清,1995,《展开崭新风貌的社区总体营造》,载台湾文建会《文化·产业研讨会暨社区总体营造中日交流展论文集》,台北:台湾文建会。

辜胜阻、李永周,2000,《实施千座小城市工程 启动农村市场需求》,《中国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2000,《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顾春,2016,《浙江德清从水里“吸金”,淤泥在这里变成宝》,《人民日报》11月20日第9版。

关永强,2015,《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借鉴:近代中国地权分配研究述评》,《南开经济研究》第3期。

管洪彦、孔祥智,2017,《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内涵与表达思路》,《江汉论坛》第4期。

管栩、金晓斌、周澎湃、李珍贵、周寅康,2013,《公益性用地界定方法探讨》,《中国土地科学》第6期。

哈维,大卫,1996,《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刘立华、蔡运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哈维,大卫,2016,《资本主义的17个矛盾及其终结(全新修订译本)》,许瑞宋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韩俊,2017,《要把进不进城的选择权交给农民》,http://roll.finance.sina.com.cn/s_50rlt2017nh_all/1/index.shtml。

韩俊,1999,《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管理世界》第3期。

韩蕊,2013,《新农村绿化开放空间原则及案例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何东霞,1992,《当代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和经济改革》,《学术研究》第2期。

何建华、于建嵘,2005,《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第3期。

何深静、钱俊希、徐雨璇、刘斌,2012,《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地理学报》第8期。

何宇鹏,2017,《推动农村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从“百村千户”调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三农”决策要参》第24期。

何贞青、廖嘉展等,2005,《台湾生态社区的故事:一个永续台湾的起点》,台北:台湾财团法人新故乡文教基金会。

贺雪峰,2010,《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15,《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由来、逻辑与出路》,《思想战线》第5期。

侯建新,2000,《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史学月刊》第4期。

黄宝连、黄祖辉、顾益康、王丽娟,2012,《产权视角下中国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以成都为例》,《经济学家》第3期。

黄辉祥、万君,2010,《乡村建设、中国问题与韩国经验》,《社会主义研究》第6期。

黄砺,2016,《基础性制度约束与农地产权改革争论:基于制度分层的研究视角》,《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黄其洪,2014,《爱德华·索亚空间本体论的正义追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3期。

黄沈亦云,1967b,《附追悼黄膺白先生纪念册》(一卷),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黄沈亦云,1967c,《黄膺白先生故旧感忆录》,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黄沈亦云,1967a,《黄膺白先生家传》(一卷),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黄祖辉、蒋文华,2002,《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制度透视:理论述评与应用分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黄祖辉、王朋,2008,《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

霍金斯等,2003,《消费者行为学》,符国群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吉尔兹.克利福德,2000,《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吉姆松.盖尔,2003,《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汤羽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贾春增,2000,《外国社会学史》(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蒋佳倩、李艳,2014,《国内外“民宿”旅游研究综述》,《旅游研究》第4期。

金连升、叶海,2012,《浙江省经信委要求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浙江时报》11月21日。

金毓黻,1993,《静晤室日记(第一册)》,沈阳:辽沈书社。

卡斯特,曼纽尔,2010,《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卡斯特,曼纽尔,2006,《都市理论和中国的城市化》,许玫译,《国际城市规划》第5期。

卡斯特,曼纽尔,2006,《流动空间中社会意义的重建》,王志弘译,《国际城市规划》第5期。

康云海,199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比较》,《改革》第1期。

孔祥智,2017,《三权分置的重点是强化经营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3期。

兰德利,查尔斯,2009,《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杨幼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蓝宇蕴,2005,《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李昌平、马士娟、曹雅思,2011,《对“撤村并居”、“农民上楼”的系统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3期。

李程骅,2003,《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城市住宅空间的社会学思考》,《江海学刊》第1期。

李初叶、周元雄,2016,《温州民宿产业发展探索》,《浙江农业科学》第4期。

李德芳,2001,《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德梅、邱枫、董朝阳,2015,《民宿资源评价体系实证研究》,《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第4期。

李甫,2016,《旧村活化中的植入策略:以爷爷家青年旅社为例》,《时代建筑》第1期。

李敢,2018c,《城乡一体“化”的实践逻辑与实践过程》,《城市规划》第12期。

李敢,2018b,《空间重塑与村庄转型互动机制何以构建——基于莫干山村民宿群落化的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11期。

李敢,2015,《另辟蹊径的城镇化——基于浙江“钢琴之乡”双重产业集群化路径的案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第9期。

李敢、刘米娜,2014,《文化产业集群机制与转型升级的行动逻辑》,《重庆社会科学》第6期。

李敢,2017a,《“莫干乡村改进”实践及对新时期乡村建设启示》,《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第1期。

李敢,2018a,《“社区总体营造”:理论脉络与实践》,《中国行政管理》第4期。

李敢,2017d,《社区总体营造视野下乡村活力的维系与提升——基于新旧“莫干乡村改进实践”的案例比较》,《城市规划》第12期。

李敢,2017b,《舒适物理论视角下莫干特色小镇建设解析——一个消费社会学视角》,《城市规划》第3期。

李敢,2017c,《文化产业与地方政府行动逻辑变迁——基于Z省H市的调查》,《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敢、徐建牛,2018,《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变革的制度逻辑——一个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的分析视角》,《社会发展研究》第2期。

李敢,2016,《浙江“新土改”及其城乡一体“化”探索(1999—2015)》,《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第4期。

李敢、周伟国,2017,《“乡村振兴战略”一个着力点探讨:农村“土地上人的改革”向何处去》,《农村经营管理》第12期。

李金铮,2014,《另一种视野:民国时期国外学者与中国农村调查》,《文史哲》第10期。

李金铮,2013,《中国近代农民何以贫困》,《江海学刊》第2期。

李景汉,1933,《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北京: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李景汉,1991,《实地社会调查方法》,上海:上海书店。

李景汉,1930,《中国农村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猛,1999,《布迪厄》,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宁、何兴邦、王舒娟,2017,《地权结构细分视角下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改革:一个分析框架的构建》,《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李培林,2002,《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平、刘晴,2015,《德清县西部山区“民宿”发展与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探讨》,《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第5期。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2012,《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7期。

李升,2015,《土地财政与财政体制关系研究:基于数量的分解》,《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

李翔宁,2009,《从建筑设计到社会行动》,《时代建筑》第11期。

李晓红、黄瑾,2016,《三权分置农地制度下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受损的产权逻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6期。

李晓乐、王英,2016,《批判社会理论的空间化与“历史决定论”批评——测绘索亚的后现代地理学叙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

梁漱溟,2005,《梁漱溟全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廖嘉展,2015,《台湾乡村的美丽实践:“智造”青蛙五国与蝴蝶世界》,《福建日报》8月7日12版。

林奇,凯文,2001,《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刘怀玉,2014,《“空间的生产”若干问题研究》,《哲学动态》第11期。

刘坤,2012,《我国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年艳,2017,《创新推动传统三农向新三农发展转型》,《农民日报》5月20日第6版。

刘守英、路乾,2017,《产权安排与保护:现代秩序的基础》,《学术月刊》第5期。

刘守英,2017,《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活化乡村》,《中国国土资源报》4月22日第3版。

刘守英,2016,《中国农业的历史转型与农业现代化》,洪范法律与经济微信公众号,http://www.hongfan.org.cn/active_info.php?id=252。

刘顺娜,2013,《论资本逻辑在空间生产中的功能品质》,《求实》第10期。

刘苏、段义孚,2017,《“恋地情结”理念论思想探析》,《人文地理》第3期。

刘蔚,2007,《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暨南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欣,2003,《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社会学研究》第6期。

刘亚秋,2014,《费孝通的“社会学主义”》,《学术研究》第9期。

刘彦随,2011,《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中国土地科学》第4期。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2009,《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地理学报》第10期。

刘彦随,2018,《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地理学报》第4期。

陆俊才,2009,《村庄公共空间的适应性重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陆学艺,1986,《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陆学艺,2004,《农村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陆学艺,1983,《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甘肃人民出版社。

陆学艺,2002,《“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2005,《“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1989,《中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研究》,《改革》第2期。

陆扬,2005,《析索亚第三空间理论》,《天津社会科学》第2期。

罗家德,2015年11月8日,《社会管理创新的真义》,第五届“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年会发言,贵阳。

罗永昌,2013,《黄郛与莫干山》,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罗瑜斌,2010,《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马凯、钱忠好,2009,《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长期动态均衡分析》,《中国土地科学》第3期。

马勇,2008,《思想奇人——梁漱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孟德拉斯,2010,《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孟德拉斯,2005,《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倪鹏飞,2013,《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第1期。

帕森斯,塔尔科特、尼尔·斯梅尔瑟,1989,《经济与社会》,刘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潘海生、曹小锋,2010,《就地城镇化: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浙江小城镇建设的调查》,《政策瞭望》第9期。

潘学方,2006,《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与土地生存保障问题》,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第2期。

潘颖颖,2013,《浙江民宿发展面临的困难及解析——基于西塘的民宿旅游》,《生产力研究》第3期。

彭玉生,2003,《中国村镇工业公司:所有权公司治理与市场监督》,载《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朴振焕,2005,《韩国新村运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齐骥,2013,《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障碍与路径》,《中华文化论坛》第8期。

钱昌照,1998,《钱昌照回忆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钱龙、洪名勇,2015,《农地产权是“有意的制度模糊”吗——兼论土地确权的路径选择》,《经济学家》第8期。

钱忠好,2005,《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春荣、王冰,2004,《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流转》,《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2008,《上海通志·第四十四卷人物·传主·黄郛》,上海: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邵峰,1999,《农村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浙江经济》第2期。

邵念荣、欧晓明,2009,《产业集群文献综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1期。

申静、王汉生,2005,《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第1期。

沈佳倩,2013,《德清县和美家园建设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沈亦云,1980,《亦云回忆》(第二版),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沈云龙,1976,《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两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史永高,2015,《作为一种乡村建设路径的轻型建筑系统——徐州陆口村格莱珉乡村银行》,《建筑学报》第7期。

斯威德伯格,理查德,2005,《经济社会学原理》,周长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斯威德伯格,理查德,2007,《马克斯·韦伯与经济社会学思想》,何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宋恩荣,2013,《晏阳初全集》(1—4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宋琪、汤玉刚,2016,《基于公共品资本化的地方财政激励制度研究——土地财政如何影响公共品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第1期。

宋秀葵,2012,《地方、空间与生存: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宋秀葵,2014,《段义孚的地方空间思想研究》,《人文地理》第4期。

苏贾,爱德华,2004,《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苏贾,爱德华,2016,《寻求空间正义》,高春花、强乃社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1,《当代中国社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本文,2012,《孙本文文集第一卷之社会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13,《公平正义视野中的城镇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3期。

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对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2a,《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第3期。

孙立平,2002b,《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孙立平,1993,《“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浙江社会科学》第1期。

孙宪忠,2016,《推进农地三权分置经营模式的立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7期。

孙秀林、周飞舟,2013,《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索杰(Edward W.Soja)等,2005,《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索亚,爱德华,2006,《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李钧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谭明智,2014,《严控与激励并存——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中国社会科学》第7期。

唐根年、徐维祥、汪少华,2003,《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地理分布特征、绩效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人文地理》第4期。

唐莹、王玉波,2016,《土地财政驱动农村建设用地入市程度及区域调控政策》,《经济地理》第2期。

陶孟和,2011,《孟和文存》,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田传浩、贾生华,2004,《农地制度、地权稳定性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经济研究》第1期。

田毅鹏,2005,《找回“丢失的传统”》,《天津社会科学》第2期。

万健,2010,《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研究——基于SSP范式的分析视角》,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春光,2016,《超越城乡:资源、机会一体化配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春光,2014,《建构一个新的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机会平等视角》,《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王春光,2015,《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未来发展方向》,《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第3期。

王丰龙、刘云刚,2013,《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财政收入增长的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地理学报》第2期。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1997,《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中国社科学季刊》冬季号。

王敬尧、魏来,2016,《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王昆欣等,2008,《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丽娟,2012,《和美家园德清》,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王宁,2010,《城市舒适物与社会不平等》,《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王宁,2014a,《城市舒适物与消费型资本——从消费社会学视角看城市产业升级》,《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王宁,2014b,《地方消费主义、城市舒适物与产业结构优化——从消费社会学视角看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学研究》第4期。

王宁,2001,《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萍,2013,《浙江: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中国人大杂志》第11期。

王小映,2014,《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几个问题》,《中国经济时报》12月26日第7版。

王小映,2016,《“三权分置”产权结构下的土地登记》,《农村经济》第6期。

王行、严嘉伟,2015,《“镇中村”改造营建中的延续与重构》,《西部人居环学刊》第1期。

王旭,1998,《大都市区化:本世纪美国城市化的主导趋势》,《美国研究》第4期。

韦伯,马克斯,1997,《经济与社会》(第1版),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韦亚平,2011,《着力构建以“控规”为核心的地方空间增长管理体系》,《城市规划》第2期。

温铁军,2013,《八次危机》,北京:东方出版社。

文贯中,2014,《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北京:东方出版社。

文军、黄锐,2012,《“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社会学研究》第2期。

沃尔德,安德鲁,1996,《作为工业厂商的地方政府:对中国过渡经济的组织分析》,应星译,《国外社会学》第5—6期。

吴传明,1992,《广州农村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的探讨》,《南方经济》第2期。

吴家曦,2011,《发展现代产业集群,推进小城市建设》,《浙江经济》第13期。

吴毅、陈颀,2015,《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社会学研究》第5期。

吴毅,2009,《理想抑或常态:农地配置探索的世纪之摆——理解20世纪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史的一个视角》,《社会学研究》第3期。

西村幸夫,2007,《再造魅力故乡》,王惠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习近平,2016,《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 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201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项文惠,2003,《寻访黄郛别墅》,《浙江档案》第3期。

肖卫东、梁春梅,2016,《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内涵、基本要义及权利关系》,《中国农村经济》第11期。

熊培云,2011,《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

徐建炜,2010,《农地保护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济评论》第2期。

徐维祥、唐根年,2004,《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远行绩效分析》,《经济地理》第1期。

徐秀丽,2006,《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安徽史学》第4期。

徐勇,1998,《包产到户浮沉录》,珠海:珠海出版社。

徐勇,2017,《从身份土地走向契约土地》,载蒋永甫《让土地流转起来——集体产权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机制主体创新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许海燕,2009,《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及制度创新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许经勇,2007,《温州城镇化道路的成功经验:以内源性经济为基础的市场化、专业化》,《浙江经济》第20期。

许庆、田士超、徐志刚、邵挺,2008,《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经济研究》第2期。

言心哲,1939,《中国乡村人口问题之分析》,商务印书馆。

杨开道,1932,《农村社会学》,上海:世界书局。

杨开道,1929,《农村社会学》,上海:世界书局。

杨开道,1935,《农村问题》,上海:世界书局。

杨开道,1931,《农村政策》,上海:世界书局。

杨开道,1931,《农村自治》,上海:世界书局。

杨开道,2015,《中国乡约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林、刘春仙,2014,《后土地财政时代提高我国城镇化建设可持续性对策研究》,《地方财政研究》第5期。

杨秋生、朱重庆,2010,《土地赋能,创造村庄发展新空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杨忍、刘彦随、龙花楼,2015,《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协同演进特征》,《地理研究》第3期。

杨善华、苏红,2002,《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第1 期。

杨天石,1993,《黄郛与塘沽协定善后交涉》,《历史研究》第3期。

杨小凯、黄有光,1999,《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张玉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姚洋,2000,《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叶剑平、蒋妍、丰雷,2006,《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叶林、吴木銮、高颖玲,2016,《土地财政与城市扩张:实证证据及对策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2期。

叶兴庆,2013,《现代化与农民进城》,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易靖茗,2014,《两岸一家亲,共建新家园——“2014海峡两岸(厦门海沧)社区共同缔造论坛”在厦门海沧举行》,《台声》第10期。

英格尔斯,阿历克斯、戴维·H.史密斯,1992,《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顾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英格尔斯,阿历克斯,1985,《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于建嵘、石凤友,2012,《关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几个重要问题》,《东南学术》第4期。

于洋,2016,《纽约市区划条例的百年流:1916—2016——以私有公共空间建设为例》,《国际城市规划》第2期。

俞海、黄季焜、Scott Rozelle、Loren Brandt、张林秀,2003,《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研究》第9期。

虞和平,2006,《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近代史研究》第4期。

袁诚,2016,《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一个产权的视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第5期。

苑卫卫,2014,《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机理分析》,《统计与管理》第4期。

臧得顺,2012,《臧村“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一个地权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社会学研究》第1期。

曾冠生,2015,《私有空间的公共性与公共空间的“私有性”》,《建筑技艺》第5期。

张贺、陈原、王珏,2014,《城镇化,开启文化产业新机遇》,《人民日报》5月8日第19版。

张红宇,2016,《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四个问题》,《农业经济问题》第7期。

张红宇,2003a,《就业结构调整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农业经济问题》第7期。

张红宇,2002,《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张红宇,1998,《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政策:持续创新——对农地使用制度变革的重新评判》,《管理世界》第6期。

张红宇,2003b,《中国农业管理体制:问题与前景——相关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管理世界》第7期。

张红宇,1992,《中国土地制度变革与农业结构调整——1978年后的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第2期。

张洁,2008,《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学继,2005,《黄郛传》,北京:团结出版社。

张钰,2013,《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远索、张占录,2013,《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二维多元利益格局优化》,《中国土地科学》第6期。

章顺龙,2014,《衡风》,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赵德健,2016,《逼出来的改革:东平土地股份合作与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冈、陈钟毅,2006,《中国土地制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

赵源恩,2014,《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浙江现代农业》第4期。

郑大华,2006,《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第2期。

郑大华,2000,《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郑捷、戴向东,2014,《金门红砖厝民宿刍议》,《家具与室内装饰》第11期。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2017,《树贤·用贤·学贤》,《求是》第4期。

钟晓华,2016,《田子坊是如何可能的:行动者的空间实践视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周飞舟、王绍琛,2015,《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周国梁,2010,《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周怀龙、陈玉杰,2016,《深化试点,突破难点——浙江省德清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调查》,《中国国土资源报》8月16日第1版。

周其仁,2004,《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其仁,2013,《城乡中国》(上),北京:中信出版社。

周其仁,2014,《城乡中国》(下),北京:中信出版社。

周其仁、刘守英,1988,《湄潭:一个传统农区的土地制度变迁》,载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中共贵州省湄潭县委主编《土地制度建设试验监测与评估》,未刊稿。

周琼,2011,《台湾各县市休闲农业现状分析》,《台湾农业探索》第5期。

周尚意、戴俊骋,2014,《文化地理学概念、理论的逻辑关系之分析——以“学科树”分析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地理学报》第10期。

朱北仲,2015,《我国农村土地确权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经济纵横》第5期。

朱冬亮,2003,《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朱国宏、桂勇,2005,《经济社会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朱启臻,2009,《关于农业社会学的几点思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朱启臻,1996,《农业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朱启臻、袁明宝,2013,《警惕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过分解读》,《农村工作通讯》第24期。

祝侃、马航、龙江,2009,《西方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演变》,《华中建筑》第9期。

Agnew,John A et al. 1990,The Power of Place bring to Gather Geographical and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Geographical Journal,156(1):525-536.

Bagwell,Susan. 2008,Creative Cluster and City Growth,Creative Industry,1(1):31-46.

Blair,J. 1998,Quality of Lif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Economic Review,12(1):50-66.

Bourdieu,P. 1984,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 Colin. 1987. The Romantic Ithic Co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trmerism. Writer Printshop.

Cartes,Ivan. 2016,Disaster Recovery and Place-Led Development through Comprehensive Urban Design,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1:33-41.

Castells,Manuel. 2009,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Second Edition). New Jersey:Wiley-Blackwell.

Caves,R. 2000,Creative Industries: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ia,R&R.B.Mackay. 2007,Post-Processual Challenges for the Emerging Strategy-as-Practice Perspective:Discovering Strategy in the Logic of Practice. Human Relations,60(3):217-237.

Clark,TN. 2004,The City:As an Entertainment Machine. New York:Elsevier.

Curve.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36:311-317.

Dong X Y. 1996,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in Post-1978 Rural China. World Development,24(5):915-928.

Feng L,Bao H X,Jiang Y. 2014,Land Reallocation Reform in Rural China:A Behavioral Economics Perspective. Land Use Policy,41:246-259.

Gallagher Winifred. 2007. The Power of Place. Harper Perennial.

Glaeser,E.L,et al. 2004,Consumer and Cities//Clark.TN,ed. The City:as an Entertainment Machine. New York:Elsevier.

Gottlieb,P D. 1994,Amenities as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Tool:Is There Enough Evide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3):271.

Guntera,Helen & Gillian Forresterb. 2010,New Labor and the Logic of Practice in Educational Reform. Critical Studies in Education,51(1):20-39.

Guo X,2001,Land Expropriation and Rural Conflict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166:422-439.

Ho,Samuel PS,and George CS Lin. 2003,Emerging Land Markets in Rural and Urban China:Policies and Practices. The China Quarterly,175:681-707.

Hu W. 1997,Household Land Tenure Reform in China:Its Impact on Farming Land Use and Agro-Environment. Land Use Policy,14:175-186.

Krusekopf C C. 2002,Diversity in Land-Tenure Arrangements under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13(2):297-312.

Kung J K. 2002,Off-Farm Labor Markets and the Emergence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30(2):395-414.

Lazzeretti,Lucicona. 2008. Do Creatine Inclcgtries Cluster?Mapping Crective Local Production Systerns in Italy and Spain. Industry and Innovation,Vol.3.

LDA. 2005,Strategies for Creative Space:Phase 1 Report,London:London Development Agency.

Li.Hui. 2016,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Land-Transfer Revenues on Local Governments’ Spending Preferences in China. 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4(3):29-50.

Ling Z,Zhongyi J. 1993,From Brigade to Village Community:the Land Tenure System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7(4):441-461.

Lin,Justin Yifu. 1992,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34-51.

Liu Y,Fang F,Li Y. 2014,Key Issues of Land Use in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ing. Land Use Policy,40:6-12.

Liu Y,Yang R,Long H,et al. 2014,Implications of Land-Use Change in Rural China:A Case Study of Yucheng,Shandong Province. Land Use Policy,40:111-118.

Li,Y.,Chen,C.,Wang,Y.,& Liu,Y. 2014,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Farmland Conversion in China:The Applic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Luciana Lazzeretti,etc(2008). Do Creative Industries Cluster?—Mapping Creative Local Production Systems in Italy and Spain. Industry and Innovation,15:5,549-567.

Nee,V. and Ingram,P. 1998,Embeddedness and Beyond:Institutions,Exchange,and Social Structure,in Brinton,M.C. and Nee,V.(Eds),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Neil.Smith. 1987,Gentrification and the Rent Gap.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77(3):29-32.

?rgen Sandberg and Haridimos Tsoukas. 2011,Grasping the Logic of Practice:Theorizing Through Practical Rational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36(2):338-360.

Schuler,D&Namioka,A. 1993,Participatory Design: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NJ:Erlbaum.

Scott,A.J. 2006,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Geography and Creative Field Revisited,Small Business Economics,4:46-59.

Sheat,LG. 1989,User Participation—A Design Methodology for School Grounds Design and Environment Learning?Childrens Environments Quarterly,6(3):15-30.

Steven Bateman & Angus Hyland. 2011,Symbol. London:Laurence King.

Teaford.Jon C. 1986,The 20th-Century American Cities:Problems,Promise and Reality. 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Trullen,T & Boix,R. 2008,Knowledge Externalities and Networks of Cities in Creative Metropolisin:Towse,R.(Ed).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uan Y-F. 1974,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Attitudes,and Valu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UIIman,E.L. 1954,Amenities as a Factor in Regional Growth. Geographical Review,44(1):18-23.

Winifred Gallagher. 2007,The Power of PlaceHow Our Surroundings Shape Our Thoughts,Emotions,and Actions. New York:Harper Perennial.

Young Foundation. 2006,Social Silicon Valleys,What It Is,Why It Matters,How It Can be Accelerated?London:Young Foundation/British Council.

Zhu Ling,Jiany Zhonyyi. 1993. From Briyale to vli aye Community:The Land Fenure Systern and Rual Revelopment in Chima,Cambridye Jaornal of Economics,Vol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