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6

高校创新方法与创新体系研究图书

Study on Innovation Methods and Innovation System in Universities

SSAPID:101-3863-1209-56
ISBN:978-7-5097-5002-5
DOI:
ISSN:

[内容简介]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本书主要研究高校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创新方法理论体系,国内外高校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现状,国外高校创新方法的研发与推广,北京高校研发推广创新方法现状分析、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北京高校知识创新产学研联盟,以及高校知识创新体系中产学研的博弈分析,北京高校知识创新体系设计建设与保障措施。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程桂枝 孟海亮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第一章 高校知识创新理论

  第一节 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

   一 知识创新的概念

   二 高校知识创新的概念

  第二节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高校知识创新理论

   一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高校知识创新模型

   二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高校知识创新模式

   三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特点

    1.淡化学科边界,提倡跨学科创新

    2.强调过程管理,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3.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知识应用与技术转化

    4.突破高校个体,形成知识创新网络

  第三节 高校知识创新体系的要素与平台

   一 高校知识创新体系的要素

    1.学科结构

    2.科研创新团队

    3.科研基地

    4.科研组织和管理制度

   二 高校知识创新体系结构平台的构建

    1.高校知识创新支持系统

    2.高校知识创新科研管理系统

    3.高校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系统

    4.高校知识创新成果转化系统

    5.政府

    6.企业

    7.科研院所

    8.科技中介机构

 第二章 创新方法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创新方法的起源

   一 “创新”与“创新方法”

   二 创新方法的起源

   三 创新方法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创新方法的发展历程

   一 创新方法发展的古代研究阶段

    1.启发法

    2.试错法

   二 创新方法发展的近代研究阶段

    1.头脑风暴法

    2.德尔菲法

    3.形态分析法

    4.综摄法

    5.“5W2H”法

    6.奥斯本检核表法

    7.戈登法

    8.属性列举法

   三 创新方法发展的现代研究阶段

    1.中山正和法

    2.信息交合法

    3.六顶思考帽法

    4.公理化设计

    5.TRIZ理论

    6.领先用户法

    7.技术路线图

    8.六西格玛管理法

  第三节 创新方法应用的新趋势

   一 当前创新方法的应用特点

   二 创新方法应用的新趋势*

  第四节 创新方法理论体系

 第三章 国内外高校创新方法研发与推广现状

  第一节 国外高校创新方法研发与推广现状

   一 美国高校创新方法研发与推广现状

    (一)政府层面对美国高校的关注

     1.政策引导

     2.组织协调

     3.财政支持

    (二)高校自身层面对创新意识的培养

     1.美国高校改革课程促进创新之路

     2.美国高校采取自由学分制制度

     3.重视学生实践性活动

     4.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研活动

    (三)学生自我层面对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 日本高校创新方法研发与推广现状

   三 俄罗斯高校创新方法研发与推广现状

   四 英国高校创新方法研发与推广现状

   五 其他国家高校创新方法研发与推广现状

  第二节 我国高校创新方法研发与推广现状

  第三节 国内外高校研发与推广创新方法的启示

   一 加强政府对高校创新的政策引导

   二 改革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三 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四 营造学术自由的良好氛围

   五 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

   六 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

 第四章 北京高校研发推广创新方法的优势、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北京高校在研发推广创新方法中的优势

   一 人力资源丰厚

   二 学科和学术要素完备

   三 科研实力雄厚

   四 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五 创新教育改革提供的新契机

  第二节 北京高校在研发推广创新方法中的地位

   一 高校肩负创新方法研发、传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

   二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三 高校是建设“科技北京”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 北京高校在研发推广创新方法中的作用*

   一 输送高素质的师资人才和创新人才

   二 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三 搭建创新方法研发平台

   四 提供高质量的创新服务

 第五章 北京高校研发推广创新方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北京高校研发推广创新方法的现状

   一 一些高校已经建立创新方法的研发队伍

   二 部分高校在学科体系建设中引入了创新方法

   三 有些高校为在校学生开设了创新方法课程

   四 较多高校开展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第二节 北京高校研发推广创新方法的制约因素

   一 教育模式不适宜创新方法推广普及工作

    (一)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

    (二)北京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教育行政部门的创新方法意识亟待加强

   三 高校自身对创新方法工作缺乏深刻认识

    (一)高校教师对创新工作关注和认识不够

    (二)高校科研人员对创新方法工作重视不够

    (三)高校学生对创新方法关注和认识不够

   四 北京高校有关创新方法研究的投入不足

 第六章 北京高校研发推广创新方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第一节 北京高校研发推广创新方法的总体思路

  第二节 北京高校研发推广创新方法的主要途径

   一 创新方法课程的设置

   二 在学科体系上设置创新方法研究方向

   三 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四 建立创新方法研发队伍

   五 培养创新方法师资人才

  第三节 北京高校研发推广创新方法的对策建议

   一 政府积极引导并加大对高校创新方法工作的投入

   二 吸收转化国外先进创新方法

   三 打造创新方法的师资人才队伍

   四 加强创新方法试点单位建设

   五 构建创新方法研发推广的普及平台

   六 以实践引领创新方法的研发和普及

 第七章 高校知识创新产学研联盟研究

  第一节 产学研联盟理论与实践分析

   一 产学研联盟的概念

   二 产学研联盟的运行模式分析

    (一)美国产学研模式及特点

     1.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合作

     2.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

     3.大学科技园模式

    (二)日本产学研模式及特点

     1.委托研究制度

     2.共同研究制度

     3.共同研究中心

     4.配套设施

    (三)德国产学研模式及特点

     1.佛朗霍夫联合体

     2.斯坦贝艾斯经济促进基金会

    (四)国内产学研联盟发展的运行模式分析

     1.契约式的合作模式

     2.校办企业模式

     3.大学科技园模式

     4.共建研究院模式

   三 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一)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作用框架

    (二)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具体分析

     1.动力机制

     2.选择机制

     3.分工机制

     4.协调机制

     5.学习机制

     6.利益分配机制

     7.法律机制

     8.政策导向机制

     9.道德机制

  第二节 高校知识创新体系中产学研的博弈分析

   一 高校知识创新体系中产学研模式分析

   二 高校知识创新体系联合开发方式中的角色

    (一)高校的角色

    (二)企业的角色

   三 高校知识创新体系产学研的博弈分析

    (一)博弈模型构建

    (二)博弈模型分析

   四 结论与展望

 第八章 北京高校知识创新体系设计

  第一节 北京高校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任务

   一 明确高校知识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

   二 建设重点转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

   三 建立推动学术创新的制度与机制

  第二节 丰富北京高校知识创新体系的功能

   一 北京高校基础研究应立足国内、国际科技前沿

   二 北京高校应当大力推进学科发展

   三 北京高校应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创新

   四 北京高校应当大力发展产学研结合组织

  第三节 重点建设北京高校基层学术组织

   一 高校学术组织的发展要“以人为本”

   二 以高校基层组织的发展为中心

   三 实施长期激励机制

  第四节 建立推动学术创新的制度与机制

   一 从课题管理向创新管理转变

   二 从成果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

   三 建立北京高校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第五节 北京高校知识创新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 以科技、科教、社会资源整合为契机

   二 以科技领导、规划、组织和控制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为手段

   三 推动北京高校科技的社会化、产业化和资本化

 前言

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高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本书旨在研究高校创新方法与知识创新体系,为高校研发推广创新方法、促进知识创新提供参考和指导。本书首先介绍了高校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创新方法理论体系;其次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创新方法研发推广的现状、经验与启示,并结合北京高校研发推广创新方法的优势、地位与作用,着重探讨了北京高校研发推广创新方法的总体思路、主要途径和对策建议;最后研究了高校知识创新产学研联盟的现状、高校知识创新体系中产学研的博弈,进而提出了北京高校知识创新体系的设计建议与保障措施。本书适用于高校教师、教研管理人员,也是从事软科学相关研究的学者、高校学生的实用参考书。

[1]安文铸:《从传统走向未来——德国高等教育见闻与思考》,《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第5期。

[2]安钟利、耿技:《基于“一校三体”办学体制,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奥〕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译,商务印书馆,1990。

[4]《北大等10余所高校率先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国新华网,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jygg/news/2010/03-02/2146614.shtml,2010年3月2日。

[5]边伟军、罗公利:《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官产学合作创新机制与模式》,《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2期。

[6]〔德〕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陈洪捷译,《高等教育论坛》1987年第1期。

[7]董友、于建朝等:《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现状及对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8]〔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张弘译,商务印书馆,1996。

[9] 冯君:《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10期。

[10]冯有朋:《论以高校为单元的知识创新体系的组成》,《西北医学教育》2007年第4期。

[11]傅小勇:《基于系统论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思路》,《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6期。

[12]高树仁:《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大学知识创新理论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龚建立、阎海燕:《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探讨》,《科技与管理》2001年第4期。

[14]苟军平、张春艳等:《关于构建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第12期。

[15]何苏、袁国君、邓江明、王逊:《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年第S1期。

[16]胡剑虹:《日本高等教育制度评介》,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7]胡炜、夏砚博:《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建设有特色的大学科技园》,《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年第13期。

[18]华中科技大学:《创建高校知识创新体系,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2年第4期。

[19]黄建、余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第9期。

[20]黄蔚:《高校科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科技咨询》2003年第9期。

[21]黄欣荣:《贝塔朗菲与复杂性范式的兴起》,《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4期。

[22]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开展技术创新方法试点工作》,《华东科技》2009年第11期。

[23]姜晓燕:《俄罗斯建设创新型高校的背景与措施》,《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2期。

[24]蓝祥龙、谢南斌:《基于AHP/DEA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5]郎群秀:《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启示》,《教育探索》2008年第12期。

[26]李俊龙:《企业内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螺旋过程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7]李荣德:《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推动行业背景地方高校跨越发展》,《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2009年第4期。

[28]李瑞瑞、米晓、王志强:《探索高校中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途径》,《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第10期。

[29]李秀勤:《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行会性及其影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8期。

[30]梁燕、耿燕、林玉伟、李相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5期。

[31]林东清、李东:《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2]林福永:《一般系统结构模型的数学分析及其结果——若干一般系统原理与规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12期。

[33]林福永、刘人怀:《复杂性科学中从简单到复杂的自然法则的研究及其结果》,《自然杂志》2001年第4期。

[34]林福永、孙凯:《复杂网络关系流与行为关系定理——一般系统结构理论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9期。

[35]林泽炎:《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与对策建议》,《决策咨询通讯》2008年第1期。

[36]刘德文:《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再认识》,《技术创新与管理》2004年第1期。

[37]刘国新、闫俊周:《国外主要技术创新方法述评》,《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第4期。

[38]刘丽平:《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及启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9]刘小明:《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体系研究》,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0]刘永谋:《创新方法研究的方法论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4期。

[41]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科学出版社,1998。

[42]吕洪良:《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管理》,《技术经济》2004年第6期。

[43]欧阳康:《如何构建中国大学创新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20期。

[44]钱学森:《论系统工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5]邱均平、丁敬达:《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研究——以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为例》,《评价与管理》2010年第1期。

[46]饶华球:《在深化改革中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47]申皓、陈蓓:《试析法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法国研究》2007年第3期。

[48]沈春光:《基于系统论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与结构平台建设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第2期。

[49]宋广林、李文华:《谈农业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农业科技管理》2009年第2期。

[50]孙留欣:《刍议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问题》,《河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51]孙站成:《国家创新体系下的高校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安徽科技》2005年第Z1期。

[52]孙忠权、孙华昕:《探索高校参与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新思路——以华北电力大学服务昌平区域经济为例》,《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第3期。

[53](台)刘靖国:《近年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行政双月刊》2004年第9期。

[54]王烽:《大学知识创新行为的经济实质和特征》,《软科学》2001年第2期。

[55]王宏起、王丽娜:《国外科技园区的比较研究和大学科技园发展因素分析》,《技术经济》2001年第8期。

[56]王焕梅、王爱玲:《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探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6期。

[57]王生钰、李培凤:《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的标志》,《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58]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百年回眸》,《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59]韦秉兴、冯键玲、廖丽珍:《日本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主要做法》,《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60]魏欣亚、张武军:《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的探索》,《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2期。

[61]吴克燕、蔡洁:《高校开设创新课程的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1期。

[62]席升阳、韩德超、韩信传:《国内外主要创新方法研究及应用评述》,《创新科技》2010年第8期。

[63]徐峰:《国外企业应用创新方法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8期。

[64]徐小洲、胡瑞:《英国高校创业教育新政策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65]杨六栓:《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及启示》,《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66]杨明:《论中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创新的问题和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67]姚小玲、陈萌:《美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68]〔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高师宁译,贵州教育出版社,2006。

[69]于忠海:《教育改革中行政化管理与教师专业自主博弈的反思》,《教育学报》2009年第1期。

[70]云飞、叶茂、唐小我:《技术创新方法的发展历程及解决方案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71]云龙:《科技创新方法体系的新探索》,《发明与创新》2003年第8期。

[72]曾惠芳、李化:《英国纽曼与德国洪堡的大学理念比较》,《理论观察》2009年第4期。

[73]曾旸:《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9期。

[74]詹春燕:《洪堡的大学思想及其对我国高校办学理念的有益启示》,《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9期。

[75]张斌、陈广胜、范德林:《高校创新方法推广普及试点建设的现状及策略探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9期。

[76]张凤、何传启:《知识创新的原理和路径》,《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年第5期。

[77]张林、曾昭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战略措施》,《技术创新与管理》2004年第1期。

[78]张明龙:《美国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管窥》,《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8期。

[79]张启人、林福永:《复杂性科学中复杂性根源的研究及其结果》,《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

[80]张巍、朱艳:《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进程看其发展的特点及优势》,《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81]张武城:《技术创新方法概论》,科学出版社,2009。

[82]张秀萍、高树仁:《论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知识创新模式》,《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83]张忠迪:《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综述》,《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第2期。

[84]赵长禄:《面向知识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85]赵沁平:《分析发展趋势研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8期。

[86]赵清:《北京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87]郑存库:《论高校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科技·人才·市场》2001年第4期。

[88]郑卫东:《加拿大、德国、日本高校的人才战略及其启示与建议》,《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第2期。

[89]周静、王立杰:《主要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高教探索》2005年第2期。

[90]周立军:《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91]周勇:《建立开放式的科技创新体系》,《科学与管理》2002年第5期。

[92]朱晓东:《大学知识创新体系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93]朱央央:《探索高校新型科技体系,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4期。

[94]Fuyong Lin,T. C. Edwin Cheng,“The Principles and Laws of General 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Kybernete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 Cybernetics,1999,28(1).

[95]Fuyong Lin,T. C. Edwin Cheng,“The Structural Model of General Systems and Its Proof”,Kybernete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 Cybernetics,1998,27(9).

[96]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