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9

沪港发展报告(2014~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nd Hongkong(2014-2015)

SSAPID:101-3859-3756-16
ISBN:978-7-5097-7317-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与新一轮沪港合作”为主题,回顾了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背景及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的主要变革及产生的重要影响,阐述了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深化沪港合作的意义和机遇,提出了沪港合作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思路和建议,并分多个专题和视角研究与分析了沪港两地如何在上海自贸区这一新的机遇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互补优势,加强分工合作,共同携手开创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征程的新局面。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沪港蓝皮书
作 者: 尤安山 盛垒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贸易经济

 主要编撰者简介

 Abstract

 皮书数据库

 摘要

 序 沪港合作共同推进上海自贸区发展

 Contents

 BⅠ 总报告

  B.1 上海自贸区建设与新一轮沪港合作

   一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现状

    (一)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背景

    (二)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历程

    (三)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1.境内外企业机构密集进驻

     2.贸易监管模式创新促进新型贸易业态涌现

     3.金融领域开放与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4.政府行政管理体系改革不断深化

   二 上海自贸区的主要变革及重要影响

    (一)上海自贸区的主要变革

     1.投资管理制度创新,实现投资自由化

     2.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实现贸易自由化

     3.金融制度创新,实现金融国际化

     4.行政监管制度创新,实现行政精简化

    (二)上海自贸区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对长三角地区的影响

     3.对香港的影响

   三 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深化沪港合作的意义与机遇

    (一)沪港经济合作的历史、现状、特点、成效、问题与转折

     1.沪港经济合作的历史回顾

     2.沪港经济合作的现状与特点

     3.沪港经济合作的成效

      (1)为外商投资上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推动了上海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3)缓解了上海经济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

      (4)为上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沪港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

      (1)沪港两地经济仍缺乏大的合作项目

      (2)两地科技合作较为薄弱

      (3)两地人才交流不够

     5.沪港经济合作面临的历史性转折

      (1)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2)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

      (3)单项输出型向双向互补型合作转变

    (二)上海自贸区对深化沪港合作的重要意义

     1.上海自贸区为沪港合作提供了一个国家战略平台

     2.为沪港两地在制度创新建设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合作空间

     3.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沪港两地在国家金融战略框架下的互动合作

     4.有助于进一步强化香港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桥梁作用

    (三)上海自贸区对深化沪港合作的主要机遇

     1.为两地政府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2.服务业的开放为港资企业进入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自贸区金融创新改革为沪港金融业的深度合作广开了渠道

   四 沪港合作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一)沪港合作推动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思路

    (二)沪港合作推动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1.建立沪港自贸区合作对接机制

     2.扩大沪港基于自贸区发展产业合作机遇

     3.以制度创新保障沪港合作模式及内涵升级

 BⅡ 综合篇

  B.2 上海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

   一 关注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二 中国经济运行呈稳中有进、稳中有忧态势

    1.中国经济增长处在合理区间,出现一些积极、深刻的趋势性变化

    2.未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周期性调整已成定局

    3.中国经济运行矛盾突出,经济风险不容忽视

   三 上海经济稳中有进,呈现与全国不同的“新常态”特征

    1.2014年上海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上海经济运行呈现“新常态”的特征

   四 2015年保持上海经济平稳运行的建议

    1.抢抓先发优势,加快推进自贸区改革经验的复制、推广、辐射

    2.加快启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3.加快培育和发展“四新”经济,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

    4.深化投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

    5.大力挖掘培育新兴消费点,不断提升消费能级

    6.充分挖掘全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7.深化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

    8.加快推进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充分挖掘资源效益

    9.积极防范商务楼宇风险,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势

    10.进一步深化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保障机制

  B.3 香港经济:2014年表现及2015年展望

   一 2014年经济表现欠佳原因何在?

   二 2015年经济可望轻微改善

    1.外部需求将略有好转

    2.内部需求将继续放慢

    3.对2015年经济增长的估计

   三 未来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密切注意“占领”运动对香港经济的中长期影响

    2.全面对接国家“十三五”规划

    3.下决心加快推动香港经济转型

    4.设法逐步化解内部深层次矛盾

  B.4 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一 世界自由贸易区概述

   二 上海自贸区的目标

    1.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

    2.转变政府职能

    3.完善法治环境

    4.与国际更好地接轨

   三 结束语

  B.5 上海自贸区带动区域发展的机制分析

   一 上海自贸区概况

    1.基本情况

    2.设立的必然性

   二 上海自贸区带动区域发展的动力

    1.开放力

    2.继承力

    3.创新力

   三 上海自贸区的带动机制

    1.集聚效应

    2.扩散效应

    3.示范学习效应

   四 进一步发挥上海自贸区带动作用的建议

    1.加大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步伐,扩大集聚示范力量

    2.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拓宽扩散通道

 BⅢ 投资篇

  B.6 上海吸引外资的现状、特点及趋势

   一 上海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

   二 上海利用外资的特点

   三 外资企业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为外资企业在上海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B.7 沪港投资合作前景及对策建议

   一 沪港投资合作成果回顾

   二 沪港投资贸易合作新契机:上海自贸区+ CEPA补充协议十

   三 加强沪港经贸合作的应对策略

  B.8 优化商品贸易投资环境

   一 引言

   二 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经济

    (一)总体经济

     1.本地生产总值(GDP)

     2.物价与工资

     3.就业人数

     4.部门产值比重

    (二)对外商品贸易

    (三)与内地的关系

     1.外贸与转口

     2.两地投资

     3.与内地开放城市的竞争: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心态

   三 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引资:直接外来投资概况与来港原因

    (一)制造业投资与企业运营

    (二)服务业(以金融业为重点)

    (三)地区总部与办事处

    (四)来港原因

   四 香港政府与有关机构在吸引外资上的具体作为——优化引资平台的两个案例

    (一)香港政府工业署

     1.改进基本设施与制造业经营环境

     2.工业发展与推广的支援

     3.吸引海外投资

    (二)香港贸易发展局(HKTDC)

    (三)其他半官方部门与私营部门

     1.最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2.在其他私营部门中,各国商会对香港的友好态度也是香港的助力

   五 小结

  B.9 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内涵、特点及效应

   一 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内涵

    1.WTO《贸易便利化协定》与贸易便利化的基本发展方向及要求

    2.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主要规定及内涵

   二 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特点

    1.开放体系

    2.全面性

    3.制度创新

    4.便利与安全并重

    5.海关及海关程序占据重要地位

   三 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效应

    1.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提升

    2.贸易流程减少,手续简化,成本降低

    3.催生新型贸易业态,促进结构转型升级

    4.“可复制、可推广”成效初步显现

 BⅣ 金融篇

  B.10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方向及路径

   一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路线图

    1.分账管理

    2.投融资汇兑便利化

    3.利率市场化

    4.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5.风险管控

   二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影响

    1.人民币国际化

    2.平稳有序开放资本项目

    3.促进金融业转型发展

    4.宏观审慎监管

   三 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1.发布资本市场支持自贸区建设的实施细则

    2.推进利率市场化

    3.推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4.防范上海自贸区资本进出风险

    5.建立综合金融监管平台

  B.11 改革新载体

   一 维持持续增长需要更高层次的开放

    1.中国经济“升级版”——扩大开放,深化改革

    2.参与国际“再入世”——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

   二 上海设立自贸区试点是适宜的选择

    1.上海设立自贸区是“国家战略”

    2.上海先行先试的基础条件

   三 上海自贸区升级转型面临的挑战

    1.上海自贸区的历史使命

    2.真正的自贸区必备“境内关外”的管理模式

    3.突破管理模式,实施上海自贸区各领域配套改革

    4.上海自贸区的亮点在于金融创新

   四 对上海自贸区的未来审慎乐观

    1.改革开放须排除阻力

    2.改革创新依然审慎

    3.为国家发展积累经验

  B.12 上海自贸区发展对香港的启示

   一 何谓“自贸区”?

   二 与香港何干?

   三 长远带给香港更多机遇

    1.区域物流配送方面的分工发展

    2.两地专业服务业的引进提升

    3.促进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4.推动与其他地区的合作

 BⅤ 比较篇

  B.13 沪港经济发展比较

   一 沪港经济发展的综合比较

    1.沪港两地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比较

    2.上海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3.沪港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1)沪港GDP、人均GDP比较

     (2)沪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较

     (3)三次产业占GDP比重比较

   二 沪港经济发展的结构比较

    1.沪港金融业投资比较

     (1)股票市场规模比较

     (2)沪港吸收外资比较

    2.沪港贸易发展比较

     (1)沪港出口贸易地位及规模比较

     (2)沪港进出口贸易增长率比较

     (3)沪港贸易往来

     (4)沪港进出口贸易额及增长率比较

     (5)沪港进出口贸易伙伴比较

    3.沪港商业比较

    4.沪港旅游业比较

    5.沪港运输业比较

     (1)集装箱吞吐量比较

     (2)沪港进出货运量比较

    6.沪港教育比较

    7.沪港人口与就业比较

     (1)沪港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比较

     (2)沪港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比较

     (3)沪港失业率比较

     (4)沪港三次产业占总就业比重比较

   三 结束语

  B.14 上海自贸区和香港发展总部经济:分析比较与经验借鉴

   一 研究背景

   二 影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址的因素和标准分析

   三 沪港总部经济发展历程和特点对比

    (一)沪港总部经济发展历程对比

    (二)沪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特点对比

     1.沪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比较

     2.沪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来源地比较

     3.沪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主要业务范围比较

     4.沪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负责业务的管辖区域比较

   四 上海自贸区和香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址重要标准比较

    (一)与客户/市场的距离

     1.地理位置

     2.交通网络设施

    (二)法律和监管环境

     1.法律制度完善度

     2.法律便捷度

     3.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4.监管环境

     5.贸易便利化程度

    (三)政治环境

    (四)商业环境

     1.公平的贸易条件

     2.政府对外贸易投资宣传力度

     3.政府对企业、行业的政策支持

     4.良好的金融环境

     5.人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自由度

    (五)税收环境

     1.税制

     2.税率

     3.缴税方便度

    (六)人力资本

     1.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2.引进人才方式

     3.人才综合素质

     4.高等教育水平

    (七)运营成本

     1.服务业外包成本

     2.土地成本及租金成本

     3.劳动力成本

    (八)市场准入制度

     1.企业准入制度

     2.投资准入制度

   五 上海自贸区总部经济发展对策

    (一)地区总部选址重要标准和关键表现指标分析汇总

    (二)上海自贸区总部经济发展对策

     1.自贸区发展总部经济与“积极的不干预政策”

     2.上海自贸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建议

      (1)提升法律和监管环境

      (2)创造有利的商业环境

      (3)营造有利的税收环境

      (4)获得更优质的人力资源

      (5)降低运营成本

      (6)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B.15 上海与香港吸引外资软环境的比较与借鉴

   一 引言

   二 上海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的现状

   三 上海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 香港吸引外资软环境建设的现状

   五 香港吸引外资软环境建设给上海的启示

 BⅥ 合作篇

  B.16 站在沪港合作新起点,共谋利用外资新局面*

   一 上海始终秉持开放这一最大优势,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二 在上海“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投资中,香港的作用不可替代

   三 在新的合作起点上,沪港加强双向投资依然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B.17 内地企业如何善用香港为平台走向国际市场

   一 香港的营商优势

    1.自由经济,便利营商

    2.低税率、简单税制

    3.交通网络完善

    4.现代服务业发展成熟

    5.国际金融中心

    6.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二 政府对企业的援助

   三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

   四 境外企业在港设立公司的情况

   五 内地企业来港投资的情况

   六 投资推广署的服务

  B.18 沪港合作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 引言

   二 上海自贸区建设开启沪港合作新里程

   三 沪港合作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建议

    1.进一步明确和建立沪港合作共赢战略

    2.积极开展对香港自贸区发展模式和经验的系统深入研究

    3.创设“沪港自贸区发展论坛”,建立沪港自贸区交流对接机制

    4.建立制度性的长期互动交流合作平台

    5.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上海自贸区发展建言献策

    6.引进香港机构参与上海自贸区的开发建设及运营管理

    7.进一步深化沪港两地在国家金融战略框架下的互动合作

 BⅦ 附录

  B.19 “沪港经济转型与合作:共谋外资引进新局面”高层研讨会综述*

   一 沪港合作:共谋外资利用新局面

   二 上海深化开放与利用外资的战略选择

   三 新时期沪港投资合作环境、方向和路径

  B.20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一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目标

    (三)实施范围

   二 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二)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

    (三)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四)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

    (五)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

   三 营造相应的监管和税收制度环境

    (一)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二)探索与试验区相配套的税收政策

   四 扎实做好组织实施

 “沪港蓝皮书”顾问与编委会名单

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抓手,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宗旨是以进一步开放和深化改革的方式,为适应全球投资贸易的新格局,并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形成一套可复制和可推广的制度。搞好自贸区建设,上海责任重大。而上海建设自贸区,难在没有经验。相比之下,香港是全球公认的最自由、最开放、最具多元化功能的自贸区,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管控、体制机制设计、制度安排等诸多方面都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香港的经验和优势对上海自贸区的运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也正因如此,深化沪港交流与合作十分重要。事实上,上海自贸区建设为进一步深化沪港两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2014~2015年“沪港蓝皮书”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与新一轮沪港合作为主题,分多个专题和视角研究与分析了沪港两地如何在上海自贸区这一新的机遇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互补优势,加强分工合作,共同携手开创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征程的新局面。总报告回顾了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背景及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的主要变革及产生的重要影响,阐述了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深化沪港合作的意义和机遇,并提出了沪港合作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思路和建议。报告认为,在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进程中,上海应主动学习借鉴香港好的做法与成熟经验,尤其是在体制安排、制度设计以及具体的运营管理、技术操作等层面,香港百余年的经验教训值得上海参考。除总报告外,本书分综合篇、投资篇、金融篇、比较篇、合作篇、附录六个部分,对基于上海自贸区的新一轮沪港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

1.《上海自贸试验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制度创新高地》,新华网,2013年11月7日。

2.鲁宁:《上海自贸区有多“自由”?》,观察者网,2013年8月29日。

3.中文维基百科:《什么是制度创新理论》。

4. Mary Jane Bolle and Brock R.Williams,“Foreign-Trade Zon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Crs Report for Congress,November 2013.

5. M. Ferguson and C. Steverango,“Maximiz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Foreign Trade Zone Concept in Canada”,McMaster 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January 2013,http://mitl.mcmaster.ca/research/documents/ftz_final_report.pdf.

6. FIAS,“Special Economic Zones:Performance,Lessons Learned,and Implications for Zone Development”,April 2008.

7. Jamil Tahir,“An Assessment of Free Economic Zones in Arab Countries:Performance and Main Features”,Published by North-Holland,October 1999,http://www.erf.org.eg/CMS/uploads/pdf/9926.pdf.

8.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Bulletin,“New Milestones:China(Shanghai)Pilot Trade Zones Opens”,December 18,2013.

1.国务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发〔2013〕38号),2013。

2.商务部、海关总署:《关于规范“自由贸易区”表述的函》(商国际函〔2013〕15号),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b/e/200805/20080505531434.html。

3.华顿:《“放开一线,管住二线”——上海自贸区解析》,《上海经济》2013年第8期。

4.郑永年、王璐瑶:《全球经济新规则下的自贸区试验》,《文化纵横》2013年第6期。

5.《201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4。

6.《上海自贸区对周边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新华网,http://www.js.xinhuanet.com/2013-09/29/c_117560209.htm。

1.香港特区政府工业署:《1991年就海外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地区代表所进行之调查报告》(1992年,中文本)。

2.香港特区政府工业署:《在港外资制造业调查报告》(1992年,英文本)。

3.香港特区政府工业署:《1991~1992年报》(1992年,英文本)。

4.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香港统计月报》(1992年,英文本)。

5.香港贸易发展局:《1991~1992年报》(1992年,英文本)。

6.香港经济导报社:《香港经济年鉴》(1992年)。

7.香港美国商会:《在港经商》(1992年,英文本)。

8.香港美国商会:《在港设立办事处》(1992年,英文本)。

9.香港美国商会:《在广东经商》(1990年,英文本)。

10.段樵、林聪标:《香港经济结构及出口之预测》,台北“中华经济研究院”(经济丛书第九号),1985。

11.段樵:《经济管理的挑战与回应——香港经济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12.段樵、伍凤仪:《中国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香港都会经济的增长》,(香港)中华书局,2013。

1.陈昊、王军:《上海自贸区发展进程中的金融改革与银行业发展策略研究》,《南方金融》2014年第6期。

2.丁剑平、赵晓菊:《自贸区金融开放与改革的理论构思——基于要素流动速度不对称视角》,《学术月刊》2014年第1期。

3.姜晶晶、孙科:《深化金融改革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3期。

4.蓝庆新、韩羽来:《以金融改革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3期。

5.彭羽:《总部资金池业务政策创新与操作》,《国际市场》2014年第3期。

6.吴大器、肖本华、殷林森:《以金融自由化为背景的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思考》,《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7.武剑:《中国(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展望》,《金融与保险》2013年第11期。

8.张伟、杨文硕:《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定位与路径分析——兼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演进路径比较》,《商业研究》2014年第1期。

9.赵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研究》,《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10.《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好戏连台,管委会初步制定发展指导意见》,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21ai923643.html。

1.薛求知、孙蛟:《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选择》,《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第12期。

2.徐建新、马香媛:《公司总部选址与搬迁研究的文献综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3.魏建国:《上海自贸区的要义在公平》,《环球时报》2013年11月6日。

4.胡晓晶:《鼓励更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新民晚报》2014年7月15日。

5.香港贸发局研究部:《香港经贸概况》,2014年8月26日。

6.任新建:《抓住自贸区机遇推进上海新一轮开放》,《东方早报》2013年10月22日。

7.香港贸发局研究部:《在亚洲设立区域配送中心应如何选址》,2013年9月19日。

8.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网站,http://www.investhk.gov.hk/。

9.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网站,http://www.censtatd.gov.hk/。

10.香港特区政府工业贸易署网站,http://www.tid.gov.hk/。

11.傅仁和、洪俊杰:《企业规模、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12.魏后凯、白玫:《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现状及特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13.魏后凯、白玫:《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14.Hellmut Schutte,Between Headquarters and Subsidiaries:The RHQ Solution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e Evolution and Subsidiary Development,Macmillan,1998.

15.Yoost,D.and Fisher,J.,“Choosing Regional HQs in Asia”,International Tax Review,1996,7(3).

16.Jakobsen S.E.,Onsager K.,“Head Office Location:Agglomeration,Clusters or Flow Nodes?”,Urban Studies,2005(8).

17.Baaj M.,Bosch F.V.D.,Volberda H.,“The International Relocation of Corporate Centers:Are Corporate Centers Sticky?”,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4(2).

18.Wanner H.,Leclef X.,Shimlzu H.,“Global Headquarters on the Mover:From Administrators to Facilitators”,Prism, 2004(2).

19.Testa W.,Klier T.,Ono Y.,“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dquarters and Cities”,Chicago Fed Letter,2005(3).

20.Strauss-Kahn V.,Vives X.,“Why and Where Do Headquarters Move?”,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9(39).

21.Davis J.C.,Henderson J.V.,“The Agglomeration of Headquarters”,2012-09-18,http://www.census.gov.

22.Bel G.,Fageda X.,“Getting There Fast:Globalization,Intercontinental Flights and Location of Headqurters”,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5(8).

23.Aoki A.,Tachiki D.,“Overseas Japanese Business Operations:The Emerging Role of Regional Headquarters”,Pacific Business and Industries,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