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8

晚清财政思想史图书

A Study on the Fiscal Thought in the Late Period of Qing Dynesty

SSAPID:101-3850-1023-07
ISBN:978-7-5097-1588-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晚清财政原则思想、财政收入思想、海关关税思想、外债思想、财政支出思想和财政管理体制思想等六个方面入手,对晚清财政思想史进行专题式体系化研究。通过对以上六个专题的研究,本书勾勒出晚清财政思想的全貌,理清了晚清财政思想发展的脉络,初步实现了晚清财政思想的体系化,并且指出市场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标示出晚清财政思想的发展规律,这使得晚清财政思想史不但揭开了中国财政思想现代化转型的序幕,而且对今日中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财政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济思想史系列
作 者: 彭立峰
编 辑:李延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后记

 序

 绪论

  一 背景与意义:选题说明

   (一)选题背景

    1.现实的呼唤

    2.历史的回响

   (二)选题意义

    1.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二 成绩与问题:文献述评

   (一)成绩综述

   (二)问题简评

  三 内容与意旨:研究架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结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旨

 第一章 晚清财政原则思想研究

  第一节 量入为出原则

   一 量入为出的现实不可能

    (一)中央财政入不敷出

    (二)地方财政入不敷出

   二 维护量入为出的主观努力

    (一)实践的维护

     1.维持常例收入

     2.努力维护常例收支的平衡

     3.筹措临时收入以应对非常支出

    (二)表面的坚持

     1.上谕的强调

     2.奏折的重申

    (三)理论的固守

     1.着眼于节约政府消耗性财政支出,减轻民众财政负担

     2.着眼于反对西方先进生产方式的引进

   三 固守量入为出的原因分析

    (一)三千年的信奉

    (二)两千年的借鉴

    (三)二百年的“成法”

   四 量入为出的双重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二节 量出为入原则

   一 量出为入的客观必然

    (一)军事费用

     1.常年军费

     2.战争军费

    (二)赔款支出

    (三)外债本息

    (四)官业支出

   二 量出为入的实际转换

    (一)加重旧税

     1.加重田赋

     2.加重盐课

    (二)开征新税

     1.厘金

     2.海关关税

    (三)铸币行钞

     1.铸大钱

     2.发纸币

    (四)举借公债

     1.外债

     2.内债

    (五)其他收入

     1.捐输

     2.官业收入

   三 量出为入的理论探讨

    (一)理论渊源

    (二)必要性探讨

    (三)合理性探讨

   四 量出为入的双重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 基本结论

    (一)在封闭的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统治条件下,量入为出原则是求得最优财政收支规模的可能途径

    (二)在开放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量出为入原则是寻求最优财政收支规模的可能手段

    (三)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清政府量出为入的财政实践以失败告终有其必然性

   二 政策建议

    (一)国家财政预算应辩证统一地运用量入为出原则和量出为入原则

    (二)应大力提高预算民主化和透明化程度

 第二章 晚清财政收入思想研究

  第一节 农本理念下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 魏源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赋税制度:“因时而变”

    (二)“开源兴利”

    (三)具体政策建议

     1.屯垦,以开“食源”

     2.发展采矿业,以开“货源”

     3.发展新式军事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培护税源

   二 冯桂芬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整顿传统税制

     1.“均赋”

     2.折南漕

     3.撤关入厘

     4.改土贡

    (二)“裕国”以“筹国用”

     1.北方普遍改种水稻

     2.“植茶树桑”

     3.采矿

     4.有限采用机器耕种

   三 洪秀全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不要钱漕”之无税思想

     1.圣库制度

     2.《天朝田亩制度》

    (二)“照旧交粮纳税”之轻税思想

     1.减轻农民负担

     2.轻工商税

   四 简要评述

  第二节 重商理念下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 王韬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变器不变道”

    (二)“恃商为国本”

    (三)“官商相为表里”

    (四)政策建议

     1.开煤铁以足税赋

     2.废厘加税

     3.停捐纳

   二 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二)“以商立国”

    (三)“机器为先”

    (四)从“官督商办”到“民间开设”

    (五)“护商之法”

     1.裁撤厘金

     2.停漕折银

     3.设商部、议院

   三 陈炽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工为商本”

    (二)裁厘加税

    (三)停捐

    (四)设商部、议院

   四 简要评述

  第三节 工本理念下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 康有为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全变”

    (二)“定为工国”

    (三)改革旧税

    (四)新增收入

   二 梁启超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兴新利”

    (二)课税原则

    (三)改革旧财政收入制度

    (四)开征新税

   三 严复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赋税正当性

    (二)最优税制

    (三)废除盐税

    (四)反对财政发行纸币

   四 简要评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基本结论

    (一)晚清财政收入思想初步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二)现代国家应为税收国家

    (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一切赋税正当性的本源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优税制有其基本要求

   二 政策建议

    (一)优化税制,提高私人经济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

    (二)预算管理政府非税收入,降低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三)强化民众在财政收入决策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三章 晚清海关关税思想研究

  第一节 关税存废之争

   一 封关禁海论

    (一)军事的需要

    (二)禁烟的需要

    (三)经济的需要

   二 自主关开论

    (一)林则徐

     1.严禁鸦片

     2.开展正常贸易

    (二)魏源

     1.中国参与正常国际贸易有利

     2.具体政策建议

    (三)太平天国

     1.“万国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

     2.洪仁玕:“与番人并雄”

   三 全面弛禁论

    (一)许乃济等:“不禁自绝”

     1.何太清、卢坤、王玥、蒋湘南

     2.许乃济

     3.黄爵滋等人对“不禁自绝”论的反驳

    (二)穆彰阿等:“免生边衅”

    (三)吴棨等:“筹经费”

    (三)清廷:禁烟—弛禁—税烟—“以土抵洋”

     1.禁烟

     2.弛禁

     3.税烟

     4.“以土抵洋”

   四 简要评述

  第二节 关税税权之争

   一 协定关税

    (一)关税立法权的丧失

    (二)关税行政管理权的丧失

    (三)关税税款支配权的丧失

    (四)关税税款保管权的丧失

    (五)清政府的接受

   二 自主关税

    (一)“修约改章”

    (二)“概易华人”

   三 简要评述

  第三节 关税政策之争

   一 保护关税论

    (一)郑观应:“务将进口之税大增,出口之税大减”

    (二)马建忠:有区别的保护关税政策

   二 自由贸易论

    (一)陈炽的理论

    (二)严复的理论

   三 保护关税论与自由贸易论之间的徘徊

    (一)谭嗣同:从保护关税到自由贸易

    (二)梁启超:从自由贸易到保护关税

   四 简要评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基本结论

    (一)自主开放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晚清关税思想开启了我国关税思想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

    (三)后发国家应充分发挥关税的财政职能和保护职能

   二 政策建议

    (一)全面推进对外开放

    (二)坚持自由贸易原则

    (三)灵活运用必要的关税保护

 第四章 晚清外债思想研究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外债思想

   一 刘锡鸿的外债思想

    (一)中国修筑铁路不可行

    (二)中国修筑铁路无利

    (三)中国借债筑路有害

     1.“通商之弊,得铁路而益助以为虐”

     2.有害民生

     3.“借贷固自穷之道也”

   二 马建忠的外债思想

    (一)外债性质

    (二)外债两重性:引擎或桎梏的双重可能性

    (三)外债用途:引擎或桎梏的分水岭

     1.“不可行之于军务”

     2.“必不可不行之于商务”

    (四)政策建议:“借债之经”

     1.外债举借方式:“告贷之有方也”

     2.外债偿付方法:“偿负之有期也”

     3.外债担保方式:“取信之有本也”

   三 李鸿章的外债思想

    (一)暂借外债,以应急需

    (二)“借债筑路”

     1.自建铁路的重要性

     2.借债筑路的必要性

     3.“借债之法”

     4.审慎借债筑路

    (三)借债兴洋务

    (四)评价

   四 简要评述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外债思想

   一 “借债救国”思潮

    (一)“借债救国”论

     1.外债为“自强之机”

     2.外债可“以夷制夷”

     3.甲午战争后的实业外债

    (二)芦汉模式

     1.芦汉模式的形成

     2.芦汉模式的负面影响

    (三)“谋挽救之方”

     1.高价赎约

     2.“浦口条件”

    (四)“借债救国”失败的原因分析

     1.混淆洋股与洋债

     2.“借用某国之款,即订用某国总工程师代为营造”

     3.“以路作抵”与国家担保

     4.对国内民间资本的不信任

     5.对外债的依赖

   二 “拒款救亡”思潮

    (一)废约自办

    (二)保卫路权

   三 “外债善恶”论

    (一)外债二重性,“其结果则有善有恶”

    (二)外债态度:“利用,权也”;“抵制,经也”

    (三)借债前提

    (四)借债原则

   四 简要评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 基本结论

    (一)外债具有两重性

    (二)良好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是有效利用外债的首要前提

    (三)后发国家举借外债应遵循维护主权等基本原则

   二 政策建议

    (一)科学对待外债

    (二)合理确定外债规模

    (三)加强外债管理,严格控制外债风险

 第五章 晚清财政支出思想研究

  第一节 财政行政主义

   一 “节用储财”

    (一)只能“节用”,不能开源

    (二)官办实业,“利不胜害”

   二 “以农立国”

    (一)“重农抑商”

    (二)“中西国情有别论”

    (三)“还利于民”

   三 “祖宗成法”

    (一)军事层面

    (二)政治层面

    (三)外交层面

   四 简要评述

  第二节 财政投资主义

   一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一)旧式军火已不能满足现实的军事需要

    (二)进口新式军火非长久之计

     1.节省财政支出

     2.摆脱对外国的依赖

    (三)以军事工业带动经济发展

    (四)财政投资军事工业的实践

   二 “振兴商务以浚饷源”

    (一)财政投资“商务”之范围

     1.采矿业

     2.钢铁业

     3.交通运输业

     4.纺织业

     5.电信业

    (二)财政投资“商务”之形式

     1.网罗管理人才

     2.避免外交纠纷

     3.弥补财政资金缺口

     4.限制私人资本

    (三)财政投资商务之实践

   三 “中体西学”论

   四 简要评述

  第三节 财政利民主义

   一 “富民”

    (一)“利公之于民”

    (二)“百姓匮乏,国无以富也”

    (三)“富人为国之元气”

   二 “纵民为之”

    (一)反对官营

    (二)提倡民营

   三 “并加保护”

    (一)文化教育

     1.投资通识教育,造就“新民”

     2.投资专业教育,培养科技人才

    (二)科学技术

     1.全方位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采取有力措施加速其传播

     2.激励本国科技创新

    (三)个别实业

    (四)社会保障

   四 简要评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基本结论

    (一)后发国家的财政应支持社会经济现代化

    (二)财政支出政策应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

    (三)财政支出政策应辅助经济成长和起飞

   二 政策建议

    (一)科学确定财政支出规模

    (二)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三)强化民众在财政支出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六章 晚清财政管理体制的思想研究

  第一节 传统的没落(1840~1905年)

   一 中央高度集权(1840~1853年)

    (一)垂直型财政机构体系

    (二)赋税立法权的垄断

    (三)解款协款制度

    (四)严格的奏销制度

   二 中央被迫放权(1853~1905年)

    (一)筹饷权的主动下放

    (二)军事权下放引致财权下移

    (三)行政权下放引致财权下移

   三 地方借势扩权(1853~1905年)

    (一)地方税收立法权

     1.地方附加

     2.开征厘金

     3.地方杂税

    (二)地方财政机构体系

    (三)解款协拨制度的破坏

    (四)奏销制度的破坏

    (五)地方财权的变态扩张

     1.侵蚀中央收入

     2.地方公债

     3.地方发行货币

   四 简要评述

  第二节 现代的萌芽(1905~1912年)

   一 中央试图集权

    (一)重整财政机构

     1.中央财政机构的重整

     2.地方财政机构的重整

    (二)试办财政预算

     1.清理财政,以为预算之准备

     2.财政预算的编制

    (三)其他措施

     1.整理盐政

     2.集中铸币权

     3.划分国税与地税

   二 地方力争分权

    (一)统一地方财政机构

    (二)编制省级预算

    (三)其他

     1.盐政分权

     2.铸币分权

     3.财政分权

   三 立宪派彰扬民权

    (一)宪政思想

    (二)预算思想

    (三)地方自治思想

   四 简要评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 基本结论

    (一)高度集权型财政管理体制无法适应时代发展

    (二)混乱式地方分权财政管理体制带来灾难

    (三)财政民主主义和财政联邦主义是寻求最优财政管理体制的可能路径

   二 政策建议

    (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渐进式进行

    (二)适度集权与适度分权应是我国当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三)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得到充分尊重

 结论

  一 总体结论

   (一)方向一:市场化

   (二)方向二:民主化

   (三)方向三:法治化

  二 总体建议

   (一)大力推进预算制度改革

   (二)深化财政收入体制改革

   (三)全力加速财政支出制度改革

   (四)渐进式改革财政管理体制

 附表 晚清外债统计

[1]胡寄窗、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2]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孙文学:《中国财政思想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周伯棣:《中国财政思想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5]邹进文:《民国财政思想史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7]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续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蒋自强、张旭昆、袁亚春:《经济思想通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9]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华书局,1964。

[10]赵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讲话》,人民出版社,1983。

[11]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2]赵丰田:《晚清五十年经济思想史》,哈佛燕京学社,1939。

[13]马伯煌:《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14]夏炎德:《中国近百年经济思想》,商务印书馆,1948。

[15]赵晓雷:《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6]陈勇勤:《中国经济思想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17]中国政财经济出版社编写组编《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8]孙文学、刘佐:《中国赋税思想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19]王成伯、孙文学:《中国赋税思想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20]钟祥财:《中国收入分配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1]严清华:《中日现代化经济发展思想比较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22]刘含若:《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3]何炼成、王一成,韦苇:《中国历代经济管理与发展思想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24]韦苇:《走向富强的千年追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25]叶坦:《富国富民论》,北京出版社,1991。

[26]叶世昌、施正康:《中国近代市场经济思想》,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7]郑学益:《走向世界的历史足迹——中国近代对外开放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8]叶世昌、李宝金、钟祥财:《中国货币理论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29]陶一桃:《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评述》,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0]姚遂:《中国金融思想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

[31]夏国祥:《近代中国税制改革思想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2]曹均伟:《中国近代利用外资思想》,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33]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中国经济思想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4]陈光焱:《中国财政思想制度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5]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36]周建波:《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37]孙文学:《中国财政史》,东北财经大学,1997。

[38]黄天华:《中国税收制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9]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0]孙翊刚、陈光焱:《中国赋税史》,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

[41]彭雨新:《清代关税制度》,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42]赵梦涵等:《中国财税商贸史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43]赵梦涵:《新中国财政税收史论纲(1927~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4]傅光明:《中国财政法制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5]孙翊刚:《中国财政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6]许毅:《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7]许毅:《清代外债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48]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中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9]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上册,人民出版社,1989。

[50]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人民出版社,1983。

[51]刘增合:《鸦片税收与清末新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2]邓绍辉:《晚清财政与中国近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3]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4]周志初:《晚清财政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2。

[55]申学锋:《晚清财政支出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6]胡钧:《中国财政史》,商务印书馆,1920。

[57]何平:《清代赋税政策研究:1644~184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8]刘秉麟:《近代中国外债史稿·中国财政小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9]虞和平、谢放:《中国近代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60]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0。

[61]罗玉东:《中国厘金史》,商务印书馆,1936。

[62]孙翊刚:《中国财政问题源流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3]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64]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65]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简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

[66]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55。

[67]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8]陈锋:《清代盐政和盐税》,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69]罗尔纲:《湘军兵志》,中华书局,1984。

[70]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5。

[71]邓子基:《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2]毛程连:《西方财政思想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3]甘行琼:《西方财税思想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74]陈勇勤:《中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化及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5]戴家龙、赵建:《中西经济思想纲要》,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76]邓子基、张馨、王开国:《公债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77]唐任伍:《公共经济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8]赵志耘:《公债经济效应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79]张馨、杨志勇、郝联峰等:《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0。

[80]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1]刘宇飞:《当代西方财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2]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83]谭崇台:《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84]何炼成:《中国发展经济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85]马陵合:《晚清外债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6]郭蕴静:《清代商业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87]隆武华:《外债两重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88]戴一峰:《近代中国海关与中国财政》,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89]楚双志:《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90]张宇权:《思想与时代的落差——晚清外交官刘锡鸿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91]梁启超:《李鸿章传》,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92]马东玉:《张之洞大传》,团结出版社,2008。

[93]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94]孙占元:《左宗棠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5]吴其昌:《梁启超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96]汪荣祖:《康有为论》,中华书局,2006。

[97]张灏:《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8]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99]张海林:《王韬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0]陈绍闻:《中国近代经济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01]郑振铎:《晚清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2]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82。

[103]巫宝三:《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9。

[104]张肖梅:《外国在华投资资料六种》,文海出版社,1972。

[105]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06]中国近代经济史丛书编委会:《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107]中国史学会:《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8]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109]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10]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2。

[111]中国史学会:《中法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112]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资料》,中华书局,1984。

[11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馆:《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

[114]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840~1911)》,三联书店,1957。

[115]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

[116]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中华书局,1962。

[117]中国人民银行总参事室:《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中华书局,1964。

[118]中国人民银行总参事室:《中国清代外债史资料》,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119]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

[120]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121]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7。

[122]汤象龙:《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中华书局,1992。

[123]张枏、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79。

[124]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5。

[125]吴兆莘:《中国财政金融年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126]朱春奎、侯一麟、马俊:《公共财政与政府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7]易惠莉:《郑观应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8]夏东元:《盛宣怀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29]薛玉琴:《近代思想前驱者的悲剧角色:马建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30]罗尔纲:《天朝田亩制度》,《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131]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1850~1919)》,《财经研究》,1980年第2期。

[132]魏光奇:《清代后期中央集权财政体制的瓦解》,《近代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133]史金生:《论郑观应的财政思想》,《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134]陈锋:《清代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

[135]邓绍辉:《光宣之际清政府试办全国财政预决算》,《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36]周志初:《清末财政若干问题简论》,《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137]陈光焱:《鸦片战争后清廷财政预算状况的变化》,《现代财经》,2004年第2期。

[138]周育民:《甲午战后清朝财政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4期。

[139]戴一峰:《晚清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以近代海关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40]陈钧、任放:《张之洞经济思想散论》,《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

[141]汤象龙:《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财政制度》,《财经科学》,1956年第1期。

[142]彭泽益:《清代财政管理体制与收支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第2期。

[143]陈诗启:《论中国近代海关行政的几个特点》,《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

[144]李瀚章编《曾文正公全集》,光绪三年刻本。

[145]顾廷龙、叶亚廉编《李鸿章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46]吴汝纶:《李文忠公全集》,光绪三十一年刻本。

[147]刘泱泱编《左宗棠全集》,岳麓书社,1996。

[148]王树楠编《张文襄公全集》,中国书店,1990。

[149]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50]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海国图志》,咸丰二年刊本。

[151]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

[152]包世臣:《安吴四种》,同治十一年刻本。

[153]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

[154]郑观应:《盛世危言》,王贻梁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55]夏东元:《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56]马建忠:《适可斋记言》,中华书局,1960。

[157]马建忠:《东行三录》,神州国光社,1951。

[158]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59]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160]盛宣怀:《愚斋存稿》,思补楼编,1939。

[161]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62]王韬:《弢园尺牍》,中华书局,1950。

[163]刘锡鸿:《刘光禄遗稿》,文海出版社,1988。

[164]刘锡鸿:《英轺私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65]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66]严复:《原富》,商务印书馆,1931。

[167]卢云昆编《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远东出版社,1996。

[168]周秋光:《熊希龄集》,湖南出版社,1996。

[169]劳祖德编《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1993。

[170]袁英光、胡逢祥整理《王文韶日记》,中华书局,1989。

[171]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锡良遗稿》,中华书局,1959。

[172]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刘坤一遗集》,中华书局,1959。

[173]方浚颐:《二知轩文存》,光绪四年刻本。

[174]盛昱:《意园文略》,宣统二年刊本。

[175]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文海出版社,1963。

[176]吴庆坻:《蕉廊脞录》,中华书局,1990

[177]杨坚校补《郭嵩焘奏稿》,岳麓书社,1983。

[178]郭嵩焘:《养知书屋文诗集》,文海出版社,1968。

[179]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教研组编《林则徐集》,中华书局,1965。

[180]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中国书店,1981。

[181]张謇:《张季子九录》,中华书局,1931。

[182]丁贤俊、喻作凤:《伍廷芳集》,中华书局,1993。

[183]刘晴波主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184]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

[18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

[186]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

[187]《宣统政纪》,石印本,辽海书社,1934。

[188]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文海出版社,1972。

[189]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文海出版社,1972。

[190]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

[191]席裕福、沈师徐:《皇朝政典类篡》,文海出版社,1982。

[192]《清宣宗实录》,影印本,中华书局,1986。

[193]《清文宗实录》,影印本,中华书局,1986。

[194]《清穆宗实录》,影印本,中华书局,1987。

[195]《清德宗实录》,影印本,中华书局,1987。

[196]《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中华书局,1964。

[197]《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中华书局,1979。

[198]《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文海出版社,1966。

[199]麦仲华:《皇朝经世文新编》,大同书局,光绪二十四年刊。

[200]王树敏、王延熙:《皇朝道咸同光奏议》,文海出版社。

[20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书局,1995。

[202]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大清光绪新法令》,铅印本,商务印书馆,1909。

[203]《光绪大清会典》,影印本,中华书局,1991。

[204]《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影印本,中华书局,1991。

[205]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

[206]嵇瑛:《清朝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6。

[207]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55。

[208]〔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新星出版社,2005。

[209]〔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210]〔美〕阿曼·卡恩、巴特利·希尔德雷恩:《公共部门财政管理理论》,孙开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1]〔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伍晓鹰、马德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2]〔英〕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康成译,商务印书馆,1961。

[213]〔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张汇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60。

[214]〔日〕滨下武志:《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高淑娟、孙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15]〔美〕尤多·卡梅伦:《世界经济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216]〔日〕泰萨·莫里斯-铃木:《日本经济思想史》,厉江译,商务印书馆,2000。

[217]〔英〕勒费窝:《怡和洋行——1842~1895年在华活动概述》,陈曾年、乐嘉书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18]〔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计秋枫、朱庆葆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19]〔英〕季南:《英国对华外交(1880~1885)》,许步曾译,商务印书馆,1984。

[220]〔日〕坂入长太郎:《欧美财政思想史》,张淳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221]〔美〕威廉·布雷特、罗杰·兰塞姆:《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22]〔美〕斯坦利·布鲁:《经济思想史》,焦国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23]〔美〕亨特:《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性的视角》,颜鹏飞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1。

[225]〔美〕罗森:《财政学(第7版)》,郭庆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26]〔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房德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27]〔英〕肯特:《中国铁路发展史》,李抱宏等译,三联书店,1958。

[228]〔英〕魏尔特:《赫德与中国海关》,陆琢成等译,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229]〔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30]〔英〕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谨斋译,商务印书馆,1966。

[231]〔英〕濮兰德:《李鸿章传》,张启耀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232]〔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下),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2006。

[233]〔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周师铭、沈丙杰、沈伯根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

[234]〔英〕威廉·配弟:《赋税论》,邱霞、原磊译,华夏出版社,2006。

[235]〔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

[236]〔美〕布坎南:《民主财政论》,穆怀朋译,商务印书馆,2002。

[237]〔德〕马克思:《资本论》,郭大力、王亚南译,人民出版社,1953。

[238]〔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

[239]Edwards E.W.,British Diplomacy and Finance in China 1895-1914,Claredon Press,1987.

[240]Chi-ming Hou,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1840-1937,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41]Clyde P. H.,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China:Diplomatic and Documents 1839-1939,Duke University Press,1940.

[242]Wildavsky Caiden,The New Politics of the Budgetary Process,5th ed.,Pearson Education,Inc. 2004.

[243]Wakeman Grand,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244]Waley Arthur,The Opium War through Chinese Eyes,Allen & Unwin,1958.

[245]Wang Yeh-chien,Land and Taxation in Imperial China 1750-1911,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

[246]Young L. K.,British Policy in China 1895-1902,Clarendon,1970.

[247]Hsiao Kung-chuan,Rural China,Imp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0.

[248]Schumpeter J.,The Crisis of the Tax Stat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249]Goldscheid R.,“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Public Finance”,Classics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ST.Martin’s Press,Inc.,New York,1994.

[250]Moore M.,“Revenues,State Formation,and the Quality of 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04,Vol.25(3).

[251]Oates W. E.,“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National Tax Journal,1993,46(2).

[252]Bird R.M.,“Threading the Fiscal Labyrinth:Some Issues i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National Tax Journal,1993,42(2).

[253]Herb M.,“Taxation and Represetation”,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3,38(3).

[254]Tiebout C. M.,“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

[255]Shannon John & James E. K.,“The Rise of Competitive Federalism”,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1989,9.

[256]Oates W. E.,“An Essay on Fiscal Federalism”,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9,37.

[257]John L. C.,“The State and Fiscal Sociolog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3,Vol.19.

[258]Wang Yeh-chien,“The Secular Movement of Prices and the Peasant Economy in China 1644-1935”,Paper deliver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