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5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图书

The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uclear Energy (2018)

SSAPID:101-3829-2802-58
ISBN:978-7-5201-3298-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世界核能发展情况,总结了我国核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核能行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分别从核电运行与建设、核电科技创新、核燃料产业、核电装备制造、核能安全保障、核能国际合作等方面,客观分析了各领域的具体发展情况、具备的能力,以及近年来取得的重大成果;围绕行业发展、政策法规、市场开发、走出去等热点领域与重点关注问题,邀请业内专家进行解读、剖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核能发展蓝皮书
编 辑:赵慧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N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基本子库

 Contents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Abstract

 编写说明

 核能发展蓝皮书编委会

 主编及首席专家简介

 中国皮书网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一 世界核能发展概况

    (一)核能作为重要能源形式,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大部分核电国家坚持继续发展,全球核电规模仍将增长

    (三)基于以往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核电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四)先进核能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各国竞相占领创新发展制高点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第四代核能系统

     ——聚变堆

    (五)核燃料供应保障充分,能满足核能未来发展需求

     ——天然铀领域

     ——全球铀转化市场

     ——铀浓缩市场

     ——核燃料元件制造市场

    (六)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核电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可期

   二 我国核能发展现状

    (一)在役核电规模持续增长,机组运行安全稳定

    (二)在建核电规模全球领先,工程项目有序推进

    (三)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核科技研发再上新台阶

    (四)核燃料循环能力进一步加强,全面支撑核电可持续发展

    (五)核电装备制造能力持续提升,关键设备自主化不断取得突破

    (六)核能行业管理、安全、安保与应急能力持续提升

    (七)核能“走出去”顺利推进,国际合作交流成果丰硕

   三 我国核能行业面临的形势、挑战及未来展望

    (一)面临的形势

     1.经济新常态下,电力供需关系出现新变化

     2.能源革命战略下绿色转型加快,核电与可再生能源呈互补发展新态势

     3.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将形成更开放、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

     4.《核安全法》发布实施,核安全监管将进一步加强

     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核能行业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愈益显现

     6.“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落实,构建对外核能合作新格局

    (二)存在的挑战

     1.安全性

     2.经济性

     3.放射性废物管理

     4.公众接受度

    (三)未来展望

     1.核能在未来我国能源体系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2.未来将呈现自主三代为主、先进核能系统匹配发展的技术格局

     3.核电“走出去”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4.加快核科技创新,建设核电强国

     5.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推动核能的多领域应用

     6.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促进核能产业的安全高效发展

 Ⅱ 分报告

  B.2 核电运行与建设

   一 核电生产运行

    (一)商运核电机组逐年增加

    (二)核电机组累积运行时间达到272.88堆年

    (三)全国核电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四)核电设备利用率情况

    (五)在运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二 核电工程建设

    (一)工程总承包能力持续提升

    (二)工程建造能力全面加强

    (三)在建工程稳步推进

     1.阳江核电厂5、6号机组

      (1)项目概况

      (2)工程总分包情况

      (3)工程进展

     2.红沿河核电厂5、6号机组

      (1)项目概况

      (2)工程总分包情况

      (3)工程进展

     3.田湾核电厂3~6号机组

      (1)项目概况

      (2)工程总分包情况

      (3)工程进展

     4.三门核电厂1、2号机组

      (1)项目概况

      (2)工程总分包情况

      (3)工程进展

     5.海阳核电厂1、2号机组

      (1)项目概况

      (2)工程总分包情况

      (3)工程进展

     6.台山核电厂1、2号机组

      (1)项目概况

      (2)工程总分包情况

      (3)工程进展

     7.福清核电厂5、6号机组

      (1)项目概况

      (2)工程总分包情况

      (3)工程进展

     8.防城港核电厂3、4号机组

      (1)项目概况

      (2)工程总分包情况

      (3)工程进展

     9.石岛湾核电厂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

      (1)项目概况

      (2)工程总分包情况

      (3)工程进展

     10.霞浦示范快堆工程

      (1)项目概况

      (2)试验快堆和示范快堆工程进展情况

   附注(缩略语):

  B.3 核电科技创新

   一 大型先进压水堆CAP1400

    (一)总体概述

     1.CAP1400型号的技术研发

     2.CAP1400主要创新点

     3.CAP1400重大专项目标

     4.CAP1400技术方案简介

    (二)总体进展

     1.总体进展

     2.CAP1400技术研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3.数字化仪控、关键软件、自主燃料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4.“政产学研用”合作,促进了科研大合作、技术大集成、创新大集聚

     5.核电重大共性技术及关键设备与材料研究任务基本完成

    (三)2017年取得的成绩

     1.CAP1400部分立项课题通过验收

     2.CAP1400部分关键设备攻克技术难关的情况

   二 大型先进压水堆华龙一号

    (一)总体概述

     1.“华龙一号”型号的形成及其技术研发

     2.融合后“华龙一号”的主要创新点

     3.融合后“华龙一号”的设计目标

     4.融合后“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简介

    (二)总体进展

     1.福清“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设计特点及工程进展

     2.防城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设计特点及工程进展

    (三)2017年主要成绩

   三 高温气冷堆重大专项示范工程

    (一)总体概述

     1.我国高温堆技术发展及HTR-PM型号技术研发

     2.高温堆重大专项的主要创新点

     3.高温堆重大专项的目标和任务

     4.高温堆重大专项的目标和任务

    (二)总体进展

     1.示范工程建设由土建全面转入安装、调试阶段

     2.主系统、主设备、数字化仪控的研制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1)反应堆压力容器

      (2)金属堆内构件

      (3)蒸汽发生器

      (4)燃料装卸系统

     3.燃料元件生产线正式生产

     4.采用“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5.持续深化高温堆基础研究

    (三)2017年取得的成绩

     1.高温堆部分立项课题通过验收

     2.高温堆部分关键设备攻克技术难关的情况

     3.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建设方面

   四 小型反应堆研发

    (一)总体概述

    (二)总体进展

    (三)2017年取得的成绩

   五 钠冷快堆示范工程

    (一)总体概述

    (二)总体进展

    (三)2017年取得的成绩

   六 其他先进堆型或系统

    (一)熔盐堆

    (二)铅基快堆

    (三)超临界水冷堆

    (四)行波堆

    (五)聚变堆

  B.4 核燃料循环产业

   一 铀矿勘查

    (一)我国铀资源分布广泛

    (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科研创新体系

    (三)铀矿勘查能力不断提高

    (四)铀矿资源潜力巨大

    (五)绿色勘查、信息化找矿成为产业发展新指引

   二 铀采冶

    (一)国内绿色铀矿大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二)海外铀资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1)提高海外铀资源掌控能力

     (2)积极参股国际铀资源公司

     (3)加大海外铀贸易力度和储备建设

   三 核燃料加工

    (一)在运核电站基本实现核燃料本土化供应

    (二)核燃料元件加工能力满足国内长期发展需要

    (三)锆合金国产化加工供应能力基本具备

    (四)正在形成自主品牌高性能压水堆核燃料

   四 乏燃料管理

    (一)乏燃料贮存能力持续提升

    (二)公—海—铁联运体系建设正按计划推进

    (三)乏燃料后处理产业发展步骤明确

    (四)乏燃料后处理工艺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五 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

    (一)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和能力不断提升

    (二)中放废物采取中等深度处置

    (三)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实现重大突破

    (四)高放废物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果

  B.5 核电装备制造

   一 核电装备制造国产化格局基本形成

    (一)核电主要装备国产化情况

     1.核岛主设备制造

      (1)反应堆压力容器

      (2)蒸汽发生器

      (3)堆内构件

      (4)控制棒驱动机构

      (5)核主泵

     2.核岛辅助设备

     3.常规岛主设备

     4.核电仪表控制系统与设备

     5.关键原材料

      大型锻件

      蒸汽发生器用镍基合金U形传热管

      核级焊材

    (二)核电主要堆型国产化情况

     1.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设备的国产化情况

     2.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情况

     3.AP1000/CAP1400设备国产化情况

     4.高温气冷堆设备国产化情况

   二 核电主要装备供应链形成全面覆盖

   三 核电装备制造成套能力已形成规模

   四 2017年核电装备制造业成果

  B.6 核能安全保障

   一 核能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一)法律

    (二)行政法规

    (三)法规性文件

   二 核与辐射安全

    (一)核安全水平

    (二)核安全管理和监管

    (三)核安全文化建设

    (四)核行业的安全行动与措施

   三 核安保

    (一)核材料管控

    (二)核安保能力

   四 核应急

    (一)核应急组织体系

    (二)核应急力量建设

    (三)核应急培训、演练与公众宣传

  B.7 核能国际合作

   一 积极参与核能合作多边、双边机制

   二 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

    (一)丰富核大国关系的科技内涵,依托重点核能项目,提升务实合作水平

    (二)创新核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内涵,建立广泛创新伙伴关系

   三 核电已成新时代的“国家名片”

    (一)深耕中巴经济走廊

    (二)突破欧洲核电市场

    (三)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1.阿根廷

     2.巴西

     3.沙特

     4.伊朗

     5.罗马尼亚

     6.捷克

     7.保加利亚

     8.波兰

     9.土耳其

     10.印度尼西亚

     11.泰国

     12.南非

     13.肯尼亚

   四 积极开展核燃料循环产业国际合作

   五 核电装备“走出去”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Ⅲ 专题报告

  B.8 中国天然铀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一 中国铀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二 中国天然铀生产新技术

    (一)常规水冶新技术

    (二)堆浸提铀新技术

    (三)地浸采铀新技术

     1.CO2+O2地浸采铀技术

     2.多层矿地浸采铀技术

     3.疏干砂岩铀矿地浸开采技术

     4.淋萃流程在地浸中的应用

     5.低酸氧气地浸采铀技术

    (四)安全环保新技术

    (五)资源评价新技术

   三 中国天然铀生产新挑战

    (一)硬岩铀矿深部开采问题

    (二)砂岩铀资源深部开采问题

    (三)复杂砂岩型铀资源开发问题

    (四)多金属铀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问题

   四 中国天然铀生产新方向

    (一)地浸矿山二次开发技术

    (二)地浸结束后地下水修复

    (三)泥质砂岩铀矿开发技术

    (四)非常规铀资源开发技术

    (五)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制和应用

    (六)数字铀矿山技术开发和应用

   五 结论

  B.9 核电燃料元件发展现状和趋势

   前言

   一 国内外核电燃料元件发展现状

    (一)国外核电燃料元件发展现状

     1.商用压水堆燃料元件

     2.先进燃料组件研发

      (1)耐事故燃料

      (2)金属燃料

    (二)国内核电燃料元件技术发展现状

     1.商用压水堆燃料元件

     2.先进燃料组件研发

      (1)ATF耐事故燃料

      (2)环形燃料元件

   二 燃料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1)铀化工转化技术

    (2)燃料芯体制备技术

    (3)元件密封包覆技术

    (4)燃料组件组装技术

   三 核电燃料元件技术发展趋势

    (一)压水堆燃料元件发展趋势

    (二)革新型先进燃料元件技术发展趋势

    (三)燃料元件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四 我国自主化核电燃料元件发展需求

   五 我国核电燃料元件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六 结束语

  B.10 CAP系列核电项目经济性展望

   序言

   一 依托项目经济性分析

   二 CAP系列核电技术经济特性

    (1)设计寿命

    (2)可利用率

    (3)燃料经济性

    (4)设计简化

    (5)模块化建造

    (6)CAP1000设计改进

    (7)CAP1400设计

   三 CAP系列经济性提升途径分析

    (一)设计提升

     (1)标准化设计

     (2)数字化设计

    (二)专业化管理

    (三)设备材料国产化

    (四)模块化施工

   四 展望与建议

    (一)经济性展望

    (二)建议

  B.11 核能供热为城市提供清洁热源

   引言

   一 核能供热概况

    (一)国际供暖方式

    (二)国际核能供热经验

     1.核能热电联产供热方式

     2.单一核能供热方式

   二 国内核能供热技术特点

    (一)壳式核供热堆

     (1)可靠的停堆手段

     (2)堆芯始终被水淹没

     (3)停堆后长期可靠的余热排出

    (二)池式核供热堆

   三 低温核供热堆技术的应用前景与产业化推广

    (一)低温核供热堆技术的应用前景

    (二)产业化推广进展

   四 低温核供热堆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1)公众可接受性的挑战

    (2)完善低温核供热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3)低温核供热的经济性需要得到实际验证

  B.12 我国核电人才培养实践与建议

   引言

   一 核电人才现状

   二 核电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

    (一)建立完善岗位职位序列体系,创造多通道职业发展空间

    (二)建立学科人才体系,打造人才专业化发展通道

    (三)通过重大科研与工程项目实践,锤炼人才快速成长

    (四)构建职业培训体系,大力提升技术人才胜任力

    (五)广泛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

    (六)多渠道多维度培养锻炼,造就核电“大国工匠”

    (七)加强知识管理和经验传承,促进人才团队成长

    (八)打造创新创业平台,造就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

    (九)实施积极开放的优惠政策,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释放高技术人才创新活力

   三 核电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四 加强核电人才培养的建议

  B.13 核安全法的特点和亮点

   引言

   一 核安全法的特点

    (一)严格的标准:坚持从高从严标准

    (二)严密的制度:全链条全过程管控

    (三)严格的监管:提高从严监管能力

    (四)严厉的处罚:从严设定法律责任

   二 核安全法的亮点

    (一)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

    (二)明确核设施营运单位信息公开的要求

    (三)明确公众参与的要求

    (四)明确核损害赔偿责任

    (五)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

   三 总结

  B.14 我国核安保发展现状及展望

   前言

   一 核安保发展历程

    (一)核安保形成与发展

    (二)核安全峰会

   二 我国核安保发展现状

    (一)基本建立了国家核安保体系

    (二)成立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

    (三)核设施核安保能力不断提升

    (四)核安保监管和核材料管制得到了加强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持续深化

    (六)核安保示范中心建成并投运

   三 核安保发展的新阶段与新形势

   四 核安保战略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2030战略目标

   五 核安保战略发展重点方向

    (一)建立健全核安保法律法规体系

    (二)统筹协调,加强监管

    (三)加强核安保能力建设与技术研究

    (四)积极开展演练,提升核安保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五)强化核安保国际合作和交流

   六 核安保发展的建议

    (一)建设与新时期相适应的核安保治理能力

    (二)完善核安保事件响应协调机制

    (三)完善核安保国际联络机制

    (四)强化核材料管制许可机制

    (五)加强核安保监督检查

    (六)强化核安保文化建设

  B.15 我国核电行业公众沟通的创新模式

   一 创新核电公众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二 我国核电行业公众沟通的现状分析

    (一)与核电公众沟通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情况

    (二)核电利益相关方的类别及其定位

     (1)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

     (2)涉核企业

     (3)媒体

     (4)公众

    (三)当前开展核电公众沟通工作的主要方式

     (1)科普宣传方面

     (2)信息公开方面

     (3)公众参与方面

     (4)舆情应对方面

    (四)核电公众沟通现状问题梳理

   三 国际核电公众沟通的经验借鉴

    (一)国际经验借鉴

     (1)信息公开方面

     (2)独立监督方面

     (3)公众参与方面

    (二)国内经验借鉴

     (1)法制与监督方面

     (2)信息公开方面

     (3)公众参与方面

     (4)舆情引导方面

   四 我国核电行业公众沟通创新模式及策略建议

    (一)我国核电行业公众沟通的创新模式

     (1)我国核电行业公众沟通创新模式的建立思路

     (2)公众沟通创新模式的建立原则

    (二)具体策略建议

     1.政府与企业的双向互动策略

      (1)在国家层面建立核电公众宣传基金

      (2)建立公众沟通声誉机制

      (3)建设“智慧沟通”管理平台,搭建双向沟通桥梁

      (4)“量身”定制沟通策略,达到精准沟通

      (5)创新监督模式,全民参与核电监督

      (6)共同建立长效补偿机制,完善物质补偿和文化情感补偿

     2.政府与媒体的双向互动策略

      (1)创新核电宣传模式,让核电之美深入人心

      (2)加强与媒体的联系,提高信息真实有效性

     3.政府与独立第三方社会组织、公众的双向互动策略

     4.其他双向互动关系的策略建议

     5.各利益相关方自身管理能力提升方面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政府对公众沟通工作的引领作用

      (2)重视企业信息公开,树立企业“阳光”形象

      (3)构建新型媒介思维

  B.16 我国核电“走出去”形势分析与前景展望

   一 我国核电“走出去”基本情况

   二 世界核电市场分析

    (一)福岛事故对世界核电发展影响有限*

    (二)新建核电项目推进缓慢

    (三)对核电“走出去”市场规模的判断

   三 国际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1)美国和法国

    (2)韩国

    (3)俄罗斯

   四 对我国核电“走出去”的建议

    (1)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切实推进核电“走出去”

    (2)坚持核电持续稳定发展,建设好示范项目

    (3)选择重点目标国,做好市场开拓工作

    (4)建立国际化的运行机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Ⅳ 附录

  B.17 《我国核能发展大事记》(1970~2017年)

   1970年

    2月8日

    11月7日

   1973年

    2月

   1974年

    3月31日

   1978年

    12月

   1982年

    5月4日

    12月13日

   1983年

    1月

    9月

   1984年

    1月1日

    12月20日

   1985年

    1月18日

    3月20日

   1986年

    1月

    1月23日

    3月29日

    7月7日

    10月29日

   1987年

    6月15日

    8月7日

   1988年

    4月9日

   1989年

    4月11日

    12月16日

   1991年

    12月15日

    12月18日

    12月31日

   1992年

    7月30日

   1993年

    1月11日

    8月1日

    8月4日

   1994年

    2月1日

    2月

    4月1日

    4月6日

    5月6日

    9月29日

    10月1日

   1995年

    1月5日

   1996年

    3月17日

    6月2日

    11月26日

    12月17日

   1997年

    2月22日

    5月15日

    9月10日

    12月29日

   1998年

    3月15日

    6月8日

    6月10日

   1999年

    7月1日

    10月20日

   2000年

    10月11日

    12月21日

   2001年

    7月10日

    12月21日

   2002年

    4月15日

    5月28日

    12月31日

   2003年

    1月8日

    7月24日

    9月

   2004年

    3月22日

    5月3日

    8月30日

    8月31日

    9月

    12月28日

   2005年

    1月7日

    7月9日

    10月11日

    12月15日

   2006年

    2月9日

    9月28日

    11月

    11月

    12月16日

   2007年

    3月22日

    4月18日

    5月17日

    5月22日

    6月30日

    7月11日

    7月24日

    8月16日

    8月18日

    10月

    10月30日

   2008年

    1月8日

    2月18日

    2月

    3月

    11月21日

    12月16日

    12月26日

   2009年

    4月19日

    9月14日

    9月22日

    9月24日

    11月10-14日

    12月21日

   2010年

    4月13日

    4月15日

    6月20日

    9月5日

    10月18日

    12月21日

    12月18日

   2011年

    3月16日

    7月21日

    8月7日

    12月20日

    12月30日

   2012年

    1月22日

    3月1日

    3月16日

    3月27日

    5月31日

    8月1日

    9月25日

    10月24日

    11月4日

    11月17日

    12月9日

    12月27日

   2013年

    4月15日

    5月17日

    6月7日

    6月30日

    7月17日

    8月24日

    11月26日

   2014年

    3月24日

    4月18日

    5月5日

    5月8日

    6月13日

    6月17日

    6月30日

    8月21-22日

    10月初

    11月3日

    11月19日

    12月4~5日

    12月10日

    12月

    12月24日

   2015年

    1月14日

    1月15日

    2月12日

    4月15日

    5月7日

    6月10日

    6月15日

    6月26日

    7月1日

    7月15日

    8月20日

    10月21日

    11月2日

    11月15日

    12月2日

    12月4日

   2016年

    1月27日

    1月28日

    3月17日

    3月19日

    4月1日

    4月22日

    4月27日

    6月6日

    7月13日

    7月21日

    8月6日

    8月12日

    9月19日

    9月29日

    10月1日

    10月2日

    11月19日

   2017年

    1月5日

    2月28日

    3月15日

    5月26日

    6月8日

    6月16日

    7月17日

    8月29日

    9月1日

    9月8日

    9月17日

    11月21日

    11月28日

    11月29日

    12月29日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目标的决胜期,也是为2030年前后碳排放达到峰值奠定基础的关键期。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能源发展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核能作为一种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可大规模利用的非化石能源,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能源选择。作为首次公开发布的我国核能发展报告蓝皮书,本报告从多个层次全方位地阐述了我国核能发展情况及2017年核能发展主要成果,并就当前我国核能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对核能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报告客观分析和阐述了我国核能发展情况及2017年核能发展主要成果。在核电运行与建设方面,我国在役核电规模持续增长,机组运行安全稳定,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位列全球第四;其中2017年我国商运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位列全球第三,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一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我国在建核电规模全球领先,工程项目有序推进,截至2017年年底,在建核电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在核电科技创新方面,我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以华龙一号、CAP1400为代表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同时高温气冷堆重大专项示范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小型反应堆研发及示范工程实现多元化推进。在核燃料产业方面,我国核燃料循环能力进一步加强,全面支撑核电可持续发展;“国内开采、海外开发、国际贸易、战略储备”四位一体的天然铀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核燃料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关键环节实现技术重大突破,其中2017年,我国铀转化生产线全线建成,成为具备万吨级铀转化能力的国家;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均得到有效管控。在核电装备制造方面,我国核电装备制造能力持续提升,关键设备自主化不断取得突破,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国产化率已达85%以上,核电装备制造成套能力已形成规模,具备年产8~10台(套)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主设备制造能力。在核能安全保障方面,我国核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核安全领域的顶层法律——《核安全法》——于2017年发布,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他核能相关立法工作也正有序推进;同时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监管能力、核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核安保能力得到国际认可。在核能国际合作方面,我国核能行业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以核电为龙头,大力实施全产业链“走出去”,国际合作交流成果丰硕,与巴基斯坦、阿根廷、英国等20多个国家开展合作或开拓了合作领域。本报告客观分析了我国核能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一方面,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用电增长总体放缓,短期内核电厂运行面临调峰和降负荷等形势,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相对降低;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逐步放开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核电电价面临政策调整窗口期,进入计划电与市场电的双轨制。另一方面,能源革命战略下绿色转型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广泛开展,核电与可再生能源呈现互补发展新态势;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核能行业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愈益显现;“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落实,将利于构建对外核能合作新格局。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核能市场,未来发展依然面临着安全性、经济性、放射性废物管理、公众接受度等诸多挑战,积极应对挑战,提升核能安全性、经济性,实现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严格管控、闭式循环,提高公众接受度,将是我国核能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30年是我国核能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也是建设核电强国的关键阶段。核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2亿~1.5亿千瓦,核能发电比例占10%~12%,接近当前全球核发电平均水平。我国核能将呈现自主三代为主、先进核能系统匹配发展的技术格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促进核能产业的安全高效发展。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将持续推动核能的多领域应用。我国核电“走出去”,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1]潘自强等:《中国裂变核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6,第73~87页。

[2]牛学军等:《我国铀矿采冶技术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铀矿冶》2013年第32(1)期。

[3]苏学斌等:《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矿业》2012年第21(9)期。

[4]谭亚辉等:《超深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技术问题的探讨》,《铀矿冶》2015年第34(3)期。

[5]李建华等:《中国铀矿堆浸的技术现状与发展》,《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一卷)》,2009,第74~78页。

[6]支梅峰等:《淋萃流程在酸法地浸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2015,第262~267页。

[7]孟华等:《地浸采铀技术及水污染治理》,《绿色科技》2016年第8期。

[8]李春光等:《地浸采铀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研究进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第5期。

[1]李冠兴、武胜主编《核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第4页。

[2]中国核学会编著《核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4~2015》,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第2页。

[3]詹文龙:《中科院核能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核材料学会2014年专题研讨会》,宁波,2014,第4页。

[4]胡春枚:《中国核燃料:时刻不忘保障核电“走出去”的天然使命》,《中国核工业报》2017年第11期。

[5]卓洪:《“华龙一号”关键材料N36锆合金管棒材研制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堆工之声》2017年第11期。

[6]Frank Goldner,Overview of Accident Tolerant Fuel Development,U.S. Department of Energy,May 21,2013.

[7]周跃民:《事故容错燃料研究现状》,《中国核材料学会2014年专题研讨会》,宁波,2014,第4页。

简 介:本书分为三部分,主报告主要介绍了2018 年世界核能发展情况、我国核能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核能行业面临的形势,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专题报告,为了纪念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别邀请了国内核能行业的知名专家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核能行业各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附录中列出了2018 年我国核能发展大事记,以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