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8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日本启示图书

Of improving corporate management

SSAPID:101-3819-6866-58
ISBN:978-7-5097-0149-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论述了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共分三部分,包括内部治理篇、比较篇、改革篇。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青年学者文库
作 者: 孙丽
编 辑:张景增;刘亚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引言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组织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交易成本理论

   三 本书的构成

 第一部分 内部治理篇

  第一章 战后日本股份公司的演变历程*

   一 演进过程:从家族企业到法人企业

   二 “政产复合”:股份公司的基本结构

   三 “社团法人”:股份公司的最基本要素

   四 “所有与控制相分离”:日本股份公司的突出特征

  第二章 日本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研究*

   一 股东会及股东

    (一)股东大会

    (二)所有权结构与股东的控制

   二 董事会及管理者

    (一)公司的董事会

    (二)执行业务决定的实际情况

     1.董事会的人数

     2.董事会的召开情况

     3.常务会的设置情况

     4.常务会的召开状况

   三 监事会

   四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趋势

    (一)缩小董事会的规模

    (二)监督机能的改进

    (三)引进独立董事和建立薪酬与选任委员会

  第三章 日本的雇佣与公司治理结构*

   一 现代契约理论

    (一)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完全契约

    (二)默认契约与失业

    (三)激励契约与工资

   二 日本公司的治理结构与雇佣关系

    (一)企业兼并

    (二)主银行制

    (三)终身雇佣制

    (四)企业内工会

   三 日本失业率的变化及其原因探究

   四 企业雇佣政策的调整

    (一)削减高龄员工,设立提前退休优待政策

    (二)创造职工自由转职的条件

    (三)开发本行业外的领域

    (四)设立子公司或称为公司独立化

    (五)提高白领职员的比例,降低正式职工的女性比例

    (六)重视员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七)调整雇佣的手段

    (八)企业下调工资也是代替解雇的有效手段

   五 日本的经验与借鉴

    (一)做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富余人员分流问题

    (二)成立再就业支援服务公司

    (三)扶持中小企业

    (四)降低公开失业率,尽可能企业内部消化

  第四章 监督、激励与公司治理*

   一 经营者激励机制理论

    (一)代理理论与经营者激励

    (二)不完全合约与经营者激励

    (三)不对称信息与经营者激励

    (四)锦标赛理论

   二 日本公司经营者激励的主要方式

    (一)物质激励

    (二)精神激励

   三 公司治理结构和对经营者的监督

    (一)股东及董事会的约束比较

    (二)董事会对经营权的约束

    (三)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约束

    (四)市场和法律执行方面的比较

   四 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关于建立职工持股制度的中日比较研究*

   一 职工持股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职工持股制度的概念

    (二)两要素理论

    (三)激励理论

   二 日本的职工持股制度

    (一)职工持股制度的组织体系

    (二)职工持股制度的普及状况

    (三)建立职工持股制度的目的和作用

     1.为了形成稳定股东

     2.为了增加职工的归属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为了帮助职工形成个人财产

    (四)日本职工持股制度存在的问题

     1.关于决议权

     2.关于入退会的权利

     3.关于回收资金的权利

   三 中国的职工持股制度

    (一)职工持股范围的限定

    (二)职工持股性质的设定

     1.职工个人所有

     2.一股一权

     3.具有转让的可能性

    (三)建立职工持股制度的意义

     1.能给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注入永久的活力

     2.能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3.能形成稳定的职工股东

     4.能增强公司的凝聚力

     5.能不断增加内部职工持股比例

     6.能缓解职工认股出资难的问题,增加职工收入,稳定职工队伍

    (四)中国职工持股制度存在的问题

     1.职工认购股份负担过重的问题

     2.管理不严,私自转让和炒作内部股的问题

     3.内部职工持股数受限制的问题

   四 中国和日本职工持股制度的比较

    (一)持股目的

    (二)组织体系

    (三)投资对象

    (四)持股的决议权

    (五)持股的取得价格

    (六)持股资本回收权利

    (七)持股的买卖价格

 第二部分 比较篇

  第六章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研究*

   一 委托—代理制下的公司内部治理

    (一)公司内部的权力机构——股东会

    (二)业务执行的权力机构——董事会及管理者

    (三)公司治理的制衡机构——监事会

   二 利益相关者制衡下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

    (一)美国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基本特征

    (二)日、德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基本特征

     1.商业银行是公司的主要股东

     2.法人持股或法人相互持股

    (三)中国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基本特征

     1.中国公司的股权结构

     2.金融制度的特征

   三 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构筑方向

    (一)强化银行的外部监督机能

    (二)确立职工持股制度

    (三)推进法人相互持股

  第七章 政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中日韩比较*

   一 引言

   二 公司治理制度选择的政治经济约束

   三 中日韩三国公司治理的共同特征

    (一)内部人控制

     1.日本的内部人控制

     2.韩国的内部人控制

     3.中国的内部人控制

    (二)政府控制下的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政府控制下的日本金融市场

     2.政府控制下的韩国金融市场

     3.政府控制下的中国金融市场

    (三)小股东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的资本市场

     1.日本的股票市场

     2.韩国的股票市场

     3.中国的股票市场

   四 小结

  第八章 政府和企业关系的比较研究:以中日韩为中心*

   一 前言

   二 中日韩政府企业间关系的政治经济学

   三 中日韩政府企业间关系的规范研究

    (一)政府企业间各行为主体效用函数分析

     1.国家/政府的效用函数

     2.执行监督者的效用函数

     3.企业经营者的效用函数

    (二)中、日、韩的政府与企业关系模式比较

   四 中日韩政府企业关系

    (一)日本的政府企业间关系

     1.官僚、企业、自民党的“铁三角”关系

     2.政府对产业政策的制定

     3.对日本的企业制度带来的影响

    (二)韩国的政府企业间关系

     1.政府和财阀的关系

     2.韩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3.韩国各个时期的产业政策

    (三)中国的政府企业间关系

     1.中国政企关系的变迁

     2.中国的产业政策

   五 日韩政府企业关系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日本政府企业关系的改革

    (二)韩国重新构建政府企业关系

     1.重组五大企业集团

     2.进行企业集团治理改革

    (三)对中国政府企业间关系的启示

     1.要防止提出不切实际的高增长目标

     2.要防止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

     3.要防止“大企业病”

     4.产业政策的启示

  第九章 传统文化与公司治理:中日韩企业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 传统文化与企业组织

    (一)企业组织的统治方式

    (二)企业组织的参与方式

    (三)企业组织内的交流与沟通

   二 企业文化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

    (一)企业观与公司治理

    (二)企业观与经营体制

    (三)经营者激励约束双重化

    (四)企业所有权主要由内部人控制

   三 传统文化的改革方向

 第三部分 改革篇

  第十章 股权结构与经营者主权: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的再评价*

   一 经营者控制论的演变历程

    (一)股权分散下的经营者控制论:德国

    (二)机构投资者控制下的经营者控制论:美国

    (三)星座状利益关联的控制论:日本

   二 日本经营者主权的实证分析

   三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再评价

  第十一章 日本的主银行制与企业外部监督制度*

   一 主银行体系的特征*

   二 日本主银行体系出现的进程分析

   三 主银行监督的形式

    (一)日本主银行的监督体制

    (二)企业的财务状况与主银行

     1.正常

     2.良好

     3.优良

     4.恶化

   四 主银行制度的社会利益

    (一)监督费用的节约*

    (二)企业救助

    (三)相机性治理

   五 主银行的作用

    (一)缓和了信息的非对称性,推进了设备投资

    (二)主银行体系发挥了约束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

    (三)在状态依存型治理结构下,主银行向陷入困境的企业提供由银行主导的一揽子救济

    (四)从产业组织角度看,主银行体系在维持垄断性产业组织方面功不可没

   六 主银行的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金融体制与日本银行业公司治理*

   一 建立一个分析框架

   二 金融体制与公司治理

   三 日本银行制度的特点

   四 日本银行业的治理问题

    (一)日本银行业的内部治理机制

     1.股东大会

     2.董事会的监督

     3.从股权结构上看,法人是主要控股者

    (二)日本银行业的外部治理机制

     1.持股形式

     2.控制机制

     3.政府对银行的发展有较大的制约

     4.并购市场

   五 日本银行体制面临新的选择

  第十三章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趋势*

   一 “赶超型体制”的反思:来自日本的启示*

   二 21世纪日本公司治理结构面临的改革

    (一)在金融与投资方面,外国人在日本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二)国际基准对日本企业法制的影响

    (三)日本的银行持有大量不良债权的问题

    (四)日本企业的组织架构的变化

    (五)公司治理改革的模式

   三 日本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

    (一)修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二)董事会改革

     1.增加独立董事

     2.董事会的精简

     3.监督职能和决策执行的分离(公司执行官制度的采用)

     4.内部委员会制度的采用

     5.公开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薪酬

    (三)监事会制度的修改

   四 日本公司外部监督机制的改革

    (一)引入股票期权

    (二)引入最低资金制度(1990年)

    (三)交叉持股的稀释

    (四)发挥外部机构投资者的股东作用

    (五)股票市场治理效力的提高

 后记

本书应用组织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日本公司治理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这一模式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以及构成这种结构的各种要素所具有的激励效果和相互依存关系加以论述。并通过同其他国家的对比,试图寻找出对建立中国式公司治理模式具有启示性的结果。本书是一部集作者十余年研究成果,从多种角度、系统性地论述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的最新力作。

哈特(Halt):《企业、合同和财务结构》,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8。

科斯等:《契约经济学》,中译本,李风圣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公司治理的比较理论:从数理分析角度论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胡鞍钢、胡光宇编《公司治理——中外比较》,新华出版社,2004。

富兰克林·艾伦等:《比较金融系统》,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宫岛英昭:《日本前财阀控股的私有化和以银行为中心的公司集团的出现》,1995。

青木昌彦:《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转轨经济的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载吴敬链、周小川等著《法人治理结构债务重组和破产程序——重温1994年京伦会议》,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青木昌彦:《日本经济中的信息、激励与谈判》,中译本,朱泱、汪同三译,商务印书馆,1994。

植草益等:《日本的产业组织》,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林毅夫等:《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1996年第1期。

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奥村宏:《股份制向何处去——法人资本主义的命运》,中译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李向阳:《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与市场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胥鹏:《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译本,载植草益等《日本的产业组织》,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吴家骏著《日本的股份公司与中国的企业改革》,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

叶泽群:《论国有企业经理行为优化》,《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9期。

高帆、袁建国:《中国股份制试点现状》,《瞭望》1989年第21期。

周叔莲:《产业政策问题探索》,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

杜勒惠:《建立员工持股制度》,载迟福林主编《国企改革与股份制》,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1998。

李德伟等:《现状、难点与出路:中国股份制实践分析》,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

贾和亭等:《法人治理结构:分权与制衡》,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王峻岩:《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意见》,载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外交出版社,1995。

荣兆梓等:《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何玉长:《国有公司治理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

李健:《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杨瑞龙:《应扬弃“股东至上主义”的逻辑》,1999年1月1日《中国经济时报》。

卢昌崇:《公司治理结构及新老三会关系论》,《经济研究》1994年第11期。

徐向艺:《公司经营目标与治理结构——日本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现代企业导刊》1995年第16期。

李维安等著《公司治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柳华平:《中国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的重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尚会鹏、徐晨阳著《中日文化——冲突与理解的事例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

张旅平:《文明的冲突:日本现代化研究》,天津出版社,1993。

尚会鹏:《中国人与日本人:社会集团行为方式与文化心理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安熙锡:《多元化战略的日韩比较》,税务经理协会,1996。

欧阳韶辉、胡书:《日本银行业股权模式的特征及教训》,《日本研究》2002年4月。

胡坚、陶涛:《日本金融:危机与变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罗清:《日本金融的繁荣、危机与变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骏河辉和:《日本的失业与雇佣惯行》,《日本研究》2002年第3期。

贝利—米恩斯:《近代株式会社と私有財産》,日译本,北岛忠男译,文雅堂,1959。

费奇、欧佩哈依玛:《谁控制公司?》,日译本,岩田严男、高桥昭三监译、ミネルウア书房,1978。

青木昌彦等编著《市场の役割、国家の役割》,东洋經濟新報社,1999。

青木昌彦、奥野正寛编《経済システムの比較制度分析》,東京大学出版会,1998。

青木昌彦、奥野正寛编《東アジアの経済発展と政府の役割》,日本経済新聞社,1997。

藪下史郎:《制度·経済発展·分配の政治経済学的アプローチ》,早稲田大学21世紀COEプログラム《開かれた政治経済制度の構築》研究成果報告,2006。

銭頴一、Barry R. Weingast:《制度、政府行動主義と経済発展——中国国有企业と郷鎮企业の比较》,青木昌彦、奥野正寛编《東アジアの経済発展と政府の役割》,日本経済新聞社,1997。

奥野正寛、堀宣昭:《产业政策の機能と理論的評価》,《通産研究レビュー》第4号,1994。

伊藤元重、清野一治、奥野正寛、鈴村興太郎:《产业政策の経済理論》,東京大学出版会,1984。

岡崎哲二、奥野正寛:《現代日本経済システムの源流》,日本経済新聞社,1993。

岡崎哲二:《戦後市場経済移行期の政府·企业間关系》,载伊藤秀史编《日本の企业システム》,東京大学出版会,1996。

世界銀行:《東アジアの奇跡——経済成長と政府の役割》(白鳥正喜監修訳),東洋経済新報社,1994。

白鸟正喜监译:《日本のメ仁バこり制度》,東洋經濟新報社,1996。

小宮隆太郎、奥野正寛、鈴村興太郎:《日本の产业政策》,東京大学出版会,1994。

小宮隆太郎:《現代中国経済——日中の比较考察》,東京大学出版社,1989。

伊藤元重、清野一治、奥野正寛、鈴村興太郎:《产业政策の経済分析》,東京大学出版会,1988。

伊丹敬之:《日本型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日本經濟新聞社,2000。

深尾光洋、森田泰子:《企業ガバナンス構造の国際比較》,日本経済新聞社,1997。

深川由起子:《東アジアの構造調整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形成——韩国の事例を中心に》,青木昌彦、寺西重郎:《転換期の東アジアと日本企業》,東洋経済新報社,2000。

深川由起子:《韩国·先進国経済論:成熟過程のミクロ分析》,日本経済新聞社,1997。

菊澤研宗:《比较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論》,有斐閣,2004。

菊澤敏夫:《所有権理論からみた企业統治の国際比较分析》,菊池敏夫、平田光弘编《企業統治の国際比較》,文眞堂,2000。

平田光弘、李維安:《国有企業におけるM & Aと法人持ち株——企業外部統治機構制度の構築》,《一橋論叢》5月号,1997。

池尾和人等:《日韩経済システムの比較制度分析》,日本経済新聞社,2001。

小林弘二:《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政府と企业》,現代東アジア政治研究班,2002。

王在桔:《中国の経済成長——地域連関と政府の役割》,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2001。

安忠栄:《現代東アジア経済論》,岩波書店,2000。

大野健一:《途上国のグローバリゼーシヨン》,東洋経済新報社,2000。

金本良嗣:《政府と企业》,伊藤秀史编《日本の企业システム》,東京大学出版会,1996。

ミン·チェン著:《東アジアの経営システム比较》,長谷川啓之、松本芳男、池田芳彦訳,新評論,1998。

長谷川啓之:《アジアの経済発展と政府の役割》,文真堂,1995。

鶴見誠良编《アジアの金融危機とシステム改革》,法政大学出版局,2000。

鶴田俊正:《戦後日本の产业政策》,日本経済新聞社,1982。

川井伸一:《中国上場企业——内部者支配のガバナンス》,総土社,2003。

森淳二朗:《東アジア(中国·韩国·日本)の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九州大学出版会,2005。

花崎正晴、寺西重郎:《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経済分析》,東京大學出版会,2003。

西野武彦等:《株证券的構造》,PHP研究所,1999。

小池和男:《工業經濟学》(第2版),東洋經濟新報社,1999。

骏河辉和:《景気变動と雇佣調整手段》,大阪府立大学《经济研究》第44卷第4号,1999。

植竹晃久:《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問題状況と分析視点》,《三田商学研究》37巻2号,1994。

植竹晃久·仲田正機:《現代企业の所有·支配·管理——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企业管理システム》,ミネルヴァ書房,1999。

寺本義也、坂井種次:《日本企业の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現状分析》,生産性出版,2002。

吉森賢:《企業概念——日米比較》,菊池敏夫、平田光弘编《企業統治の国際比較》,文眞堂,2000。

翟榆林:《中国の国有企业改革と資本市場整備——地方政府の役割との関連で》,大阪市立大学経営,1998。

东洋经济新报社:《企业系列总览》,1997。

呉敬璉:《通向市場経済之路》,凌星光など訳,《中国の市場経済》,サイマル出版社,1995。

宮沢健一:《产业の経済学》,東洋経済新報社,1989。

成啓禎:《アジア経済の発展モデルとその深化》,《北京週報》第31号,1996。

加護野忠男等:《日米企业の経営比较》,日本経済新聞社,1989。

及能正男:《公的资金が注入され、いよいよ本格的な生き残りが始まる》,《エコノミスト》1999年4月5日。

日本経済新聞社编《テラスで読む日本経営》,日本経済新聞社,1983。

胥鹏:《经营者インせンうイーづ》,伊藤秀史编《日本企業の体制》,東京大学出版会,1996。

鹿野嘉昭:《銀行企業間の契約のメインバンクー国際比较からメインバンク関係の日本特色》,贝冢启明、植田和男编《变革期の金融体制》,东京大学出版会,1994。

全国证券交易所协议会:《株式分布调查表》,1992。

通商产業省委托调查:《メ仁バク制度と相互持株》,富士综合研究所,1993。

東洋經濟新報社:《企業系列总览》,1997。

日中經濟協会编《资料 日中經濟》1996年12号,1997年1号。

占部都美著《株式公司》,森山书店,1968。

作道洋太郎等著《日本经营史》,密乃尔书房,1975。

日本評論社:《經濟研讨》1992年第12期。

伊丹敬之等著《日本の企業体制》,有斐阁,1993。

三轮芳朗、Ramseyer:《经济规制有效性——倾斜生产政策の神化》,载东京大学《经济学论集》。

Coase,R. (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4386-4405.

Alchian,A. and H. Demsetz(1972), “Producion,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uiew,December.

Hart,O. and B. Holmstrom(1987),“The Theory of Contracts” ,in T. Bewley(ed.),Aduances in Economic Theory,Fifth World Congress.

Williamson,O. (1975),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Williamson,O. (1985),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Williamson,O. (1967),“Hierarchical Control and Optimal Firm Siz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23-138.

Lazear,E. and S. Rosen (1981), “Rank-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um Labor Contract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9,841-864.

Rosen,S. (1986), “Prizes and incentives in Elimination Tournament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6,701-715.

Copeland,T. and J. Weston (1983),Financial Theory and Corporate Policy.

Stiglitz,J. (1974), “On the Irrelevance of 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4.

Ross,S. (1977),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The Incentive-Sig-nalling Approach”,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Spring.

Berle,A. and G. Means(1933),The Modem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Hart,O. (1983),“The Market Mechanism as an Incentive Schem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0,Fall.

Shleifer,A. and R. Vishny(1986), “Large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 Control”,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une.

Hart,O. (1987), “Capital Structure as a Control Mechanism in Corporations”,mimeo,MI.

Allen,F. and D. Gale (2000a),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Cambridge,MA:MIT Press.

Nestor and Thompson (1999).

Klein. B. (1980)Borderlines of Law and Economic Theory:Transaction Cost Determinants of Unfair Contractuai Arrangemen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eeedding70,Ma3,1980,pp. 356-362.

M. Bishop (1994),“Corporate Governane” Global Business,May 15 th,pp. 28-51.

J. Charkham (1994),Keeping Good company,A study of corporate governace in five countries,Oxford.

T. Baums. Buxbaum,R. M,and Hopt,K. (eds.)(1993),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Berlin. New York.

La porta,Rafael,Florencio Loppez-de-Silanes,Andrei Sheifer,Robert W. Vishny (1998),Law and Fina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Vol,106,1131-1155.

Stijin Claessen,Simeon Djankov and Larry H. P. Lang (1990):Who Controls East Asiacorprations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s,Feb.

Gerar Roian (2002), “Transition and Economics” beijingdaxuechubanshe.

IAnc. Berlie and Q. Means (1932):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M],Harcourt,Brace and,New York,Revised edition,1967.

Levine,Ross (1994), “Government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Issues of Regulation,Evaluation,and Monitoring”,Farugi. Shakil (ed.) Financial Sector Reforms,Economic Growth,and Stability,EDI Seminor Series,World Bank.

Stijin Claessen,Simeon Djankov and Larry H. P. Lang (1990).

World Bank (1993), 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tsuyama,K. (1996),“Economic Development as Coordination Problem” ,in M. Aoki,M. Okuno-Fujiwara and H. Kim,eds.,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Development: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owdhury,A. and Iyanatul Islam (1993),The Newly Industrialising Economies of Easa Asia.

Does Corporate Governance Predict Firms’ Market Values?Evidence from Korea. By:Bernard S. Black;Hasung Jang;Woochan Kim. Journal of Law,Economics & Organization,Oct2006,Vol. 22 Issue 2,pp. 366-413,48p,11 charts,5 graphs;DOI:10. 1093/jleo/ewj018;(AN 22262605).

Chowdhury,A. and Iyanatul Islam (1993),The Newly Industrialising Economies of Easa Asia.

Lee,Chung H. and I,Yamazawaeds (1990),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 and Korea.

Magazinet,Ira C. and Thomas M. Hout (1980),Japanese IndustrialPolicy,Berkeley,Calif,: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Xue,muqiao (1981),china’s socialist Economy,Beijing Foretgn Languages Press.

Xu,Disin,etal (eds) (1982),The Chinese Economy Since 1949,Beijing:New World Press.

Berle A. A & Means G. CThe modern CorporationandprivateProperty1932New Jersey,TransactionPublisher,1991.

Les the Corporate?1970 Fitch. R. & OPpenheimer. M,Who Rnds the COrpee?

Kotz,D. M. Bank Control of Large Corpor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1978.

Blumberg,P. I The Megacorpora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The scope Of Corporate power,1975.

John,Scott,Corporations,ClassesAnd Capitalism.

Blinder A. 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Trading with Japan;Why the U,S loseo-Even on Level Playing Field” ,Business Economics,27.

Kaplan,S N (1992), “Top Executive Rewards and Firm Performance:A Comparison of Japan and the U S” ,NBER Working Paper No,4065.

Economic Planning Agency (1997), “Heisei 9 Nendo Kigyou Koudou Ankeito Chose (Survey by Questionnaire on Corporate Behaviour in Fiscal Yaar 1997)”,Summary,Tokyo.

Johnson,C (1981),MITI and the Jepanese Miracl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