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ary(2012)

SSAPID:101-3787-7695-83
ISBN:978-7-5097-3957-0
DOI:
ISSN:
关键词:

纪录片产业

[内容简介] 作者将所获得的大量一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合了相关产业部门的数据进行比对印证,从而对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观点。本书展示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纪录片产业的年度发展动态,针对个案进行了剖析,并对当前行业中流通平台和行业组织进行了梳理;同时,附录中的“大事记”对2011年纪录片领域所发生的大事进行了集纳与整理,注重对产业方面信息的筛选。

相关信息

丛书名:纪录片蓝皮书
作 者: 何苏六
编 辑:王莉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法律声明

 Abstract

 摘要

 皮书数据库

 BⅠ 总报告

  B.1 2011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 制造:2011~2012年中国电视纪录片产制现状

    (一)中央电视台:多措并举,提升纪录片传播力和影响力

     1.纪录频道

     2.央视科教频道

     3.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

    (二)省级纪录片专业频道:呈现均衡化发展态势

     1.各频道在本地区的市场份额和排名普遍下降

     2.各专业频道投资普遍增长,产量差距逐步缩小

     3.通过各种路径丰富赢利模式

    (三)省级非纪录片专业频道:生产播出逐步回暖

     1.各省级电视机构纪录片栏目投资额度差异较大

     2.在电视广告回笼资金之外,可拓展其他路径的投资回报方式

     3.多元化制作提升栏目质量

    (四)城市电视台:触底反弹,寻求突破

    (五)民间纪录片:保持独立同时寻求产业化路径

   二 营造:有利于纪录片健康发展的文化语境

    (一)文化语境对纪录片发展的重要性

    (二)中国发展纪录片的文化语境有待改善

    (三)国外纪录片文化语境的培育

    (四)有效政策促进良好文化语境的形成

     1.管理机制: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

     2.产业环境:推进生产要素的继续完善

     3.项目扶持:加强公平性和科学性

   三 打造: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力与国际影响力

    (一)繁荣创作是扩大影响力的基础

    (二)整合制作力量,形成区域特色,提升作品影响力

    (三)整体规划、整合传播,提升重大题材作品影响力

    (四)积极参与交流,扩大中国纪录片国际影响

    (五)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纪录片传播渠道

   四 创造: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发展的新模式

    (一)新媒体尝试多样化经营模式

     1.视频网站直接引入电视纪录片栏目

     2.打造视频网站纪录片自有品牌

     3.购买纪录片网络播放权

     4.UGC生产模式

    (二)纪录片传播平台的突破与创新

     1.视频网站:整合内容打造“国家图书馆”

     2.高清频道:数字技术支撑下的产业创新

     3.艺术院线:纪录片电影打破原有观影模式

    (三)微纪录丰富原有形态

     1.视频网站推出微纪实频道与专区

     2.视频网站试水微纪录片的生产与播出

    (四)纪录片营销:广告与公关手段的新探索

     1.纪录片的广告推广手段不断尝新

     2.纪录片营销注重公关维护

    (五)纪录片赢利模式的新探索

     1.电视商业广告:逐渐成熟

     2.视频网站广告:回报不甚乐观

     3.商业植入纪录片:广告主探索新的品牌传播路径

     4.商业定制纪录片:新模式引起新关注

     5.移动客户端:孕育新型赢利模式

   五 行业展望

    (一)发展纪录片成为一种战略性思考,政策性支持将成为纪录片发展新动力

    (二)电视机构将加大对纪录片资源分配比重,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有待评估

    (三)热播纪录片走红后的落差,使得社会对纪录片发展的期待趋于理性

    (四)视频网站经营状况分化,将形成不同的纪录片发展策略

    (五)微纪录片成为一种新类型,纪录片资源配置优化,商业机会增多

    (六)评估体系渐成行业标尺,加速纪录片产业化发展,行业标准将逐步形成

    (七)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将丰富并完善纪录片产业链,带来更多商业价值

 BⅡ 宏观视野

  B.2 纪录片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吗

  B.3 让历史和人物鲜活起来

   一 “我”在哪里

   二 怎样“还原”真实

   三 回答问题,学会浓缩

   四 何谓宏大叙事

  B.4 国产纪录片发展政策的解读与管理思考

   一 实行节目类型播出调控,创建多层次播映体系,拉动国产纪录片的市场需求

    (一)创建多层次纪录片播映体系

    (二)实行电视节目类型调控

    (三)限制境外纪录片的播放比例

   二 大力支持节目创新创优,扶持原创作品,实施国产纪录片精品工程

    (一)实施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播映制度

    (二)加大对优秀节目栏目表彰奖励、宣传推广的力度

    (三)以提高节目品质和鼓励原创为核心

   三 业务创新与资金扶持并行,开展纪录片的年度扶持项目

    (一)开展纪录片年度扶持项目

    (二)打造纪录片市场主体,促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 探索建立科学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国产纪录片的创作生产

 BⅢ 行业报告

  B.5 2011年纪实类频道收视报告*

   一 2011年纪实类频道总体结构

   二 2011年主要纪实类频道播出及收视状况

    (一)主要纪实类频道整体市场竞争力

    (二)主要纪实类频道收视分析

     1.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2.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3.上海纪实频道

     4.湖南金鹰纪实频道

     5.中国教育台三套

     6.重庆科教频道

     7.天津科教频道

     8.辽宁北方频道

  B.6 2012年中国纪录片海外营销情况分析

   一 政策扶持,投资助力出精品

   二 平台扩展,播出效果超预期

   三 制作升级,引发关注受好评

   四 加强翻译,提升海外接受度

   五 宣传造势,传播能力大提高

   六 打造精品,建设纪录片产业链

  B.7 2011年院线纪录片放映市场之研究分析

   一 2011年院线纪录片电影发行放映现状

   二 纪录片院线发行放映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海洋》

    (二)案例二《天赐》

   三 纪录片电影院线放映市场前景

  B.8 浅议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

   一 议程设置

    (一)抓住第一解释权

    (二)引导观众注意力

    (三)掌握说服的“外语”

   二 公关策略

    (一)正视国际传播生态

    (二)灵活多样的传播手段

    (三)摆正心态,无招胜有招

   三 制作技巧

    (一)选题与选风格

    (二)考究叙事的逻辑

    (三)接上外国的“地气”

   四 国际合作

    (一)借力公关

    (二)提高制作水平

    (三)呼吁成立专门机构

   五 结语

  B.9 从产业链角度看纪录片产业的创新与变革

   一 内容生产环节的变革

    (一)纪录片生产方式的改变

    (二)纪录片内容制作的转型,体现在产品的系列化、类型化与国际化上

     1.系列化

     2.类型化

     3.国际化

   二 流通环节:营销与发行的创新

    (一)发挥市场导向,实施现代营销策略

    (二)大力拓展营销渠道

    (三)构建新的销售机制与模式

     1.预售制度

     2.销售与交易网络的建设

     3.营销人才培养

     4.节目资源库整合

   三 新媒体平台:纪录片产业新突破

    (一)新媒体平台促使纪录片产业新突破

     1.新媒体是培养纪录片受众的极佳平台,大大扩展市场面

     2.新媒体可以改变纪录片投融资方式,拓展资金新的来源

     3.新媒体转变纪录片生产经营模式,改变产业的弱势地位

    (二)有效利用新媒体的途径与方式

     1.更新纪录片生产制作的理念与方式

     2.转变纪录片传播方式

     3.更新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方式

     4.创造新的赢利模式

  B.10 2011年我国地方三大纪实频道运营策略新探

   一 频道运营策略之精准定位——北京纪实高清

    (一)高清频道受众初具规模

    (二)纪实频道迎合受众需求

    (三)世界纪实频道发展趋势所向

   二 频道运营策略之全面营销——上海纪实

    (一)注重频道推广立体化

    (二)积极展开多样公关

    (三)有效利用终端促销

   三 频道运营策略之重建VI——金鹰纪实

    (一)频道整体包装更新

    (二)栏目视觉识别增强

    (三)大片项目包装强化

    (四)宣传片播出频率增加

   四 结语

  B.11 国际纪录片机构在中国的市场营销探索

   一 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二 三家跨国纪录片机构中国区概况

    (一)美国探索频道

    (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

    (三)新西兰自然历史制作公司

   三 中国地区市场营销策略解读

    (一)探索频道与国家地理频道

     1.理解市场

     2.品牌公关

     3.营销战术

    (二)新西兰自然历史制作公司

     1.市场调研

     2.方案预售

     3.联合制作

     4.版权销售

  B.12 中国民间纪录片生存状况概观

   一 身份:民间的活力与尴尬

   二 历程:从本能到自觉的生存之道

    (一)早期制片方式的随意性

    (二)规范化制片模式的起步

    (三)产业化制片方式的尝试

   三 现状:理想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四 建议:鼓励产业化和政策扶持并进

  B.13 中国城市电视台纪录片现状调查

   一 城市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的现状

    (一)务实者,弃之

    (二)钟情者,坚守

    (三)先见者,开拓

     1.以南昌台为代表,直接开通纪录片频道

     2.以太原台为代表,成立专门的纪录片创作部门

     3.以西安台为代表,台领导亲自挂帅,强力推动

     4.以石家庄台为代表,引入外脑,合纵连横

     5.以长沙台为代表,把纪录片彻底纳入市场轨道

   二 城市电视台纪录片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收视和市场因素

    (二)领导因素

    (三)观念的狭隘

    (四)人才的制约

    (五)送奖体制的弊端

    (六)城市电视台受众与纪录片受众交融度很小

    (七)经济、人文环境等因素

    (八)政策因素

   三 城市电视台纪录片的价值

    (一)发展纪录片创作是城市电视台人才储备和素质提升的需要

    (二)纪录片是记录地方文化和对外推介地方形象的最佳影像文本

    (三)纪录片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四)纪录片是城市电视台品牌塑造及所在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 城市电视台纪录片的未来:探寻与突围

    (一)合纵连横

     1.借鉴长尾理论,建立城市电视台纪录片共同体

     2.利用好央视平台

     3.整合利用县级台资源

    (二)开发新媒体平台,整合民间影像

    (三)市场化生产营销

   五 结语

 BⅣ 国外政策研究

  B.14 日本纪录片政策

   一 历史掠影

   二 日本纪录片政策

    (一)扶持机构

     1.对文化艺术创造活动重点支援

     2.支持地域文化活动

     3.振兴日本电影

     4.振兴媒体艺术(艺术部门/娱乐部门/故事片部门/漫画部门)

    (二)支援电影制作

    (三)文化厅电影奖

   三 结语

  B.15 韩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及其政府政策

   一 电视纪录片的开创时期*

   二 政策性推动期

   三 现在的纪录片政策

    (一)规制以及执行机关

    (二)规制法规

     1.广播法

     2.广播法实施条例

    (三)纪录片制作扶持

     1.韩国传媒振兴院

     2.韩国文化振兴院

    (四)政策效果

  B.16 英国电视纪录片调查

   一 概述

   二 预算与生产

   三 纪录片以及真实电视节目

   四 专家类真实电视节目

   五 纪录片节目

   六 流行类真实电视节目

   七 边界的发展

  B.17 美国公共电视纪录片生产模式分析

   一 美国公共电视的成立及相关法规

    (一)公共广播电视的原则性法规及相关政策

     1.《1967年公共广播法案》

     2.《1992年公共电信法案》

    (二)针对公共电视的规制、标准

     1.《公共电视网资金标准和规范》

     2.《公共电视网编辑标准和规范》

   二 美国公共电视体系的基本运营模式

    (一)多样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1.政府拨款

     2.社会各公益组织、机构、个人捐赠的公益基金

     3.会员费收入

   三 美国公共电视的纪录片生产

    (一)纪录片节目生产概况

     1.纪录片创作历史时间长、生产数量大

     2.纪录片节目类型多样、主题丰富

    (二)PBS纪录片的特征

     1.公众关心的现实题材、主流话题是PBS纪录片展示的主题

     2.内容的深度和思想的力度是PBS纪录片追求的目标

     3.客观公正、严肃严谨的表现手法是PBS纪录片的风格

    (三)PBS纪录片的社会影响

    (四)PBS纪录片的制作、播出与发行

     1.制播分离的节目生产方式

     2.PBS纪录片的播出与发行

   四 美国公共电视体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B.18 法国纪录片的政策优势与产业环境

   一 法国纪录片的专业化制作与播出

   二 法国纪录片健全的发行与扶植政策

    (一)国营公共电视

    (二)商业电影院

    (三)视频点播系统与网络电视

   三 法国纪录片在电影节上的有效传播

    (一)戛纳电影节

    (二)法国真实电影节: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电影节

    (三)法国FIPA电视节

  B.19 澳大利亚纪录片产业与政策体系分析

   一 一种巧合:在新大陆上的发端

   二 一种互动:文化的守护与演绎

   三 一种助力:政策与产业同行

 BⅤ 学术视点

  B.20 纪录片制作就是讲述真实的故事

   一 英国的纪录片制作

   二 我如何进入英国纪录片行业

   三 戏剧学校

   四 制作过程

   五 和独立制片公司合作

   六 生产销售

   七 纪录片生涯

   八 成功的秘诀

  B.21 融合与对接

   一 《春晚》:现实题材与传播时效

   二 《舌尖上的中国》:本土题材与国际表达

   三 《大鲁艺》:历史回忆与现实观照

    (一)史——宏大的历史纵深感和厚重感

    (二)诗——颇具诗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三)情——极富感染力的昂扬向上的民族激情

    (四)思——发人深省的思考与反思的力度

   四 融合与对接——当今纪录片的美学走向

    (一)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与对接

    (二)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与对接

    (三)特殊化和日常化的融合与对接

  B.22 幽暗大厅的幽思

  B.23 “底层”的政治、伦理与美学

   一 “底层”政治的三个层面

   二 “底层”的伦理

   三 “底层”表达的三种方式(美学)

  B.24 纪录片的历史冲动:有感于三年的三种情境

   一 策划会引发的思考

   二 来自历史学家的批评

   三 《美国:我们的故事》启示录

  B.25 致敬与守望

   一 纪录视角中的历史演进

   二 隆重高雅的视听觉盛宴

   三 历史维度上的文化传承

   四 文化审视下的社会进步

  B.26 客观、公正与创造

  B.27 中国纪录片的类型系统:标准、特征与典范产品

   一 类型系统

   二 划分标准

   三 政论片

   四 文献纪录片

   五 历史纪录片

   六 观点纪录片

   七 人物纪录片

   八 人文纪录片

   九 人类学纪录片

   十 调查纪录片

   十一 自然纪录片

 BⅥ 个案研究

  B.28 央视纪录频道的生产运营分析

   一 组织结构

   二 生产模式

    (一)频道自制

    (二)节目改编

    (三)委托制作

    (四)联合制作

    (五)购买引进

   三 运营机制

   四 结论

  B.29 打造中国纪录片成长的国际化助推平台

   一 “金熊猫”奖见证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业绩

    (一)“金熊猫”奖在国内纪录片界影响力逐年扩大

    (二)“金熊猫”奖汇集了具有国际化水准的纪录片精品力作

    (三)“金熊猫”奖在海外的美誉度不断提升

    (四)“金熊猫”奖为中外文化交流与展示提供了优质平台

   二 “金熊猫”奖评委会的权威性为品牌培育作出了贡献

   三 “金熊猫”奖国际电视节目评奖办公室积极为业内外人士提供服务

    (一)“金熊猫”奖优秀节目资源为提高一线制作人水平发挥指导作用

    (二)“金熊猫”奖优秀节目资源为影视专业在校学生的成长提供积极指导

  B.30 浅析城市纪录片的城市形象推广价值

   一 概述

    (一)城市形象宣传片

    (二)城市纪录片概述

   二 案例分析

    (一)《看佛山》的创作特点

     1.切入角度

     2.表现手法

    (二)《看佛山》的传播特点

     1.诉求对象的全面性

     2.传播内容的时效性

     3.传播效果的延续性

     4.作品保存的价值性

   三 《看佛山》的启示与评价

    (一)启示

     1.体裁适用性广

     2.媒体介入宣传

    (二)评价

  B.31 中国主要纪录片节展综述

   一 国内主要节展

    (一)四川电视节

    (二)上海电视节

    (三)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

   二 国内节展的主要功能

    (一)评奖展映

    (二)学术研讨

    (三)市场展销

    (四)项目创投

   三 国内节展的改进方向

    (一)评奖展映应给更多群体空间

     1.设置独立制片人奖项

     2.扶植新人

     3.奖励票房

     4.提高观众参与度

    (二)市场交易方式仍需改进

    (三)注重回顾与梳理

    (四)重视相关产业的开发

 BⅦ 新媒体

  B.32 中国纪录片网络发展初探

   一 中国网络纪录片现阶段构成

    (一)电视台合作类纪录片

    (二)购买网络播放权类纪录片

    (三)自制纪录片

     1.运作方式

     2.题材、体量

     3.宣传推广

    (四)UGC网友上传类纪录片

   二 定位不同——四家代表性网站纪录片频道的不同发展策略

    (一)“国家图书馆”——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实台(CNTV)

     1.内容构成

     2.题材偏好

     3.版面特色

     4.用户定位

    (二)优酷网纪录片频道(Youku)

     1.内容构成

     2.题材偏好

     3.版面特色

     4.用户定位

    (三)爱奇艺纪录片频道(iQiyi)

     1.内容构成

     2.题材偏好

     3.版面特点

     4.用户定位

    (四)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Sohu)

     1.内容构成

     2.题材偏好

     3.版面特色

     4.用户定位

   三 变与不变——互联网纪录片题材的现状

    (一)传统渠道引导的数量之王——军事历史类题材

    (二)人人都看的收视之王——自然探索类题材

    (三)变革出现——对互联网特性的适应

   四 结语

  B.33 Web 2.0时代微纪录片传播策略探析

   一 “语路”计划研究背景

    (一)活动背景及效果

    (二)制作团队

   二 “语路”计划传播策略分析

    (一)媒介分析:新媒体作为主要传播渠道

    (二)内容分析:以品牌精神为核心进行内容创作

    (三)受众分析:根据受众特点设计传播策略

    (四)效果分析

   三 微纪录片的生产、传播特性

    (一)用真实影像打动观众

    (二)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平台

    (三)微纪录片成为品牌营销新形式

  B.34 从《舌尖上的中国》网络舆情分析看纪录片的网络传播

   一 《舌尖上的中国》网络舆情特点

    (一)微博总量日差异大,微博数量与收视率变化不同步

    (二)时段冷热分明,网民活跃程度与生活规律、节目播出时间相关

    (三)收视率、网络热度双丰收,优秀表现比肩晚间综艺

   二 《舌尖上的中国》微博口碑状况研究

    (一)广受网民赞誉,内容层面影响大

    (二)镜头表现引争议,主题结构受挑剔

   三 纪录片的网络传播特征与策略

    (一)建立系统、全面、独立的官方网站,重视根据地宣传

    (二)选择高效的网络平台,提高宣传的“质”与“量”

    (三)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传播平台,做好口碑营销

     1.官方微博建设

     2.运用名人效应

    (四)正视网民收视习惯,把握网络运营规律和特点

     1.发布时间有规律

     2.信息发布与维护

 BⅧ 民族纪录片

  B.35 云南少数民族纪录片研究

   一 云南少数民族纪录片的构成、内容和价值

    (一)20世纪50~60年代拍摄的“民社片”

    (二)改革开放后拍摄的系列片

    (三)影视机构拍摄的纪录片

    (四)科研院所拍摄的纪录片

    (五)大专院校拍摄的纪录片

    (六)本土文化人拍摄的纪录片

    (七)“社区影视教育”与“乡村影像计划”

    (八)价值和作用

   二 云南少数民族纪录片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B.36 草原相册与文化名片

   一 展示“陌生而新奇的草原世界”

   二 确立纪实主义理念

   三 纪录片形态多样化发展

  B.37 羌族纪实影像:梳理与价值勾连

   一 羌族纪实影像与影视人类学研究

   二 羌族纪实影像与地方发展

   三 羌族纪实影像与文化保护

  B.38 藏地纪录片发展史略

   一 藏地纪录片的发轫

   二 早期的藏地纪录片

   三 藏地人文类纪录片的发展

   四 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经典作品的文化分析

  B.39 “华夏一体 色彩多元”的新疆文化之记录

 BⅨ 附录

  B.40 2011年中国纪录片大事记

   一月

    1日

    11日

    19日

    26日

   二月

    10日

    13日

    18日

   三月

    20日

    21日

    27日

    30日

   四月

    6日

    13日

    14日

    19日

    23日

    28日

   五月

    9日

    16日

    19日

    30日

   六月

    5日

    9日

    10日

    18日

    20日

    25日

    27日

    29日

   七月

    1日

    2日

    5日

    7日

    8日

    9日

    11日

    15日

   八月

    10日

    12日

    15日

    24日

    29日

   九月

    10日

    18日

    29日

   十月

    10日

    11日

    21日

    22日

    26日

    28日

    29日

    29日

   十一月

    2日

    4日

    9日

    12日

    13日

    19日

    26日

    28日

   十二月

    2日

    9日

    11日

    14日

    16日

    23日

    30日

 纪录片蓝皮书编委会

 纪录片蓝皮书课题组

 主编简介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2)》是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的针对纪录片领域的年度发展报告。本书的内容基于2011年以来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就相关前沿课题所展开的系列调研工作,同时以国家高度、行业视点、学术品格为导向,整合了国内外纪录片学界与业界专家的观点与论述。在皮书撰写过程中,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对全国纪录片领域的生产、传播机构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且通过设立中心研究课题,以及与国新办三局、文化部对外联络局、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央新科影视集团、央视索福瑞、中央电视台等相关机构合作研究等方式,重点针对中央电视台、各省级频道、各城市电视台的纪录片产制、纪录片院线传播,中国纪录片在新媒体领域的发展,中国民间纪录片的现状等领域进行了专题研究。课题组将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并与相关部门的权威数据进行比对印证,全面把握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同时预测了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走向。本书包括“总报告”、“宏观视野”等栏目,注重行业形势评估、问题分析、发展预测,并提出了具体建议;“行业报告”、“国外政策研究”、“学术观点”、“个案研究”、“新媒体”、“民族纪录片”等栏目侧重展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动态和个案剖析。另外,“大事记”是对 2011年纪录片领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集纳与整理,同时侧重于产业方面信息的筛选。本书的“总报告”结合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2011年相关调查数据,以“制造:2011~2012年中国电视纪录片产制现状”、“营造:有利于纪录片健康发展的文化语境”、“打造: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力与国际影响力”、“创造: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发展的新模式”为话语框架,对纪录片生产制作、传播营销等进行全链条的关注与描述,对纪录片文化语境、国际传播等领域进行细致分析和前瞻性思考。2011年度纪录片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播出平台的不断丰富带动了纪录片生产制作、传播营销等领域的发展,包括城市电视台在内的各平台纪录片生产出现了新的增长趋势,民间独立制作等资源也开始融入主流纪录片产业化制作中。此外,新媒体凭借灵活的传播理念和多样的传播途径,逐渐形成自有的产制模式,这对纪录片产业链的逐步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深入,纪录片领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会更加频繁,呈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新态势。我们相信,随着政策空间的拓展、媒介形态的变革、制作理念的更新、营销方式的丰富,中国纪录片将会继续在文化建设、政治传播等领域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

1.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10月。

2.杨明品、方德运:《国产纪录片发展政策梳理与管理创新思考》,《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刘文、张国焘:《央视纪录频道的发展策略和运营机制》,《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胡正荣:《外国媒体集团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文、张国涛:《关于央视纪录频道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写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100天之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5期。

4.刘文、张国涛:《修行与探索:央视纪录频道的元年盘点》,《现代传播》2012年第2期。

5.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2012。

1.张春玲:《微博环境下纪录片传播方式的新变化》,《中国电视(纪录)》2011年第9期。

2.李智:《纪录片的网络传播策略研究——以央视网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7期。

1.陈刚:《人类学纪录片的历史、现状与展望》,《当代电影》2002年第3期。

2.蔡家麒:《中国影视人类学40年回顾》,《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3.里沙:《冷杉十分可爱——读解〈桃坪羌寨我的家〉》,http://www.qiangzu.com/show.php?contentid=1690,2009-09-20。

4.郭建勋:《纪录片“我们的冬”》,http://www.phoer.net/bbs/thread-44099-1-1.html,2008-06-01。

5.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6.周兴茂:《关于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基本原则——兼评“影视人类学概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感动羌魂云影共生”佳能羌族文化保护成果展在京展出》,中国经济网,http://art.china.cn/zixun/2009-11/13/content_3240829.htm,2009-11-13。

8.〔意〕保罗·基奥齐:《民族志影片的功能和战略》,梦兰译,《民族译丛》199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