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3)图书
Annual Report on Literatur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2013)
[内容简介]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3)》系统梳理了2012年上海文学在创作、批评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既深入分析了《繁花》、《成为和平饭店》、《漂移者》等长篇小说对于城市文学的推进,展现上海文学的最新实绩,也关注上海青年作家在多个创作领域的收获和进步。揭示“上海文艺评论基金”等多项举措对于文艺批评风貌、批评精神带来的新变,汇聚上海文艺界由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引发的关于上海文学未来发展的多层面思考。对于上海市作家协会已经推行五年的“上海写作计划”进行小结和分析,提示关注“盛大文学”对于网络文学发展兼具推动和阻碍的双重作用。深入考察上海戏剧编剧队伍现状,全面调研上海戏曲院团改革进展,并就促进编剧队伍壮大、推进院团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关信息
皮书数据库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3)》编委会
主编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Abstract
中国皮书网
BⅠ 总报告
B.1 写出城市的韵味和本色:2012上海文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BⅡ 年度关注
B.2 信念、坚守与收获
B.3 “诺奖”旋风后的思考:上海文学的2012与未来
一
二
三
四
五
B.4 “上海出品”电视剧形成品牌优势
一 “井喷”:上海电视剧异军突起
(一)透过“井喷”看上海电视剧特色和优势
(二)精英合作铸造优品、名品
(三)独特的“海派味道”
(四)崛起是一次战略性的胜利
二 解码电视剧创作的“上海现象”
(一)沪产电视剧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二)努力打造电视剧的高端产品
(三)顶“天”立“地”:解码电视剧创作“上海现象”
三 沪产电视剧的美学品格
(一)文化视野、价值思考和美学品格
(二)儿女情·风俗志·价值观
(三)上海电视剧主旋律和多样化并进
四 创造海派电视剧新气象
(一)培育新世纪“海派”电视剧的大气象
(二)进一步形成“海派”风
(三)上海电视剧作的“上海创意”
(四)上海电视剧应该努力打造当代经典
BⅢ 年度作品
B.5 《繁花》:2012年沪上小说奇观
B.6 《繁花》:重建一种写作方式
一 方言的引子
二 生命的旅程
BⅣ 创作与批评
B.7 上海文艺批评的新变
一
二
B.8 城市文学从人开始
一种视角:从城市人到城市文学
一个人物:美国青年漂移上海滩
一种期望:关注城市历史纵深性
B.9 招魂幡,与无尽的谜
一
二
B.10 人性与灵魂的歌泣
一 人生与特定现实环境的复杂纠结
二 逆境中的诗意
三 正能量与人性力
四 结语
B.11 纸上鹤飞去
一 书香气里的家常味儿
二 怀古情里的现实感
三 老天真里的小世故
四 借鉴与启示
BⅤ 青年作家
B.12 多领域的收获
一
二
三
四
B.13 “80后”作家笔下的都市“异乡者”
一 大地上的异乡者
(一)《荒芜城》:孤独异乡
(二)《你所不知道的夜晚》:故乡即他乡
(三)游荡异乡
(四)身死异乡
二 异乡者的精神内核——抵抗日常生活
B.14 “80后”作家的上海想象
一 “新概念作文大赛”与“80后”作家的出场
二 “小时代”的上海想象
三 游弋在“他的国”
四 重建共同体
BⅥ 文学交流
B.15 近距离的文学交流
一 2012年“上海写作计划”概况
二 “上海写作计划”的发起
三 “上海写作计划”的实施
四 交流与碰撞
五 “驻市作家”背后的故事
(一)“我又开始写作了”
(二)“我有一个中国女儿”
六 结束后的开始
七 结语
附录
B.1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 文学作品翻译现状
二 文学理论的翻译
三 文学批评的翻译
四 文化超系统:外国社会思想的翻译
(一)外国城市文化研究的翻译
(二)对上海(中国)城市文化理论的翻译
五 上海文学在海外文学体系中的生存与发展
BⅦ 网络文学
B.17 对“网络文学”发展的推动与阻碍
一 对“网络文学”概念的改造与重构
二 对“网络文学”产品的维护与阻碍
BⅧ 影·视·剧
B.18 在消费制造中超越
一 爱情,不止于交易和床戏
二 刺激,除了杀人还有正义
三 温情,永恒的人性光辉
四 深刻,不意味着乏味
B.19 困境与生机:上海戏剧编剧生态考察
一 现状:青黄不接,大量流失
二 从“剧作家”到“编剧”:文学的失落
三 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到“既求所有,更求活用”
四 建人才高地须“不拘一格”
五 打造全新的剧作家培养模式
六 树立“一剧之本”的意识,形成一股戏剧的合力
七 结语
B.20 以改革促发展
一 成绩和优势
1.丰厚的传统积淀
2.强大的演员阵容
3.成熟的经典剧目
4.领先的市场地位
5.创新的文化体制
二 问题与挑战
1.演出市场的萎缩
2.创作能力的薄弱
3.人才结构失衡
4.院团管理的滞后
三 上海戏曲院团的改革历程
四 戏曲院团改革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传承与创新
2.改革与发展
3.事业发展和产业发展
五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主要任务
1.保护传承
2.创作策划
3.普及推广、营销宣传
4.人才培养
5.艺术交流
6.制度规划
B.21 从地域化到世界性
一 上海电影的世界性特质
二 上影集团的发展方针和制片路线
三 上海电影世界性特质的表现
结语
BⅨ 附录
B.22 2012年上海文学纪事*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摘要
上海蓝皮书编委会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