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Volunteer Service (2018)
[内容简介] 本书由“总报告”“分报告”“地方篇”“机构篇”“项目篇”“专题篇”“借鉴篇”七个部分组成,全面展现了2016年以来中国文化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中国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的实践特征、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探讨了文化志愿服务的理论与政策,为新形势下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建设工作提供权威的、系统全面的文化志愿服务资料,填补全国层面文化志愿服务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关信息
Abstract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中国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6~2018年)
一 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状况与成就
(一)文化志愿服务发展被纳入国家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二)文化志愿服务发展被列为国家和地方“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建设内容
(三)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的法治基础得到夯实
(四)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五)文化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化发展得到推进
(六)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建设成就突出
(七)文化志愿服务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形式不断创新
(八)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与教育培训不断加强
(九)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应用得到发展
(十)文化志愿服务实践和理论研究得到推进
二 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一)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的问题
1.文化志愿服务区域、群体和层次的不平衡发展问题
2.文化志愿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信息的联通共享亟须加强
3.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规范不健全,激励保障制度不完善
4.文化志愿服务的社会组织化水平不高、多元化发展不足
5.对文化志愿服务实践和理论的研究水平需要提升
(二)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区域、群体和层次的均衡发展
2.推动信息平台和网络联通建设,提高志愿服务信息化水平
3.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规范,完善激励保障制度
4.提高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化水平,推动文化志愿服务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5.提升对文化志愿服务实践和理论的研究水平
三 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机遇与趋势
1.文化志愿服务助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
2.文化志愿服务助力文化精准惠民
3.文化志愿服务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4.文化志愿服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5.文化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6.文化志愿服务助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Ⅱ 分报告
B.2 我国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一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建设意义
二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进程与成就
(一)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
(二)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活动开展
(三)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
(四)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网络的拓展
(五)公共图书馆职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六)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屡获嘉奖
(七)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研究成果丰硕
三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经验
(一)合作用人:重庆图书馆的志愿者管理之路
(二)真人图书馆:苏州图书馆的志愿服务形式创新结晶
(三)品牌体系化:金陵图书馆的志愿服务品牌运营之道
四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
(一)志愿服务管理更趋制度化与规范化
(二)志愿服务内容更趋常态化与专业化
(三)志愿服务模式从线下模式向“互联网+”模式转型
B.3 我国文化馆(群艺馆)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一 我国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状况
(一)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二)文化志愿服务规范管理不断加强
(三)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不断擦亮
(四)文化志愿服务得到拓展
(五)文化志愿服务形式不断创新
(六)文化志愿服务培训力度得到加大
(七)文化志愿服务理论研究不断深化
二 我国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 我国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发展任务
(一)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制度体系
(二)加强网络建设,不断提升文化志愿服务科学化管理水平
(三)发挥示范引领,建立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
(四)健全激励机制,推动文化志愿服务与个人发展相统一
B.4 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与激励机制发展报告
一 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发展总体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二 研究设计与调查过程
三 博物馆文化志愿者的特征及其服务情况
(一)年龄分布
(二)性别分布
(三)职业分布
(四)学历分布
(五)收入分布
(六)志愿者服务时间
四 志愿者服务动机分析
五 志愿者服务需求分析
六 志愿者满意度分析
(一)外在满意度
(二)内在满意度调查
七 我国博物馆志愿者激励方式的特点与问题
(一)当前博物馆志愿者激励方式的特点
(二)目前志愿者激励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1.沟通渠道匮乏
2.公平感知引导空缺
八 总结
B.5 我国美术馆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一 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状况的个案分析
(一)中国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1.树立先进理念,建立完善的管理
2.具备完整的文化志愿服务计划,保障了服务的延续性、系统化
3.多样化、人性化的嘉许和保障制度巩固了文化志愿服务的基础
(二)重庆市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1.地区较大的美术馆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文化志愿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
2.各级美术馆开始意识到文化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并积极筹划组建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和规章
3.在文化志愿服务方面积极思考,把握自身优势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
(三)四川省的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现状与面临问题
1.对美术馆的文化志愿服务很重视,主动采取有效的方法
2.文化志愿服务起步较晚,在工作中摸索出不少经验,积极应对各种问题,形成了亮点
3.各馆对文化志愿服务有很大需求,部分美术馆在这方面已有具体规划
(四)上海市的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现状与面临问题
1.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先进,配套规章和设施健全
2.志愿者来源多样化,人员素质不断优化,但人员流动性大,性别比例失衡,老龄化问题严重
3.人员培训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
4.文化志愿服务馆际的交流不够,缺乏统一有效的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平台
二 我国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一)差异性大是我国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的特点
(二)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大
1.在编志愿服务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2.资金短缺
(三)志愿服务标准不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志愿者流失率大、结构单一
1.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的标准、管理制度不健全,亟待规范统一
2.流失率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提高自管能力
4.嘉许机制不健全,保障不完善也是美术馆文化志愿者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统一的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平台亟待建立
(五)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有待健全,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严重匮乏
三 共筑我国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的美好未来
(一)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和深化对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
(二)创新带动,资金护航,提升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的水准
(三)积极推进文化志愿服务管理专业化、人性化和现代化
1.制定志愿者章程和管理办法
2.广泛招募,严格准入,细分服务内容,使文化志愿者各尽其才
3.不断加强认识,建立人性化管理环境
4.开展丰富的高质量的志愿者培训
5.依托文化志愿者,创新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6.建立依托“价值评估”上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7.建立有效通畅的文化志愿服务沟通渠道
(四)完善保障体系,健全法律规章,开展理论研究
(五)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嘉许机制
(六)增进交流,开展合作,优化文化志愿服务大环境
(七)开创面向未来的、创新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文化志愿服务新局面
四 总结
B.6 我国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一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文化志愿服务历程
(一)协会成立及其工作定位
(二)开展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的缘起
(三)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的实施
1.试点河北,摸索经验
2.四省并进,完善机制
3.覆盖10省,规范管理
二 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一)新疆:民族语言古籍普查实现新的突破
(二)山东:重大古籍普查新发现鼓舞人心
(三)江苏:跨界实施古籍普查志愿服务做出示范
(四)安徽:以良好的机制设计引领志愿服务
(五)山西:文物大省因地制宜组织志愿普查
三 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主要收获
(一)推进古籍普查按期完成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培育古籍保护后备人才
(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四 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经验和启示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是活动得以展开的关键
(二)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是活动顺利实施的保证
(三)调查研究、方法创新是活动持续推进的动力
(四)宣传推广、营造氛围与活动成功举办相辅相成
Ⅲ 地方篇
B.7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一 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点,塑造优质服务团队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
(二)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综合素质
二 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丰富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
三 积极开展“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示范活动,推动区域文化互动
四 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五 问题与对策
B.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一 规范管理、健全组织、壮大队伍,夯实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基础
二 以“走基层、种文化”为主要内容,深入实施3项示范性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一)积极开展“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宁夏行活动
(二)积极联系“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开展走基层活动
(三)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农村文化志愿者行动计划
三 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9个主题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四 丰富文化志愿服务形式和载体
五 服务基层群众和特殊群体,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
六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重点任务
B.9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一 以国家示范性文化志愿活动为引领,助推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和中国文化强国发展战略
(一)助推广西乃至中国公共文化品牌与国际公共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助推内地与广西边疆地区文化交流的合作共赢
(三)助推群众文化品质的提升和文化队伍素质的提升
二 以健全文化志愿者网络机构和完善文化志愿服务制度为抓手,助推文化惠民全面普及
(一)建立区市县乡四级网络
(二)完善文化志愿服务制度,提升志愿服务效能
(三)大力弘扬文化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活动开展
三 强化文化志愿品牌活动,提升特色亮点
四 通过文化资源整合,服务基层大众
五 依托示范区创建城市,推动发展农村文化志愿服务
六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B.10 黑龙江省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一 加强顶层设计,抓好组织领导,重点推动文化志愿队伍建设
二 依托总体部署,抓好活动组织,积极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开展
三 打造数字平台,加强管理与宣传,坚持培训与服务并重
B.11 贵州省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一 制定政策,探索文化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二 完善管理与协调机制,构建文化志愿服务网络体系
三 建立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四 重视教育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服务水平
五 围绕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六 以优秀典型引领文化志愿服务风尚
七 实施“阳光工程”,推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
八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重点
B.12 四川省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一 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建设志愿服务组织网络
二 加强文化志愿服务规范管理,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
三 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服务水平
四 对接开展全国示范性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一)持之以恒开展“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
(二)积极对接“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
(三)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村级文化志愿服务全覆盖
五 持之以恒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六 “十三五”时期发展的重点任务
B.13 重庆市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一 组建机构,健全网络
二 广泛招募,壮大志愿者队伍
三 出台政策,规范管理
四 搭建平台,创新服务
五 统筹整合,拓宽志愿服务平台
六 广泛活动,培育品牌
七 示范引路,创新文化志愿服务举措
八 促进均等,推进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开展
九 未来的重点任务
B.14 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一 建设背景
(一)“志愿者之城”建设
(二)深圳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建设
二 主要做法
(一)起步较早
(二)组织建设规范
1.注重制度引领
2.注重组织保障
3.注重平台支撑
4.注重规范引导
5.注重队伍培育
(三)保障机制完善
1.完善培训机制
2.细化管理机制
3.建立激励机制
(四)注重品牌建设与管理
1.项目精细化
2.服务专业化
3.管理科学化
4.成果作品化
三 活动成效
(一)实现社会文化资源有效整合
(二)有力激发基层文化活动热情
(三)落实了“文化民生”任务
四 经验分析与启示
(一)要明确文化志愿服务的内涵定位
(二)要理顺文化志愿者、文化管理者和社会受益者三者的需求关系
(三)要注重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保障
Ⅳ 机构篇
B.15 故宫博物院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历程与经验
一 故宫博物院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状况
(一)故宫志愿者组织情况
(二)志愿者服务岗位与服务内容
1.展览讲解
2.公众咨询
3.教育活动辅导
4.主题宣讲
5.活动策划
6.信息采集
7.讲座服务
8.志愿讲堂
(三)志愿服务数据分析
二 故宫志愿者的团队创建与组织建设
(一)团队创建:需求、职责与遴选
(二)组织建设:统筹、自管与定责
三 故宫志愿者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
(一)证件管理:对志愿者身份的双向认同
(二)制度管理:为志愿者日常管理建立依据
(三)考评管理:时间、次数、定时定岗
(四)激励管理:培养志愿者的荣誉感、使命感
四 结语
B.16 国家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历程与经验
一 国家图书馆的文化志愿服务概况
(一)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
(二)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
1.以党团干部为先锋,持续带动员工群众参与度
2.以制度建设为重点,逐步实现志愿服务规范化
3.以业务需求为核心,大力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
(三)文化志愿服务运行管理流程
二 国家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状况
(一)“春雨工程”专项文化志愿活动
1.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阅读推广活动
2.“文津图书奖”阅读推广活动
3.中华古籍保护志愿服务行动
4.国家图书馆流动讲坛
5.图书馆边疆巡展
6.新疆农民画展
(二)依托国家图书馆服务阵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 国家图书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一)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是基于国家图书馆职能定位和资源优势,发挥服务国家文化战略部署的合理实践
(二)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是发挥国家图书馆行业引领作用,打造“共建共享共赢”专业化公益服务的有益探索
(三)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是拓展国家图书馆业务思路,促进与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交流的有力抓手
(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是推进国家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的创新举措
四 国家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开展思路与做法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国家级文化项目实施工作中发挥志愿者作用
(二)充分依托国家图书馆文化资源和专业人才队伍优势开展志愿服务
(三)充分发挥国家图书馆阵地优势,不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四)紧密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在志愿服务项目中锻炼人才、培养人才
五 国家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与业务工作界限难明确
(二)志愿服务项目与志愿队伍缺乏长效支持难持续
六 国家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
(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紧密围绕国家文化建设大局和国家图书馆职能定位谋划文化志愿服务工作
(二)结合《国家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纲要》,继续推进“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长期稳定、科学有序开展
(三)继续按照《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构建典型引领模式,拓展志愿服务领域
B.17 首都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历程与经验
一 首都博物馆志愿服务发展状况
(一)志愿者状况
(二)志愿者服务岗位与服务内容
(三)团队创建与管理架构
二 首博志愿者管理的思路与经验
(一)准确定位博物馆志愿者群体的构成与需求
(二)以制度保证志愿者队伍的素质
1.规范的招募筛检工作机制
2.规范的岗前培训工作机制
3.规范的实习考核工作机制
(三)以制度保证志愿者服务的质量
1.规范的在岗培训工作机制
2.规范的综合考评工作机制
3.规范的双轨管理工作机制
(四)以制度促进志愿者组织的活力
1.规范的表彰奖励工作机制
2.规范的荣誉管理工作机制
三 经验与启示
B.18 厦门市文化馆(美术馆)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历程与经验
一 文化志愿服务现状与特点
(一)文化志愿服务现状
(二)文化志愿服务特点
1.开展“精彩生活 幸福使者”“文化惠民 为您服务”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2.开展“感受艺术 美丽心灵”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更多群众自觉走进文化场馆
3.积极打造“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模式
4.开展“邻里守望 文化暖心”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关爱和温暖
5.开展“欢乐节日 爱我中华”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特色传统文化
二 文化志愿服务的优秀品牌案例
(一)厦门青年民族乐团:一支有水平、没有铜臭味的乐团
1.主要活动
2.社会效益
(二)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团:传播传承闽南文化的烫金名片
1.主要活动
2.社会效益
(三)美术大篷车:家门口的美术馆、无墙的美术馆
1.主要活动
2.社会效益
(四)全民共享艺术普及成果
1.主要活动
2.社会效益
(五)厦门市、区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1.主要做法
2.社会效益
三 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经验
(一)借助厦门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时机,加强管理与扩充
(二)加强理论研究与队伍培训
(三)增强创新意识,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
(四)积极采取对策破解文化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B.19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志愿服务发展历程与经验
一 非遗志愿者团队培育的发展历程
(一)青少年志愿者
(二)社会志愿者
(三)小小志愿者
二 针对不同团队的管理
(一)青少年志愿者团队的管理
(二)社会志愿者的管理
1.组织建设
2.活动开展
3.志愿者管理
4.制度建设
5.理论研究
(三)小小志愿者的管理
1.开设“非遗学堂”传播传承非遗
2.开展主题志愿学习活动
3.开展非遗宣传活动
4.开展非遗广播、讲解、表演
三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需要进一步加强上级部门系统科学的管理
(二)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志愿者相应技能的培训
(三)需要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活动激励及考核机制
Ⅴ 项目篇
B.20 “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典型案例
一 雅砻文化节湖南文化志愿者赴西藏播“春雨”——湖南省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
(一)主要活动
1.“剧”“场”相接,梅开二度
2.军营巡演,真情互动
(二)经验与成效
1.认真选拔,精心准备
2.克服困难,品质过硬
3.全情投入,高度评价
二 中西部22个省(区、市)贫困地区业务骨干影视制作培训班——河北省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
(一)主要活动
1.“破冰”行动
2.理论教学
3.实践体验
(二)经验与成效
1.领导重视,管理有序
2.精心准备,周密部署
三 “春雨工程”系列活动——故宫文化边疆行
(一)主要活动
1.“上书房”大型公开课
2.“紫禁城里的学堂”专题讲座
(二)经验与成效
四 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文化骨干系列大讲堂——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边疆行活动
(一)主要活动
1.汉藏文化交流项目培训班
2.新疆、兵团部分基层骨干培训班
3.边境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培训班
4.“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
(二)经验与成效
五 三明客家文化摄影展——三明市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
(一)主要活动
(二)经验与成效
六 “互阅书香”图书交换志愿服务项目——首都图书馆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
(一)主要活动
1.签约及图书捐赠仪式
2.“旧京民俗”专题展览
3.援建规划
4.援疆活动
(二)经验与成效
七 “有福之州 文化共享”——福州市文化志愿者边疆文化交流活动
(一)主要活动
1.活动人员
2.活动行程
(二)经验与成效
八 “礼乐学堂”博州行——湖北省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
(一)主要活动
1.临时展览加深友谊
2.讲解培训引人入胜
3.专家讲座深受欢迎
4.社教活动精彩纷呈
5.馆际交流促发展
(二)经验与成效
B.21 “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典型案例
一 国家京剧院现代京剧《党的女儿》江西抚州演出
(一)主要活动
1.名剧名段深受欢迎
2.《党的女儿》如期上演
(二)活动经验与成效
二 国家京剧院现代京剧《红灯记》四川泸州演出
(一)主要活动
(二)经验与成效
1.领导重视,鼓舞士气
2.战胜疲倦,毫不懈怠
3.倾情投入,引人入胜
4.精彩演出,深受欢迎
三 中国交响乐团《打开音乐之门》室内乐音乐会云南曲靖演出
(一)主要活动
(二)经验与成效
1.语言讲述结合独奏示范,促进高雅艺术普及
2.启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实现民众广泛参与
四 中国铁路文工团话剧《叩问》江西赣州演出
(一)主要活动
1.领导高度重视,事先精心安排
2.演出独辟蹊径,紧扣社会问题
(二)经验与成效
B.22 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典型案例
一 “温馨影院”——北京市西城区第一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一)主要做法
(二)项目成效
二 “大来时间馆”——上海市安亭镇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一)主要做法
(二)项目成效
三 “乡村音乐厅”——河南省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一)主要做法
(二)项目成效
四 “巴陵戏进校园”——湖南省岳阳市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一)主要做法
(二)项目成效
五 “快乐早读”国学经典诵读——广东省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一)主要做法
(二)项目成效
六 “文化连锁店”——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一)主要做法
(二)项目成效
七 花灯演艺传承文产扶贫“千村计划”——贵州省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一)主要做法
(二)项目成效
八 “群众自乐班”展演——陕西省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一)主要做法
(二)项目成效
九 “金管银弦”文艺志愿服务团队重庆市南岸区基层志愿帮扶活动——中国交响乐团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一)主要做法
1.帮助农民建立铜管乐队并登上国家级舞台
2.帮助盲童“扬帆管乐团”实现音乐梦想
3.帮助留守儿童组建“梦之翼”童声合唱团
4.为农民演奏“田园音乐会”
(二)项目成效
Ⅵ 专题篇
B.23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信息传播状况研究
一 研究对象及方法
二 文化志愿服务信息发布状况分析
(一)发布信息数量
(二)阅读量与点赞数
(三)信息内容及其受关注状况
三 存在的问题
(一)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异大,总体而言中部地区处于落后位置
(二)许多信息推送对文化志愿服务与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未进行明确区分
(三)服务活动成果展示较少,多数公众号未能全面呈现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
(四)微信推送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吸引力较弱
四 总结与建议
B.24 我国文化馆(群艺馆)文化志愿服务信息传播状况研究
一 研究对象及方法
二 文化志愿服务信息发布状况分析
(一)发布信息数量
(二)阅读量与点赞数
(三)信息类型及其受关注状况
三 存在的问题
(一)功能未充分开发,多数未能发挥公众号管理作用
(二)许多推送标题不明,内容也未能显现文化志愿服务特色
(三)推送形式不能充分激发群众阅读与互动兴趣
(四)缺少反映志愿服务过程与成效的相关信息
四 总结与建议
B.25 我国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信息传播状况研究
一 研究对象及方法
二 文化志愿服务信息发布状况分析
(一)发布信息数量
(二)阅读量与点赞数
(三)信息内容分析
1.品牌引领
2.特色突出
3.关注度高
三 存在的问题
(一)微信公众号功能开发不完善
(二)文化志愿服务内容推广不完整
(三)博物馆与阅读者之间缺乏线上互动
四 总结与建议
B.26 我国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研究状况
一 我国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研究总况
二 我国图书馆志愿服务的研究重点及其观点
(一)重视对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概念界定研究
(二)重视对图书馆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研究
(三)重视对馆内服务的研究,兼顾研究面向基层的服务实践
(四)重视对服务管理体系与机制的研究
1.招募与准入机制
2.教育培训机制
3.考核与激励机制
4.退出机制
5.长效机制
三 关于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发展趋势的研究
(一)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趋势
(二)以数字化推动规范化管理的趋势
(三)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品牌化、项目化、特色化发展趋势
(四)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精准化与基层化趋势
(五)文化志愿服务的互动化趋势
(六)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B.27 我国文化馆志愿服务研究状况
一 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的研究概况
二 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的研究议题
(一)文化馆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二)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的现状及案例研究
(三)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的作用研究
(四)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五)推进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的措施研究
三 总结与思考
1.拓展视野,扩大关注点
2.改进研究方法
3.挖掘理论深度
B.28 我国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研究状况
一 我国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研究概况
二 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的研究视角与议题
(一)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研究的新视角
(二)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案例研究
(三)博物馆志愿者的价值与作用研究
(四)博物馆志愿者的管理制度研究
(五)博物馆志愿者的激励机制研究
(六)博物馆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七)博物馆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三 总结与思考
Ⅶ 借鉴篇
B.29 法国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经验分析
一 法国文化志愿者队伍与组织的发展现状
二 法国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经验
(一)定义缺失成就灵活体制
(二)灵活的志愿活动请假制度
(三)协会管理义务性与志愿服务公益性的基本守则
(四)法律责任划分清晰
(五)因地制宜的保险制度
(六)志愿服务认可机制的激励政策
三 经验启示
(一)法国人民对志愿服务的高度参与
(二)志愿服务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完备的志愿服务认可体系
B.30 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志愿服务发展经验分析
一 布鲁克林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项目和内容
(一)社区志愿者
(二)青年项目志愿者
(三)展厅导览志愿者
1.工作类型
2.培训时间
3.培训内容
4.志愿者管理与激励
二 布鲁克林博物馆志愿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艺术、研究、教育是志愿工作的中心
(二)认清实际,找准方位
三 布鲁克林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的启示
(一)用志愿服务引领社会和谐发展
(二)用博物馆教育代替博物馆导览
(三)用培训体现博物馆对志愿者的尊重
B.31 日本志愿服务制度与公民馆的发展
一 逐步发展的登录制度和完善的保险制度
(一)逐步发展的登录制度
(二)完善的保险制度
二 非营利组织与日本志愿服务发展
三 志愿服务与公民馆的运营
(一)公民馆的职能与人员结构
(二)公民馆的组织架构
(三)公民馆的活动机制与志愿服务的开展
四 总结与思考
Ⅷ 附录
B.32 大事记
B.33 作者列表
B.34 后记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编委会成员名单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http://politics. people.com.cn/n1/2017/1027/c1001-29613459.html。
本书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人民出版社,2016年。
本书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民出版社,2017年。
柳斌杰、雒树刚、袁曙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学习问答》,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年。
李雪:《文化志愿服务:春雨滋润大地》,《中国文化报》2017年3月1日第2版。
王连文:《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深入推进》,《中国文化报》2018年6月28日第3版。
薛帅、陈璐:《扎实推进机构改革任务落实 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中国文化报》2018年6月11日第2版。
马谊:《中美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比较研究》,《图书馆研究》2017年第4期。
王方园:《国内外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研究述评》,《图书馆学刊》2016年第12期。
马灵、王晴:《关于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模式的探讨》,《图书馆研究》2016年第4期。
罗元鸿:《“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与网络志愿服务的融合模式研究》,《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年第6期。
曾婧:《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模式探析》,《图书馆界》2016年第3期。
丁若虹:《搭建文化志愿服务平台 打造公共图书馆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以河北省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例》,《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4期。
吴可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山西省公共图书馆为例》,《晋图学刊》2017年第2期。
程大帅:《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可行性及实践探究——基于信息弱势群体的视角》,《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年第1期。
张贺:《重庆图书馆致力于文化志愿服务(文化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17年2月16日。
姜锋:《苏图全城招募“真人图书馆”故事人》,《苏州日报》2017年10月21日。
金陵图书馆:《“朗读者”活动持续升温,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金陵图书馆网,http://www.jllib.cn/dtzx/hdzx/201711/t20171110_18884.html。
魏娜:《专家谈我国志愿服务的机遇、成就与发展》,沈阳市志愿服务网,http://www.syszyz.org/2901/content_71769.html。
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编《关于历史时空的解码与代言-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工作五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2007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者协会编写:《学习、分享、奉献: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10周年纪念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
楼锡祜:《博物馆志愿者中的义工和志工》,《中国文物报》2010年1月13日第6版。
帕特丽夏普雷斯特维奇:《博物馆与博物馆之友和志愿服务者的微妙关系》,《博物馆研究》1985年第4期。
托马斯·尼克尔:《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的志愿服务》,《中国博物馆》1988年第2期。
王建华:《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和激励机制的探索》,《博物馆研究》2012年第1期。
林冠男:《从我国博物馆中的志愿者谈起》,《中国博物馆》2003年第1期。
诸迪:《在2013“志愿者与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年会上的致词》,2013年9月12日,中国美术馆2013年“志愿者与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年会专题网站:http://www.namoc.org/xwzx/zt/ggfwnh/。
余良峰:《深化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浙江美术馆积极创新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文化报》2017年7月16日第3版。
朱永安:《美术馆志愿者:招得来还要留得住》,《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2013年9月22日第1版。
文化部财务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6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文化报》2017年5月15日。
《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2017年10月18日,新华网。
《志愿服务,亟待法律“护航”》,《人民政协报》2015年7月3日。
並目诚士等编《日本现代美术馆学》,五观出版社,2002年。
《大英博物馆志愿服务政策/The British Museum's Policy on Volunteering》,大英博物馆网站。
杨应时:《国内美术馆志愿者工作调研报告》,《中国美术馆》2015年第1期。
杨应时:《共享艺术的快乐:中国美术馆志愿者工作十年回顾》,《中国美术馆》2016年第6期。
杨兰亭:《关于中国美术馆志愿服务和管理的思考》,《中国美术馆》2015年第5期。
马克·A.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刘鹏、陈娅:《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志愿者运作模式对国内美术馆的借鉴》,《美育学刊》2016年第7期。
克里丝蒂·范·霍芬:《招募与管理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者管理手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年。
南方网:《深圳:“志愿者之城”》,2015年7月29日,http://sz.southcn.com/content/2015-07/29/content_129475638.htm。
张合运:《2016年“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汇报材料》。
〔加拿大〕盖尔·洛德、拜伦·洛德:《博物馆管理手册》,杨康明、郝黎、方遒、高小龙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
果美侠:《博物馆志愿者管理方法探寻》,《故宫学刊》2015年第14辑。
〔美〕克里斯蒂·范·霍芬等:《招募与管理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者管理手册》,庄智一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7年。
〔美〕尼尔·科特勒等:《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潘守永等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
文化部:《“故宫讲坛”第100讲特别活动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发布日期2017年2月13日,http://www.mcprc.gov.cn/whzx/whyw/201702/t20170213_490725.html,最后浏览日期2017年10月23日。
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规章制度汇编》,故宫出版社,2013年。
于群、冯守仁:《文化馆(站)业务培训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张承清:《浅谈群众文化与文化志愿者》,《神州民俗》2011年第128期。
陈琼、杨芳怀:《浅谈“互联网+”视域下的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以首都图书馆为例》,《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年第9期。
王方园、徐向东:《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图书馆学刊》2018年第6期。
朱亚萍:《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探讨》,《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年第8期。
杨国栋:《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探析》,《出版广角》2018年第6期。
叶颖:《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思考》,《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年第3期。
王丽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图书馆志愿服务》,《兰台世界》2017年第24期。
王康、王晓慧:《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公共图书馆》2017年第3期。
丁若虹:《搭建文化志愿服务平台,打造公共图书馆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以河北省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例》,《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4期。
朱多刚、刘城晨:《公共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与传播影响力研究——基于省级样本数据的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16年第12期。
吴爽:《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图书馆学刊》2016年第1期。
林林、张苏媛:《“大档案”视角下高校文化馆群协同创新管理研究》,《浙江档案》2018年第11期。
肖贵中:《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年第16期。
卢莉娜:《文化馆开展数字文化服务的探索与思考》,《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年第8期。
马知力:《如何运用微信进行文化馆的群文宣传工作》,《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1期。
唐喆:《文化馆如何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以溧水区文化馆为例》,《大众文艺》2017年第8期。
蒋恩智、吴冰心、王凯元、崔伟文:《“互联网+”时代文化志愿者服务探析——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年第21期。
钱兆悦:《文旅融合下的博物馆公众服务:新理念、新方法》,《东南文化》2018年第3期。
仝召娟、梁婕、许鑫:《我国非遗保护政府机构官微利用现状及优化策略》,《图书情报工作》2017年第2期。
马晓华:《高校博物馆志愿讲解服务工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志愿者中心为例》,《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孙丽霞:《志愿服务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发展》,《四川文物》2011年第5期。
郭珽:《如何吸引和留住用户——故宫博物院新媒体运营策略》,《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3期。
赵玉:《基于观众视角的我国博物馆微信营销策略研究》,《东南文化》2016年第4期。
刘芳:《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全运会文化志愿服务为例》,《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年第8期。
孟志丹、张焱:《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时间研究——以辽宁省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为例》,《图书馆学刊》2016年第12期。
佟昭、康尔平:《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图书馆学刊》2015年第4期。
王方园、徐向东:《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图书馆学刊》2018年第6期。
王方园:《国内外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研究述评》,《图书馆学刊》2016年第12期。
谢海华、文红峰:《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调查分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年第5期。
张皓珏:《“欧洲文化之都”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启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年第11期。
高迎刚:《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艺术百家》2013年第6期。
李国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制度构建与实现路径》,《图书情报工作》2017年第16期。
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十大趋势——兼论“十三五”规划与志愿服务新常态》,《青年探索》2016年第2期。
田庚、杨依凡、刘旭霞:《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志愿文化导向机制研究》,《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王婕:《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505个志愿服务项目的数据调查》,《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6期。
徐向文、李迎生:《志愿服务助力城乡社区自治:主体协同的视角》,《河北学刊》2016年第1期。
赵剑民:《作为文化时尚的志愿服务及其组织机制——兼论志愿服务事业的长效机制》,《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
周余姣:《保障与方向——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条款的解读》,《图书馆论坛》2017年第6期。
刘剑波:《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指南——招募与管理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者管理手册》,《博物院》2017年第5期。
彭舟、曹珺:《浅谈博物馆志愿者建设》,《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17期。
王敏:《博物馆志愿者管理与激励机制探析》,《博物馆发展论丛》2017年。
尤丽雪:《探索博物馆志愿者自我管理的新模式——以厦门市博物馆为例》,《文物世界》2017年第2期。
郑小萍、周瑾璇:《博物院志愿者管理工作初探——四川博物院工作实践》,《博物院》2017年第4期。
张彩玲:《对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和激励机制的探讨》,《大众文艺》2017年第8期。
协会生活最高委员会编《志愿服务共识基础》,法国国民教育部网站,http://associations.gouv.fr/IMG/pdf/hcva_socle_commun_benevolat2014.pdf。
〔日〕文部科学省:《社会教育調査》,平成27年。
〔日〕日本厚生労働省:《NPO法人における雇用·ボランティアの現状》,http://www.mhlw.go.jp/topics/npo/。
〔日〕全国社会福祉協議会:《ボランティア情報·保険のひろば》,平成28年11月号。
〔日〕日本内閣府:《特定非営利活動促進法》,平成10年3月 25 日,平成23年修正。
〔日〕全国社会福祉協議会:《ボランティア情報·保険のひろば》,平成28年11月号。
焦培欣:《日本志愿者活动保险的运作机制及其借鉴价值》,《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