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98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图书

Deepening China's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SSAPID:101-3757-7172-31
ISBN:978-7-5097-5697-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深化改革的方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收入分配改革、所有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等亟待破题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书中集结了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关信息

丛书名:政治经济学研究(2014卷/总第15卷)
作 者: 王振中 胡家勇
编 辑:林尧;韩德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有效发挥政府作用(代序)

 《政治经济学研究》学术委员会

 第一篇 一般理论探讨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改革主线

   一 关于主要矛盾的理论

   二 对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误区

   三 中国社会的三重属性及其矛盾分析

   四 从权力走向权利:中国现阶段改革的主线

    (一)约束国家过大的权力,规范权力运作方式

     1.确立税收法定原则,改革国家财税体制

     2.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认真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履行好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责

    (二)健全和完善产权制度,规范和调整微观主体的权利关系

  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

   一 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 市场化改革的跨越式发展阶段

   三 十六大以来我国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发展新时期

    (一)削弱市场调节作用会导致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经济结构难以调整

    (二)渐进式市场化道路与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

   四 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加快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二)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四)加快构建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市场化指向的经济改革的“异化”现象和应对策略

   一 市场化指向的经济改革的“异化”现象和典型事例

    (一)利用国有产权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而出现的国有资产被侵吞的非市场获利现象

    (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改革所导致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对市场的高度垄断现象

    (三)利用增加多元化供给的改革而产生的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的不合理“退出”现象

    (四)为实现土地等经济资源配置市场化而产生的强势政府与民争利现象

    (五)为发展农村集体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村合作经济改革,产生少数基层领导滥权或乡村权贵的私家财产积累的现象

   二 我国市场化指向的经济改革发生“异化”的原因和机理分析

    (一)改革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开展,缺乏对改革“异化”的系统理论分析的工具,尤其缺乏对各利益主体的应对策略分析和研究的工具

    (二)改革按照“单向思维”的利益调节机制的模式开展,对改革后新的利益集团形成与对策的复杂预期估计不足或缺乏认识

    (三)改革缺乏“自下而上”的民主程序和推动机制,许多改革方案的制定缺乏对弱势利益主体的主动保护和支持机制

    (四)改革采取的“渐进式”制度变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改革的推进时间,或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时机

   三 纠正经济改革的“异化”和防止“异化”发生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对制度变迁和改革的“异化”机理等研究

    (二)对政府主导的改革推进的行政权力加以严格限制和界定

    (三)对强势的利益集团和群体的“异化”改革的行为与倾向实行有效的约束

    (四)推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有机结合的改革路线

  重新认识剥削与私有制的关系

   一 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跨越了政治障碍

   二 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跨越了法律障碍

   三 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跨越了政策障碍

   四 把剥削与私有制看作孪生兄弟构成了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理论障碍

   五 剥削产生于报酬与贡献的脱节,与所有制没有本质的关系,与私有制更没有必然的联系

   六 把非劳动收入和剥削区分开来,把剥削与私有制区分开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扫清理论障碍

   七 消灭剥削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消灭私有制

  能力、健康冲击与贫困脆弱性

   一 引言

   二 能力、冲击与消费平滑理论和实证模型

    (一)消费平滑的基本模型

    (二) 冲击、能力投资和消费平滑

     1.冲击与消费平滑的模型框架

     2.模型求解与比较静态分析

    (三)健康冲击与收入、支出的实证模型

   三 健康及健康冲击的定义

   四 数据来源与分析

   五 实证分析的结果

    (一)能力与健康状况

    (二)健康冲击与收入、支出波动

    (三)健康冲击、保险与“贫困陷阱”

   六 冲击与贫困:总结

  中国居民消费率真的这么低吗?

   一 引言

    (一)已有文献回顾

     1.对中国居民消费率水平偏低原因研究的文献

     2.关于研究如何提高中国居民消费率的文献

     3.论证中国低居民消费率水平合理性的文献

    (二)我们的观点:中国的居民消费率是被低估的

   二 中国居民消费率被低估的几个旁证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实物消费增长率的偏差

    (二)服务性消费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偏差

   三 中国消费率低估的原因分析

    (一)居民消费“企业化”

    (二)居民消费“投资化”

    (三)居民消费“公款化”

   四 对中国真实居民消费率的一个估算——基于三个方面的调整

   五 结论

  论生态市场经济

   一 生态市场经济的含义

   二 市场经济向生态市场经济蜕变是当代世界变革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三 生态市场经济改变世界

   四 积极推进我国的生态市场经济建设

 第二篇 政府职能转换与公共领域改革

  政府的双重身份与职能转变

   一 政府与市场的内在联系

    (一)政府的双重身份和三只手

    (二)作为强制机构的政府自身如何受到约束?

    (三)作为经济实体的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寻租和设租

     2.委托-代理问题及经理人保护问题

     3.非国有经济难以与国有经济公平竞争

     4.经济行为扭曲

   二 我国政府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关系

    (一)政府介入经济活动过多

    (二)政府干预方式不当

    (三)政府权力进入市场

    (四)政府忽视公共服务

   三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

    (二)从管制型政府转向调控型政府

    (三)从发展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四)从人治政府转向法治政府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公共权力异化成因探析

   一 经济领域中权力与市场经济负效应相结合

   二 政治领域权力与权利相异化,政府职能存在某种错位

    (一)权力对权利的某种异化

    (二)政府职能的某种缺位越位

    (三)某些政府官员执政能力相对不强

   三 社会领域中公民社会不成熟

   四 权力异化的文化分析

    (一)传统社会依附性人格有余、独立性人格不足

    (二)近现代社会主体性人格仍没有完全确立

  政治关联、融资约束与企业生存*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中国企业生存的特征事实

    (一)数据说明

    (二)企业生存与KM生存函数

   四 模型、方法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二)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三)计量结果分析

    (四)进一步分析

   五 结论及政策含义

  缺少约束的地方政府、资本与社会经济失衡

   一 一个社会经济平衡和谐的模型

    (一)单人经济

    (二)双人经济

    (三)多人经济

   二 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经济失衡及制度因素

   三 现代西方社会经济的制衡及制度因素

   四 中国的制度安排及社会经济失衡

   五 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制度改革

  基于地方土地财政的政府间寻租体制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机制分析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研究

    (三)土地财政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三 研究框架

    (一)基本研究框架:公共选择视角

    (二)理论创新:“政府间寻租体制”

   四 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寻租的现实案例

    (一)地方政府初级市场视角下的“土地财政”

    (二)地方政府政策供给市场视角下的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职能异化

   五 结论与建议

  中国如何逾越“中等收入陷阱”

   一 引言

   二 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几个主要体制因素

   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四 结论

  “中等收入陷阱”与地方政府治理转型

   一 引言

   二 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吗?

    (一)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与自主创新能力匮乏并存

    (二)贫富分化与腐败严重并存

    (三)过度城市化与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短缺并存

   三 地方政府治理转型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

   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治理模式转型

    (一)改革政府考核机制,实现地方政府治理转型

    (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鼓励自主创新

    (三)放松政府管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中国公共产品服务高成本研究*

   一 公共产品服务成本研究的理论概述

   二 垄断体制是公共产品服务高成本的根源

    (一)垄断导致无效率

    (二)卡特尔模型下公共产品的政府垄断

   三 垄断体制下我国公共产品服务高成本的原因

    (一)硬约束制度的缺失导致不科学决策

    (二)社会监督的“公地悲剧”导致监督机制松散

    (三)公共产品领域的人员膨胀导致高成本

   四 公共产品公私伙伴体制:公共产品服务低成本的出路

    (一)垄断体制下无法达致公共产品服务低成本

    (二)公共产品公私伙伴体制的内涵

     1.公私伙伴关系是公私伙伴体制的基础

     2.公共产品政府决策科学化是公私伙伴体制的前提

     3.民营化改革是公私伙伴体制的主要机制

     4.需求导向型的公共产品服务机制是公私伙伴体制的必然要求

   五 公共产品公私伙伴体制的展望

  基础教育财政责任分散配置与集中配置之辩:比较与借鉴

   一 国外理论界关于教育财政分散供给与集中供给之辩

   二 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财政责任配置的状况与趋势

   三 对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供给责任再配置的启示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的国际比较

   一 引言

   二 财政支出影响经济增长机制分析

    (一)影响劳动生产率和有效劳动供给的支出

     1.教育支出

     2.公共医疗卫生支出

     3.社会保障支出

    (二)影响资本生产率和有效资本供给的支出

     1.政府资本支出

     2.公共社会支出

     3.政府研发支出

   三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四 各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事实分析

    (一)各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变动情况

    (二)各国政府财政支出和经济效益比较

   五 结论

 第三篇 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政策工具属性研究*

   一 国有企业是政府的企业

   二 国有企业的政策工具职能

   三 国有企业政策工具属性与政策执行成本

   四 基于国有企业政策工具属性的国企改革思路:从“政企分开”到“优化政企关系”

    (一)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二)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职能

    (三)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模式

  企业所有制改革及其结构变动趋势研究

   一 现有企业所有制结构是产权制度改革的结果

   二 中小企业所有制结构现状

    (一)企业所有制形式多姿多彩

    (二)由内资企业构成主体部分

    (三)国有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数量少、规模大

    (四)私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五)外资企业规模大于平均水平

   三 不同所有制中小企业单位数变动趋势

   四 不同所有制中小企业产值变动趋势

    (一)没有出现负增长的企业

    (二)出现一次负增长的企业

    (三)出现两次负增长的企业

    (四)出现三次负增长的企业

    (五)全部是负增长的企业

   五 不同所有制中小企业产值比重及排序变动趋势

   六 结论

  二元土地制度与城乡收入差距*

   一 中国二元土地制度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一)二元土地制度形成初始阶段

    (二)土地有偿使用改革探索阶段

    (三)“以地生财”向“土地财政”质变

   二 二元制度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影响

    (一)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

    (二)农民财富积累增长缓慢

   三 破解二元土地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消除城乡之间土地资源、资产和资本流动与增值的壁垒

    (二)构建城乡统一的住宅市场,为农民住房取得收益提供合法的平台

    (三)积极探索农地抵押融资模式,破除城乡二元金融格局

    (四)按中共十八大报告精神,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与土地级差收益分配的制度分析

   一 城市化土地短缺与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重庆模式

   二 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实施条件与利益分配机制

    (一)指标交易的三个前提条件

    (二)指标交易市场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

   三 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一)征地指标增加,缓解了城市土地需求缺口

    (二)土地源头上遏制了乡镇企业的粗放经营

    (三)土地用途的空间分离,形成城乡差异化的产业布局

    (四)农村建设用地资产的货币化与农民财产收入的增加

   四 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与城乡土地制度变迁

    (一)城乡二元产权与国有土地扩张的风险

    (二)落后地区后发优势的阻滞

    (三)“指标”交易与集体组织内部的利益冲突与治理

    (四)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防护网需求

  中国式乡村政治中的征地利益格局与征地制度改革分析*

   一 事后民主行为:中国式乡村政治中征地利益集团的角逐特征

    (一)斯蒂格勒传统

    (二)中国式乡村政治下的征地实践

   二 双重代理偏好与征地利益分配

    (一)基于双重代理的征地利益分配模型设定

    (二)按人口平均分配征地补偿款与征地利益分配

    (三)定额激励与征地利益分配

   三 事后民主行为与征地利益均衡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净收入假定

    (二)村委会与被征地村民集团的两阶段博弈分析

     1.博弈假定

     2.博弈求解

    (三)被征地村民集团“事后民主行为”的比较静态

   四 征地制度改革——中国征地利益集团关系的重塑

    (一)通过建立事前的征地听证和被征土地估价仲裁制度变“事后民主”为“事前民主”

    (二)通过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政企分开”塑造“纯粹的”被征地村民集团代理人

   结语

  我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模式选择与途径问题研究

   一 我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内涵认识偏差影响转型升级的策略定位

    (二)方向不明限制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三)缺乏人才保障削弱转型升级的基础

    (四)科研开发体系薄弱抑制转型升级的能力

    (五)资金短缺加剧转型升级的困难

   二 我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模式选择

    (一)国外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模式

     1.重组式转型升级

     2.再造式转型升级

     3.革新式转型升级

    (二)我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模式选择

     1.初创阶段的民营经济强基础是主要选择

     2.成长阶段的民营经济强素质是主要选择

     3.成熟阶段的民营经济强能力是主要选择

   三 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一)提升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1.提升企业家对转型升级紧迫感和必要性的认识

     2.促进政府管理者的思维转型升级

    (二)准确定位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

     1.以自主创新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2.提升、支持、培育品牌,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3.以联合重组的方式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4.优化组织结构和创新管理方式相结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三)强化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撑体系建设

     1.由于民营经济可作为贷款抵押的资产少,缺乏长效机制来解决贷款担保问题

     2.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

     3.鼓励民营经济抱团取暖

    (四)统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平台体系建设

    (五)细化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政策支持

 第四篇 收入分配改革

  论建立公平与效率协调统一的收入分配制度

   一 微观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

   二 宏观收入调节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

   三 建立公平与效率协调统一的微观制度与调节制度

  收入分配的逆向转移: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特殊机理*

   一 收入分配逆向转移:定义与描述

   二 收入分配逆向转移:机制与原因

    (一)收入分配的一般机制及其原因

    (二)收入分配逆向转移的机制及其原因

   三 遏制收入分配的逆向转移:出路与对策

    (一)对权力进行严格限制,也就是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二)推动社会公共领域改革,也就是把公共服务当成真正的社会事业来办

    (三)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也就是让制度成为遏制收入分配逆向转移的保障

  包容性经济增长与跨越“收入分配陷阱”

   一 “收入分配陷阱”形成机理

   二 中国收入分配失衡的特征及原因

    (一)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特征

    (二)中国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

     1.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收入失衡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导致的收入失衡

     3.“工效挂钩”的工资制度导致的收入失衡

     4.“高管高薪”导致收入失衡

   三 实现包容性增长,缩小收入差距

    (一)树立包容性经济增长理念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强化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四)进一步加强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制度

  等级制度、机会不平等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一 引言

   二 城乡等级制度的具体表现

    (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二)城乡二元教育制度

    (三)城乡二元就业制度

    (四)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五)城乡二元医疗卫生制度

    (六)城乡二元金融制度

   三 城乡等级制度与机会不平等

    (一)生存与发展机会起点的不平等

    (二)机会实现过程平等

   四 机会不平等与城乡收入差距

    (一)生存与发展机会起点的不平等与城乡收入差距

    (二)机会实现过程平等与城乡收入差距

   五 结论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一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状况

   二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

    (一)以“城乡加权法”测度总收入差距基尼系数

    (二)以“城乡加权法”测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

   三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收入差距贡献扩大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收入差距扩大速度快于农村

    (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垄断拉大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三)城镇再分配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调节

   四 治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一)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控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二)广开就业渠道,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

    (三)控制垄断行业的工资非正常增长

    (四)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五)加大教育投入,普及城镇义务教育,注重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

  论收入分配改革的主体、对象与目标

   一 收入分配改革的主体

   二 收入分配改革的对象

   三 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

  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商品化

   一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以及资本原始积累实质的论述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两个条件

    (二)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

    (三)资本原始积累对劳动者具有双重意义

    (四)资本原始积累,曾经利用了各种暴力手段,其中,对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

   二 中国劳动力商品化过程的实证考察

    (一)农村劳动者自由支配劳动力的实现过程

    (二)城镇劳动力商品化的实现过程

   三 中国劳动力商品化过程的特点

    (一)农村劳动者与土地(生产条件)分离过程的“非暴力”性

    (二)劳动者与生产条件分离的“补偿” 性,体现了人文关怀

    (三)劳动力商品化的不彻底性——农民工

    (四)劳动力商品交易局限于非农产业

   结束语

 第五篇 中国城镇化及相关问题

  城市化测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一 城市化的单一指标测算方法

    (一)人口城市化

    (二)土地城市化

   二 城市化的综合指标测算法

    (一)国际上成熟的城市指标体系

    (二)我国学者建立的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

   三 城市化测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一)城市化的定义

    (二)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

    (三)市民化程度系数的确定

     1.社会保障

     2.住房

     3.子女教育

     4.实际城市化率的测算及比较

   四 结论

  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缺口”与弥补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概况

     1.我国城镇数量逐渐增加

     2.我国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3.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1.城镇化初期的平稳发展阶段(1979~1995年)

     2.城镇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1996~2011年)

   四 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四缺口”

    (一)缺口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二)缺口二: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三)缺口三:城镇公共事业水平滞后于人口城镇化

    (四)缺口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滞后于城镇化水平

   五 我国城镇化“四缺口”的弥补路径

    (一)进一步强化体制创新,破除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制度障碍

    (二)走多元化、集约型城镇化道路,提升城镇化的空间效益

    (三)推进政府与市场相互融合,促进包容性城镇化发展

    (四)把握“四化”联动的契机,稳妥推进城镇化向成熟期迈进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有战略思维与顶层设计*

   一 引言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现阶段推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关键

    (一)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稳定性差,通过技能培训或“干中学”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较低,不利于形成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二)2.53亿农民工长期从事非农产业,却难以在城市定居,造成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三)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在城镇定居,不仅会固化小规模农业经营格局,还会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形成空巢村,恶化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四)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市边缘群体,导致“城市病”凸显,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症结性难题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受到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制约

    (二)就业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与在城镇永久定居、承担高生活费用的矛盾

    (三)土地制度及其功利性改革措施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矛盾

   四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思路

    (一)引导产业向中西部中小城镇梯度转移

    (二)以城市群为主体,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

    (四)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

  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再认识

   一 引言

   二 改革以来中国各省份经济增长敛散性的典型化事实

   三 由模仿到创新的技术进步理论框架下的经济增长收敛分析模型

   四 经济增长收敛与发散的决定机制

 附录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

   一 关于深化改革的一般理论探讨

   二 对政府职能和政府改革的探讨

   三 对所有制改革的探讨

   四 对收入分配改革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五 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探讨

经过36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能否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关系到能否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换,必须攻坚克难。坚持市场化改革的主线,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效政府,深入推进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等等,都是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gov.cn/ldhd/2012-11/17/content_2268826.htm。

[2]《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http://www.gov.cn/test/2008-06/04/content_1005155.htm。

[3]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4]王克明:《冯友兰临终谈毛泽东》,《炎黄春秋》2009年第2期。

[5]〔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罗荣渠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周冰:《从权力走向权利:转型经济和谐发展的枢纽》,《学术月刊》2013年第2期。

[7]周冰:《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经济纵横》2012年第1期。

[8]周冰:《市场经济发展与产权制度的公私观念比较》,《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9]周冰、黄卫华:《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产权基础》,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第38页。

[10]周冰、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1]周冰、刘娜:《世界体系和二元经济结构成因的考察》,《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12]周冰、宋智勇:《国有产权资本化与现代市场体系的构建》,《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共十八大报告。

[2]焦方义:《如何认识发展不平衡问题》,《光明日报》2011年2月25日。

[3]张义凤:《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李长久:《全球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和启示》,《亚非纵横》2007年2月25日。

[5]Barry W.Johnson,1997/1998,“Personal Wealth 1992-1995:The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of Personal Wealth in the United States”,Statistics of Income Overview,SOI Bulletin.

[6]Gary Burtless:Effects of Growing Wage Disparities and Changing Family Composition on the U.S.Income Distribution,Working papers.

[1]蔡继明:《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八大误区》,《财经科学》1999年第1期。

[2]蔡继明:《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人民出版社,2008。

[3]蔡继明:《从狭义价值论到广义价值论》,上海格致出版社,2010。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三篇,人民出版社,1972。

[5]〔英〕琼·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王翼龙译,商务印书馆,1961。

[6]〔英〕威廉·配第:《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陈东野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

[7]中共十三大报告至十八大报告(1987~2012年),人民出版社,1987~201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2004年),人民出版社,1978~2004。

[1]蒋萍、田成诗,尚红云:《人口健康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5期。

[2]李力行、吴晓瑜:《健康、教育和经济增长:理论及跨国证据》,《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3]齐良书:《收入、收入不均等与健康:城乡差异和职业地位的影响》,《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4]武阳丰:《中国的超重和肥胖:曾经消瘦的巨人如今肥胖成倍增长》,《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第4期。

[5]杨文、孙蚌珠、王学龙:《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的测量与分解》,《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

[6]张车伟:《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7]邹薇、方迎风:《中国农村区域性贫困陷阱研究——基于“群体效应”的视角》,《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6期。

[8]Acemoglu,D. and S.Johnson,2007,“Disease and Development:The Effect of Life Expectancy on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15(6):925-985.

[9]Agenor,P.R.,2008,“Health and Infrastructure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30:1407-1422.

[10]Alderman,H.,Hoddinott,J.,Kinsey,B.,2006,“Long Term Consequences of Early Childhood Malnutrition”,Oxford Economic Papers,58:450-474.

[11]Allison,R.A. and J.E.Foster,2004,“Measuring Health Inequality Using Qualitative Data”,Journal of Health Eocnomics,23:505-524.

[12]Bartel,A.,and P.Taubman,1979,“Health and Labor Market Success:The Role of Various Disease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61(1):1-8.

[13]Datt,G.,and H.Hoogeveen,2003,“El Nino or El Peso?Crisis,Pover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he Philippines”,World Development,Vol.31(7):1103-1124.

[14]Dercon,S. and J.Hoddinott,2004,Health,Shocks,and Poverty Persistence,in S.Dercon(eds.),Insurance against Pover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 124-136.

[15]Dercon,S.,J.Hoddinott,and T.Woldehanna,2005,“Shocks and Consumption in 15 Ethiopian Villages,1999-2004”,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es,Vol.14(4):559-585.

[16]Doorslaer,E.,and A.M.Jones,2003,“Inequalities in Self-Reported Health:Validation of a New Approach to Measurement”,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2:61-87.

[17]D’Uva,T.B.,E.Doorslaer,M.Lindeboom,O.O’Donnell,2008,“Does Reporting Heterogeneity Bias the Measurement of Health Disparities?”,Health Economics,17:351-375.

[18]Ettner,S.L.,1996,“New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Health”,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5:67-85.

[19]Gertler,P. and J.Gruber,2002,“Insuring Consumption against Illnes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2(1):51-69.

[20]Gaiha,R. and K.Imai,2008,“Measuring Vulnerability and Poverty:Estimates for Rural India”,WIDER Research Paper,No.2008/04.

[21]Hoddinott,J. and B.Kinsey,2001,“Child Growth in the Time of Drought”,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63(4):409-436.

[22]Hoddinott,J. and A.Quisumbing,2003,“Methods for Microeconometric Risk an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Social Protection Discussion Paper Series,No.0324.

[23]Islam,A. and Maitra,P.,2012,“Health Shocks and Consumption Smoothing in Rural Households:Does Microcredit Have a Role to Pla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97(2012):232-243.

[24]Johnson,R.C.,2010,“Long-Run Impacts of School Desegregation and School Quality on Adult Health”,working paper,http://econ.duke.edu/uploads/assets/News/johnson_Hlthn School_12-09.pdf.

[25]Kocherlakota,N.R.,1996,“Implications of Efficient Risk Sharing without Commitment”,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63(4):595-609.

[26]Ligon,E. and L.Schechter,2003,“Measuring Vulnerability”,The Economic Journal,113:c95-c102.

[27]Rosenzweig,M.,and K.Wolpin,1993,“Credit Market Contraints,Consumption Smoothing,and the Accumulation of Durable Assets in Low-income Countries:Investments in Bullocks in Indi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1(2):223-244.

[28]Schultz,T.P.,2002,“Wage Gains Associated with Height as a Form of Health Human Capital”,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2(2):349-353.

[29]Sen,A.K.,1999,Development as Freedo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0]Thomas,J. and T.Worrall,1990,“Income Fluctuation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An Example of a Repeated Principal-Agent Problem”,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51:367-390.

[31]Wagstaff,A.,2007,“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Health Shocks:Evidence from Vietnam”,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Vol.26(2007):82-100.

[32]WHO expert consultation,2004,“Approriate Body-Mass index for Asian Popul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The Lancet,Vol.363:157-163.

[1]袁志刚、朱国林:《消费理论中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及对中国消费不振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臧旭恒、张继海:《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

[3]张全红:《中国低消费率问题探究——1992~2005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财贸经济》2009年第10期。

[4]姜洋、邓翔:《替代还是互补——中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关系实证分析》,《财贸研究》2009年第3期。

[5]陈红梅:《我国投资、消费、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2011年第12期。

[6]梁东黎:《投资独立于消费增长现象的理论解释——投资、消费相互影响的分析框架》,《当代财经》2008年第9期。

[7]潘彬、徐选华:《资金流动性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经济繁荣的不对称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8]潘成夫:《我国最终消费率与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现代财经》2006年第7期。

[9]李宗华:《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0]刘国光:《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是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财贸经济》2002年第2期。

[11]刘地久:《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增长的根本出路》,《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12]范剑平:《鼓励消费政策可行性研究》,《经济科学》2001年第5期。

[13]罗云毅:《低消费、高投资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常态》,《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14]郭镇方:《消费总量下降是投资总量增长的结果吗?》,《经济学家》2007年第3期。

[15]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比较》2010年第3期。

[1]刘思华:《刘思华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

[1]陈佳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报告:建设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人民论坛》2006第5期。

[3]李志明:《建设服务型政府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学习时报》2013年3月25日。

[4]卢峰:《中国宏观调控的内在困境》,《商务周刊》2010年第14期

[5]马怀德:《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学习时报》2013年3月4日。

[6]钱颖一:《市场与法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3期。

[7]田国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学术月刊》2011年第3期。

[8]王一江等:《国家与经济:关于转型中的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吴敬琏:《当前中国改革最紧要的问题》,《中国改革》2011年第12期。

[10]燕继荣:《从“行政主导”到“有限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学海》2011年第3期。

[11]周为民:《宏观调控若干认识误区辨析》,《北京日报》2011年8月22日。

[1]〔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吴友三译,商务印书馆,1988。

[2]〔英〕罗德里克·马丁:《权力社会学》,丰子义、张宁译,三联书店,1992。

[3]〔英〕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韩庆祥:《思想是时代的声音——从哲学到人学》,新世界出版社,2005。

[6]陆德山:《认识权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陈勇兵、蒋灵多:《外资参与、融资约束与企业生存——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投资研究》2012年第6期。

[2]陈勇兵、蒋灵多、周世民:《融资约束与企业生存》,中山大学第三届全国金融学博士生论坛会议论文,2012年。

[3]陈勇兵、李燕、周世民:《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及其决定因素》,《经济研究》2012年第7期。

[4]邓建平、曾勇:《金融关联能否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金融研究》2011年第8期。

[5]韩剑、王静:《中国本土企业为何舍近求远:基于金融信贷约束的解释》,《世界经济》2012年第1期。

[6]胡旭阳:《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以浙江省民营百强企业为例》,《管理世界》2006年第5期。

[7]罗党论、甄丽明:《民营控制、政治关系与企业融资约束》,《金融研究》2008年第12期。

[8]聂辉华、江艇、杨汝岱:《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世界经济》2012年第5期。

[9]潘红波、夏新平、余明桂:《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10]王曙光:《国家主导与地方租金激励:民间信用扩张的内在动力要素分析》,《财贸经济》2000年第1期。

[11]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和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管理世界》2008年第8期。

[12]张杰、刘东:《商业信贷、融资约束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观测和实证分析》,《金融论坛》2006年第10期。

[13]Aghion,P.,Fally,T. and Scarpetta,S.,2007:“Credit Constraints As A Barrier to the Entry and Post-entry Growth of Firms”,Economic Policy 22(52),731-79.

[14]Bai,C.E.,J.Y.Lu,Z.G.Tao.,2006:“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Access to Bank Loans:Evidence from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Economics of Transition,14(4):611-628.

[15]Bartelsman,E.J.,Scarpetta,S. and Schivardi,F.,2005:“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irm Demographics and Survival:Evidence from Micro-level Sources in OECD Countries”,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Vol.14,No.3,365-391.

[16]Beck,T.,Demirguc-Kunt,A. and Maksimovic,V.,2005:“Financial and Legal Constraints to Firm Growth:Does Firm Size Matter?”,Journal of Finance LX(1),137-77.

[17]Bridges S,A Guariglia.,2008:“Financial Constraints,Global Engagement,and Firm Survival in the United Kingdom:Evidence from Micro Data”,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Scottish Economic Society,55(4).

[18]Chen,M. and A.Guariglia,2011:“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Firm Productivity in China:Do Liquidity and Export Behavior Make a Difference?”

[19]Claessens,E.,E.Feijen and L.Laeven.,2008:“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Preferential Access to Finance:The Role of Campaign Contribution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88(3):554-580.

[20]Desai,M.,Foley,F.,and J.Hines,2004:“A Multinational Perspective on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and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Journal of Finance,59,2451-87.

[21]Faccio,M.,2006:“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6(1):369-386.

[22]Dollar,D.,Wei,S-J.,2007:“Das (wasted) Capital:Firm Ownership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in China”,Working Paper,NBER No.13103.

[23]Faccio,M.,Ronld W.Maslis,and John J.Mcconnell,2006b:“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Corporate Bailouts”,Journal of Finance,6,pp.2597-2635.

[24]Fan,J.P.H.,T.J.Wong,and T.Zhang.,2007:“Politically-connected CEOs,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ost-IPO Performance of China’s Newly Partially Privatized Firm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84(2):330-357.

[25]Fisman,R.,2001:“Estimating the Value of Political Connec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1(4):1095-1102.

[26]Guariglia,A. and Mateut,S.,2011:“Political Affiliation and Trade Credit Extension by Chinese Firms”,Research Paper.

[27]Guariglia,A.,Liu,X.Song,L.,2011:“Internal Finance and Growth:Micro-econometric Evidence on Chinese Firm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96,1,79-94.

[28]Hess,W. and Persson,M.,2010:“The Duration of Trade Revisited:Continuous-Time vs.Discrete-Time Hazards”,Working Paper 2010:1,Department of Economics,Lund University.

[29]Holtz-Eakin,D.,Joulfaian,D. and Rosen,H.,1994:“Sticking It Out:Entrepreneurial Survival and Liquidity Constraint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53-75.

[30]Khwaja,A.I.,and A.Mian.,2005:“Do Lenders Favor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Rent Seeking in an Emerging Financial Marke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20(4):1371-1411.

[31]Li,H.,L.Meng,Q.Wang,and L.Zhou,2008:“Political Connections,Financing and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ese Private Firm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87(2):283-299.

[32]Musso,P. and Schiavo,S.,2007:“The Impact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on Firms Survival and Growth”,Working Paper 2007-37,OFCE,Document de travail.

[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2]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我国投资率与消费率有关情况分析》,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2005年8月4日。

[3]樊明、吕帆:《失衡的地方政府和失衡的劳资关系》,《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12期。

[4]樊明:《中国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政治因素——基于中美政治制度比较的一种解释》,《经济经纬》2009年第2期。

[5]梅雨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2007年第5期。

[6]樊明:《温室气体减排的中外制度比较》,《经济纵横》2011年第1期。

[7]Hirsch,B.T. and Addison,J.T.(1986),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Unions—New Approach and Evidence,Boston:Allen & Unwin Inc.

[8]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12,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2012.

[1]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4期。

[2]刘承礼:《理解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第5期。

[3]刘红梅、张志斌、王克强:《我国土地财政研究综述》,《开发研究》2008年第1期。

[4]傅勇:《中国的分权为何不同:一个考虑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的分析框架》,《世界经济》2008年第11期。

[5]蒋省三、刘守英:《土地财政的缘由与风险》,《新青年·权衡》2006年第3期。

[6]孔善广:《分税制后地方政府财事权非对称性及约束激励机制变化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1期。

[7]孙宁华:《经济转型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博弈》,《管理世界》2001年第3期。

[8]陶勇:《中国地方政府行为企业化变迁的财政逻辑》,《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9]陶然、袁飞、曹广忠:《区域竞争、土地出让与地方财政效应——基于1999~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2007年第10期。

[10]吴群、李永乐:《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财贸经济》2010年第7期。

[11]吴德荣:《租金的生产与中国的产业发展》,《寻租与中国产业发展》,商务印书馆,2011。

[12]巫永平:《地方政府、寻租与产业政策》,《寻租与中国产业发展》,商务印书馆,2011。

[13]殷存毅、汤志林:《增长市场、选择性政策与区域租金》,《寻租与中国产业发展》,商务印书馆,2011。

[14]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10期。

[15]张曙光:《博弈:地权的细分、实施和保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6]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组:《中国土地现状解密: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财经》每周特稿2006年第4期。

[17]周飞舟:《分税制十年》,《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8]周飞舟:《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9]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20]David,L.Wank,“Local State takeover as multiple rent seeking in private business”,Rent seeking in China,edited by Ngo.Tak-wing,Roultedge,2009,79-96.

[21]Jean C.Oi,“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China”,World Politics,Vol.45,No.1,1992,99-126.

[22]R.Bin.Wang,“Rent seeking,corruption,and local finan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Rent seeking in China,edited by Ngo.Tak-wing,Roultedge,2009,241-253.

[23]Richard Boyd,“The Chinese mode of rent utiliz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Rent seeking in China,edited by Ngo.Tak-wing,Roultedge,2009,254-275.

[24]Yi-min Lin,“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of rent seeking in economic transition”,Rent seeking in China,edited by Ngo.Tak-wing,Roultedge,2009,59-78.

[1]蔡昉:《中国如何跨越低“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赵净:《“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研究新进展》,《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3]孙辉煌、苏基溶:《FDI,金融增长与经济增长:要素投入还是TFP?》,《南方金融》2009年第9期。

[4]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5]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6]天则经济研究所:《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2011年工作报告。

[7]刘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8]马岩:《我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及对策》,《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7期。

[9]胡家勇、陈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问题》2012年第3期。

[1]简新华、叶林:《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经济学家》2011年第1期。

[2]李中建:《包容性增长理念与“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化解》,《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

[3]王海峰:《树立低碳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2期。

[4]吴昊、闫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5期。

[5]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中国可持续增长的机制:证据、理论和政策》,《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6]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7]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Easterly,William,2005: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Economists’ Adventures and Misadventures in the Tropics,The MIT Press,2005.

[9]Maskin,E.,Qian,Y.,Xu,C.,2000:“Incentives,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Form”,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0,67:359-378.

[10]Ohno K.,2009:“Overcoming the Middle income Trap:the Challenge for East Asian High Performers”,Hanoi:GRIPS Development Forum.

[11]Qian,Y.,Weingast,B.,1997:“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997,(11):83-92.

[12]World Bank.China 2030,2012:“Building a Modern,Harmonious,and Creative High-Income Society”,Washington,D.C.

[1]〔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

[3]〔美〕保罗·克鲁格曼、〔美〕罗宾·韦尔斯:《微观经济学》(第三版),黄卫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何翔舟:《公共产品政府垄断的高成本机理与治理》,《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9期。

[5]王春福:《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统一——兼论政策科学的学科理念》,《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

[6]李延均:《公共服务领域公私合作关系的契约治理》,《理论导刊》2010年第1期。

[1]陈永明:《教育经费的国际比较》,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2]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公共服务供给中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25期。

[4]岳昌君:《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预测》,《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4期。

[5]林皎:《公共经济视野下我国当代教育财政问题研究》,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孙蚌珠、陈雪娟、余向华:《论财政分权背景下义务教育地区差异与财政责任的再配置——基于省级义务教育经费数据的实证分析》,《税务与经济》2009年第3期。

[7]〔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马陆亭:《教育投入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我国改革重点》,《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9]Macleans A.Geo-Jaja,Jul.,2004:“Decentralisation and Privatisation of Education in Africa-Which Option for Nigeria”,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Vol.50,No.3/4,pp.307-323.

[10]Hans N.Weiler,“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al Decentralization:An Exercise in Contradiction”,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1990,pp. 433-448.

[11]Baumert,J.,“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as 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al Policy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1980,19(6)1029-1098.

[12]Nandy,A. The Traditions of Technology Alternatives,(1978-79),4(3),371-385.

[13]Rondinelli,D.A.,Nellis,Decentr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Review of Recent Experience (World Bank Staff Working Papers No.581),1984,Washington,DC:World Bank.

[14]World Bank,Educ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Policies for Adjustment,Revitalization,and Expansion. Washington,DC:Author,1988.

[15]The World Bank,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a.

[16]The World Bank,Ghana:Primary School Development Project. Staff Appraisal Report No.11760.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1993b.

[17]The World Bank,Prior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Education:A World Bank Review. 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1995.

[18]Kayashima,A.,Centralization versus Decentralization in Japanese Education,1868-1956.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83.

[19]McGinn,N.,& Street,S.,“Educational Decentralization:Weak State or Strong State?”,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1986,30(4),471-490.

[1]陈健、胡家勇:《政府规模与经济发展》,《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8期。

[2]胡家勇:《构建有效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李冰:《我国财政支出的国际比较与优化对策》,《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朱稳根、李文军:《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演进与优化对策》,《经济纵横》2013年第3期。

[5]Mitchell,Daniel J.,2005,“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Spending On Economic Growth”,Working Paper,Heritage Foundation Backgrounder,No.1831.

[1]何笑:《成本收益约束与规制政策工具的选择》,《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黄红华:《政策工具理论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3]李俊江、史本叶、侯蕾:《外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陆军荣:《国有企业的产业经济学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5]吕志奎:《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政策执行研究的新视角》,《太平洋学报》2006年第5期。

[6]荣兆梓:《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总体思路》,《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期。

[7]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

[8]吴刚梁:《国资迷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郑育家:《企业性质、政府行为与真实控制权安排》,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0]左大培:《论公有财产代管人制度》,《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期。

[11]〔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姜建强、罗长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瑞典〕托马斯·思德纳:《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张蔚文、黄祖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3]Armstrong,M.S.Cowan,J.Vickers,Regulatory Reform:Economic Analysis and British Experience,The MIT Press.

[14]B.Guy Peters and Frans K.M.Van Nispen,“Public Policy Instruments”,Edward Elgar,1998:47.

[15]Estache,A. and Goicoechea,D.,“A Research Database on Infrastructure Economic Performance”,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Working Paper 2005 No.3643.

[16]Howlett,Michael,and M.Ramesh,Studying Public Policy: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80-98.

[17]Pack,H. and K.Saggi,“The Case for Industrial Policy:a Critical Survey”,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2006,212:267-297.

[1]《浙江省统计年鉴》。

[2] 张明龙、张琼妮:《中小企业创新与区域政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李庚寅:《中国工业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实证研究》,《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

[4]吕一博、苏敬勤、傅宇:《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期。

[5]马鹤丹:《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的动力机制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4期。

[1]崔云、程晓云、国晓丽:《土地资源与城市房地产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项继权、操家齐:《困局与突围:我国农户金融供需现状与政策建议》,《浙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3]蔡继明:《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比较与选择》,《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9期。

[4]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期。

[5]〔日〕野口悠纪雄:《土地经济学》,汪斌译,商务印书馆,1997。

[6]陈志武:《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中信出版社,2008。

[7]韩立达、李勇、韩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

[1]〔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三联书店,2000。

[2]蔡继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论要》,《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

[3]程开明:《城市偏向与城乡统筹发展》,《经济学家》2008年第3期。

[4]黄祖辉、汪晖:《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5]刘守英:《集体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城市化——北京市郑各庄村调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

[6]曲福田、冯淑怡:《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期。

[7]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期。

[8]Yueh and Linda,2006:“Institutions in Transition:Land Ownership:Property Rights and Social Conflict in China”,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

[1]曹宗平:《论我国征地制度的内在缺失》,《经济学家》2005年第5期。

[2]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3]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4]洪远朋、李慧中、张期陈:《缓解征地利益冲突的路径分析》,《人民日报》(内部参考)2011年第33期。

[5]楼培敏:《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李燕琼、嘉蓉梅:《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征用与管理问题的理性反思——对我国东、中、西部1538个失地农户的调查分析》,《经济学家》2006年第5期。

[7]裴小林:《集体土地制:中国乡村工业发展和渐进转轨的根源》,《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8]曲福田:《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9]王培刚:《当前农地征用中的利益主体博弈路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0期。

[10]汤玉刚、赵大平:《论政府供给偏好的短期决定:政治均衡与经济效率》,《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11]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期。

[13]Derek J.Clark.,1997:“Pressure and the Division of a Public Budget”. Public Choice 93 :pp.179-195.

[14]Gary S.Becker,1985:“A Theory of Competition Among Pressure Group for Political Influen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98,1983(August),371-400;Gary S.Becker,“Public Policies,Pressure Group,and Dead Weight Cost”.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28,December 1985,329-347.

[15]George J,1971:Stigl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Vol.2,Spring 1971,3.

[1]姜作培:《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取向与路径选择》,《探索》2009年第5期。

[2]许夕华:《民营经济发展的七大转向》,《江南论坛》2001年第8期。

[3]王呈斌:《机制创新: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9期。

[4]林汉川:《重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5]张波:《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求索》2010年第12期。

[1]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3]〔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87。

[4]〔美〕詹姆斯·E.米德:《效率、公平与产权》,施仁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6]陈享光:《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研究》,《学习论坛》2008年第8期。

[1]邓小平:《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2009。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

[3]张旭昆:《西方经济思想史18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1]纪玉山:《库兹涅茨倒U理论质疑》,《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

[2]刘洪慧:《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经济观察》2008年第6期。

[3]钱龙、周绍东、胡承恩:《我国投资率与消费率之间变动规律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路万军:《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经济学家》2012年第5期。

[5]和讯新闻,《城乡收入进一步拉大》,http://news.hexun.com/2012-10-27/147277780.html。

[6]王金秀、郑志冰:《工业反哺农业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商业时代》2007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2011。

[8]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经济学家》2009年第1期。

[9]纪玉山、刘洋:《从单一到“包容”:中国经济增长理论的传承和超越》,《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3期。

[10]纪玉山:《库兹涅茨倒U理论质疑》,《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

[1]陆益:《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杨翠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John E.Roemer.2003,“To what extent do fiscal regimes equalize opportunities for income acquisition citizen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5]John E.Roemer.1998,Equality of Opportun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

[6]教育部财政司、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7]张玉林:《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校长阅刊》2005年第5期。

[8]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比较》2003年第6期。

[9]罗志先:《落实农民工保障要从制度着手》,《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第43期。

[1]陈宗胜:《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李春琦:《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与趋势》,《改革》2006年第4期。

[3]王亚芬:《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6期。

[4]武军定:《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中不同因素影响率研究》,《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5]周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消费经济》2007年第1期。

[6]陈贵富:《农民工、非农业部门经济增长与城镇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第5期。

[7]陈建东、夏柱兵:《二次分配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9期。

[8]陈钊、万广华、陆铭:《行业间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镇收入差距成因》,《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1年第2期。

[1]岳希明、李实:《真假基尼系数》,《南风窗》2013年第5期。

[2]杨承训:《科学认识分配关系与所有制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5年第5期。

[3]杨文进:《分配的逻辑与决定》,《经济评论》2005年第2期。

[4]周德海:《论基尼系数与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潘石:《当代中国私营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必然性及现实基础》,《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2]钟光荣:《论资本原始积累》,《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樊秋莹:《我国私营资本原始积累“原罪”辨析》,《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4]刘志国:《论转型过程中我国私有资本原始积累的非文明性质》,《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第2期。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下),人民出版社,1975。

[6]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高峰:《解除关系莫入“买断工龄”的误区》,《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

[8]陈发南:《企业减员分流的一家之言——“买断工龄”》,《企业管理》1998年第4期。

[9]邓旭娴:《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买断工龄行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郭悦:《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劳动科学所“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课题组”,http://www.dajun.com.cn/lao dongguanxihtm,2004。

[11]时寒冰:《他们在生活的底线上拼搏》,《中国改革》2003年第1期。

[12]陈仲常、谢曼、刘志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分析》,《经济科学》1999年第3期。

[1]牛文元主编《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科学出版社,2011。

[2]蔡继明、王成伟、周炳林:《我国城市化战略选择与定量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12期。

[3]吕萍、周滔、张正峰、田卓:《土地城市化及其度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国土地科学》 2008年第8期。

[4]倪晓宁、包明华:《中国城市化的度量与发展取向——基于DEA的城市化研究》,《城市问题》2007年第6期。

[5]吴贻永、葛震明:《联合国城市指标体系概述与评价》,《城市问题》2001年第3期。

[6]徐秋艳:《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0期。

[7]刘晋玲:《城市化测度方法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8]李振福:《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研究》,《规划师》2003年第3期。

[9]仇方道、朱传耿、刘振:《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人文地理》2006年第6期。

[10]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机》,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63。

[11]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2]Wirth L.1938:“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3]Hauser P.M. and L.Schnore.1965:The Study of Urbanization.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14]山鹿城次:《城市地理学》,朱德泽译,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15]许学强:《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16]崔功豪:《城镇建制、人口统计与城市化水平》,《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8期。

[17]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8]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2012年4月27日,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20427_402801903.htm。

[19]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限价商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http://www.bjjs.gov.cn/publish/portal0/tab3573/info72868.htm。

[20]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城市廉租房管理办法(试行)》,http://zhengwu.beijing.gov.cn/fggz/zfgz/t897791.htm。

[21]程义峰:《北京有近7成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就读》,2008年9月26日,http:// www.jiajia oban.com/200809/493dde86be53b.shtml。

[22]田慧生、吴霓、张宁娟、李晓强:《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1]安虎森、陈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推进的路径选择》,《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2]〔英〕K.J.巴顿:《城市经济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

[3]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4]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当代财经》1999年第6期。

[5]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江海学刊》1984年第1期。

[6]顾朝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人文地理》2004年第2期。

[7]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8]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35期。

[9]简新华:《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7期。

[10]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11]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12]刘纯彬:《中国城市化要以建设中等城市为重点》,《财经科学》1988年第7期。

[13]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4]陆大道、宋林飞、任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5]吕颖慧:《中国城市化应以中等城市为发展重心》,《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16]钱纳里、赛尔昆:《发展的格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17]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11期。

[18]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19]徐更生:《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捷径》,《中国农村经济》1987年第11期。

[20]〔美〕西蒙·库兹涅兹:《现代经济增长》(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1]周淑莲、郭克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2]周天勇:《中国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其出路》,《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23]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4]周一星:《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管理世界》1992年第6期。

[25]张正河、谭向勇:《小城镇难当城市化主角》,《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8期。

[1]胡鞍钢、马伟:《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 1949~2009)》,《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徐恒杰:《农民工群体的力量与奉献》,《农民日报》2012年8月27日。

[3]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09》,科学出版社,2009。

[4]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5]张桂文:《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6期。

[6]刘强:《农村空心化难题待解》,《农民日报》2012年3月31日。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课题组:《农民工的八大利益诉求》,《发展研究》2011年第12期。

[8]刘维涛:《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达20余万亿公共服务严重不均》,《商》2011年第5期。

[9]朱竞若等:《解码异地高考方案“北上广”难在哪?》,《人民日报》2012年12月31日。

[10]吴冕:《警惕大城市病愈演愈烈——问诊中国“大城市病”》(上篇),《生态经济》2011年第5期。

[11]胡晓娟:《基于“城市病”现象的中国城市化研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2]韩长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是个重大问题——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光明日报》2012年3月16日。

[13]汪阳红:《“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34期。

[14]郑功成:《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

[1]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趋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2]史修松、赵曙东:《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机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3]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4]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干中学、低成本竞争和增长路径转变》,《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5]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6]沈坤荣、唐文健:《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7]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3期。

[8]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9]王志刚:《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

[10]肖利平:《后发优势、吸收能力与追赶型增长的区域差异》,《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期。

[11]刘夏明:《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12]傅晓霞、吴利学:《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13]魏枫:《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14]Acemoglu,D. and F.Zilibotti,et al.“Distance to Frontier,Selection,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6,4(1),pp.37-74.

[15]Barro,R.J. and X.Sala-I-Martin.“Technological Diffusion,Convergence,and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7,(3),pp.1-26.

[16]Lucas,R.E.“Some Macroeconomic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2000,14(1),pp.159-168.

[17]Solow,R.M.“The Last 50 years in Growth Theory and the Next 10”.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9,23(1),pp.3-14.

[18]Barro,R. and Sala-I-Martin,X.“Converg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2),pp.223-251;“Technological Diffusion,Convergence and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7,v2,(3),pp.1-26.

[19]Mankiw,N.G. and D.Romer,et al.“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2),pp.407-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