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基层科普发展报告(2017~2018)图书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n China (2017-2018)

SSAPID:101-3750-8075-92
ISBN:978-7-5201-3167-4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基层科普发展报告(2017~2018)》围绕当前基层科普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对重点问题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并提出对策建议。全书资料翔实,研究立足于基层科普实践,并服务于基层科普实践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科普蓝皮书
编 辑:张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皮书数据库

 主编简介

 Abstract

 Contents

 Ⅰ 总报告

  B.1 发展视域下的基层科普模式与机制研究

   一 基层的概念、基本形态与内涵

    (一)基层的一般概念

    (二)不同维度基层的基本形态与内涵

     1.不同维度基层的基本形态

      (1)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基本形态

      (2)我国基层政权的基本形态

      (3)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基本形态

      (4)各种学会基层组织的基本形态

      (5)企业基层管理组织的基本形态

      (6)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基层组织的基本形态

     2.基于不同维度基层的内涵

    (三)发展视域下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及基层科普的新需求

     1.发展视域的概念与内涵

     2.发展视域下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

      (1)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要求

      (2)实现创新驱动的战略要求

     3.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的新需求

      (1)提高基层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新需求

      (2)基层公众对科技发展和科技政策认知、参与的新需求

      (3)基层内部形成自主创新社会环境的新需求

      (4)基层科普工作战略性转变的新需求

   二 发展视域下基层的概念、层次与特点

    (一)发展视域下基层的概念

    (二)发展视域下基层的组成与层次

    (三)发展视域下基层的属性与特点

     1.发展视域下基层的属性

      (1)社会属性

      (2)组织属性

      (3)规则属性

     2.发展视域下基层的特点

      (1)规模大、范围广且组成成员结构繁杂

      (2)同一形态的基层内部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3)同一形态的基层内部会形成一定的分工协作

      (4)同一形态的基层内部形成较为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5)同一形态或不同形态的成员间可以产生社会互动与相互影响

      (6)共享目标且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三 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的概念、特性与作用

    (一)基层科普的一般概念

    (二)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的概念与内涵

     1.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的概念

     2.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的内涵

    (三)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的演化分析

     1.从主体上看

     2.从对象上看

     3.从内容上看

     4.从科普传播渠道与方式上看

     5.从科普目标上看

    (四)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的特性

     1.基层科普是一个域的概念

     2.基层科普是系统性与层次性的融合

     3.基层科普对公民科学素质的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4.基层科普是动态发展的

    (五)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的作用

     1.政治作用

     2.经济作用

     3.社会作用

     4.科技创新作用

   四 现有基层科普的主要模式分析

    (一)现有主要模式类型

     1.以政府为主导的基层科普模式

     2.以学校为主导的基层科普模式

     3.以企业为主导的基层科普模式

     4.以大众传媒为主导的基层科普模式

     5.以社区为主导的基层科普模式

     6.“互联网+”基层科普模式

     7.以其他组织和个人为主导的基层科普模式

    (二)现有基层科普模式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1.政府与社会资源合作的范围逐步扩大,但社会力量的主体性还未被激发

     2.基层科普群体范围的界定缺乏动态的发展观认知

     3.基层科普硬件条件逐步完善,但基层科普传播与互动方式较为粗放

     4.基层科普教育功能建设缺乏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植入

     5.基层科普志愿者规模逐年提升但管理混乱

     6.基层科普信息化通道逐渐丰富,但仍然以传授式的科学知识普及为主

    (三)现有基层科普模式建设的适应性分析

   五 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模式与机制设计

    (一)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模式设计

     1.发展视域下的基层科普模式

      (1)“智慧互动引导式”基层科普模式是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的必然选择

      (2)“智慧科普”是“智慧互动引导式”基层科普模式建设的核心

      (3)社会主体功能定位的明晰是实施“智慧互动引导式”基层科普模式的关键

      (4)基层受众的科普需求是“智慧互动引导式”基层科普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

      (5)不同社会化互联网平台是基层科普需求的数据采集、分析以及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

     2.发展视域下“智慧互动引导式”基层科普模式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机制设计

     1.重塑基层科普理念,建立社会化、大科普基层科普组织机制

     2.建立基层科普需求跟踪、分析、预测机制

     3.建立基层科普“众筹、众包”参与机制

     4.建立基层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1)发展视域下基层科普资源能够获得有效认可,并且实现充分的共享和创新,实现创作主体的转变

      (2)建立基层科普资源网络数据库

     5.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基层科普场馆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

      (1)依据基层科普场馆的定位,促进基层科普场馆建设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实现基层科普场馆的自我造血功能

      (2)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基层科普场馆线上展示平台,增强不同基层科普场馆的市场推广能力以及与目标群体的互动能力

      (3)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基层科普场馆展品的征集、筛选机制

      (4)制定基层科普场馆的认证、年检和绩效评估制度

     6.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基层科普队伍规范化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1)建立基层科普志愿者网络数据库,统一注册统一管理

      (2)编写各地区基层科普队伍科普工作“指导书”

      (3)建立基层科普队伍人员分类、分级激励政策,并在基层科普相关工作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公示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建多元化的基层科普讲解员队伍

      (1)建立“中学生讲解员志愿者计划”

      (2)建立“离退休行业精英讲解员志愿者计划”

     8.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基层科普决策与评估机制

      (1)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基层科普决策机制

      (2)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基层科普评估机制

 Ⅱ 分报告

  B.2 当代中国农村科普重点对象研究

   一 中国农村科普重点对象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内涵及趋势演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内涵

     1.农村科普

     2.新型职业农民

      (1)基本概念

      (2)国家目标

      (3)基本特点

      (4)主要类型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概念

      (2)主要类别

      (3)主要特征

    (四)趋势演化

     1.一般科普对象

     2.农村妇女特殊群体

   二 中国农村科普重点对象实地调研情况

    (一)东北地区

    (二)西南地区

    (三)东部沿海地区

    (四)中部地区

   三 新时代中国农村科普重点对象的构成、类型与特征

    (一)对象构成

    (二)类型及特征

     1.以人口流动性划分及其典型特征

     2.以劳动性质划分及其典型特征

   四 农村重点人群科普现状与主要成就

    (一)科普相关政策和文件

    (二)重点人群科普体系

     1.“双新”的服务主体与对象

      (1)“双新”的服务主体

      (2)“双新”的服务对象

     2.城镇劳动者科普体系与科普现状

      (1)城镇劳动者科普体系

      (2)城镇劳动者科普现状

     3.青少年科普教育体系与科普现状

      (1)青少年科普教育体系

      (2)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

     4.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体系和科普现状

      (1)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体系

      (2)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现状

    (三)科普形式、重点工程以及措施

     1.科普形式

     2.科普重点工程

      (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2)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

      (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4)“智慧蓝领”专项运动

      (5)定期组织“青少年科技周”活动

     3.科普措施

      (1)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城镇劳动者培育的信息档案和数据库

      (2)对耕地进行保护性补贴

      (3)采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4)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5)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四)科普渠道和模式

     1.科普渠道

      (1)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2)农村科技网络书屋

      (3)科普中国农村e站

      (4)“惠农热线”微信平台

      (5)青少年科普天地

     2.国内模式

      (1)经营性运作模式

      (2)示范性运作模式

      (3)服务性运作模式

      (4)项目性运作模式

     3.国外模式

      (1)JA全农岐阜草莓新规就农者研修所

      (2)以色列的培训模式

    (五)科普成效

     1.对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2.“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3.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

     4.主题性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五 当前中国农村科普重点对象典型案例解析

    (一)整合农业内部资源+“两新”融合——“南陵模式”

     1.南陵农业基本情况简介

     2.“南陵模式”相关做法

     3.“南陵模式”成效分析

      (1)形成了以整合农业内部资源为主要特征、“两新”融合的“南陵模式”

      (2)新型职业农民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示范辐射能力显著提高

      (3)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应用能力提高

      (4)扶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5)创新融资平台,助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6)制定了完备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评选标准

      (7)制定了完善的政策扶持机制

     4.“南陵模式”思考与总结

      (1)首次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可享有社保补贴

      (2)创新金融信贷、税收扶持

      (3)内部资源整合,创新人员组织结构模式

    (二)以大学生“新农人”为主的农业创新主体培育——“农创客”模式

     1.“农创客”简介

     2.“农创客”模式具体做法及特点

     3.“农创客”小镇

      (1)“农创客”小镇建设背景

      (2)农创客小镇建设的预期效果

      (3)农创客小镇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

      (4)总结与思考

    (三)民间性、常态化、公益性心理健康科普教育组织——黄山市祁门县心理咨询学会

     1.祁门县心理咨询协会简介

     2.祁门县心理咨询协会工作效果

      (1)心理咨询师队伍素质显著增强

      (2)心理健康科普教育作用更加凸显

      (3)为农村科普教育及心理咨询提供服务的水平不断提升

     3.祁门心理咨询协会“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智爱点亮万家”项目*

      (1)项目基本目标

      (2)工作安排及落实

     4.总结与思考

   六 新形势下针对中国农村科普重点对象开展科普工作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七 针对当代中国农村科普重点对象开展科普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B.3 当代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研究

   一 当代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概念界定

     1.宏观概念界定

     2.微观概念界定

     3.本文动员机制讨论视角

   二 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与重点对象实地调研情况

    (一)东北地区

    (二)西南地区

     1.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

     2.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

     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

    (三)东部沿海地区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2.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3.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

     4.浙江省温州市

     5.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

    (四)中部地区

     1.合肥市庐江县

     2.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

     3.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

     4.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

     5.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

   三 当前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建设现状

    (一)中国农村科普政策

    (二)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历史回顾

    (三)当前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类型

     1.政府主导型

     2.企业主导型

     3.产业“龙头”主导型

     4.民间组织主导型

    (四)当前中国农村各种科普动员机制优劣势分析

   四 新形势下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的主体要素、对象要素与模式解析

    (一)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主体要素

     1.多重主体

     2.“国务院及组成部门+中国科协”主体

     3.媒体

    (二)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对象要素

     1.主要对象

     2.培养对象

    (三)农村科普动员机制模式解析

     1.顶层设计——“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中国科协”机制

     2.中层服务——“驿站”机制

     3.底层实施——“因地制宜”机制

      (1)产业实体主导的经营性科普机制

      (2)产业从事者自发形成的示范性科普机制

      (3)政府主导、协会组织的服务性科普机制

      (4)政府主导的科普项目机制

   五 当代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建设的若干典型案例分析

    (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村社长”制度

    (二)浙江省温州市的机制与建制创新(基金会、农民信箱)

     1.农民信箱平台

     2.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

    (三)四川泸州市泸县

     1.农技站人员构成与管理

     2.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3.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

     4.存在的问题

     5.科普信息化

   六 当代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基层科普队伍人员和知识结构老化

    (二)农村科普培训体系有待健全

    (三)农村科普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四)基层科普体系组织界定不清、权责不分明

    (五)农业保险立法亟待健全

    (六)科普资源信息平台亟须完善和丰富

   七 当代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创新的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相关政策和加大资金扶持

    (二)健全科普权责组织体系

    (三)健全农村科普教育培训体系

    (四)转变政府角色发挥民间主体力量

    (五)重视科研机构,促进产学研结合

    (六)立法推行农业保险和农民养老制度

 Ⅲ 专题篇

  B.4 从政策推动视角透视中国农村科技传播理念的历史演化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初步发展(1949~1976年):主流农村科技传播理念出现*

    (一)政策法规纷纷出台,高度重视组织与制度建设

     1.农村科普相关政策法规

     2.农技推广相关政策法规

    (二)主流农村科技传播理念的出现

   二 改革开放后大力推进(1977~1990年):传统农村科技传播理念逐步形成

    (一)农村科技传播与经济紧密结合

     1.科普政策的鲜明导向

     2.“科技兴农”的理念及战略在农技推广领域兴起

     3.“三农”政策对农村科技传播理念发展的影响

     4.有关科技计划的推动作用

    (二)传统农村科技传播理念逐步形成

   三 突破性发展与反思(1991~2010年):传统农村科技传播理念向现代转变*

    (一)突破性政策环境下的新发展

     1.农村科技传播有关法律首次颁布实施

     2.党的十六大影响深远

     3.“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体现了新理念

     4.“科教兴农”战略思想的促进作用

     5.新兴科技计划为农村科技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二)农村科技传播理念发生现代转变的政策透视

   四 新时期高度繁荣(2011年至今):对新时代农村科技传播理念的思考

    (一)科普信息化带来了巨大影响

    (二)文化领域和科技领域的融合理念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肩负推动创新文化建设的使命

    (四)习近平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启发

    (五)专门面向农村发展的理念变化

   五 结语

  B.5 从相关研究视角透视我国社区科普理念的发展现状

   一 概念界定

    (一)社区

    (二)社区科普

    (三)社区科普理念

   二 国外社区科普理念

    (一)国外社区科普理念紧密联系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

    (二)很多理念基于社会文化视角,形成了相应的社会文化理论

    (三)更加关注联系实际的社区教育

   三 我国学者对国外社区科普理念的引介

    (一)以对社区教育理念的关注最为典型

    (二)对美国“社区学院”理念的引介较多

   四 基于对以“社区科普”为题的文献分析的理念透视

    (一)文献变化

    (二)学位论文在理念层面体现了较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三)区域性调查反映了我国社区科普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

    (四)案例研究反映了社区科普理念发展的具体社会与境性特征

   五 国内社区科普理念已经吸纳传播学理论

    (一)主要体现于提炼了较系统理论的学位论文

    (二)其他独特视角

   六 出现了社区科普理念的融合视角

    (一)基于社区和谐、城市功能建设角度的讨论

    (二)出现了推动社区科普资源整合的视角

    (三)倡导社区科普与教育、文化建设等的融合发展

    (四)社区教育及社区文化建设领域的理念启发

   七 出现了基于能力建设视角的社区科普理念

    (一)探索社区科普能力建设的背景

    (二)出现了对“社区科普能力”的探索

   八 现状问题总结及未来建议

    (一)现状及问题总结*

    (二)未来建议

  B.6 社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及政策环境

     1.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迅速增长奠定了“互联网+科普”的基础

     2.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构建科普新格局

    (二)“十三五”时期科普信息化发展迅猛引发了社区科普的新问题

     1.“十三五”时期科普信息化建设成就

     2.飞速发展的科普信息化引发了社区科普新问题

   二 我国社区科普信息化发展概貌

    (一)社区科普信息化对社区科普理念、模式的影响

     1.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社区科普主要方式和内容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2.社区科普信息化能够弥补传统社区科普的不足

    (二)全国各地依托“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社区科普信息化建设

    (三)以“社区e站”为核心的社区科普信息化建设

     1.“社区e站”科普特点

     2.全国“社区e站”发展概况

   三 北京社区科普信息化建设及社区居民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一)面向社区科普工作人员针对科普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

     1.调查概况

     2.面向社区科普工作人员的调查问卷指标体系构建

     3.调查数据分析

    (二)针对社区居民对科普信息化需求和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1.问卷设计:调查指标体系的构建

     2.问卷分析

      (1)基本指标分析评价

      (2)总体交叉分析

   四 研究结论:制约社区科普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问题及建议

    1.结论一

    2.结论二

    3.结论三

    4.结论四

    5.结论五

 Ⅳ 案例篇

  B.7 贵州省基层科普工作研究

   一 贵州基层科普工作开展情况

   二 贵州基层科普工作成效:公民素质提升显著

   三 2016年贵州基层科普工作调查

    (一)问卷调查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科普专兼职人员少、职数少

     2.农技协数量较少,科普志愿者人数少

     3.科协经费缺乏

     4.科普场馆少,网站建设滞后

     5.城区科普开展量少

     6.农村科普受众面小

     7.科协示范基地数量不多

     8.科协办公条件有限

     9.科协信息化工作推进慢

    (二)实地走访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科普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2.科普工作缺乏长效工作机制

     3.贵州经济水平总体落后导致科普工作成效不好

     4.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力度不足

     5.地方政府对基层科普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6.基层科普工作方法创新不足

   四 贵州基层科普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快速增长促使基层科普提升到新的发展高度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要求基层科普在形式上创新

    (三)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基层科普在内容上创新

   五 贵州基层科普工作的改进路径

    (一)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意识加强顶层设计

     1.强化基层科普工作中的政府主体责任意识

     2.领导重视推动基层科普工作

     3.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积极性

     4.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创新工作方式

    (二)提高贵州基层科普工作资源供给

     1.积极推进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等担任兼职科普员

     2.加强新媒体应用

     3.大力开展基层科普教育培训

     4.大力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

    (三)及时响应基层科普工作的现实需求

     1.提高科普服务有效性

     2.提高科普服务精准性

     3.提高科普服务便利性

     4.提高科普内容的丰富性

     5.更加注重对农村妇女的科普教育

    (四)提升科协服务能力

     1.推动科普示范体系创新

     2.培育树立科普示范典型,扩大社会影响

     3.增强基层科普工作的服务能力

     4.加强对基层科普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B.8 内蒙古农村医疗卫生科普案例研究

   一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实施路径

    (一)巴彦淖尔市农村地区农民科学素质提升方案的责任主体

    (二)巴彦淖尔市农牧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各单位分工

    (三)巴彦淖尔市科协在城市与农村所做健康卫生科普的比较

    (四)全民素质纲要与农村医疗卫生科普

   二 巴彦淖尔市农村医疗卫生科普现状

    (一)农村医疗卫生科普工作相关政策

     1.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科普政策

     2.巴彦淖尔市医疗卫生科普政策

     3.临河区医疗卫生科普政策

    (二)医疗卫生科普的场所与形式

     1.医疗卫生科普的主要场所

     2.医疗卫生科普的主要形式

    (三)乡、镇、村、组各级医院的科普职责

    (四)农牧区卫生室的医疗卫生科普成效的考核方式

   三 农村医疗卫生科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医疗卫生科普活动发展不平衡

    (二)卫生室的医疗卫生科普权威性受到质疑

    (三)农药、化肥和健康是农牧民急需的科普知识

    (四)科普讲座依靠“小礼品”聚集人气,科普效果反馈机制尚未形成

   四 农村医疗卫生科普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服务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医疗卫生科普

    (二)建构多元化管理模式,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的需求

    (三)提升信息化水平,构建“互联网+”的农村医疗卫生科普新模式

 科普蓝皮书编委会

 摘要

《中国基层科普发展报告(2017~2018)》围绕当前基层科普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对重点问题有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并提出基层科普发展对策建议。全书资料翔实,研究立足于基层科普实践,并服务于基层科普实践的提升。全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与案例篇组成。总报告基于发展视域下的基层科普模式与机制研究,通过对我国现有七种基层科普模式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了“智慧互动引导式”基层科普模式。两篇分报告围绕当前我国农村科普重点对象以及动员机制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系统梳理了农村科普重点对象的构成、类型、特征及演变,对当代中国农村科普动员机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现状、主体、对象、模式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专题篇围绕我国农村科普与社区科普的部分专题进行了论述。“从政策推动视角透视中国农村科技传播理念的历史演化”一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科技传播政策环境的演化历程。“从相关研究视角透视我国社区科普理念的发展现状”一文提出了未来社区科普理念发展的建议。“社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一文则从社区居民认知、参与和使用信息化科普平台的角度提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城镇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案例篇主要是围绕贵州省基层科普工作和内蒙古农村医疗卫生科普开展了调研与论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也进行了强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对基层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层科普如何有效融入新时代基层的发展,服务于新时代基层的发展,对于基层科普来说至关重要。《中国基层科普发展报告(2017~2018)》对基层科普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了研究,服务于基层科普实践的发展,供基层科普实践工作人员和科普研究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