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9

文化与传播研究(2017年卷)图书

Research on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2017)

SSAPID:101-3708-2239-55
ISBN:978-7-5201-0639-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文化与传播研究》是由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创办的涵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集刊,旨在搭建一个新的学术平台,展示海内外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倡导学术创新和学术争鸣。本期特稿介绍了李金铨教授对传播学的认识与反思;“传播学研究”探讨了决定新媒体采用的影响因素、新闻发言人制度与中国外交话语的构建等问题;“媒介经营与广告”聚焦中国广告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党报广告价值的现实困境和未来取向等热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周琼;于晶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文化与传播研究》编委会名单

 《文化与传播研究》征稿启事

 本期特稿

  传播学和反思的艺术*

 传播学研究

  媒体使用、人际交往与阶层意识*

   一 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一)阶层意识的重要性及其三个维度

    (二)阶层意识与媒体使用、人际交往的关系

   二 数据与测量

    (一)数据、抽样与执行

    (二)测量

     1.阶层意识

     2.传统媒体使用

     3.新媒体使用

     4.人际交往的异质程度

     5.人口和社会结构地位变量

    (三)统计分析

   三 研究发现

    (一)上海市民阶层意识的基本状况及其相互关系

    (二)媒体使用、人际交往对阶层意识的影响

   四 结论与讨论

  决定新媒体采用的影响因素争辩*

   一 何者影响微博和微信采用

   二 创新扩散理论:更好地解释采纳而非使用

   三 权衡需求理论:更好地解释使用而非采纳

   四 生活方式:影响新媒体采用的另一因素溯源

   五 结论与讨论

  新闻发言人制度与中国外交话语的构建

   一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缘起与发展

   二 研究方法

   三 新闻发言人话语在西方媒体中的传播效果

   四 西方媒体并非话语共同体

    (一)不同区域的差异

    (二)不同国家的差异

   五 中国外交话语的构建

    (一)为西方媒体分类设置议程

    (二)解构西方媒体的解读框架

    (三)跟踪监测与网络化传播

 传媒文化研究

  抗日战争的媒介记忆偏向

   一 “创伤”记忆与“抵抗”记忆:媒介呈现数量的不平衡

   二 抵抗性记忆的地方化:以对武汉会战的报道为例

   三 抵抗记忆的媒介书写受制于新闻生产常规

    (一)抗战记忆需要借助新闻由头的出现才能进入媒介议程

    (二)消息来源的依赖性:媒介对抵抗记忆的精英化书写

    (三)报道视角的选择性:抵抗性记忆的建构性

   四 媒介记忆需要与场所、仪式等记忆通道的建设相配合

   五 总结

  艺术与现实互动下的类型片演进

   一 传统港产警匪片的类型规则

   二 电影与现实:香港电影中的国际金融危机

   三 警匪类型片中人物—行动程式的演变:反英雄与自我毁灭

    (一)《窃听风云1》:褪去光环的警察

    (二)《窃听风云2》:反英雄登场

    (三)《窃听风云3》:警察失位

    (四)小结:反英雄定义新的叙事程式

   四 警匪类型片中空间隐喻的变化:城市暗角和作为故土的乡村

    (一)空间、城市与类型惯例

    (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空间呈现和价值表征

    (三)空间能指的拓展:作为城市拯救者的乡村

   五 新的类型惯例:《窃听风云》中的记忆段落

    (一)个体回忆:超越时间的正向价值

    (二)集体回忆:重建神话

    (三)时间与空间的融合:故土与前工业社会的价值观

   六 结语:当代港产警匪片的类型演进机制

  大众传媒与文学价值观的变化

   一 大众传媒使文学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变化:以满足受众趣味为主

   二 大众传媒使文学带上了新闻特色:文本新闻性显著增强

    (一)大众传媒上的文学文本带有鲜明的“新闻性”

    (二)大众媒体上文学文本的文学价值让度于新闻价值

     1.时代性特色明显,服务现实的功能显著

     2.文本的虚拟性实验性较弱,“小众化”的文学实验较少

     3.文本在写作方式上多借鉴和采用新闻的倒金字塔形式,呈现“格式化”写作趋势

   三 大众传媒使文学的人文价值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人文意义减弱

  旧城改造中的新闻框架建构研究*

   一 样本选择及类目构建

   二 武汉汉正街改造中的新闻框架建构

    (一)政府主导下的现代性规划框架——本地媒体的新闻框架建构分析

     1.报道主题

     2.消息来源

     3.关键词

    (二)日常生活视野下的利益冲突框架——异地媒体的新闻框架建构分析

     1.报道主题

     2.消息来源

     3.关键词

   三 广州恩宁路改造中的新闻框架建构

    (一)政府偏好主导下的政策宣传框架——本地党报媒体的新闻框架建构分析

     1.报道主题

     2.消息来源

     3.关键词

    (二)精英意识引导下的法制框架——本地都市报等媒体的新闻框架建构分析

     1.报道主题

     2.消息来源

     3.关键词

   四 结论

 新闻实务研究

  中国媒介潜规则现象及原因探析*

   一 媒介潜规则及其分类

    (一)媒介政府管理中的潜规则

    (二)媒介采编管理中的潜规则

    (三)媒介经营管理中的潜规则

   二 中国媒介潜规则原因探析

    (一)当下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媒介转型加速媒介潜规则的产生

    (二)媒介正式制度的失效是导致媒介潜规则盛行的重大原因

    (三)缺乏博弈机制是媒介潜规则盛行的深刻原因

    (四)媒介潜规则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关联

   三 结语

  社交媒体受众商品化的两种路径

   一 受众商品论介绍与文献综述

   二 新的受众控制之下的商品化模式

    (一)消费文化的全面渗透

    (二)信息依赖症之中的数据挖掘

   三 结论

 媒介经营与广告

  民国时期民营报业集团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一 中国民营报业集团化建设的历时扫描

    (一)成舍我的扩大再生产之路

     1.“三个世界”:系列报纸,初具雏形

     2.规模扩张:整合资源,异地办报

     3.梦想破灭:照搬西方,水土不服

    (二)史量才的多元发展、横向扩张之路

     1.强基固本:砥砺前行,练就内功

     2.横向扩张:购进股权,强强联合

     3.拓展业务:围绕主业,多元发展

    (三)张竹平的联合经营之路

     1.联营节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2.联营优势:人才济济,媒体齐全

     3.联营结果:被逼抛售,丧失阵地

    (四)陈铭德、邓季惺的内生扩张之路

     1.小试牛刀:日晚两刊,公司运作

     2.大显身手:五社八版,内生扩张

     3.转型发展:时局变化,公私合营

   二 民营报业集团化建设的特点

    (一)竞争力与影响力:集团化建设的两大目标

    (二)内生式与外延式:集团化扩张的两种方式

    (三)“夹生饭”与“肥皂泡”:集团化建设的两种结局

   三 民营报业集团化建设的力量博弈

    (一)主体力量:身单力薄,缺乏根基

    (二)舆论力量:呼声微弱,缺乏支持

    (三)制约力量:多重打压,缺乏掩护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下中国广告产业发展方式转型*

   一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广告产业发展方式转型的宏阔背景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二 中国广告产业发展方式的历史检讨

    (一)粗放式经营与市场低集中度

     1.中国广告业长期保持着粗放式经营方式

     2.中国广告市场结构的低集中度

    (二)由“三密集”产业沦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1.广告产业本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三密集”产业

     2.SCP范式与中国广告产业的过度竞争

     3.中国广告业沦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 中国广告产业发展方式转型的两大选择

    (一)从一般服务业到文化创意产业

    (二)集约化经营与规模化发展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广告业集约化经营

     2.集约化经营扩大产业规模,实现规模化发展

  党报广告价值的现实困境和未来取向*

   一 党报广告价值的结构

   二 党报广告价值的衰减和市场化生存的困境

   三 党报广告价值的核心取向

  商业广告中的“我”研究

   一 “个体化”理论视角下的广告话语

   二 商业广告所呈现的“我”

    (一)何时出现“我”

    (二)“我”的呈现方式

     1.明示:直接现身的“我”

     2.暗示:隐含主体的“我”

    (三)“我”是谁:以80后、90后青少年为主体

    (四)“我”的形象特征:个体化

   三 个体化的“我”:被询唤与被裹挟

    (一)自我的询唤与个体化的实现

    (二)被消费主义裹挟的个体化

    (三)裹挟之下的可能后果

   四 结语

  大健康产业背景下医药企业的品牌延伸

   一 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

   二 知名品牌纷纷布局大健康产业,进行品牌延伸

   三 以云南白药和王老吉为例看医药品牌的品牌延伸

 媒介教育交流

  网络与新媒体教学创新

   一 差异化的专业定位

   二 体系化的课程建设:基础+专业+外联+实践

    (一)基础课程

    (二)专业课程

    (三)外联课程

    (四)实践课程

   三 特色的实验室建设:支撑教学与实践

    (一)内容板块的实验室

    (二)产品板块的实验室建设

    (三)智能终端板块的实验室建设

    (四)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室建设

   四 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的中国特色

   一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一)理论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包含“态度”

    (二)现实中,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需要“态度”

   二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

   三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四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

 《文化与传播研究》发刊词

《文化与传播研究》是由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创办的涵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集刊,旨在搭建一个新的学术平台,展示海内外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倡导学术创新和学术争鸣。集刊编委会成员均为国内外传媒与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集刊面向全国乃至海外征集稿件,以打造学术积累、传播的平台。

[1]段京肃:《社会的阶层分化与媒介的控制权和使用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黄升民、杨雪睿:《在多元分化过程中重新聚合》,《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9期。

[3]金兼斌:《我国城市家庭的上网意向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4]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趋势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a。

[5]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6]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8]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9]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0]刘欣:《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1]陆学艺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2]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5/1847。

[13]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4]孙玮:《多重视角中的媒介分层现象》,《新闻大学》2002年第3期。

[15]王锡苓、李慧民、段京肃:《互联网在西北农村的两种应用模式》,《二十一世纪》2005年第10期。

[16]周葆华:《新媒体使用与主观阶层认同: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新闻大学》2010年第2期。

[17]Baer,L.,Eitzen,D. S.,Duprey,C.,Thompson,N. J.,& Cole,C. (1976). The Consequences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tatus Inconsistency.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17(3),pp.389-400.

[18]Berger,P. L.,& Luckmann,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Garden City,NY:Anchor Books.

[19]Blocker,T. J. & Riedesel,P. L. (1978). The Nonconsequences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tatus Inconsistency:Requiem for a Moribund Concept.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19(2),pp.332-339.

[20]Bourdieu,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1]Bourdieu,P. (1984).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R. Nice,Trans.). 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

[22]Bourdieu,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Greenwood.

[23]Bourdieu,P. (1989).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ological Theory,7(1),pp.14-25.

[24]Giese,K. (2003). Internet Growth and the Digital Divide. In C. R. Highes & G. Wacker (Eds.),China and Internet (pp. 30-57). London:Routledge Curzon.

[25]Jackman,M. R.,& Jackman,R. (1973).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38,pp.569-582.

[26]Kluegel,J. R.,Singleton,Jr.,R.,& Starnes,C. E. (1977). Subjective Class Identification:A Multiple Indicator Approach.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42,pp.599-611.

[27]Lippmann,W. (1922). Public Opin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

[28]Merton,R. (1957).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Free Press.

[29]Mcombs,M.,& Reynold,A. (2002). News Influence on Our Pictures of the World. In J. Bryant & D. Zillmann (Eds.). Media Effects: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Mahwah,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30]Rogers,E. 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4th edition. New York:Free Press.

[31]Shrum,L. (2002). Media Consumption and Perceptions of Social Reality:Effects and Underlying Process. In J. Bryant & D. Zillmann (Eds.). Media Effects: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Mahwah,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32]Wei,R. (2006). Lifestyle and New Media:Adoption and Us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China. New Media and Society,8(6),pp.991-1008.

[33]Zhao,J. Q.,et al.,(2006). The Diffusion of the Internet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nvergence,12 (3),pp.293-305.

[34]Zhu,J. J.,& He,Z. (2002). 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Perceived Needs,and Perceived Popularity:Adoption and Use of Internet in China. Communication Research,29(4),pp.466-495.

[1]韩晓宁、王军、张晗:《内容依赖:作为媒体的微信使用与满足研究》,《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4期。

[2]金兼斌:《互联网在中国大陆的扩散》,中华传播学会年会论文,香港,2001。

[3]林日璇:《社交媒体VS.线上游戏:台湾成人网路使用、媒介惯习与人际互动》,《中华传播学刊》(台湾)2014年第1期。

[4]刘振声:《社交媒体依赖与媒介需求研究——以大学生微博依赖为例》,《新闻大学》2013年第1期。

[5]陆亨:《使用与满足:一个标签化的理论》,《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2期。

[6]田甜:《创新扩散理论下的微信扩散和使用影响因子分析》,未出版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4。

[7]王晓华、严丽娜:《决定受众选择互联网的因素研究——对权衡需求理论的再检验》,《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

[8]韦路、李贞芳:《数字电视在中国大陆的采用:一个结构方程模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2期。

[9]张明新、韦路:《我国农村居民的创新传播科技采纳研究:人口及行为因素的影响》,《中国传媒报告》(香港)2005年第4期。

[10]张咏华、聂晶:《“专业”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及动机的影响——以上海大学生为例》,《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2期。

[11]周葆华:《Web2.0知情与表达:以上海网民为例的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4期。

[12]周裕琼:《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对家庭内“静悄悄的革命”的量化考察》,《现代传播》2014年第2期。

[13]祝建华:《不同渠道—不同选择的竞争机制: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中国传媒报告》(香港)2004年第2期。

[14]祝建华、何舟:《互联网在中国的扩散现状与前景:2000年京、穗、港比较研究》,《新闻大学》2002年第2期。

[15]祝建华、王晓华:《权衡需求理论与数码电视的市场前景》,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保定,2006。

[16]Byeng-Hee Chang,Seung-Eun Lee & Byoung-Sun Kim(2006). Explor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and continuance of online gam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South Korea:Integrating uses and gratification an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pproaches. New Media & Society,8(2),pp.295-319.

[17]Joey Ka-Ching Chan & Louis Leung(2005). Lifestyles,reliance on traditional news media and online news adoption. New media & society,7(3),pp.357-381.

[18]Jonathan,J.h. Zhu & He Zhou(2002a). 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Perceived Needs,and Perceived Popularity:Adoption and Use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Communication Research,29(4),pp.466-495.

[19]Jonathan,J.h. Zhu & He Zhou(2002b). Diffusion,Use and Impact of the Internet in Hong Kong:A Chain Process Model.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7(2).

[20]Katz,E.(1959).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An Editorial Note on a Possible Future for This Journal. Studies in Public Communication,2(1),pp.1-6.

[21]Kyung Yong Rhee & Wang-Bae Kim(2004). The Adoption and Use of the Internet in South Korea.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9(4).

[22]Li Xigen & Lilly Zeng(2009). Technology Attributes,Perceived Value and Quality of Information,and Socail Utility as Predictors of Podcast Adoption and Use. The 5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Chicago.

[23]Roger Cooper & Tang Tang(2009). Predicting Audience Exposure to Television in Today’s Media Environment:An Empirical Integration of Active-Audience and Structural Theori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53(3),pp.400-418.

[24]Rogers,E.M.(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4th edition,New York:Free Press.

[25]S. Shyam Sundar & Anthony M. Limperos(2013). Uses and Grats 2.0:New Gratifications for New Media.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57(4),pp.504-525.

[26]Shu-Chu Sarrina Li(2003). Electronic newspaper and its adopters:examin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electronic newspapers in Taiwan.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pp.35-49.

[27]Shu-Chu Sarrina Li(2014). Lifestyles and the adoption of information versus entertainment technologies:An examination on the adoption of six new technologies in Taiwan. New media & society,16(2),pp.1-19.

[28]Wei,R.(2006). Lifestyles and new media:adoption and us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China. New media & society,8(6),pp.991-1008.

[29]Weng Hin Cheong(2002). Internet Adoption in Macao.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7(2).

[1]郭可:《中国英语媒体传播效果研究》,《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4期。

[2]李红:《新闻发言人的制度意义》,《青年记者》2007年第5期。

[3]刘颖:《法国媒体报道中的西藏印象——以法国〈世界报〉为例》,《中国藏学》2006年第4期。

[4]骆正林:《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源与特征》,《今传媒》2006年第1期。

[5]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6]〔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

[7]王庚年:《发挥主力军作用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力》,《中国记者》2010年第8期。

[8]王逸舟:《中国外交十特色》,《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5期。

[9]谢柯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回顾与思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0]薛凯:《“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背后的新闻》,《半月谈》2006年第1期。

[11]Everette,E. Dennis & John,C. Merrill,Media Debates(2002). Great Issues for the Digital Age,Wadsworth Group Publishing,p.125.

[12]Michael Schudson(1978). Discovering the News:A Social History of American Newspapers,Basic Books,Inc.,Publishers,p.10.

[13]Rescue teams’ offers of help frustrated by China,The Daily Yomiuri,May 14,2008.

[1]〔德〕阿斯特莉特·埃尔、冯亚琳主编《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陈彦均:《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演变与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外交学院,2010。

[4]高源:《读〈社会如何记忆〉》,《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5]〔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李红涛、黄顺铭:《“耻化”叙事与文化创伤的建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期。

[7]李忠东、马晓丽:《关于武汉会战史研究之评议》,《烟台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8]〔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邵鹏:《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以媒介记忆理论为视角》,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4。

[10]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社会》2006年第3期。

[11]杨念群:《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2]张俊华:《社会记忆研究的发展趋势之探讨》,《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13]周海燕:《记忆的政治》,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14]周海燕:《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检讨与反思》,《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9期。

[1]福西永:《形式的生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美〕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冯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美〕J.A.布朗:《弹雨、哥们儿和坏蛋——论“警匪片”类型》,徐建生译,《世界电影》1995年第2期。

[4]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5]丁树新、刘丽敏、顾庆媛:《〈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金融危机下的童话》,《电影文学》2009年第11期。

[6]郝建:《类型电影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7]刘文宁:《告别辉煌年代——新世纪以来的美国警匪片创作风格》,《当代电影》2012年第3期。

[8]楼成宏:《论反英雄》,《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

[9]罗卡、吴昊、卓伯棠:《香港电影类型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10]马杰伟、曾仲坚:《影视香港:身份认同的时代变奏》,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10。

[11]马杰伟:《香港能否从“功能城市”转型为“宜居城市”?》,《明报》2009年2月2日,A28版。

[12]彭丽君:《黄昏未晚:后九七香港电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0。

[13]饶晖:《美国警匪片的类型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4]少言:《香江最佳拍档:专访〈窃听风云〉导演麦兆辉、庄文强》,《电影世界》2009年第7期。

[15]王岚:《反英雄》,《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

[16]许乐:《〈夺命金〉:杜琪峰的变与不变》,《电影艺术》2012年第3期。

[17]许志晖、李娜:《看麦庄双雄如何打造〈无间道〉和〈窃听风云〉系列》,《电影》2011年第12期。

[18]严敏:《金融危机下的奥斯卡策略——以〈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为例》,《艺术评论》2009年第4期。

[19]赵菁:《从“文化帝国主义”到批判的跨文化主义:文化权力再发现》,载郭镇之主编《全球传媒评论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0]Gina Marchetti(2007). Andrew Lau and Alan Mak’s Infernal Affairs-The Trilogy.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1]Nicholas Hookway:Emotions,Body and Self:Critiquing Moral Decline Sociology.

[22]Robert Warshow:.Immediate Experience. Movies,Comics,Theatre and Other Aspects of Popular Culture,Doubleday,Garden City,NY.

[23]Steve Neale(2000) Genre and Hollywood. Routledge,p.7.

[1]李少君:《扛梯子的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鲍风:《“报纸文学”价值取向的“媒介限制”》,《江汉论坛》2005年第8期。

[3]孔见:《大拇指短信文学选粹》,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李云飞:《浪漫短信息》,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5]云中雪:《发遍天下——手机浪漫短信分类大全》,中国盲文出版社,2004。

[1]胡瑞仲、聂锐:《管理潜规则》,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胡正荣:《媒介寻租、产业整合与媒介资本化过程——对我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分析》,《媒介研究》2004年第1期。

[3]胡正荣、李继东:《我国媒介规制变迁的制度困境及其意识形态根源》,《新闻大学》2005年第1期。

[4]季卫东:《法制与普遍信任——关于中国秩序原理重构的法社会学视角》,《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6年第9期。

[5]李北陵:《打破非法转载潜规则的坚冰》,《青年记者》2006年第9期。

[6]梁碧波:《“潜规则”的供给、需求及运行机制》,《经济问题》2004年第8期。

[7]刘宏:《中国传媒的市场对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8]陆晔:《权力与新闻生产过程》,《二十一世纪》2003年第6期。

[9]潘祥辉:《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中国传媒出版社,2009。

[10]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3期。

[11]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I》,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喻国明:《市场化与行政化:关于新闻传播资源配置方法的选择与思考》,《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3期。

[13]周俊:《试析中国新闻失范的政治整合》,《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1期。

[14]邹川雄:《中国社会学理论》,台北洪叶文化事业公司,1999。

[15]Hurwicz,L. (1993). Toward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Institution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in Bowles et al.,pp.51-67.

[1]〔法〕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加〕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 Mosco):《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春阳、黄红宇、姚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3]〔英〕弗兰克·韦伯斯特(Frank Webster):《信息社会理论》(第三版),曹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Dalls W.Smythe,“Communications:Blindspot of Western Marxism,”载曹晋、赵月枝编著《传播政治经济学(英文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曹晋、赵月枝:《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脉络与人文关怀》,《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6]陈力丹、谭思宇、宋佳益:《社交媒体减弱政治参与》,《编辑之友》2015年第5期。

[7]单波:《评西方受众理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8]高亢:《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商品论”作用机理的思考》,《现代传播》2013年第5期。

[9]康杉:《受众身份的转变与角色的突围》,《新闻知识》2013年第1期。

[10]张一兵:《消费意识形态:符码操控中的真实之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解读》,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1]郑忠明、江作苏:《网络用户劳动与媒介资本价值》,《新闻记者》2015年第9期。

[12]祝明江:《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受众商品论”再阐释》,《今传媒》2013年第5期。

[13]Brett Caraway(2011),Audience labor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A Marxian reivisting of the audience commodity,Media,Culture&Society,33(5),p.693.

[14]Christian Fuchs(2012),Dallas Smythe Today-The Audience Commodity,the Digital Labour Debate,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and Critical Theory. Prolegomena to a Digital Labour Theory of Value. tripleC 10(2):692-740,2012 ISSN 1726-670X,http://www.triple-c.at.

[1]〔美〕本杰明·M.康佩恩、〔美〕道格拉斯·戈梅里:《谁拥有媒体?大众传媒业的竞争与集中》(第三版),詹正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储玉坤:《现代新闻学概论》(第2版),世界书局,1945。

[3]大生企业编写组编《大生系统企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4]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5]甘家馨:《中国各大报经营实况》,《苏衡》1936年第17~18期。

[6]金瑞本:《申报与史量才》,《浙江青年》1934年第1卷第2期。

[7]老唐:《中国报馆应否托拉斯化》,《新闻学期刊》1934年。

[8]秦绍德:《上海〈新闻报〉股权风波》,《新闻大学》1988年第1期。

[9]汝津:《工厂调查:上海申报馆参观记》,《经济汇报》1923年第2卷第2期。

[10]芮明杰、方统法:《相关多角化发展战略的另一种诠释——兼评两种相关多角化战略理论》,《财经研究》2000年第3期。

[1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2]〔法〕塔布衣夫人:《报业集中趋势益显,美法四大报近分别合并》,《报学杂志》1948年第1卷第2期。

[13]新民晚报史编纂委员会编《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民报——新民晚报七十七年史》,文汇出版社版,2004。

[14]杨雪梅:《陈铭德、邓季惺与〈新民报〉》,中华书局,2008。

[15]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华夏出版社版,2005。

[1]陈刚:《喜忧参半——对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与中国广告业的未来发展的思考》,《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年第9期。

[2]周叔莲、刘戒骄:《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光明日报》2007年12月25日。

[3]Kong-Rea lee(2003). 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 Activities(KISA) in Korea’s Innovation System[R]. Paris:OECD Report.

[1]刘梓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写在〈全国省级党报现状与改革途径新探索〉问世之际》,《新闻记者》2001年第11期。

[2]杨磊、孙业:《我国省级党报的现状与走势—全国省级党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上》,《新闻记者》2001年第8期。

[3]王武录:《关于党报的几个问题》,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2114/42004/42009/3062297.html,2016年3月21日。

[4]陈中原:《2008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新闻记者》2008年第7期。

[5]张晓虎:《06中国报刊广告市场盘点与07趋势分析》,http://info.research. hc360.com/2007/03/06145532263.shtml,2016年3月2日。

[6]张英军、贾岳:《新时期党报功能定位及增强影响力探讨》,《中国记者》2006年第3期。

[7]丁柏铨:《党报当前发展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新闻爱好者》2002年第1期。

[8]乔云霞、张金凤:《注重经营管理增强党报竞争力》,《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1]何佳讯:《中国营销25年》,华夏出版社,2004。

[2]马杰伟、冯潇潇:《媒体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英〕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译,译林出版社,2005。

[4]王儒年:《欲望的想象——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德〕乌尔里希·贝克:《个体化》,李荣山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熊万胜、李宽、戴纯青:《个体化时代的中国式悖论及其出路》,《开放时代》2010年第10期。

[7]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8]〔美〕詹姆斯·特威切尔:《美国的广告》,屈晓丽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

[9]张一兵:《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与拉康》,《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

[1]〔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成美等:《新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英〕大卫·帕金翰、宋小卫:《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4]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5]李守福:《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根源及其影响》,http://www.barbierrd.nom.fr/Lishoufuchi.pdf,2016年4月21日。

[6]喻国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ad 9b5f0100d0qa.html,2016年4月21日。

[7]张冠文、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