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9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第2辑图书

Research on Urban Social Work Vol.2

SSAPID:101-3702-2906-15
ISBN:978-7-5201-0892-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的第二辑,主题是禁毒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内容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在药物滥用人员小组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药物滥用者的非理性信念探究、家庭抗逆力生成研究、认知症患者配偶照顾者的负面体验与服务对策研究、救助机构流浪乞讨人员归家甄别流程研究、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流浪救助服务模式研究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谢蕊芬;;胡庆英;;马甜甜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2辑编辑组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编委会

 【禁毒社会工作】

  认知行为疗法在药物滥用人员小组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

   一 研究缘起

   二 理论基础

    1.认知行为疗法的简介

    2.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模式

    3.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假设

   三 认知行为疗法在“药物滥用认知行为改变小组”中的实践

    1.小组准备阶段

     (1)预设小组大小、时间、频次、招募条件

     (2)开展招募面谈会

     (3)小组成员的特点及需求分析

    2.小组初期阶段

     (1)聚焦,从明确小组目标开始

     (2)提升信心,从植入希望开始

    3.小组中期阶段

    4.小组结束阶段

   四 认知行为疗法原则在本次小组中的应用与思考

    1.本体认知和支持系统重建

     (1)个体认知重建

     (2)支持系统重建

    2.“认知行为治疗”的原则

     (1)认知行为疗法需要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

     (2)认知行为疗法强调目标导向、聚焦于问题

     (3)认知行为疗法的首要重点是关注当下

     (4)认知行为疗法强调复发预防

     (5)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结构化的疗法

   五 小结

  药物滥用者的非理性信念探究

   一 研究缘起

    1.问题的提出

    2.文献综述

    3.研究方法

   二 药物滥用者非理性信念表现

    1.用药动机中的非理性信念:堕入药物成瘾陷阱的起点

     (1)误信自己不会被成瘾问题所捆绑

     (2)对于药物功效的绝对化信念

    2.对于成瘾问题的认知偏差:阻碍戒治动机的持续与自愿戒治困境

     (1)自以为能够对自己负责

     (2)自以为吸毒和抽烟喝酒无异

     (3)自以为有能力控制成瘾

     (4)自认为不及时用药就会越来越难过

    3.关于戒瘾的系统性知识缺乏:初期戒瘾失败的主要原因

    4.问题外化和自我无价值感:回归社会的严重阻碍

     (1)归因偏差与问题扩大化

     (2)感到自我无价值

   三 理性情绪疗法在戒毒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与讨论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家庭沟通分析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家庭沟通的问题类型及成因分析*

    1.指责埋怨型家庭沟通

    2.迁就讨好型家庭沟通

    3.冷漠回避型家庭沟通

   四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有效家庭沟通的创建路径

    1.提高戒毒家庭对于沟通重要性的认知

    2.强化戒毒人员与家属的有效家庭沟通培训

    3.增进戒毒人员家庭的社会包容与社会支持

   五 总结

 【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抗逆力生成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回顾

    (一)残障儿童家庭研究范式的转变

    (二)抗逆力及家庭抗逆力相关研究

    (三)国内残障儿童家庭研究概况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1.自闭症

     2.家庭抗逆力

    (三)研究方法与个案基本情况

     1.个案研究

     2.具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3.个案基本情况

      (1)宝宝基本情况

      (2)家庭基本情况

    (四)研究思路

   四 家庭信念:家庭抗逆力生成的内在动力

    (一)初始:家庭成员间态度与观点的严重分歧

     1.妈妈:怀疑—逃避—承认

     2.其他家庭成员:否认与拒绝

    (二)中期:改变丈夫的看法,夫妻观点达成一致

     1.妈妈:接纳诊断,不躲避,不隐瞒

     2.爸爸的态度改变,与妈妈形成同盟

     3.外公、外婆:依旧排斥

    (三)统合:全家人态度达成一致,形成积极家庭信念

   五 家庭沟通:家庭抗逆力生成的润滑剂与推动力

    (一)确立家庭沟通规则,明确成员分工

    (二)及时分享,促进交流

    (三)新媒体沟通的强大功效

    (四)坦诚交流,互相包容,增进情感联系

    (五)丰富家庭活动,改善家庭关系,增进家庭凝聚力

   六 组织模式:家庭抗逆力生成的外部保障

    (一)父母单位的关心与大力支持

    (二)联结政府、学校、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获取更多资源

    (三)开放的家庭系统,实现与外界社会系统有效互动,并获得支持

   七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良好家庭抗逆力对自闭症儿童康复和成长的积极作用

    (三)自闭症儿童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的思考

     1.家庭积极信念的形成:提供相关知识与信息,发掘家庭积极信念

     2.组织模式的修复和拓展:整合家庭内部资源,链接家庭外的社会支持网络

     3.沟通过程的改善:调整沟通方式,引导坦诚情感交流

  认知症患者配偶照顾者的负面体验与服务对策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资料收集、分析方法

   三 认知症患者配偶照顾者的负面体验分析

    (一)诊断前:意外察觉与困惑不解

     1.意外察觉

      (1)对记忆力不好的察觉

      (2)对行为不对劲的察觉

      (3)对多次迷路的察觉

      (4)对性格大变的察觉

     2.困惑不解

    (二)诊断:犹豫与不知所措

     1.犹豫——要不要告诉老伴自己的猜测

     2.不知所措——如何让老伴配合检查

    (三)确诊初:无奈接受与失落、担忧

     1.无奈接受——怎么会得这个病

     2.失落——治不好

     3.担忧——以后该怎么办

    (四)照顾中:身心俱疲、时空占用

     1.身体劳累

     2.心理压力

      (1)焦虑——不见好

      (2)无助——没人帮

      (3)委屈——不得已为之

      (4)抱怨——为什么是我

      (5)愤怒——不配合

      (6)压抑——无处宣泄

     3.时空占用——没有“我”

    (五)未来时:茫然

   四 认知症患者配偶照顾者的服务对策

    (一)宣导预防服务

    (二)疾病筛查服务

    (三)疾病诊断服务

    (四)家庭支持服务

    (五)社区照顾服务

    (六)政策倡导服务

   五 总结与讨论

 【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

  救助机构流浪乞讨人员归家甄别流程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基本概念界定

     1.流浪乞讨人员

     2.精神障碍

     3.救助管理

     4.需求

     5.甄别

   二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一)目前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研究已有文献的梳理

    (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半结构式访谈法

     3.实地观察法

   三 流浪乞讨人员甄别流程探讨

    (一)现有的甄别服务演变历史

    (二)X市救助管理机构现有甄别流程的梳理

     1.分类甄别

     2.建立甄别档案

     3.开展经验分享小组

     4.紧抓记忆主线开展甄别

      (1)甄别初期:找寻记忆

      (2)甄别中期:组合记忆

      (3)甄别后期:靠记忆回家

    (三)科学、合理、规范的甄别流程探索

     1.甄别员

     2.救助管理机构

      (1)强调人性关怀,强化甄别管理

      (2)完善甄别管理和甄别服务成效的评估系统

   四 甄别流程发展设想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流浪救助服务模式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马斯洛需求理论

     2.全人模式——人本主义传统观点的核心

     3.受助人员的再社会化

    (三)重要概念界定

     1.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2.救助管理

     3.社会保障与福利

     4.社会关系

     5.社会功能

   二 研究方法与文献梳理

    (一)具体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访谈法

    (二)文献综述

   三 对S市现有流浪救助服务模式的研究

    (一)满足基本生活——低层次流浪救助保障服务

     1.生活服务

      (1)寄存托管

      (2)住宿安置

      (3)住所改建

      (4)分科管理

      (5)餐饮安排

      (6)卫生清洗

      (7)安全教育

      (8)丧葬服务

     2.医疗服务

      (1)保健防疫

      (2)医疗诊治

    (二)接续社会关系——低层次流浪救助福利服务

     1.甄别组织架构

     2.甄别研讨会

     3.跨省甄别

    (三)现有救助站服务管理模式的不足

   四 为流浪救助提供较高层次的福利服务设计

    (一)建立跨地区间流浪乞讨人员甄别联动机制

    (二)站内社会功能初步恢复

     1.专业社会工作与救助管理机构服务融合的可行性

     2.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机构中的窘困

     3.社会工作在救助服务中的运用

      (1)接收受助人员入站

      (2)留站期间服务

    (三)站外服务衔接

   五 流浪救助管理机构管理服务模式的完善

    (一)工作人员配备——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加入服务队伍

    (二)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成效的评价指标

     1.服务管理原则的坚守

     2.服务对象需求了解和分析

     3.服务计划

     4.服务资料建档和建档率

     5.工作经费使用和管理

     6.团队合作

     7.服务对象满意度

     8.服务成效评估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反身与整合视角下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主体性问题的探析*

   一 引言

   二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及其服务现状

   三 上海市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社会知晓率低,专业权威不足

    (二)易迷失专业素养,缺乏反身意识

    (三)专业合作松散,服务持续性不足

   四 专业主体性建构何以可能

    (一)加强社工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和认可度

    (二)提升专业素养,建构专业反身性

    (三)整合团队资源,确保服务的持续性

    (四)积极进行社会倡导,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医务社会工作】

  多方合作:医务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发展对策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 研究发现

    (一)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现状

    (二)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工作内容

    (三)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培训现状

   四 建议与展望

    (一)多方合作,共建实习基地

    (二)整合资源,优化师资队伍

    (三)成果转化,汇编培训教材

    (四)能力分层,注重因材施教

   五 总结

 【社会组织研究】

  民间微公益组织与政府互动关系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三)基本概念界定

     1.微公益

     2.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互动关系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1. “微公益”成长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研究成果陈述

     2.微公益组织与政府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阐释

   三 “免费午餐”微公益的基本情况

    (一)“免费午餐”的服务状况

    (二)“免费午餐”的团队建设

    (三)“免费午餐”的前期筹资方式

    (四)“免费午餐”的试点过程

    (五)“免费午餐”的前期监管方式

    (六)“免费午餐”的评估

   四 民间微公益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分析

    (一)“免费午餐”与政府互动的方式

     1.思想上的互动

     2.资金上的互动

     3.监管上的互动

    (二)“免费午餐”与政府互动的典型模式

     1.新晃模式

      (1)模式背景

      (2)模式内容

     2.鹤峰模式

      (1)模式背景

      (2)模式内容

     3.马山模式

      (1)模式背景

      (2)模式内容

     4.红寺堡模式

      (1)模式背景

      (2)模式内容

   五 “免费午餐”中政府与民间微公益组织互动的困境

    (一)相关法律空白,微公益组织合法性不足

    (二)传统管控思维影响微公益发展

    (三)微公益组织内部建设不足

    (四)监管机制不健全

   六 微公益与政府良性互动路径探索

    (一)政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给予微公益组织合法身份

    (二)政府改变传统管理观念,双方确立伙伴关系

    (三)提高微公益组织人员专业化水平,吸引政府互动合作

    (四)双方合作建立综合监督机制,提供严密的互动保障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稿约

加强都市社会中社会工作领域的实务研究,促进社工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交流,加强在丰富的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本土化社工知识的提炼,是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出版《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的宗旨和目的。第二辑主题是禁毒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内容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在药物滥用人员小组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药物滥用者的非理性信念探究、家庭抗逆力生成研究、认知症患者配偶照顾者的负面体验与服务对策研究、救助机构流浪乞讨人员归家甄别流程研究、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流浪救助服务模式研究等。

贝克,2013,《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彼得·J.柏林,兰迪·E.麦凯比、马丁·M.安东尼,2011,《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Teater,Barbra,2013,《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余潇、刘艳霞等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Yalom Irvin D.,and Molyn Leszcz,2013,《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李敏、李鸣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李世虎,2010,《理性——情绪疗法在戒毒工作中的应用及评价》,《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第5期。

王娜、李占江、杨清燕、徐子燕、闫丽琼、毛佩贤、贺佳丽、陈斌,2007,《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理性信念、应付方式及其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15期。

郑健荣,2014,《上瘾:沉溺行为与治疗》(增修版),香港:麦饼文化出版社。

庄淑婷,2005,《女性违法药物滥用者其用药行为与用药信念之研究》,嘉义:中正大学出版社。

Beck,Aaron T.,Wright,Fred D.,Newman,Cory F.,& Liese,Bruce S.. 2001. Cognitive Therapy of Substance Abuse.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程玲玲,1997,《海洛因成瘾者的家庭研究》,《中华心理卫生学刊》第10期。

范文勇、张志娟,2016,《戒毒康复人员保持操守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第6期。

范志海、吕伟、余金喜,2009,《社区戒毒康复模式的初步探索——以上海禁毒社会工作为例》《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第2期。

郭俊伟、瞿伟,2012,《青年男性暴力罪犯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21期。

黄乐芳、吴文孟、甘美华、蒋秀琴,2016,《127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家庭随访情况分析》,《医药导报》增刊第35期。

黄敏,2012,《标签理论视角下的戒毒康复研究》,《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第2期。

罗瑞芳、刘晓梅,2015,《国外吸毒成瘾问题实证研究综述》,《中国监狱学刊》第1期。

任茜蒙,2008,《家庭与戒毒——不同年龄阶段吸毒人员家庭支持力度与戒毒成效的分析和思考》,《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第1期。

王垒、罗黎辉、赵建新,2004,《吸毒者心理社会生活质量分析》,《心理科学》第2期。

王瑞山,2013,《试论特殊人群的制度化排斥及其应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肖梦星、史慧颖,2016,《家庭因素对青少年药物成瘾和康复的影响》,《心理学进展》第3期。

曾红,2005,《海洛因成瘾者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及人格特征的分析》,《中国临床康复》第8期。

张广等,2016,《不同类型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海洛因依赖者偷吸海洛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艾滋病性病》第2期。

张嘉虹、卢宁,2006,《家庭沟通的理论模式探索》,《预防医学情报杂志》第6期。

张锦涛、方晓义、戴丽琼,2009,《夫妻沟通模式与婚姻质量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期。

张雪松、段诚凤,2007,《海洛因依赖者的抑郁情绪分析》,《现代医药卫生》第18期。

赵芳,2015,《社区戒毒社会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社会工作与管理》第5期。

郑臻峰,2016,《海洛因依赖者的家庭功能及动力与其成瘾度的相关性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Kopak,A.M.,Chen A.C.,Hass,S.A.,Gillmore M.R.. 2012.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factors to protect against substance use related problems among Mexican heritage and White youth”.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124(1):43-41.

Marina,M.,Dragana J,& Vesna L.. 2014. “Functionality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Parenting Style in Families of Ado-lescents with Substance Abuse Problem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128:281-287.

Mimma,T,& Roberto B.. 2009. “Addictive Behavior and Family Functioning during Adolescen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37:388-395.

Olson D H.,2000,“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tems.”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2(2):144-167.

Orford J.,“The Cohesiveness of Alcoholism-complicated Marriages and its Influence on Treatment Outcom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128(4):317-339.

Rowe,Cynthia L. 2012. “Family Therapy for Drug Abuse:Review and Updates 2003-2010.”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Volume 38.Issue 1:59-81.

冯跃,2014,《国外家庭抗逆力的内涵及模式研究述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Froma Walsh,2013,《家庭抗逆力》,朱眉华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谷长芬等,2010,《北京市0~7岁儿童家庭需求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第10期。

黄可、肖非,2013,《自闭症儿童教育诊断评估工具及其特点分析》,《中国特殊教育》第5期。

纪文晓,2015,《从西方引介本土发展:家庭抗逆力研究述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蒋林洁、戴艳,2009,《家庭复原力研究综述》,《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刘爱民,2009,《残障儿童家庭咨询需要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刘晓燕,2010,《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

吕晓彤、高桥智,2005,《自闭症儿童母亲在养育儿童过程中的需求调查》,《中国特殊教育》第7期。

罗亦超、雷江华,1999,《特殊学校学生家庭需要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第4期。

仇立平,2008,《社会研究立法》,重庆大学出版社。

沈之菲,2008,《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读和培养》,《思想理论教育》第1期。

田国秀、曾静,2007,《关注抗逆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的新走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1期。

韦海燕、潘敏,2015,《重塑信念系统对提高心理弹性的过程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8期。

谢佳闻,2012,《家庭中的残障儿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薛璟,2004,《自闭症家长心理适应弹性建构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姚进忠、郭云云,2013,《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人抗逆力生成研究——基于厦门市福乐家园的个案剖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殷敏、袁茵,2014,《美国最新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解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第9期。

张明平,2013,《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进展综述》,《绥化学院学报》第4期。

朱孔芳、刘小霞,2010,《上海市回沪知青子女抗逆力研究》,《当代青年研究》第1期。

朱眉华,2013,《困境与调适:乡城流动家庭的抗逆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

纪文晓,2015,《从西方引介到本土发展:家庭抗逆力研究述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仇立平,2008,《社会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

Ferguson,P.M.(2001). “Disability Stud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Pareutal Response to Disability,” In G.L.Albrecht,K.D.Seelman & M.Bury(Eds.),Hand book of Disability Studies.Thousand Oaks,CA:Sage.

Friedrich,W.N. 1981. “Psychosocial Assets of Parents of Handicapped and Non-handicapped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85:551-555.

McCubbin,H. & Patterson,J. 1983. “The Family Stress Process:The Double ABCX Model of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1:6.

Olshansky,S. 1962. “Chronic Sorrow:A Response to having A Mentally Defective Child,” Social Casework,43:190-193.

Stoneman,Z.(1997). “Mental Retardation and Family Adaptation,” In W.E.Meclean(Ed.),Ellis’ Handbook of Mental Deficiency,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Research. 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白姣姣、丁俭、王峥,2006,《对老年痴呆亲属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第12期。

付艺等,2007,《痴呆患者配偶的心理负担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4期。

侯洪波、白倩,2008,《痴呆患者配偶的心理负担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研究》,《中国民康医学》第16期。

柳秋实、尚少梅、岳鹏,2012,《基于Lazarus压力—应对模式的居家认知老人配偶的照顾体验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第5期。

穆福骏、潘乃林,2012,《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焦虑照顾者体验的质性研究》,《护理管理杂志》第6期。

饶顺曾等,2002,《社区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料者心理状况研究》,《四川精神卫生》第3期。

王思斌,2011,《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军等,2010,《社区老年痴呆照护者体验的现象学分析》,《中国社会医学杂志》第4期。

Colaizzi,P. 1978.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s the Phenomenologist View I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陈敏,2004,《救助站的困惑》,《瞭望新闻周刊》第29期。

陈霆宇,2002,《对精神障碍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问题的再认识》,《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第3期。

陈微,2006,《当代中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路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第6期。

董建新、梁茂春,2005,《纽约无家可归者救助体系的民营化及其启示》,《改革与战略》第3期。

高中华,2009,《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我国城市流浪乞救人员救助制度的变迁》,《当代中国史研究》第6期。

郭伟和,2004,《社会政策的立法理念、程序和执行——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演变为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何文丽,2010,《浅析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的管理》,《浙江档案》第2期。

黄春梅,2008,《城市救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湖北社会科学》第11期。

李迎生、吕朝华,2006,《“救助管理”取代“收容遣送”之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第2期。

李志强,2009,《企业大额医疗救助体系建立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第1期。

梁茂春,2011,《美国城市限制流浪乞讨的措施及其启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刘光华、程秋梅、李剑兵,2008,《“职业跑站”现象的法社会学透析及治理对策》,《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

刘君祥,2003,《变收容为救助意味着什么——民政部有关人士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乡镇经济》第7期。

刘艳霞,2007,《社会支持网:流浪乞讨者的希望之网》,《中国国情国力》第11期。

卢国显、王太元、李春勇,2012,《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存状况、社会距离与管理创新思路——基于全国五个城市的调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罗柳周,2004,《广州流浪乞讨人员现象的考察与思考》,《社会》第10期。

孙学娟,李静怡,2009,《论完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政府救助机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5期。

汤秀娟,2007,《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理论前沿》第14期。

汤秀娟,2007,《广州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状况调查》,《中国社会保障》第4期。

王波,2008,《多源流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政策转型研究》,《前沿》第1期。

王芳,2012,《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及其规范:以行政法治为视角》,《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思斌,2003,《从管制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7期。

王行健,2004,《社会救助制度的异化和变革——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天府新论》第6期。

张宁,2012,《流浪乞讨与社会救助问题初探》,《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S1期。

高冬梅,2011,《试论九十年来党的社会救助理论创新的经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国务院,2003,《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黄荣英、朱柳萍,2009,《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心理救助模式探析——桂林市救助站开展心理救助工作的经验启示》,《广西社会科学》第S1期。

李迎生、吕朝华,2006,《“救助管理”取代“收容遣送”之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第2期。

荣道清、彭明勇,2011,《以多元服务模式应对救助对象多方面需求》,《中国社会报》11月1日。

许春新,2013,《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方法》,《学园》第31期。

张齐安,2007,《救助管理站的社会工作岗位——以郑州市救助管理站为例》,《社会福利》第10期。

陈婷婷、杨锃,2016,《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的组织运作机制初探——以S市的“阳光心园”为例》,载张文宏主编《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喜强、刘婵婵,2004,《社区残疾人保障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公共管理学报》,第4期。

丁振明、张一奇,2012,《社会工作者在精神康复三位模式中的角色定位》,《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弗莱雷,2001,《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继同,2007,《美国医院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历史经验》,《中国医院管理》第11期。

刘晓明等,2012,《从理据到实践:多元文化路径中的主体反身性建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期。

马肖华,2013,《“反身性”多重内涵辨析》,《理论改革》第5期。

浅井邦彦、江畑敬介,2012,《分裂症的精神康复》,王祖承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童敏,2005,《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和方法探索》,《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童敏,2010,《精神健康服务呼唤社区社工》,《中国社会工作》第25期。

肖瑛,2005,《“反身性”研究的若干问题辨析》,《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杨锃、陈婷婷,2017,《多重制度逻辑下的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研究——兼论本土精神卫生公共性建设的可能路径》,《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

张和清,2011,《社会转型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笔谈)》,《思想战线》第4期。

赵环、何雪松,2009,《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新的发展方向》,《社会福利》第9期。

Jonas,Steve. 1981. Health Care Delivery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Springer.

Platt,Larry J. 1994. “Why Bother with Team:An Overview,” In Casto,R.Michael,Julia,Maria C.Platt,Larry J.Harbaugh,Gary L.,Waugaman,Wynne R.Thompson,Arlene,Jost,Timothy S.Bope,Edward T.Williams,Tennyson,and Lee,Daniel B. Interprofes-sional Care and Collaborative Practice. Pacific Grove,CA:Brooks-Cole,3-10.

Ruster,Pamela L. 1995.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Work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16(4):19-35.

T.M.Lennon. 1998. “Statistics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lexandria,VA: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蔡屹、张昱,2013,《定位: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曹晓鸥、古淑青,2017,《医务社会工作案例评析》,中国社会出版社。

华红琴,2016,《长期住院儿童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以白血病儿童为例》,载张文宏主编《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黄思梦,2016,《上海市与台湾省医务社工的比较研究——以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为视角》,载张文宏主编《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季庆英,2015,《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回顾》,《中国卫生资源》第6期。

柯智慧,2004,《医务社会工作应具备之医务社会工作核心能力初探——以医学中心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东海大学。

雷雨,2010,《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缺失分析》,《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4期。

刘斌志,2011,《终身学习视野下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研究》第2期。

刘风,2014,《现代需求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培养》,《社会工作》第3期。

刘继同,2008,《医务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继同,2012,《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前瞻》,《社会工作》第7期。

沈志明、刘萍萍,2012,《新医改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中国医学伦理学》第2期。

王丽,2010,《当前医务社会工作教育的思考》,《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第12期。

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2013,《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中山大学出版社。

张一奇,2010,《上海市综合性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模式的建立与评价——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为例》,《现代医院管理》第2期。

Berzoff,J. & Drisko,J. 2015. “What Clinical Social Workers Need to Know:Bio-psycho-social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Vol.43:263-273.

Goldstein,E. 2007. “Social Work Education and Clinical Learning:Yesterday,Today and Tomorrow,”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Vol.35:15-23.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2012,《2011中国公益事业年度发展报告——走向现代慈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邓名奋,2008,《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关系建构》,民政部2008年社会组织理论研究课题论文。

金国坤,2010,《论政府对社会组织管理的机制创新——“民办非企业单位”引发的行政法思考》,《法学论坛》第6期。

李月红,2015,《“微公益”运作如何获得法律保障》,《人民论坛》第21期。

汪锦军,2009,《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三种模式分析》,《中国行政管理》第10期。

王华,2003,《治理中的伙伴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云南社会科学》第3期。

王立三、蒋小康,2011,《侗乡教育梦:“免费午餐”新晃现象成赞颂焦点》,华声在线。

王名,2005,《改革中国民间组织监管体制的建议》,《中国改革》第11期。

王向民等,2012,《危机事件中的社会组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网易财经,2011,《网易解读:“微公益”不能拯救中国慈善》,参见http://www.hsjj.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84。

吴秋鹏,2011,《我国基于Web 2.0的民间组织微公益模式及其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科技大学。

徐雪梅,2009,《网络经济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许钦城,2009,《草根NGO与政府互动合作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汕头大学。

杨钊,2013,《“微公益”的缘起、问题及发展建议研究》,《发展研究》第11期。

张兰君、王霄,2014,《微公益及其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意义》,《山东省团校学报》第4期。

张双双,2014,《自媒体时代我国微公益传播机制研究》,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

钟一彪,2013,《现代公益:行动取向的公益维度》,《岭南学刊》第5期。

朱传一,2004,《中国民间公益组织自律与互律之路》,《学会》第12期。

Dennis Young. 2000. “Alternative Models of Government-nonprofit Sector Relations:Theoret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vol.29,no.1,March.

Dvid Pell. 2009. “NGO and Private Sector Partnerships:A Framework For Success”,http://www.streetkids.org/resources/annual reports.htm.

Najam. 2000. “The Four-Cs of Third Sector-Government Relations:Cooperation,Confrontation,Complementarity and Co-opetation,”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Vol.10(4).

Pape Syr Diagne. 2006. “Situation Analysis of NGO Governance and Leadership in Eastern,Southern,Central and Western Africa,” The Center for African Family Studies.(CAFS).

Robyn Wexler,Nick Young,Xu Ying. 2006. “NGO Advocacy in China,” China Devel Br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