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年第3辑 总第28辑)图书

SSAPID:101-3686-8588-18
ISBN:978-7-5201-3678-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文本、文献与思想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四个专题,收录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既有对基础理论及其研究范式的检视和思考,更有对经典文本与文献细节及其内容的考证和解读,还涉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理论成果、话语体系、世界意义等问题的深入讨论,以及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人物及其思想的关注与反思,展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面貌。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编 辑:袁卫华;卫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编辑委员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实践的普遍性和理论的普遍性

  “共同活动方式”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一

   二

   三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研究*

   引言

   一 关于人的本质及其特性的认识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1.人区别于动物: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

     2.人作为类的内在规定性: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马克思考察人的特性的三个维度

     1.生产劳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直接表征

     2.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

     3.人的精神属性

   二 人的自由发展的内涵

    (一)劳动自由是人实现自由发展的根本

    (二)社会关系的自由发展使人真正成为自由的社会存在物

    (三)个性的自由发展使人真正成为大写的人

   三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一)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三)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历程及当代价值*

   一 萌芽时期:从人文主义的历史形态观点到一般唯物主义社会形态观点

   二 形成时期:从一般唯物主义社会形态观点转向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

   三 成熟时期: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全面阐述和丰富完善

   四 当代价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1.有利于运用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的基本思路,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成果

    2.有利于坚持实践导向,科学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形态的发展进步

    3.有利于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重新理解社会历史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社会经济形态与自然历史过程的相似性

   三 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

   四 简短的结论

  再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与西方现当代哲学的共同研究域*

   一 批判传统哲学的共同要求

   二 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共同指向

   三 批判现代性的当代相遇

  试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基础

   一 正义不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基础

   二 善的原则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出发点

   三 自我实现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基础

 文本、文献与思想史研究

  从“客观规律”与“主体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看“十月革命”的哲学基础*

   一 主体活动背离“规律”:“早产论”和“反常论”的哲学依据

   二 主体活动对“规律”的能动遵循:“十月革命”的哲学依据

   三 主体能动性的受制约性与“十月革命”的条件性

  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

   一 “犹太人问题”是什么问题?

    (一)被归结为“选民”神话的“犹太人问题”

    (二)从宗教观念到世俗关系的“犹太人问题”

   二 如何看待政治解放?

    (一)斯宾诺莎的政治解放

    (二)马克思的政治解放

   三 如何理解犹太人的解放及未来?

    (一)宗教观念的解放

    (二)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

  从启蒙理性主义、德国历史主义到马克思的历史科学*

   一 启蒙及其自我悖反

   二 作为反启蒙主义典型成果的德国历史主义

   三 作为扬弃德国历史主义之杰出成果的马克思的“历史科学”

  马克思处理黑格尔辩证法的两条路径及其关系

   一 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的本质差异

    1.“对立”的世界观分野

    2.辩证法基本性质的判定

   二 “翻转”与“颠倒”: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批判的不同路径

    1.黑格尔辩证法的两个特征:唯心论与保守性

    2.作为批判辩证法保守特征的“翻转”

    3.作为批判辩证法唯心论基础的“颠倒”

   三 “颠倒”与“翻转”的本质关联

    1.“翻转”与“颠倒”的共同特性

    2.“颠倒”作为“翻转”的基础

    3.“翻转”作为“颠倒”的发展

  形式规定:一个被忽略的重要方法论范畴*

   一 形式规定的方法论溯源: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二 形式规定的方法论提升:从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

   三 形式规定的方法论建构:马克思的资本学说

    (一)本质规定与生产关系

    (二)物质规定与资本货币

    (三)形式规定与资本概念

  马克思所有权理论的四组关系问题*

   一 物质生产与财产占有

   二 财产占有与个性发展

   三 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

   四 经济发展与社会正义

  工人是“人格化的劳动时间”*

   一 马克思全新劳动价值论的建立

   二 时间构成劳动的“自然尺度”

   三 缩短“工作日”致使劳动被压缩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相对独立性的阐释与演变*

   一 国家的相对独立性

    (一)公共权力的相对独立性

    (二)国家的阶级性与相对独立性之间的关系

   二 国家的相对自主性

    (一)相对自主性概念的起源

    (二)例外时期的国家相对独立性

     1.波拿巴主义国家的相对独立性

     2.德国俾斯麦主义国家的相对独立性

     3.马克思恩格斯对“例外情形”国家相对独立性的总结

    (三)从例外的独立性到普遍的自主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思想的提出及依据

   二 辩证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 聚力破解当代中国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中国理论话语体系的核心命题及国内话语权维护*

   一 中国理论话语体系的核心命题及其表现

   二 当代中国社会的话语焦点及其特点

   三 以核心命题引领话语焦点,构建话语体系

   四 中国理论话语权建设的国内目标定位

  怎样的“物”与何种的“观”?

   一 唯于何物——基础的承认与廓清

   二 以何唯物——方法问题的共识与争论

    (一)理论方法的共识

    (二)研究方法的争论

   三 其物为何——物的构成与研究问题

   四 社会性质研究的新探

    (一)唯物史观与唯物观史——社会性质问题的来源及启示

    (二)今天的社会研究——唯物视域下的史观与观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元主体及其功能分析*

   一 作为价值观教育目标主体的“时代新人”及其使命

   二 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主体与价值认同的全方位共建

   三 价值观教育的示范主体对践行价值观自觉性的激发

   四 党的领导主体地位与价值观教育的统领

   五 结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唯物史观的当代开显

  论习近平绿色发展思维方法的科学构成*

   一 习近平绿色发展的普遍思维方法

    (一)辩证思维

    (二)求实思维

   二 习近平绿色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

    (一)系统思维

    (二)共同体思维

   三 习近平绿色发展的具体思维方法

    (一)绿色民生思维

    (二)生态红线思维

    (三)生活政治思维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后形而上学语境下的理性统一方案

   一 元理论层面:交往合理性作为后形而上学合理性

   二 方法论层面:交往合理性作为示范者与解释者的哲学合理性

   三 理论-现实关系层面:交往合理性的解放兴趣与生活世界的优先性

  科恩对社会主义平等的辩护及其限度*

   一 从自我所有权批判到拯救平等

   二 平等: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之处

   三 对科恩为社会主义辩护的思考

  平田清明的市民社会史观研究

   一 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重新定位*

   二 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重新解读

   三 比较视域下的市民社会史观

    (一)与阶级斗争史观相对立的市民社会史观

    (二)与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相呼应的市民社会史观

    (三)与唯物史观具有一致性的市民社会史观

  唯物史观视域下密里本德国家理论再认识*

   一 国家理论与阶级: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本质的揭示与论证

    (一)国家权力来源于阶级权力

    (二)国家机构的设置体现国家的阶级性

    (三)国家的意识形态职能反映国家的阶级本质

   二 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的建构

   三 密里本德是工具主义者吗?

   四 简要评析

  拉克劳和墨菲为什么要“重读”第二国际*

   一 第二国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危机”

   二 考茨基:工人阶级的分裂是暂时的

   三 伯恩施坦:在偶然性基础上建构政治统一体

   四 索列尔:阶级统一体的建构

   小结

  罗兰·巴尔特零度写作的阶级困境*

   一 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阶级地位

   三 无阶级立场的写作是一种不现实的写作方式

  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

   一 总体性的滥觞:文化转向的理论先声

   二 微观与消解:文化转向的当代形态

   三 理论再反思:文化转向的效度与限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主办。本辑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组编,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文本、文献与思想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四个专题,收录了近三十篇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既有对基础理论及其研究范式的检视和思考,更有对经典文本与文献细节及其内容的考证和解读,还涉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理论成果、话语体系、世界意义等问题的深入讨论,以及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人物及其思想的关注与反思,展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