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青年发展(1978-2018)图书

Youth Development in China (1978-2018)

SSAPID:101-3673-1966-51
ISBN:978-7-5201-4087-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集合青年研究领域数位资深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视角,根据《规划》中提出的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10个领域的具体发展目标,针对每个领域青年发展40年的变迁轨迹进行梳理和辨析,总结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年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研判未来中国青年对整个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深远影响。

相关信息

丛书名: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作 者: 廉思
编 辑: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推荐阅读书目

 研究机构简介

 索引

 出版者前言

 主编简介

 后记

 附录:改革开放40年青年流行语

 导语 与流动共生 与时代共振

  一 我们为何膜拜青春

  二 改革开放年代的青年

   (一)异代并存:观念的流动

   (二)剩人独活:关系的流动

   (三)意缘驱动:阶层的流动

 第一章 中国青年思想道德变迁四十年

  引言

  一 青年思想道德概述

   (一)青年思想道德的含义

    1.思想道德

    2.青年思想道德

   (二)青年思想道德的特点

    1.时间性

    2.可塑性

    3.冲突性

    4.开放性

  二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思想道德变迁的过程

   (一)改革开放初期:批判过后的反思

   (二)经济体制转变时期:冲突带来的矛盾和迷茫

   (三)社会调整时期:改革深入后的务实

   (四)新世纪发展期:科学发展下的多元与包容

   (五)虚拟世界活跃期:微时代个体交互下的相互影响

  三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思想道德变迁的路径及影响因素

   (一)变迁的路径分析

    1.政治思想变迁路径

    2.价值观念变迁路径

    3.道德表现变迁路径

   (二)变迁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2.经济因素的影响

    3.文化因素的影响

  四 新时代青年思想道德的发展趋势及培育

   (一)新时代青年思想道德的发展趋势

    1.与时俱进,更加务实

    2.一元核心,多元融合

    3.个人本位,面向社会

   (二)新时代青年思想道德的培育

    1.发挥核心聚合性

    2.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3.提高青年自觉性

  结语

 第二章 中国青年教育发展四十年

  引言

  一 改革开放40年来青年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恢复整顿时期(1977~1984)

    1.青年状况

    2.政策制度

    3.实践探索

   (二)改革调整时期(1985~1998)

    1.青年状况

    2.政策制度

    3.实践探索

   (三)超常发展时期(1999~2018)

    1.青年状况

    2.政策制度

    3.实践探索

  二 改革开放40年青年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青年教育”的意识和理念不断强化

   (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三)青年教育惠及更多青年

  三 未来青年教育发展中需要破解的主要问题

   (一)应试与素质

   (二)公益与产业

   (三)普惠与公平

   (四)学校与家社

   (五)统死与放活

  结语

 第三章 中国青年健康发展四十年

  引言

  一 体质与健康的发展

   (一)身体形态

    1.青年身高发育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

    2.青年体重发育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

   (二)身体机能

    1.握力

    2.肺活量

    3.视力

   (三)运动素质

    1.体前屈

    2.立定跳远

    3.50米跑

   (四)健康状况

    1.营养失衡和运动能力下降使得健康风险增加

    2.青年两周患病率

    3.青年死亡主要原因

    4.青年自杀

  二 体质与健康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心肺功能出现下降趋势

   (二)超重及肥胖青年急剧增多

    1.生理健康问题

    2.心理健康问题

   (三)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

   (四)“低头族”和颈椎疾病

   (五)几种突出的健康危险行为

    1.物质成瘾行为

    2.精神成瘾行为

    3.各种易导致性传播疾病和非意愿妊娠的不安全性行为

   (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 对策与建议

   (一)家庭方面

    1.培养健康的理念和生活方式

    2.转变教育观念,支持全面发展

    3.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弥补学校体育教育的不足

   (二)政府方面

    1.加快体质健康公共服务治理信息化建设

    2.加大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投入,特别是体育设施与场地的投入

   (三)社会

    1.提高青年体质健康水平

    2.提高各类青年群体健康水平

    3.加强青年健康促进工作

  结语

 第四章 中国青年婚恋变迁四十年

  引言

  一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流动社会

   (一)人的地域流动

   (二)阶层的流动

   (三)技术的流动

   (四)信息的流动与个体化时代的到来

  二 流动社会下的青年婚恋变迁

   (一)婚恋观念的变迁

    1.日益多元的择偶观

    2.愈来愈开放的性观念

    3.追求少而优的生育观

   (二)择偶方式的变迁

   (三)婚姻形式的变迁

  三 流动社会给青年婚恋带来的挑战

   (一)加速的社会撕裂感给青年带来的婚恋压力

   (二)对待婚姻的代际矛盾

   (三)婚姻市场化——市场机制不规范的隐患

   (四)离婚率不断提高

  结语

 第五章 中国青年就业创业四十年

  引言

  一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一)恢复高考至扩招前的高等教育

   (二)扩招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我国大学生队伍的结构与特点

  二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基本现状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就业创业数量不够充分

    2.大学生就业创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3.大学生就业创业性别歧视严重

  三 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演变

   (一)从统包统分向市场化就业政策转变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开展及成效

   (三)城市人才竞争与用人环境改善

  四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趋势与展望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

   (二)从就业创业数量扩张向就业创业质量提高转变

   (三)新一轮科技浪潮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挑战与机遇

  结语

 第六章 中国青年文化变迁四十年

  引言

  一 青年文化含义及研究综述

   (一)青年文化的含义

   (二)西方青年文化研究综述

   (三)中国青年文化研究综述

  二 从流行符号看青年文化衍变

   (一)改革开放初期:主体意识觉醒下的爱国情怀(1979~20世纪80年代初)

    1.从歌词中透视家国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与《我的中国心》

    2.女排胜利激发的全民爱国热情

    3.从集体主义到关注自身——风靡一时的电影《庐山恋》

   (二)20世纪90年代:舶来文化交融下的生活方式变革

    1.西方价值观进入青年视野——电影市场全面打开

    2.娱乐文化兴起——大众娱乐场所的多样化

   (三)千禧年后:多元文化格局奠定

    1.互联网生态建立,“网络流行语”文化兴起

    2.娱乐工业与媒体效应:粉丝文化入场

    3.韩流、日漫文化陪伴一代青年成长

   (四)2010年至今:个体化趋势下的文化现象

    1.情感互动:网络直播文化的崛起

    2.精神填补:科技孕育下的电竞文化

    3.个体困境:“佛系青年”表象下的青年心理

  结语

 第七章 中国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四十年

  引言

  一 四十年来青年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的基本状况

   (一)改革开放初期:“文革”结束后的反思与探索(1978~1991)

   (二)20世纪90年代:南方谈话后的突破与革新(1992~2003)

   (三)21世纪之初:高考扩招后的自主和创新(2003~2010)

   (四)新阶段:新媒体迅速发展下的新参与(2010年至今)

  二 当前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一)青年社会组织“生态系统状”的发展现状

   (二)青年社会组织从业者的基本特征

    1.工作收入偏低,人员流动性强

    2.保持独立性,策略性地获取社会支持

    3.社会参与上,选择性地介入,传统渠道少,行业途径多

    4.意见表达中,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并重,网络行为少

    5.对党和国家发展充满信心,生活中正能量多

    6.对国家体制充满自信,期待党内民主建设

    7.政治认知中理性化与现实化交织

   (三)青年社会组织从业者群体“四个为主”的典型特征

    1.以价值实现为主的从业动机

    2.以兼业参与为主的从业选择

    3.以隐性发展为主的从业形态

    4.以发展保障为主的从业诉求

   (四)青年社会组织从业者的“四谁”发展困惑

    1.“我是谁”的群体认同困惑

    2.“依靠谁”的持续发展困惑

    3.“谁来管”的有效管理困惑

    4.“谁来爱”的从业尊严困惑

  三 未来中国青年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的前景研判

   (一)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二)组织形式丰富多彩

   (三)主体意识开始萌生

  结语

 第八章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十年

  引言

  一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的发展进步

   (一)我国青少年生存权益保护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步

   (二)我国青少年发展权益保护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三)我国青少年受保护权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步

   (四)我国青少年参与权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步

  二 重点和特殊青少年群体合法权益保护进展

   (一)重点保护青少年群体的权益

   (二)特殊保护青少年群体的权益

  三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与我国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青年合法权益保护政策的整体框架

   (二)我国青少年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三)未来我国青少年权益保护面临的趋势

   (四)未来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发展目标

   (五)未来青少年权益保护政策举措的建议

  结语

 第九章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四十年

  引言

  一 40年中国青少年司法体系的创设——从混沌走向清晰

  二 少年工读学校的调整

  三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推进与完善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制度的立法

   (二)社区矫正需要明确执法主体,招募专业的执行人员

   (三)社区矫正方案要符合未成年人的实际需要

   (四)完善判决前调查评估和听证制度

   (五)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六)与学校型矫正衔接

  四 收容教养制度的废止

  五 校园暴力(校园欺负)

   (一)我国校园暴力发展态势

   (二)校园暴力的特征与危害

   (三)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

    1.历史文化因素

    2.学校因素

    3.家庭因素

    4.学生自身因素

   (四)校园暴力的法律干预

   (五)校园暴力的综合治理

    1.政府层面

    2.学校层面

    3.家庭层面

  结语

 第十章 中国青年社会保障四十年

  引言

  一 当代青年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

   (一)青年群体对社会保障的了解程度以在职青年了解较多,在学青年次之,非在职在学的社会闲散青年了解最少

    1.在职青年

    2.在学青年

    3.社会闲散青年

   (二)青年群体对社会保障的参与程度与了解程度高度相关,以在职青年对社会保障的参与度较高,在学青年次之,非在职在学的社会闲散青年最低

    1.在职青年

    2.在学青年

    3.社会闲散青年

   (三)青年群体对社会保障的满意程度普遍不高,无论是在职青年、在学青年还是社会闲散青年,而社会闲散青年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最低

    1.在职青年

    2.在学青年

    3.社会闲散青年

  二 当代青年社会保障的特点

   (一)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青年社会保险参保率明显增高

   (二)不同青年群体的社会保障差异性明显,在职青年社会保障较完善

   (三)特殊青年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青年创业者、青年农民工和大学生等群体社会保障日益受到关注

    1.青年创业者的社会保障

    2.青年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3.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

    4.残疾青年的社会保障

   (四)青年社会保障发展方向趋向合理,教育、住房、就业保障成为现今关注的焦点

    1.青年就业保障

    2.青年教育保障

    3.青年住房保障

  三 当代青年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缺乏对青年社会保障发展的顶层设计,需要相关部门有序推进

   (二)缺乏有针对性的青年社会保障政策

   (三)青年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与其他政策之间衔接不畅,严重影响制度公平性和权益公平性

   (四)青年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顺,经办管理资源重复配置、效率低下

   (五)青年社会保障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尚不健全

   (六)青年群体内部社会保障发展不均衡

   (七)特殊青年群体的社会保障需要被关注

  四 解决当代青年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整体推进、协同联动”的原则,推动针对青年的社会保障顶层设计方案尽快出炉

   (二)借鉴国际经验,构建针对性的青年社会保障政策和制度,引导舆论,给予青年群体安全预期

   (三)加强制度整合,多策并举,确保青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四)充分发挥共青团针对青年社会保障的平台枢纽功能,明确青年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适当强化政府在青年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将就业创业与社会保障制度联动

   (五)建立专门的青年社会保障动态监测指标体系

   (六)“守住底线、突出重点”,根据青年群体内部对社会保障的差异化需求,突出青年各群体社会保障的发展重点

   (七)应更加关注对社会闲散青年、残疾青年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发展“互联网+”青年社会保障工程

  结语

 内容提要

 序言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阔步前进的中国青年发展事业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 )》,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青年发展规划,提出了“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的重要论断。本书集合青年研究领域数位资深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视角,根据《规划》中提出的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10个领域的具体发展目标,针对每个领域青年发展40年的变迁轨迹进行梳理和辨析,总结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年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研判未来中国青年对整个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深远影响。